探究性学习题目

合集下载

初中三年级课外练习题 综合科学题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究题20题及答案

初中三年级课外练习题 综合科学题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究题20题及答案

初中三年级课外练习题综合科学题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究题20题及答案答案如下:综合科学题1: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究是现代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与探索,学生可以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初中三年级综合科学题中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究题及其答案,供参考。

1. 小明在家里的小花盆中种了两株相同的植物,一株放在窗户旁边,另一株放在阴暗的角落。

经过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窗户旁边的植物长得更健壮。

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答案: 光照不同。

窗户旁边的植物得到了充足的阳光照射,而阴暗角落的植物光照较少,导致长势不如前者。

2. 小红在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观察,她发现将冰块加热后会变成水,然后水继续加热会变成水蒸气,进而消失。

请问这个观察结果与什么物质状态有关?答案: 这个观察结果与物质的变态有关。

冰块加热会使其从固态变为液态,即融化;继续加热会使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即蒸发。

3. 小明在实验室中研究了一种化学反应,他观察到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

请问这属于什么类型的能量转化?答案: 这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4. 小刚想探究游泳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他分别测量了在游泳前和游泳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小刚发现,游泳后他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增加。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案: 游泳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促进心肺功能的提升。

游泳后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升高是为了满足身体更多氧气的需求。

5. 实验中,小明用一个带有秤盘的小车推动了一段距离,然后计算了推车的力和位移。

请问根据计算结果,小明做了多少功?答案: 小明所做的功等于推车的力与位移的乘积。

以上是初中三年级综合科学题中关于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究的一些题目及其答案。

通过学习和解答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探究题综合(包含答案).docx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探究题综合(包含答案).docx

浙教版八上科学探究题练习第一章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 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 。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 甲 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 (选填字母)。

A. 漂浮状态B. 悬浮状态C. 沉底状态2.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艾学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 用测力计测出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 ;B. 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读数为Vi ;C. 将测力计下面所挂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Fi ;D. 记下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量筒内液面处读数为V 2;E. 快速提起液体中的小金属块,读出此时测力计示数为F2和量筒液面处读数为V 3o问题:(1)为减少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编号为;(2)用实验步骤中的测量值符号(和g )表示该液体的密度p= 。

3.为了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不同的圆柱体A 、B 、C 、D 进行实验,已知A 、B 体积相同,C 、D 体积相同,A 与C 的密度为pl, B 与D 密度为p2,且pl<p2o 为了便于观察圆柱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他分别在圆柱体上标注出间距相等的刻度线,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 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 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相同材料的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

(2)分析比较图甲和乙或丙和丁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不同材料甲乙3.0N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

待圆柱体静止后,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o4.用上述实验所得食盐晶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流程如图:(1)指出上图实验中的_处错误::(2) 在改正错误操作后,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接下来的操作 应该是 (选填序号);A,增加适量的食盐晶体 B.减少适量的食盐晶体 C.调节平衡螺母(3) 下列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药品等自身原因造成配制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选 填序号)。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解析1. 问题解析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性试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试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小学探究性试题,并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数学试题及解析2.1. 问题:如果一包巧克力有12块,有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只能分到完整的巧克力块,那么这10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几包巧克力?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每个小朋友分到的巧克力块数必须是整数,且每包巧克力都必须完整分配。

所以,10个小朋友一共需要的巧克力块数为10×12=120块。

根据每包有12块巧克力,可以知道这10个小朋友一共需要120/12=10包巧克力。

2.2. 问题: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那么这辆汽车在4小时内一共行驶了多远?由题意可知,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所以在4小时内汽车一共行驶了60×4=240公里。

3. 语文试题及解析3.1. 问题:请写出以下成语的意思:如鱼得水。

答案解析:成语“如鱼得水”的意思是比喻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舒适和自由。

3.2. 问题:请写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善良、光明、快乐。

答案解析:词语的反义词是指与其意义相反的词语。

善良的反义词是恶毒;光明的反义词是黑暗;快乐的反义词是悲伤。

4. 自然科学试题及解析4.1. 问题:请说明万有引力是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根据万有引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向地心的引力,使它们始终保持接近地表,并且物体之间还存在引力相互作用。

