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低水份发酵全价饲料的技术原理
低水份发酵全价饲料的技术原理2016-01-22 23:12:13 文章来源:强微生物科技浏览次数:6757【字号:大中小】双击鼠标自动滚屏【低水份发酵饲料技术是什么东东】1、低水份发酵技术,是指发酵饲料的含水量被控制在20-30%范围内的发酵技术;这相当于100斤全价饲料只加清水10~25斤的概念;注意全价饲料本身假设含水量为12%。
2、低水份发酵的对象是什么?一般是指发酵全价精饲料;或指含有糟渣类的类全价饲料。
【低水发酵技术要实现的目的】1、实现发酵的饲料100%饲喂动物;2、实现发酵的饲料即使保存很久,如一年,也可以100%饲喂动物。
3、实现发酵全价饲料,虽然是低水份,但绝对不会出现发霉的现象;要知道,霉菌是最喜欢低水份环境的,换句话说,在低水份饲料中,最容易出现饲料发霉的现象。
4、实现发酵料中含足够多的乳酸菌,如达到200万个/克以上,以达到相当的乳酸菌保健效果。
5、完全实现不用任何抗生素,而且显著降低了发病率,显著减少了拉稀,促进了生长速度。
6、实现良好的饲喂动物的效果;以猪为例,至少有如下效果:①仔猪断奶不掉膘,反而猛长;(但此阶段必须适当控制采食量,不然猛吃的后果是造成肠积食而脱水拉稀)②猪有肉质非常好吃,风味极佳,超市回头率极高。
③采食量增加,肠道好了,胃口也好;④料肉比降低10%,从而增加收益;⑤日增重显著提高,免疫抗病力显著提高,断奶窝重显著提高,仔猪成活率高。
⑥粪便细腻消化好,粪便减少30%,栏舍氨味显著减少,臭味显著减少。
在家禽上则表现为降低料耗5-8%,肉质风味好,健康度提高从而显著减少医药费用,禽舍内氨味显著降低,粪便更成形,粪便减少30%,每只鸡提高纯收入1.5元/只以上,蛋鸡则延长产蛋高峰期至少30天以上,大肠杆菌病如输卵管炎明显减少,粪便减少三分之一,清粪工作更为简单干净,每只蛋鸡一生可增加收入10元以上;【为什么低水份发酵饲料可以100%饲喂动物】因为发酵饲料的水份低,所以,发酵强度就小,发酵强度小,则产有机酸和产酒精就少,从而排除的发酵饲料因为过高的酸度,和过多的酒精,等等造成的副作用,所以,可以100%饲喂动物,而不产生副作用。
生物发酵饲料完整版
生物发酵饲料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目的及主要方法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人为的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有益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从而使饲料成分变得丰富、营养易于动物吸收,使动物更好的成长。
同时将廉价的农业或轻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蛋白原料,并且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获得高活性的有益微生物。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方法有四类:第一,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第二,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第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第四,是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有益菌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包括定殖位点和夺取营养物质)阻止有害微生物在肠粘膜附着与繁殖。
微生物发酵饲料大体有以下几步:(1)选育优良的菌种,如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菌体本身有很好的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降解大分子合成有机酸、小肽等小分子物质。
(2)活化菌种、制备种子液。
(3)二次扩大培养或三次扩大培养。
将种子液接入二次扩大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猪饲料发酵技术与应用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将饲料原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作用,改变饲料原料的生理、化学和物理性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猪饲料的发酵可以提高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增加猪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猪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一、饲料发酵的基本原理饲料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原料中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脂肪等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改善饲料的肠道消化性能和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
发酵作用可以分解和转化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使其变得容易被猪只消化和吸收。
同时,发酵还可以生成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益生菌、酸和酶等,能够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1.选择适宜的发酵菌种:选择发酵效果好、适应性强、生长快的菌种进行发酵。
常用的发酵菌种有乳酸菌、酵母菌和酶菌等。
2.饲料原料的处理:将饲料原料进行清洗、研磨和粉碎,去除杂质和控制粒度。
3.菌种培养:将选择好的发酵菌种进行菌种培养。
通常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将菌种接种到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和增殖,使菌种数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4.发酵条件的控制:将菌种加入到饲料原料中,再根据饲料原料的特性和菌种的要求,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通气量和pH值等环境因素,促进菌种的发酵作用。
通常发酵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氧气。
5.发酵时间的控制:发酵时间可以根据饲料原料的类型、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饲料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一般发酵时间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
6.发酵饲料的贮存:发酵后的饲料需要进行贮存,可以选择进行干燥和压缩等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同时也要避免饲料受到二次污染。
