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漏油事故
大连石油管爆裂事故或因民企擅自施工挖掘引发

大连石油管爆裂事故或因民企擅自施工挖掘引发6月30日晚,中石油大连新大一线输油管线发生一起爆裂漏油事故,并引创造火。
7月1日,中石油集团发布消息称,这场管道漏油事故,是民企施工损坏管道所致。
6月30日18时30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四周,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通,导致原油泄漏。
溢出的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中石油即时监控发觉了管道运行压力异常,马上停运管道并启动应急预案,关闭漏点管线两端阀门,进行现场抢修和应急处置。
中石油管道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对经济观看网表示,这起事故责任正在调查中,目前了解到的状况是,管道沿线的第三方施工单位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导致了这场事故,并不是中石油内部单位施工导致的。
大连岳林可能不知道这里有管道,他们在做建设方案时,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在中石油管线四周施工,凡是通过管道的施工,应当到地方安监部门备案之后才能施工。
目前,这家民营企业或者并没有经过安监、城建等部门批准,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就开头施工。
否则,不会出现钻漏管线、破坏管道的情形。
这家民企要担当主要责任。
“同时,中石油管道分公司大连主体单位也有责任。
按规定中石油管道沿线都设有巡线员,他们有分工责任制。
对于社会上的施工单位在管线四周施工这种状况,应当准时发觉和止。
发生这起事故,中石油方面也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
”上述中石油管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网了解到,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各种管线非开挖施工。
这家公司一位负责人对经济观看网说,公司正在接受调查,目前不太便利透露更多事情。
事故发生后,Y市消防、城建等部门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封闭现场交通,疏散四周居民。
在救火现场,采取注消防泡沫、沙土填埋等方式进行应急处置。
目前,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事故正在处理中。
最新消息是,Y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掌握。
大连港爆炸调查报告

大连港爆炸调查报告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大连新港爆炸漏油事件对附近环境及经济影响一调查背景7月16日,大连新港码头油库输油管线破裂着火。
起火管道为直径900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700毫米管线起火,油罐没有起火。
经过近15个小时的鏖战,17日9时55分,现场所有明火被扑灭。
此次爆炸漏油事故这是辽宁省水域发生的最大一起油污污染海面事件,事故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威胁,并会影响到当地的渔业、旅游业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二调查目的了解7·16事故对附近区域环境,经济的影响及其程度。
三、调查方式实地考察走访座谈四、调查内容此次爆炸漏油事故这是辽宁省水域发生的最大一起油污污染海面事件,事故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威胁,并会影响到当地的渔业、旅游业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1.大火产生烟尘对附近空气污染烟尘的污染也就局限在3公里之内,而在这3公里之内其实是没有居民居住的。
所以说,空气的污染对于大连市民的生活暂时还没有影响。
燃烧产生气体主要为含硫和芳烃类气体,无剧毒。
现场的天空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烟尘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石油燃烧的味道,大声说话就会感觉喉咙疼痛。
其实在远离爆炸现场的大连市区一些地方,也能闻到空气中的燃油味,但是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空气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并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伤害。
但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附近地区短期内出现酸雨,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及腐蚀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原油泄漏对附近海域影响事故发生不久后,通过实地挖掘,发现泄漏出来的原油,已经深入到海滩下面至少30厘米以下,而且被污染海滩的面积还在逐步扩大。
有报道称,原油污染扩散已经出现,距大连新港事发地20公里外的棒棰岛海域也发现了污染的原油。
据有关部门称,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50公里,为广鹿岛海域养殖基地,面积约11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70公里,为大、小长山岛,海域养殖面积18万亩;距离大连新港事发地点约90公里,为獐子岛、海洋岛、乌蟒岛,海域养殖面积142万亩。
“6.30”新大原油111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

