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的设置会的基本条件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2cf9450066f5335b81215b.png)
(1)病理科人员的数量应根据各医院的实际病理检查数量,并结合医院床位数量及医院的级别而确定。
(2)工作量达1 500例/年的医院,原则上设专职医师及技术员各1名;或按医院实际床位数,以每100张床位2名专业人员的比例设置。
(3)医师与技术员的比例不得大于1:1,分工必须明确。技术员与医师不得相互兼职,也不得兼任非病理专业的工作,如内窥镜检查、外科等工作。三级以上医院因开展新技术及科研等需要,总人数及医技人员的比例应相应提高。
1.5年,考核合格的人员承担。独立签署病理诊断报告者,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从事组织病理学诊断工作4年以上(病理学硕士需工作2年以上)。组织病理学诊断医师在任住院医师期间,对恶性肿瘤、交界性病变、假良性或假恶性病变、疑难及罕见病例等的诊断,原则上均需经过上级医师复检后签发报告。需开展特殊专科病理诊断(如肾穿刺病理、眼科病理、骨髓病理等)者,应另行专科病理进修3-6个月。快速冷冻切片病理会诊必须由具有副主任(或主任)医师职称(无条件者亦可高年资主治医师)、并经过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专业培训的人员承担。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若需开展冷冻切片工作,应请上级医院相应病理医师会诊。(2)细胞病理学诊断医师必须由具有临床医学系大专或以上学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经病理医师注册,并在规定培训基地进修细胞病理学诊断半年以上,考核合格的人员承担。独立签署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者,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从事细胞病理学工作3年以上(病理学硕士需工作1年以上)。(3)目前虽未达上述要求学历,但已参加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诊断6年以上,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从事病理诊断医师工作,并独立签署诊断报告:①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经病理医师注册;②已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③已按规定要求在培训基地进修完成相应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e393b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c.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支持部门,负责疾病的诊断和鉴定工作。
为了保证病理科的正常运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以规范病理科的组织结构、设备配置、人员配备、质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二、组织结构病理科应设立科室主任和副主任,由具备高级职称或者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担任。
科室主任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工作任务。
病理科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病理技术组、病理研究组等,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配置1. 病理科应配备标准的病理学实验室,包括组织处理区、切片区、染色区、显微镜区等。
实验室应具备充足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确保各工作区域之间的流程合理、顺畅。
2. 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病理设备,包括组织处理仪、切片机、染色机、显微镜等。
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人员配备1. 病理科应配备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和技术人员。
医师应具备病理学或者相关专业的医学博士学位,并具备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
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或者专科学历,并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和考核。
2. 病理科的医师和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医师还应参预相关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五、质控管理1. 病理科应建立健全的质控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环节。
制定相关的质控标准和指南,明确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
2. 病理科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重要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复核,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病理科应建立病理标本和数据的管理制度,确保标本的采集、保存和使用符合规范要求。
对标本和数据进行安全可靠的存储和备份,防止丢失和损坏。
六、安全管理1. 病理科应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对病理实验室的操作流程、防护措施等进行规范和指导。
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卫生。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a3ae0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6.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分析,对于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病理科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病理科的设置1. 病理科应位于医院的核心区域,便于与其他科室的联系和协作。
2. 病理科的面积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病理检查的工作量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设备和人员的正常运作。
3. 病理科应设有标本接收区、标本处理区、病理切片制备区、病理诊断区和病理报告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工作环节的需求。
三、病理科的人员配置1. 病理科应配备有正规医学教育背景的病理医师,他们应具备熟练的病理诊断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病理科还应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包括病理技师和实验室助理,他们负责标本的处理、切片制备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3. 病理科还可以配备一些病理学研究人员,他们负责病理学研究项目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推广。
四、病理科的设备配置1. 病理科应配备有先进的病理设备,包括组织处理仪、切片机、染色设备、显微镜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2. 病理科还应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标本追踪系统、病理数据库和报告生成系统等,以方便信息的管理和查询。
五、病理科的工作流程1. 标本接收:病理科应建立标本接收区,接收来自临床科室的标本,并进行登记和分类。