三、猪饲料发酵的应用猪饲料发酵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猪只的排泄量和环境污染,并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培训资料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与应用培训资料1. 引言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饲料原料的方法,具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口感、降低饲料污染等优点。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日益受到养殖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介绍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方法,以供养殖从业人员参考和学习。
2. 发酵饲料的定义和作用发酵饲料是指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利用菌种对饲料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分解、转化,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的一种饲料形式。
发酵饲料具有以下作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饲料原料中的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和淀粉,并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
•改善饲料口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抗生物质和有毒物质,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
•降低饲料的污染: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能够分解和去除饲料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如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等,减少对动物的危害。
3. 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3.1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在发酵饲料的生产过程中,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非常重要。
通常选择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原料作为基础材料,如玉米、麦麸、豆粕等。
在选择饲料原料时,还需考虑饲料的价格、供应和饲料成分的平衡等因素。
在预处理阶段,应对饲料原料进行清洗、破碎和调质等处理,以去除杂质、改善饲料的可口性和利于微生物的发酵生长。
3.2 发酵菌种的选择和培养发酵饲料的关键步骤在于选择和培养合适的发酵菌种。
常用的发酵菌种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等。
选择菌种时,应考虑其耐受性、产酶能力和对饲料原料的适应性等因素。
菌种的培养可以通过传统的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方法进行。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菌种的活性和纯度,避免细菌杂交和变异。
3.3 发酵条件的控制和调节发酵饲料的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和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
温度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范围在30-40摄氏度之间。
生物饲料发酵技术
生物饲料发酵技术生物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发酵技术将植物蛋白转换成蛋白质饲料的现代技术。
发酵技术的实施使得蛋白质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植物原料的消耗。
生物饲料发酵技术已经成为饲料加工领域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首先,正确选择发酵剂对生物饲料发酵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发酵剂的选择要根据发酵材料的成分、类型和性质等因素来确定,以及发酵所需的条件和发酵效率的要求。
通常,脂肪酶、碳水化合物酶和淀粉酶都可以发挥优异的发酵效果。
其次,选择发酵条件是利用发酵技术有效发酵生物饲料的关键。
在实施发酵技术时,应根据发酵材料的成分、类型和性质等因素,以及发酵所需的条件和发酵效率的要求,来选择发酵条件。
注意不同类型的发酵材料需要改变发酵条件,以满足不同的发酵效果。
此外,在实施生物饲料发酵技术时,有效的管理也很重要。
首先,必须保证饲料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和pH值等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并应定期检查,以确保良好的发酵条件;其次,必须使用质量可靠的发酵剂,以确保发酵效果;最后,必须对发酵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发酵效果的质量。
由此可见,生物饲料发酵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原料,而且也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为饲料加工、畜牧养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生物饲料发酵技术的优势,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养殖成本,并且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生物饲料发酵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和前景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原料成本,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为养殖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然而,要想实现良好的发酵效果,仍需要对饲料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湿度和pH值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未来,生物饲料发酵技术将会在饲料加工、畜牧养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
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高效饲料。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下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
1、原料预处理:选择高蛋白、高纤维、低能的饲料资源,如
豆粕、麸皮、酒糟、玉米饼等作为主要原料。
将原料进行清洗、粉碎、干燥等处理,以保证原料质量稳定。
2、蒸煮杀菌:将处理好的原料送入蒸煮锅中进行蒸煮杀菌处理。
蒸煮的目的是杀灭原料中的有害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提高发酵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3、菌种选用:根据不同的发酵饲料配方要求,选择合适的菌
