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经络腧穴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足少阳胆经上
2019/7/8
13
上关 Shangguan(GB3)
【定位】
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
上缘凹陷处。
【取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在耳前,
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穴直上方取穴。
【穴名释义】上,下之对。关,机关, 关节。穴在耳前下颌关节之颧弓之上 方,与下关相对。
【特异性】
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交会穴。
27
率谷 Shuaigu(GB8)
【功用】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眩晕;
2.其它:顶骨部疼痛,胃炎,小儿高热惊厥。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颞侧头部。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2019/7/8
【定位】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
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
1/3与上2/3交点处。
【取法】
正坐或侧伏,在耳后乳突后
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
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穴名释义】浮者,满而溢也。今 取为穴名,意谓病者如有醉态,似 曾浮大白者,取此穴以治此病,故 简称本穴为“浮白”。
【特异性】
2019/7/8
30
天冲 Tianchong(GB9)
【功用】祛风定惊,清热消肿。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龈炎,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1寸,局部酸胀。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穴位图(精)
中医穴位图中医穴位图图解下载经外奇穴按摩疗法刺激疗法指压疗法人体穴位图解人体穴位图经外奇穴图解◆头部穴位图解(正面)◆头部穴位图解(背面)◆颈部穴位图解(头侧)◆胸部腹部穴位图解◆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一◆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二◆人体上肢穴位图解◆人体下肢穴位图解◆人体足部穴位图解◆脚底部反射区图◆数脊椎骨窍门图解◆更多……◆面部穴位图(正面)◆头部穴位图(背面)◆头部颈部穴位图◆胸部腹部穴位图◆人体背部穴位图◆上肢穴位图(内侧)◆上肢穴位图(外侧)◆下肢穴位图(内侧)◆下肢穴位图(外侧)◆耳部全息穴位图◆人体骨骼名称图◆更多……◆头部穴位图解◆胸部穴位图解◆背部穴位图解◆腹部穴位图解◆上肢穴位图解◆手部穴位图解◆足部穴位图解◆头顶穴位图解◆腿部穴位图解◆足底穴位图解◆口内穴位图解◆更多……中医按摩治病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的效果。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
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穴位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
这种通路称为“经络”,穴道的正确称法应是“经穴”。
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
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穴道疗法的目的了。
穴道疗法对疾病极高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地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按照不同刺激穴道方法,进入下面相应专栏。
指压疗法◇常识篇◇急救篇◇美容篇◇精神篇◇治疗篇穴道刺激疗法·基本常识及治疗其它按摩疗法·有效的家庭疗法人体穴位分类腧穴的分类方法(一)经脉分类法经脉分类法,即根据十四经脉循行路线而排列腧穴的方法。
该方法强调腧穴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每条经脉都有若干腧穴归属其下,如手太阴肺经左右各有11穴,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各有20穴,足阳明胃经左右各有45穴,足太阴脾经左右各有21穴,手少阴心经左右各有9穴,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各有67穴,足少阴肾经左右各有27穴,手厥阴心包经左右各有9穴,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各23穴,足少阳胆经左右各44穴,足厥阴肝经左右各14穴,任脉24穴,督脉28穴。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2011-05-17 22:19:02| 分类:针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共9穴)1.升提穴(BP-HNl)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卜脑空穴率谷穴太阳穴头维穴上星穴囟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头临泣目窗穴正营穴天柱穴攒竹穴阳维脉奇经八脉考
脑空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阳胆经。
脑空穴[定位] 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解剖] 在枕肌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配伍] 配大椎、照海、申脉治癫狂痫证;配风池、印堂、太冲治头痛、目眩;配悬钟、后溪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率谷穴率谷穴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①偏头痛,眩晕。
②耳鸣,耳聋。
③小儿惊风。
【操作】平刺0.5~1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结膜炎等。
配听宫、翳风、中渚主治耳鸣,耳聋;配人中、曲池、太冲主治小儿惊风。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
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位置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
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templenoun头部flat part at each side of the forehead 太阳穴(前额两侧); 颞.打不得的太阳穴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太阳穴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
经络腧穴学概述 第十七章 常用经外奇穴
第十七章常用经外奇穴第一节:头颈部穴四神聪【定位】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 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癫狂。
【操作】平刺0.5-0.8寸。
可灸。
鱼腰【定位】在头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1.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2.目赤肿痛,目翳。
3.口眼歪斜。
【操作】平刺0.3-0.5寸。
太阳【定位】在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 指的凹陷中。
【主治】1.头痛。
2.目疾。
3.面瘫,面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耳尖【定位】在耳区,外耳轮的最高点。
【主治】1.目疾。
2.头痛。
3.咽喉肿痛。
【操作】直刺0.1-0.2寸。
可灸。
球后【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主治】目疾。
【操作】轻压眼球向上,沿眼眶下缘缓慢直刺0.5- 1.5寸,不提插。
出针时压迫局部1-3min, 以防出血。
上迎香【定位】在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 唇沟上端处。
【主治】鼻疾,鼻部疮疖。
【操作】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
可灸。
金津、玉液【定位】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 津,右为玉液。
【主治】1.口疮,舌强,舌肿,失语。
2.呕吐,消渴。
【操作】点刺出血。
夹承浆【定位】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歪。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可灸。
牵正【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主治】1.口歪,口疮。
2.牙痛。
【操作】向前斜刺0.5-0.8寸。
可灸。
翳明【定位】在颈部,翳风后1寸。
【主治】1.头痛,眩晕,失眠。
