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总结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性知识总结及解题应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
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邮编054001.邮箱: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知识是重要的考点内容之一,现将有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应用【知识链接】①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
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应特别注意区分。
例1.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
读图回答1~2题。
—c—a—b【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23° 26' N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应选a、d。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应选B.【答案】(1) a、d (2) B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及应用【知识链接】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小于90°,每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④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⑤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
例2.假设M地( 0°,30°E)、N(23°26' S, 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H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耳和H 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 .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H NC.每年约有9个月H M>H D •任何时刻都有F M>H N【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1. 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下图甲)。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乙)。
其值大小由如下公式决定:H=90°-|φ±δ|(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在赤道同侧取“-”,不同侧则取“+”)(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点时刻有太阳高度为0的时刻(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零度(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半球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半球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H=90°-|φ±δ|决定。
(5)其他纬度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0,12点最大,12点前递增,12点后递减。
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点和18点为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2.太阳高度的应用(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 H=90°-|φ±δ|,可求任意地点的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处的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城市的楼间距:若某地楼高为h,楼间距s,纬度为φ,则该楼与处于其背阳一侧房屋的楼间距s=cot(90°-φ-23°26′)。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常见图表判读晨昏圈上=0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一)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日变化曲线图(1)出现极昼现象的极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变=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与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互余;(2)除极点外,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就是不断变化的:h日出时=0,h逐渐增大,当地正午12最大(H),之后渐小,h日落时=0,日落后小于0;(3)太阳高度最大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角):若太阳高度最大时等于90°,则该地当天正午被太阳直射;(4)极昼区内的三种情况:①24小时太阳高度都大于等于0°,该地出现极昼现象;②太阳高度角最小=0°,该地极昼,且处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即当天极昼的最低纬度;③若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大于0°且为一定值,则该地为处于极昼的极点;④若太阳高度角最大=0,则该地极夜,并处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太阳高度角日变化曲线图的相关计算与分析:1、读时间坐标(1)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①若昼短于12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②若昼等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赤道(两分)或该地位于赤道上;③若昼长于12,说明该地就是夏半年;④若昼长等于24小时,说明该地极昼。
(2)若坐标上为北京时间:①可计算:日出当地时间=12-昼长/2 日落当地时间=12+昼长/2②据当地与北京时间差,求当地经度;2、读太阳高度高度角,可判断或计算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ah(太阳高度)0°66°340:00 6:00 12:00 18:00 24:0090°23°26 46°5243°08bcde f(1)直射点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等于出现极昼的极点太阳高度、根据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互余)(2)当地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根据太阳高度变化判断;(二)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1、规律:由直射点(90)向四周递减,至晨昏圈递减为02、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瞧做就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外圆为0°,则图示范围=昼半球;外圆>0°,则图示范围<昼半球(1)抓住两个“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递减。
太阳高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太阳高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高度必背知识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三、其他知识点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
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
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知识讲解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2)季节变化规律3.(1)季节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二、经典高考试题1.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徐州纬度约为34°N,甲国首都纬度约为10°N。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徐州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较小,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项正确;此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徐州与甲国首都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两侧,故正午物影方向相反,C项错误;由于徐州与甲国首都纬度不同,故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
答案 A2.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图,回答(1)~(2)题。
(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及等太阳高度线图
C
如图, 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 D、C分别为100°E与 南北极圈的交点,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示时刻的北京时间为 C
A.3时20分 B.10时40分 C.13时20分 D.22时40分
80°W
N
11.D地的昼长比C地 C 10°E
A. 长12小时 B.短12小时 C.长24小时 D.短24小时
2 季节变化规律 3 特殊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①赤道:66°34′~90°
②南北回归线:43°08′~90°
③南北极圈:0°~46°52′
④南北极点:≤23°26′
6月22日前后,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值 B.北半球达最大值 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小值 D.南半球达最小值
(N)
直
射
赤
道
30
等
60
太
阳
高
度
线
图
(S)
图1中,F、G为示意图最北点和最南点, F为北极点、G为南极点;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等太阳高度线图
F′ (66°34′N)
N
23°26′N
(66°34′S) 图2,F′、G′分别为最北点和最南点,北极点在F′点以南,F′所在 纬度为66°34′N;图上没有南极点; F′所在的纬度范围内出现极 昼现象。
12.D地位于B地的 A
A. 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北或西北方向
下图为某地区太阳高度等值线图,ad为经线。 据此回答13~14题。
13.若此时为国际标准时间18时,则d地的地理位置是 B
A.45°S,90°E B.68°26′S,90°W C.21°34′S,90°W D.68°26′S,90°E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
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季节的变化。
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图1点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
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
HD<HB<HA>HC>H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HA>HC>HE,HA>HB >H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规律。
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
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 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
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图3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小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
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
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1.太阳高度日变化
极点上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点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最大值
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至极点
之间
影子问题
1.影子的长短: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垂直物体的正午日影的公式:影长=物体长度×cotH(H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2.影子的方向:
影子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终年从南方照射过来,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终年从北方照射过来,正午日影始终朝南;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有时太阳直射,有时从南方照射、有时从北方照射,所以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北、有时向南;北极点的任何方向都是南,南极点的任何方向都是北,所以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南,南极点的影子永远朝向北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图
【典型例题】读下图回答1~2题: 典型例题】读下图回答1
1.上图中a的值可能为( 1.上图中a的值可能为( A ) 上图中 A.b+46° A.b+46°52′ B.b+66°34′ C.b+23°26′ D.2bD.2b-23°26′
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 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 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D ) A.70° 90° B.70° 90° A.70°N,90°W B.70°S,90°E C.83°26′N, D.70° 90° C.83°26′N,900E D.70°N,90°E
c b a
90º´S 66 º34´ ´ ´
b a c
23 º26´ 0 º 23 º26´ ´ ´ 66 º 34´ 90 ºN ´
26´ 23 º26´ 26 0 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秋分日 D 冬至日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曲线图 图文转换】
读图分析, 赤道、回归线及极圈上正午太阳 读图分析, 赤道、 高度的季节变化分别对应图中的哪条曲线? 高度的季节变化分别对应图中的哪条曲线?
