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第6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分数除法课堂教学设计6

分数除法课堂教学设计6
(2)说出单位“1”的量
(3)说出数量关系: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质量
二、新课探究
1、出示例4
(1)阅读与理解
题目中告诉了那些数学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否能用得上?
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的量?
小明体内的水分重
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
要求的是小明的
(2)分析并画出线段图
用一条线段表示小明的体重,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就是小明体内的水分重量。
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6课时总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解决问题(37页例4)
课型
新授(第6课时)




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课本39页第1、2、题
四、课堂作业
课本39页第3题。
五、补充练习
图书室有文艺书12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3/4,又是故事书的1/3,故事书又多少本?
六、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作业设计
难点: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
展台、电子白板等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一、复习导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会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用分数除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3杯果汁,他把这杯果汁平均分给了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杯果汁?答案:每个朋友得到了2/9杯果汁。

2. 题目:小华有5/6块蛋糕,他把这块蛋糕平均分给了6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块蛋糕?答案:每个朋友得到了5/36块蛋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策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6 课时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6 课时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 课时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等奖创新教案)第6 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6 页例5。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 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准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课件出示题目。

小明的体重是35 kg,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 学生口头回答。

3. 揭示课题。

师:如果将这道题中的条件“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换成“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应该如何解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新课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1. 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例5)小明的体重是35 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师:从题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预设1 :小明的体重是35 kg。

预设2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

预设3 :要求的是小明爸爸的体重。

2. 分析与解答。

(1)画线段图。

师: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学生尝试画线段图)预设:(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师:哪个量是单位“1”?你能根据线段图列出怎样的等量关系式?预设1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单位“1”。

预设2 :等量关系式:①爸爸的体重- 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 小明的体重②爸爸的体重×(1- )= 小明的体重(3)列方程解答。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除法第6课时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除法第6课时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 ÷ ÷ ,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4 7 ÷ ÷ = ×( 3 )×( 5
7 )=( 6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 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练一练”:计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 ×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 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 2.讨论练习八第 11 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出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3、完成练习八第 13 题。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四、作业 练习八第 10、11、12 题
课 题 第 6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分数除法--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主备教师 参备教师
总课时数
13 课时
1、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 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 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一、复习引入Biblioteka 学设计 ☆教学调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 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 6 1.出示例 6 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 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 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 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第6课时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第6课时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第2课时(第32页),自主练习2-13题。

教学目标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感知单位“1”已知和未知的解题方法的不同。

4.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弄清题意,会用线段图的方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提出问题,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你知道解题步骤吗?学生:读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如下:2.承上启下,揭示课题。

用方程解决问题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能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探索有关于分数除法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问题)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出示教材第32页红点例题。

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34。

第一小组有多少人?提出要求: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第一小组:多少人?第二小组:6人,是第一小组的3 42.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完善课题。

教师提出要求: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你理解的题意。

需要提示:题目中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是两个独立的数量,需要画出两条线段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板书:两个量的关系)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线段图,交流解题思路。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说说你画的线段图所表示的题意,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1.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含义,能够根据已知的另一个数的值,独立分析数量关系,求解这个数的值,并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能独立分析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难点: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含义。

课件、线段分析图。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独立思考后说说如何计算。

生回答后板书: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即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715=35÷715=75kg。

师:如果将这道题中的条件“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换成“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815”,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像这样的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引导探究出示课件,教学课本第38页例5。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获取以下信息: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几分之几?要求的问题是谁的体重?2.依据题意,分析解答。

(1)师: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815,那么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几分之几呢?生1:这里把爸爸的体重看成单位“1”,小明比爸爸轻815,那么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1-815=7 15。

生2:如果把爸爸的体重平均分成15份,小明的体重比爸爸体重轻其中的8份,则小明的体重相当于其中的(15-8)=7份,也就是说,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715。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怎么画线段图呢?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条线段表示爸爸的体重,将其平均分成15份,小明体重比爸爸轻其中的8份,小明体重占7份,是爸爸体重的715,也就是35kg。

线段图如下所示:(3)师:从线段图中我们发现了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如何求解爸爸的体重呢?方法一:爸爸的体重×(1-815)=小明的体重先求出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然后由已知的小明体重求出爸爸的体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找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题意,看图写出代数式。