2.目疾,耳鸣。
【操作】直刺0.5-1寸。
可灸。
安眠【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1.失眠,头痛,眩晕。
2.心悸。
3.癫狂。
【操作】直刺0.8-1.2寸。
可灸。
第二节:胸腹部穴子宫【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主治】1.阴挺。
2.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3.不孕。
头皮针简介
头皮针简介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头皮针疗法头皮针又称头针,是针刺头部经络腧穴,以治疗全身病症的方法。
因头部肌肉浅薄,血管丰富,在临床上常采用沿皮刺透穴的方法,并结合捻转、提插等手法施术。
一、理论基础《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行于头面。
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
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
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
阳跷脉至项后合于足少阳胆经。
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皮部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
头皮针14条治疗线也隶属于上述经络之中。
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能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同时又能反映病候,传注病邪。
而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所以针刺头皮针治疗线,不仅可疏通气血,调理阴阳,治疗经脉病症,同时也可以治疗脏腑病症。
二、操作技术(一)进针法一般选用28-30号毫针,根据治疗需要,常用寸针,。
在进针前,首先要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以免刺入毛囊而引起疼痛。
在病人体位合适的前提下,取穴定位并进行局部消毒。
1.快速进针法用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针体下端,针尖对准进针点,快速进针,使针尖快速冲进头皮下或肌层,如此减少进针疼痛。
2.快速推针法进针后,一手拇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二)针刺手法1.快速捻转手法食指呈半屈曲状态,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利用食指掌指关节的伸屈动作,使针体快速旋转。
每分钟使毫针左右捻转达200次左右,持续2-3分钟。
2.抽添手法(1)抽提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以紧提慢插为主,是为泻法。
经络及头面用穴
18.头维穴
定义定位:足阳明胃经穴。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 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功效:清利头目,止痛止痉 应用:主治头痛,眩晕, 目痛,迎风流泪。面部护 理 操作:按摩为主
19.瞳子髎
定位:目外眦旁,当眶外侧 缘处。眼睛外侧一厘米处 (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 处)。 功效:平肝熄风、明目;眼 保健、美容 应用:各种眼疾。指压此穴, 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 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 去除眼角皱纹。 操作:按摩为主
操作:按摩为主
17.下 关
定义定位:足阳明胃经穴。 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颧 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合 口有孔,张口即闭。 功效:消肿止痛、益气聪耳、 通关利窍之功, 应用:耳聋,耳鸣;牙痛, 口噤,口眼歪斜,面痛, 三叉神经痛、面N麻痹, 下颌疼痛,牙关紧闭,张 嘴困难、颞颌关节炎。
操作:按摩为主
12.听宫穴
定义定位:手太阳小 肠经穴。在面部,耳 屏前,下颌骨髁状突 的后方,张口时呈凹 陷处。 应用:主治耳鸣,耳 聋,聤耳,聋哑,癫 狂,齿痛,及神经性 耳聋,中耳炎,外耳 道炎。 操作:面部护理、耳 部保健时,点、揉、 刮痧
13.承泣穴
定义定位:足阳明胃 经穴。在面部,瞳孔 直下,当眼球与眶下 缘之间。 功效:通经活络、散 风清热,明目止泪。 应用:主治各种目疾、 面肌炎;眼部保健 (防近、远视、眼疲 劳);眼部美容(祛 眼袋、黑圈、皱纹) 操作:按摩为主
31.安眠穴
定位:在翳风与风池 连线的中点 功效:镇静催眠
应用:神经衰弱、癔 病、精神病、失眠、 头痛等
操作:点揉为主
经 络 面 部 投 射 区
经络面部反射区
开背的原理:
以优质精油为基础,按人 体淋巴管道方向进行按摩,配以不 同的精油,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开背着重于人体脊椎两旁 的膀胱经。膀胱经倘若有一处有故 障,人便开始患上隐疾,而现在的 人整天处于繁忙的工作中缺乏运动, 便处于亚健康状态。做开背可以明 显改善这些症状。 开背还需要天然的芳香精油, 十多分钟精油就能进入血液循及淋 巴循环中,4-12小时能将体内毒 素完全排出体外.
经络腧穴(全)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如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经穴歌:手太阴肺中府始,云门天府侠白尺孔最列缺与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止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2.云门:【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3.天府:【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4.侠白:【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问上5寸处。
5.尺泽: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6.孔最: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7.列缺:络穴,八脉交会,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之间。
8.经渠:经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10.鱼际:荥穴【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1.少商:井穴【定位】在手拇桡甲角0.1寸。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经穴歌:阳明商阳起步,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二廉三里入肘,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上接扶突,禾髎迎香结束。
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2.二间:荥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经络腧穴学
小肠经:
少泽 [定位] 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l寸。[主治]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后溪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 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肾俞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委阳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主治] 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委中[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遗尿,丹毒。
梁门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天枢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梁丘[定位]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
肺经:
中府 [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尺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孔最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针灸治疗面瘫穴位详解
针灸治疗面瘫详解2017-3-11 针灸治疗面瘫确实很有效果,我们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针灸取穴,还是从中医理论来着手:面瘫是风邪侵袭经络,所以治疗重点是把经络的“风”驱除掉。
中医分阴阳,取穴的时候一般以头面部阳经穴位为主,比如:印堂、阳白、四白、承浆、鱼腰、迎香、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等穴位,一般在面瘫局部(半边脸)上要用到10个以上的穴位,以浅刺、斜刺、透刺手法为主,除了面部取穴以外,也要配合在耳后、手上取穴。
