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以生态学原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优美人居环境
化 ,体 现 “ 岛屿生物地理学” 理论 ,通过生 态系统食物链 的调 节作用控制森林病 虫害。
关 键 词 :生 态 学 原 理 ,城 市森 林 ,森 林 城 市 中 图分 类 号 :¥ 3 . 7 1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 2 ( 0 1 0 0 0 0 6 2— 9 5 2 1 ) 6— 04— 3
罗菊 春
北 京林 业 大学 北京 10 8 0 03
摘 要 : 阐述 城 市 森 林 与城 市林 业 的 概 念 、城 市与 城 市 森 林 的 范 围 、森 林 城 市的 涵 义 与创 建 森 林 城 市 的 意 义 . .
文章 的重点是以生 态学原理创建森林城 市 ,主要 生态学原理 是生物 多样性 导致生 态 系统稳 定性 原理 、模 拟 天然林 群落结构—— 系统性原理 以及 自然选择 与生 态适应原 理 ,提 出应用景观 生 态学原理使 城 市森林一 体
第 9卷 第 6期 2 1 年 6月 0 1
中
日
城
市
林
业
V0J9 No 6 _ . De .2 e 0ll
J u n lo h n s b n F r s y o r a fC i e e Ur a o e t r
以 生 态 学 原 理 创 建 国 家 森 林 城 市 建 设 优 美 人 居 环 境
1 城 市森 林 与 城 市林 业 的 星 权 等 ( 0 1 给 提 出城 巾 ” 20 )
城 市 森林 首 先 在 美 国 与 加 拿 大 兴 起 。 16 9 2年 , 美 国肯 尼迪 政 府 在 户 外 娱 乐 资 源 调 查 报 告 中 首 先 使 用城 市 森林 ( r nf e ) 一 词 ;16 u a rs b o t 9 5年 ,加 拿 大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 生态城市;城市生态系统;合肥生态区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 2006( 2006) 06- 0100- 03
1 生态城市的理念
1971 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UN - ESCO) 发起 “ 人与生物圈计划” 的研究过程中提 出了“ 生态城市
但绝对不应该是主导社会及其与自 然的关系的作
用。 生态城市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 美国生态学者
雷吉斯特( R. Registe)认为生态城市的目 的是要追
求人类和 自 然的健康与活力。 社会 自 是“ 然复合体” ,
而非“ 社会经济自 然复合体” 的生态城市理念C zl。基
于这种理念, 笔者提出生态管护区、 生态控制区、 生 态协调区三种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城市建设 区
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 途径都发生改变, 使系统具 有很大依赖性 , 系统本身 自我调节能力很小 , 而稳定 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亚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控制。
2 城市生态系统及特点
城市(Urban)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 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它是一个多 功能的综合体。 这里汇集着大量的物质和财富, 交换 着大量的商品和信息。 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在流动 , 又有大量的废弃物排入外部环境 , 因而城市是人与 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 人
(Ecopolis 或Ecocity)” 这一概念。 其内涵包括“ 绿色
城市”“ 、健康城市”“ 、园林城市”“ 、花园城市”“ 、山水 城市”“ 、环保模范城市” 等密切结合与相互联系, 但 又具有一定差别的新型城市的概念。其内容主要包 括三个层次:一是 自然地理层 , 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 发层次, 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 开拓、 竞争和平衡过 程, 最后达到地尽其力、 物尽其用;二是社会功能层 , 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改善子系统间的 冲突关系, 增强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即文 化意识层 , 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 , 变外在控制为内
生态城市八大基本标准
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类福祉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生态城市需要满足以下八大基本标准:1. 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基于生态学的原理,注重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应充分考虑生态优先的原则,创造宜居、绿色、低碳的城市环境。
2. 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城市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节能技术的推广以及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
3. 生态恢复与建设:生态城市应积极推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包括土壤、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的恢复与保护,提高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4. 绿色交通与出行:生态城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等绿色交通方式,降低机动车使用,从而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城市应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点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6. 绿色建筑与住宅:生态城市应推广绿色建筑和住宅,提高建筑的能效和环境质量。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营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7. 教育和文化传播:生态城市应加强生态教育和文化传播,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活动,使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责任和作用。
8. 管理与政策:生态城市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政策体系,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鼓励绿色发展、环保行为和创新技术应用。
以上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八大基本标准,这些标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城市体系。
通过满足这些标准,生态城市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宜居、可持续的美好家园。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是人类的居住、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所做出最直接且深远影响的地方。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改善环境,是近年来城市建设面对的重要课题。
生态学原理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本文就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一定探讨。
第一部分: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理论依据生态学是以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为依托,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学科。
在城市规划中,生态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基础与应用思路。
生态学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自然城市中的物种多样性非常高,而人工城市却很少有这种情况。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注重树种多样性,避免单一树种滥植。
(2)食物网和营养转化原理: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或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草食、食肉等各种捕食行为而形成的网络结构。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进行植被规划,营造生态系统,以促进食物网的建立。
(3)生态位原理:生态位是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空间位置。
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同,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合理分配建筑群体。
(4)物质和能量转化原理: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废弃物的处理、资源回收等方式,实现能量和物质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部分: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生态学原理,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
(1)植被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应进行高效的植被规划和设计,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
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应避免单一树种滥植,注重物种多样性,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
适时进行树木修剪,及时清理落叶,避免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
(2)水利设施规划:城市规划中的水利设施包括水源、排水系统、河流修复和保护等。
生态学中的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