种进行接种。
常用的菌种有乳酸菌、酵母菌等,这些菌种可以有效分解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复杂碳水化合物,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4、发酵和调控:将接种好的菌种加入原料中,通过连续或间
歇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根据
饲料的配方和要求进行调控和监测,如控制发酵温度、湿度、氧气供应等参数,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
5、干燥和包装:发酵完毕的饲料进行干燥处理,一般采用高
温烘干或低温干燥的方式。
干燥的目的是降低饲料的水分含量,提高饲料的保存稳定性。
干燥完毕后,将饲料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编织袋、复合袋等包装形式,以便储存和运输。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增加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畜禽粪便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还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发酵饲料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酵时间长、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发酵饲料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酵饲料的工艺
发酵饲料的工艺
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改良饲料品质的工艺。
其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选择:选择适合发酵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分。
2. 添加发酵菌种:将发酵菌种(如乳酸菌、酵母菌等)加入饲料中,以促进发酵过程。
3. 调节pH值:根据不同发酵菌种的要求,调节饲料的pH值,使其适合菌种的生长繁殖。
4. 发酵过程:将原料和发酵菌种混合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过程。
发酵菌种利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进行代谢和繁殖,从而改良饲料的品质。
5. 干燥处理:在发酵结束后,对发酵饲料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提高饲料的保存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可以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更易于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并有效减少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从而改良饲料品质,提高动物的生
产性能。
饲料发酵方法
饲料发酵方法
饲料发酵是一种将饲料添加微生物菌种并控制发酵过程的技术。
通过发酵,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被分解或转化,从而提高其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增加动物对其的利用效率。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饲料发酵方法:
1. 酸性发酵法:将饲料加入发酵罐中,加入乳酸菌等酸性菌种,控制pH值在4.5以下,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适用于干饲料的发酵。
2. 碱性发酵法:将饲料加入发酵罐中,加入植物碱等碱性物质,控制pH值在8以上,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适用于湿饲料的发酵。
3. 容器发酵法:将饲料加入发酵罐中,加入微生物,控制氧气和温度,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发酵效果好,但需要使用特殊的发酵罐。
4. 堆肥法:将饲料堆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加入微生物,控制水分和温度,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饲料的发酵。
无论采用哪种发酵方法,都需要注意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水分、氧气等因素,以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并避免添加过多或不合适的添加剂,以免影响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 1 -。
饲料加工工艺中的酶解与发酵技术研究
饲料加工工艺中的酶解与发酵技术研究饲料工业的发展与动物养殖业的繁荣密切相关。
在饲料加工工艺中,酶解与发酵技术是两种重要的改良手段,通过优化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可以显著提升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态。
酶解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酶解技术是利用特定的酶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处理,通过水解作用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这一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饲料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尤其是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降解,从而使得饲料的营养成分更易于动物体内吸收。
蛋白质的酶解蛋白质是动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但其分子量较大,直接消化吸收效率不高。
通过特定的蛋白酶作用,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这些小分子可以直接被动物肠道吸收。
常用的蛋白酶包括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
碳水化合物的酶解碳水化合物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但饲料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分子量大,消化率低。
通过使用淀粉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等,可以提高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率,从而提升动物的能量摄入和利用率。
脂肪的酶解脂肪是高能量的营养成分,但其消化需要在小肠中通过胆汁和胰液中的脂肪酶作用才能完成。
