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鉴定新法
端砚各种坑的石品及鉴别!
![端砚各种坑的石品及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94286d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4.png)
端砚各种坑的石品及鉴别!端砚分为:老坑(水岩)、坑仔岩、麻子坑、宋坑、梅花坑、绿端、古塔岩、朝天岩、宣德、白线岩。
现在介绍下端砚的石品及鉴别方法:老坑老坑砚石材料采自深于河床之底的石脉,由于长年受水的净化浸渍,自身石质温润且幼滑,石色青灰中带蓝紫,制成砚后经历长期的使用揣摸与墨长期相伴,加之漫长年月的空气接触氧化,因此发生质的变化,表面皮壳墨光擦洗不去,由表入里必然有墨渗痕,甚至用细砂擦开小片砚堂观之,所见的石肉也与新砚有明显的区别,色泽变深,由紫蓝偏灰黑,砚的本身有些也会出现断续的细小裂纹状或分层剥离,细辨之,老坑所俱的石品隐约可见:如玫瑰紫青花,金银线,冰纹或鱼脑冻,蕉白等。
老坑砚石岩性: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
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
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大西洞与水归洞同称老坑砚石,在色泽上粗看大致一样,其实仔细审视仍可分辨出来。
大西洞石色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蓝;水归洞则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紫。
大西洞之冰纹似乎多些,水归洞则相对少些。
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
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青花、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
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
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
老坑,尤其是出自大西洞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最理想的,是砚石中最为娇嫩之处,最为难得。
鱼脑冻或蕉叶白的周围必定有胭脂晕火捺,最好者是将整个“冻”团团围住。
冻内或近边沿处必定有青花,有时还有玫瑰紫青花,这种鱼脑冻是非常罕见的,不要说是完整的白如晴云的鱼脑冻,就是碎冻亦属少见。
我以为很有必要将老坑砚石中的“冻”,“晕”和“荡”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影响“冻”的真正价值。
手把手教你鉴别端砚(四):老坑(2)——石眼
![手把手教你鉴别端砚(四):老坑(2)——石眼](https://img.taocdn.com/s3/m/b858c1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2.png)
手把手教你鉴别端砚(四):老坑(2)——石眼端砚是我国最难鉴定的观赏石种之一,历代文玩爱好者对其坑口、石品进行过无数次总结。
而近年端砚鉴赏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
但是,以单一坑口配图逐个介绍的形式,并没有解决人们对端砚鉴别的迷惑问题。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和外地朋友,缺乏实地、实物的接触经验积累,按图索骥简直如同隔靴搔痒,有时还蒙受经济损失。
为解决端砚的鉴赏问题,帮助端砚爱好者更直观学习端砚,避免经济损失。
文人端砚的代表人物林少勇先生以最直观的实物现时比对方法,讲述端砚坑口的石色、石品区别和鉴定要点;再从端砚的材料价值、设计理念、文化含量和技艺特点,讲述端砚的价值构成。
本期讲到最为著名、最为贵重的老坑砚石。
因老坑鉴别内容丰富,特别是石品多姿多彩,因此将分石色●石肉鉴别、石品鉴别等多期。
本期是砚石鉴定第四期,老坑鉴别第2期。
原创经典为你奉献概况老坑是端砚石中石质最好、影响最大、价值最大的砚坑,坑口位于西江羚羊峡东出口南岸约50米。
老坑砚石是含铁质的泥板岩,储量未有最权威的数据,但历代均小心翼翼开采,而至1999年封坑之时,所采之石开始偏红,万斤砚石中常常不到数件佳料,部分老石工认为储量已接近枯竭。
老坑砚石细腻幼滑,娇嫩密致,且石品丰富,自古千金难求。
因此,鉴别端砚石往往以老坑石为核心标杆,依次对比定论其它坑别的区别标准。
图1:老坑洞口位于西江羚羊峡东出口,距离南岸约50米处图2:70年代重开老坑前的旧洞图3:新中国重开老坑后的新洞入口,距离旧洞约20米。
图4:70年代开采老坑场景。
老坑石眼的鉴别石眼价值古来便有争议,盖因石眼主要作用在于装饰,而非下墨、发墨等实用之处。
但自古以来,石眼却一直又是最倾倒众生的端砚石品,也无可置疑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古语“端砚贵有眼”便是佐证。
确实,石上有眼,睑、睛、瞳俱在,这本身已是一个勾引人好奇心的奇象,加上或青绿、或牙白的色彩,在紫蓝的砚石上夺目生辉,不愧是端砚最突出、最亮丽的石品花纹,这注定它的价值将跨越鱼脑冻、青花等石品,在现代审美及工艺雕刻价值取向中位列前茅。
辨别端砚有妙招
![辨别端砚有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100386f0f90f76c661371adc.png)
标题:辨别端砚有妙招:一辨色二品纹三听声(注:本篇用瑞哲轩ID发布)正文:现在端砚收藏越来越火了,我们瑞哲轩的小小展馆里经常迎来四方嘉宾,高手有之,菜鸟也不少,尤其是新入行的同志,对如何辨别端砚的优劣更是问题多多。
在下知道坛子里高手云集,也并不敢卖弄,无非是做点小收集,抛砖引玉,希望有高人也出来指点一二!辨别端砚,和鉴赏别的艺术品一样,首先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辨色,各个品种颜色自有特色!1.老坑:老坑颜色是灰紫色,有时候带点蓝色;2.坑仔:紫红色(坑仔是三大名坑中颜色稍微偏深红一点的)3.麻坑:青红相间;4.宋坑:深紫色偏红;5.梅花坑:苍灰色带军绿;6.绿端:绿色为主,也有黄色和红色7.白端:白色;8.冚箩蕉:颜色各异,近似三大名坑;9.朝天岩:灰褐色;10.白线岩:又称有冻岩,颜色近似三大名坑,但稍微偏黄;11.宣德岩: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12.沙浦石:颜色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的端砚坑别的颜色;仅从颜色上可以轻松而准确判断的坑别是:宋坑(深紫红色,该颜色是宋坑独有的)、白端、绿端。
再者,就可以细品石品纹理了。
1.老坑:冰纹、冰纹冻、鱼脑冻、金银线、天青、青花、火捺、五彩丁等;具有冰纹和冰纹冻石品的端砚几乎可以有八成的把握判断为老坑,当然其他坑口偶尔也具有该种特征。
但五彩丁作为石品中的瑕疵,是和老坑相随相伴的。
