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五年级奥数_复杂平均数问题
五年级奥数培优教程之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1)班级姓名专题解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练习与思考】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练习与思考】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
乙组有多少人?2、有两块棉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
这块田是多少亩?3、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卖7元,乙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课后练习】:1、期中考试后,李林的语文、数学平均分是91分,语文、英语平均分是88分,数学、英语平均分是93分,李林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2、5位同学身高由高到低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左起3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0厘米,右起3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7厘米,5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8.5厘米。
小明在中间,小明的身高是多少厘米?3、8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2,前5个数的平均数是24,后5个数的和是210,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4、把奶糖和水果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
五年级 奥数疑难题集(1)平均数、行程问题等(新)

奥数疑难题集(1)——平均数、行程问题1、甲乙丙丁四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伙订购同样规格的若干件货物,货物买来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难了3、7、14件货物,最后结算时,乙付给了丁14元,那么丙应该给丁多少元?解:70,与四人平分货物相比,丁少拿了(3+7+14)÷4=6件,甲少拿了6-3=3件,乙多拿了7-6=1件。
所以丙应该再给丁6-1=5件的钱,还有3件的钱给家,丙应该给丁5×14=70元。
2、学校统计9名参加数学竞赛同学的平均成绩,如果计算前五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前四名的平均分下降1分;如果计算后五名的平均分,则比后四名的平均分上升2分,前四名的平均分比后四名的平均分多多少分?解:15分。
提示:第5名同学的分数比前四名同学的平均分低5分,比后四名同学的平均分高10分。
3、六(1)班和六(2)班的部分同学参加某次数学竞赛,六(1)班男生平均成绩是71分,女生平均成绩是76分,全班平均沉寂是74分;六(2)班男生平均成绩是81分,女生平均成绩是90分,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4分。
又知两个班所有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9分。
那么两个班所有女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解:84分。
设六(1)班的男生为a人,女生为b人;六(2)班的男生为C人,女生为d 人。
则,71a+76b=74(a+b);81c+90d=84(c+d)71a+81c=79(a+c)可以得到2b=3a;c=2d;c=4a,得2d=4a.两个班女生的平均成绩为(76b+90d)÷(b+d)=84分。
5、南北两镇之间全是山路,某人上山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走5千米,从南镇到北镇要38小时,从北镇到南镇要32小时,从南镇到北镇的上山路是多少千米?分析:解法一:假设去时全为上山,则返回时全为下山,全程看作单位1,则从南镇到北镇的路程是(38+32)÷(1/2+1/5)=100千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多(38-32)÷(1/2-1/5)=20千米。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平均数问题(高等难度)

3×4=12个枣,因此我们得到:
5x+5=3x+15+12, 解得 x=11.
一般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所以,丙班有11个小孩,乙班有15个小孩,甲班有19个小孩,甲班每人分12个枣,乙班每人分15个枣,丙班每人分20个枣。一共分了12×19+15×15+20×11=673个枣。【小结】通过方程解决问题是常用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奥数难题练习题小升初必考-平均数问题专题

五年级数学奥数难题练习题小升初必考-平均数问题专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 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
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2.2.7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48下。
由于记录失误,李强的成绩被错记成121下,因此他们的平均成绩变成145下,李强跳了多少下?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
那么年龄最大的人至多是多少岁?4.某班的一次测验,平均成绩是91. 3分。
复查时发现把张静的79分误看作97分计算,经重新计算,该班平均成绩是90.9分。
全班有多少个同学?5.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6.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
已知奶糖有35千克,每千克10.3元,水果糖每千克8.5元,有多少千克水果糖?7.小芳与四名同学一起参加一次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5分、85分、80分、80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8分。
小芳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8.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人,平均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5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几下?9.老师在黑板上写了7个自然数,让小兰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兰的答案是48.74,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10.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5个自然数,让同学们计算平均数,并指出平均数是一个循环小数,要保留两位小数。
结果有一位学生得出的答案是12. 46, 王老师笑了笑,说:“这个答案的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五年级奥数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五年级奥数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档(2)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一章和差、和倍、差倍问题一、长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长比宽多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二、兄弟俩共有人民币50元,哥哥给弟弟8元钱后,还比弟弟多2元,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钱?三、小明期中考试,语,数,外三门总分是270分,语文比数学少10分,外语比数学少5分,小明三门各考多少分?四、甲乙两个数的和是200.2,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一样大,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五、一根电线长240米,把它截成三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2倍,这三段电线各长多少米?六、被除数除以除数,商17余8,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50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七、父亲比儿子大28岁,父亲的年龄比儿子年龄的4倍多1岁,儿子今年多少岁?八、有两匹同样长的布,第一匹用去10.5米,第二匹用去1.3米,剩下的布第二匹是第一匹的3倍。
