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黔中王门-贵州文化阳明文化学派的形成
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贵州义理易学心学派的先驱
但他的易学又与朱熹不同,他发挥了程颢和王阳 以来的心学观点来解释易理,认为易理即人心,故其 易理的解说,是以人心即人们的精神和道德意识为宗 的。
易
易理:天地万物之地
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孙应鳌不同意朱熹 的看法,认为《周易》并非占莁之书,而是用以明 诸天人之道、教化百姓、成圣成贤的哲理书。故他 同意周敦颐“《易》何止五经之源,其天地鬼神之 奥乎”的看法,认为“《易》不作,则天地鬼神之 道不著”①,易之象数都是天地鬼神之道(理)的 模拟和准则。然而,孙应鳌与周敦颐等理学派易学 不同,他认为易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而天地万物 之理即存在于人心之中。
义理
代表人物
其代表人物有宗密 、李通玄等人。至 宋代,胡瑗、周敦 颐(亦带有象数派 色彩)首先借《易 》理来阐述人事, 是宋代义理派易学 的先驱。
到了程颐(号伊 川),义理派易 学达到兴盛。程 颐把理(天理)看 成是先于《易》 而存在的易理, 而《周易》的作 用只是“尽天理 ”而已。
朱熹解易
易纳派些吸义象释书为易朱 亦甲的观收理数不,《学熹 不,互点了派观能对易为解 赞飞体。象的点脱卦》正易 成伏、但数立,离爻本宗乃 。之互对派场故其辞卜,以 类行象的上站中的莁但程 解,数某,在的解之认颐
杨简又发展了以上二人的 易学观点,以心性说易,认为 易道即是人心,天地万物之变 化皆是人心之变化。
王阳明易学
王阳明易学更明确指出,心之本体即是 天理,易道建诸天人,人心一切流变无所逃 于天地之间, 这是易道所以正万世人心,且 为千古之学之大本大源的原因。性、命、道 同出一源,性乃天降之本体,性体由生到死 流行便是道,人懂得率性而行便在天道中, 不懂得率性而行便是偏离天道。
解易
发展至魏晋时 代,王弼将《周易 》纳入玄学领域, 以老庄玄学解易, 一扫汉易的象数之 学,治易不为占卜 ,不讲卦气说,更 不谈阴阳灾变,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考试答案一填空。
(50小题共5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职业教育是指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4、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5、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夜郎置牂牁郡,夜郎地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置。
当时所设的边郡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土流并治”。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7、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
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8、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
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9、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5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10、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
11、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2、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北主要有玉米、荞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王阳明心学思想与贵州文化
王阳明心学思想与贵州文化作者:张文良于倩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5期【摘要】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
五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并发掘出了他的丰富思想体系中极具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
文章以王阳明学术思想和贵州文化为主题,把重点放在王学对贵州文化的影响这个议题上,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和贵州文化;二是王阳明思想在贵州的继承和发展。
这两个层次都与贵州紧密相连,从而使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成为不可替代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思想;贵州文化一、王阳明简介与探讨的意义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王阳明是最早对贵州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如果仅从政治地位来说,明显地呈现为一个马鞍形,两头高、中间低,贵州这3年无疑是他人生的最低点。
但这个最低点,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它又是个最高点,是王阳明一生中最为光辉的事期。
而对于王阳明与贵州文化的关系,过去已有一些文章涉及,但从未有人特意专门研究过,我们贵州的文化与王阳明心学的渊源如何,当今贵州文化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着继承发展,我们是否还可以从中找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子,未来贵州文化的发展,王阳明心学思想又能否指引贵州文化,启迪贵州文化的发展。
不揣冒昧,这将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二、王阳明心学思想与贵州文化王阳明心学思想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部分。
阳明文化在贵州的快速传播,主要通过王阳明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积极创办书院开展讲学而完成的。
由王阳明创建的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涉及海外。
贵州即是王阳明创建其心学思想的起点,也是阳明学传播的首站。
王阳明在文明书院期间,除了继续讲授“心即理”思想外,还始论“知行合一”理论,从而使阳明心学的传播范围更为宽广,影响更为深远,不仅是读书人和地方官员纷纷前来求教,甚至包括城市的普通百姓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也时常前来听课,使“知行合一”之说明于贵州,闻名于天下。