2.坑仔: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3.麻坑:翡翠纹、鱼脑冻、天青、青花、火捺、蕉叶白等,石疵虫蛀等麻坑在石品上除了少见冰纹以外,其他的石品特征和老坑和坑仔相近,有虫蛀石疵是麻坑相对而言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4.梅花坑:多眼且大,而且石眼的颜色偏黄。
这一特征几乎是梅花坑所特有的。
5.冚箩蕉:编制状的平行纹理是冚箩蕉独有的,而且冚箩蕉没有石眼。
6.朝天岩:青苔斑又称霉苔斑或者玳瑁斑,是朝天岩独有的,就像生长在石头上的发霉斑点。
7.白线岩:火捺、青花、鱼脑冻和眼;8.宣德岩: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9.沙浦石:石品多种多样,涵盖端砚所有坑别的特征;通过石品纹理的辨别,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梅花坑、冚箩蕉和朝天岩了,剩下的就是白线岩、宣德岩和沙浦石了,因为这三种坑口的石头无论是从颜色还是石品纹理上面,都具有三大名坑的特征,这也是端砚判断的重点,也是人们经常容易犯错的误区,当然也就是不良商家通常以次充好的重灾区了。
端砚老坑的鉴别方法
![端砚老坑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274b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9.png)
端砚老坑的鉴别方法
端砚老坑是指产自中国端砚原产地的砚石,由于历史的积淀和工艺的特殊性,
因此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着以假乱真的情况,因此了解一些鉴别方法是必要的。
首先,观察石纹和色泽是鉴别端砚老坑的重要步骤。
端砚老坑通常具有明显的
纹理和自然形成的石纹,色泽通常为深灰、青灰或墨绿色。
真正的端砚老坑常常呈现出细腻、均匀的纹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光泽。
同时,真品的色泽往往较为均匀,不会出现显眼的色差。
其次,观察砚面的质感和纹路也是判断端砚老坑真伪的重要方法。
端砚老坑砚
面质地坚硬、细腻,经过世代的使用和打磨,可以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光泽和质感。
同时,砚面上的纹路往往呈现出自然形成的生动姿态,没有机械加工的痕迹。
此外,端砚老坑的石块形态也能提供一些线索来进行鉴别。
真正的端砚老坑往
往是天然形成的石头,因此形态通常不太规则,表面可能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
如果一块端砚老坑石头过于规则,并且表面光滑均匀,那么可能是经过加工的伪品。
最后,考虑到端砚老坑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还应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专
家的意见。
端砚老坑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收藏经验,能够帮助鉴别端砚老坑的真伪。
总的来说,鉴别端砚老坑主要依靠观察石纹和色泽、砚面质感和纹路,以及考
虑石块形态和历史背景。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块石头是否为真正的端砚老坑。
在购买端砚老坑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确保自己投资的价值和真实性。
鉴别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不能乱来,得从这3个方面入手
![鉴别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不能乱来,得从这3个方面入手](https://img.taocdn.com/s3/m/17cca3f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7.png)
鉴别四大名砚之一的端砚,不能乱来,得从这3个方面入手众所周知,文玩的最初形式,就是文房用具之中,一些具有把玩乐趣的小物件,但是随着发展,才慢慢的变成今天的现状,但是归根结底,只有文房用具,才是真正的文玩,今天咱们就来说一种文房用具,笔墨纸砚中的砚。
了解砚台的玩家应该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砚吧,分别是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而其中,端砚算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了,从最早发现于唐武德年间的箕琪砚,到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而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一,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甚至是权力拥有者的喜爱和推崇,时至今日,一些喜欢收藏的的文玩爱好者,对于端砚,那也是非常的重视的,这就导致市场上造假的端砚非常多,所以,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端砚的鉴别的三个方法。
一、看石色,古今不一不同时期的端砚的制作所用的石料的颜色不一样,所以在看一方端砚的时候,首先擦去表面的浮灰和风化层,然后看内部的石色,大概有三种颜色,第一种就是紫石,主要是老坑,坑仔岩或者麻子坑,宋坑等地开采的石料,算是端砚中最常见的一种。
第二种就是绿端石,是一种比较容易混淆的石料,因为是天然的青绿偏黄的颜色,非常漂亮,娇嫩,几乎无瑕疵,这与吉林的松花石和甘肃的洮河石很相似,所以非常容易混淆。
第三种颜色就是非常稀有的白端石,整体呈乳白色,上手细腻油润,很纯净,但是因为白端石的脆性比较大,非常难以雕刻,又因为后来白端石被禁止开采,所以现在市场上白端石的端砚非常少见。
二、看石眼,有眼成端因为制作端砚的石料在形成的最初期,掺进了含铁质的矿物质或者黏土,然后被包裹,会形成不同颜色的壶,而制作成端砚之后,就会在表面形成石眼,而看石眼,也是鉴别端砚的一个方法,正所谓,无眼不成端嘛。
端砚的石眼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种:鸲鹆眼,眼型与八哥的眼睛非常相似,通体呈青绿色,有偏黄的色调参杂其中。
鹦哥眼,顾名思义,与鹦鹉的眼睛有些许的类似,整体呈黄黑相间的孔状晕染状,是端砚石眼中的上品。
端砚收藏与鉴赏的方法
![端砚收藏与鉴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9e2e4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2.png)
端砚收藏与鉴赏的方法端砚最初纯粹是书写的工具,并非一早就成为收藏品。
