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与技术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有老七种工具: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控制图;散布图。
新七种工具:关连图;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网络图(箭条图);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亲和图(kj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补充工具有:流程图;水平对比法;头脑风暴法。
一、因果图
(一)因果图的概念
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石川图或特性要因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用来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原因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因果图的绘制
1、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1)确定质量特性(结果);
(2)将质量特性(结果)写在纸的右侧,用方框框上,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作
为大骨,也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
原因,作为中骨;用小骨列出第三层次原因,以此类推;
(4)将认为对质量特性(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原因标出来;
(5)在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如产品、工序或小组名称、参加人员、日期等)。
它是用逻辑推理法去确定第一层次原因(大骨),第二层次原因(中骨),第三层次原因(小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故称“逻辑推理法”。
2、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
(1)确定质量特性;
(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
(3)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在因果图上以因果关系箭头联接起来;
(4)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
(5)在因果图上标上必要的信息。
它的特点是开放式的查找原因(最有效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然后根据对结果的影响从小骨到中骨再到大骨系统地整理这些原因,形成因果图形状,故称为“发散整理法”。
(三)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确定原因应集思广益,以免疏漏;
(2)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
(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
(4)验证原因必须要细化,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如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原因分析尚未到位。
上述注意事项,告诉我们要实现“重要的因素(原因)不能遗漏”和“不重要的因素不要绘制”两方面要求,最终的因果图往往越小越有效。
2、使用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既科学又符合逻辑;
(2)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加以改进。
二、排列图
(一)排列图是一横二纵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加上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的图,其目的是通过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以确定“关键的少数”,通过对这些“少数”原因的排除,避免由此引起大量损失。
这一方法是美国朱兰博士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巴雷特分析法”。
(二)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
选题——确定调查期间——确定收集哪些数据及将数据分类——采用调查表形式去收集数据
1、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
2、将数据填入设计的数据记录表中并合计;
3、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
4、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
5、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标上频数(件数)
的刻度,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
为100%,左右两边刻度高度相等;
6、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不
合格项频数的大小;
7、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描点,用实
线连接成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
8、图上记上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名称、数据、单
位、作图人姓名,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数
等。
(三)排列图的分类
排列图可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
这种排列图与不良结果(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有关,用来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这种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操作者、机器、原材料、作业方法)有关,用来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1、制作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1)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图不同;
2)为了抓住“关键的少数”,通常将累计比率为0%~80%的因素为A类因素即主要因素(关键的少数),80%~90%的因素为B 类(次要)因素;90%~100%的因素为C类(一般)因素;
3)“其他”项占的比例大,则分类不够理想;
4)如果数据是质量损失,则一般将其在纵轴上表示出来。
2、使用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1)解决问题,应抓住“关键的少数”;
2)当造成质量原因很多时,为了分析主要原因经常使用排列图;
3)排列图可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
4)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可以对措施效果进行验证。
(五)排列图和因果图结合使用,有时特别有效。
三、直方图
(一)直方图的概念与作用
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高度不等的矩形来表示数据分布的
图,通过直方图可以观测并研究这批数据的取值范围、集中及分
散等分布情况。
用以找出过程的波动情况,预测工序质量好坏,估计产品不合格率的一种常用工具。
(二)如何使用直方图
1、直方图的常见类型
(1)标准型(对称型)。
数据的平均值与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数据的频数最多,逐步向两边缓慢下降,以
平均值左右对称,这种形状最常见。
(2)锯齿型。
当分组过多或测量方法有问题或读错测量数据时,会出现锯齿状。