生态学中的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融入到城市规划中。
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使城市变得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旨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实践,希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一、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概念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简称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居健康等综合因素的协调,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环境友好型。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采用生态学、环境学、能源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社会经济协调型。
生态城市应该注重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的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居健康安全型。
生态城市应该注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建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促进人们的幸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原则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自然为师。
尊重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城市的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2)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开放、联动。
注重城市与周边地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开放城市,与全球城市交流和合作。
(4)可持续发展。
注重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采取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
三、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1. 湿地公园保护上海浦东世博城规划设计中,将保护7.5平方公里地区内的所有湿地植被,规划建设环湾公园、盐城湖公园、东滩公园、公司河公园等湿地公园,旨在通过湿地保护和修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态性。
生态学与城市规划
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与生态学的结合变得尤为重要。
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城市规划则是为了创造适宜人居的城市空间。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生态学如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关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城市规划需要以生态学为指导,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强调生态环境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追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规划师需要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评估,保护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二、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 建立生态网络:通过打造绿色廊道和城市森林,促进城市生态网络的建立,提供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水体,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性和韧性。
2. 促进物种多样性: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恢复。
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
3. 绿色出行模式:通过规划绿道、自行车道等绿色交通设施,鼓励居民采用可持续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4. 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城市水资源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湿地过滤系统等水资源管理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
5. 能源与建筑:在城市建筑规划中,推广绿色建筑概念,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案例分析1. 新加坡圣淘沙岛:新加坡在圣淘沙岛的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
他们保护了珊瑚礁和濒危物种,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和海洋环境学习中心,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荷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积极推进可持续城市规划,通过修建自行车道、建设屋顶花园等措施,鼓励居民低碳出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摘要: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密不可分,只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我国,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不要只看中利益,忘了生态的重要性。
自然已经给人们以警示,破坏生态环境,往往会危及自己生命安全,所以希望人人要爱护自然,人们只有明白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创建美丽家园,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平衡发展的双赢局面。
本文基于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引言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就是以节约资源,合理和科学地利用资源,实现以小资源创造大财富的目标,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不是一句口号,只有付诸行动,未来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才会不断朝着绿色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建设管理人员已经加强了环保意识,认识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了思想态度,不断努力创造更好的建设条件,健全城市生态化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1生态文明的内涵研究1987年中国生态学家提出“生态文明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作,改造自然地同时利于自然”的生态理论。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后期生态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也在逐步的清晰起来,首先在区域功能上划分的话,也就是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功能保护区两个方面。
世界上的濒危动植物越来越多,每年灭绝的动植物种类也是非常庞大的,在我国就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如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为的就是保护我国濒危的动植物。
这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非常的重要,也是为了保护生态的平衡。
那么生态功能保护区就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重点,经过我国多年的不懈的努力,对于开发管理,区域发展等都建立了有效的制度,这样大大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对环境,自然的压力。
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向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那么文章阐述的环境工程衍生自然环境,也就说说从中发现科学的,合理的分配,减少环境污染源,实现双赢的局面。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除了提供观赏、休闲等功能外,更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城市绿地建设被广泛地提倡和引入。
然而,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常常被忽略,大面积铺设草坪、种植树木等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碎化化、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中的缺陷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为此,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逐步地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和规划中。
景观生态学是连接生态学和景观学的一门学科,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系统性的视角,将城市绿地视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景观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基础的生态学,景观是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整体,是我们观察到的一段空间组成的复合物。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它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分成空间、时间和生态过程三个层面。
