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件 (绪论—夏朝).ppt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家庭本位,伦理法制 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 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
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
三、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过程
发展阶段
法律制度特点
中国法早期发展阶 中国法律发展的源头起自于夏朝,与中国文明 段(夏、商、西周)的起源同步。商朝、西周确立起以“亲亲”、
——《史记·殷本纪》
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 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 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夏本纪》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禹刑、汤刑、“率民以事神”、内服、外服
二、简述 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 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 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 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绪论
一、 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二、
中华法系的独特性
三、 中国法律制度发展、演变 的主要过程
一、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特点
1.立法主体:君主制法,法律以君主意志为 转移;
2.指导原则: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
3.法律的主要内容: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
二、中华法系的独特性
——《西周金文选注》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礼、《吕刑》、嫡长子继承制、质剂、傅别、世 卿世禄、六礼、狱与讼、五听
二、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2、简述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3、简述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4、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法律制度。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宗法政权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试论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课件.ppt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课件.ppt

三 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
中国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为两大对立阶 级存在。
A、古代社会的阶级差别是以自由人和非自由人为特征 的;
B、夏、商、周的阶级关系以宗族为基础,这种自由人 和非自由人的对立是以自由的宗族和非自由的宗族 为特征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对立表现为统 治宗族和被统治宗族的对立;
C、阶级关系的内在流动性
四 中国奴隶社会的宗法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的涵义
2、宗法制度的发展
A、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的传统习惯演变而来。 B、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法也被改造成以血缘为纽带的, 调整家族内部关系与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 的行为规范。 C、周朝建立以后,为了在广大统治区内巩固奴隶制的统 治秩序,适应封邦建国的需要,以及确立等级从属的体制, 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宗法制度。
西周通过宗法制度将亲与贵、王权与族权进一 步联结起来,以致法律也带有国法与宗法的双重性 质。例如“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羊传·隐公元年》)是宗法也是国法,王位继 承和各宗支继承都要遵守。奴隶制的法律,不仅体 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而且是维护这种统一的重 要手段。
五、是以神权思想为基础建立的法律制度
B、法律主要表现为刑,“ 刑起于兵 ”。 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刑与 战争分不开。所谓 “ 大刑用甲兵 ” ,指最重的刑罚是实行 军事讨伐,有兴师问罪之意。
二 中国奴隶制法的发展
→商、西周是奴隶制法律的发展完备时期
1、礼、刑结合法律体系的形成
A、“刑”的发展——《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 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 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奴隶制法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公开的阶级 不平等的奴隶主专政的法。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PPT 第一章 夏商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PPT 第一章   夏商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
据文献记载,夏代的监狱称为“夏台” 或“均台”。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
一、“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 想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代的立法指导思 想是“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夏代 的统治者利用宗教鬼神进行统治,将其 掌握的国家政权及其权力说成是神授的; 把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而法律的实 施则是“恭行天罚”。
二、夏代的《禹刑》
(一)关于《禹刑》的由来 《禹刑》仅见于《左传》昭公六年。 (二)关于《禹刑》的性质、内容
一般认为,《禹刑》的性质相当于现 代的刑法典;《禹刑》的具体内容已经 无法考订。但文献中又有零星记载的夏 代刑法。
三、文献记载所见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代已经有了由车 兵和步卒组成的军队。夏王是这支军队 的最高统帅。同时,夏代也出现了军法, 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夏代的监狱
据传,早在舜时,刑官皋陶就曾建造 监狱。 《急就章》说:“皋陶造狱。” 《广韵》云:“狱,皋陶所造。”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
添加标题
清代的法律实践: 清代法律制度的发
展和特点,包括 《大清律例》的编 纂和司法制度的改 革。同时,可以介 绍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如“海瑞
罢官案”等。
添加标题
第七章
近代法制的转型与变 革
近代法制的转型背景与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 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 济转型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启 蒙
《中国法制史》PPT课 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 录



期三 的国
法至
制隋



法 制




的宋 法元
制明



目录

法夏 制商





制秦 汉





型近 与代
变法
革制



总 结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法制史概述
法制史的定义和意义
● 法制史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 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法律制度 ● 法制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口述传统等多种手段 法制史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将成为中国法制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 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尊重皇权: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均以维护皇权为核心,强调君主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