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可以提前在胃中开始脂肪的消化,有助于提高脂肪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对饲料原料进行处理的过程。
通过发酵,可以增加饲料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饲料的感官性质,同时产生一些维生素和消化酶,进一步增强饲料的营养价值。
微生物的作用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等)会消耗饲料中的糖类等营养物质,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降低饲料的pH值,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持肠道健康。
营养价值的提升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合成B族维生素和一些消化酶,这些物质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发酵还能够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
感官性质的改善发酵处理后的饲料通常具有更好的适口性,可以激发动物的采食兴趣,提高饲料的摄入量。
发酵饲料的基本原理
发酵饲料的基本原理发酵饲料的基本原理饲料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改善饲料品质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畜牧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可以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利用率。
一、发酵饲料的原理1.1 微生物生长饲料发酵依赖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常见的发酵菌包括乳酸菌、酶解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并产生一系列的酶和代谢产物。
1.2 酶的作用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产生的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复杂有机物,将其转化为较简单的物质,如糖类、氨基酸和有机酸等。
这些物质更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的营养利用率。
1.3 产酸作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等。
这些有机酸可以调节饲料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卫生安全性。
1.4 抗生素作用某些发酵菌还能够产生抗生素物质,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这种抗生素作用可以减少饲料中有害菌的数量,保证动物的健康。
二、发酵饲料的优点2.1 提高饲料品质通过发酵,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可以得到有效降解,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发酵饲料中的细菌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动物的蛋白质需求,提高生长发育速度。
2.2 降低饲料成本通过发酵处理,一些廉价的农副产品和废弃物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使饲料成本得到降低。
发酵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风味和口感,使动物更喜欢进食,减少饲料的浪费。
2.3 促进动物健康发酵饲料中的有机酸和抗生素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降低动物患病的风险。
发酵饲料中的益生菌有助于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三、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3.1 选择合适的发酵菌不同类型的饲料适用于不同的发酵菌。
在选择发酵菌时,需考虑其适应能力、发酵产物和抗性等因素。
3.2 调整发酵条件发酵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气和pH值等。
调整这些条件可以控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形成。
EM菌发酵技术发酵饲料配方
EM菌发酵技术发酵饲料配方一、作用原理在高效生物因子(各种分解酶、多种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将秸秆里的粗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木聚糖长分子链、木质化合物的酯键发生酶解,把动物不能吸收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成可吸收利用的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即能量饲料;多种微生物活菌能大量吸取动物难以利用的有机氮、无机氮,使之转化成营养成份较高的多种菌体蛋白质,即蛋白饲料;多种微生物活菌在发酵中能产生大量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分解酶,B族维生素和A、D 维生素;多种微生物活菌在动物体内建立微生态平衡,增强了免疫力。
二、功效功能发酵过程中分泌与合成的大量活菌、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能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降低成本、消除粪尿臭味、净化环境、增产增收等效果。
饲喂三天肉眼可见明显效果,表现为:1、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及速度,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2、显著增加饲料营养成份,能转化成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全面的有效氨基酸成份;3、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4、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5、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6、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分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
发酵饲料工艺
发酵饲料工艺一、概述发酵饲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将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质转化为易消化、易吸收的有机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一种高效饲料。
发酵饲料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好、易消化吸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二、原料选择1. 玉米:含有较高的淀粉和蛋白质,是常见的发酵饲料原料之一。