针灸治疗面瘫的取穴,大概就是这样的原则。
各个穴位详解: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一般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
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
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
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
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头面部推拿
头面部保健推拿套路
1.从治疗角度讲,头面部按摩是按摩中最重要的,在健康状态中,脑疲劳、头痛、视力下降往往是最容易发生,而头面部按摩可以活跃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供血量,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从而起到健脑的作用。
2.从美容保健角度讲,头面部按摩还能起到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的作用。
1、开天门(印堂——前发际)30s
2、大鱼际推(整个颜面部,顺经络或者顺肌纤维)得
气为度2.5min(镇静安神,醒脑明目,缓解疲劳)
3、捏提印堂+钩点睛明
4、点按面部腧穴(上——下,中间——两边)以得气
为度4min+按揉穴位2min
5、点按+按揉翳风1min(头痛、头晕、眼皮跳眼睛痛、
口歪、牙齿痛)
6、大鱼际揉颜面部2min
7、戳差耳廓+提拉耳廓1min
8、轻扣头部1min
9、点按头部穴位3min(缓解头痛、头晕、失眠)
10、钩点风池30s
11、捏拿劲椎两旁筋肉2min
12、指腹揉头部2min
13、搓手敷面30s。
面部美容点穴及人体经脉说明
面部穴位:【产品说明】砭圣旗舰店砭石T型按摩锥符合人体的骨骼结构,可用于点按人体各部位的穴位,也可以适用于砭术十六法中的压法、刺法、划法、扣法、刮法、拍法、揉法、振法及拔法等。
砭石T形锥是足部保健专用工具,作用于脚底反射区效果极佳。
具有携带方便、操作容易、行之有效的特点。
使用方法分为点压和点刺两种,用锥尖作用于人体的腧穴、耳穴、手点、足底等部位疗效明显。
操作:使用锥尖垂直于皮肤表面施力,受压穴部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得气。
疼痛的感觉说明该穴位为疾病的反应点。
【百会】: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
[ 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承浆】:任脉穴,在面部,下唇之下,当颏唇沟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 消除胸颈浮肿。
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迎香】:手阳明大肠经穴,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 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地仓】:足阳明胃经穴,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 抑制食欲。
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颊车】:足阳明胃经穴,在面部,在下颌角之前上方,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 消除脸颊的浮肿。
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承泣】:足阳明胃经穴,在面部,在眼眶下方,瞳孔直下,亦即下眼睑与颧部的移行处。
[ 眼袋松弛。
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攒竹】:足太阳膀胱经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 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
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
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经外奇穴,在颞部,当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上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 消除眼睛疲劳、浮肿。
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球后】: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
十四五规划版《经络腧穴学》教材 腧穴定位汇总(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奇穴)
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2.云门【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3.天府【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4.侠白【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5.尺泽合穴【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6.孔最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磺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7.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8.经渠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10.鱼际荥穴【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11.少商井穴【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2.二间荥穴【定位】在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3.三间输穴【定位】在手背,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4.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5.阳溪经穴【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6.偏历络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7.温溜郄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8.下廉【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9.上廉【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10.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11.曲池合穴【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2.肘髎【定位】在肘区,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13.手五里【定位】在臂部,肘横纹上3寸,曲池与肩髃连线上14.臂臑【定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15.肩髃手阳阴、阳蹻交会穴【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6.巨骨手阳明、阳X蹻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17.天鼎【定位】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18.扶突【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19.口禾髎【定位】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20.迎得手、足阳明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足阳明腧穴1.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2.四白【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3.巨髎足阳明、阳蹻之会【定位】在面部,横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4.地仓【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5.大迎【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6.颊车【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7.下关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8.头维足阳明、少阳、阳维交会穴【定位】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9.人迎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处10.水突【定位】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前缘11.气舍【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12.