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改革开放

合集下载

历史 必修二 改革开放ppt课件

历史 必修二  改革开放ppt课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世纪90年代初。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38
10.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 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 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 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 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A.农业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C.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D.农民对人民公社体制不满
34
6.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 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 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下面对这 一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30
2.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
A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
3.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正确的
20世纪80年代前的三大件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三大件
如今的三大件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 调整。并不完全否定现存制度,而是 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 不断变化的时代。

本质: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
快速浏览课本,四人为一组讨论,
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对现存 制度做出了哪些改良?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3课文注释: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3课文注释: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课文注释: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多层次全方位性。

从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已逐步扩大到包括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3个三角地带、2个半岛、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个沿江城市、13个边境城市、52个国家的高薪技术开发区、13个保税区、1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初步开放了900多个市、县。

这样,一个由沿海—沿江—沿边—内陆,梯次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格局基本形成。

(2)宽领域性。

90年代后,我国政府鼓励扩展外商投资领域,使对外开放扩展到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

并允许外商外资进入第三产业,进入仓储、运输、贸易、房地产等部门,金融、商业、保险等领域的开放也在积极有步骤的进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1.是共和国的一次重大转折。
2.是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第 一 次 第 二 次 第 三 次
结 果
Hale Waihona Puke 产生的历史巨人辛亥革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 命 统治,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 新中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 的成立 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十一届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三中全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会召开 期
农村改革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经济体制改革 改 革 开 放 对外开放 城市改革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建 立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标志: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配置
资源配 置方式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 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⑴建立: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 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 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⑵基本特征: 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⑶积极作用: 在共和国早期,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 重点建设,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 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 ⑷消极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 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 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知识拓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知识拓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最基本的资源,人类将长期继续在土地上生存和发展。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土地有保障功能、发展功能,尤其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一是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既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也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这次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改革是以国家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手段推行的,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不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

二是1955年的土地集体化,变土地的农民个人私有为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取消土地报酬。

农民既失去了土地所有权,也失去了经营权。

这种所有制的经营方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生产力也遭到破坏。

三是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将土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变更为人民公社所有制,并由1962年9月27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将这种土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下来。

农民完全丧失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在实行这种土地制度期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高度集中,土地不能出租、买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四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讲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

为保障农民的土地经营权,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1986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使这一制度更加明确,它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法律规定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学案: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学案: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材整理1 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2.召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易错提醒] “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

“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

教材整理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措施①经营方式: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政权形式: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2)意义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③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改革(1)措施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③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结果: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55“学思之窗”,思考: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提示】小岗村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的鼓励下,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课文注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国家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等方面正在不断建设与完善。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在90年代以来,加强了各类企业法规的建设,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对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的修定。

中国的企业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中国的财政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两方面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是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变化反映原来“统收统支”和财政单纯“出纳”角色的改变,国家70年代末开始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了利改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

进入90年代,决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政府不再直接敢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依法照章纳税。

随着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发生变化以及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的税制进行了两次较大改革。

1983-1984年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建立和完善其他税种(如开征土地增值税)。

高中语文 4.12《我有一个梦想》美国黑人历史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4.12《我有一个梦想》美国黑人历史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美国黑人历史在美国历史上,各族裔集团在移民美国之初,往往是聚族而居,但一旦站稳脚跟,这种居住上的界线就会被打破。

而黑人却不同,从他们大批进入城市起,聚居的方式保持至今。

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表明,60%以上的黑人生活在大城市,而且是高度聚居,他们生活的社区内五分之三的人是黑人,社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众所周知,黑人聚居区在当今美国城市里是所谓的"问题街区",普遍存在着贫穷、失业、犯罪、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黑人聚居区形成和现状的分析,阐述其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治理的出路,黑人聚居区的治理也是美国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黑人聚居区的形成黑人聚居区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3)1970年至今:聚居区的恶化。