2. 标本处理:病理技师负责对标本进行处理,包括取材、固定、包埋等步骤,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3. 切片制备:病理技师使用切片机将标本切割成薄片,并进行染色处理,以便病理医师进行观察和诊断。
4. 病理诊断:病理医师根据切片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进行病理诊断,并撰写病理报告。
5. 病理报告:病理报告应包括病理诊断结果、诊断依据、诊断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并及时送达临床科室。
六、病理科的质量控制1. 病理科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本质量控制、切片质量控制和诊断质量控制等方面。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b7a25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f.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病理科的设置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病理科的正常运行和高质量的诊断服务,需要按照以下规范进行科室的设置。
1. 人员配置病理科应当配备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
医生团队应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以满足不同疾病的诊断需求。
技术人员包括病理技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标本的处理、染色和显微镜下的观察。
2. 设备设施病理科应当配备先进的设备和设施,以支持疾病的准确诊断。
常见的设备包括组织处理仪、自动染色机、显微镜、数字病理系统等。
此外,还需要有充足的工作空间、标本保存设施和安全防护设备。
3. 空间要求病理科的空间应当满足工作的需要。
包括标本接收区、标本处理区、组织切片区、染色区、显微镜观察区、报告编写区和标本保存区等。
各个区域应当合理划分,设备布局合理,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
4. 质量管理体系病理科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标本接收和登记、标本处理和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结果报告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同时,还需要进行内部质量评审和外部质量评估,不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二、病理科的管理为了保证病理科的高效管理和良好的工作秩序,需要按照以下规范进行科室的管理。
1. 人员管理病理科的人员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包括人员的招聘、考核、晋升和奖惩等。
同时,还需要为医生和技术人员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2. 工作流程病理科的工作流程应当规范和标准化。
包括标本接收和登记、标本处理和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结果报告和标本保存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 质量控制病理科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诊断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
内部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设立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样本和质量控制指标等方式,监控和改进工作质量。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2cf9450066f5335b81215b.png)
(5)负责制订进修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具体落实安排及指导。
(6)组织技术室开展科研工作及参加科内外科研工作。
(7)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仪器、设备、试剂等的选购工作。
(副主任技师按分工履行主任技师岗位职责的相应部分)
主管技师
(1)独立承担合格的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涂片制作。
一、培训进修基地的条件及审批
(一)培训进修基地的必备条件
(1)培训进修基地(简称“基地”)必须是三级甲类及以上医院的病理科。
(2)基地的病理科必须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级的带教师资及合理的梯队。
(3)基地病理科的年病理检查例数应达10000例以上,涂片应超过3 000例,并有一定数量的会诊病例。
(4)基地病理科年冷冻切片应达800例;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工作应常规开展,项目分别在20种及40项以上。
(一)人员数量
(1)病理科人员的数量应根据各医院的实际病理检查数量,并结合医院床位数量及医院的级别而确定。
(2)工作量达1 500例/年的医院,原则上设专职医师及技术员各1名;或按医院实际床位数,以每100张床位2名专业人员的比例设置。
(3)医师与技术员的比例不得大于1:1,分工必须明确。技术员与医师不得相互兼职,也不得兼任非病理专业的工作,如内窥镜检查、外科等工作。三级以上医院因开展新技术及科研等需要,总人数及医技人员的比例应相应提高。
③已按规定要求在培训基地进修完成相应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技术员(1)应有医学院校大专或以上学历。(2)应在进修基地进行6个月以上的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常用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病理技术员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开展原位杂交及其他分子病理学等新技术工作前,需进行专项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e5ae5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d.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支持科室之一,承担着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医学研究等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转和高质量的工作,制定本文档,旨在规范病理科的设置和管理。
二、病理科的设置1. 病理科应设在医院的核心区域,便于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和沟通。
2. 病理科的面积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工作量确定,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合理布局。
3. 病理科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包括组织切片机、显微镜、冰冻切片机等,以满足临床诊断和研究的需求。
4. 病理科应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病理科应设置合理的标本接收和管理区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病理科的人员配置1. 病理科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包括病理学医师、技师、助理等。
2. 病理学医师应具备临床病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诊断各类疾病。
3. 技师应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组织切片、染色等工作。
4. 助理应具备辅助工作的能力,包括标本接收、数据整理、文书管理等。