(3)偏峰型。
数据的平均值于中间值的左侧(或右侧),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数据分布频数增加后突然减少,
形状不对称,当下限(或上限)受到公差等因素限制时,
由于心理因素往往会造成这种形状。
(4)陡壁型。
平均值远左离于(或右离于)中间值,频数自左至右减少(或增加),直方图不对称。
当工序能力
不足,经过全数检查后,将符合要求的产品画出的直方
图或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5)平顶型。
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出现这种情况。
(6)双峰型。
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侧各有一个“峰”,当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
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7)孤岛型。
在标准型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小岛”。
当夹杂了其他分布少量数据,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
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数据会出现“孤岛型”。
2、直方图与公差限的比较
典型的五种情况:
1)直方图符合公差要求,不需作调整;
2)直方图能满足公差要求,但不充分,应设法减少波动;
3)直方图不能满足公差要求,应采取措施,使平均值接近规格的中间值;
4)直方图不能满足公差要求,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波动;
5)直方图不能满足公差要求,应采取3)和4)的措施,既要使平均值接近中间值,又要减少波动。
(四)头脑风暴法
(一)概念
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是美国奥斯本于1941年提出的,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利用集体的思考,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已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二)用途
头脑风暴法可以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寻求其解决的办法,还可用来识别潜在质量改进的机会。
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时,就可运用这种方法。
(三)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步骤
1、准备阶段
(1)准备会场,安排时间;
(2)确定会议组织者,明确会议议题和目的;
(3)准备必要的用具(纸、笔等);
2、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
(1)与会者是平等的,无领导和被领导之分;
(2)与会成员依次发表意见;
(3)成员可相互补充各自观点,但不能评论、不能批驳别人的观点;
(4)提出奔放无羁的创意;
(5)毫无遗漏地记录各人的观点;
(6)持续到无人发表意见为止;
(7)将每人的意见复述一遍。
3、整理阶段
将每个人的观点重述一遍,去掉重复的、无关的观点,对各种见解进行评价、论证,最后进行集思广益,按问题进行归纳。
五、树图
(一)概念
树图能将事物或现象分析成树枝状,又称树型图或系统图。
树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在树图展开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采取某种手段,而采取这一手段时又要考虑它下一级的相应手段,如此采用系统图方法层层展开,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并绘制成树图。
(二)树图的分类
一类是把组成事项展开,称为“构成因素展开型”;
另一类是为了解决问题和达到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措施加以展开,称为“措施展开型”。
(三)树图的主要用途
(1)新产品设计质量的展开;
(2)质量保证活动的展开;
(3)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4)部门职能、管理的展开;
(5)解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展开。
(四)绘制树图的一般步骤
1、确定具体的目的或目标(作为绘制树图的起点);
2、提出手段和措施(树图展开)
3、对措施、手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用〇可行、△调查
后才能确认、╳不可行表示;
4、绘制手段、措施卡片;
5、形成目标手段的树状展开图(提出问题I和问题II);
6、确认目标能否充分地实现(提出问题III);
7、制定实施计划。
六、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法)
(一)PDPC法的概念
1、PDPC法的概念
为完成目标而制定的实施计划,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当初拟订的计划不一定行得通,往往需要临时改变计划,为应付这种意外情况,就提出一种有助于使事态向理想方向发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并相应地提
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当原计划执行受阻时,仍能按第二或其他方案进行,以便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这一方法称为过程决策程序法,简称PDPC法,它是运筹学中的一种方法,其工具就是PDPC图。
2、PDPC法特征
(1)PDPC法不是从局部,而是全局、整体掌握系统的状态,因而可作全局性判断;
(2)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
(3)掌握产生非理想状态的原因;
(4)当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可不断补充、修订计划措施。
(二)使用PDPC法的步骤
(1)召集有关人员讨论所要解决的课题;
(2)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和措施;
(3)列出预测结果,原措施方案行不通时,应采取另外的措施和方案;
(4)将各项措施按紧迫程度、所需工时、实施可能性及难易程度予以分类;
(5)决定各项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
(6)落实实施负责人及实施期限;
(7)按需不断修订PDPC图。
(三) PDPC法用途
(1)制订方针目标管理中的实施计划;
(2)制订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
(3)对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进行预测;
(4)预测制造过程会出现的异常和误操作,制订控制工序的措施。
七、流程图
(一)概念
流程图(如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质量改进过程等)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
通过一个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能发现故障存在的潜在原因,知道哪些环节需要进行质量改进。
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现有的过程,亦可以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
(二)流程图应用程序
(1)判别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2)设想、观察或判断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
(3)规定在该过程中的步骤(输入、活动、判断、决定、输出);(4)画出过程的草图;
(5)有关人员评审该草图;
(6)按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7)验证改进后的流程图;
(8)注明正式流程图的形成日期。
流程图常用的标志:
开始和结束活动说明决策过程流程的流向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