缺盆【定位】在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13.气户【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14.库房【定位】在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5.屋翳【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6.膺窗【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7.乳中【定位】在胸部,乳头中央18.乳根【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9.不容【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0.承满【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1.梁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2.关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3.太乙【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4.滑肉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5.天枢大肠募穴【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26.外陵【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7.大巨【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8.水道【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9.归来【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30.气冲【定位】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31.髀关【定位】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32.伏兔【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33.阴市【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34.梁丘郄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肌直肌肌腱之间35.犊鼻【定位】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36.足三里合穴【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7.上巨虚大肠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8.条口【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9.下巨虚【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40.丰隆络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41.解溪经穴【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足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42.冲阳原穴【定位】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43.陷谷输穴【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44.内庭荥穴【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45.厉兑井穴【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足太阴腧穴1.隐白井穴【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2.大都荥穴【定位】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3.太白输穴,原穴【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4.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5.商丘经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精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6.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7.漏谷【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8.地机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9.阴陵泉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内里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10.血海【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11.箕门【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12.冲门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13.府舍足太阴、厥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14.腹结【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15.大横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16.腹哀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17.食窦【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18.天溪【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19.胸乡【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20.周荣【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21.大包脾之大络【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手少阴腧穴1.极泉【定位】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2.青灵【定位】在臂前区,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3.少海合穴【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4.灵道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5.通里络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6.阴郄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椣横纹上0.5寸,尺侧屈腕肌腱桡侧缘7.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8.少府荥穴【定位】在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9.少冲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手太阳腧穴1.少泽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2.前谷荥穴【定位】在手指,第5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3.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4.腕骨原穴【定位】在腕区,第5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5.阳谷经穴【定位】在腕后区,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6.养老郄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7.支正络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8.小海合穴【定位】在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9.肩贞【定位】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10.臑俞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11.天宗【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12.秉风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上方冈上窝中13.曲垣【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内侧端上缘凹陷中14.肩外俞【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15.肩中俞【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16.