“ 6.30 ”新大原油管道破坏泄漏事件调查报告2014 年6 月30 日,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以下简称岳林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管道定向钻穿越施工作业时,将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正常运行的“新大原油管道一线”管道(直径3711 )钻破,泄漏原油串出地面并沿周边公路流淌,进入城市雨排和污水管网。
部分原油沿地下雨排系统流向寨子河,在轻轨桥下寨子河水面上聚集,21 时20 分闪爆着火,22 时20 分熄灭;另有部分原油沿污水系统进入金州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在第二污水处理厂截留回收。
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没有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没有对海洋造成污染。
一、基本情况大连德泰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德泰易高公司)拟在大连市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建一座CNGffi LNG合建站(以下简称合建站,即“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区八号路CNGa规加气站与LNG合建站工程” ),作为合建站配套工程,2014 年6 月5 日,德泰易高公司与岳林公司签订《大连德泰八号路加气站3160PE电力套管穿越道路及输油管道工程协议书》,协议总造价 5 万元。
该协议书约定德泰易高公司负责提供具备施工条件的施工场地、施工图纸,办理施工所涉及的施工许可;岳林公司根据施工图纸,现场探查沿线其他地下设施位置,确定纵向及横向准确路由,制定穿越施工具体方案。
1.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情况德泰易高公司成立于2010 年底,是一家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其中大连德泰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持股51%,易高天然气(大连)有限公司持股49%。
经营范围是投资、建设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煤层气、汽车加气站及从事相关业务。
岳林公司成立于2011 年4 月,民营企业,注册资本6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管道非开挖工程等。
2.大连输油气分公司情况大连输油气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成立于2000 年11 月。
预防医学实习案例分析

一名工人在尝试救一名淹没在油污里的消防员
一名消防员在尝试修理一个水下的泵后被厚厚的油层包裹,正被水里救上岸后躺在地上
这只被油污包裹的手的主人,是一名消防员
覆盖部分大连港的油面上的一个小洞露出了相对干净的海水和下面的海藻
距大连新港油管爆炸事故现场一千米远的海边, 大连消防队数名战士负责在此从海湾中抽水,用于冷 切事故油罐。早晨退潮后,大量石油及垃圾堵塞了消 防车的抽水泵,士兵们随后下海处理,然而,由于风 浪过大,加之浮在海面的石油层太厚(约20米)两名 士兵被卷入海中,最终一名被救,一名失踪。
威胁人,对生态的影响可能持续10年 ......
• 接近“7· 16”事故调查的专家透露,受到最大惩罚 的将是两家承包商——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 公司和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 分公司。中石油和大连市分担次要责任。 • 中石油和大连市政府对火灾的善后达成一致 意见:油污清理结束的后续赔偿工作由大连市政 府负责,中石油“以投资抵赔偿”——在大连的 长兴岛投资2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 项目。上述炼油项目上马后,中石油在大连市的 炼油能力将达5050万吨/年,其产值预计将占到 大连市GDP的1/3。但具体赔偿方案还在终极调查, 协商,分析,研究,规划...... 当中。
7.16大连港漏油事故
——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
2010年7月16日,在中国东北的港口城市大连, 两条输油管发生爆炸,数百英尺高的火焰熊熊燃 烧超过15个小时,摧毁了数个建筑。数千加仑的 石油从损坏的管道泄漏并流进了附近海湾和黄海。 涌出石油的总量仍然不清楚,中国中央电视台早 前的报告估计为1500吨(400,000加仑),对比 参考BP石油公司泄漏到路易斯安那海岸的石油估 计为9千4百万-1亿8千4百万加仑。油面已经增长 到至少430平方千米(165平方英里),沙滩和港 口设施已经被强制关闭。
大连新港漏油事件

7 l ,大 连 新 港 石 油 储 备 库 输 油 管 道 爆 炸 月 8日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现场工作会议在辽宁大连召开 ,
会 上 决 定 成 立 国家 海 洋 局 大 连 新 港 输 油 管 道 爆 炸 事 故 海 上 溢 油 前 线 应 急 指 挥 部 ,负 责 一 线 工 作 的 组 织
致 生 物 代 谢 或 活 动 能 力 减 弱 ;油 颗 粒 堵 塞 动 物 的
而 航 空 监 视 工 作 是 在 气 象 条 件 和 航 空 管 制 许 可
的情 况 下 ,每 天确 保至少 一个 架次 的空 中飞行 监
视 ,绘 制 海 上 溢 油 的 航 空 监 视 解 译 图 ,提 供 海 上 溢
方千 米 ,覆 盖 了大 连 湾 、大 窑 湾 及 临近 海 域 的 全 部
议。 “ 中国海监 3 ”艇接到命令后 ,于l 0 7日凌晨3
点 出 发 ,5 点赶 到 3 万 吨 油 码 头 附 近 海 域 监 视 监 测 0 海 上 溢 油 情 况 ,这 艘 船 是 最 早 到 达 事 故现 场 的 监测 船 舶 ,第 一 批 的 海 上 监 测 数 据 也 是从 这艘 船 上 发 回
201 0 cean W ord 0 l
r|} : ’i 拍
‘ … ●…
1 tf l ^ ^ -一
设 施 的 运 营 。如 何 处 理 原 油 泄 露 造 成 的 污 染 问 题 迫 在眉睫。
领 导 、监 督 检 查 和 实 施 落 实 等 ,具 体 布 置 了 各 有 关 单 位 和部 门的 任 务 分 工 。
卫 星 遥 感 监视 和预 测预 警 工 作 主 要 是 及 时 收 集 事 发 海域 的 卫 星遥 感 图片 ,并 进 行 解 泽 和 分 析 ,获
06“6·30”新大一线泄漏事件应急处置与分析--管道分公司