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孙应鳌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应鳌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壹 二孙应鳌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贰 三贵州易理易学心学派的先驱
目 录
壹
二孙应鳌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内 容
壹
易 理 即 人 心 的 易 学 心 本 论
贰
天 人 合 一 万 物 一 体 的 易 学 方 法 论
叁
体 用 一 源 , 即 用 是 体 的 易 学 体 现
当然,孙应鳌所说的“吾 心”,并非主观任意之心,而是 与理与道合而为一之心,不是以 私意为心。 天地万物之理(道)为易 理,心具易理,备具易理之心, 活泼泼感而遂通,它既是存在 的本真,又是宇宙的实相。
心中之易理乃人人共具,因而 又是普遍的、必然的,当下证之本心 即可求得。一方面易理是超越的、普 遍的和必然的,另一方面易理又离不 开每一个体的体验与经验,是内在的、 人心的,可以经验呈现的。
3
晚岁筑学孔精舍以居,尤致精于易理。生 平难进易退,不以依违徇人,亦不以激烈取异。 匡君德,镌巨珰,论革除,清国学,兢兢焉。
二、孙应整易学பைடு நூலகம்想的主要内容
孙应的易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着的《易海易谈》中,其易学思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曰易理即人心的易学心本论 ,二曰天人合一、万 物一体的易学方法论,三曰体用一源、即用是体的易学体用观。下面分别 论之。
先生当明中世, 传阳明王氏之学于贵溪 徐樾波石,即能洞彻良 知之弊;嗣又讨论于蒋 道林。其学以求仁为宗、 以诚意慎独为要,以尽 1 人合天为求仁之终始, 其于成己成、位育参赞、 天人一体之原,心契微 眇 , 温故知新 , 浩然自得。
晚岁筑学孔精舍以居,尤致精 2 于易理。生平难进易退,不以依违 徇人,亦不以激烈取异。匡君德, 镌巨珰,论革除,清国学,兢兢焉。
贵州阳明文化名词解释
贵州阳明文化名词解释
贵州阳明文化是指贵州省阳明堂文化,主要是指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和他在贵州的影响。
王阳明(1472-1529)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贵州阳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源于明代贵州地区对王阳明的崇拜和推崇。
王阳明曾被明武宗朱厚照任命为贵州总督,并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为当地的经济、教育和军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深深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贵州阳明文化。
贵州阳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人的真知即为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道德的真谛。
他强调人的内在道德感和良知,主张通过反省和修行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教化。
这一思想在贵州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接受,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阳明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贵州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中。
王阳明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宗教体验和个人的自省,这与贵州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相契合。
在贵州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仪式中,可以看到阳明文化的影响,如“杨枝节”和“立夏节”等。
贵州阳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和推广。
这一文化的传承对于推动贵州的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阳明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可以进一步推动贵州地区的文化自信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贵州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王阳明心学 求道 悟道 弘道的为圣使命
王阳明出生于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他出 生时,其祖母“梦天神抱-赤子,乘云而来”,其祖母因命其名为 “云”,乡人亦因命其诞生地址为“瑞云浓”。阳明出生虽有祥云, 然而只有体弱多病,至五岁还不会说话,此可谓其坎坷人生之第一 难。其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只及之,仁不能守,虽得之, 必失之”之意,改其名为“守仁”,令人惊奇的是,阳明随即说话 了。其少年时期聪明过人,12岁时随父华寓京师就塾师,既有为圣 之志。曾问塾师何为世间第一等事,塾师曰:“唯读书登第耳。” 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和读书为圣贤耳”。阳明悟 道后曾引孙孟之言曰:先立夫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夺。阳明自幼系 先立为圣之大志,其余无关宏旨之小者终不能夺其志,以致其最终 能达成圣贤之境界。尔时阳明又喜欢骑射与书法。
阳明在词章方面的兴趣,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 间,一直到31岁(1502)才觉其非,慨叹 “因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其弟子王 滐亦具体记述了阳明思想的这次转变:
弘正间,京师倡为词章之学,李、何擅其宗, 先师更相倡和,既而弃去,社中人相与惜之。 先师笑曰:“使学如韩、柳,不过为文人;辞 如李、杜,不过为诗人,果有志与心性之学, 以颜、闵为期,非第一等德业乎?”就立论言, 亦颜一一从圆明窍中流出,盖天盖地,始为大 丈夫所为。傍人门户,比量揣拟,皆小枝也。
一 年 之 久 。 病 情 虽 有 好 转 , 但 未 完 全 治
修 炼 道 教 的 导 引 术 , 按 时 静 坐 , 前 够 达
第三个时期,从正德六年制嘉 靖七年,王阳明重40岁至57岁, 是他随处弘道,大讲心学,专 致良知,平定叛乱的中晚明时 期。王阳明生平求道悟道弘道 得以成功,此心充满光明,由 此死不足畏,死而所憾,死而 瞑目唉!