天窗【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17.天容【定位】在颈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18.颧髎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19.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足太阳腧穴1.睛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2.攒竹【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3.眉冲【定位】在头部,额切迹直上入发际0.5寸4.曲差【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5.五处【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6.承光【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7.通天【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8.络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9.玉枕【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上缘,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10.天柱【定位】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11.大杼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2.风门足太阳、督脉交会穴【定位】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3.肺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4.厥阴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5.心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6.督俞【定位】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7.膈俞血会【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8.肝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9.胆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0.脾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1.胃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2.三焦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3.肾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4.气海俞【定位】在脊柱区,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5.大肠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6.关元俞【定位】在脊柱区,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7.小肠俞背俞穴【定位】在骶区,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28.膀胱俞背俞穴【定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29.中膂俞【定位】在骶区,横平第3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30.白环俞【定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31.上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1骶后孔中32.次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33.中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3骶后孔中34.下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4骶后孔中35.会阳【定位】在骶区,尾骨端旁开0.5寸36.承扶【定位】在股后区,臀沟中中点37.殷门【定位】在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38.浮郄【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39.委阳三焦下合穴【定位】在膝部,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41.附分手、足太阳交会穴【定位】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2.魄户【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3.膏肓【定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4.神堂【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5.譩譆【定位】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6.膈关【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7.魂门【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8.阳纲【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9.意舍【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0.胃仓【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1.肓门【定位】在腰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2.志室【定位】在腰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3.胞肓【定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54.秩边【定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55.合阳【定位】在小腿后区,腘横纹下2寸,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56.承筋【定位】在小腿后区,腘横纹下5寸,腓肠肌两仙腹之间57.承山【定位】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58.飞扬络穴【定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59.跗阳阳蹻郄穴【定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60.昆仑经穴【定位】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61.仆参【定位】在跟区,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62.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蹻【定位】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63.金门郄穴【定位】在足背,外踝前缘直下,第5跖骨粗隆后方,骰骨下缘凹陷中64.京骨原穴【定位】在跖区,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65.束骨输穴【定位】在跖区,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66.足通谷荥穴【定位】在足趾,第5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67.至阴井穴【定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足少阴腧穴1.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2.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3.太溪原穴,输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大钟络穴【定位】在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5.水泉郄穴【定位】在跟区,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6.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7.复溜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8.交信阴蹻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中9.筑宾阴维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5寸,比目鱼肌与跟腱之间10.阴谷合穴【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11.横骨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2.