因端砚发墨殊快、研墨不滞、出墨细滑、墨不损毫,深得书写者喜爱。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端砚收藏与鉴赏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端砚收藏与鉴赏的方法端砚作品有别于其他工艺美术品,它的材料已经决定了作品的唯一性。
选购收藏端砚工艺美术作品,综合起来应考虑四方面因素:1.端砚砚石石质;2.作品作者;3.作品的雕刻工艺;4.作品创作意境、文化内涵等创意。
这四个因素选购收藏的准则,该观点在本书作者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先生就端砚收藏问题进行多次研讨的结论,得到他的一致赞同,认为收藏家应按上述四个准则进行选购收藏端砚。
端砚砚石石质:端砚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主要是因为石质比其他石砚好。
因此,挑选端砚时,首先是看端砚的石质。
看石质首先要看砚堂,无论出自端溪哪个坑洞,砚堂石质一要纯净无瑕,二要滋润细腻,三要石品丰富。
除了凭视觉去分辨外,还要用手去感觉,即用手背来回抚摩,然后用掌心按在砚堂上停留几秒,好的端石会有一阵清凉的感觉。
掌心按处则有小片水汽,此为滋润。
故古人称端溪老坑可以“呵气研墨”,虽然有些夸张,但由此也可见端砚石质的特点。
作品作者:作品作者的素质及其综合水平,是决定着作品优秀成败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收藏价值。
一位优秀的工艺美术师(家)必须具备:1.好的思想品格和人格魅力,才创作出感染和打动读者心灵的好作品;2.精湛的雕刻技艺,精湛的雕刻技艺是创作作品的基础和前提;3.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选购收藏端砚作品首选优秀的工艺美术师(家)的作品。
雕刻工艺:端砚作为工艺美术作品,雕刻工艺,决定作品优劣。
砚刻和其他石刻的区别,即石刻是以欣赏和摆设为主的工艺品,而端砚作品除了有砚刻的共性外,必须具体体现出研墨功能的实用性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应有端砚的文化艺术特色和端砚作者的个性风格。
作品创作意境、文化内涵等创意:作为艺术作品创作意境、文化内涵、主题思想等是作品的灵魂。
砚台鉴定“四要素”
![砚台鉴定“四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4da058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5.png)
砚台鉴定“四要素”
砚台鉴定“四要素”
历史上,砚台是书画家必备工具之一。
现如今,砚台已经成为重量级的收藏文物,收藏时也要具有专业知识。
我国最著名的四种砚台分别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这四种砚台因为材质、品相出众,是历代文人书桌的首选,所以购买时特别要注意流传有序。
如果无法通过传承有序的方式判断古砚,则需要通过品、工、质、铭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
首先是品、工。
古人制作砚台都是人工雕刻,那时的砚台是一件非常风雅的物品,外型美观大方;而现代的砚台都是机器压制,人工雕刻痕迹就成为砚台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次是质。
以四大名砚之首端砚为例,端砚之石是三四亿年前泥盆纪地质时期,经过高温高压后形成的泥质变质岩。
它含软的泥和硬的硅,砚石刚中带柔。
端砚石品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金星点、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购买时千万不要认为这些纹理、斑点是瑕疵,这些都是端砚的特点。
第三是铭,指砚的雕刻者在砚的某个部位题诗或作句。
如果砚身没有落款或名讳,诗句、作句的书法优劣或者文笔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古砚的价值。
另外还可留意雕刻水平的高低,花纹的繁复、镂空的图案能体现出匠师的雕刻水平。
中国名砚之首:端砚的鉴别小技巧,四招教你辨别你手中的端砚!
![中国名砚之首:端砚的鉴别小技巧,四招教你辨别你手中的端砚!](https://img.taocdn.com/s3/m/abf4d2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5.png)
中国名砚之首:端砚的鉴别小技巧,四招教你辨别你手中的端砚!闲来无事,搬张凳子在树下饮茶,正所谓古有李白月下饮酒,今有三藏树下饮茶。
下午的时候又去了一趟古玩城,看到一个古砚,不免想到古人的一些书法绘画都离不开这文房四宝之一,心中隐隐会有一些触动。
所以就想写一篇关于古砚的文章,三藏也见到许多藏友是喜欢收藏这一类的文雅物件,但是却往往收藏不到自己心仪的。
三藏觉得收藏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要有意识地去了解收藏品,包括它的工艺水平、文化底蕴内涵、风格等,最主要的就是心态要端正,长期以往就能形成一种感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力”,结合最新的收藏市场动向,才能对藏品未来升值做出一个估算,如果对于高档收藏品的价值无法估量,也可将目光转向中档产品。
收藏不怕买差,就怕买假,真正的古玩艺术品即便品相不全也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而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以其"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的品质堪称绝顶,无与伦比,令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端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可谓是闻名遐迩。
砚台的好坏优劣主要取决于它的石质,中国四大名砚包括: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其他还有很多杂石砚,包括一些秦砖汉瓦都有改制砚台的习惯,所以砚台的好坏优劣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第一是石质、第二是做工、第三是年份,这三点是决定砚台高低优劣的重要依据。
很多人诟病专家的眼力和水平。
其实三藏在想。
专家就算看这件东西水平再差,也不会比普通人从来没有接触研究过藏品的人差吧?何谓专家?就是在某一门学问上有深度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学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普通人而言,专家是高不可攀的。
对于同为学者而言,某某在本专业哪个领域内属于领军人物,这在专业人士圈里那是有口皆碑的。
当然,三藏并不是说专家说的就是一定对的,只能说给你作为更加详细的参考。
书中自有黄金屋,三藏找寻相关资料后发现三种较为简单鉴别端砚真假的方法:一看石色,二看石眼,三看石品。
古砚辨伪真的很难吗?教你快速辨别区分新老砚台的方法?