在1900年前,无论在北方的城市,还是在南方的城市,黑人与白人居住上的种族隔离不是很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绝大部分的黑人生活在南方边远地区,1870年时这个数字是80%,当时城市化率是极低的。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北方劳动力奇缺,南方农业经济的衰弱,这两方面产生的"拉力"和"推力",使得大批黑人离开南方故土,前往北方寻求更好的生活,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黑人第一次大迁徙。

这次大迁徙的结果是,1910年至1920年间,57.2万黑人离开南方,1920年代是87.7万人,1930年代因大萧条的缘故,人数略有下降,但也保持了47.3万人的势头。

大批黑人涌入北方大城市,除了寻求工作外,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居住,黑人聚居区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在探讨黑人聚居区形成的原因上,美国学者尖锐地指出,黑人聚居区的形成不是简单的黑人人数增加而造成的,而是能够接纳黑人的居住区越来越少的缘故。

换言之,就是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直接导致地均出现过种族骚乱,那些生活在非黑人区的黑人家庭的房屋被毁,贸然进入白人区的黑人被打或枪击,甚至遭私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知识拓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必然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知识拓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必然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必然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农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

即“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

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十八户农民,在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的带领下,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率先突破旧体制,立下字据,实行包干到户,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会产生?从制度上讲,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从制度的产生上讲:制度产生的途径有人为设计和自认演进两种。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新制度的产生就是自然演进的结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公有化,它严重脱离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般规律。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不能独立地使用土地进行生产、不能根据自己的劳动投入和实现的产量获得相应劳动回报,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史料解读: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史料解读: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制度。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解读】材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文件节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明确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要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扩大基层单位的自主权,也即从解决工农业企业同国家的关系入手。

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反映了当时统一财政经济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要。

在当时条件下,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大致适应。

但是后来这种体制模式逐步走向固定化、绝对化,造成权力高度集中,统得过死,所有制形式单一,分配搞平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这种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不改革这种僵化的体制,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见成效1979年以前,梨园公社的小岗、雁塘头两个生产队是凤阳县出名的穷队。

“工值一毛九,吃粮一百九”就是那时这两个队社员常年的收入水平……粮食总产量由五十年代初的近30万斤下降到七十年代的不足10万斤;二十多年间,两个队共37户社员,净吃国家返销粮35万斤,用国家生救款3万元,但仍有35户社员几乎年年都得靠外出讨饭来维持大半年的生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小康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小康思想

课文注释:小康思想历史上的小康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

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

《礼运》曰:“大道只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为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描绘了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图景大同社会是一个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社会保障健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形态,而小康社会则显示出不同的社会面貌:它的经济特征是财产、劳动力私有,政治特征表现为阶级礼制,伦理特征是等级规范制,社会保障模式是家庭赡养制,社会秩序的维持靠兵刑制。

最初孔子提出的“小康”仅是一个大体框架和雏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小康社会思想又在儒学框架内不断被后世儒家补充、发展、完善,影响日益扩大。

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社会尽管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的极为诱人,但这种理想的小康社会从未实现过。

尽管如此,小康思想在民间则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作为长期生活在极度贫困下的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盛行千年而不衰。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用了几种表述方式:“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

后来,邓小平在提到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时,还使用了“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表述方式,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小康社会”这一概念。

实际上,邓小平使用的关于“小康”目标的多种说法,虽然着重的方面有时有所不同,却大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在邓小平看来,小康生活水平是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或者说基本标志。

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必备条件,没有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小康生活。

他所说的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社会就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国有企业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国有企业改革

课文注释:国有企业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针对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的情况,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等6个部委在北京、天津、上海3市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进行了扩大自主权试点,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的一部分权利下放给企业。

从1981年起,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广。

放权让利工作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国营企业的活力。

正是从向企业放权让利开始,逐步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

以首都钢铁公司为例,公司在向国家确定了承包责任和义务之后,在企业内部实行了层层落实的管理政策,先把经济责任和义务及要实现的指标分解给厂矿、处室、车间。

再把分解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落实到各个职工的工作岗位,从而层层、人人明确各自在经济上对国家应负的责任。