5. 病理科的人员配置应根据工作量和任务需求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四、病理科的工作流程1. 标本接收: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标本接收流程,包括标本登记、标本保存、标本分发等环节,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组织处理:病理科应按照标准的组织处理流程,包括组织固定、包埋、切片等环节,确保组织的质量和可靠性。
3. 染色和显微镜检查:病理科应按照标准的染色和显微镜检查流程,包括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等环节,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
4. 诊断报告:病理科应及时编写诊断报告,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传达给临床医生。
5. 质量控制: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病理科的管理1. 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考核评价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病理科的设置会的基本条件
![病理科的设置会的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0e19dd26fff705cc170a3d.png)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4.17.1.1 病理科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和业务水平要求极高的科室,为保证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首先须集中设置,统一管理,并应在人员、房屋和设施诸方面给予病理科大力支持。
特别要布局合理、分区(生物污染区、化学污染区、相对清洁区)清楚,排风、排水、排污和消毒符合生物安全和院感的要求。
(一)病理科的设置1.不宜强求达不到一定软、硬件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病理科。
原则上年病理检查例数少于2000例(不包括细胞学)者不宜建立病理科;2.未设立病理科的医院,其病理诊断任务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协调,送有资质的病理科承担;或根据地域条件等实际情况,采用相邻若干医院共同组建病理诊断中心的方式解决,具体应由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协调;3.医疗机构若新成立病理科,应由省级病理质控中心根据当地病理科水平和发展的需要,对申请医院的病理科人员、设备等条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决策的依据;4.原则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常规病理组织学诊断应≥8000例(次)/年,三级乙等综合医院≥4000例(次)/年,二级医院应≥2000例(次)/年;5.开设病理科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项目中必须有“病理科”的登记;6.医院病理科应独立建制,一个医疗机构内只允许设置一个病理科。
为适应医院临床学科的发展和需求,提倡病理科发展亚专科化,包括细胞病理、消化病理、肾病理、血液病理、神经病理、妇科病理、眼科病理、皮肤病理等。
病理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及其下属的实验室不得从事病理检查及诊断工作。
(二)病理科人员的数量病理科业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是保证病理诊断质量的最基本条件,各级医院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派素质优良的有资质人员从事病理工作。
病理科应按照实际工作量配备足够的病理医师、病理技术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医疗机构还应适当增加工作人员。
病理科人员配备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各医院的床位数量及医院的级别而确定。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24fc1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b.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工作。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制定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科的设置要求、管理规范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病理科的设置要求1. 面积要求:病理科的面积应满足工作所需,包括标本处理区、切片区、染色区、显微镜观察区等。
根据医院规模和病理工作量的大小,科室面积可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工作区域的合理布局和通风设施的良好。
2. 设备要求:病理科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包括组织处理设备、显微镜、染色设备、冰冻切片设备等。
设备的选购应考虑科室的实际需要和技术要求,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人员要求:病理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医务人员,包括病理医师、技师、技术员等。
人员的数量应根据医院规模和病理工作量的大小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和工作质量的保证。
三、病理科的管理规范1. 组织架构:病理科应建立科室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科室内部的工作协调和高效运转。
科室负责人应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协调和管理科室的工作。
2. 工作流程: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包括标本接收、处理、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报告等各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质量管理:病理科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措施。
科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和外部质量评估,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病理科的技术要求1. 标本处理:病理科应按照规范对标本进行处理,包括取材、固定、包埋等步骤。
标本的处理应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2. 切片技术:病理科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切片工作。
切片应保证切片均匀且薄度适宜,以便于显微镜观察和诊断。
3. 染色技术:病理科应掌握各种常用的染色技术,包括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c5e3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a.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工作。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理科的设置要求、人员配置、设备要求、工作流程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二、病理科设置要求1. 病理科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医院的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2. 病理科应具备独立的工作空间,包括标本处理室、病理切片室、免疫组化实验室、病理会诊室、病理图像分析室等。
3. 病理科应配备专业的病理医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保证人员的合理配备和培训。