![古砚辨伪真的很难吗?教你快速辨别区分新老砚台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e040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5.png)
古砚辨伪真的很难吗?教你快速辨别区分新老砚台的方法?无心捡漏 2020-04-16 08:01:00今天给新手讲一讲老砚台的辨伪的常识,砚台是一个小众的收藏门类,收藏人数远远不及瓷器、字画、玉器、木器、铜器等收藏大项,但是往往有名气的收藏大家偶尔也会收藏几块老砚台,因为老砚台不仅仅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在文房器物被热捧的今天,砚台更是文房之首,古砚上的纹饰和铭文博大精深,研究起来深奥至极,就算没有纹饰的素砚,往往观其奇特纹理也会惊叹造物主之神奇,纹理之奇妙看着看着会身陷其中不能自拔,除了高雅人士的热爱,像我们这种庸俗之人也有另一种观点,精品古砚不仅提升自己的收藏水平,更是有保值增值的作用,但是古砚与其他收藏种类大相径庭,古砚种类多达百种,每种天然纹理更是千奇百怪,想要研究明白着实得下一番功夫,不仅如此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仿品,就算是被收藏“老炮”遇到也难免打眼,还有很多真砚假铭或者经过专业修复的残次品充斥着古玩市场,这让人防不胜防,接下来我就把我所了解的初级古砚鉴定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收藏之路上千万不要陷入误区。
1.看包浆所谓包浆皮壳就是砚台表面经过长年累月或是把玩或是与空气接触形成的一层自然光泽,一方古砚上面的包浆绝对不是短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要经过百年甚至千年的老化,此外砚台是文房的实用器物,古砚经过长期的研磨实用,基本都会留有浓淡不一的墨渍绣,往往仿古砚台上面的包浆大多是用颜色进行涂抹做旧,色泽十分明显,包浆十分不自然,经过蘸水擦拭,做旧包浆十分容易脱落,总之从包浆判断砚台新老只是鉴伪的一方面,就像看瓷器或者玉器表面的包浆一个道理。
2.看石质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和安徽歙县的歙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古代开始就有仿制四大名砚的伪砚流传于世,然而以现代仿品最具有杀伤力,最具欺骗性,但是造假者如果想仿制的像,必须要用四大名砚的当地石材进行作伪,这样会耗费大量的金钱,所以造假者往往找到与四大名砚相近的石材进行造假,已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虽然有些石材看上去可以达到八成像,但是一旦摸上去与四大名砚触感不同,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和安徽歙县的歙砚摸起来十分细腻光滑,石质非常润泽,好的石质摸起来像小孩肌肤一样,摸起来干涩粗糙不堪说明砚石的石质较差,我们托起端砚用手指轻轻敲击,敲击端砚发出一种木头的声音,而敲击歙砚发出一种金属的声音,而敲击澄泥砚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敲打砖石的声音,听声音也可以做简单的石质辨别,要想了解砚台真正的石质我们必须要将砚台洗净,老砚台上一般会粘有陈年墨迹,遮盖了原本漂亮的石质,随我们的判断产生了影响,其次我们用手掂量砚台的重量,同等大小重的砚台说明质量好石质细,重量轻的砚台说明石质粗糙,然后我们再看石质是否有过修补?修补过的地方和原石比一定有色差。
端砚麻子坑鉴别方法
![端砚麻子坑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e846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3.png)
端砚麻子坑鉴别方法
要鉴别端砚、麻子坑这两种文房四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
察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外观上进行比较。
端砚一般为石制品,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有一定的重量,通常呈现出自然的纹理和颜色。
而麻子坑则是一种特殊的砚台,通常由石灰岩或砂岩制成,表
面多孔,质地相对较轻,常常呈现出灰白色或淡黄色。
其次,我们可以从用途和历史背景进行比较。
端砚是文房四宝
之一,用于研磨墨块的工具,历史悠久,制作精美,常常被书法爱
好者收藏和使用。
而麻子坑则是用于研磨朱砂的特殊砚台,主要用
于国画,因其独特的材质和纹理,也备受收藏家喜爱。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材质成分、制作工艺、保存状态等方面进
行比较。
端砚通常由硬质矿石如硬玉石、砂岩等制成,制作工艺精湛,保存完好的端砚往往历经岁月仍然保存完好。
而麻子坑则是由
石灰岩或砂岩等材料制成,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保存状态和使用年
代会对其外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要鉴别端砚和麻子坑,需要结合外观特征、用途历
史、材质成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如何鉴别端砚和麻子坑。