在空间层面,景观是指一定空间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的总和,包括各种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和建筑、道路、设施等人造元素;在时间层面,景观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需要分析景观的演变历程;在生态过程层面,景观是一个由各种生态元素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种群变化等。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1. 建设具有生态适应性的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的建设需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建筑风貌等人工要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适应性是指绿地及其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生长、适应新环境、繁殖、抗压、抗病等方面。
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路径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态城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态城市是指采用生态学理论和设计方法,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文将从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发展路径两个方面,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为生态城市建设道路的探索提供帮助。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城市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包括新加坡、德国弗赖堡、巴西库鲁吉巴等地。
中国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以天津、南京、深圳为代表,逐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利用生态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的消耗。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绿色能源、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在城市发展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例如,深圳规划了公共自行车,地铁等多个公共交通系统,实现了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减少了燃油和空气污染。
2. 自然环境生态城市建设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最健康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在德国弗赖堡,城市规划师们通过绿化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水质治理等方法改善了城市环境。
生态城市建设还涉及到废水处理和垃圾清理等问题,以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3. 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方式之一。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政府大力投资,而这些投资反过来会为城市带来更广阔的经济增长。
例如,南京白马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就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起到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生态城市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建设。
各方面可以采用以下的发展路径:1.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生态城市建设是需要大力投入的,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政府投入可以用于绿化美化城市、控制污染、建设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开支。
生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理念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生态工程是一门综合了生态学、工程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和管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城市的绿化和园林景观设计是生态工程的重要应用领域。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供生态服务功能。
例如,公园和街头绿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降低噪音,调节城市小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本地物种,因为它们更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如营造湿地景观、雨水花园等,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储存,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城市的水系治理也是生态工程的关键领域之一。
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通过生态工程手段,可以对水体进行修复和保护。
比如,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取代传统的混凝土护坡,增加河岸的植被覆盖,提高河岸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建设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此外,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增加河道的弯曲度和复杂性,有助于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生态工程理念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如地铁、公交、自行车道等,可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优化道路布局,减少交通拥堵,也能降低车辆的怠速时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道路建设中,采用透水路面材料,能够增加雨水的渗透,补充地下水资源。
城市的能源供应也是生态工程关注的重点。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城市建筑中,应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高效的照明系统等,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生态学视阈与中小城市建设的三个美学维度
些 问 题 笼统 地 称 为城 市 病 并 不 准 确—— 许 多 中 小城 市 尚未被 纽约模 式和洛杉 矶模式 同化 ,还具 有很强 的可 塑性 。为 了守 护这些 希望 之城 ,我们 必须更 为谨慎地 筹划其 未来 ,尤其 是它 们 的生态
学前景 。作为 这种 立 场 的体现 , 文将 从 生态 学 本
t e受 到众多 同行 和读者 的好评 。在该 书的结尾 u) r 部分 ,他 曾意味深 长地总结 道 :每个 生态 城市都 “
是不 同 的。 (0 0 4 3 这种说 法将生 态学 的差异 ”2 1 :0 )
原则 落实 到城 市文化层 面 。敞开了生态城 市所应
该具有 的个性之美 。 于中小 城市规划 者来 说 , 对 凸 显生态 学视 阈中的个性 之美无 疑是个值 得重 视的
在现代化 过程 中 ,中国的城市 建设 曾广泛 采
用纽约模 式和洛 杉矶模式 。 追求空 间上 的巨异原 则与 中小城 市 的个 性化
之 美
模 上的广 阔 , 观上的豪华 。日益 同质化 的大城市 外 出现 了人 口密 度过 高 、 通堵 塞 、 境 污染 等 问 交 环
[ 者 简 介 ] 晓华 (92 )男 , 宁 黑 山 人 , 圳 大 学 文 学 院 中 文 系教 授 , 要从 事 文 学 、 学 、 化 理 作 王 16 一 , 辽 深 主 美 文
论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 东深 圳 广 586) 10 0
I t :l eEc - e t ei a me so si h o sr ci n o mala d Mi - ie C t s 1 l l o a s t l Di n in t e C n t t f e h h c n u o S l n d sz i e i
生态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城市带来的便利和繁华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其中,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生态学,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生态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首先体现在资源利用方面。
城市的运转离不开各种资源,如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然而,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型的,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污染。
生态学的原理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有着高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机制。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动植物的死亡和分解又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生态循环的模式,在城市中建立起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