难点突破】 【难点突破】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推导过程 推导过程
③计算15 N在二分二至日及直射时的正午太 计算15º 15 阳高度角, 阳高度角,并计算该纬度在一年内的正午太 阳高度变化幅度。 阳高度变化幅度。 夏至日:81°34′;冬至日:51°34 ′ 夏至日:81°34′;冬至日:51° 直射时:90°; 直射时:90° 二分日:75° 二分日:75° 变化幅度:38° 变化幅度:38°26′
(6)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谢谢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B O C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西北
经线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高度 H
极点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0 6 12 18 24 小时
例题
圆O为地平圆,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角1=角2=220,回答:
右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p69
1、 甲的地理纬度为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 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 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
(2)这一天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h
。
(3)C表示的地方时是
12时
。
(4)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北纬(90—h)0及以北地。区 (5)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00≤h≤23026ˊ 。
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的分布.
七、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如图-1- )。
一般用H 表示,其大小范围 0°≤H ≤90°2、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当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
注意最大的太阳高度并不一定等于90°除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等于90°其他的任何地方都小于90°其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
春、秋分日和冬至、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
提示:①.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均为0°。
②.6月22日前后——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为负值)。
③.12月22日前后——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为负值)。
④.距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直射两次,直射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年内最大。
赤道上,春、秋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年内最大,为90°;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年内最小,为66.5°。
6月22日,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年内最小值。
12月22日,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年内最小值,如图中b 点箭头所示。
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如图中c 点箭头所示):6月22日为年内最大值,12月22日达到年内最小值;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③.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如图中a 点箭头所示):12月22日为年内最大值, 6月22日达到年内最小值;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图
(1)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2)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由于有两次直射现象,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有两次可以达到90°,并且最小值不低于43°08′。
0°
43°08′
90°
12.22
3.21
6.22
9.23
12.22
66 º 34´
23 º26´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秋分日 D 冬至日
B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曲线图
读图分析, 赤道、回归线及极圈上正 Nhomakorabea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分别对应图中的哪条曲线?
a
b
c
d
e
12.22
3.21
6.22
9.23
12.22
0°
43°08′
66°34′
90°
46°52′
0°
23°26´N
23°26´S
66°34´N
66°34´S
90°N
90°S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图文转换】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曲线图
注: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 ;离 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 。
越大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F
G
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回归线到赤道之间
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临近这两天间有一个相对的较低值,其次还有一个最小值H﹥ 43°08′
(3)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回归线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直射现象,因此其最大值在冬至或夏至达90°,并且最小值等于43°08′。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在一年内既无直射现象,也无极昼现象,因此其最大值小于90,最小值大于0°。并且仅在冬至或夏至时出现最大值。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日变化折线图,总结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日变化折线图,总结篇一:太阳高度变化20XX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四:太阳高度变化一、基本概念图示法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例1: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题。
(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 B.南温带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A.黑夜最短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C.气温最高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2.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
若两点同在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90°例2:右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N °N°°N三、太阳高度变化1例3: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
读图,完成下题。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A.②—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②D.①—④—③—②—①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70°S,30°E)B.(70°N,150°W)C.(70°S,150°W) D.(70°N,30°E)2.太阳高度等值线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判读要点:①圆心是②0°等值线表示③图中的特殊点:切点例4:右图为北京时间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15°N纬线与经线圈BAC垂直相交于A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的变式图小结
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的变式图小结一、相关基础知识1、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地球上某地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但并不是一定为90°)。