端砚鉴定方法与技巧
![端砚鉴定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f07aa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0.png)
端砚鉴定方法与技巧一、观察砚的外观1. 观察砚的材质。
真正的端砚石材质地细腻,色泽深沉,具有独特的纹理和光泽。
2. 观察砚的造型。
端砚的造型通常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3. 观察砚的雕刻工艺。
真正的端砚雕刻工艺精湛,细节处理到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检查砚的使用痕迹1. 检查砚的磨损。
真正的端砚由于长期使用,表面会有一定的磨损痕迹,这些痕迹是鉴定端砚真伪的重要依据。
2. 检查砚的包浆。
真正的端砚在使用过程中会形成一层厚厚的包浆,呈现出独特的油腻感,这也是鉴定端砚真伪的重要特征。
三、辨识砚的刻字和铭文1. 了解常见的刻字和铭文风格。
真正的端砚刻字和铭文风格古朴,字体流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2. 检查刻字和铭文的完整性。
真正的端砚刻字和铭文应该完整无缺,没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四、了解砚的历史背景1. 了解端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真正的端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鉴别端砚的真伪。
2. 检查砚的年代特征。
不同时期的端砚具有一定的年代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鉴定端砚的年代。
五、比较和研究类似砚品1. 收集类似的砚品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真伪端砚的特征差异。
2. 学习其他专家学者的鉴定方法和经验。
通过学习其他专家学者的鉴定方法和经验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
六、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检测1. 使用手电筒照射检测。
手电筒可以用来观察砚的内部结构和裂纹情况,是检测端砚真伪的重要工具之一。
2.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放大镜可以用来仔细观察砚的细节部分,如雕刻工艺、刻字和铭文等,是鉴别端砚真伪的重要工具之一。
3. 使用专业检测仪器。
如红外光谱仪、电子显微镜等高端专业仪器可以用来检测砚的成分和结构,是鉴别端砚真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七、咨询专家或专业机构1. 咨询博物馆专家或研究员。
博物馆专家或研究员具有丰富的文物鉴定经验,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鉴定意见。
如何鉴别端砚品质
![如何鉴别端砚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be54021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7.png)
如何鉴别端砚品质如何鉴别端砚品质端砚鉴赏端砚形制与雕刻艺术流派历代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自然端砚、粗刻端砚与精刻端砚三种。
自然端砚就砚石开采时形状略加修饰。
粗刻与精刻端砚多以天象、山水、人物、动植物为题材,融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技巧于雕刻艺术,具有于精细中见豪放的岭南特色。
端砚要丛质地、颜色、品种和做工四方面来鉴赏。
石质端砚是古人磨墨的工具,故古人鉴赏端砚,首先看它是否发墨。
而发墨的关键,在砚石的石质。
宋人蔡襄认为:发墨非易磨墨。
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涤之泮然立尽,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滞于砚耳。
故识者以易磨墨为下墨(落墨),墨如油泛为发墨。
砚之佳者下墨发墨二者相兼。
清人计楠在《端溪砚坑考》教人用轻敲砚石,辨其声响的方法,来鉴赏石质。
他说:“石之嫩者,其声清远。
嫩如泥者,其声静穆。
东坡(苏轼)称其声磐,米史(米芾)称下岩石细扣之清越是也。
惟老者声铿然,不发墨矣。
”可见发墨是鉴赏好端砚的条件。
石色端砚以紫色为基调,但各名坑砚石色泽有差异。
观察、比较、分辨端砚石色时,一定要以水浸石(最好是沉水观之)才能看得清楚、准确。
比如拿一块优质老坑砚石湿水之后观察,就会发现它的色泽是以紫蓝色为砚石的主要色调,在紫蓝色的基调上可以观察到老坑砚石色采斑澜、富有变化,纹理清晰、明净、纯洁。
而其色彩又好像是从砚石里透出来,而不是浮在表面的。
因此给人一种实的而不是虚的,凝重浑厚的而不是单薄轻浮的感觉。
此外,采砚石时代的不同,石层走向不同,石色亦不尽相同。
同是一个端溪砚坑所出之砚石,由于时代不同或不同时期开采,它的色泽也不会完全相同。
即使同时开采,同一个坑,由于石脉走向不同或者采石工作面不同,砚石色泽亦有稍微差别。