2023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中国法制史的起源•中国法制史的发展•中国法制史的影响•中国法制史的特点目•中国法制史的未来录01中国法制史的起源氏族习惯是氏族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贯穿于氏族成员生活的各个方面。

氏族习惯随着部落联盟的产生,出现了部落联盟习惯,其内容涉及联盟的组成、议事规则、军事行动、公共事务等。

部落联盟习惯原始社会的法律萌芽夏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即《夏禹刑》。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夏朝法律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法律制度,又有所发展,形成了以“天罚”思想为指导的刑法体系。

商朝法律周朝将礼与刑相结合,形成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制定了《周礼》、《周律》等法律文献。

周朝法律春秋时期法律春秋时期各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如郑国制定《刑书》,晋国制定《范宣子刑书》。

战国时期法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立法,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如秦国的《秦律》,楚国的《楚律》等。

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秦朝法律秦朝实行法家思想,推崇法治,制定了一系列严刑峻法,如《秦律》等。

汉朝法律汉朝沿袭秦朝法律制度,同时重视儒家思想,制定了《九章律》、《越宫律》等法律文献。

秦汉的法律制度02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立法特点这一时期的立法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如重视法典的编纂和法律的系统化,强调法律的实用性和政治性,注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加强皇权等。

立法背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各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

法律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强调“礼法合一”,重视“以德治国”,提倡“公正至上”等。

魏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立法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立法特点隋唐时期的立法工作具有全面、系统、完整的特点,形成了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内容,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典。

中国法制史资料-PPT课件 共132页

中国法制史资料-PPT课件 共132页

3、爱国必先具备国史知识
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情感。凡其所爱,必其所知,人惟其所 爱而奋斗牺牲。与敬爱上帝基于信仰不同,爱国家民族则由乎知 识。惟知之深,故爱之切。
(二)《中国法制史》意义:1、奠定学习各部门法的基础

2、提高对现行法制的理解力
15.07.2019
中国法制史
第五节 如何学习《中国法制史》(怎么办)
中国法制史
二、婚姻
(一)婚姻原则
1、一夫一妻制;2、同姓不通婚;3、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
(二)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三)七出三不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者去、多言去、盗窃去”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男女有别、三从四德《周礼 天官 内宰》,
中国法制史
(二)契约 西周时期出现契约制度。专职官管理契约制度称司约, 市场管理人员称质人。有两种契约:
1、质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买卖奴隶、牛马用质, 较长的契券;买卖小物品用剂,是较短的契券。质剂由 官方制作。
2、傅别。债券叫傅,从中撕开叫别。债务人执左券, 债权人执右券。
15.07.2019
个。中国法制不同类型一脉相承,不应割断。新中国成立时,将国民党
之《六法全书》全盘否定等行动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当时的法学研
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如习惯调查)至今仍值得学习。
15.07.2019
中国法制史
上古三代即夏商周和春秋时期---中国法制 开始形成时期——奴隶社会
战国与中古即自秦至清的封建社会---中 国
15.07.2019
中国法制史
主讲人:王新举 法政学院

中国法制史全套精品课件 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全套精品课件 完整版



第八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 第十章 明清的法律制度 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总结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总结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法律 制度


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二、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概况 清朝前属于史学范畴,清朝开始成为专门学科 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 (一)辩证地分析历史,达到“古为今用” (二)通过对比,提高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认识 (三)为学好部门法打下基础 四、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本章知识点
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 西周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西周刑法适用原则 西周的婚姻制度 西周的诉讼制度
一、西周的建立和奴隶制的发展 二、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 (一)立法概况:作《九刑》,制《吕刑》 (二)法律形式: 1、周礼:周公姬旦损益夏、商两代礼制加上周 族自已的礼制制定了周礼 2、誓,3、诰,4、命,5、遗训 6、殷彞:商朝的某些法律,即在商人集中的地 方准许适用一些不与周朝法律相冲突的 商朝习惯法
三、商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一)、刑名 “刑名从商” 1、死刑,包括斩(生杀)、戮(死斩)、 炮烙 (即在铜柱上涂油并加热,令有罪者行其 上, 坠炭上烧死)、醢(将罪犯捣成肉 酱)、 脯(将罪犯晒成肉干)。 2、肉刑,包括墨刑(在罪犯面额上刺刻后,染 以墨色)、劓刑(割掉鼻子)、剕刑 (断足)、宫刑(割掉男子生殖器— 去势或破坏女子的生殖机能—幽禁)。 3、徒刑,就是将罪犯拘役使其劳作。这是一种 附加的自由刑。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主讲教师:
主要内容: 1、奴隶社会法制(夏、商、西周、春秋) (1章——4章上) 2、封建社会法制(战国——鸦片战争) (4章下——10章)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制(11章——13章) 4、新民主主义法制(14章)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