大赫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3.气穴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4.四满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5.中注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6.肓俞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0.5寸17.商曲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8.石关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9.阴都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0.腹通谷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1.幽门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2.步廊【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3.神封【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4.灵墟【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5.神藏【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6.彧中【定位】在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7.俞府【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手厥阴腧穴1.天池【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2.天泉【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3.曲泽合穴【定位】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4.郄门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间使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6.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7.大陵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8.劳宫荥穴【定位】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9.中冲井穴【定位】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手少阳腧穴1.关冲井穴【定位】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2.液门荥穴【定位】在手背,第4、5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3.中渚输穴【定位】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4.阳池原穴【定位】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5.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6.支沟经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7.会宗郄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的桡侧缘8.三阳络【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4寸步不离,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9.四渎【定位】在前臂后区,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10.天井合穴【定位】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11.清冷渊【定位】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12.消泺【定位】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13.臑会【定位】在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14.肩髎【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5.天髎手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肩胛骨上角骨际凹陷中16.天牖【定位】在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17.翳风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18.瘈脉【定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19.颅息【定位】在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20.角孙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21.耳门【定位】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22.耳和髎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鬃发后缘,耳郭根的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23.丝竹空【定位】在面部,眉梢凹陷中足少阳腧穴1.瞳子髎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2.听会【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3.上关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弓上缘中央凹陷中4.颔厌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鬃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鬃发弧度相应)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5.悬颅【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鬃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6.悬厘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3/4与下1/4的交点处7.曲鬃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8.率谷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9.天冲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10.浮白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11.头窍阴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12.完骨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13.本神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14.阳白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15.头临泣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16.目窗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1.5寸,瞳孔直上17.正营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2.5寸,瞳孔直上18.承灵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4寸,瞳孔直上19.脑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20.风池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21.肩井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22.渊腋【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23.辄筋【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前1寸24.日月胆募穴,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25.京门肾募穴【定位】在上腹部,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际26.带脉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27.五枢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横平脐下3寸,髂前上棘内侧28.维道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29.居髎足少最、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臀区,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30.