(1)苹果有akg,西瓜的质量比苹果轻。

西瓜比苹果轻()kg,西瓜重()kg。

(2)鸡有b只,鸭的只数比鸡少。

鸭比鸡少()只,鸭有()只。

指名汇报,并让其他的学生指出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

2.根据题意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

(1)六(1)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

六(1)班有多少人?(2)小明的体重是35kg,是爸爸体重的,爸爸体重多少千克?二、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引出例5。

(将上题中第(2)题第二个条件变为“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其他不变,即为例5)2.审题。

(1)看例题的插图,获取信息。

独立填写“阅读与理解”,复述题意,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题意,说说你对“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的理解。

(3)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图表示父子两人体重的数量关系。

3.分析、解答。

(1)出示线段图。

(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5)阅读课本例5的“分析与解答”过程。

4.改变例5。

“回顾与反思”:看看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怎样检验?课件出示,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

(2)根据图意解答。

(3)启发学生与例5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4)教师小结:上面用方程解答例5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好好理解、运用它。

三、实践应用1.看图口头编实际问题。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6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分数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方法不够熟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分数除法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小明想和小红交换一些苹果,使得两人苹果的数量相等,请问小明应该交换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板书重点步骤和关键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

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课内容】教材第38页例5。

【教课目的】使学生在理解数目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2.3.【教课重难点】要点:找数目关系。

难点:剖析数目关系。

【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依据题意,1)苹果有akg,西瓜比苹果轻()kg,西瓜重()kg(2)鸡有b只,鸭的只鸭比鸡少()只,鸭有(指名报告,并让其余的学生指出应把什么看作单位“1依据题意先写出数目关系式,(1)六(1)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

六(1)班有(2)小明的体重是35kg,是爸爸体重的,爸爸体重多少千克?二、自主研究创建情境,引出例5。

(将上题中第(2)题第二个条件变成“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其余不变,即为例5)2.(1)看例题的插图,获守信息。

独立填写“阅读与理解”,复述题意,谈谈知道了什么,(2)剖析题意,谈谈你对“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的理解。

(3)理解数目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绘图表示父子两人体重的数3.(1(2(3(4(5)阅读课本例5改变例5“回首与反省”:看看小明的体重能否比爸爸轻,课件出示,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小明的体重是(1)依据题意改(2(3)启迪学生与例5进行比较,(4)教师小结:上边用方程解答例5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我们应当好好理解、运用它。

三、实践应用看图口头编实质问题。

组织学生察看剖析线段图,而后独立做,最后指名试试编,集体订正。

达成教材练习八第10题(先试试解答,后反应并比较(1)、(2)和(3)、(4)的对照剖析:为何它的解法不一样?有什么共同点?)四、讲堂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时应注五、讲堂作业教材练习八第7、8、9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学一学(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1、出示学习目标: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2.出示学习提示:(1)观察例1的插图,观察图意,同桌口头说图意然后列式.(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口述问题并列式)(3)、100g= 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 (意图: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三[议一议]分数除以整数1、小组学习活动提示:(1)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汇报学习结果:四、练一练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 1/a÷3等于多少? 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一设计说明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规律。

(板书课题)(1)(出示课件)先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18=÷=÷=21÷=÷=÷=×=①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②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③生独立计算。

④观察左边两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吗?(乘法与除法是互逆运算)(2)结合×和×18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3)结合÷和2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6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黑板3. �粉笔4.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分数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讲评: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2. 重点内容: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 示例: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4. 练习题: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布置与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思考题:设计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精品课教案_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精品课教案_6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单元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30÷5=6,30÷6=5)2、口算下面各题×3 × ×× ×6 ×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1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3、全班汇报: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3=(千克) ÷3=(千克) ÷3=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