三、人员配置1. 病理科应配备有临床病理医师、病理技师、病理学硕士和管理人员。
2. 病理医师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执业资格证书,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病理诊断能力。
3. 病理技师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熟练的标本处理、切片和染色技术。
4. 病理学硕士应具备相关学历和学位,并具有病理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5. 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管理经验和能力,负责病理科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四、设备要求1. 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病理设备,包括自动组织处理机、自动切片机、自动染色机、数字病理扫描仪等。
2. 病理科的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3. 病理科应建立设备台账和维修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损坏。
五、工作流程1. 标本采集: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获取病理标本,并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标本处理:病理技师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对标本进行处理,包括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
3. 病理诊断:病理医师应对切片进行鉴定和诊断,并编写病理报告,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4. 病理会诊:病理科应与其他科室建立病理会诊制度,对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和研究,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5. 病理图像分析:病理科应建立数字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病理切片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5f4dea524de518964b7d88.png)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各地区医疗机构的布局及医疗科室的设置是医疗行政管理工作中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内容,既要考虑该地区政治、人口、经济及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还要视医院的性质予以合理安排。
病理科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和业务要求很高的科室,其设置和基本条件均应有严格的要求。
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结合浙江省医疗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对现有和新建病理科的设置制定相应的规范。
第一节病理科的设置(1)一级各类医院及二级中医、口腔、传染病、皮肤病、整形外科等医院原则上不要求设立病理科。
(2)三级各类医院及二级综合、中西医结合、肿瘤、儿童及妇产科专科医院具备条件者可设立病理科。
(3)虽属上述级别医院,但年病理检查例数少于2 000例(不包括细胞学)者,原则上不宜建立病理科。
海岛等偏远地区的医院虽不符合上述设科条件,但因交通条件的限制确实需要单独设立病理科者,应经省病理质控中心论证并考核,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设立。
(4)未设立病理科的医院,其病理诊断任务由邻近的二级以上医院病理科承担,或根据地域条件等实际情况,采用相邻若干医院共同组建病理诊断中心的方式;或由符合条件医院的病理医师定期赴有关医院进行病理诊断的方式解决,以保证病理诊断的质量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节约资源。
第二节病理科的基本条件一、人员配置病理科业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病理诊断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各级医院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派素质优良的人员从事病理工作。
(一)人员数量(1)病理科人员的数量应根据各医院的实际病理检查数量,并结合医院床位数量及医院的级别而确定。
(2)工作量达1 500例/年的医院,原则上设专职医师及技术员各1名;或按医院实际床位数,以每100张床位2名专业人员的比例设置。
(3)医师与技术员的比例不得大于1:1,分工必须明确。
技术员与医师不得相互兼职,也不得兼任非病理专业的工作,如内窥镜检查、外科等工作。
[复习]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
![[复习]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6c3170ad02de80d4d84042.png)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各地区医疗机构的布局及医疗科室的设置是医疗行政管理工作中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内容,既要考虑该地区政治、人口、经济及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还要视医院的性质予以合理安排。
病理科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和业务要求很高的科室,其设置和基本条件均应有严格的要求。
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结合浙江省医疗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对现有和新建病理科的设置制定相应的规范。
第一节病理科的设置(1)一级各类医院及二级中医、口腔、传染病、皮肤病、整形外科等医院原则上不要求设立病理科。
(2)三级各类医院及二级综合、中西医结合、肿瘤、儿童及妇产科专科医院具备条件者可设立病理科。
(3)虽属上述级别医院,但年病理检查例数少于2 000例(不包括细胞学)者,原则上不宜建立病理科。
海岛等偏远地区的医院虽不符合上述设科条件,但因交通条件的限制确实需要单独设立病理科者,应经省病理质控中心论证并考核,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能设立。
(4)未设立病理科的医院,其病理诊断任务由邻近的二级以上医院病理科承担,或根据地域条件等实际情况,采用相邻若干医院共同组建病理诊断中心的方式;或由符合条件医院的病理医师定期赴有关医院进行病理诊断的方式解决,以保证病理诊断的质量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节约资源。
第二节病理科的基本条件一、人员配置病理科业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病理诊断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各级医院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派素质优良的人员从事病理工作。
(一)人员数量(1)病理科人员的数量应根据各医院的实际病理检查数量,并结合医院床位数量及医院的级别而确定。
(2)工作量达1 500例/年的医院,原则上设专职医师及技术员各1名;或按医院实际床位数,以每100张床位2名专业人员的比例设置。
(3)医师与技术员的比例不得大于1:1,分工必须明确。
技术员与医师不得相互兼职,也不得兼任非病理专业的工作,如内窥镜检查、外科等工作。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2174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a.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行和提供高质量的病理诊断服务,制定本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二、病理科设置要求1. 病理科应设在医院的核心区域,方便与其他科室的联动合作。