比如,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通过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等措施,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生态平衡方面,城市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需要保持相对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往往打破了这种平衡。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负荷过重;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
比如,通过建设城市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城市的生态规划也是生态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系的重要体现。
一个合理的城市生态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
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
然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事实上,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生态建设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不言而喻。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地,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所需的资源都需要从城市的周边地区获取。
而这些周边地区往往是原本的生态系统,例如森林、湿地、草原等。
如果没有进行生态建设,人们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的行为将导致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对城市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如果湿地被填埋用作房地产开发,不仅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还会导致城市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问题。
此外,生态建设也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由于城市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紧张,生态建设为城市提供了延伸和扩充土地资源的机会。
比如,城市以湿地为基础进行生态修复,将湿地打造成为城市的生态公园,不仅可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等各种服务。
这样的做法既满足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又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例如,城市的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污染是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布局,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还可以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城市建设的环境友好性。
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其次,城市建设可以借鉴生态系统的原理和结构,构建生态城市。
生态学在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一个生态大国,我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而生态学则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在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自然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学研究可以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种的生存和竞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布、数量、相互作用等信息,以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南极洲,国际环保组织采用生态学调查的方法,对野生动物的分布、生态需求、威胁与保护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保障南极洲的生态安全。
2. 生态系统的修复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很多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的修复便成为了必要的工作之一。
生态学可以通过研究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当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废弃物和污染的破坏后,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生态恢复的技术手段,让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清理污染物,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二、生态建设1. 生态城市的建设城市化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生态学可以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科学支持,引导人们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和城市。
例如,生态学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如何合理分配城市功能区,如何进行绿化,如何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这些都与生态学紧密相关。
美国纽约作为全球首座“生态城市”,以废水的净化、垃圾的分类、清洁能源的开发等方面为主要目标,建设了一组生态系统。
纽约市的城市规划、道路、建筑等都与生态建设相找,社会环境大为改善。
2. 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是人类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但其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摘要]:城市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合理,高效,可持续运作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运用城市生态学的原理,同时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生态的合理有序循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分析其内在的关系,来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1.引言: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的问题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地出现。
如何建造一个适宜人类居住而又符合社会发展的城市是当代人探索的目的。
城市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如何融合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课题。
2.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的的关系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之间都有着许多相同的因素,1.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城市,区域的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它们的媒介都要对于城市乃至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历史以及自然条件的深入了解。
同时它们也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
1.原则,城市生态学比较注重对于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是以不危及下一代为前提。
而城市规划比较侧重城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研究对象不同,城市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为研究对象。
城市规划是以城市历史沿革为基础,对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研究。
3.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主要研究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
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就是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定义,即在不危及子孙后代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发展需求的一个城市系统。
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一对因子。
要实现这一城市系统就要对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学很好的结合并且有效地讲去理论运用到城市系统中。
生态学在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成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而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如对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需求,是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的关键。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区域,可以种植喜阳的植物,如向日葵、月季等;而在阴湿的角落,则适合栽种耐阴的植物,如蕨类、玉簪等。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通过搭配不同季节开花或变色的植物,使城市绿化景观在全年都能保持丰富的色彩和变化,避免出现季节性的单调。
在植物配置方面,遵循生态学中的群落结构原理,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多层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