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

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分数除法篇一课时授课计划章节题目二、(1~1)教学目的1理解的意义,掌握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数学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课型讲练课教法讨论、讲解教具投影板书设计1分数除以整数例1:把一根长4/5米的铁丝,截成相等的两段,每段长几米?解:4/5÷2 =0.8÷2 =0.4(米)4/5÷2 =4÷2/5 =0.4(米) 4/5÷2 =4/5×1/2 =0.4(米)课后小结内容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一步一步让学生体会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有多种方法解答,只有把除以整数改写成乘整数的倒数,这样才是最简便的,学会了把新知改变成旧知来解决问题的这种学习方法,拓展了思路,活跃了思维。

教学过程意图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新课为迁移做准备明确意义投影板书投影小结板书1列式计算:一袋洗衣粉重1/2千克,4袋洗衣粉重多少千克?1/2×4 或4×1/22改编并列式:把上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① 4袋洗衣粉重2千克,一袋洗衣粉重多少千克?2÷ 4 =1/2(千克)②一袋洗衣粉重1/2千克,几袋洗衣粉重2千克?2÷1/2 =4(千克)3讨论:结合以上三题,请同学们思考的意义。

通过以上数学活动,同学们已经明确了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那么又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课题:指名口答求4个1/2是多少。

生编题,师板书。

根据上题数量关系说出结果二、新课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激发兴趣汇报板书板书1出示例1:把一根长4/5米的铁丝,截成相等的两段,每段长几米?理解“4/5米的意义” ?米?米4/5米通过以上活动,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题意,你能否根据题意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解:①4/5÷2 =0.8÷2 =0.4(米)②4/5÷2 =4÷2/5 =0.4(米) ③4/5÷2 =4/5×1/2 =0.4(米)重点说明③把4/5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米的1/2是多少米?列式是4/5×1/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解决问题课题办理标题(3)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抓住重点语句剖析题意,理清数量干系。

传授中,在学生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议决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挖掘此中隐含的数学条件,从而理清数量干系式,找到解题思路。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理清数量干系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数量干系列出关系式,根据干系式独立列出方程举行解答。

整个传授都是在师生合作、探索交流、自主思考的历程中完成的,真正表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1.理解单位“1”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倍数或分数干系,会用方程法解答此类标题。

并能将这样的干系转化成各个部分与单位“1”之间的分数干系,即各个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2.议决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育学生整理信息、剖析标题、办理标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精致德惯。

学习重点能够正确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干系,列方程办理标题。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分数乘分数的轻便要领举行谋略。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部署1课时传授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温习导入。

(7分钟)1.师生发言。

师:同砚们喜欢玩篮球吗?你们知道一场篮球比赛一共多长时间吗?这些时间是怎样分派的呢?2.导入新课。

师:篮球比赛的分数中也蕴涵着数学标题,本日我们就来互助探究办理。

1.交流对篮球的喜爱之情,汇报自己比拟赛时间分派标题的明白。

2.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1.列式谋略。

(1)35的2/7是几多?答案:35×2/7=10(2)比35少2/7的数是几多?答案:35-35×2/7=35-10=25二、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谋略要领及算理。

(20分钟)1.课件出示例6。

师:请同砚们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标题。

2.阅读与理解。

(1)根据“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怎样表示两个半场得分的干系呢?(2)根据上半场与下半场的得分干系理清题中的数量干系式。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应用;2.能够通过例题和练习计算分数的除法;3.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今日课前的分数运算知识;2.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及意义;3.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除法的应用;2.任务型学习法:设计情境任务,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分数除法的基本操作;3.合作学习法:小组协作,帮助互相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白板、彩笔、教材和练习册;2.现场准备:整理讲台、教室和尘土等。

六、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5分钟)1.老师与学生打招呼,问候生活;2.复习当天课前的分数运算知识。

2. 主题阶段(30分钟)1.老师引入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简要介绍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步骤;3.设计情境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4.通过计算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

3. 合作阶段(10分钟)1.小组协作,帮助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讨分数除法的运用。

4. 总结阶段(5分钟)1.老师做简要总结,梳理今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学生跟读并进行反思。

七、教学评估1.考察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分析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并进行解答。

八、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用;2.学生在任务执行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3.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灵活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6课时解决问题(2),旨在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学生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分之几的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上台展示,并为大家讲解解题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除法(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例6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灵活的计算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2、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的分析时的思路
重点:使学生能灵活的计算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难点:在做混合运算时候的统一的转换的问题。

