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 优秀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孔子、老子政治思想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设问法、讨论法、创设情景启发法四、教学用具计算机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孔子三千弟子的图片,然后引用近代学者夏曾佑的一段话,他曾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讲授新课]一、孔子及其思想(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小档案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子诞辰五十五周年庆典、德国和韩国所立孔子的塑像、世界看孔子、当代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子先后获得这些封号: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孔子与老子》学案
第1课《老子与孔子》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分析和归纳法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关系;●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进行正确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材重难点】:重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体系难点: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课前自学】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地位:是春秋时期的 ,是的创始人。
(二)孔子的思想1、孔子的政治学说:思想体系的核心:和(1)“仁”: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反对A.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提倡B.实现途径:“”C.评价:积极:这种思想包含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
(与墨子比较)(2)“礼”:A.基本内容: B、礼指的是:C.实现途径:“”D.评价:体现了政治思想中的一面。
(3)、“为政以德”:2、鬼神观: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
3、孔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原则:评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
(2)教学方法:(3)学习的方法:★评价: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孔子的贡献和孔子思想的地位贡献:古代典籍的整理(“六经”:),思想和教育方面。
评价:1、其思想当时未受重视2、对后世:汉代大一统后经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
3、孔子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设计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2. 探讨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3. 分析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孔子和老子的了解有多少?他们对中国古代教育有什么影响?2. 提示学生:本节课我们将通过试讲的方式,了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主体(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扮演孔子,另一个代表扮演老子。
2. 孔子试讲:孔子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的思想和教育观念,包括“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核心理念。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3. 老子试讲:老子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的思想和教育观念,包括“无为而治”、“道德经”等核心理念。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学生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以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3.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写作:要求学生以“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我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为题,撰写一篇短文。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短文分享给同学,并进行互动交流。
教案评估:1. 分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质量。
2. 学生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学生短文的写作水平和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孔子与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2. 进一步探讨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编者: 李颖秋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解读:(1)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 进入新课 】探究1:孔子及其思想问题1:孔子的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
孔子年轻时在鲁国曾先后担任过管理粮仓和牛羊的下级官吏,有机会接触广大人民,后来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成为四方效法的榜样;直到五十多岁才相继担任鲁国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事务的官吏)、司寇(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事务的官吏),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
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主要思想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孔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孔子思想的影响;对孔子的评价。
老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 过程与方法孔子的主要思想由学生归纳和概括,教师讲解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认识;由学生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教师讲解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
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认识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教学重点 】孔子及老子思想主张与评价。
———————————————————— 【 教学难点 】 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
————————————————————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和价值;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家的智慧并从中汲取营养;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的价值。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之处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导入:山东一自古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分别指什么?或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称赞的是谁?学生答后总结: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知识。
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对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何重大影响呢?教学过程一、孔子及儒家思想(前551——前479年)(一)自主学习:山东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义之邦,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儒家文化文化的发源地,做为山东人,你如何对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做一简介呢?请填写孔子知识小档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材料二: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请完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2)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说的“礼”指什么?为实现“礼”孔子提出的主张是什么?哪则材料符合此主张?(3)材料四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三)各抒己见:展示材料:“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
孔子老子教案
孔子老子教案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比较与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能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两位思想家的观点;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能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和讨论。
教学重点:1.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特点;2. 两位思想家对于人性、社会和道德的看法;3.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孔子和老子的相关资料和经典著作;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老子的画像,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老子有什么了解?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别介绍孔子和老子的基本背景和生平;2. 分别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内容;3.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三、小组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研究孔子和老子的一篇经典著作;2. 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并记录他们所理解的核心观点和思想;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思考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2.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总结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中学到什么?3. 提醒学生将所学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孔子和老子思想比较的小结;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比较与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两位思想家的观点。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教学课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
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
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孔子与老子 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比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两大代表人物,并探索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孔子与老子思想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与老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观点;2.分析比较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之处;3.理解孔子与老子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5.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孔子与老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观点;2.分析比较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之处;3.理解孔子与老子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相关文献资料;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孔子与老子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知识。
步骤二:介绍孔子与老子(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孔子与老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观点,重点突出他们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