2. 病理科应具备独立的实验室空间,包括标本处理区、镜检区、切片区、染色区、显微镜观察区等。
3. 病理科应配置必要的设备和仪器,如组织处理机、切片机、染色机、显微镜等。
4. 病理科应具备合适的防护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病理科管理要求1. 病理科应有专职的病理科主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经验。
2. 病理科应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团队,包括病理医师、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3. 病理科应建立科室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4. 病理科应建立标本管理制度,包括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保存等环节的规范操作。
5. 病理科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质量评审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病理科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7. 病理科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及时提供诊断结果和咨询服务。
8. 病理科应建立科研与教学机制,鼓励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四、病理科人员要求1. 病理医师应具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备相应的病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2. 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和技能,熟悉病理学实验操作和设备的使用。
3. 辅助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协助病理医师和技术人员完成各项工作。
五、病理科质量管理要求1. 病理科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手册等。
2. 病理科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审和质量指标监测等。
3. 病理科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事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病理科应定期进行质量评审和绩效评估,持续改进工作质量和效率。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42cc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8.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病理科的设置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病理科的正常运转和高质量的工作,需要遵循以下设置规范:1. 位置和面积要求:病理科应位于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交流。
病理科的面积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病理检查的工作量来确定,普通应满足工作区、实验室、存储区和办公区的需求。
2. 设备和设施要求: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病理学设备和设施,包括组织处理设备、镜检设备、免疫组织化学设备、数字病理设备等。
此外,还应有适当的实验室设施和存储设施,用于处理和保存病理标本。
3. 人员配置要求:病理科应有合适的人员配置,包括病理医师、技师、护士和行政人员等。
病理医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诊断各种疾病。
技师和护士应具备相应的技能,能够协助医师完成病理检查和处理工作。
行政人员应负责科室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病理科的管理为了保证病理科的高效运作和质量管理,需要遵循以下管理规范:1. 质量管理: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等。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内外部质量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标本管理: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标本管理制度,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标本保存和标本销毁等环节。
标本的采集应符合规范,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标本的处理和保存应按照像应的要求进行,以防止标本的变质和交叉污染。
3. 数据管理: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病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数据的录入应规范化,避免错误和遗漏。
此外,还应定期备份和存档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4. 资源管理:病理科应合理管理和利用科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
物力资源的管理包括设备的维护和更新、试剂和耗材的采购等。
财力资源的管理包括科室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等。
5. 安全管理:病理科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1542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9.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病理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病理科的正常运转和高质量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设置与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病理科的设置、人员配置、设备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理科的设置1.1 病理科的位置选择病理科应位于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与其他科室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应考虑到病理标本的运送,选择挨近手术室和临床科室的位置更为合适。
1.2 病理科的面积要求病理科的面积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工作量进行合理规划。
普通来说,病理科的面积应不小于200平方米,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病理科的布局设计病理科的布局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工作区域的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
普通包括标本接收区、病理切片区、病理诊断区以及病理报告区等。
各个区域之间应合理划分,避免交叉感染。
二、病理科的人员配置2.1 病理科主任病理科主任应具备高级职称,具备较强的临床和病理学知识,能够对病理科的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指导。
2.2 病理医师病理医师应具备医学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具备独立完成病理诊断工作的能力。
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病理技师病理技师应具备专科学历,熟悉病理标本的处理和技术操作。
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能力。