二、应急处置过程
20时18分,管道分公司将信息初报报送集团公司总值班室,抄送天然气
与管道分公司办公室和油气调运处,同时报送新闻办,并通过电话向集团公 司有关领导进行了汇报。随后,管道分公司总经理姚伟、副总经理王惠智等
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人员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公司党委书记汤亚利等领导
在抢修指挥中心组织协调和舆情监控等工作,针对现场情况变化并及时做出 反应。
管网长度4648m,途经污水处理厂后流入排水明渠,下游约2km汇入黄海
;污油涉及的排水明渠长约2km,常年有水,平均宽度45-50m,平均流量 约0.05m3/s,流速约0.2m/s。
泄漏点
雨排暗涵出口,着火处
明渠多处布设 拦油点,防止 油品入海
油品流向图
污水处理厂
一、事件回顾
二、应急处置过程 三、原因分析及存在不足 四、几点体会
二、应急处置过程
新港站站长接到险情后,立即安排值班副站长组织人员和车辆,拉运抢 险物资(包括编织袋、警戒带、锹镐、水桶、水舀子、麻绳等)赶赴现场, 并于19时35分抵达泄漏点。根据现场情况,紧急调动地方消防车对漏油点现 场进行泡沫覆盖,之后又从大连港务公司紧急调用吸油毡30捆运往拦油点。 事件发生后,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大连市长李万才接到 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 进行风险研判,开展疏散周边群众、设置警戒线及警示标识等工作,并指挥 发改委、应急、公安、消防、城建、环保、安监、规划、宣传等部门组织人 员和专业车辆进行现场处置。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和海上应急救援 响应中心领导及相关人员也迅速赶到现场,协助现场抢险工作。
二、应急处置过程
查清市政管网情况后,按照现场指挥部确定的方案开始对雨水、污水管 道中的污油进行清理,在雨水、污水管道的上游选取3个井口向管网中持续注 水,有效冲洗了残留油污,降低了雨水、污水管网的环境温度和含油浓度, 阻止了油气集聚。同时,持续开展下游井口排查工作,共排查97个雨水井、 23个污水井,对发现有油迹的 23个雨水井、13个污水井每小时进行一次可 燃气体测试。至7月7日,经报请市政府应急办同意,将所有持续检测合格的 下水井盖陆续关闭,至7月15日将注水井盖关闭。
大连漏油事件震惊大图

大连漏油事件震惊大图5天前,在中国东北的港口城市大连,两条输油管发生爆炸,数百英尺高的火焰熊熊燃烧超过15个小时,摧毁了数个建筑——爆炸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数千加仑的石油从损坏的管道泄漏并流进了附近海湾和黄海。
涌出石油的总量仍然不清楚,中国中央电视台早前的报告估计为1500吨(400,000加仑),对比参考BP石油公司泄漏到路易斯安那海岸的石油估计为9千4百万-1亿8千4百万加仑。
现在油面已经增长到至少430平方千米(165平方英里),沙滩和港口设施已经被强制关闭,为的是让政府工人和当地渔民控制和清理漏油。
2010年7月17日,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消防员走近一处管道爆炸点。
新华社报道大连港石油管道爆炸15小时后,肆虐的大火被消防员扑灭。
(路透社/中国日报)2消防员抵达位于中国东北部港口城市大连的一处石油管道爆炸点。
(APPhoto/Xinhua,CaiYongjun)#32010年7月17日,周六,消防员走向因大连港管道爆炸而引起的高耸的火焰塔。
(APPhoto)#42010年7月17日,周六,消防员试着扑灭中国大连管道爆炸引起的火焰。
(APPhoto)#52010年7月17日,在中国消防员战胜在中国港口城市大连燃烧了15小时的大火后,从设施里涌出的参与火焰和浓烟。
官方媒体报道超过2000消防员被调动来应付这场特别的火灾。
(AFP/AFP/GettyImages)#6这张2010年7月18日拍摄的照片记录了消防员在扑灭中国大连一处港口石油管火灾后休息。
在周末管道爆炸和火灾后,数十架抽油器被用来清除水面不断增多的油污。
(AFP/AFP/GettyImages)#72010年7月17日,中国消防员在扑灭火中国大连一处港口的火灾后休息。
(AFP/AFP/GettyImages)#82010年7月17日,中国新华社发布的一张航拍图显示了中国大连海岸边漂浮的油面。
官方媒体报道,在中国东北部港口油管爆炸并向海里倾泻油腻腻的黑色缕流后,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控制和清理巨大的油面。
漏油导致安全事故范例