4.2. 问题:请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答案解析:水的三态变化指的是水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物态变化。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变为固态;当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是液态;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变为气态,并转化为水蒸气。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6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6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6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探究题1.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图一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小刚同学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

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①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才能在电路中产生电流,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将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__偏转;断开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左右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__偏转。

(均选填“会”或“不会”)(2)将细导线悬挂的导体放入蹄形磁体中,闭合开关,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竖直上下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__偏转;让导体在蹄形磁体中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电流计指针_____偏转。

(均选填“会”或“不会”)(3)综合(1)(2)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必须是______电路的一部分,且一定要做__________的运动。

(4)在这个实验中______能转化为了电能。

3.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

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成语,并列举三个你喜欢的成语并注明意义。

答案:成语是指由几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固定词序和固定意义的词语。

它们通常由于历史、传说或典故等原因而产生,经过长久的使用积累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思维和文化色彩。

我喜欢的三个成语分别是:1.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是事物航行时帆风平稳,代表着顺利和成功。

例如:他在工作上一帆风顺,成绩斐然。

2.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或与常理相悖,不切实际。

例如:他的计划太异想天开了,根本行不通。

3. 独一无二:形容独特而且没有任何一种相同或类似的。

例如:他的才艺独一无二,深受大家的喜爱。

二、数学试题:将下列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8、5、9、11。

答案:5、9、11、18。

三、科学试题: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请简要解释其作用。

答案: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皮肤既是人体最外层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感受外界刺激及调节体温的重要器官。

其作用包括:1. 保护作用:皮肤作为人体的外包装,能够阻挡外界细菌、病毒、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的侵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2. 感知作用:皮肤是人体感知外界刺激的主要部位,能够感知到温度、压力、触觉等信息,从而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

3. 调节体温:皮肤中的汗腺和毛细血管参与人体的散热和保温作用,帮助调节人体的温度,使身体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四、英语试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否定句:She is playing the piano.答案:She is not playing the piano.五、社会试题:你认为班级里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我认为班级里最重要的规则是尊重和友善。

这是因为尊重和友善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使每个孩子在班级中获得快乐和安全感。

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并且彼此友善相待,这样才能让大家和谐共处,共同学习和成长。

六、综合试题:请简要描述你所了解的感恩节的来历和庆祝方式。

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初中语文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文档整理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题,供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

实验探究题1:《红楼梦》中贾母的教子之道- 题目:贾母的教子之道对贾宝玉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分析小说《红楼梦》中贾母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探讨其对贾宝玉成长的影响。

- 实验步骤:1. 阅读小说《红楼梦》中有关贾母与贾宝玉的片段,理解贾母的教育方式。

2. 分析贾母的教育方式对贾宝玉性格、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3. 通过角色扮演或写作,展现贾母的教育方式对贾宝玉成长的具体影响。

4. 分享结果,让其他同学共同讨论。

实验探究题2: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创作- 题目:通过创作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展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实验步骤:1. 前往户外或通过图片、影像等方式观察自然景色,注意观察细节和感受。

2. 按照自己的感受和所见,创作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

3.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诗作,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4. 选择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或学校其他年级。

实验探究题3: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研究- 题目:探究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提高对文学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 实验步骤:1. 阅读一到两篇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诗歌等。

2. 思考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角色和情感与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共鸣或启发,分析其中的内涵与意义。

3. 写下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分享讨论。

4.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通过表演、创作、演讲等方式将文学作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些实验探究题旨在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和创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调整实验内容和要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科学探究题

七年级上科学探究题

七年级上科学探究题1. 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一种通过实践和观察,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实验和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形成结论。

科学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2. 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科学探究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科学探究也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提出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观察周围的现象,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为了设计一次有效的实验,学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变量: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设计合适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确保实验可行。

•数据收集: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验证问题的答案。

4. 科学探究实例实验题目:热水中的溶解度•问题: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是否有差异?如果有,温度对溶解度有何影响?•实验设计:–步骤:•准备不同温度的水(如常温水、冷水、热水)。

