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doc

合集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转变及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转变及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20 0 9年 8月
山东行政 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un l f h n o gAd ns a o n tu e& S o d n c n m c Ma a e n es n e Is tt o r a o a d n miit t n Is tt S ri i h o gE o o i n g me tP ro n l n tue n i

该学些什么 , 更不要说去真正掌握它 了。而学生也是普遍 反
映 , 大 学 英语 的 学 习 中 , 们 获 得 并 不 多— — 一 方 面 是 没 在 他
有压力不想学 , 另一方面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让学 生没有 认识的英语学习点在哪里 , 英语学习的 目标是什么。
而我们 的大学英语 教 师也 一直 沉浸 在 “ 到授业 解 惑 传
The Cha e o a h ng Pa t r nd Te c r’ ls i l g g ih Te c n ng fTe c i te ns a a he S Ro e n Co l e En l a h g e s i
CHEN i— jn L l l

传 统 的英 语 教 学模 式 与 教 师 角 色 。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中 , 老师起主要 作用 , 都是 老师
讲什么. 学生 学 什 么 , 老师 就 是 权 威 , 容有 任 何 反 驳 。 教 师 不 对 教 学活 动 的 安 排 往 往 是 自 而 下 的 , 学 生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
老师的节奏, 枯燥 而无 味 , 没有任 何新鲜感 和兴趣 。而 且传
随着 现 代教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 别 是 多 媒 体 教 学 手 段 的 广 特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的角色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的角色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的角色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由传统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帮助者。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导航者和学习的反思者。

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快速的社会发展,做大学英语改革的先行者。

关键词:教师角色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内涵丰富,主要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等诸方面的改革。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借助现代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由传统教学法中的知识传播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知识、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1、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按规律办事,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是现代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突破。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966)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提出的“发生认知论”在国际心理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认为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了有关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语言学家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还强调,学习者要在完整和真实的环境中积极进行有意义的体验活动,并在教师和同学的参与和帮助下学习及理解其单独无法领会和掌握的知识。

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教学实践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而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由此可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式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正 做 到教 学 相 长 , 现 师 生 共 同 进 步 。 实
关键 词 : 大学英语 教师 角色位移 中图分类号 : 4 G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O 0 ( ) 0 6 — 2 1 7 - 9 x 2 1 ) 7 a- 1 8 0 化修 养 应 该 与听 、 、 、 、 五 大技 能 处 说 读 写 译 于 同 等 重 要 的 位 置 。 为语 言 既 是 文 化 的 因 载 体 又 是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文 化 交 跨
i i 圜
。 。 。 。 。 。 。 。 , 。 。. 语教 学改 革 中教 师角色 的转 变 ① ②
黄丽萍 ’ 王云波 席会鹏 ’ 杨志雷 ’ (. 1 云南农业大 学 云南 昆明 6 0 0 ; 2 昆 明学 院农学院 云南昆明 6 0 0 ) 500 . 5 0 0 摘 要 : 着国际交往活 动越来越 频繁和 大学教 学改革深 入进行 , 随 英语课 堂教 学重心 由过 去教 师的“ ” 变成现 在学生 的“ 。 教 转 学” 角色 已经发生 了根 本性 变化 , 而 面临新 的挑战 。 从 英语教 师应首先 积极 转变 自身的 角色, 为学生 学 - 源的提 供者 、 习方法 的 引导者和 成 9资 学 学 习过程 的监控 者 只有这样教 师才不仅不会有被教 改边缘化 的感觉, 而曼能够在新 的环境 中找准 自己的位 置, 体现 自身 的价值 , 反 真
所以有此想 法 , 主要 就 是 没 有 能 够 在 新 的 环 境 中给 自己 合 理 定 位 , 有 找 到 自己 的 没 坐标 。 因此 , 必 要 探 讨 在 教改 模 式 下 教 师 有 职能的转变 。
2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教学改革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学改革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学改革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摘要: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渐露弊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要求,该文通过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角色转变分析,提出了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应担负的责任和应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角色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愈来愈密切,英语教学改革之声不绝于耳。

传统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主观的培养,教师成为了主导。

这种“一边倒”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教学只能培养出没有批判性思维的“语言转换机”。

鉴于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微观的个人学习发展,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改变这种存在已久的“怪现状”1 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好的教学效果是师生良性互动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