这样的群落不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还能为各种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和觅食环境。
比如,可以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的垂直结构,增加绿化的生态功能。
此外,还可以引入蜜源植物和食源植物,吸引鸟类、昆虫等动物,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城市绿化中的生态廊道建设也是生态学应用的重要体现。
生态廊道是连接城市中各个生态斑块(如公园、湿地、林地等)的线性绿色空间,能够促进物种的迁移和基因交流,增强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例如,河流两岸的绿化带可以作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迁移通道,道路两侧的林荫带能够为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迁徙和觅食的空间。
通过建设生态廊道,可以将分散的绿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
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因此,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至关重要。
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生态雨水管理设施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雨水的径流量,补充地下水。
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Ec l g c l e n La d o t e d fo t eP i t f l n o o y o o i a e n f Gr Ci Vi we m o n a t y r h o P Ec l g
Zha n, LU e . o O Xi W nb
e oo ia re a d o i . h o n su s a esrcu ewa rp s da c r i gt h lt n hp c lgc l e nln f t T ec e o im p c t tr s o o e c o dn ter ai s i g cy u p o e o
(a dcp ol e B in oet nvr t. Beig 10 8 . hn) L n sae lg . eigF r r U iesy C e j sy i in 0 3C ia j 0
Ke r s ct’ e o o ia re n ; re n o sr cin e o o yp n il npa t ywo d : i S c lgc l e nl d g e nl dc n t t ; c lg r cpeo ln y g a a u o i
第 2 器第 1 6 期 20 6年 2 月 0
辽 宁 工 学 院 报 学
J u n l f a n n s t t f e h o o y o r a o i g I t u e o c n l g o Li n i T
v6 _6 No 1 l . . 2
F . eb
从植物生 态学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赵 鑫,吕文博
108 ) 00 3 ( 京林业 大 学 园林 学 院。北 京 北
摘
要:c述 了城 市生态绿地 的概念 、功能和类型 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 出发 ,探讨 了城市 生态 绿地 建设需 刊
建筑-城市与环境生态学
建筑\城市与环境生态学摘要:现在,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去考虑如何去做到可持续发展,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着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衍生了研究城市、建筑、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是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与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它既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还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环境生态城市生态建筑生态技术Abstract: now, population increase, resource acute to decrease, ecological imbalance, the environment is seriously damage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tensified, the ecological crisis almost to be triggered at any moment degree, in the grim reality, we have to consider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must make us to think of the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us derived are studied, city construction, city environment,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this is with ecology research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ity an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dynamic control of a discipline. It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branch of ecology, or c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Keywords :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i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technology“生态”一词源于希腊,原意是“家”和“住所”,后来由德国的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9年提出“生态学”又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门学科,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一门研究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环境中的自然和人造系统的研究,旨在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学的核心原则是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原则不仅在生态学学科中得到重视,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和设计中。
二、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城市绿地规划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提供了城市居民享受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生态学的观点指出,城市绿地的规划和管理应遵循生态系统的原则和过程,并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密切相关。
因此,城市绿地的规划和管理应当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2.生态景观规划生态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旨在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景观,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景观规划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例如,选择适宜的植被,提供合适的栖息地,恢复和保护自然河流和湖泊等。
3.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水资源管理是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
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用水需求、排水系统、自然水体和水循环等因素,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学的观点指出,城市水资源管理需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确保城市水资源的生态稳定和健康管理。
4.城市环境监测城市环境监测是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
生态学的观点指出,城市环境监测需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城市环境的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环境保护措施和规划决策。
城市环境监测需要涉及城市的空气、水、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城市环境保护和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社会生态学与城市规划
社会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规划成为了解决方案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庞大,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复杂,需要结合其他学科,如社会生态学,才能更好地制定城市规划。
本文将探讨社会生态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
一、社会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的定义社会生态学是对于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在社会生态学中,我们将人类视为环境的一部分,并且认为人类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关系,任意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
城市规划则是指为管理城市中土地、建筑物等资源,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措施和方案。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城市服务。
尽管社会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的定义看似相去甚远,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社会生态学如何对城市规划做出贡献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物理环境之间彼此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的系统。