•准备相同质量的溶质(如食盐)。

将溶质逐渐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直到无法再溶解为止。

•记录每种温度下溶解的溶质质量。

–变量:•自变量:水的温度。

•因变量:溶质的质量。

•控制变量:溶质的质量、搅拌时间等。

•数据收集:记录每种温度下溶质的质量。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析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温度升高能够增加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总结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经典探究型试题(含答案)-

经典探究型试题(含答案)-

经典探究型试题1、课题研究:现有边长为1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准备将它设计并制成一个开口..的水槽,使水槽能通过的水的流量最大.初三(1)班数学兴趣小组经讨论得出结论: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水槽的横截面面积越大,则通过水槽的水的流量越大.为此,他们对水槽的横截面进行了如下探索:⑴方案①:把它折成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水槽(如图1).若∠ACB=90°,设AC=x 厘米,该水槽的横截面面积为y 厘米2,请你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又是多少?方案②:把它折成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槽(如图2).若∠ABC=120°,请你求出该水槽的横截面面积的最大值,并与方案①中的y 的最大值比较大小.⑵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中的成员,请你再提供两种方案,使你所设计的水槽的横截面面积更大.画出你设计的草图,标上必要的数据(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2005年枣庄)如图甲,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DC .由4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乙所示的平行四边形.(1)求四边形ABCD 四个内角的度数;(2)试探究四边形ABCD 四条边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现有图甲中的等腰梯形若干个,利用它们你能拼出一个菱形吗?若能,请你画出大致的示意图.C A B (图1)C A B3、已知:直线a ∥b ,P 、Q 是直线a 上的两点,M 、N 是直线b 上两点。

(1)如图①,线段PM 、QN 夹在平行直线a 和b 之间,四边形PMNQ 为等腰梯形,其两腰PM =QN 。

请你参照图①,在图②中画出异于图①的一种图形,使夹在平行直线a 和b 之间的两条线段相等。

(2)我们继续探究,发现用两条平行直线a 、b 去截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会有两条“曲线段相等”(曲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曲线段”。

把经过全等变换后能重合的两条曲线段叫做“曲线段相等”)。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中考物理探究性题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中考物理探究性题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中考物理探究性题探究性题型是近几年各地中考题型中新出现的一种题型,也是近年中考物理中热点问题之一,它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

纵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实验设计型;二、自选方案型;三、分析归纳型;四、生活小制作型;五、综合探究型。

探究性题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加强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意在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分析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实验设计型例1、某中学初二年级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对鸡蛋的新鲜程度与鸡蛋的平均密度是否有关作出猜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取来一些新鲜程度不同的鸡蛋,分别测出它们的平均密度,再进行分析研究,请你在下表中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出鸡蛋的平均密度。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这是一道传统的测量密度的实验题,试题难度并不高,它结合了生活实际,具有探究性质,学生可以在答题中享受一种亲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正是新课程的倡导的。

又如(2002烟台)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一节课上,老师列举了“盆水举缸”的事例。

下课后,小红同学怎么也不相信:一盆水能够浮起质量比它大的缸,请你利用托盘天平、内径相差不大的大小两支试管、砂、水及烧杯,设计一个实验帮助小红同学解除困惑。

答案:实验步骤:1、用天平和烧杯称出适量的质量为m1的水,倒入大试管中。

2、取适量的沙装入小试管中,用天平称其总质量m2,使得m2>m1。

3、将盛有沙的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观察小试管是否漂浮。

若小试管不漂浮,应在保证m2>m1的条件下,调节水及沙的多少,使小试管漂浮在大试管中。

实验结论:小试管漂浮在大试管中所受浮力F= m2 g>m1 g ,这就说明了质量较小的一盆水能够浮起质量较大的缸。

二、自选方案型:例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高中生各科目研究性学习课题题目推荐

高中生各科目研究性学习课题题目推荐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1.古诗鉴赏探究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

2.名著研究性阅读探究课题内容:中外名著的研究性阅读,探究其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手法。