2.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是常见的发酵饲料原料之一。
3. 鱼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发酵液中营养成分含量。
4. 糠秕: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
三、工艺流程1. 原料处理:将玉米、大豆等原料清洗干净,并在水中浸泡6-8小时,使其吸水膨胀。
2. 破碎磨粉: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破碎、磨粉,使其更易于发酵。
3. 发酵液制备:将糠秕、鱼粉等辅料加入磨好的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倒入发酵罐中。
4. 发酵:在恒温环境下(一般为30-40℃),投放适量的发酵菌剂,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5. 熟化:完成发酵后,将发酵液进行熟化处理。
具体方法是将发酵液倒入大型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6. 干燥:将熟化后的发酵液进行干燥处理。
可以采用喷雾干燥、滚筒干燥等多种方法。
7. 包装储存:将干燥后的发酵饲料按要求包装储存。
四、注意事项1. 原料选择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要来确定。
2. 发酵罐要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
3. 发酵温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4. 发酵液的PH值要进行监测,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 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发生变质。
6. 包装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霉等。
发酵饲料的生产技术
发酵饲料的生产技术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
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 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1.1 安全性① 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② 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 有效性① 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② 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
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
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
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
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 发酵饲料生产技术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 青储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好参考价值。
2.2 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
饲料发酵的优点和技术要点
饲料发酵的优点和技术要点饲料发酵是指用活菌制剂发酵饲料原料,提高饲料利用性能的饲料加工方法。
活菌制剂中含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一般采取厌氧发酵的方式。
供发酵的原料如米糠、谷糠、秸秆、潲水、牧草、棉籽壳、花生壳、各种饼(粕)、豆渣、红薯渣、啤酒糟以及鸡粪等。
可供制作猪、鸡和牛羊配合饲料,发酵后的饲料营养更全面,优点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将饲料中的纤维素等难消化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糖类、氨基酸、小肽、生物酶等,提高饲料营养和消化率。
2、脱毒解毒,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
发酵过程降解饲料有毒有害物质,提高饲料安全性,可用发酵棉籽饼(粕)和菜籽饼(粕)替代豆粕。
发酵饲料气味醇香,适口性好。
3、提高动物免疫力。
发酵饲料可补充动物肠道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建立肠道免疫屏障。
4、减少粪便排放量,降低有害气体生成。
5、提升肉质风味,使肉品鲜美可口。
既然发酵饲料有这么多优点,那么,发酵饲料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现以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金宝贝饲料发酵剂为例,介绍一下饲料发酵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1、金宝贝饲料发酵剂要先与发酵原料要混合稀释,再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后,加水充分搅拌。
干原料与水的比例为1∶(1~1.2)。
手握加水后的原料,以指缝见水但不滴下为宜。
2、发酵原料要尽量多样化,其中玉米、麸皮等能量饲料的含量不低于20%。
不能用霉烂变质的原料。
3、发酵过程一定要保持密封,装袋装池均可,但不能压紧。
4、发酵完成的饲料要存放到阴凉干燥处。
5、取料后应立即密封容器,忌暴露太久,以免霉菌污染。
6、如发酵后的物料因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霉变或有异味,应废弃不用。
7、发酵饲料最佳添加比例:小猪10%~20%,大猪和鸡鸭20%~30%(以干物质计),可直接添加到原有的全价饲料中。
粗饲料可直接喂牛羊。
8、一般禁止物料重量不足25公斤做发酵实验。
团体标准 液态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液态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以下是液态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的一些常见内容,这些规程旨在确保生产的液态发酵饲料符合团体标准:1. 原料选择和准备:- 使用符合标准的饲料原料,避免使用污染或变质的原料。
- 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指导,将原料混合和预处理,包括清洗、研磨和粉碎等步骤。
2. 发酵设备和条件:- 使用符合要求的发酵设备,设备要求可调节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 保持适宜的发酵条件,如控制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通风良好,确保充分的氧气供应等。
3. 发酵过程控制:- 加入相应的发酵剂和酶活物质,提供适宜的发酵介质和酶活环境。
- 控制发酵过程中的pH值、溶氧量和发酵物料的搅拌等操作。
- 根据发酵物料的特性和要求,调整发酵过程中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