环跳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31.风市【定位】在股部,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32.中渎【定位】在股部,腘横纹上7寸,髂胫束后缘33.膝阳关【定位】在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34.阳陵泉合穴,筋会【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35.阳交阳维脉郄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36.外丘郄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37.光明络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38.阳辅经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39.悬钟髓会【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40.丘墟原穴【定位】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41.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42.地五会【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间,第4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43.侠溪荥穴【定位】在足背,第4、5跖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44.足窍阴井穴【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足厥阴腧穴1.大敦井穴【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2.行间荥穴。
经络腧穴各论-15常用奇穴
二白(EX-UE 2)
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 一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主治:
(1)痔疾,脱肛; (2)前臂痛,胸胁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局部解剖:在指浅屈肌、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穴)中。 穴区浅层有铅笔内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脉干、桡神 经浅支(桡侧穴)好正中神经(尺侧穴)经过,并有正中神 经肌支和骨间前动脉分布。
内迎香(EX-HN9)
定位: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黏膜上。
主治: (1)目赤肿痛,热病,中暑; (2)鼻疾,喉痹; (3)眩晕。
操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局部解剖:在鼻黏膜中,有面动静脉的鼻背支之动静脉 网和筛神经的鼻外支。
夹承浆
定位: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㖞。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局部解剖:在口轮匝肌中, 浅层有颊神经分布;深层有 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唇动脉 分布。
金津、玉液
(EX-HN12、EX-HN13)
定位:在口腔中,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 为玉液。
主治: (1)口疮,舌强,舌肿; (2)呕吐; (3)消渴。
操作:点刺出血。
局部解剖:穴区浅层有舌神经(发自下颌神经)和舌深 静脉干经过;深层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动脉分布。
牵正
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主治: 肩臂痛,臂不能举。
操作:直刺1~1.5寸。 局部解剖:在三角肌中。穴区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 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
肘尖(EX-UE 1)
定位: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 。主治: (1)瘰疬;(2)痈疽; (3)肠痈。
操作:艾炷灸7~15壮。 局部解剖:穴区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肘关节动脉网分布。
头面部经络腧穴
操作: 可灸、刮痧、经穴 按摩。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17页
巨髎 (ST 3)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 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 外侧。
应用: (1)面部养生美容 常见穴;(2)黑眼圈、 眼袋、眼周皱纹、皮肤松 弛、面色无华、痤疮、黄 褐斑;(3)眼睑跳动、 齿痛、唇颊肿。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5页
腧穴与脏腑、经络关系
头面部经络腧穴
腧穴
经络
脏腑
第6页
经络腧穴与美容保健关系
人体活动, 主要依靠经络来实现。 经络在正常情况下, 是气血循行道路。 经络、脏腑病变会相互影响, 而影响人健康,
亦可能发生损容性疾病。 经络学说成为美容保健主要理论基础。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7页
头面部常见美容保健腧穴
操作: 经穴按摩、面部刮 痧。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23页
听会 (GB 2)
定位: 在面部,当耳屏间 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突后 缘,张口凹陷处。
应用: (1)耳部养生美容 常见经穴,益聪利耳; (2)耳鸣耳聋;(3)齿 痛、头痛、面痛。
操作: 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24页
风池(GB 20)
操作: 可灸、刮痧、经穴 按摩。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18页
地仓 (ST 4)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 上直对瞳孔。
应用: (1)面部养生美容 常见穴;(2)口周皱纹、 口唇皲裂、齿痛、流涎。
操作: 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头面部经络腧穴
第19页
颊车 (ST 6)
腧穴的分类和特点
腧穴的分类和特点腧穴分类是按照其在人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来划分的。
根据经络系统的特点,腧穴可以分为经穴、络穴和积云穴。
经穴是指位于经络上的穴位,也是经络气血运行最活跃的部位。
经穴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共有361个,具有调节经脉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治疗内外伤病等作用。
例如,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是治疗头痛、眩晕、便秘、失眠等常见病症的重要穴位。
太冲穴位于脚背最凸的一块肉中,是缓解压力、促进睡眠、舒缓疲劳的著名穴位。
络穴是指分布在经络之外的穴位,它们常常连接着多个经络。
络穴既有调畅经络的作用,也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
其中一些穴位还可以治疗特定的疾病。
例如,太白穴位于手臂外侧,是治疗肩周炎、手指麻木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是缓解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位。
积云穴是一类特殊的穴位,它们独立于经络系统,没有特定的解剖位置。
积云穴主要分布于头部、面部和胸腹部,常常与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相联系。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舒缓疼痛、缓解痉挛等。
例如,印堂穴位于眉毛中央,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改善头痛和眼睛疲劳的症状。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可以缓解腹部肌肉疼痛和腹泻。
无论是经穴、络穴还是积云穴,穴位的选择和施术方法都需要依据具体的疾病症状和对应的经络理论来进行。
而且,因为人体不同穴位的特性各异,对照经脉的走向来选择穴位,可以更好地发挥腧穴的疗效。
一般来说,疾病的急、慢、表、里、虚、实,以及体质的差异,都会影响穴位的选择和施术方法。
因此,在进行腧穴治疗时,最好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总之,腧穴是中医学宝贵的疗法之一,其分类包括经穴、络穴和积云穴。
穴位的选择和施术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腧穴,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方面,可以发挥出显著的疗效。