1、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2. 广告语的修辞手法探究3、韩寒现象探析4、民间传说探究5、民间起姓名趣探6、<兰亭序>与书法文化探究7. 网络文学的优劣探究8、春节对联文化探究二、化学/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1、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探究2、家用自来水的净化探究3、家庭生活垃圾的日产量及主要污染及处理方式4、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5、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探究6、生活中的化学7、居室污染探究8、厨房里的化学9、化妆用品的副作用探究10、食品污染探究三、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研究2、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3、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4、银行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5、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四、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1、中西文化差异探讨2、中外交际习惯差异3、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4、西方文学五、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2、鸡蛋身上的物理学3、非牛顿流体的形成和应用4、噪声的污染与防治六、其它研究性学习课题:1.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庭电器、居住条件、城市环境)看我们生活的变化2、高中生行为习惯的研究3、高中生学习心理的研究4、高中生学习习惯的研究5、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研究6、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

五年级科学研究性学习选题

五年级科学研究性学习选题

五一路小学五年级科学研究性学习选题
2016.6
1.仔细观察生活,寻找简单机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找到它们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杠杆、斜面、轮轴、滑轮原理)
2.研究桥的发展历史,收集古今中外“房子”的发展史,研究工程师和建筑师是用哪些办法来解决桥或“房子”的承受力和稳固性。

3.收集动物关心、爱护自己宝宝的资料,说一说它们是如何养育后代的。

4.收集矿物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我们如何保护矿物资源。

5.查阅有关资料,制订一份“科学护脑计划”。

要求:1.以上5道题中任选1道(四人小组最好选择一样的题目),每人的资料需要全部用A4纸打印出来!
2.打印资料格式:大标题:五一路小学五年级科学研究性学习资料
写于第一行(黑体小二号字)
第二行:班级姓名,第三行写研究的题目,下一行开始写查阅的资料。

(宋体小四号字)
3.2016年6月14日下学前,各班班长和课代表收齐全班研究性学习报告
和资料,交给科学老师,。

探究题目精选

探究题目精选

2010中考化学题目精选1.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Array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图上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不存在的实验。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 2O 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 2O 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 2O 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 2O 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小学生必备的科学探索题

小学生必备的科学探索题

小学生必备的科学探索题科学探索是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科学探索,孩子们能够增加知识、培养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技能。

在小学阶段,有一些科学探索题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这些题目既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够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本文中,将介绍几个小学生必备的科学探索题,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

一、水与油的分离题目:观察水与油的分离现象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水、食用油、小型搅拌棒实验步骤:1. 将透明容器填满2/3的水;2. 在水中加入数滴食用油;3. 用小型搅拌棒在容器中搅拌水和油;4. 停止搅拌后观察水与油的分离现象。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水和油分离成两层,油浮在水面上。

实验分析:水和油分离的原因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强,所以水能够形成一层,而油则浮在水面上。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题目: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如豆子、小白菜等)、水、透明花盆、土壤实验步骤:1. 将土壤放入透明花盆中;2. 将植物种子埋入土壤中;3. 每天给植物适量浇水;4. 将花盆放置在阳光下;5.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几天的观察,可以观察到植物从种子变成幼苗,然后逐渐长大。

实验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养分和能量,使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和发育。

三、静电实验题目:观察静电现象实验材料:橡皮球、塑料棒、小纸片实验步骤:1. 用塑料棒搓橡皮球;2. 将橡皮球悬空,靠近小纸片;3. 观察小纸片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橡皮球搓动后,小纸片会被橡皮球吸引并贴在球上。

实验分析:橡皮球在搓动过程中带电,而小纸片由于带有相反的电荷,被橡皮球吸引并贴在球上。

小学生通过这些科学探索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家长和老师应该指导他们进行实验,并解释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过程。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大全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爱丽丝在花坛里看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她觉得它又可爱又好玩。

