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_苏轼ppt最新

合集下载

苏轼《定风波》 ppt课件

苏轼《定风波》 ppt课件
任:镇定 洒脱 从容 旷达
总结人物形象 ❖雨中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读下片并思考
❖ 雨停了,苏轼人生中的最大一场雨 也结束了,那么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 人生有了一种怎样的认识呢?
“山头斜照却相迎” 给我们怎样的人生 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 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作者在词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 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 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 出人生大哲理。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
15
竹杖芒鞋轻胜马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竹杖芒鞋” 比“马”轻呢?你认为这里的“竹 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 吗?
❖竹杖芒鞋 闲散
❖马
奔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 身在闲散江湖胜过在官场奔波劳碌
一蓑烟雨任平生
❖思考:“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烟 雨?“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烟雨:自然界的风雨 政治的风云变 幻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 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 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 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 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 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 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 铺垫。
“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句出笔不凡, 渲染出一种孤高出世的境界。接下来 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 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 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 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 :

苏轼《定风波 》(共28张PPT)

苏轼《定风波 》(共28张PPT)
❖ 与稼轩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慷慨激昂 , 多了几分 淡定从容 。
人生启示: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 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 成功还会远吗。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 和希望。
4、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
赏析探究
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
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探究
思考:“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 了作者的人生体验?
“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
人生的逆境 政治的风雨
人生的希望
明确: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 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 心情.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 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 抬头看时,山头的斜阳却殷 殷相迎。回头望望方才风吹 雨落的地方,我信步归去, 既没有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解读小序 了解背景
思考: 小序交代了
哪些信息?
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酹(lèi)江月
C. 狼狈 何妨 吟(yín)啸 竹仗
D. 料峭 斜照 回首
潇瑟(sè)
A.“雄资英发”应为“雄姿英发”。C.“竹
仗”应为“竹杖”。D.“潇瑟”应为“萧
瑟”。
26
2.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
不当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 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苏轼词定风波》课件

《苏轼词定风波》课件
艺术手法
苏轼在《定风波》中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等,使得作 品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这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CHAPTER 03
《定风波》词文解析
词的上片
总结词
描绘雨中景象,表达诗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详细描述
上片开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描绘出雨滴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雨 中景象。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不必过分在意这些琐碎的小事,可以一边吟诗一边慢慢行走。
CHAPTER 02
《定风波》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北宋时期
苏轼创作《定风波》时正值北宋时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化氛围
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各种 思想、文化交流频繁,诗词创作也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
个人背景
苏轼生平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 曾多次被贬谪,历经磨难,这些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较欣赏
可以将《定风波》与其他诗人的同类 型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全面地欣赏和 理解该诗词。
THANKS
[ 感谢观看 ]
04
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文笔 流畅、思想深邃而著称 。
苏轼思想及影响
01
02
03
04
苏轼的思想深受儒、释、道三 家影响,主张“文以载道”。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 盾和问题,表达了对人民疾苦
的关注和同情。
苏轼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
文宗”。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定风波》ppt课件

苏轼《定风波》ppt课件
审美体验丰富
读者在欣赏该诗时,可以感受到诗 人的豁达、乐观与坚韧,同时也能 体会到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从而获 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04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与比较
《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豪放派作品欣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该词表达了苏轼壮志未酬的豪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描绘出猎的壮观场 面,展现出词人的狂放和豁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描绘雨中景象,表达诗人从容不迫的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竹杖芒鞋与马对比,突出诗人的豁达与超然。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描绘春风吹拂、酒醒后的感受,展现诗人的乐观与坚韧。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总结全诗,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超脱境界。
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苏轼的豪放派词风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语言奔放、笔力雄健为主要特点, 常常借助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来表达内心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婉约派作品比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该词以中秋赏月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借月之圆缺寄托 了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苏轼婉约派词风的特点
苏轼《定风波》ppt课 件
目 录
•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 • 《定风波》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 诗词内容详解与赏析 •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与比较 •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传承 • 课堂互动环节
01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
苏轼简介与成就
01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
他的书法和绘画也有很高的成 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定风波》创作背景及 主题思想