三、病理科的设备要求3.1 病理切片仪病理切片仪是病理科的核心设备,用于制备组织切片。
应选择具备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切片仪,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切片质量。
3.2 显微镜显微镜是病理诊断的基本工具,应选择具备高清晰度和高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以便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
3.3 自动染色机自动染色机用于对病理标本进行染色处理,应选择具备多功能和稳定性好的自动染色机,以提高染色效果和标本质量。
四、病理科的质量控制4.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病理诊断和病理报告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26f7b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8.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1. 病理科的设置病理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以下是病理科设置的规范要求:1.1 科室位置和面积:病理科应位于医院的中心位置,方便与其他科室的联系和协作。
科室的面积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病理工作量来确定,一般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工作人员和设备。
1.2 设备设施: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病理学仪器设备,包括组织处理设备、显微镜、数字病理系统等。
同时,应有充足的冰箱和冷冻柜用于保存组织标本和病理标本。
1.3 人员配置:病理科应有足够的人员配置,包括病理学专家、技术人员、管理员等。
病理学专家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资质,并持续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2. 病理科的管理病理科的管理是确保病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以下是病理科管理的规范要求:2.1 工作流程: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处理、病理诊断、报告编写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2.2 质量控制:病理科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
内部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定期校核仪器设备和标本处理流程来保证工作质量。
外部质量评估可以参加相关的病理学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医院进行对比,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3 数据管理: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标本信息的录入和存储、病理诊断结果的记录和查询等。
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2.4 交流与合作:病理科应积极与其他科室进行交流与合作,及时提供病理诊断结果和咨询服务。
同时,病理科应与相关病理学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3. 病理科的职责和服务病理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应承担以下职责和服务:3.1 病理诊断:病理科负责对病人的组织标本和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3.2 术前评估:病理科应参与术前评估工作,对病人的组织标本进行初步检查,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范围,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46196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5.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本文档,规范病理科的设置与管理。
二、病理科的设置1. 病理科应设在医院的合适位置,便于与其他科室的交流和配合。
2. 病理科的面积应满足工作需要,设有足够数量的工作台和仪器设备。
3. 病理科应设有独立的标本接收区、标本制备区、镜检区、报告区和资料室等功能区域。
4. 病理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病理医师、病理技师、病理学家和行政管理人员等。
三、病理科的管理1. 病理科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病理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和分析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病理科应建立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确保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病理科应建立标本管理制度,包括标本接收登记、标本保存和销毁等规定,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追溯性。
4. 病理科应建立科研与教育培训机制,鼓励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
5. 病理科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及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和临床咨询服务。
6. 病理科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病理数据库和电子病理报告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共享。
四、病理科的设备和仪器1. 病理科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的病理仪器设备,包括组织处理机、切片机、染色机、显微镜等。
2. 病理科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病理科应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修需求。
五、病理科的安全管理1. 病理科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标本处理和废物处理的规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2. 病理科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培训,减少职工的职业风险。
3. 病理科应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468e0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d.png)
病理科设置与管理规范一、引言病理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疾病的诊断和病理学研究工作。
为了确保病理科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制定本规范。
二、病理科设置1. 病理科应设在医院内,具备独立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
2. 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包括组织切片机、显微镜、染色设备等。
3. 病理科应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师、技师等。
4. 病理科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