冷拔车间过去为图省事,锻尖用的缝式炉往往停炉不停火,承包后,停炉就停火,节省了大量能源。

机械厂以往把不好干的备件往外推,承包后,主动收回三十多万元的活。

首钢用几年时间被改造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企业。

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成了80年代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党在十四大提出的制度性创造。

主要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

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课文注释: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几年的酝酿才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它的成功经验,农村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几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已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

但是改革是初步的,进一步改革是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集中的地方,起着主导作用。

只有坚决、系统的进行改革,繁荣经济,才能适应新形式,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只有有效的改革经济体制,吸收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才能适应世界的挑战,更好的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学术观点: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学术观点: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问题

学术观点: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集体经济的性质没变。

因为土地仍然公有,集体经济在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贯彻国家计划等方面仍起作用。

家庭承包主要是经营管理改革,集中劳动变为分散劳动。

另一种意见认为,已超过集体经营内部责任制的范围,是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

有人认为,这已远远超过生产责任制,是经营责任制,而且形成了“多层次交叉经营制”。

有人认为,农村现已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经济、联合经济、个体经济。

有的说,土地以外的生产可以私有,实际形成了集体经济为主、含个体经济成分的杂交种。

有的说,与其说是集体所有制,不如说是劳动所有制。

还有的认为,农业大包干是一种土地租赁制形式。

集体提留,对集体经济来说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对农民来说是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出的地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3史料解读: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3史料解读: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1.浦东的开发与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

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

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

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解读】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和亲缘条件考虑的。

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的开发则是希望利用东南亚各国众多的潮汕人,厦门出外经商的闽南人也很多,以期尽快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并带动广东、福建地区经济的起飞。

邓小平说,当时这一考虑没有意识到上海的人才优势和工业基础,而只是一般化地确定上海为沿海14个开放城市。

在专家建议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共中央很快意识到了开放上海对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浦东开放政策的指导下,经过十年的发展,至2002年,浦东新区实现增加值1 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外贸出口总额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有130余家中外营业性金融机构聚集在陆家嘴贸易区内。

外高桥、浦东空港物流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1.在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关注的是世界经济透过香港对于广东、深圳的影响,强调的是南方的开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3课文注释:沿海经济开放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3课文注释:沿海经济开放区

课文注释:沿海经济开放区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环境,1984年4月,中央决定把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把海南岛作为对外开放区。

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由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为南北全线的战略布局。

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三个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

1988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沿海开放区的范围,共140个市、县,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沈阳三个省会城市。

至此,我国沿海开放地带显著扩大,市、县增加到288个,面积增加到32万平方千米,人口增加到1.6亿。

这些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连同特区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使我国东南部沿海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县—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课文注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课文注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党把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国民经济停止、倒退的局面虽已扭转,但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

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调整国民经济时,党中央特别重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整和改革。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

农村不稳定天下不安,农民不摆脱贫困,就是决大多数人没有摆脱贫困。

因此,党中央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首先推进农村改革,并且在农村进行了改革试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学术观点:陈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4.12学术观点:陈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

学术观点:陈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陈云同志作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者与开拓者之一。

他的许多正确理论主张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正确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期间,陈云同志为纠正“左”倾错误路线,重新恢复与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作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实现与发展三中全会路线,在若干重大的关键问题上,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观点与主张,对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独特贡献。

参看赵泉钧:《论陈云同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载《浙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注释:改革开放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改革是指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水平和要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或多或少地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

狭义的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主要是指狭义的改革。

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是对我国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经济社会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变化敏锐观察、正确把握的结果。

(1)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开放的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客观基础在于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

而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关系更加密切,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形成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体系。

各国都已程度不同地卷入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都在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今天,脱离国际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任何国家要发展经济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节约社会劳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益;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起步,加快现代化建设;可以有力地推进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已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