两匹布原来各长多少米?九、小明做一道加法试题,由于粗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零漏掉了,结果比正确答案少720.这个加数是多少?十、今年小明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6岁、35岁和31岁。
多少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的和是小名的5倍?第二章相遇、追及问题一、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离中点还有3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二、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45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途中又在距A地30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
三、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
如果乙先行2.5小时,那么甲行几小时后,两人相距160千米?四、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时,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五年级奥数 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果灵活的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桔子平均每箱42个,梨、桔子、桃平均每箱36个。
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求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桃多少个?①1箱苹果+1箱梨+1箱桔子=42×3=126个②1箱桃+1箱梨+1箱桔子=36×3=108个③1箱苹果+1箱桃=37×2=74个。
方法一:由①-②可知:1箱苹果比一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③就可以算出,一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方法二:将①+②+③就有了2箱苹果、2箱梨、2箱桔子、2箱桃。
(126+108+74)÷2=308÷2=154个,就是苹果、梨、桔子、桃各一箱的重量。
减去①便得到桃的重量:154-126=28个,由③可得苹果:74-28=46个【举一反三】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 、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个组平均每组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一次数学测试,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举一反三】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1、五年级一班的同学进行数学测试,根据前五次检测的平均成绩就是80,她想使成绩再提高一些,那她第六次考多少分才能使这六次的平均成绩达到82分?2、两组数据,第一组16个数据的与就是98,第二组的平均数就是11、两组数的平均数就是8,那么第二组有几个数据?3、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就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男生有多少人?4、一位同学在期中测试中,除了数学外,其她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就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她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5、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平均数就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48,中间的一个数就是多少?6、五一班有60人参加数学竞赛,全班平均分为92分,男生平均分为94分,女生平均分为91分,求五一班男生与女生分别就是多少人?7、东东参加数学测试,她第一次得了60分,第二次得了70分,第三次得了65分,第四次的成绩比这四次的平均分还多15分,那么东东第四次测验得了多少分?8、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就是22岁,其中甲乙的平均年龄就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就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就是多少岁?9、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人,平均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5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10、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就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
这一次就是她第几次测验?11、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6千米/小时,求往返平均速度。
12、以2为首的连续52个自然数的平均数就是多少?13、有四个数,从第二个起,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3,已知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就是24、5,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就是多少?14、把一份书稿平均分给甲乙两人去打,甲每分钟打30个字,乙每分钟打20个字。
小学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导语】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项指标。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1、今年前5个⽉,⼩明每⽉平均存钱4.2元,从6⽉起他每⽉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起⼩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答案与解析: 前5个⽉共存:4.2*5=21(元) 第6个⽉共存:21+6=27平均5元要求总存款:5*6=30(元) 第7个⽉共存:21+6*2=33平均5元要求总存款:5*7=35(元) 第8个⽉共存:21+6*3=39平均5元要求总存款:5*8=40(元) 第9个⽉共存:21+6*4=45平均5元要求总存款:5*9=45(元) 所求:第10个⽉起⼩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2、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数学、英语、⽣物五科的平均分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且英语⽐语⽂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分析解题关键是根据语⽂、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
解:①英语:(84×2+10)÷2=89(分) ②语⽂:89-10=79(分) ③政治:86×2-89=83(分) ④数学:91.5×2-83=100(分) ⑤⽣物:89×5-(89+79+83+100)=94(分) 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政治、数学、⽣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2.⼩学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1.⼀位登⼭运动员以每⼩时6千⽶的速度从⼭脚登上⼭顶,⼜以每⼩时4千⽶的速度⽴即从⼭顶按原路返回⼭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平均数问题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果灵活的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例1、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桔子平均每箱42个,梨、桔子、桃平均每箱36个。
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求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桃多少个?