这只小动物有四只脚和一条长尾巴,它会蹦蹦跳跳地行走。

爱丽丝取了个名字叫“兔子”,并把它带回了家。

1. 爱丽丝为什么觉得兔子可爱又好玩?答案:因为兔子有四只脚和一条长尾巴,会蹦蹦跳跳地行走。

2. 爱丽丝做了什么事情?答案:爱丽丝把兔子带回了家。

2. 阅读填空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填入合适的词语。

小鹿在森林里迷路了,它急得左顾右盼。

这时,一只爱心大的熊走了过来,看到小鹿的困境,它伸出了自己的,顺利把小鹿送回了家。

答案:手臂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计算题计算:45 + 23 - 16 × 2 + 13 ÷ 3答案:45 + 23 - 16 × 2 + 13 ÷ 3 = 45 + 23 - 32 + 4.33 = 75.33 2. 几何题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求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 边长 × 4 = 12 × 4 = 48cm面积 = 边长 ×边长 = 12 × 12 = 144cm²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单词拼写题完成下列句子,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The cat is ________ (sleep) on the sofa.答案:sleeping2. They ________ (ride) their bikes to school every day.答案:ride2. 连词成句题将以下单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1. she / is / reading / a book答案:She is reading a book.2. go / can / I / to / the / park / with / you答案:Can I go to the park with you?四、科学试题及答案1. 实验题小明想要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请你帮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

ib学生的数学ia题目

ib学生的数学ia题目

ib学生的数学ia题目
"IB"通常指的是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它是一种在高中阶段提供的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

数学IA是IB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一种探究性学习项目,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数学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论文。

数学IA的题目可以涉及各种数学领域,例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等。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数学IA题目示例:
1. 代数:研究二次方程的解的性质和几何意义,探究二次方程的解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2. 几何:探究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和几何意义,研究三角形内心与其他三角形内角的关系。

3. 概率统计:研究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探究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赌博游戏、天气预报等。

4. 微积分: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应用,研究微积分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例如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机械运动等。

每个IB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和题目,因此具体题目还需根据学校和课程要求来确定。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探究题1.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

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________中。

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 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B。

再将A、B 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________。

2.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显示器、手机等数码产品会发出大量蓝光。

长时间的蓝光(390nm~760nm)照射会诱发致盲眼病。

其中又以波长为415~455nm之间的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1)根据图甲所示,有害短波蓝光不同于A、B波蓝光的是它能依次穿过________,从而导致视网膜细胞衰亡。

(2)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色带。

据此,选取了一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实验,请画出蓝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图像。

_______(3)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其中有部分蓝光有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

下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是围绕哪个天体旋转的?A. 太阳B. 月亮C. 火星D. 金星答案:A2.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哺乳动物?A. 猫B. 狗C. 鸟D. 羊答案:C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 松树B. 银杏C. 仙人掌D. 玫瑰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橡胶C. 铁D. 玻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

答案:造纸术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答案:水3. 人体骨骼由______块骨头组成。

答案:206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5. 人类的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______。

答案:O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氧气释放到大气中,葡萄糖则作为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2. 为什么我们不能直视太阳?答案:直视太阳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等辐射能量非常强,长时间直视会导致视网膜灼伤,甚至失明。

3.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复杂网络。

4.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结构的构建,调节体温,参与代谢反应,并且是生物体内营养物质和废物运输的介质。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答案:将一盆植物放在一个光线均匀的房间中,然后遮挡住一侧的光线。

几天后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向,会发现植物向未被遮挡的光线方向弯曲生长。

探究性试题分类例析及跟踪练习doc

探究性试题分类例析及跟踪练习doc

顺抚市成风阳光实验学校探究性试题分类例析及跟踪练习探究性学习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应特征。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根底上,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测,并通过化学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测进行证实或证伪。

一、设计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是探究的根底,探究性既规律的验证、技能的,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在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和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和设计能力。

在设计探究性时,要注意以下几条原那么:〔1〕性的原那么,所设计的该符合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的原那么,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要想这个更能够说明问题,一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

〔3〕量性的原那么,所设计的中的平行反,试剂的取用该是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那么,对某个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褪去。

对于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生成的HCl和HClO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设计证明甲或乙的正确性。