这些作用不仅在自然环境中发生,在城市环境也同样存在。
因此,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控城市的生态环境,制定出更好的城市规划。
2.城市可持续性城市可持续性的概念涉及到了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为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
因此,实现城市可持续性需要不仅需要财政支持,也需要确保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
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可持续性方案的基础。
3.人口和社会结构人口和社会结构是城市规划中不容忽视的因素,而社会生态学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例如,社会生态学可以通过研究人口的迁移、家庭类型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为城市规划提供如何合理利用人口资源,创造生活质量方案的依据。
4.景观规划城市的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提高城市景观的美观程度。
而社会生态学可以从人类的角度来考虑景观规划,例如考虑景观到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可以为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化带提供依据。
5.公共健康公共健康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与城市建设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进步。
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当前一种新的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说现在面临着工业文明向一种新的文明的过渡,这种新文明即为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
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
国内外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
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城市化能集约地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促进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
另一方面,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其中住房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
特别是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
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新的城市历年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
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长期以来,生态学是以自然界的有机体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长和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生态学家在投身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其初期的狭隘的纯自然的倾向和学科局限,把人类活动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围之内,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作为宏观领域的发展方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崭新的面目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
城市生态学是生态科学和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居环境、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理念。
20世纪70年代一批生物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城市。
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城市环境影响下动植物区系的变化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其对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前景所做的估计,进一步激起了人们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兴趣。
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人和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环境过程和环境压力,找出人类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径和方法。
此外,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于1974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成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IIUE)、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开展了相关研究。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生态学传入我国,引起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科学家的广泛兴趣。
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
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其重点在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为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1997年12月,全国第三届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1990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展开了生态城市研讨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
这些都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城市生态化及其发展对策在世纪之交,新旧文明转换之际,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两种选择。
或者走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发生根本改变,最多只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化发展之路。
第一种选择是危险的,"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使人类"生存危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甚至拖延解决,只会使为之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到最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愈来愈小。
我国应该也必须选择第二种,尽管我国城市将在发展中面临更多挑战。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走出"城市病"困境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全球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变革势在必行。
所谓城市生态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这里"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城市生态化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经济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对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
环境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
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
以下几点建议对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是重要的。
3.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
3.2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城市生态化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与《中国21世纪议程》结合起来,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
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3.3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3.4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在城市各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3.5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发展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原理创造新的技术形式--生态技术。
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3.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城市仅仅注重自身繁荣,而掠夺外界资源或将污染转嫁于周边地区都是与生态化发展背道而驰的。
城市间、区域间乃至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它城市的利益。
当前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和乡村,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