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奇妙的静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奇妙的静电》说课万能模板
教学内容深度
总结词
启发式、探究式
详细描述
我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动手实践。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环节,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方法
目标达成、能力提升
总结词
从课堂表现和孩子们的反馈来看,《奇妙的静电》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孩子们对静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强调静电现象产生的基本原理,帮助幼儿理解这一科学现象。
新课教学环节
巩固练习环节
练习内容
设计一系列与静电相关的操作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加深理解。
练习方式
小组合作、个人操作等多样化练习方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练习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幼儿对静电现象的理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小结内容
引导幼儿思考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其探索欲望。
拓展延伸
帮助幼儿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其对静电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小结目的
小结环节
04
说教学反思
总结词
活跃、互动
详细描述
在《奇妙的静电》这堂课中,我注重营造了一个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课堂氛围
层次分明、深入浅
总结词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理解其原理。通过直观的实验和讲解,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静电的正确认知。
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静电》(通用8篇)
2023年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静电》(通用8篇)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静电》篇1活动设计背景有一天中午,我带幼儿一起午睡,在脱衣服时有小挚友的叫声“啊,好疼”,问其缘由,是因为在脱毛衣时,由于起了静电,所以感到难受,还有在玩滑滑梯时也会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结合幼儿的实际阅历与问题,我创设了这节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孩子们了解这一现象,特设计了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对摩擦起电的爱好,了解关于静电的简洁学问。
2、启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培育幼儿的视察实力和操作实力。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活动知道物体摩擦后会起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2、加深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
活动打算每组放两个小筐一个筐内有塑料尺、塑料笔、铅笔、竹筷、铁棒、绸布、碎纸屑、线手套;一个框里各种的纸屑,如:小硬纸板块、碎皱纹纸屑,自作的小蝴蝶。
每个幼儿一个自制的小章鱼活动过程一、擦一擦、吸一吸1、今日,看看老师给小挚友带来了什么?(向幼儿介绍小筐里的各种材料及物品)我们一起来玩一玩2、依据幼儿在操作中的发觉,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样做才能让小纸棒把小纸屑吸起来(幼儿有目的的操作、探究)3、提问小挚友说说哪些小棒可以把碎纸屑吸起来,你是怎样做的?(请做到的小挚友上台来掩饰一下,并讲讲自己的想法,再让大家试一试可以么?)4、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和绸布摩擦后可以吸起碎纸屑?(幼儿思索、探讨)总结:告知幼儿: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塑料尺、塑料笔、和绸布摩擦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简单产生静电。
5、请小挚友再试一试,塑料笔和尺还可以和哪些东西摩擦产生静电,吸起纸屑让幼儿探究发觉:用丝绸、手帕、、衣服、头发来摩擦塑料尺和笔都会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并知道小硬纸板吸不起来的缘由。
幼儿园大班获奖艺术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大班获奖艺术教案《神奇的静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探索静电产生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由于物体摩擦产生的。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受静电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梳子、纸片、丝绸、玻璃棒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塑料梳子、纸片、丝绸、玻璃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手持气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一个气球,为什么它不会掉下来呢?”2. 例题讲解:(1)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上台,用气球与头发摩擦,使气球吸附在墙壁上。
(2)教师解释摩擦起电的原理,引导幼儿了解静电现象。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其他物品产生静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板书内容:(1)静电现象:摩擦产生的电荷(2)静电产生原理:物体摩擦,电荷转移(3)静电应用:气球吸附、静电除尘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2)尝试用其他物品产生静电,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衣物摩擦起电、电视屏幕吸附灰尘等。
(2)实验过程和结果: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的摩擦起电原理。
4. 板书设计的内容呈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静电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准备1. 塑料棒、毛皮、气球、纸屑等实验材料。
2. 录像机、电视或其他显示设备。
3.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脱衣时产生的静电,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解静电现象:介绍静电的定义,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
3. 实验一:用毛皮摩擦塑料棒,观察塑料棒吸引纸屑的现象。
4. 实验二:用同样的方法摩擦气球,观察气球是否也能吸引纸屑。