4. 发酵产物处理:- 发酵结束后,对产物进行冷却和过滤等处理,去除杂质和大颗粒物质。
- 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保鲜剂或防腐剂等,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
5. 质量控制和检测:- 对生产过程和产物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取样检测、物料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
- 根据相关标准和指标,对发酵饲料进行养分分析和质量评价,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6. 包装、储存和运输:- 对生产的发酵饲料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遵循相关的包装规定和做法。
-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储存要求,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和方法,防潮、防尘、防火等。
- 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受潮、受压或受热等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团体标准液态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的内容,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会依据不同的团体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生产者应遵循当地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法性。
EM菌饲料发酵技术
EM菌发酵饲料做养殖的原理1.发酵青贮饲料玉米秸秆、薯藤、花生藤、甘蔗叶、青草、蒿、苜蓿等,含水量在60-70%之间,均可作为发酵原料。
方法:用500 倍农盛乐EM原液喷洒已洗净的容器,再把原料切碎装入,每填高10 厘米喷洒一次农盛乐EM原液,直至装满,然后踏实,尤其要踏实边缘,最后在料面多喷些农盛乐EM原液,盖上塑料薄膜,密封发酵一个月左右,待青贮料发酵成熟有芳香或腌菜味时便可启用。
若表层呈黑色或有腐臭味,应把表层弃掉,然后由上而下,逐层取用,用后及时盖严。
水分含量是否适度是影响青贮料质量的重要条件,注意层层之间水分的衔接,不得出现夹干层,(青贮料含水量以手抓拧扭不滴水,松后有明显水份为度)。
青贮料饲喂,初期不宜多,畜禽要有适应时间,可掺一部分精料或配合饲料,畜禽适应后逐渐增加用量。
母畜怀孕后期不宜多喂。
2.发酵鸡粪(鸽粪、鸟粪)健康的鲜鸡粪60%(病鸡粪切不可用)、秸秆粉或米糠、麦麸40%掺和成混合料;以混合料200∶农盛乐EM原液1∶红糖1∶水30 -35%(视干湿度增减水量)混和制作。
发酵方法同发酵饲料。
成功的鸡粪发酵料酸香而不臭。
将发酵的鸡粪料以一定比例掺到日粮中饲喂。
3.发酵兔粪将健康鲜兔粪稍加晾晒后粉碎(病兔粪不可用),按200(兔粪)∶1(农盛乐EM原液)∶1(红糖)加适量水,发酵方法同发酵饲料。
夏天经3-5天,冬天10天左右,即可散发出酒曲香味且不臭。
可略低于鸡粪料掺入的比例。
4.发酵糟渣(农盛乐EM原液可分解乙醇,酒精糟渣作饲料效果良好)⑴以提取酒精后的废糟为原料,回收酒糟后,将渣自然冷却,待含水量40%左右,再按酒糟10:秸秆3:麦麸1 的比例混合,按混合料量的2-3%加入农盛乐EM原液充分混匀后,装入发酵容器,压实密封4-5天,即成具清香酸甜的褐黄色发酵产品,据检测其粗蛋白含量为25.6%,增加4.4 倍,氨基酸总和为22.8%,增加近4.6 倍。
以一定的比例掺和到畜禽日粮中饲喂,畜禽爱吃,生长较快、抗病力增强,毛色亮洁,粪便臭味减轻。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饲料发酵工艺技术是一种将饲料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饲料发酵工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来发酵饲料,改变其营养成分和物理性质。
常见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利用饲料中的可溶性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产生一系列酶和酸类物质,同时还能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可以大幅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一方面,通过发酵,饲料中的蛋白质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饲料中的纤维素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为易消化的有机酸和酶,提高饲料的纤维素消化率。
此外,饲料发酵还可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含量,有助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应用广泛,对各种动物的饲料都可以进行发酵处理。
在畜牧业中,饲料发酵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动物的产肉、产蛋和产奶性能。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发酵可以降低饲料的能量代谢损耗,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在家禽养殖中,饲料发酵可以增强饲料的香气和口感,促进家禽的食欲和生长。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的操作相对简便。
一般来讲,选择适当的微生物菌种,将其培养繁殖后加入饲料中,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发酵处理,即可得到发酵后的饲料。
发酵时间一般为3-5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待发酵完成后,将饲料晾晒干燥,存储使用。
总的来说,饲料发酵工艺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通过发酵改变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物理性质。
饲料发酵广泛应用于畜牧业、水产养殖和家禽养殖中,可以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
饲料发酵工艺技术操作方便,发酵时间适当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动物种类和具体要求选择适应的发酵工艺和微生物菌种,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1. 饲料发酵的意义饲料发酵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饲料质量的技术,其特点是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改善饲料品质、增加饲料的功能、消除饲料中的毒素等。
饲料发酵技术不仅能够降低饲料成本,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高效环保型养殖。