02
中国古代法制
夏商周时期的法制
司法制度
立法概况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初 创期,这一时期的法制以习惯法 为主,统治者通过制定礼和刑来 规范社会关系。
夏商周时期的神权色彩浓厚,行 政与司法合一,统治者通过祭祀 和卜辞等方式来决断案件。
总结词
初创期,以习惯法为主,神权色 彩浓厚,行政与司法合一。
引进西方法律制 度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严重 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法制改革成为重要的救亡 图存手段。
清朝末期,随着西方列强 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朝政府开始进行法制 改革,以图挽救统治危机 。其中,比较重要的改革 包括
修订《大清律例》,使其 更加符合近现代法律原则 和司法制度。
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试 图改变传统行政与司法合 一的体制。
刑罚制度
秦汉时期的刑罚制度仍然较为严酷,但已 经逐渐向轻缓方向发展。
立法概况
秦汉时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统一与发展期 ,这一时期制定了《秦律》和《汉律》, 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初步形成。
罪名体系
这一时期的罪名体系更加丰富,涉及范围 更广,包括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 等罪名。
司法制度
秦汉时期重视儒家思想,强调礼刑并重, 行政与司法分离,司法机构逐渐完善。
这一时期的罪名体系更 加丰富多样,涉及范围 更广,包括危害国家安 全、危害社会稳定、侵 犯个人权利等罪名。
唐宋明清时期的刑罚制 度逐渐轻缓化,废除了 许多残酷的刑罚,如车 裂、腰斩等。同时加强 了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和 仲裁。
03
中国近代法制
清朝末期的法制改革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修律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第一节夏商法律制度一、夏商的立法思想——神权法:天命、天罚1、夏朝的建立:禹名传天下于益而令启自取之——天命对不遵守命令的部落和人则以天的名义讨伐:有扈氏不服,天缴绝其命。

夏朝的天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2、随着统治经验的成熟,商朝发展了神权法,使其达到了顶峰,商朝应天而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上帝神和祖先神合二为一。

帝是其祖先,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

商王事事占卜,以祈求顺应祖先,获得祖先的保佑。

对不服从其命令的人以天罚的名义进行。

二、夏商的法律形式:以习惯法为主,出现了反应国王意志的制定法;1、夏朝: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2、商朝: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誓、王与权臣发布的公告、命令三、夏商法律的内容第二节西周的法律制度历史资料表明,周部落与当时的商部落相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民族,这个部落取得胜利之后,要想在商帝国这样一个幅员广阔的领域内取得相对稳定的统治以及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周人从理论上和制度上做了详细的安排。

一、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理论上的设计)——以德配天的提出1、提出的背景:总结殷商灭亡的经验教训;解释周代商的合理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客观上可能对天发生了怀疑,《史记·殷本纪》:商帝武乙无道,为偶人。

与之博,令人为行。

天神不胜,乃戮辱之。

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谓之射天。

武乙猎于河谓之间,暴雷,武乙震死。

自此,商朝灭亡的原因并不在于是否不敬天,而是众叛亲离造成的,这使周人和百姓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动摇。

商朝衰败。

《封神演义》中,开始就是商纣王调戏女娲娘娘,招致娘娘恼火,乃换九尾狐幻化为人形,毁灭商朝。

远离贤臣,亲近小人佞臣,商纣王的一系列行为导致众叛亲离;叔父比干被剖心,兄长微子启装疯、贤惠的皇后被迫自尽,大臣梅大夫受炮烙之刑,妻舅黄飞虎被迫归顺西周,九侯被施以醢刑,剁成肉酱;纣王的太师、少师拿着祭祀的乐器投奔周。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
第一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第二节 夏朝法律制度 第三节 商朝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法制文明的起源 三、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
一、早期国家的产生
国家形成的四个标志: 1.王位世袭制的建立 2.公共权力的设立 3.按地域划分国民 4.向国民征税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 载于《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1972版。
——《周礼 ·秋官 ·司刑》郑玄注
(二)主要罪名
不孝、不用命及昏、墨、贼
•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
• “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叔向)
(三)刑罚原则
(虞舜时代)眚shěng过错灾肆赦,怙hù终 贼刑。
——《尚书 ·舜典》
对因过失造成的犯罪或危害减免刑事责任,
二、法律形式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夏代法律形式
习惯法
王命