5. 讨论:为什么塑料棒和气球能吸引纸屑?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6.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了解到摩擦可以产生静电,静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静电现象制作有趣的作品,如静电贴画、静电纸花等。
3. 科学探索:组织幼儿进行静电传递实验,探索静电的传播方式。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静电现象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静电现象的探究欲望。
六、活动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确保塑料棒、毛皮、气球、纸屑等物品齐全。
2. 向幼儿介绍静电现象,讲解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
3. 进行实验一:用毛皮摩擦塑料棒,观察塑料棒是否能吸引纸屑。
4. 进行实验二:用毛皮摩擦气球,观察气球是否能吸引纸屑。
5.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塑料棒和气球能吸引纸屑。
6. 总结实验结果,强调摩擦产生静电,静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验现象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静电现象。
2. 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静电,体验静电的奇妙之处;2. 能够简单制作静电发生器和静电玻璃杯;3. 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学习正确使用电器。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静电?2. 静电的特点和现象;3. 静电发生器怎样制作?4. 静电玻璃杯怎样制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观察物品,引导孩子发现静电现象。
2. 学习环节:(1)了解什么是静电?引导孩子观察实物,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些物品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现象?教师介绍静电的概念,并给出类比,让孩子明白静电是一种电的一种表现形式。
(2)静电的特点和现象通过实践操作展示静电的特点和现象,如:孩子用毛巾擦拭头发后,头发上会沾着毛巾纤维,接着将头发和气球摩擦,然后从头发离开,发现气球跟头发有了吸引力。
(3)静电发生器怎样制作?教师现场示范制作静电发生器,让孩子通过实践也制作书屋发生器,并了解静电发生器的原理。
(4)静电玻璃杯怎样制作?教师现场示范静电玻璃杯的制作,让孩子分组制作,体验静电玻璃杯的神奇之处。
3. 实践环节:孩子要亲自动手制作静电发生器和静电玻璃杯,加深对静电的了解和认识。
4. 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分享感受和发现。
四、教学重点:1. 让孩子了解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 教学静电发生器和静电玻璃杯的制作过程;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切实地体会静电的神奇之处。
五、教学难点:1. 孩子对电的认识一般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静电是一种电的表现形式;2. 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六、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孩子全方位掌握静电知识;2. 以孩子为主体,师生互动,培养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奇妙的静电什么是静电?静电的特点和现象静电发生器的制作静电玻璃杯的制作八、教学资源:1. 实物展示:气球、毛巾、玻璃杯、测试纸等;2. 实验器材:金属球、细毛刷、电容器等;3. 多媒体教学资源。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静电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概念,知道静电是由于物体摩擦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静电的定义:物体通过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产生的一种现象。
2. 静电的产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脱衣服时产生的静电,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静电的产生。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脱衣服时产生的静电,引发幼儿对静电的兴趣。
2. 讲解静电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3. 进行一个简单的静电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静电的产生。
第二章:静电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性质,如吸引轻小物体、容易消失等。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静电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容易消失、可以储存等。
2. 静电的观察: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让幼儿了解静电的性质。
1. 讲解静电的性质。
2. 进行静电实验,让幼儿观察和体验静电的性质。
3.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静电的现象。
第三章:静电的利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利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等。
2. 静电的原理:通过实例讲解静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静电的利用和原理。
2. 进行静电实验,让幼儿了解静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幼儿思考静电在其他方面的潜在应用。
第四章:静电的防止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防止方法,如使用抗静电材料、增加湿度等。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静电的防止:使用抗静电材料、增加湿度、接地等。
2. 静电的原理:通过实例讲解静电的防止原理。
1. 讲解静电的防止方法和原理。
2. 让幼儿思考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静电的产生。
3. 进行静电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静电的防止效果。
第五章:静电的趣味实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趣味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2. 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泡沫板、碎纸屑、塑料尺、气球、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等。
活动过程1.“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用“神奇”的泡沫板吸起碎纸屑。
2..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泡沫板把纸屑吸起来。
3.教师示范泡沫板吸起纸屑。
教师用泡沫板在衣服上擦呀擦呀,边做边说,纸屑起来吧!总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banzhuren)泡沫板在衣服上来回摩擦产生了一种电,叫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上来。