苏轼《定风波》 ppt课件

苏轼《定风波》 ppt课件

写作背景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 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三月七日”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 年的三月七日,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 天。
❖ 据《东坡志林》卷的记载:“黄州东南三十 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 相田。”
苏东坡与黄州
❖ 苏轼贬居黄州四年有 余,虽遭宦途风雨,但 他能以豪爽乐观的性格 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 解脱出来。这段时期, 苏东坡作词约五十首。
任:镇定 洒脱 从容 旷达
总结人物形象 ❖雨中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读下片并思考
❖ 雨停了,苏轼人生中的最大一场雨 也结束了,那么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 人生有了一种怎样的认识呢?
“山头斜照却相迎” 给我们怎样的人生 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 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 与稼轩相比,少了几分 慷慨激昂,多了几 分 淡定从容。
逸闻趣事
❖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 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 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 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 “水漂东坡诗(尸)。”
❖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 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 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 定地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作者在词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 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 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 出人生大哲理。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2024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T课件

2024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PPT课件

06
拓展延伸:苏轼文化现 象探讨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巨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其诗词文赋均有卓越成就, 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新风格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独具匠心,开创了豪放派词风,拓展了词的题材 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和表现力。
广泛传播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对中国古代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轼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的高潮期,他继承并发扬了前辈 的文学传统。
《定风波》一词便充分体现了苏轼的 文学风格和思想境界。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
01
02
03
诗歌方面
《题西林壁》、《饮湖上 初晴后雨》等。
词作方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散文方面
《前赤壁赋》、《后赤壁 赋》等。
艺术特色
运用白描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 融为一体,语言简练生动,意境深远。
名家点评及后世影响
名家点评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以其豪放洒脱的笔触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赢得了后世众多名家 的赞誉。
后世影响
该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被选入多种教材作为经典篇目供学生学习欣赏, 还成为许多文艺作品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同时,该词所传达的乐观、坚韧精神也 激励着无数读者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03
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
勇敢面对人生困境
苏轼在词中表现出豁 达乐观的态度,不畏 挫折,勇往直前。
鼓励读者在面对人生 风雨时,应勇敢前行, 不畏艰难。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 传达出即使面临困境 也要保持坚定信念的 积极信息。
坚定信念,追求理想
苏轼在词中流露出对理想的执 着追求,不因困境而放弃。

定风波优秀完备PPT课件

定风波优秀完备PPT课件

10
苏轼,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
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
前见天下真无一个正不是好的人。英” 雄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 深得其乐”。
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
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 一样豁达。
2021/7/22
18
2021/7/22
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
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9
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
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
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
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
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
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
沙湖2之021行/7/22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2
诵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21/7/22
3
感悟
1、研读小序,挖掘有效信息。 2、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2021/7/22
徐 行 。
叶 声 ,
定风波
2021/7/22
12
苏轼
无归回山微料 但晴愿人去长久,首千里头共婵冷娟 峭
他一蓑,也谁 怕重竹 杖情重何 妨义,莫 听
, 向 老.夫聊发少年狂 ,斜左牵,黄 ,春右擎苍 他烟渴?望建芒功立吟业,穿

《定风波》ppt课件完美版

《定风波》ppt课件完美版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境、 人物、事件。
整体感 知
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雨中事)。
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雨后感)。
定风波
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苏 元 丰 五 年 ( 1082 年 ) , 苏东轼因 “乌台诗案 ” 被贬黄州 (坡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
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 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 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
新课导入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 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酹(lèi)江月
C. 狼狈 何妨 吟(yín)啸 竹仗
D. 料峭 斜照 回首
潇瑟(sè)
A.“雄资英发”应为“雄姿英发”。C.“竹仗” 应为“竹杖”。D.“潇瑟”应为“萧瑟”。
19
2.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
不当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 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 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 “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 “千古是“风小侧乔流面初人描嫁物写””。,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 渡到下阕。
A.“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
20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探究
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定风波》ppt课件完美版

《定风波》ppt课件完美版

合作探 究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 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 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 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 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 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 并泯灭……
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境、 人物、事件。
返回
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沉郁愁苦, 多了几分超然达观;
❖ 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桀骜不逊 , 多了几分 隐忍平和;
❖ 与稼轩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慷慨激昂 , 多了几分 淡定从容 。
人生启示: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 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 成功还会远吗。
定风波
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苏 元 丰 五 年 ( 1082 年 ) , 苏东轼因 “乌台诗案 ” 被贬黄州 (坡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
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 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 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
诵读课文,积累感悟
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赏析探究
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