但是,为了确保安全和有效性,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腧穴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泣 (ST 1)
定位:目正视,面部瞳孔 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 间。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眼周发 黑、眼周眼袋、眼睑浮肿、 眼睑跳动。 操作:经穴按摩、面部刮 痧。
四白 (ST 2)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 当眶下孔凹陷处。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眼周发 黑、眼周眼袋、眼睑浮肿、 眼睑跳动;(3) 面赤痛 痒、头面疼痛、眩晕。 操作:可灸、刮痧、经穴 按摩。
络,有网络的含义,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作用
将人体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把局部信息传至全身,又能把整体的信 息传导于局部。 美容保健可施术于一定腧穴而达到疏通 气血,调整机体平衡、维护健康的作用。
腧穴的定义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是内脏在体表的反应点,是美容按摩进 行穴位施术的刺激部位。
承浆 (RN 24)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 的正中凹陷处。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口干、 口臭;(3)齿龈肿痛、 流涎。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刮痧。
印堂(经外奇穴)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 的中点。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头痛 眩晕、眉弓痛、目痛; (3)失眠。 操作:经穴按摩、可灸、 刮痧。
耳门(SJ 21)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 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 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应用:(1)面部五官养 生美容;(2)面部皱纹、 颜面色斑;(3)耳鸣耳 聋、齿痛。 操作:经穴按摩。
丝竹空 (SJ 23)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 陷处。 应用:(1)面部美容保 健常用穴;(2)眼周鱼 尾纹、眼袋、色斑;(3)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 睑跳动 . 操作:可经穴按摩、面部 刮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车 (ST 6)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 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 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 凹陷处。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面颊皱 纹、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齿痛、面肌抽搐。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睛明 (BL 1)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 稍上方的凹陷处。 应用:养目除皱、是视力 保健以及眼周皮肤美容的 要穴之一。 操作:经穴按摩、刮痧、 禁灸。
听会 (GB 2)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 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 的后缘,张口凹陷处。 应用:(1)耳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益聪利耳; (2)耳鸣耳聋;(3)齿 痛、头痛、面痛。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风池(GB 20)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 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 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 凹陷处。 应用:(1)头项部养生 美容常用经穴;(2)感 冒:头项强痛,发热 。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攒竹 (BL 2)
定位:在眉毛内侧端,眶 上切迹处取穴。 应用:养目除皱:是视力 保健及眼周皮肤美容要穴 之一。 操作:经穴按摩、刮痧、 禁灸。
瞳子髎 (GB 1)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 当眶外侧缘处。 应用:(1)眼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养眼除皱; (2)眼角皱纹、眼圈发 黑;(3)头目胀痛。 操作:经穴按摩、面部刮 痧。
头面部美容保健常用腧穴
眼周:11个——承泣、四白、睛明、印堂、 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球 后、颧髎; 耳周:10个——耳门、听宫、听会、风池、 安眠、率谷、角孙。 口鼻周:5个——承浆、地仓、迎香、巨 髎、颊车、
巨髎 (ST 3)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 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 外侧。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黑眼圈、 眼袋、眼周皱纹、皮肤松 弛、面色无华、痤疮、黄 褐斑;(3)眼睑跳动、 齿痛、唇颊肿。 操作:可灸、刮痧、经穴 按摩。
地仓 (ST 4)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 上直对瞳孔。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口周皱 纹、口唇皲裂、齿痛、流 涎。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迎香 (LI 20)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 当鼻唇沟中。 应用:(1)鼻塞;(2) 痤疮、口周皮炎;(3) 面部养生美容。 操作:可经穴按摩,不宜 灸。
翳风 (SJ 17)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 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应用:(1)头面部养生美容; (2)耳鸣、耳聋;齿痛。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头面部的经络和腧穴
学习目标
了解经络、腧穴的概念,经
络腧穴与美容的关系。 熟悉头面部经络的分布情况。 掌握面部皮肤护理中常用美 容保健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体表及人 体各部分的通路,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 统。
经,有路径的含义,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 类。
鱼腰 (经外奇穴)
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 眉毛中。 应用:眼部保健穴。 操作:经穴按摩。
球后 (经外奇穴)
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 外1/4与内3/4交界处。 应用:(1)眼部美容常 用经穴;(2)目疾。 操作:经穴按摩。
太阳 (经外奇穴)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 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 指的凹陷处。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鱼尾 纹、眼袋、黑眼圈、眼睑 浮肿;(3) 头痛、牙痛。 操作:经穴按摩、刮痧。
颧髎 (SI 18)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 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眼睑跳 动、口眼歪斜、齿痛唇肿、 面肌痉挛。 操作:经穴按摩。
听宫 (SI 19)
定位:在面部,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 口时呈凹陷处。 应用:(1)养颜聪耳; (2)耳鸣、耳聋;(3) 齿痛、下颌关节肿痛。 操作:经穴按摩。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腧穴
经络
脏腑
经络腧穴与美容保健的关系
人体的活动,主要依靠经络来实现的。 经络在正常情况下,是气血循行的道路。 经络、脏腑病变会相互影响,而影响人的 健康,亦可能发生损容性疾病。 经络学说成为美容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
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腧穴
头面部的经络
头面部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