4.幼儿再次操作,体验操作成功的快乐。
分别请操作成功和不成功的幼儿操作示范。
总结:摩擦时时间要长一点,速度要快,就容易产生静电,吸起碎纸屑。
5.幼儿分组操作,尝试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可以和哪些别的东西摩擦产生静电。
发现: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跟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摩擦都可以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
6.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衣服时听到了滋啦滋啦的声音。
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7.活动延伸在科学区里提供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便我能够改进!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不足之处:1、开始部分,我的语句组织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没听清我的问题,所以一时孩子没摸到头脑,后来我是又经过引导后,孩子渐渐的明白,并能自觉操作了,方法也越来越新颖、有趣,很让人欣慰!在语句方面以后要加油!2我可以将“小章鱼”这一环节可以放到开始部分,这样更能调动起孩子的激情;3、碎纸屑我是准备了一个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实验后,弄的到处都是,以后在做实验时我要先讲清规则,让孩子有意识些,这样也不会弄那都是了;4、如果我下次要讲的话,我一定会准备的更充分些,让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体验摩擦起电的乐趣!加油!本次上课的优点: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活动,整堂课还是比较轻松、活跃的;2、每做一个活动都会有小结,孩子掌握的比较好的,课下后幼儿还能继续探索摩擦起电的乐趣,让我很开心!同时家长的反应也比较好!所以,我们以后还会多上这样的实验课,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静电》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035字。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说课稿——获奖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奇的静电》。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和探索静电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体验静电的存在,并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和静电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由电荷的转移产生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由电荷的转移产生的。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静电的存在,并理解静电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尺、毛皮、玻璃棒、丝绸、碎纸屑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包括气球、塑料尺、毛皮、玻璃棒、丝绸、碎纸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性质,引出本次活动主题《奇妙的静电》。
2. 探索静电现象: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用毛皮摩擦气球,观察气球是否会产生静电。
然后让幼儿用塑料尺接触气球,观察塑料尺是否会带上静电。
3. 讲解静电的产生原因:教师向幼儿解释静电是由电荷的转移产生的,毛皮和气球摩擦时,电荷会发生转移,使气球带上静电。
4. 探索静电的性质:教师让幼儿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观察玻璃棒是否能吸引碎纸屑。
然后让幼儿用带有静电的气球接触碎纸屑,观察碎纸屑是否能被气球吸引。
六、板书设计奇妙的静电1. 静电是由电荷的转移产生的2. 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七、作业设计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静电现象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用梳子梳头发时产生的静电等,并和家长分享静电的有趣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静电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用静电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第一章:了解静电现象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静电的定义: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积累的电荷。
2. 静电的产生: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等。
3.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介绍静电现象。
2. 组织幼儿进行静电实验,如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等。
3.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静电的利用和防止实例。
第二章:探索静电的奥秘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静电现象的探究兴趣。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静电的产生原因:电子的转移。
2. 静电的消失:电荷的平衡。
3. 静电的强度和方向:电荷的多少和方向。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
2. 组织幼儿进行静电实验,如观察静电的消失过程。
3. 让幼儿体验静电的强度和方向。
第三章:静电的实验与应用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静电实验的兴趣和操作能力。
2. 让幼儿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静电实验:如塑料棒吸引纸片、气球带电等。
2. 静电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静电实验,并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2. 组织幼儿观察和讨论静电实验的结果和现象。
3. 让幼儿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四章:静电的安全与防护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对静电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静电的安全:如避免静电放电、防止静电火花等。
2. 静电的防护:如使用抗静电材料、增加湿度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讲解静电的安全知识。
2. 组织幼儿进行静电防护的实验和操作。
3.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静电防护的方法。
第五章: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静电应用的认知和兴趣。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
新星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静电》PPT课件(模板)