步骤三: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例如“孔子与老子的人性观”、“孔子与老子的政治观”等,让他们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分析比较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异同之处,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步骤四:小组报告(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加深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
步骤五:思考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与老子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与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观点进行联系。
最后,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看法。
教学延伸:1.学生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孔子与老子的其他思想观点,例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2.学生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孔子与老子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及反思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和教育观点;2. 探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孔子和老子的背景和生平简介;2.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主要观点;3.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主要观点;4.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们对孔子和老子有什么了解?他们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讲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另一个学生代表讲解老子的哲学思想;2. 学生代表进行简短的讲解,其他组员提问和补充。
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进行辩论和交流;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团队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运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3.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提问和评价。
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2. 教师总结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1. 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他们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3. 部分学生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巩固。
教案建议:1. 引导学生在课前做一些预习,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基本背景和思想;2. 在讲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时,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故事情节,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3. 在团队合作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解决问题;4. 在反思与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时教案总第06时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教学目标(目的)识记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两人思想的主要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较全面地归纳老子的思想、孔子在政治上和教育上的思想。
难点:评价老子的思想;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根及地位变化。
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引入: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思想、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教学过程: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化春秋战国化特点:化异常繁荣。
春秋战国化繁荣的表现:哲学流派纷呈;艺百花竞艳;科技世界领先。
一.老子和孔子(一)老子和《道德经》1.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贵族,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道德经》为其所著(一说是老子的弟子们回忆其言论所著)。
2.老子的政治思想:“无为”,即让统治者任其自然,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3.《道德经》中包含朴素辩证法思想: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
从哲学发展角度看是积极的。
4.评价老子的思想:①积极:提出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主张“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应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不要去违反它而胡作非为,此结论综合众多网站观点),反对严刑峻法。
②消极:“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言论选摘:(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右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4)小国寡民,使民人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老子简介:姓李,名耳,又字老聃,楚国人。
他出生于一个小贵族家庭,做过周朝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教案1
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1.孔子的思想主张:(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2)“仁”:①“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
②“爱人”实现途径是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礼”:①“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②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③为实现“礼”,孔子进一步主张“正名”。
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后人多加以否定。
2.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
4.教育思想:①主张“有教无类”,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②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
③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④主张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敢于“当仁不让师”。
2.影响:①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③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的景仰。
老聃与《道德经》1.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学说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哲学思想: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孔子与老子说课稿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到处呈现其永久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进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育同学对民族文化的骄傲感。
【课程标准】一、学问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二、力量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育同学分析和归纳问题的力量;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育同学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力量;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同学增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见;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教法与学法】高二同学有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肯定的思索的力量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力量。
但依据本课的特点,同学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爱好,所以教学中我实行“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感受性的学习方式。
老师在教学中帮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即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通过角色扮演,自己走进历史,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建构自己已有的学问观点、看法、熟悉和看法、情感,最终得出结论,猎取历史的启迪。
这样既激发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另外,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又培育了同学合作学习的力量。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图片反映了什么状况?同学思索回答下列问题使同学熟悉到孔子被后人神化尊为圣人,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孔子与老子孔子的学说支配同学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出示孔子家乡曲阜的照片有一位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来山东曲埠的孔庙参观,假如派你去关心他了解孔子,你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同学阅读教材、思索,得出结论同学通过角色扮演,很简单想到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主见,这样既把握了学问,又增添了同学口头表达的力量显示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奉献的内容表格〔老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支配同学填写表格有关内容同学回忆和阅读教材,思索、归纳同学能基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见,大致理解“仁”“礼”的思想内涵,记忆孔子的一些名言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孔子与老子孔子思想的影响 (课件展现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同学周游列国,盼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见。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学案)
本 课
[历史评价]
栏 目
孔子与老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开 关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老子: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 的哲学家。②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 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 产生了深远影响。
规划纲要》中突出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
本
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
课 栏
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孔子的下列哪
目 开
一观点,体现了上述规定
(B)
关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自我·检测区
学案1
6.“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本 课
答案 (1)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并未
受到太多重视;
(2)汉代大一统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的“仁”、“礼”主张对于今天我们“以人为
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并且孔子
的思想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老聃与《道德经》 知识主线
开 关
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但在战乱纷争的年
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
的冷落。
互动·探究区 主题 2 孔子思想的影响 情境材料
学案1
本
课 栏 目