传统哲学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贵阳扶风山阳明祠考
伍
现 存 阳明 祠 考
肆
民 国 五 年
叁
通 治 以 后
壹
咸 丰 年 间
贰
阳 明 祠 的 地 理 位 置
目 录
贰
阳明祠地理位置
阳明祠在今贵阳市区东新路后面的扶风山麓,祀我国古代著名 思想家王阳明。王阳明曾于明正德三年 (1508)至五年(1510)
谪官贵州龙场(修文),在资州传括心学,对州文化以有野响深
规模狭窄
然然续扶习本贵贵 焕规建风书书山州 然模完山院院书银 。狭成未院院院学 隘。完长长长使 ,竣成博贺王张 但工的小今晓措 殿后阳泉市亭, 则,明,、、始 巍虽柯将正征与
待 至 意 庆 三 十 四
木道祠《像 主真中阳则 。,旁明冕 汉配祠服 氏的》赫 样还刻奕 舸有石, 毋伊于张 敛珍祠褚 人字中亲 。撰 ( )
祠省甲抚镜 中东辰贺海 廓,耦调 外耦耕官 扶耕长去 风遂龄, 山以。留 先藏道之 生行光巡
王
山阴王上合个峰介臣, 为先生疏属裔,与余言本末 如此。余据袁简斋题识所称 无锡县典史王裕嵌者,不知 为兰陔何人,以知册由裕猷 始传至兰陔父子,其言不能 强也。
别藏侯服大像
其 传 授 。
侯 教 , 亦 不 能 详
奇
列流风绝见循之咸政来嘉 岫丹,。螺行诚乐事抚庆 拱,复山峰阡。子粗戕甲 而如廊之一陌因之理柯戌 相天涌巅山,于简,,夏 向际翠有,远秋,群未, 。郎,寺奇度口而黎半予 环飞日秀林高谅百载奉 ,阁扶独峦爽子职,命 ,,
岂不盛软
讫治俸剥桷未位上始从主询 工,为,亦宜置惟终娥借 之 , 匝之遂渐,稍版芽眉慧 , 月茸解朽楹有筑其来先 知 ,
软岂之成起英萃山亦邦窃不旷弥 。不光观,华奋之如之地盛。增 盛,国以选兴荟燕人此软岂清 , , 。
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贵州阳明文化开发
01
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特色
这些行踪遗迹和诗文题记所描述和题咏的自然对 象,在今天从旅游的视角来看,具有极大的旅游 开发价值。
02
03
04
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内容
王阳明从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到贵州,到正德五年 (1510年)年初离开贵州,在谪居贵州跨三个年头近两年 时间里,留下了很多行踪遗迹和大量的诗文题记。
02
其三,这些旅游景点或景区在整 体布局上具有相对封闭的圈状特 征。
02
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内容
王阳明从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到贵州,到正德五年 (1510年)年初离开贵州,在谪居贵州跨三个年头近两年时间 里,留下了很多行踪遗迹和大量的诗文题记,这些行踪遗迹和
诗文题记所描述和题咏的自然对象,在今天从旅游的视角来看,
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阳明离黔后,以王杏、蒋信、孙应 鳌、李渭、马廷锡、邹元标、陈尚象等为代表的黔中王门弟子, 或在贵州为官之时,或在退隐林泉之后,或在仕宦之闲,继续
贵州
贵州阳明文化圈的形成
黔中王门
王门后学理应有“黔中王门”的一席之地。“黔中王门”具有以下特点:
它分布地域
贵州是阳明文化形成的原 点,在时间上,“黔中王 门”最早学习和传播阳明 心学。
2
“黔中王门”有众 多著名学者,颇具 一定规模,且影响 一方。
3
它具有贵州本土 色彩。
广。
贵州阳明文化圈的形成
贵州阳明文化 分布
体上,依靠现代发达的交通旅游线路的连接,已经初步
具备了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文化旅游圈的雏形。
一个文化旅游圈的形成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其一,具有众多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点或景区,这 些景点或景区具有共同的文化内涵且又具有自身独 具的特点和旅游优势。
论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深远历史影响_以黔中王门为中心视域的考察
J iao Yu We n Hua Lun Tan
价值为本位建构自己的心学体系, 使成圣成贤之学 真正有了亲证亲历的内明性心性体验, 获得了生死 智慧的超越性经验奠基。故龙场悟道以后, 王阳明 的学问宗旨才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他的精神蕲向 已从毁灭性的存在威胁中超越出来, 并重新找到了 生命发展的津度航向, 获得了生命提升的最终归宿。 恰如行潦万千曲折之后蓦然直趋浩瀚大海, 泥途百 度艰难以后扶摇疾上广袤云霄, 无论境界或气象, 都 与海天同一寥阔而无尽, 共大化 同一终始而长存。 从此以后, 他便踏上了一条 / 尽性立命 0) ) ) 尽主观 之人性, 以立客观之天命的人生不归之路。[ 5 ]
黔中王门的 代表人物有陈 文学、汤 伯元、孙 应 鳌、李渭、马廷锡等人。他们承先启后, 寻途探求, 推 波扬澜, 终生不已, 可说一方面发扬光大了王阳明传 下的心学思想, 使其朝着更加质朴笃厚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也扩大或加快了儒学在贵州的传播范围和速 度, 使本土学术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自 黔中王门产生以后, 贵州士习丕变, 人才浸盛, 文教 之风范围全省远近各地, 名臣大儒甚至敢与中原名 宿争雄长, 流风余韵沾溉黔省数百年, 降及晚近仍发 出极大的声光电响。慎终追始, 溯源考流, 仍不能说 与龙场悟道那颇具象征意味的一幕毫无关系, 更不 可说与思想史上如此具有历史性震撼力量的事件没 有逻辑上的关联。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的贵州思想 世界, 即使从著述总量看, 经部之书始且不论, 仅儒