分析:如果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那么可能重现,如果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那么不可能重现。

答案: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假设重现,那么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假设不再重现,那么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变式练习1、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消失。

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弱酸〔H2O2H++HO2-〕,消耗了OH-,而使褪去,乙同学认为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消失。

请设计一个论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中谁正确。

例2.5℃时,0.1mol/LCH3COOH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参加少量CH3COONa 晶体,待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pH增大。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 太平洋2.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 光合作用二、填空题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24小时;1年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皮肤三、简答题5. 请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并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例如,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包括树木(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以及阳光、水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6. 请解释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并列举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它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组成和生命活动。

在人体中,水的作用包括维持体温、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润滑关节等。

四、探究题7.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可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将两盆相同的植物放置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一盆浇水,另一盆不浇水。

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 请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并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解答这个问题。

答案:科学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探究方案:选择几种不同颜色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在植物上,观察一段时间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比较不同颜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探究性试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命制的几个题目:30.(25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

……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1)根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

(2分)结合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3分)(1)特点: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地域特色。

(2分)印证: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希腊的城邦政治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完备的法律体系各具特色。

(3分)探究主题二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

……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分)(2)影响: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6分,答出三点即可)探究主题三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

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3)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6分)(3)变化:由排斥到接受。

(2分)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

(6分)(4)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6分)(4)启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或尊重各国优秀文明及其历史传统);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对待东西方文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6分)2013校模拟——28.(24分)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

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血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的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1)依据材料,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8分)(1)西方:民主制度。

东方:君主专制(2分)原因:(1)古希腊是多山多岛自然地理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

(2)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3)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末遭到破坏。

(6分)探究主题二东西方经济文明的交流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超过二十种。

……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结合所学,分析美洲作物的引入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

(6分)(2)影响: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6分,答出三点即可)探究主题三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

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3)作者主张对近代中西方文化采用怎样的观点进行评价?针对中西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10分)(3)观点:辩证的观点。

(2分)评价:“保存国粹”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

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

(2分)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并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的进程。

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

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6分)评价:“醉心欧化”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

(2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6分)28.(23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

——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

(6分)(1)政治上维护宗法家长制、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

(6分)材料二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

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

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

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化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是最早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8分)(2)14世纪后的欧洲先后进行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近代民主思想;17世纪后的欧洲的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夺取政权,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18世纪后的欧洲通过工业革命,采用机器大生产,逐渐实现了近代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近代化。

(8分)(3)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

(6分)(3)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中国近代化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

(6分)2012市模拟28.(25分)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义地说,重商主义可以说是政府所采取的干涉政策,目的在于促进国家繁荣和增强国家力量。

这种学说的核心主张是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依据该国国内所拥有的贵重金属数量而定。

……把各种重商主义的原则付诸实践是西欧许多国家16、17世纪历史的特征。

——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如何“把各种重商主义的原则付诸实践的”?(4分)试运用全球史观加以评价。

(2分)(1)实践:殖民掠夺;商业贸易;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4分,答出四点即可)评价:促进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2分)材料二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不应抽象的议论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是非功过,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阶段评判它们的成败得失。

只有把特定的学说和主张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来考察,才能准确地评定它们的特定历史地位。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各自具有特定的历史适应性,不能出现历史错位。

——吴易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考察》(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2分)运用这一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一种经济理论进行评价。

(6分)(2)方法:历史的评价,把事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2分)经济自由主义: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自由主义应运而生。

它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但当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却难以摆脱危机,这显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缺陷。

(3分)国家干预主义:20世纪30年代,当经济自由主义面对经济危机束手无策时,国家干预主义应运而生。

它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促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到来。

(3分)但到20世纪70年代,当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时,说明了国家干预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

(3分)说明:指出分析方法得2分。

评价6分。

对于两个经济理论的评价,都从积极、不足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每点3分,共6分。

材料三国家干预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由于高福利的社会制度而深陷债务危机,而中国却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保‚网‛。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田德文评论说:‚危机暴露出一些国家寅吃卯粮无力负担高福利的弊端,欧洲可能因此进入‘去福利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