2. 饲料发酵的原理饲料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深度发酵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微生物通过有机物的代谢和转化,将其中的蛋白质、硬纤维素、糖类等转化成对动物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如活性酶、生长因子、氨基酸等,同时将饲料中的毒素和抗营养因素去除或降低,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3. 饲料发酵的制作方法①选择适合微生物的基质对于饲料发酵来说,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基质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可以生长好发酵微生物的食材进行发酵。
比如,豆粕、鱼粉、玉米、糠等都是比较适合发酵的食材。
②选取发酵菌种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可以促进饲料发酵的速度和效率。
一般来说,发酵菌种可分为酸性菌和碱性菌两类。
酸性菌可以使发酵过程中的PH值下降,有助于增强发酵的稳定性,如乳酸菌、酸球菌等;碱性菌则能够促进发酵物质的降解,如放线菌、芽孢杆菌等。
③加入发酵剂发酵剂是加速饲料发酵的重要物质,它可以促进酸安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复合型发酵剂、乳酸菌发酵剂、酵母菌发酵剂等多种发酵剂可供选择。
④控制饲料发酵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饲料发酵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5℃-35℃之间,发酵湿度在50%-60%之间比较适合。
这样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加快发酵的速度。
4. 发酵饲料的储存及使用发酵饲料制作结束后,需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存,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发酵饲料质量和使用效果和养殖场的储存和使用方法有很大的关联,为了充分发挥发酵饲料的优势,应注意建立科学的储存和使用制度。
一般来说,使用时应适量加水,按照不同动物的年龄和需要量进行合理喂养,以免引起浪费和浪费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
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
农业
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
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
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
化道中数量优势。
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
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
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 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
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
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
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由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培养液中干物质得率不超过1.0%,基本没有商业价值。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生产处理费用。
可以说,
在有些发酵
产品生产中,废水处理设备投入甚至要超过发酵设备的投入。
目前,在荷兰和芬兰,它们本国不生产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大宗发酵产品,并不是它们的生产技术不发达,而是它们不愿意污染它们宝贵的水源。
我国的谷氨酸、赖氨酸、柠檬酸和酒精的发酵产量是世界第一,并不是我们的发酵水平、提取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是我们牺牲了生态(主
要是水源)的洁净所获得的暂时利益的结果。
即使是目前的酶制剂产品,我国的产量在世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主要技术还是从丹麦、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甚至有些生产企业纯粹就是它们独资。
2.3、固态好氧发酵生产饲料蛋白原料
这种生产方式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很流行,在全国各地都有推广应用。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郭维烈先生倡导的微生物组合发酵生产4320菌体蛋白,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同生、互惠同生、共生、竞争和拮抗等多种关系),原料不需要严格消毒就可以直接用于接种培养,从而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接种的微生物主要是热带假丝酵母,这种酵母生长繁殖速度很快,代谢旺盛,能高效地把农副产品转化成菌体物质。
但是,与传统发酵工艺一样,4320发酵成品也需要干燥,否则容易腐败变质。
另外,这种工艺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这也是传统固态好散热等繁琐操作。
需要较多人工用于物料的翻拌、氧发酵的共同缺陷,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目前这种技术优势也正在逐步丧失。
按目前生产工艺计算,每吨4320蛋白加工成本(除原料以外的所有费用)至少在800元以上。
2.4、固态厌氧发酵高活性生物饲料
为了克服4320蛋白发酵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我国很多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多种简便的微生物厌氧固态发酵生产技术。
相对于好氧发酵,厌氧发酵的能耗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热量也要小得多,生产过程往往不需要翻拌散热。
发酵产品只要密封得当,即使长期存放也不会腐败变质。
目前比较典型的固态厌氧发酵生物饲料的成功例子主要有
二种:一种是适合于养殖户自产自用的袋装发酵饲料;另一种是属于规模化流水线生产的袋装发酵饲料。
它们接种的微生物基本一致,主要有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
适合养殖户自产自用的发酵袋是一种普通的密封包装袋,物料接种以后装入,再将袋口用绳扎紧,物料含水量在30-40%之间。
开始时酵母菌消耗袋内残留氧气进行增殖和呼吸代谢,同时也为乳酸菌创造一个厌氧生活环境。
然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糖酵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也同时增殖、代谢,产生有机酸。
随着袋内气压不断增加,不断有二氧化碳带者酒精和有机酸排出袋外,饲养员可以根据排出的酸香味来判定物料发酵的成熟度。
有氧发酵阶段:
CHO + 6 O → 6 CO + 6 HO 2622612无氧发酵阶段:CHO → 2 CO+ 2 CH (乙醇)OH522 6126.