Part
04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静电除尘、除臭等环保应用
静电除尘
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将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吸附在带静电的物体上,从而达到除 尘的效果。例如,静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环境中,有效去除空 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
人体伤害
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击感 ,对人体造成不适或伤害 。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静电危害
保持室内湿度
干燥的环境容易产生静电 1
,保持室内湿度可以减少 静电的产生。
使用防静电产品
4
如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垫 等,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 产生和危害。
穿棉质衣物
2
棉质衣物不易产生静电,
而化纤衣物则容易产生静
电。
接地措施
Part
02
静电现象观察与实验
日常生活中静电现象举例
1 2 3
梳头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来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
晚上脱衣服时听到“啪啪”声
在干燥的天气里,晚上脱衣服时经常会听到“啪 啪”的声响,这是衣服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 现象。
触摸金属门把手时感到电击
课程目标与预期效果
中的应用和危害 。
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能够掌 握基本的静电知识,具备初步的 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 力,鼓励幼儿动手尝试和探究。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 识。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静电1. 教学目标:了解静电的概念,知道静电是由电荷不平衡产生的。
培养幼儿对静电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观察和体验静电现象。
3. 教学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
讨论静电的产生原因,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的原理。
第二章:探索静电的性质1. 教学目标:了解静电的性质,如吸引轻小物体、可以传递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静电的性质。
进行实验,观察静电的性质。
3. 教学活动:用毛皮摩擦塑料棒,使塑料棒带电。
将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小物体,如纸片、小球等,观察静电的吸引作用。
第三章:静电的利用与防止1. 教学目标:了解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方法,知道静电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方法。
分析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教学活动:讨论静电的利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探讨静电的防止方法,如使用抗静电材料、保持室内湿度等。
第四章:静电现象的拓展1. 教学目标:了解静电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培养幼儿的的发散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静电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探索静电的更多应用。
3. 教学活动:观看静电现象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视频。
进行创意活动,如用静电制作简单的电路、设计抗静电材料的物品等。
第五章:静电安全知识1. 教学目标:了解静电的安全知识,知道如何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静电的安全知识。
分析静电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教学活动:讨论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如静电引起的不适、火灾等。
学习静电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湿度、使用抗静电产品等。
第六章:静电实验与观察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新星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静电》PPT课件
静电产生原因
静电应用
气球与衣物或头发摩擦后带电,能吸 附轻小物体。
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可以制作静电除 尘器、静电喷涂等。
静电现象观察
将充好气的气球在毛衣或头发上摩擦 几下,然后靠近墙壁或桌面,气球会 吸附在墙壁或桌面上。
冬天脱毛衣时听到“啪啪”声
静电产生原因
冬天空气干燥,毛衣与身体摩擦 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 度时,会放电并发出“啪啪”声
实验四:创新性静电实验设计
材料准备
各种带电物体、绝缘体、金属箔片等
设计思路
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创意,设计有趣的静电实验。例如,利用带电的气球让玩具小车动起 来,或者制作一个简易的静电风车等。
安全提示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易碎的物品,以及确保电源插座等危险区 域的安全。同时,要引导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结果。
制作步骤
吹起气球并打结,将细绳穿过 气球打结处并系紧,将金属箔 片剪成合适大小并用绝缘胶带 粘在气球上。
原理解析
气球和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荷 转移,使得金属箔片感应出相
反的电荷并张开。
实验二:观察纸片在梳子上跳舞
01
材料准备:梳子、纸片
02
操作步骤:用梳子梳头 数次,将梳子靠近纸片 。
03
实验现象:纸片会被梳 子吸引并跳起舞来。
提供资源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关于静电的科普读物或视频资源,帮助孩子进 一步了解静电知识。
参与讨论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静电现象和原理,引导孩子深入思考。
拓展延伸:更多关于静电知识
静电产生原因
深入讲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如摩擦、接触、感应等。
静电危害与防护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音乐、每组塑料纸一张,小盘子一个,塑料直尺、铅笔、吸管、金属筷子、水彩笔、碎纸片、记录卡、小气球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
活动重点: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
活动过程:一、欣赏魔术,产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变魔术:出示一张小塑料纸,松开手指后,塑料纸会掉下来,但用塑料纸与头发摩擦后,塑料纸能吸附在手上,松开手指后也不会掉下来。
教师:都看到我了吗?现在看到我的手上有一张(纸)当松开手的时候会?(掉下来)接下来我要给它变魔术了。