1 01
J iao Yu We n Hua Lun Tan
#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
以上所列, 皆为儒门人物之撰述, 别集类著作概 未列入, 虽非全属王门后学一派, 但王阳明的影响仍 不能忽视。有如明人郭子章 (青螺 )所说:
王门分派与黔中王门学派之要义梳理
中图分类号:B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9)02-0101-09王门分派与黔中王门学派之要义梳理□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黄宗羲《明儒学案》从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止修、泰州等地域角度来划分阳明后学之派别,并逐一为之设立学案。
立足于“平民”身份写泰州学派王艮及其后学,肇始于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之前曾有人将此派思想称作“王学左派”或“民间派儒学”。
嵇文甫先生以“左派王学”为书名,影响较大。
立足于学者思想倾向分派,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为代表,论及现成派系统、归寂派系统、修证派系统、湛门派系统、批判派与复古派、东林学和刘蕺山六大系统。
以上三种王学派分,各有坐标,各有特色,但均有一共同点,即不列“黔中王门学派”。
但黔中王门学派之存在,历历可考,不容忽视。
关键词:王门分派;《明儒学案》;《左派王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黔中王门学派关于王门分派,迄今学界约有三法:以学者所在地域分,黄宗羲《明儒学案》为之,可称为“黄宗羲法”;以学者身份分,嵇文甫《左派王学》为之,可称为“嵇文甫法”;以学者思想倾向分,日本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为之,可称为“冈田武彦法”。
以上黄宗羲、嵇文甫、冈田武彦三种王学派分,各有坐标,各有特色,但均有一共同点,即不列“黔中王门学派”。
一、王门分派之梗概(一)以学者所在地域分派黄宗羲《明儒学案》从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粤闽、止修、泰州等地域角度来划分阳明后学之派别,并逐一为之设立学案①。
王阳明一生广收门徒,王学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
据《明史》:“门徒遍天下,流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
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②阳明心学得以传播、发展、普及,王门后学功莫大焉。
王门后学主要代表人物,皆与王阳明有直接或间接师承关系。
黄宗羲《明儒学案》以“学者地理位置”为主要划分标准,将王门后学划分为八大派系,从不同侧面,或详或略,依次论述、评价这些学派及各派主要代表人物之思想。
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知行合一
朱熹是“如先行后”说的最积极的推行者,也是这一学说的 集大成者。但在具体讲到知行关系时,他却说:“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是不行,是无目不见。”这就是说,朱熹也认为,知同行 是分不开的。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程朱理学在思想上、政治上 占绝对统治的时代。
因此,阳明对程朱在知行问题上的上述看法是熟悉的,他的“知行合一” 正是在吸收发展了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从程朱的“知先行后”说到 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中间并没有一条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
制裂,分作两截。
第二、“知行合一”说是对程朱知行观的吸取
1
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在 对程朱的“知先行后”论的剔 除中,改造了这一学说,对它 的某些内容加以继承。程朱的 知行观并非绝对的制裂知和行 的关系,在具体论述上,程朱 都程度不同地肯定了知和行的 联系。 之意味。
2
程颐说:“人谓要力行 ,亦只是浅近语。人既有知 见,岂有不能行?”朱子说 得更明确:“方其知之而行 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 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
壹
” 知 行 合 一 “ 说 的 思 想 渊 源