非洲孔子学院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成立 探究思考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第1课孔子和老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表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
这个课具有引领本单元,乃至本册书的作用。
而本课内容难度较大,如何让学生在刚学文科时就能接受文化史的部分内容,显得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
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他们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他们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
通过高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部分学史的方法,这个切都为在历史课堂中展开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
所以我力图把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与实际联系。
让学生在情境中“品”历史,唤起爱学。
让学生在探究中“思”历史,培养会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悟”历史,鼓励善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用”历史,促动明智。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水平;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准确评价历史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准确态度。
教学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教学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孔子和老子教学设计小学
孔子和老子教学设计小学导言: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他们的教导对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界,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融入到小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运用到小学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认识孔子和老子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孔子和老子的生平和贡献。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倡导“仁爱”和“礼治”,强调孝顺、忠诚和正义等美德。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提出了“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活实践与思想理论的结合通过生活实践和思想理论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和《道德经》,然后与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和讨论。
在社会科学课上,可以介绍孔子和老子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理解,并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修养。
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模拟法庭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公正地解决纠纷。
在语文课上,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宏大思想的文学作品,并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哲学问题。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义感、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四、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运用到小学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有能力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
最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小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孔子与老子教案.doc
《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孔子、老子政治思想的分析, 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设问法、讨论法、创设情景启发法四、教学用具计算机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孔子三千弟子的图片,然后引用近代学者夏曾佑的一段话,他曾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讲授新课]一、孔子及其思想(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小档案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子诞辰五十五周年庆典、德国和韩国所立孔子的塑像、世界看孔子、当代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子先后获得这些封号: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第课孔子和老子学案岳麓版必修
教案 1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认识孔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的学说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期间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首创人。
2.主要内容(1)思想中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①“仁”,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随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倡议宽泛地理解和体谅别人。
要实现“爱人”一定按照“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切合“礼”的准则。
为了实现“礼”,就一定“正名”。
(2) 政治主张:孔子倡议“为政以德”。
但也不清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渐改进政治。
(3)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思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4)教育思想①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②教课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和启迪引诱。
③学习方法上:主张把学与思联合起来,鼓舞学生独立思虑,敢于坚持正确建议,“见义勇为于师”。
[ 深度点拨 ]孔子“ 正名” 的主张,本质上是要求恢复奴隶制社会的正常等级次序。
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春秋期间,这类主张有悖于历史发展潮流。
[ 要点精讲 ]孔子思想中的“ 仁”和“ 礼” 关系亲密。
仁是优秀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拘束。
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道德,才能自觉地恪守礼制。
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地。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弘扬和统治者的改造,渐渐形成完好的儒家思想系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深入研究研究点一孔子的中心思想资料一天,孔子拖着疲倦的身体从外处讲学回来,心情十分愁闷,为何在这个时代里各国都接受不了“仁”的思想呢?突然,传来两个孩童争辩的声音。
一童子曰:“何谓仁乎?欣然爱人也。
”另一童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乃得仁矣!”孔子听后,一种巨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暖和了他那颗受伤的心,也坚定了他持续传道、授业、解惑的脚步。
思虑孔子的思想中心是什么?为何他的这类思想各国都接受不了呢?答案中心思想:“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章丘市第四中学程莲山东省教师课程培训专家齐健推荐语:这篇教学设计有程老师自己的思考和思路。
事实上,教学设计切忌一刀切或照搬他人的东西,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当然,目的应当是一致的,即都指向课标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殊途同归”吧。
【指导思想】:根据必修三的课表要求,我觉得这节课将“大历史观”用于了课堂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大历史观”是一种整体史观和立体史观,包含三个基本纬度:中国与世界、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
概括地说就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上连接古今中外。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老子的两幅图片,教师引导: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北纬25度到35度之间,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加牟尼,中国的孔子和老子。
因此这个时代被人称之为“轴心时代”。
下面就是我们熟悉的被时人称为“人中之凤”的孔子和“人中之龙”的老子。
为什么两人有这样的称谓,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龙、凤”一般的人物?让我们走进孔子和老子,看看这一老一孔,一龙一凤,一道一儒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如此出色,妙不可言的。
我觉得这种横向联系,能够给与学生一种宽阔的历史视野,对比中方能章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才能显示孔子和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方法】:一、走进走进思想巨人——孔子和老子其人(教学方法:学生自制历史人物小档案:介绍人物)二、追忆传统文化——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分组讨论:根据课本和教师给与的资料谈谈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内涵,最后总结)三、探寻文化渊源——孔子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合作探究:结合政治史、经济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思考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
)四、传承历史文明——感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出示材料,思索老子、孔子思想的影响,谈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重点谈谈第四部分的处理:1、探究老子的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与孔子
【教学目标】
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课本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教学方法】
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它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
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老子和孔子。
讲授新课:
一、老子
(一)老聃和《道德经》。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周朝的皇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1.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最高的哲学概念。
提出“天发道,道发自然”,否定
了“天命”。
2.提出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守静”可以“以弱胜强”。
3.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
4.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
(三)评价。
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
正是这种道教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愈来愈繁荣昌盛。
二、孔子。
(一)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二)孔子的思想学说。
1.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
“仁”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
“礼”即每人要“克己复礼”,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
提倡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
2.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用德教化,逐步改良政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主张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5.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
(三)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4.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巩固小结:
春秋时代是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形成的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剧烈变化,思想文化上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