据史籍记载,唐宋时期所采的端溪砚石,绝大多数为深紫色,故人们评价端石的色泽时总认为“色贵青紫”,而以“灰苍色”为下品。
水岩(老坑),采挖至明代则有大西洞和水归洞,其石色则不能以紫色为贵了。
它以紫蓝色为基调,俗称宝蓝,夹有青黑色、紫红色、苍白色,在紫蓝的基调上色彩越多、越丰富越名贵。
端砚鉴别——精选推荐
![端砚鉴别——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cd66aa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2.png)
端砚鉴别 众所周知,笔墨纸砚是在我国古代素有“⽂房四宝”之称,是我国古代必不可少的书写⼯具。
端砚因其优良的⽯质和优越的性能,位列我国四⼤名砚之⾸,历年来倍受⽂⼈骚客、达官显贵的亲睐。
现在⼈们的书写习惯的改变了,砚台作为书写⼯具的性能也⼏乎消失了。
端砚在书写领域的作⽤⼤⼤减⼩,但是在收藏投资领域,端砚可谓⼀宝。
近些年来,⽤端砚送礼的⼈也越来越多,很多⼈想购买端砚却⼜因不认识端砚⽽害怕上当。
端砚鉴别⽅法之⼀:⽯⾊ 鉴别端砚可以从⽯⾊⼊⼿,但端砚开采的名坑众多,不同的坑中所出的端砚的⾊泽也有差异,所以鉴别端砚最好把岩⽯沉⼊⽔中再做观察。
古⼈云“端⽯尚紫,淄⽯尚⿊”,可见紫⾊的端⽯质量是最好的。
虽然说因为环境的差异,不同坑中出产的端⽯的⾊泽并不是单纯如⼀的,但是端⽯的主⾊调为紫⾊,这⼀点是⽏庸置疑的。
判断端砚品质的⾼低,不能单纯从颜⾊⼊⼿。
不仅不同坑中端砚颜⾊会有差异,同⼀个坑中不同的时间段出产的端砚颜⾊也可能存在差别。
除此之外,还有以⽩⾊为主⾊调的⽩端,以绿⾊为主⾊调的绿端,但都是极少见的。
端砚鉴别⽅法之⼆:⽯声 鉴别端砚不仅要观其⾊,还需要听其声。
将⽯料放在⼿上,⽤另⼀只⼿轻轻敲击,⽤发出的声⾳来判断端砚。
古⼈认为端砚“扣之⽆声,磨墨亦⽆声”这是不准确的。
⼀般来说,若敲击端砚发出的声⾳为泥⽊之声,那么它可能出产于端溪⽔⼀代;若为⽯声,那么它可能出产于斧柯东⼀代。
泥⽊之声说明⽯料主要有粘⼟矿和⽔云母构成,质地柔软细腻。
⽯声说明⽯料含沙量较⼤,质地相对粗糙。
所以说,发出泥⽊之声的端砚质量是最佳的。
端砚鉴别⽅法之三:⼿感 ⼿感是鉴别端砚的⼀个重要的⽅⾯。
鉴别时要⽤⼿⼼细细抚摸砚堂然后⾄砚池,⼿感细腻者为上品端砚。
现在商家为了掩盖商品的瑕疵让其更加美观,往往会给成品端砚上蜡,但是⼀般砚堂是不允许上蜡的,否则会使其⽆法研磨。
所以在做⼿感鉴别时,⼀定要抚摸砚堂。
除了上⾯的⽅法外,鉴别端砚还应遵循以下⼏点: ⼀、以紫为贵:主要是指⽼坑、⿇⼦坑出产的紫砚。
端砚的鉴别(肇庆)
![端砚的鉴别(肇庆)](https://img.taocdn.com/s3/m/3706465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2.png)
端砚的鉴别(肇庆)端砚的鉴别(肇庆)老坑:老坑的石质细润,纹理致密,摸索起来像小孩的皮肤,有下墨快、发墨好的实用效果。
石色深紫色微带灰蓝,色彩丰富,石品花纹有金线、银线、冰纹、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天青、火捺、石眼等,这些石品常常一起出现,交织成一幅缤纷绚丽的画面,成为老坑的特色,尤其是明清以后的大西洞与水归洞,石品最为精彩,老坑石眼较少,偶而能出现一、两颗已属难得,眼多呈隋圆形,多翠绿色,眼周围的黑色晕圈深而宽,这是老坑石眼特征之一,老坑眼多鸲鹆眼,颜色翠绿稍许偏蓝,晕圈数重,晶莹可爱,象牙眼也是老坑的特色。
麻子坑:麻子坑由蓝、红、紫、黄、白等各种颜色交织成细密的平行纹理,形成麻子坑的特徵,石品花纹有名贵的蕉叶白、鱼脑冻、青花、天青、火捺、石眼…等等。
麻子坑的石眼不多,颜色以翠绿为主,形体大而不完整,偶而也有美丽的鸲鹆眼。
麻子坑多虫蛀,几乎每块都有。
麻子坑有“水坑”与“旱坑”之分。
水坑石质要比旱坑细润。
水坑的石色较深,石质滋润、纯净,虫蛀比较少,石品花纹多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石眼则较少。
旱坑石质不及水坑滋润,石色偏青,常有胭脂晕火捺出现,形成青、红相间的色调,其它常见石品有天青、天青冻、石眼。
坑仔岩:坑仔岩肇庆人又称康子岩,它石质细润、坚实,石色深紫色微带赤,颜色比较均匀,没有老坑与麻子坑的石色丰富。
三大名坑中坑仔岩以眼多闻名,有明媚的鹦哥眼、雄鸡眼;石眼层次分明,晕作数重,深受人们的喜爱。
眼绿莫如老坑与麻子坑,眼媚莫过坑子岩。
石品花纹还有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火捺、青花…等。
宋坑:它的代表色是深紫色,即是古人所称的猪肝色。
宋坑中有一种紫红色的砚石,肇庆人称为“一片红”,呈调均匀,望之浑厚凝重,这种宋坑锋芒刚强,磨墨效果非常好,古人口若悬河中的“紫端”,“紫云”,应与“一片红”有些渊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宋坑看起来动感十足,常有精彩的马尾纹火捺出现,近年所采出的蕉园坑有一种砚石色调丰富,颜色偏黄,有明显的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等石品花纹,具有强烈的特色。
端砚鉴定新法
![端砚鉴定新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dbd682bcd126fff7050bf1.png)
凡是古玩,历来皆有作伪,端砚亦不例外:以次充好、以无名充有名、假刻砚面、以新充旧、制作假石眼、按著录上名砚式样制作、刻上名人之伪铭文、落名人之伪款等等,借以提高“身价”牟取暴利,这是作伪的通常手法。