大连油管爆炸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
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
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
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
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
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
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
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
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通报初步分析了事故原因: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大连新港-大连石化钻漏爆炸事故警示教育

二、应急情况
现场采取的措施有:
1.对市政雨排管道200米内人员进行疏散。
2.持续对路面及暗渠灌注消防泡沫进行覆盖。 3.打开路面暗渠所有井盖,用轴流风机强制排风,安排专人使用可燃气体检测 仪持续探测油气边界。 4.在市政雨排管道上游注水冲洗,多点回收含油污水。 5.在入海口布置多道围油栏和吸油拖栏。 6.条件具备时,对漏点进行开挖。管道被定向钻破坏的孔洞约10厘米,现场 采用扣帽子方式进行修复。 7.应急抢险过程中,同沟敷设的新大二线未受到影响。
四、事故原因
1.第三方违法违规施工 这次事故是由于大连德泰易高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
车场北侧建设LN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施工单位事前 未按有关法规履行程序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
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
风不扎实等方面的问题 。
五、经验、教训和启示
(3)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的责任体系,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落实到人头,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 人有其责。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要牢记自己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切实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职责,牢记安全责任“不分八小时内外”。 一线员工要牢记“有岗必有责,在岗须尽责”,严格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和操
连新港,终点在大连石化分公司。原油在大连新港码头卸下后向中 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八三罐区供油。全线设有大连新港首站、小松岚 站及大连石化末站3座场站,3座线路截断阀室,管线全长39.09km。 钻漏位置为大连金州区小松岚站进站500米处 。 该管道曾在2010年“7•16”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期间停 输数日。
二、应急情况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百科名片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2010年7月16日晚间18时左右,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
经过200 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斗,截至17日上午,火势已基本扑灭。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针对此次事故,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成立调查组,调查了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
事件概况事故追踪胡锦涛温家宝对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作批示官方通报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事故反思事件概况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时间: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左右地点:大连市大连新港事件: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
事故起因:货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发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
伤亡: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道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16日立即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海上油污应急处置工作。
2010年7月16日18时20分,大连新港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立即组织专家组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交通系统所属力量开展消防、清污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海上油污应急处置。
李盛霖17日10时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目前,“海巡021”“海巡028”“海巡0200”“海巡0202”等4艘海事执法船已赴现场,监控油污情况、布设围油栏;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的专业救助船“北海救113”“北海救198”及大连港14艘消防拖轮和1艘消防艇已在起火海域铺设围油栏、喷洒消防泡沫,以控制海上火势和油污染。
大连新港附近的海面上大面积的油污清晰可见到17日9时,事故附近海面仍有原油泄漏入海,辽宁海事局正在抓紧组织海上油污清除和消防工作。
交通运输部还协调河北、天津、山东海事局调集围油栏、消油剂、吸油毡等清污设备火速支援大连。
从事故案例中总结船只漏油预防的经验教训

从事故案例中总结船只漏油预防的经验教训船只漏油是海上运输中一项常见且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这些事故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还给沿海社区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从事故案例中总结船只漏油预防的经验教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重大漏油事故,总结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并提出更好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率。
首先,我们回顾2007年发生在格陵兰岛附近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船灾难。
这一事故导致了近300万加仑原油泄漏,并对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渔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从这起事故可以得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船只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所有的油箱、油管和相关设备的完好性。
此外,人员培训也至关重要,船员应该具备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漏油事件的技能和知识。
在发现任何漏油迹象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得有任何疏忽或延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2010年在墨西哥湾发生的“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事故。
这起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油污染事件之一,泄漏了约4200万加仑原油。
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安全措施的疏忽。
因此,我们应该牢记第二个教训:船只所有者和运营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所有的防护措施和漏油预防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船员熟悉并能够正确执行。
漏油事故往往需要快速应对,而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培训,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除了良好的设备和培训,船只漏油的预防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操作准则。
例如,船只在进行燃油补给时必须格外小心。
在过去的事故中,许多漏油事件都是由于加油操作中的疏忽或错误导致的。
因此,我们的第三个教训是确保加油过程中的仔细操作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同时,应使用高质量的燃油接口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的性能。
此外,加油操作应当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在恶劣天气或海况下进行,以减少事故的风险。
另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来自于2018年在中国大连港附近发生的“COSCO泛万庄”号油轮撞船事故。
大连“8.29”爆炸事故案例分享