在哲学路线上,阳明心学是直接承袭陆九渊的,但陆九渊并没有 提出过“知行合一”的思想。因此,在知行问题上,阳明不是渊源于 陆九渊。相反,它倒和程朱学派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程朱学派在知行 问题上是“知先行后”说,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给是针对程朱 立论的。他的“知行合一”说是程朱“知先行后”说的扬弃,从前者 向后者的转化有其思想上的必然联系:一方面是从儒家理学向儒家心 学的转化;另一方面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又是作为程朱的“知先行 后”说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是对后者的否定。 程朱理学,在知行观上,是重知轻行,知先行后,这是他们的基 本观点和大前提。但在具体论述上,程朱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知行 不能截然分开。知行是统一的。 程颐认为,行是依赖于知的,行总是和知联系在一起的。他以知 为本,行次之,反对离开知来谈行”强调只要有知,自然就会见诸于 行,不知不能行。他说:“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这就是说之而 不能行,只是为真来,这实际上已发“知行合一”之端。
贵州阳明心学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贵州阳明心学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阳明心学是一门源于明朝时期的哲学思潮,也被称为心学或者阳明学派。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阳明心学以其独特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式,对贵州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贵州阳明心学在贵州地区经历了一段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
明朝时期,贵州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多民族的聚居,使得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发展更加突出。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贵州地区出现了一批杰出的阳明心学家,他们在学术研究、教育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推崇和弘扬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贵州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主要是通过内心修养和实践来追求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并提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我反省、认识自己的内心以及关注他人的需求与利益。
这种理念深深地渗透到贵州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对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贵州阳明心学的发展对于贵州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在贵州地区的历史长河中,阳明心学促进了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和传播,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贵州阳明心学的独特思想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精神指引,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奋斗的动力。
展望未来,贵州阳明心学仍将继续在贵州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的交融,贵州阳明心学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阳明心学在未来的道路上,将继续为贵州地区的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新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介绍本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组织安排。
可以提到文章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并简要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其次,详细描述引言部分的内容。
引言部分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对贵州阳明心学文这一主题进行概述。
《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考论——兼论“黔中王门”源流演变及其心学成就
《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考论——兼论“黔中王门”源流演变及其心学成就张明【摘要】王阳明是具有原创精神的世界级一流思想家.他在“龙场悟道”之后,揭橥心学于贵州,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的阳明心学学派.黔中弟子亲炙于阳明门下,首传阳明心学,是为最早出现的阳明后学学派——黔中王门;他们数代相传,成绩斐然,遍及全省,蔚为大观.然而,黄宗羲编撰《明儒学案》时,却漏掉了黔中王门这一重要学派.通过对黔中王门启、承、盛、衰四个时期之源流演变及其心学成就进行梳理,进而深入考证《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的三大具体原因,希望对当前阳明学和黔中王门研究提供一定帮助和启示作用.【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0)001【总页数】9页(P53-61)【关键词】王阳明;黔中王门;黄宗羲;《明儒学案》【作者】张明【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8.2黄宗羲《明儒学案》是包举有明一代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开山之功。