因端溪石砚,石料颇为名贵,市面上常见的伪造端砚,石料大多是选自别处颜色相近、有美丽之纹理或有石眼的,但它石质瘦硬干燥,没有端石之优越性能,虽然精雕细刻,但是石质却不入档;以前端砚中有石眼的尤为罕见,而现在卖端砚的商店之中,大多数都是有石眼的“端砚”。
端溪砚石历代开采很多,坑洞、石品名称繁多:坑又分为水坑、山坑;宋坑、明坑、清坑、麻子坑、吴兰修坑、张之洞坑……坑又多分为各种的坑、洞;石品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火搽、天青、冰纹、金星点、石眼等等;端石以色调而名的有:紫端、白端、青(黑)端、绿端等;紫端居多性能较优越,白端、青端、绿端等较为稀少;呈灰苍、黄赤色的端石为下等品。
《端溪砚谱》记载:“石性贵细润,石色贵青紫。
”故人们对紫端砚有“紫云一握胜千金”等,华丽幽雅的词句来赞美。
因端溪砚石开采历时长久,坑洞、石品颇复杂、又有不少的鱼目混珠。
那么如何鉴定端砚真、伪、优、劣?汉藏文化专家根据祖传的鉴别方法,经历50多年的实践体会,鉴定端砚有六诀:一、为看端砚的颜色(紫、白,青、绿等)来认定;二、为观石质是否细润、坚实;三、为上手时感觉:端石为沉积岩轻重适中,上手时有滋润之感;若感到大轻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觉,均有伪品之嫌;四、为听声:端砚叩之声音较小且闷哑,不像其他石砚叩之声音带脆带响;五、为用指按:只要按1秒钟,端砚上就会有“水气”形成的手指痕迹;六、为呵气:朝近端砚呵一口气,砚上就会凝聚一薄水层,用指一抹可见凝聚的水多寡。
若符合上述六点的端石砚的色、质、性,那就是真品;反之为劣、伪品。
若上述五、六两点性能越强,那端砚就越优越,水坑洞的佳品呵气可研墨!。
端砚的鉴定
![端砚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8d5c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9.png)
端砚的鉴定可将砚坑分为三大区域:一、以端溪水一带砚坑为主的有: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罗蕉等,它的石色都是以紫色为基色。
老坑:石色紫蓝带青色,敲击是木声,石品花纹有鱼脑冻,蕉叶白,天青,青花,玫瑰紫,冰纹,金银线,石眼等,五彩钉也是老坑独有的石品,石质片状层明显,有油然光的反光体,石皮陈旧,金银线分布匀称,老坑有大西洞和水归洞之分,而水归洞紫中带微赤,石质也滋润细腻。
坑仔岩:位于老坑之上约600米,是宋代开采,石色青紫带红,敲击木声,石品花纹有鱼脑冻,浮云冻,蕉叶白,天青,火捺,石眼多而有晕,黄龙纹是它的特征。
近年由于偷采严重,在原洞口又出现了其他分洞,如猪仔岩,传闻有一名叫猪仔的人在这一带进行采挖发现,约距坑仔岩正洞口十几米取出的砚石,它与旧坑仔岩相比石色偏淡,石品花纹不多,石质次之,但洞与洞相通,大多数端砚人也承认它属坑仔岩砚石,也同一石脉,现在坑仔岩四通八达,毁坏性很大,经常出现塌方,洞内又出现了叫天仙一砚石,有人又叫它新坑,讲法不一,但我认为还是同坑仔岩同一石脉也应归属坑仔岩砚种,现时冒充坑仔岩砚石较多,鉴定的难度也不断加大,特别是有些端砚厂自行印制的收藏证书作品证书等对端砚行业是一个损害,政府能加以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古语有赞美一词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现代人也流传了一句端溪砚村盗石人,卖的砚石贵金银这是有钱掏的一个写照。
麻子坑:位于老坑以南3000多米的山腰上,它可分旱岩和水岩,石色青紫带蓝,石品有天青冻,天青,青花,火捺,石眼,石质细腻,滋润,敲击木声,但虫蛀,瑕疵较多,它的特征有麻子点,有微小的条纹状,现在优质的麻子坑石源也很少了,是近几年滥取和偷取所造成的后果。
在麻子坑附近现在也发现了类似的石源,有天青,石眼,但石色偏淡,石眼大而无睛,存量不多,行内人叫新麻子坑,它与旧麻子坑相比,逊色一筹。
朝天岩,宣德岩,冚罗蕉与坑仔岩相近,这几年也已经没有砚石可取,是否枯竭还有待研究探索。
端砚真伪的鉴别
![端砚真伪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570401b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3.png)
端砚真伪的鉴别端砚是文房四宝中的第一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高度的艺术性。
在现今的收藏市场上,名砚、古砚的价格一直节节攀升,所以对于砚的真伪判别也就成了砚的收藏者一个迫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砚的辨伪一般可有四个方面:一是石质辨,二是雕工辨,三是铭文辨,四是装饰辨。
一、砚质辨端砚质唯四大名砚为首,其中尤以老坑石料名贵,经济价值也高,所以市上以假冒老坑最多。
造者多用它处所产类似、近似的石质伪冒。
对此我们必须认真鉴别,进行看、摸、敲、洗、掂,然后仔细的识别端石。
美纹是鉴定石质真假的主要手段,假冒的石质粗看相似,本质总是有差别的。
以攀枝花石和端石相比,攀枝花石中也有美丽天然的花纹,称之为绿标和黄标。
绿标色如芭蕉叶,黄标色如南瓜皮,一块块大小形状都不一样。
这和端石中的翡翠斑、黄龙、蕉叶白、鱼脑等有明显的区别。
攀枝花石中也有眼,品种也多,有的呈碧绿色、苍绿色、金黄色、糙米黄色,大小不一,大的状如鸡蛋,小的比之绿豆,其眼色清无晕无睛,比较单调。
这和端石中的眼,无论在大小、色、神采等方面相比较,差异都很大,一比较就能分辨出来。