三、病理科管理1. 病理科应制定科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2. 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包括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和处理等环节。
3. 病理科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病理报告的编写、存档和查询等功能。
5. 病理科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病理诊断质量控制1. 病理科应建立病理诊断质量控制制度,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病理科应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会议,提高诊断水平和专业知识。
3. 病理科应建立病理诊断结果的复核机制,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病理科应建立病理诊断结果的讨论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诊断。
五、病理科安全管理1. 病理科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2. 病理科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包括实验室通风设备、防护服等。
3. 病理科应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病理科应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病理科绩效评价1. 病理科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2. 病理科的绩效评价应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3. 病理科的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医务人员晋升和聘任的重要依据。
病理科建设标准
![病理科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1ee5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2.png)
病理科建设标准一、硬件设施1.空间布局:病理科应拥有专门的诊断室、实验室、标本存放室、试剂储存室、图书资料室等。
各区域应合理布局,确保工作流程顺畅,相互之间干扰最小。
2.设备配置: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病理诊断设备,如显微镜、染色机、脱水机、石蜡包埋机、冰冻切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等。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转。
3.安全环保:病理科应遵循国家有关环保和安全规定,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紧急洗眼装置等。
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二、人员配备1.专业背景:病理科医生应具备相关的医学教育背景,如医学硕士或以上学历,且接受过系统的病理学专业训练。
2.执业资格:病理科医生应取得国家规定的执业医生资格,并具备病理学专业职称。
3.人员数量:根据医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病理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技术员和护士等工作人员。
三、学科内容1.诊断范围:病理科应能够提供包括外检、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方面的病理诊断服务。
2.技术支持:病理科应具备开展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分子病理学检查等技术能力。
3.学术研究:病理科应积极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推动学科发展。
四、诊疗技术1.诊断流程:病理科应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包括样本收集、固定、处理、制片、染色、诊断等环节。
医生应根据临床需求和病理检查结果,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报告。
2.诊疗方案:病理科应根据不同疾病和病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包括检查项目、治疗措施等。
同时,应定期评估和更新诊疗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3.病例讨论会: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会,对疑难病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诊断能力。
五、质量控制1.标准化操作:病理科应遵循国家和行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室内质控:病理科应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包括试剂校准、仪器校准、样本检测等环节。
病理诊断实验室组建要求|喜格
![病理诊断实验室组建要求|喜格](https://img.taocdn.com/s3/m/e331af78e45c3b3567ec8b95.png)
病理诊断实验室组建要求|喜格一、病理诊断实验室的作用:对取自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通过大体和显微镜观察,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殊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二、各地方设置条件:1、二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至少应当设置标本检查室、常规技术室、病理诊断室、细胞学制片室和病理档案室;2、三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还应当设置接诊工作室、标本存放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室、免疫组织化学室和分子病理检测室等。
三、人员配备:1、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1-2人配备;2、病理科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
四、医师人员资格:1、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并具备初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专科进修学习1-3年。
2、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3、病理技师只能负责病理技术工作,不得出具病理诊断报告。
4、病理科负责人应当具有医学专科以上学历和病理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长期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5、三级医院病理科负责人应当具有副高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五、病理诊断报告包含以下内容1、病理号,送检标本的科室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取材部位,门诊病历号和(或)住院病历号。
2、大体描述、镜下描述(选择性)和病理诊断。
3、其他需要报告或建议的内容。
4、报告医师签名、报告时间。
六、档案管理1、病理切片、蜡块和阳性涂片保存期限为15年;2、阴性涂片保存期限为1年;3、组织标本保存期限为报告发出后2周。
七、安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4.17.1.1 病理科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和业务水平要求极高的科室,为保证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首先须集中设置,统一管理,并应在人员、房屋和设施诸方面给予病理科大力支持。
特别要布局合理、分区(生物污染区、化学污染区、相对清洁区)清楚,排风、排水、排污和消毒符合生物安全和院感的要求。