强调如果遇到除法的时候该怎么办?
对策:让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分数乘、除法我们是如何计算的?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二、新课
1、出示例题6
每盒果汁4/5升,每杯可装3/10升。

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
2、请学生读题
请学生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解法1:我们可以先算出3盒果汁一共有多少升?
4/5×3=12/5(升)
再计算一共可以倒多少杯?
12/5÷3/10=8杯
提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吗?
请学生进行思考
可以先算出1盒果汁可以倒几杯
4/5÷3/10=8/3(杯)
8/3×3=8(杯)
可以让学生说说能不能用综合算式来进行计算
4/5×3÷3/10
=4/5×3×10/3
=8(杯)
总结:在乘除混合运算的时候,如果遇到除法的时候,我们就把他转化为乘法。

3、让学生尝试做试一试
5/8÷3/4÷5/7
让学生独立的做,做的时候要注意只要遇到除法就要转化为乘法。

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以后再请人扮演。

提问: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样计算?请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以后再请人板演
提问:在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请学生做练习十二的第9题目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以后再请人板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课前思考:
例6是乘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分数乘除混合或连除计算。

例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所以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是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则是如何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列出的两道综合算式,教材已经计算了一道。

示范了计算分数乘除混合式题,一般先转化成分数连乘,再约分、相乘。

突出了只能把算式里的除法变成“乘除数的倒数”。

教材把另一道综合算式留给学生计算。

实际教学中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然后教师选择错误较为典型的计算要进行重点讲评,帮助学生分析计算中存在的错误。

这一环节可能需要多花些时间。

计算后还应该比一比,两道综合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进一步突出计算的策略和转化的方法。

在计算乘除混合式题时得到的体验会迁移到分数连除里去。

教材在“试一试”之后让学生说说,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计算,促进迁移,发展认知结构,并在“练一练”中得到巩固。

“练一练”的两道题分别是乘除混合和分数连除计算,在计算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辨辨左题里的除数与乘数,比比右题里的整数与分数,说说计
算的体会,使计算的思路更清楚、牢固,计算的技能更扎实、灵活。

课前思考:
例题6是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理解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例题6的数量关系是以前学过的类型,但由于其中的数据由整数改为了分数,学生对分数的数感没有整数清晰,并且受前面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干扰,可能会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混淆。

教参上建议画简易实物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试一试,让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建议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将自己的解答方法给大家作说明,看看谁能借助画的图说得很清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正确解答。

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都能明确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连乘的方法计算。

但在实际计算时,会出现种种错误,如4/7÷1/5×7=4/7×5×1/7、5/8÷7/12÷10/7=8/5÷12/7×7/10,导致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

在做练习十二的12题时,有少数学生不能有条理的按序分析解答,数量关系没弄清,所以在这题的讲解上花时很多。

课后反思:
与潘老师有同感,课堂上学生对例题6的理解与分数乘除混合与分数连除的计算方法掌握还可以,比我想象中的好。

学生对两种解答方法的分析比较到位。

能结合例题和巩固练习很好地总结计算方法。

但在作业中,学生也出现了上面的计算问题,稍一提醒,学生马上心
领意会。

第11题,也有部分学生分析理解错误,现在的教材缺少了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类似于这题,原来教材上是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样的训练的,现在教材上这样的训练没有了,都是结合具体题目来具体分析,在整数情况下,学生还是比较好理解,但现在的数据是分数,学生对分数的数感没有整数好,所以会出现颠倒的情况。

第12题我觉得这是训练学生灵活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很好材料,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很好材料。

课后反思:
和两位老师有同感,学生们对于例题6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很清晰,能用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并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计算。

在随后的计算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们几乎不存在困难,只有个别学生在计算乘法时把乘数也变为倒数来计算。

所以学生们已经会的,我们教师就不要再花时间去罗嗦了,可以将时间留给学生再完成一些练习,如练习十二的第12题,由于信息较多,要求的问题也多,并且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混在一起,给部分学生分析数量关系造成了困扰。

虽然,在课堂上我先指导了一下,教学生如何根据题中的信息,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但由于少数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存在困难,所以解决这一题问题较大。

我想在明天和后天的单元练习中增加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再次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