学生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创造着。

以学生为中心,要有一个新的全方位的视角,新的想法和新的方向。

强调学习者的重要地位,为学习英语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学习和教学中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策略、有效地解决学习的困难,最终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中,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但这不等于老师责任的转移。

相反,这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教师的个人魅力、沟通技巧、课堂组织能力都愈发重要。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水平和监督水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承担最终责任。

2 教师素质一个人的素质包含两个方面,即品格和知识。

两者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对于教师来说,这两个方面都极为重要。

知识是教学的内容,个人品格却会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2.1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外语语音、词汇、语义及跨文化交际和二语习得理论方面的内容。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探究.doc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探究.doc

对于高中英语教课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摘要】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教师陪同学生的时间是特别长的。

在英语的教课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优异的角色饰演是教师与学生和睦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重点词】高中英语教师角色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 G4 文件表记码: A DOI :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必定的改变。

在传统的教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给学生知识,在这个过程里教师是讲堂的主体,学生主假如听,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学。

新课改后,国家对教育者的要求发生了必定的改变,这就是在讲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加到教课讲堂中来,让他们踊跃主动的思虑问题,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假如教师不实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注定会造成失败的教课结果。

在不停的教课实践中,我发现以下是英语教师在目前的英语教课中应当注意的角色转变,这对学生的学习是特别有帮助的。

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社会被称为“地球村” 。

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掌握好了英语能更好的促使学生此后的发展,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为国家尽一份力。

此外,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单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为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我们没有一个优异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学习,假如教师再不注意自己角色的变换,就更不简单让学生掌握好英语这一学科了。

教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的职业,教师也是专业的教育人员。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传统的角色,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英语教课成效。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使者因为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学科,加上没有英语环境,所以这就致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自己就感觉到了必定的难度。

在传统的英语教课中,教师在讲堂讲学的时候,就是让学生先掌握好字词,而后就按着英语教材内容把知识点整理出来,让学生强加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并无让学生多加思虑,也没有指引学生去主动学习,只顾按着自己的教课计划进行教课,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接受知识状况。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角色转变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角色转变

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对原有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必须适应角色的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纯的信息传授与接收的关系。

因此,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需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同时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探索和发现精神,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前后教师角色分析1.1 传统英语教师角色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前,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英语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传授者,掌控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重点放在对语言形式的探究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耗费(2)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职责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组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

传统英语教师常使用讲授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辅之以听、说、读、写的课堂练习,强化新知识结构的建立。

(3)教师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辅助者。

他们会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同时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技术支持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4)教师是学习的监督者。

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教师需要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防范抄袭等行为。

在学生需要额外帮助或者面临困难时,还能及时提供支持和指导。

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角色的转变

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角色的转变

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角色的转变一.英语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1.转变“在课堂上学英语”为“在生活中学英语”。

语言来源于生活,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我主张在生活中学英语,在活动中用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去体验英语,即英语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变传统中“单一的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灵活学英语、用英语”。

2.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在课堂上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再现。

在听、说、读、写、思维、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力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一律放手,使学生能自学、自答、自测、自做、自评;凡是学生能够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参与。

二.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情境的设计者、策划者”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策划者,他应当确定好教学内容,对于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他还必须了解对象,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

2从“学习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互动的导演者、参创造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宏观上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进行正确的导向;在微观上要在每一个教学步骤上进行演示,保证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三课堂角色关系的调整1师生合作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

例如教一个新单词或新句子前,有些学生己通过其它途径提前接触到,我就先请学生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后,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学生学会这个单词或句子。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2 生生合作在进行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座位重新布局,组为单位,每组六人,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合作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的练习机会,增大密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能力。

