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2讲 文言句读和翻译课件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2讲 文言句读和翻译课件
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 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Huíhú)人,乃告母曰:“儿当 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12/12/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题例精析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 (yā huan)③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
(1)愿反侵地__通__“_返__”_,__归__还__(guīhuán) (2)议定乃行___才_ (3)至能徐出袖中书____慢__慢_ 地 (4)虏主许之__答__应__、__应__允_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题例精析
★★★ 2.用“/”给下面(xiàmian)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题例精析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 剑而起”。你怎样(zěnyàng)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_结__合__唐__雎__和__范__成__大__的__表___现__可__知__,__两__人__都__具__有__勇__敢__、__镇__定__和__自__信___的__性__格,都是忠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题例精析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yìsī)。
(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范__成__大__于__是__自_己__写__了__一__封__信__,_把__皇__上__(h_u_án_g_sh_ɑn_g_)的__话__写__在_上__面_ 。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_(_范__成__大___)回__来__以__后__,__皇__上__对__他__不__辱__使__命__大__加__赞__赏__。_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第2讲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7 ?金华)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

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

”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

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词。

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 .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

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后入飞龙④,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

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

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吗。

④飞龙:指皇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 而意常不足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B. 度终不可禁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C. 亦如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 会魏师李公蔚市.贡马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 .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划开。

(限断两处)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3. 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翌日,________ 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 .沈宣词B .客C.王公遂D.李公蔚4.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

“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

5 .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知而不能通其意。

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二、(2017 ?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宋狄武襄青①征侬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3)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答案】(1)王安石(2)(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3)泯然众人;痛惜【解析】【分析】(1)根据对这篇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可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此句省略了主语,翻译的时候要进行补充。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第二段作者写他又两次见到方仲永,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这时仲永写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

还有一次是仲永二十岁成年的时候,作者通过别人打听,结果是“泯然众人矣。

”。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仲永五岁的时候,没有老师教,连书籍文具都不认识,却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这说明仲永非常有天赋,但是他的父亲贪图小利,不让仲永学习。

初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初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初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古诗词阅读采桑子①(其四)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

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

________【答案】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小文的意见是“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是通过对“残红”“春空”等词分析出来的。

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

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

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

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

还可分析诗眼“好”,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故答案为: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方法。

赏析诗歌可以从诗歌意境、炼字、修辞等角度入手。

无论从哪个角度赏析,都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

同时也不能忽视写作背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2讲 文言句读和翻译教案

2018届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2讲 文言句读和翻译教案

题例精析
点拨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解答 此题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 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 —得结论”思维的过程。此文从潘生在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 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看出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 而又孝顺的人。
要正确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这类题目考查 的根本目的。其次,要掌握一些文言句子朗读时的停顿规律,如:单 句的主谓之间,并列内容之间,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朗读时在语气 上往往要作停顿。
知识要领
文言文翻译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要抓三点:一是 抓重点字词语法现象,即文中词类活用现象、通假现象、古今异义现 象等;二是抓一一对应原则,也就是说,在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对应每一个词语将其逐一翻译出来,但是特殊的句式要将 其还原为正常语序;三是对省略部分要作补充。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题例精析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 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 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题例精析
1.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3分) A.自度无所得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 神情与苏、黄不属 C.即具酒炙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点拨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能力。A项,均为“揣测,估 量”的意思。B项,委托,交付/类似,相似。C项,备办,准备/详细。 D项,推辞/认错,道歉。
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 的赋分点,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特殊句式。(1)句中重点的词 有:遂:于是;为:写;书:信;述:记叙,写。(2)句中重点的词 有:既:已经;还:回来;嘉:赞赏。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巩固练习(含解析)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巩固练习(含解析)

第二章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观月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②尽却:全部退去。

③童隶:书童仆役。

④正黄:纯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宜:__________(2)其具是.四美者与是:_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郗超与谢玄①不善。

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超曰:“是必济事。

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③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④之间,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

谢玄:东晋名将。

②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

③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

④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高分专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高分专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高分专题《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

浩早有文称。

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

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①,同年②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后除③司农少卿④。

时朝廷籴米八万,董⑤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

浩白发⑥其奸,下有司穷竟。

户部欲就支稽见数⑦,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

”上是其言。

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

”遂除大理卿。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释] ①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

②同年:指与秦熺、李浩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

③除:任命官职。

④司农少卿:官职名,主管农业。

下文中的“大理卿”也是官职名,主管司法。

“棘寺”是大理寺的别称。

⑤董:掌管监理。

⑥白发:告发,揭露。

⑦就支稽见数: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居建昌B.后/除司农少卿C.时/朝廷籴米八万D.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隐( )(2)会( )(3)易(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2)非但惠奸,且亏军食。

(4)除了秦熺一事,选文还记述了哪件体现李浩“刚正”的事?为突出李浩的刚正不阿,文中除了对他的言行进行描写外,还采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百丈山①记(节选)朱熹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③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④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07 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07 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时间40分钟,共100分)1.(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文言文。

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B.其岸势/犬牙差互C.教然后/知困D.今齐地方/千里(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2021·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解释下列划线词①少与王安石游________ ②以吝故不及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________等,而缺点在于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A. 嫉恶如仇B. 左右逢源C. 春风化雨D. 客观理性【答案】(1)年轻;比得上(2)王安石为人怎样?(3)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4)D【解析】【分析】(1)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