①1箱苹果+1箱梨+1箱桔子=42×3=126个
②1箱桃+1箱梨+1箱桔子=36×3=108个
③1箱苹果+1箱桃=37×2=74个。
方法一:由①-②可知:1箱苹果比一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③就可以算出,一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方法二:将①+②+③就有了2箱苹果、2箱梨、2箱桔子、2箱桃。
(126+108+74)÷2=308÷2=154个,就是苹果、梨、桔子、桃各一箱的重量。
减去①便得到桃的重量:154-126=28个,由③可得苹果:74-28=46个
【举一反三】
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
2 、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个组平均每组植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
例2、一次数学测试,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
即全班有24个男生。
【举一反三】
1、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下。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下,乙组平均每人跳160下,乙组有多少人?
2、把甲级和乙级糖混在一起,平均每千克买7元。
已知甲级糖有4千克,平均每千克8元,乙级糖有2千克,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例3、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原来五个数的和是:18×5=90,改动以后五个数的和是16×5=80,80比90少10,这10就是把那个数改为6后少掉的,因此,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6+10=16
【举一反三】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四人的平均分是90分。
可是,甲在抄分数时,把自己的分数错抄成87分,因此算得的四人平均分为88分。
求甲在这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
例4、一位同学在期中测试中,除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
100分比95分多5分,这5分必须填补到其它几门功课的成绩中去,是其平均分94变为95分。
每门填补95-94=1分,5分可以填补5门功课,所以练数学在内一共考了5+1=6门功课。
【举一反三】
小明前五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小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
例5、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先求出五个数的和:38×5=190。
再求出前三个数的和:27×3=81,后三个数的和:48×3=144。
用前三个数的和加上后三个数的和,这样,中间的那个数就算了两次,必然190多,而多出的部分就是所求的中间数。
【举一反三】
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例6、小芳与四名同学一起参加一次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分、91分、82分、79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
求小芳的数学成绩。
四名同学的平均分是(78+91+82+79)÷4=82.5分,后来加进小芳后,因为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分高6分,这6分平均分给这四名同学,82.5+6÷4=84分就是五人的平均分。
因此小芳的数学成绩为84+6=90分。
【举一反三】
两组同学跳绳,第一组有25人,平均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比两组同学跳的平均数多5下,两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
例7、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
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
【举一反三】
张明前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
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2.5分,张明要连续考多少次满分(满分为100)?
例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如果你想这么解:(30+50)÷2=40千米/小时,这种解法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这样求得的速度是速度的平均数,而不是平均速度。
一般来说,求平均速度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1、是总路程,2、是总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可这两个条件本题都偏偏没有。
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假设这条山路全程是30千米(也可以假设为其他数,因为假设为30千米,那么上山的时间就正好是1小时,方便计算)。
那么,总路程就来回两个全程30×2=60千米。
总时间就是30÷30+30÷50=1+0.6=1.6小时
平均速度:60÷1.6=37.5千米/小时
【举一反三】
运动员进行长跑训练,他在前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50米,后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00米。
求他在整个长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9、四(1)班有52人,四(2)班48人,数学考试中,两班全体学生的平均分为78分,(2)班的平均分比(1)班的平均分高5分,两个班的平均分各是多少分?
例10、 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4次,得到
以下4个数:23、26、30、33,问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同步测试
姓名:得分:
1、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平均体重42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2、有两块棉地,平均每亩产量是92.5千克,已知一块地是5亩,平均每亩产量是101.5千克,另一块地平均每亩产量是85千克。
这块地是多少亩?
3、某3个数的平均数是2,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平均数就变成了3。
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4、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求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
5、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22岁,如果甲、乙的平均年龄是18岁,乙、丙的平均年龄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多少岁?
6、小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多3.2页,小华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7、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
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8、把一份书稿平均分给甲、乙去打,甲每分钟打30个字,乙每分钟打20个字。
打这份书稿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
9、 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4次,得到以下4个数:45、60、65、70,问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0、李兵期中考试语文、英语、科学的平均成绩是76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
李兵的数学成绩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