二、雕工辨雕工辨,指的是以新砚充古砚,以一般的雕工来仿冒名家的雕工。
对于一般古砚的考证,可以从款式、样式、图案、包浆等方面来分析,辨别砚的时代风格。
传世的古砚中唐宋砚较少,较多的还是明清古砚,所以在鉴别古砚时对于时代风格、地区风格、流派(名工)风格等,应一起考虑。
如较常见的明至清初的淌池砚,其雕刻的线条挺拨圆浑,以砚池的顶部线条为便,若仔细观察,该线条在圆浑之下,其实还有向内成弧形的特征。
如果用右手的食指按上去,食指正面出的弧形与此弧形正好相贴,这就是古淌池砚的特征。
仿古者往往不知个中就里,只讲究线条的圆浑和表面的外形,而不留意这些细节。
再如仿名家砚,如仿制的顾二娘砚,不外有二种情况:一是取旧刻工的端砚加款。
要知道顾二娘乃清初之人,而所选加款之砚,若为清代中后期的坑口和雕工的(包括原配旧匣的年代),因与原时代不合,不管是否佳石良工,皆应列为伪作。
挑选端砚六字真经
![挑选端砚六字真经](https://img.taocdn.com/s3/m/403c8c0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6.png)
挑选端砚六字真经挑选端砚六字真经潘飞翔一、看就是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以及新旧程度和修理与否等。
若经修补,其补过之处颜色与砚的原色总有差别,因用过树脂等化学胶水后,总会比原色来得亮。
二、摸拿到一方砚,用手摸一摸,感觉是否滑润。
如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细嫩;摸上去石质粗糙,说明石品质就差。
同时,如感觉冰凉,则石质佳;反之,感觉暖者差。
用手指或手掌按砚石,有汗印者佳,无汗印者差。
三、敲将砚用手指托定,轻击之,或用另手指弹砚,但闻其声,端石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
这三种声响,分别体现出端石质地的嫩与老。
而歙砚的敲击声则以清脆的“镗、镗”金属声为佳,如闻声“卜、卜、卜”,则说明该歙石多泥质,为下品,或石有暗伤痕。
四、洗选择砚和收藏砚,最好经过清洗这个环节,尤其是古砚,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自然的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就需洗砚,把墨痕去掉,还原石的本来面目。
若古端砚的砚面墨垢郁积,洗之不清,还可用细号水砂轻轻地和水在砚面的中心磨去薄薄一层,但必须当心,千万不能擦伤古砚的其他部分,以免损伤古砚包浆。
砚经过清洗,更易看清砚石有否伤痕和修理过的痕迹。
五、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重者好,轻者差。
重的说明砚石矿物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颗粒粗。
掂的方法尤对歙砚比较适用。
六、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然后才是琢刻。
佳石必欲良工,彼此衬托,则艺术品位更高,二者如果缺一,终成遗憾,同时也降低了砚的价值。
熟悉砚石的工人和艺术家,只要用刀在砚石上轻轻的刻上几道,马上就会感到该砚石质的优劣。
挑选砚和收藏砚,若按上述的要求去做,必能鉴别砚的优劣,但事实上一点毛病和瑕疵都没有的砚是很少的,选择的原则应根据各自的要求重点有所侧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是古玩,历来皆有作伪,端砚亦不例外:以次充好、以无名充有名、假刻砚面、以新充旧、制作假石眼、按著录上名砚式样制作、刻上名人之伪铭文、落名人之伪款等等,借以提高“身价”牟取暴利,这是作伪的通常手法。
因端溪石砚,石料颇为名贵,市面上常见的伪造端砚,石料大多是选自别处颜色相近、有美丽之纹理或有石眼的,但它石质瘦硬干燥,没有端石之优越性能,虽然精雕细刻,但是石质却不入档;以前端砚中有石眼的尤为罕见,而现在卖端砚的商店之中,大多数都是有石眼的“端砚”。
端溪砚石历代开采很多,坑洞、石品名称繁多:坑又分为水坑、山坑;宋坑、明坑、清坑、麻子坑、吴兰修坑、张之洞坑……坑又多分为各种的坑、洞;石品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火搽、天青、冰纹、金星点、石眼等等;端石以色调而名的有:紫端、白端、青(黑)端、绿端等;紫端居多性能较优越,白端、青端、绿端等较为稀少;呈灰苍、黄赤色的端石为下等品。
《端溪砚谱》记载:“石性贵细润,石色贵青紫。
”故人们对紫端砚有“紫云一握胜千金”等,华丽幽雅的词句来赞美。
因端溪砚石开采历时长久,坑洞、石品颇复杂、又有不少的鱼目混珠。
那么如何鉴定端砚真、伪、优、劣?汉藏文化专家根据祖传的鉴别方法,经历50多年的实践体会,鉴定端砚有六诀:一、为看端砚的颜色(紫、白,青、绿等)来认定;二、为观石质是否细润、坚实;三、为上手时感觉:端石为沉积岩轻重适中,上手时有滋润之感;若感到大轻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觉,均有伪品之嫌;
四、为听声:端砚叩之声音较小且闷哑,不像其他石砚叩之声音带脆带响;五、为用指按:只要按1秒钟,端砚上就会有“水气”形成的手指痕迹;六、为呵气:朝近端砚呵一口气,砚上就会凝聚一薄水层,用指一抹可见凝聚的水多寡。
若符合上述六点的端石砚的色、质、性,那就是真品;反之为劣、伪品。
若上述五、六两点性能越强,那端砚就越优越,水坑洞的佳品呵气可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