如“少”不是少年的意思,这里解释为年轻。

(2)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何如(怎么样)”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这是考查文言文文意的理解能力,和翻译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括能力。

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敢于有所作为;而缺点在于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

《新课标中考阶段总复习A卷(一轮复习)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

《新课标中考阶段总复习A卷(一轮复习)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

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

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去吗?"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

(二)译文:南郭处士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湣王继位。

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三)译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四)译文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五)译文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纺纱,他们想一起迁徙到越国。

于是就有人告诫他:“你一定会受穷的。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①画舸②系春津,直到行人酒半酣③。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gě):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1)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解析】【分析】(1)公元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

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最后一句诗的内容,可知“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侧面烘托等。

因此答题的时候只需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如从“题眼”方面分析,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从衬托手法分析,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

故答案为:⑴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⑵ 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讲练)-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讲练)-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1.复习文言文的朗读与翻译,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和句子翻译的方法。

2.正确的朗读文言文,准确的翻译文言句子。

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一、文言文的朗读考试中,文言文的朗读往往是用朗读节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断句来表现的。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我们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点一:断句的原则文言文断句应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

(按结构和句意划分)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如:(1)今 / 天下 / 三分。

(《出师表》)“天下”是一个词,“今”“天”不能连读,“天下”不能断开。

(2)忠之属也,可 / 以一战。

(《曹刿论战》)“可以”古今异义,是两个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如:(1)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

“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

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2)但少 /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闲人如吾两人者”是定语后置,意思是“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能断开。

知识点二:断句的方法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问 / 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2)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2)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昏鸦”是指________(2)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 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 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 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答案】(1)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C【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意思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昏:傍晚。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A.“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表述错误。

B.“温情”表述错误,无中生有。

D.“怅惘若失的心绪”。

应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故答案为:⑴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

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就能完成。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做的鉴赏,考生要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写作特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能够判断出正误。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

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C(2)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3讲文本内容理解探究练习(new)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3讲文本内容理解探究练习(new)

第3讲文本内容理解探究一、(2017·临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

纵锸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⑩!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注释】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

②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

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

④甃(zhōu)砌池壁。

筑:夯底土。

⑤锸(chā)铁锹。

浚:挖沟疏通水路。

⑥偃息:休息。

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gǔ):渔网。

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嚚(yín)昏:愚蠢糊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折檐之.前有隙地怪而问.之B.因洿以.为池童子以.为斗斛C.任其.地形不能广其.容D.微风而.波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2分)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A.①②⑥ B.①③⑤C.③④⑤ D.②④⑥★★★5.文章结尾,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1讲常用文言词语练习(new)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第1讲常用文言词语练习(new)

第1讲常用文言词语一、(2017·眉山)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

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

成祖入京师,福迎附。

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置不问,复其官.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上疏言:“交阯①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

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镇守中官马骐怙②宠虐民,福数裁抑之。

骐诬福有异志。

帝察其妄,不问。

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

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注释】①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

②怙:依仗,凭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太祖奇.之________________(2)臣固.应死________________(3)数.召父老宣谕德意________________(4)福在交阯凡.十九年________________★★★2.下列选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一切镇之以静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C.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3.翻译句子。

(1)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广东省元善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4 文言句读和翻译

广东省元善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4 文言句读和翻译

(节选自《栾城集》) 【注释】 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皦察之政:皦 (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 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
5.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 庭 有 八 杉/ 长 短 巨 细 若 一/ 直 如 引 绳 /高 三 寻/ 而 后 枝 叶 附 之。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解题时要读懂其大 意,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
【注释】 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 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 利 耶?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解题时要读懂其大 意,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
[解析]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关键 词语的意思。
二、(2011·湖北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 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 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 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 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 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闽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③繇(ydo):人名。④擢(zhu6):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 ⑦挹(y1):提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宋狄武襄青①征侬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
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之,倘 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
曰:“辇①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 ”曰:“明日
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 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 ”举而碎之,以文 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下。
(1)顾左右曰:“辇千缗市 之!”
(2)答曰:“余善.此乐。”
(3)食毕,捧琴语.曰
(4)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辩者。
(2)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斯宇子迁江东人。
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
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
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d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
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
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
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
D.会魏师李公蔚市.贡马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2.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
3.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沈宣词B.客
C.王公遂D.李公蔚
4.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公阅马,一阅

一、(2017•金华)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
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
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 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 .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 飞龙④,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an):载运。②缗(mi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缗。③京毂(gu): 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
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斯宇子迁江东
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武襄驻节而祷之
(2)俟凯旋
(3)败智高师
★★★
2•用“/”给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举军欢呼声震林野武襄亦大喜。
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
J-■ j-ii-j-j_.™i_-i ■■■ j-j-j-ii-j-■-.™i--i ■■■ j- j-n-i™_i—i-'j-'i- n -» ■■■ j--i™ -i—.-.i-'j-'i- n-» ■■■ j- ■-i™ -p
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
请比较异同。
四、(2016•舟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
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贡 马:向皇帝进贡的吗。④飞龙:指皇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而意常不足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度终不可禁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C.亦如是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力加青纱笼覆事,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三、(2017•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
理由。
5.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知 而不能通其意。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 因。
二、(2017•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