(教师示范)当我施了魔法后熟料纸怎么样?(吸在手上)(2)请幼儿猜测其中的原因。
教师:这是什么原因?(幼儿回答是静电)刚才我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摩擦)用塑料纸在头发上用力快速的摩擦塑料纸,塑料纸吸在手上了。
除了可以在头发上摩擦还可以在哪里摩擦?(衣服上、脸上)现在你们找一个自己想摩擦的地方摩擦,摩擦的时候记得要用力,速度要快。
(幼儿自由尝试)二、尝试操作,探索魔术的秘密。
(1)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用摩擦的方法来玩一个游戏,用尺子吸纸片的游戏,用尺子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摩擦后,再轻轻的靠近小纸片。
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游戏时一定得遵守规则,每个人找一把尺子两个人用一个碟子,待会告诉我你看到什么现象。
(幼儿自由操作探索,老师观察引导)(2)说说操作的发现,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回来孩子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告诉我刚才你是怎么做的看到了什么?你是摩擦了哪里?(幼儿回答桌子、头发、裤子)男孩在桌子上摩擦,用摩擦的部位靠近纸片就自动吸上去了,还有像他这样的举手,你们的尺子都吸起小纸片了吗?看来刚才你们摩擦的方法掌握得非常的好。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静电》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并感知摩擦起电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气球、塑料梳子,各种布料(丝绸、绒布、棉布等),小纸屑若干。
2、用于示范的电容器(各种金属罐、塑料罐、纸杯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个气球)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觉得这气球好玩吗?”“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气球,它里面藏了一个关于静电的小秘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二、探索环节:引导幼儿发现并感知摩擦起电现象。
1、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观察。
教师:“让我们来把气球变成一个‘魔力’气球吧!”教师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将气球靠近一些小纸屑,让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
幼儿会发现气球吸起了小纸屑。
这时,教师可以说:“看,我们的气球现在有魔力了,它会吸起小纸屑来。
”2、幼儿自由操作,感受静电现象。
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静电现象。
比如,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后,靠近小纸屑;或者用丝绸布在头发上摩擦后,靠近小纸屑等等。
让幼儿探索不同的材料对静电产生的影响。
三、总结环节:引导幼儿总结并巩固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静电现象。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不同的材料摩擦后,可以产生不同的静电效果。
这个奇妙的现象是由摩擦产生的电,我们叫做‘摩擦起电’。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对静电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和习惯。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活动反思《奇妙的声音》它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操作认识一些乐器,并能根据声音判断乐器。
我们班的孩子虽然对乐器不是陌生的,但是对于声音的奥秘和探索还是第一次。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提供各种乐器和材料,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不同的方式来探索声音的奥秘,并通过乐器发出声音,感受声音的美妙和神秘。
大班科学《神奇的静电》艺术教案反思
一、教案概述1. 主题:神奇的静电2. 年龄段:大班幼儿3. 教学目标:a.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
b.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和好奇心。
c.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的定义:介绍静电的概念,让幼儿理解物体带电的基本原理。
2. 静电的产生:讲解摩擦起电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给幼儿看。
3. 静电的利用:介绍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静电现象(如塑料尺吸引碎纸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静电的概念和产生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 操作:让幼儿自己尝试摩擦起电,观察带电物体的特性。
4. 探索:分组进行静电实验,让幼儿自主发现静电的规律。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静电的特点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静电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问题和想法,用以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思考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是否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动手操作和表达。
3. 考虑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
4. 计划后续的教学活动,如何进一步拓展幼儿对静电的了解。
六、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塑料尺、毛皮、碎纸片、气球、纤维布等。
2. 环境准备: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潮湿,以便进行静电实验。
3. 知识准备:教师需提前了解静电现象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正确解答幼儿的疑问。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和产生方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并能够观察和描述静电现象。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远离尖銳物品,避免触电风险。
2. 观察力培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交流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
《奇妙的静电》幼儿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静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的定义:静电是指物体表面积累的正负电荷。
2. 静电的产生: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三、教学活动:1. 讲解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 进行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观察现象。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静电定义和产生原因的理解。