(一)病理科的设置
1.不宜强求达不到一定软、硬件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病理科。
原则上年病理检查例数少于2000例(不包括细胞学)者不宜建立病理科;
2.未设立病理科的医院,其病理诊断任务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协调,送有资质的病理科承担;或根据地域条件等实际情况,采用相邻若干医院共同组建病理诊断中心的方式解决,具体应由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协调;
3.医疗机构若新成立病理科,应由省级病理质控中心根据当地病理科水平和发展的需要,对申请医院的病理科人员、设备等条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决策的依据;
4.原则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常规病理组织学诊断应≥8000例(次)/年,三级乙等综合医院≥4000例(次)/年,二级医院应≥2000例(次)/年;
5.开设病理科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项目中必须有“病理科”的登记;
6.医院病理科应独立建制,一个医疗机构内只允许设置一个病理科。
为适应医院临床学科的发展和需求,提倡病理科发展亚专科化,包括细胞病理、消化病理、肾病理、血液病理、神经病理、妇科病理、眼科病理、皮肤病理等。
病理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及其下属的实验室不得从事病理检查及诊断工作。
(二)病理科人员的数量
病理科业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是保证病理诊断质量的最基本条件,各级医院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派素质优良的有资质人员从事病理工作。
病理科应按照实际工作量配备足够的病理医师、病理技术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医疗机构还应适当增加工作人员。
病理科人员配备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各医院的床位数量及医院的级别而确定。
病理医师按照每100张床位1~2
名配备,同时按1:1的比例配备技术人员,还应配备资料管理和相关辅助人员;医疗机构因教学、科研、病理专科化及开展新业务的需要,病理医师和技术人员的人数也应适当增加;技术员与医师必须分工明确,不得相互兼职;二级医院至少有2名医生具有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资格;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生具有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资格;至少2名医生具有出具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的资格。
(三)病理医师和技术员的任职要求
病理医师首先应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必须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注册病理医师资格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病理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病理检验或分子生物学);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医师应由具有较丰富诊断经验的病理医师担当。
没有病理执业证书和病理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不能出具病理诊断报告,包括细胞病理学报告。
1.病理医师必须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病理医师注册资格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2.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应当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规范化病理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并考核合格;
3.病理医师在任住院医师期间,对小活检病例、初诊的恶性肿瘤、交界性病变、疑难及罕见病例的诊断,原则上均需经过上级医师复核后才能签发报告;
4.开展专科病理诊断(如肾穿刺病理、眼科病理、骨髓病理检查等)者,应另行专科病理培训3~6个月以上;
5.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工作原则上需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承担,无条件者也可由高年资主治医师(5年以上主治医师聘任资格)承担,以上人员需经过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的专业培训。
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不可强行要求病理科开展此项工作,若需要应请上级医院相应的病理医师会诊;
6.病理科主任一般应由具有医学专科以上学历和病理学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10年以上的病理医师担当;
7.病理科技术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相应的学历,并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方可上岗;
8.必须加强对病理医师和病理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每年需达到要求的继续教育学分。
(四)病理科的用房
病理科应具有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工作用房。
1. 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工作用房面积应≥2000M2,三级乙等医院和三级专科应≥1000M2,二级医院病理科用房应≥500M2;
2.病理科应布局合理,符合生物安全的要求,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划分清晰,最好有缓冲区。
3.二级医院病理科应设有标本接收室、标本检查取材室、常规病理技术室、免疫组化室、细胞学制片室、病理诊断室、病理档案室和标本存放室;
4.三级医院病理科除二级医院的要求外,还应设冰冻切片室、组织化学染色室、分子病理室、会诊室、电脑管理室、资料室、学术活动室、仓库等;教学基地应有独立的进修医师学习工作室;
5.应有独立的淋浴间和淋浴设备;
6.标本接收室、取材室应有紫外灯等消毒设备;
7.开展尸检的病理科应有配套设施。
(五)病理科必需的专业技术设备
病理技术室应有必需的仪器设备,尽量减少手工操作,以保证制片质量。
病理诊断室应有多人共览显微镜、显微摄影设备和图文报告与信息管理系统,以保证规范的报告打印、传输及临床病理讨论会、远程病理会诊的需要。
1. 病理技术室应有以下设备:高质量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自动脱水机、自动染色机、组织包埋机、冰箱、一次性刀片或磨刀机、液基细胞制片设备、恒温箱、烘烤片设备、空调和排风设备等
2. 病理科医师每人配备1台双目光学显微镜,并装备多人共览显微镜、显微摄影及投影设备等;
3. 病理取材室:有直排式专业取材台、专用标本存放柜、大体及显微照相设备、电子称、冷热水、溅眼喷淋龙头、紫外线消毒灯、空调等;
4. 免疫组化室:实验台、微波炉、高压锅、冰箱等,有条件者可配备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5. 与手术室间需有传真设备,有条件者与手术室间安装可视对讲设备,方便手术医生与病理医生直接沟通;
6.资料室有专用切片及蜡块存放柜,有条件者设置物流传输系统;
7.三级医院还应有分子病理检测设备,如PCR仪、杂交仪、流式细胞仪、基因测序仪、低温冰箱等;
8.有条件者可配置电镜、超薄切片机、切片数字化扫描仪等。
(六)专业参考图书
病理科业务涉及临床各学科,所需工具书范围广且查阅使用频率高。
医院应提供至少十册以上病理科专用工具书并及时更新,包括中华外科病理学、阿克曼外科病理学、诊断病理学、WHO肿瘤病理学分类、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染色技术等及专科病理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