大连石化灌区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8月29日上午10时左右,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品罐区一个可存储数千吨柴油的罐体突然发生火灾,经消防官兵全力扑救,截至13时20分,火已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由于该大型储油罐内存放了约800吨成品柴油,并且位于该公司厂区成品油储藏区中心位置,周边还有许多各类化工产品储藏罐,大火很快危及到了周边存储罐的安全。
事故发生后,大连市有关方面迅速调集了包括航空消防车在内的约70辆消防车,近300名消防战士,紧急赶往现场参与灭火和增援,对处在危险中的其他化工存储罐降温防火。
火灾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在从大连市中心赶往火灾现场的路上,隔海就能看到远处冒起的冲天浓烟,路上到处都是拉着警报赶往现场的消防车。
离厂区还有一段距离,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
大连市有关方面表示,由于采取了水的应急三级防控等环保措施,消防水全部被排入应急池中,未进入海域。
根据环保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均未超过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目前,环保滚动监测仍在进行中。
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二、事故处理动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8月30日在大连石化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调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
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8月31日表示,大连石化在一年内连续发生安全事故,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基础工作、队伍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中石油集团公司同时决定,成立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任组长,抽调技术和管理专家进驻大连石化,在国家安监总局指导下,配合大连市事故调查组,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做更深层次的事故分析,尽快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完善防范措施;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扎实深入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三基”工作全面督查。
三、事故延伸2011年7月16日:千万吨常减压装置换热器“大帽”泄漏着火。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裂着火事故调查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裂着火事故调查一、事故过程与原因2014年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被钻漏。
溢出的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扑灭,无人员伤亡,事故正在处理中。
据中石油官网通报,这是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大连金州新区铁山中路与城富街交叉路口处的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钻漏。
据悉,这一工程是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车场北侧建设LN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将输油管钻漏导致原油泄漏。
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中石油发现管道运行压力异常,立即停运管道并启动应急预案,部署现场抢修和应急处置。
可通过仪器即能判断相关地下管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岳林公司是否前往规划局查阅地下管道图。
目前,大连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二、事故影响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组织疏散管道周边居民,组织市政部门对流经区域所有暗渠、涵洞、雨污水井进行全面排查,查清灾害范围。
经查,溢出原油流入市政雨、污水管网,未对自来水管网等形成污染。
环保部门设置多处空气质量监测点,持续环境监测表明,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超标0.79倍,其他指标均正常。
目前,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正继续监测、处置溢油情况,中石油管道公司人员正对事故溢油进行清理回收。
经环保部门持续监测,漏油事故地带相关井口检测气体浓度、油温度均正常。
目前,排查无危险地带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
关于泄漏原油的具体数量,截至记者发稿时,官方仍未统计出来。
而具体在何处遇明火引起火势,目前相关部门仍在调查之中。
辽宁海事局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故发生后,发现从一部分排污口流出来的少量原油油膜在海上漂浮。
海事局共出动6艘海事船,前往出现油膜的大窑湾海域。
大连湾溢油事故调查报告

大连新港起火爆炸事故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调查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温国平 2015085223062 2010年7月16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1人牺牲、1人重伤。
由于1000多吨原油泄漏流入大海,导致事故现场附近50多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
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该起事故发生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所属企业又连续发生了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年“1024”火灾事故和大连石化分公司2011年“716”火灾事故、“829”爆炸火灾事故等3起责任事故。
【造成的危害与损失】虽然716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一个人伤亡,在各方努力下,事故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感到庆幸。
毕竟,事故留给我们一片飘满油污的大海,不仅涉及物质财富损失,而且给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首先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油污染造成的物质财富的直接损失和减轻污染损害所花费的间接费用相当惊人,而政府当局为消除损害采取行动花费的费用更大。
大连市已经调集了150桶消油剂和350包吸油毡,并组织了500艘渔船进入污染海域,配合专业船舶展开拉网式海上清污。
二是破坏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海水油污染后使得海洋生物数量锐减,面临灭绝的危险,而且海水一旦污染很难恢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极大破坏,海里漂上来的海带都被染成了黑色。
三是对沿海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距离爆炸现场最近的海域,海边密密麻麻储油罐,海面上泛起了大片的油污,海边的岩石也被浸成了黑色,岩石缝隙里存满了泄漏出来的原油。
四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
海洋生物被油污染后,人再食用这些海洋生物,其中的有毒物质就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2022年4月20日大连西太石化公司事故案例学习