2. 观察幼儿对摩擦起电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静电的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静电的常见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的常见现象:吸附头发、吸引轻小物体、静电放电等。
2. 静电现象的原因: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三、教学活动:1. 进行静电吸附实验,让幼儿观察头发被吸附的现象。
2. 演示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让幼儿体验静电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静电现象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观察幼儿对静电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章:静电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利用和应用。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应用的认知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的利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等。
2. 静电的应用实例:塑料制品、防静电材料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静电的利用和应用实例。
2. 进行静电除尘实验,让幼儿观察静电的清洁效果。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静电利用和应用的理解。
2. 观察幼儿对静电除尘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章:静电的防止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防止方法。
2. 培养幼儿对科学防护的认知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的防止方法:使用抗静电材料、增加湿度、接地等。
2. 静电的防护措施:使用静电喷雾、穿抗静电衣物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静电的防止方法和防护措施。
2. 进行静电防止实验,让幼儿观察抗静电材料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静电防止方法和防护措施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静电》艺术教案一等奖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静电》艺术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并学会简单的静电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体验静电现象,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静电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梳子、纸张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静电实验器材,包括气球、塑料梳子、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气球吸附小纸片的实验,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能吸附小纸片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静电现象,介绍静电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合实验,讲解静电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静电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4. 讲解与互动(10分钟)教师针对幼儿的发现进行讲解,解答幼儿的疑问。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拓展延伸,介绍静电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静电2. 内容:静电现象静电原理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与家长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对静电现象的观察,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静电实验器材,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探究静电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静电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摩擦起电的实验探究,感受静电的奇妙,体验制造静电的快乐。
2.在操作和实验中发现用什么样的物品、怎样的方法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能记录、交流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3.初步感知摩擦引起的静电现象,发现有的物体(如塑料)摩擦后能产生静电,吸起纸屑等轻巧的物体,有的不能。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音乐。
2.每组塑料纸一张,小盘子一个,塑料直尺、铅笔、吸管、金属筷子、水彩笔、碎纸片、小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魔术,产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变魔术:出示一张小塑料纸,松开手指后,塑料纸会掉下来,但用塑料纸与头发摩擦后,塑料纸能吸附在手上,松开手指后也不会掉下来。
(2)请幼儿猜测其中的原因。
2.尝试操作,探索魔术的秘密。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2)引导幼儿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尺子经过摩擦以
后产生了电,这些电叫静电,它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3.再次尝试,进一步探索魔术的秘密。
(1)提问:还有什么东西也能用来变这个魔术,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呢?
(2)幼儿先记录自己的猜想(认为能产生静电的划“√”,不能产生静电的划“x”),再自由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记录(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在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如衣服、头发等处摩擦)
(3)幼儿对照记录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根据记录视情小结幼儿的发现。
4.游戏:贴气球,迁移探索经验。
(1)出示气球,提问:怎样让气球贴上黑板不掉下来?
(2)幼儿分两组比赛,比比1分钟内哪组气球贴得多。
(3)观察、比较后,引导幼儿小结:除了塑料物品外,橡胶物品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
5.观看课件,拓展认知,了解生活中的静电。
(1)幼儿完整观看课件,初步了解静电产生、静电利用、静电危害、静电防止。
(2)小结:在干燥的环境下,要想使自己不被“电到”,就要保持身体的湿润,勤洗手、洗澡,穿棉、丝等布料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