三、法律内容
(一)刑罚体系 (二)主要罪名 (三)刑罚原则
(一)刑罚体系
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
夏后氏正刑有五,科条三千。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
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象是画像之 义,象刑就是绘制受刑人身着不同衣巾服 饰的画像,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公之于 众引为鉴戒。
礼源于祭祀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说文解字 ·示部》
禮—豊 豊=豆+玨jué同“珏”
祭祀礼器—典礼仪式—礼仪规范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

3、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 4、春秋决狱 思考题: 1、基本概念
德主刑辅 《九章律》 上请制度 亲亲得相匿首 录囚 秋冬行刑 春秋决狱 2、汉初法制思想的发展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封 建时代的重大影响。
3、汉代法律内容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4、汉文帝时期刑制改革及其意义。 5、西汉法律儒家化特点的表现。 6、汉代诉讼审判和监察制度的发展。 7、评析引经决狱制度。
第八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 一、明确隋代《开皇律》。 二、掌握唐律的特点、影响及主要内容。 三、掌握唐代的重要法律制度及刑罚原则。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思想 二、立法概况 1、《开皇律》的制定及其主要成就 (1)篇章体例的变化 (2)主要内容 *改革刑罚制度 *确立“十恶”罪名 *优遇贵族、官员
(3)开皇律的历史地位 *篇章体例更加简要 *刑罚简明宽平,确立封建制五刑 *创设“十恶”制度 *继承发展维护贵族官僚特权的法律制度 思考题: 1、基本概念:《开皇律 》 五刑 十恶 2、《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第二节 唐朝立法概况
一、唐初统治者的立法思想 1、奉行“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 2、在立法上采取约法省刑 3、注意保持法律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4、执法严明
六、西周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2、狱、讼有别
3、五听
4、刑罚的执行
思考题:
1、基本概念:
明德慎罚 宗法制
周公制礼 吕刑 眚 非眚 惟终
非终 九刑 七出 三不去 五听
2、西周法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制产生的 影响。
3、礼与刑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西周的婚姻和继承制度对中国古代社 会的影响。
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 一、明确夏商法律的名称。 二、明确夏商监狱的称谓。 三、掌握神权法思想。

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 3

中国法制史课件夏商周 3
夏商的法律制度
• 第一节 • 第二节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 夏商法律制度概况
• 尚书:“有夏服(受)天命,有殷受天 命”
• 尚书:夏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 “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 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 成汤在攻打夏桀时:有夏多罪,天命殛 之。
• 卜辞 把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称为卜辞。
军法
• 《尚书 · 甘誓》中记载了一条我国最早的 一条军法 • 夏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天用 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 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 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 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 在左边的不好好向左打,在右边的不好 好向右打,驾车的人不能使马走正道, 服从命令的要在祭祀时予以奖赏,不服 从命令的不但本人丧命,还要把你们的 儿子杀掉。
肉刑
• 为受刑人的标志。 • 《尚书》:臣下不匡,其刑墨。 •
墨刑有称黥刑,是在罪人的面上或额头刺字,再染上墨,作
与人的人格、尊严密切相关,因此劓刑较墨刑为重。
劓刑即割去受刑人的鼻子,鼻子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而且
• 剕刑也作刖刑,指砍去受刑人足的重刑。 • 《水经注》:纣乃于此斮胫而视其髓。 • • 次于死刑的酷刑,一般适用于较重的犯罪人,宫刑在中国历史上 流传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 《礼记· 大传》:一曰亲亲;二曰尊尊。 《礼记· 大传》: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 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 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 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 礼俗刑然后乐。 • 解释并分析。
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
• 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刑不 上大夫”,“礼不下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