2022年4月20日大连西太石化公司事故案例学习最近一段时间石油行业事故频发,XX19-3漏油事故、大X油罐连续爆炸等等,既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又造成了人员伤亡,对我们石油从业人员产生巨大警示。
作为海上石油从业人员,我们处在一个高危的作业环境中,生产班组特别召开会议,学习并讨论大连石油事故,举一反三,进行深刻的自检自查以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杜绝这类事故发生在我们身边。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大型事故的原因并不复杂,其实就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包括操作程序管理不善、承包商管理不善、应急程序管理不善等等,而这些程序管理对于海上生产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所以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力的缺失。
在现场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四起事故发生背后不只是单纯的技术个案,而是管理的系统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对案例的深入探讨,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解决。
2、防雷防静电方面:雷雨天气要关注平台冷放空、大船火炬和呼吸塔;冬季、皮肤干燥的人以及传化纤衣物的人,要重点释放静电;日常巡检加强对设备接地线的检查和补充。
3、现场热工较多,务必要有现场负责人全程监护,重视周围环境的动态监测和交叉作业沟通。
4、外输作业中务必严格执行规定,停止任何热工作业,并加强对火炬的观察。
5、加强承包商管理,严查承包商资质,现场负责人担负起职责严格监控施工程序,不放过任何安全风险。
6、现场操作严格按照程序要求执行,时刻牢记五想,五不干的要求,充分利用JSA分析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找到预控措施,做到细致不盲干。
7、增强现场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发现隐患、安全操作意识以及安全责任感。
8、每项作业应有相应的应急方案,一旦出现事故能够立即启动,缩短反应时间,尽可能降低事故影响。
9、定期开展自检自查,发现隐患点,充分利用隐患卡片,跟踪隐患整改情况,并做到举一反三,发现隐患深层次的原因症结。
14人被追责!大连市政府对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8·17”事故调查报告批复

14人被追责!大连市政府对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8·17”事故调查报告批复2017年8月17日18时31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第二联合车间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泄漏起火,市委市政府立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事故救援工作,于21时08分成功扑灭火灾,避免了造成次生灾害,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事故损失。
此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90余万元,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查明事故原因,防止此类事故重复发生,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重要的批示和指示,要求查明事故原因,深刻汲取事故教训。
大连市政府成立市公安消防局牵头的联合调查组,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原则,经过现场勘查、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认定了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
经查,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连石化公司第二联合车间三催化装置分馏单元原料油泵(P2201/2)驱动端轴承异常损坏,导致原料油泵剧烈振动,造成密封波纹管多处断裂,引起油料泄漏着火。
间接原因主要是该公司设备方面存在运行管理不严格、设备监测管理制度不够细化、设备检查记录不够认真、未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工艺、装置方面存在安全交底不够正规、工艺技术月报缺少具体分析、外操巡检不到位、巡检规定不够细化、对巡检人员的监管不够严格;安全管理方面落实全员责任制不够到位、落实安全承诺公告制度不够到位等。
近日,省安委办和国务院安委办分别审核同意市政府对该起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同意对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责成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向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深刻检查,认真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对14名相关责任人员处理如下:1.庞晓东,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记过处分。
大连湾溢油事故调查报告