【规律】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直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引起地球上某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周年变化。
【规律】(1)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
在图中,晨昏线把赤道平分。
(2)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规律:夏至(北半球,下同)——冬至,南移,冬至——夏至,北移。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时间、季节),北半球(除极昼地区外)昼长夜短,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思考】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昼长、极昼、极夜的变化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对称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教材P35)二、图及其变式1、基本图形【思考】三图所反映的节气、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三图变换为南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图中经线、纬线、晨昏线等发生怎样的变化。
2、变式图(1)观察位置的变化①南北极上空的俯视图(认识图中点、线分别代表什么)②侧面观察地球(如右图1)【问题】若阴影表示夜半球,北京时间为。
若阴影表示3月21日,北京时间为。
【①②两类题型解题小结】图1 图2③南北极上空侧视图(如右图2——01年高考题)【问题】计算此时北京时间。
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时期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2)局部图(据局部想象完整图形,若想象不出,画出简单的完整图形,然后根据该部分基础知识回答问题)【例】图3 图4【例1】如图3所示:1、北京时间为()A、12月22日12时B、12月22日24时C、3月21日6时D、6月22日0时2、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A、等于1/2B、等于1/3C、小于1/2D、大于3/4【例2】如图4所示:1、三幅图中,表示春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图是()A、甲图B、乙图和丙图C、乙图D、丙图2、据图分析,北京时间为()A、6点B、12点C、15点D、18点【例3】读图5:1、当地球出现上图右图现象时,地球公转至左图中的( )A 、①B 、②C 、③D 、④2、根据图5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B 、从A 到B 按直线方向前进,是先向西北再向东南C 、此时,全球气压带都向较高纬度移动 D 、B 点的地方时为0时【例4】图6中,A 、B 两城市虽然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但同时日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
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类试题本不是很难,但学生经常出错,如果能够把常见情况熟悉并理解,做这类题应该轻而易举。
现把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总结归纳如下: 读图,首先应弄清横纵坐标具体表示什么:
如左图纵坐标表示太阳高度,横坐标表示时间;而右图纵坐标表示时间,横坐标表示太阳高度。
其次、从图中找出三个特殊点:日出点A 、正午C 、日
落点B ;并且能够读出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
阳高度;根据日落时间和日出时间推算出昼长(昼长=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根据昼长大于或者小于12小时,从而可以判断当地正处于夏半年或者冬半年。
从而判断出季节。
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当地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
⑶刚出现极昼处,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等于零。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 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 1/2
⑷已经出现极昼地方,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大于零。
当地最小太阳高度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2
倍。
h (太阳高度)
t
(地方时)
h (太阳高度)
H 1
h (
太阳高度
)
h (
太阳
高度
)
h (太阳高度
)
h (太阳高度
)
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 1+H 2)/2
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 如图:直射点纬度=H 1
四、图中时间可能采用非地方时,比如: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等等。
⑴如图,为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试分析其地理
坐标:
根据直射北回归线,而正午太阳高度600
来计算纬度。
正午地方时应为12点,而正午时北京时间从图上可知为15点来计算当地经度。
⑵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00,600W B 、00,600E
C 、900S ,1200E
D 、900N ,1800
②Q 点的数值为:( )
A、55023’ B、70058’ C、66034’ D、630
46’
例题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h 为一已知量 )。
(1) 这一天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④表示的地点是 。
(2) ②表示的地点是 。
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 h 的变化范围是 。
(3) 四地中, 发生极昼现象的是 地。
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 。
(4) 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例题2: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图判断1~3题。
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
A .65°N
B .75°N
C .65°S
D .75°S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A .20°N B .25°N C .20°5 D .25°S
3.当太阳光线处在a 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A .65°W B .经度0° C .60°E D .经度180°
h (
太阳高度)
H 1
H 2
h (
太阳高度)
1
0 6 12 24 18 t (北京时间)
h (
太阳高度) 600 24 18 (北京时间)
h (
太
阳高
度)
Q
50 350 S N b a
下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乙地是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
读图12回答25~27题。
1.h的值是
A.23°26′ B.46°52′ C.66°34′ D.43°08′
2.判断上图中n与y的关系
A.y=12-n B.y=24-n C.y=36-n D.y=48-n
3.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北京时间分别为
A.y,x B.n,m C.12-x,12-y D.12-m,12-n
下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2~3题。
2.此日实验中学校园内(约36.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
A.32.5° B.75.5°
C.45.5° D.66.5°
3.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 )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缩小
B.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当地的地理纬度
例 2.读 a 、b 两地夏至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及 a 地夏至日、春秋分周日运行图。
回答以下问题:
(1)a 、b 两地的纬度分别是 a , b 。
(2)在子夜(0 时)时,a 地的太阳高度是___
解析: 根据左图可知, 夏至日在一天 24小时内太阳高度保持不变肯定是北极点, 则 b 地的纬度是 90°N ;a 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0°,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出:a 地的地理纬度是 83.5°N ; a 地这一天的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纬度-[90°-δ],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44
2 8 14 20 北京时间
太阳高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