该书以王阳明为大宗,王阳明及王门后学在该书中占有大量篇幅和重要地位。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将有明一代学者按学术思想、主旨流派、师承传授划分为十七个学案,记187人另卷首《师说》一章记17人共204人。
全书按时间先后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以程朱之学为主、陆学次之;中期专述阳明之学及王门后学,列“姚江学案”和王门后学七大学案(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闽粤、泰州七大王门学案);末期述王学修已派,立东林、蕺山两学案。
可见该书是以王阳明及王门后学为大宗和主线的,这与黄宗羲作为王学之殿军人物和集大成者的文化身份是相符合的。
然而,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限制,《明儒学案》对亲炙阳明门下、首传阳明心学的“黔中王门”却阙而不载,这无疑是该书的一个重大缺憾。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贵州省内外学者30余年不懈研究,“黔中王门”已逐渐恢复本来面貌,并为学术界所认同;但还有一个基本前提问题仍然受到忽视,值得进一步追问,即《明儒学案》缺载“黔中王门”的原因究竟何在?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当前阳明学和黔中王门研究都具有一定价值和实际意义。
鲜明的地方特色 真切的人文精神——《王阳明与贵州文化》一书评介
鲜明的地方特色真切的人文精神——《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一书评介
张立文;祁润兴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正>众所周知,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思潮的基本派别,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心智哲学方面的最高结晶.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贵阳讲学”等历史典故,也已成为学术思想界的口头禅.然而,阳明先生为何能于龙场悟道,事出偶然还是必然;贵阳所讲之学属于何学,效果影响究竟怎样;一句话,阳明心学与贵州文化到底有什么关联,却一直没有系统化的专题研究.这种有所缺憾的研究状况,跟阳明学派在国内外崇高的学术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以余怀彦先生为首的6位贵州学者(其余5位分别是:王路平先生,刘宗碧女士,李兴让先生,李德芳先生和黄万机先生),出于高度的学术责任感,自觉组成课题组,在国家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越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王阳明与贵州文化》一书的写作.目前,该书已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是书的问世,不仅填补了王学研究的一大空白,而且闯出了一条学术创新的成功之路.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张立文;祁润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王阳明心学思想与贵州文化 [J], 张文良;于倩;
2.论王阳明对贵州文化的影响 [J], 陈为兵
3.论王阳明对贵州文化的影响 [J], 陈为兵;
4.立意新颖朴中见秀──《王阳明与贵州文化》读后 [J], 周继旨
5.王阳明书法艺术特色与贵州文化旅游 [J], 纪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儒学案》按人物出身地域分布分类,将王门后学系统分为浙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 粤间、泰州七大体系;稽文甫的《左派王学》以社会政治分类,把王门后学划分为左右两派, 有以浙中王门的王最和泰州王门的王艮、颜农山、罗近溪、何心隐、李贽等为代表的“左派”,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三
请初学者戴间方序孙应警(四书$近语》话:“(孙应监)于四子书能融会贯通, 详说反约,著《四书近语》,务得圣暨大旨所存,不拘掏一章一句调站。”又 请代《四岸全书总目抛要》云“《淮询易使》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孙应 整撰。是书谓天地万物,在在皆有品理,在平人心之他明,故其说虽以离数 谈理为非,又以程于不取外变为未合,而实则借易以讲学、级樸曼衍,于 《马》义若离若合,务主于自畅其说而止,非若诸偶之传,惟主于释经者也。 自《说封》乾坤六子以下,即置而不言,盖以八扑取象之类,无可管借发挥。 其宗旨可知矣。”孙应整在晚明思想解放的湖流中,不趋人脚步,不是守成规, 其解释四书五经敢于冲破程朱思想的束博。敢于反对传统思想,标新立异, 这在当时有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櫻脱经书的束缚、启迫人们积极思维的进步 作用。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三