大连新港起火爆炸事故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调查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温国平2015085223062 2010 年7 月16 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作业人员 1 人轻伤、1 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 1 人牺牲、1 人重伤。
由于1000 多吨原油泄漏流入大海,导致事故现场附近50 多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
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该起事故发生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所属企业又连续发生了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年“1024”火灾事故和大连石化分公司2011年“716”火灾事故、“829”爆炸火灾事故等 3 起责任事故。
【造成的危害与损失】虽然716 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一个人伤亡,在各方努力下,事故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感到庆幸。
毕竟,事故留给我们一片飘满油污的大海,不仅涉及物质财富损失,而且给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首先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油污染造成的物质财富的直接损失和减轻污染损害所花费的间接费用相当惊人,而政府当局为消除损害采取行动花费的费用更大。
大连市已经调集了150 桶消油剂和350 包吸油毡,并组织了500 艘渔船进入污染海域,配合专业船舶展开拉网式海上清污。
二是破坏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海水油污染后使得海洋生物数量锐减,面临灭绝的危险,而且海水一旦污染很难恢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极大破坏,海里漂上来的海带都被染成了黑色。
三是对沿海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距离爆炸现场最近的海域,海边密密麻麻储油罐,海面上泛起了大片的油污,海边的岩石也被浸成了黑色,岩石缝隙里存满了泄漏出来的原油。
四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
海洋生物被油污染后,人再食用这些海洋生物,其中的有毒物质就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据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日消息,截至2日15时,新大一线漏油事故现场抢险工作基本完成。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周边居民生活秩序基本恢复,管道运行已恢复正常。
经现场初步确认,此次事故是由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电缆穿越施工时,水平定向钻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道钻裂所致。
施工单位事前未按有关法规履行程序,公安机关已控制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
中石油表示,目前,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排查,溢出原油未对当地自来水管网造成污染,事故周边地带疏散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
下一步,将集中力量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污染物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处理。
据中石油通报,6月30日18时30分,大连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区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线钻通,导致原油泄漏。
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2.6月30日18时58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被钻漏。
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彻底扑灭,无人员伤亡。
网友:气味浓烈刺鼻据《新京报》报道,一位网友称,发生爆炸时他距离爆炸现场不到3公里,听到爆炸声后他和家人紧急逃离,“边跑边看到有黑烟腾起,后来空气中就开始飘来浓烈的刺鼻味道”。
一直到23时33分,在央视的连线报道中,仍可见到明火爆炸。
据央视记者在距离火场约6公里处描述,事发现场还是浓烟滚滚,现场火势非常凶猛,疑似多处地下下水道管口往外喷出大火和浓烟,火场周围几个下水道管口都在往外冒浓烟。
连线记者称,空气中弥漫着非常浓烈的原油味道。
昨日上午,家住大连湾里街道吉安社区的网友贴出了一份《紧急告知》称,“目前情况危险,按上级要求,请广大居民尽快撤离本区域,并关闭好家里水电气开关,禁止一切明火”。
昨日下午,记者大连市应急办获悉,目前,在中石油新大一线管道漏油事故周边,经排查确认无危险地带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
市发改委:施工未经审批1日凌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爆炸事故发布了官方消息,称系民企施工损坏管道,致使原油溢出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并导致明火爆炸。
据悉,这一工程是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车场北侧建设LN 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将输油管钻漏导致原油泄漏。
“发生事故的这次施工未经审批,属于未经允许的盲目施工。
”大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穿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必须经发改委、安监局联合审批后才可进行。
“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中石油有关方面人士也同时表示,施工未经批准。
安监部门人士也表示,施工时确应有监护。
环保部门:未污染自来水管网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组织专业车辆和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经查,溢出原油流入市政雨、污水管网,未对自来水管网等形成污染。
环保部门设置多处空气质量监测点,持续环境监测表明,V O 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超标0 .79倍,其他指标均正常。
目前,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正继续监测、处置溢油情况,中石油管道公司正在组织人员对事故溢油进行清理回收。
大连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经环保部门持续检测,事故地带相关井口检测气体浓度、油温度均已正常。
据新华社电新京报统计中石油在大连已发生多起较大事故2 0 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1500吨油泄漏入海,海水大面积污染。
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1人牺牲、1人重伤。
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 .19万元。
国务院认定这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直接原因是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同意、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祥诚公司使用天津辉盛达公司生产的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脱硫化氢剂”,违规在原油库输油管道上进行加注作业,导致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和原油泄漏。
事后,14名责任人被追究刑责;共给予29名责任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时任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蒋洁敏受到警告处分。
2010年10月24日中石油大连新港码头储油罐区失火,起火的正是该库当年7月16日发生事故的油罐。