论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论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语教师在新课标下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课堂上学生是“主演”,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 主动的参与者。教师则要以“教练”的角色,来 引导求胜心切的“运动员”。教师帮助学生示范, 如何即兴回答问题,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图片,如 、完成小组讨论等学习任务。教师还是“鼓动 教师要激励学生,让其树立信心,敢于在求知过 识自我、表现自我。通过师生互动性的交流,使 正有机会表现出运用语言的潜能,这样,课堂才 来,学生才会动起来。
2、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信息的咨询者 教师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那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最大 限度的语言的可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实践得 以保证。教师更要以科学恰当的方式来使学生的“心理安 全”得以保障,以防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语言 是一项技能,没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就能准确熟练地应用 英语是不现实的。应在学生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语 言的地道、流畅,才能获得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给学生 充分的人文空间,才能使部分学困生有机会弥补自己的所 短,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所长。
3、教师是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激发者
师生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建立与和谐起来的。这个“激 发者”的角色是所有角色中最难当的,因为它要求教师既要精通 学科知识和熟知教学法,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备课和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效的合作及 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满腔的工作热情来感染 学生,激励学生。教师在发挥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时,更要注 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 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教师脸上的表情 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在课堂上以自己的细心、爱心和耐 心来感化学生;用教师的微笑来鼓励学生。这样,以往沉闷的课 堂便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作者:王冉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2期[摘要]我国外语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里,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毋庸置疑,当前的外语教学在诸多方面都不能满足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教师作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教学中不但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更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关键词]外语教学改革教师角色[作者简介]王冉(1978- ),女,河北三河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

(河北廊坊 065000)[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及其改革策略”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LSJQ200801)[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052-02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越来越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景。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国都一直在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实施改革,中国也不例外。

高校外语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亦是如此。

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是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因此,如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处理好外语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全体外语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则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认知……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以使教师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先导,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一、当前高校外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也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为我国的外交、经贸、金融、文化、教育、新闻、科技、军事等部门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外语专业人才和有专业、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目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自身的许多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高校外语教学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争议和讨论颇多。

在200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对我国英语教育在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范围最广、教育持续时间最长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现行的英语教育效果与其投入是不相称的,它对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体系,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已经凸显”。

面对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改革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业已成熟。

其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改革教育理念、全面促进外语教学的战略目标。

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提出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计划,启动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其二,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次改革明确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推出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课堂改革计划,建立以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教学模式。

其三,广大高校师生迫切希望推进改革。

学生强烈要求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了解国外先进文化,增强自身的素质与社会竞争力;广大高校外语教师也积极赞成教学改革,以减轻教学负担并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校外语教师的传统角色与新角色振兴中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振兴外语教学的希望在外语教师。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为高校外语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和将来的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还要依靠广大外语教师。

因此,高校外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外语教师的传统角色1.教师的教学观念。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很高的位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居高临下地说教,学生则只是倾听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人们把这种不对等的关系视为理所当然。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无法开展互动教学,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对于知识的垄断地位,使得教学效果缺乏保障体制;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求知的主动性被限制。

正是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了今天高等教育“教”与“学”的质量。

在过去的高校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只注重语言点、语法知识、课文结构的讲解,忽视了对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读写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听说技能的锻炼,导致部分学生走入社会后不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

韩愈在《师说》中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方向,从而成为把学生塑造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主导力量。

2.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如此。

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专业英语四、八级通过率是评价外语教学的标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是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考试题型和考试范围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

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学进度,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收体,学习的步调必须与课堂教学速度保持一致,极大地限制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等以上的学生可以跟上课程的进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基本放弃了外语学习。

但是社会对学生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传统的外语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外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着挑战。

(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新角色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不需要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的引路人,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授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

”在传统的外语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处于对知识的垄断地位。

随着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与知识的权威和唯一传播者。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知识的骤增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知识的垄断地位。

网络这一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丰富的知识以及大量的学习资源。

这就在无形中动摇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

另一方面,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也需要逐步实现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课堂中的主体转变为兴趣激发者、学习引导者和平等参与者。

1.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进入外语学习的自由王国。

外语和母语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外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外语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简单的认知体,而是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状态,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内在动力。

在高等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例如,把枯燥无味的背单词视为一种乐趣,看成是一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游戏,有效提高了学生大量识记与驾驭英语单词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的优化要求教师善于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要敢于突破陈规、有所创新,重视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应该始终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3.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

经过改革的高等外语教育是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新型外语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只是传授教材中现成的知识,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体现教育自身的存在和本质,双方都既是说话者,又是倾听者,这也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真实的语境。

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

三、结语随着对语言本质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于外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已经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形成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大多数外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转变,部分教师已经在自己的教学中付诸实践,但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转变,他们还是按照传统模式教授外语。

每一个外语教师都必须在认识上完成这一转变并在行动上予以实施,外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将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浪潮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3-12-20.[4]王湘玲,宁春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2(3).[5]武世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政策的分析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03(6).[6]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7).[7]尤华,张发春.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两个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EB/OL]./yingyu/091215/1629358.html,2009-12-15.[8]David Nunan.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