在夏季,发酵3-5天就有明显酸香味。
在冬季,时间需要延长。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2度,发酵就有可能归于失败。
酵
母在低温下长期代谢低下,不产生二氧化碳,使得外界氧气能长时间与接种的乳酸菌接触,会导致乳酸菌活力大减,甚至死亡。
事实证明,如果环境温度适宜,时间控制得当,采用上述袋装式“土办法”发酵,也可以获得质量很好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活性乳酸菌的含量能达到10亿cuf/g以上。
在生猪配合饲料中添加15-20%,采食量能明显提高,最多能提高10%以上,而且增重速度和健康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这种工艺虽然简便,但受限制因素太多,质量标准很难把握,
实际推广有一定困难。
3、可移动发酵技术
为了使这种袋装发酵技术进入程序化、工业化应用,发酵饲料的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发酵过程不受环境温度限制;产品质量不受存放时间限制,或者保质期能达到3个月以上;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空气干扰。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的微生物发酵饲料课题研究小组,联合北京市饲料监察所、国家肉类综合研究中心和国内近2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经过近8年的反复试验,在总结吸收郭威烈先生倡导的微生物组合发酵、传统的坛式泡菜发酵和高分子硅胶膜气压自动平衡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呼吸膜可移动式厌氧固态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原料接种以后直接进入包装袋中,包装袋上附加一个可以调节气压的硅胶膜,封口后在常温下储存发酵。
发酵过程不需要进行温度调节,也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发酵成熟所需要的时间随环境温度和物料.
组成变化,但是保质期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包装袋完好,保质期可以达到3年。
上述工艺很简单,如果以日产30吨计算,设备投资不超过
20万元,特别适合在我国农村推广使用。
本技术有如下独特特点:
①传统微生物发酵都是先做成产品,再包装。
呼吸膜可移动式厌氧固态发酵工艺是把包装袋设计成小型发酵罐,采用先包装后发酵工艺。
硅胶膜平衡装置创造性地解决了发酵生产过程中气体控制和杂菌污染等技术难题。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使得袋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常压。
当袋内气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气体通过这个硅胶平衡膜排到外界。
但是外界的气体始终没有机会进入发酵体系,从而也就排除了外界的杂菌干扰。
②研制的特定的微生物菌种组合能使乳酸菌迅速繁殖,占据数量优势。
巧妙综合了厌氧菌和好氧菌发酵的优点,原料不需要消毒就可以直接用于接种培养。
课题小组采用的生产菌种主要含有酿酒酵母、乳酸菌、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能高效地杀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但是对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代谢没有影响。
试验表明,即使每克原料中的大肠杆菌K88含量达到10次方数量级,在30 C发7酵4天,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到5cfu/g以下。
③可以广泛利用豆渣、果渣、玉米浆和糖渣等高水分含量的农业和轻工副产物作为生产原料,生产技术实用,产品附加值高,保质期长,符合我国国情,特别适合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使用。
.
接种后发酵物料含水在30-50%之间,蛋白含量在4.5-42.0%之间,操作弹性极大,可大比例使用廉价的玉米浆、豆渣和
果渣等高水分含量的农业和轻工副产物,最大使用比例可以达到30%以上,成品也不需要干燥,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