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甘井子区厂区一炼油装置“三蒸馏转换器”发生泄漏起火,大火燃烧了6个小时后才被熄灭。
2011年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一车间内8 7 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
据了解,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属责任事故。
国务院认定,以上三起事故均为责任事故,给予35名责任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2013年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甘井子区厂区一联合车间939号罐着火,该罐用于储存焦油等杂料,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
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对涉嫌犯罪的3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24名责任人分别依规依纪给予处分。
据公开报道追问输油管缘何变成“火药桶”?“安全生产月”的最后一天—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被钻漏引发爆炸。
这距离去年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发生,刚刚过去半年。
安监总局在去年11月起开展的全国管道安全整治过程中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上万个。
可高度密集的排查,为何仍然没有挡住这起事故的发生?施工违规仍能开工大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导致事故的工程为穿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此类施工必须经发改委、安监局联合审批后才可进行,但这次施工未经审批。
“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中石油有关方面人士也同时表示,施工未经批准。
安监部门人士也表示,施工时确应有监护。
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黄毅说:“这次的问题与青岛爆燃事故不同。
不是因为管道本身泄漏,因此严格意义上与管道本身维护、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跑冒滴漏没有直接关联。
具体责任还需要进一步调查评估。
”黄毅坦承,历次油气管网事故都暴露出来的一个共性是:很多城市地下管线铺设地面标识缺失、不明显,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督察不到位。
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太难”针对舆论对油气管网“只查不改”的质疑,黄毅并不认同。
黄毅说:“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难点太多,解决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据黄毅介绍,安监总局在去年11月起开展的全国管道安全整治过程中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上万个。
特别是带有行业性特点的安全生产隐患突出,例如,油气输送管线和城市燃气存在违章占压管线、安全间距不足、管道埋藏过浅、部分管道腐蚀等。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5月16日的通报,我国陆上油气输送管线总长度约12万公里。
截至3月底,全国共排查油气输送管线隐患2.9万余处,需政府协调整改的隐患1万余处,其中重大隐患5072处,整改任务艰巨。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6月,经初步排查,辽宁全省已发现输油气管道安全隐患4126处,这些隐患整治起来并非易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说,这样的事故屡屡发生,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的问题,更反映政府管理基本面上出了问题。
因为管线不仅局限在厂区内,出了厂区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光靠企业自身管不了。
刘铁民说,城市管网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和生命,但是政府目前在铺设、管理、信息备案等方面层层都有漏洞。
“我曾经调研过北京一个地方,一百平方米的地上有30个井盖,问了多个市政部门连这些井盖地下管网是什么都不清楚。
这30个井盖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下城市规划能力的不足。
”刘铁民说。
据新华社电3.三问大连中石油输油管起火事故新华社记者蔡拥军刘敏“安全生产月”的最后一天——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被钻漏。
溢出的(103.43, -0.10, -0.10%)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扑灭。
这一切距离去年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发生,刚刚过去7个月。
而就在5月3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开展油气管网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防灾应急水平。
通知指出,要将油气管网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救援演练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将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情况进行暗查暗访。
如此高度密集的拉网式排查,为何仍然没有挡住这起事故的发生?一问:施工违规为何仍能开工?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大连金州新区铁山中路与城富街交叉路口处的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钻漏。
这一工程是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车场北侧建设LN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将输油管钻漏导致原油泄漏。
大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穿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施工必须经发改委、安监局联合审批后才可进行,而导致事故的这次施工未经审批。
“输油管道位于地下2米,按照要求,施工应从地下4米穿过。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中石油有关方面人士也同时表示,施工未经批准。
安监部门人士也表示,施工时确应有监护。
目前,大连市已经成立事故调查组,肇事单位的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黄毅说:“这次的问题与青岛爆燃事故不同。
据我了解,不是因为管道本身泄露,因此严格意义上与管道本身维护、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跑冒滴漏没有直接关联。
具体责任还要进一步调查评估。
”黄毅说:“全国油气管线超12万公里,又与供水、供气等城市管网交叉重叠。
有些企业管网需要自己解决,有些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解决。
是迁移地面建筑物还是重新拆设管网,情况很复杂。
改造过程中,哪个经济成本小,哪个社会成本小,也都需要统筹。
”他坦承,历次油气管网事故都暴露出来的一个共性是:很多城市地下管线铺设地面标识缺失、不明显,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和督察不到位。
二问:是否只查不改?针对舆论对油气管网“只查不改”的质疑,黄毅并不认同。
黄毅说:“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难点太多,解决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据黄毅介绍,安监总局在去年11月起开展的全国管道安全整治过程中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上万个。
特别是带有行业性特点的安全生产隐患突出,例如,油气输送管线和城市燃气存在违章占压管线、安全间距不足、管道埋藏过浅、部分管道腐蚀等。
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5月16日的通报称,我国陆上油气输送管线总长度约12万公里。
截至3月底,全国共排查油气输送管线隐患2.9万余处,需要政府协调整改的隐患1万余处,其中重大隐患5072处,整改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