王阳明在贵用始论“如行合一”说,使验中王门弟于保受教诲和 嘉发,从而将仁德作为知行本体,着力射行实践。如李滑之学就
是以求仁为宗,以母意为功,力倡先行,面孙应整之学则主张即 仁是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恰可与李渭相互中证。三日以经I 心,勇于创新。例如孙应整在解读四书五经时,往往基“以经证心, 以心证悟”,不拘于传统的训律,不完取书本,常常是随己发挥, 从心学的角度去解释请经的内容。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二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黔中王门”有众多著名学者。载具定规模, 且影响一方。黔中王门的代表人物有贵阳的马廷锡, 清平的孙应整、蒋见岳,都匀的陈尚象、余呈风、吴 母,思南的李谓、冉宗孔、胡学礼等人,可谓人才辈 出,群屋妯烂,其中以孙应警、马廷锡、李選三人为 之最。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三
第三,它具有贵州本土色彩,在思想上颇有共同的特点。一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四
第四,它影响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黔中王门主要有四代弟子,从明代中期一直持
续到明末,影响长盛不衰。当时,它以贵阳、清平、都匀、思南等地为王学重镇,国 绕所创办的书院开展心学的交流和传播活动。在贵阳有马廷锡执教的“阳明书院”,在 清平有孙应整创办的“学孔书院”,在都匀有陈尚象、余显风等人兴建的“南皋书院”, 在思南有李谓讲学的“中和书院”,等等。本书以下所要论还的黔中王门后学弟子,不 仅包括了黔籍的士人,而且还包括了客籍王门弟子在贵州为官,教化黔中、传播阳明 心学的士人。因面本书“黔中王门”的概念并不是从严格的学术学案传统意义上来讲的, 2而主要是为了便于说明贵州阳明文化学派中的人物,是从地域文化这个角度来陈述。
第一部分
黔中王门的特点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一
黔中王门是王门后学中重要的一支,然《明儒学案》里面未曾提及,故而长期为世人所不
知。从时间上说,黔中王门是阳明龙场悟道后而形成的一个学派,在王门后学系统中最早学习 和传播阳明心学的就是黔中王门。故黄宗姜云:“姚江(阳明)之教,自近而远,其最初学者,不 过那邑之士耳。龙场而后,四方弟子始益进焉”①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一
“影中王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贵州是阳明心学形成的原点,在时间上,“黔中王门”最早学习和传播阳明心学。贵州是
阳明心学的发善地,王阳明在费州龙场恒道,不仅创立了心学,还在龙场创办党岗书院,讲学贵 阳文明书院,当时他在贵阳讲学的规模,铝徐节《新建文明书院记》记载: “各保学生员之有志者 二百余人。”道光《贵阳府志》卷五十六云“诸生环面观听者以数百,自是责人士始知有心性之 学。”是时受到王阳明亲授心学的情传弟子有数百人,据王阳明离黔时写的《镇远旅部书机》 记 载,其在野门生有陈宗自、扬伯元、叶子苍等数士位。由此可见,贵州是王学的诞生地,王阳明 悟道的龙场又敏历代学者视为“王学圣地”,许多蜀中王学弟子也学识精湛、其讲学、若作享誉海 内外。因此,王门后学理应有“黔中王门”的席之地。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特点一
趋向狂掸张: 有以红有王门部守益、罗供先为代表的“右派”,主张驾守师说, 保重主静:日本学者风田武江的C王国明与明末儒学》从学术思想分类,把主门后学 分流现成深、妇寂部和修证走三大类, 现成深以浙中王门王最和泰州王门王提为
代表,认为良知是心本体中的现成东西,面“数良知”则是直接情得良知本体,简单 明快,当下体认当下虎成: 归寂派以红右王门题双江、罗次电为代表。主张体主用 从,复目直体:修正深以新中王门钱德江、在右王门年守益、欧用德为代表,他们 维承师说,力辟现成深的样机有可能导致“认微为理”,又批评归寂像的主都有可能 导致抹杀良如生生不已的生命力,主张道德实践,做实地工夫。然面不管是得一种 分类法,都遣詞了黔中王门后学系统。
日不执门户之见,戴具海纳百川之风。这点尤以孙应整最为突 出。他利用在外省政官之机,广泛接触各地王门后学的学者, 通过与浙中王门的王宗沐,泰州王门的徐抛、赵贞吉、罗汝芳、 耿定向,江右王门的邹守益父子、罗洪先、胡直、邹元标,南 中王门的徐阶,楚中王门的蒋信等王门弟子的广泛交往,相互 切磋,对各保理论学习理解,消化吸收,发展创新,从而形成 了自己的心学理论体系。二日以求仁为宗,直揭知行本体。
传统哲学与贵州文化
黔中王门:贵州文化阳明文化学派的形成
目录
一、黔中王门的特点 二、黔中王门的第一代弟子
四、黔中王门后学第三代弟子 五、黔中王门后学第四代弟子
三、黔中王门后学第二代弟子
前言
京阳明文化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阳明文化在贵州 文化史上的地位更是独树一帜,绝无仅有。王阳明 被贬为贵州龙场骚永后,在贵州生活了近三个年头, 并在龙场悟道,使举世闻名的心学诞生于贵州,这 是贵州阳明文化学派的缘起。其后他创办龙冈书院, 主讲贵州文明书院,为贵州培养了一大批心学弟子, 再通过其几代弟子的大力宏扬、发展,从而使贵州 阳明文化学派逐渐形成,并影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