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课件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 5.之 • 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 邻之厚,君之薄也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唯君图之 • 因人之力而敝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之
1/何陋之有 ? 句读之不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七)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 ①以其无礼于晋 •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③夫晋,何厌之有? • ④是寡人之过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 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 ① 前为谢曰 ❖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 ③乃朝服,设九宾 ❖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 (二)动词的活用
❖ 8、左右乃曰 ❖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 11.持千金之资币物
❖ 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动用法,使…..作 为 疆界。)
•⑦夜縋而出 ⑩与郑人盟 ⑾共其乏困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归纳 (课件49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课件(共61张PPT)
越过其他国家而把远方的国家设置边邑,您 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使郑灭亡来增加 邻国的土地呢? 5.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实力变雄厚,您的力量就会变薄弱 啊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再说您也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 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7.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 )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判断句 )
9.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 太子也。( 判断句 )
翻译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 未可亲也。
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 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 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 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3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 头颅。 4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 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5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 策啊!
⑧可谓深矣 古:刻毒。 今:与“浅”相对。
文言知识积累
B.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 说通悦 ,高兴
)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振通震,害怕 )
3.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卒通猝,仓促,突然 )
4.往而不反 ( 反通返,返回
)
5.秦王还柱 ( 还通环,绕
)
鼎城三中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再说您也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7.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 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7.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 )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判断句 )
9.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 太子也。( 判断句 )
翻译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 未可亲也。
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 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 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 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 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3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 头颅。 4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 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5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 策啊!
⑧可谓深矣 古:刻毒。 今:与“浅”相对。
文言知识积累
B.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 说通悦 ,高兴
)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振通震,害怕 )
3.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卒通猝,仓促,突然 )
4.往而不反 ( 反通返,返回
)
5.秦王还柱 ( 还通环,绕
)
鼎城三中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ppt.ppt
4
(五) 掌握下列虚词:
1、 以 (1) 以其无礼于晋 (2) 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 (4) 焉用亡郑以陪邻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
2、 而 (1) 今急而求子 (2) 夜缒而出 (3) 朝济而夕设版焉
6
• 觉今是而昨非
并
• 门虽设而常关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列 转折
固定结构
40
特殊句式
• 宾语前置句
• 不然,籍何以至此? • 今日之事何如? • 客何为者? • 大王来何操? • 沛公安在?
41
•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之以事 •良曰:“长于臣。”
42
•我持白璧一双……玉斗一双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此亡秦之续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15
❖ 8、左右乃曰 ❖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6
❖ 11.持千金之资币物
❖ 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30
❖ 被动句 ❖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1
❖ 倒装句
❖ 1.常痛于骨髓
❖ (状语后置句)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状语后置句)
❖ 3.燕王拜送于庭
❖ (状语后置句)
❖ 4.使毕使于前
❖ (状语后置句)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句)
❖ 6.群臣侍殿上者
(五) 掌握下列虚词:
1、 以 (1) 以其无礼于晋 (2) 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 (4) 焉用亡郑以陪邻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
2、 而 (1) 今急而求子 (2) 夜缒而出 (3) 朝济而夕设版焉
6
• 觉今是而昨非
并
• 门虽设而常关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列 转折
固定结构
40
特殊句式
• 宾语前置句
• 不然,籍何以至此? • 今日之事何如? • 客何为者? • 大王来何操? • 沛公安在?
41
•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之以事 •良曰:“长于臣。”
42
•我持白璧一双……玉斗一双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此亡秦之续耳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15
❖ 8、左右乃曰 ❖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6
❖ 11.持千金之资币物
❖ 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30
❖ 被动句 ❖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1
❖ 倒装句
❖ 1.常痛于骨髓
❖ (状语后置句)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状语后置句)
❖ 3.燕王拜送于庭
❖ (状语后置句)
❖ 4.使毕使于前
❖ (状语后置句)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句)
❖ 6.群臣侍殿上者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总结ppt精品课件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也 (于楚贰——介词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 5、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判断) 2、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3、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形容事物已 成过去。 3、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4、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 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 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 苍凉的气氛。
5、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省略介词宾语 ) 6、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7、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8、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9、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 介词 ) 10、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11、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12、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必修一 文言文知识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
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 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传”意为注释, 《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 《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 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 《春秋》详细而具体。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归纳共34页PPT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归纳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教材知识梳理:必修一文言文ppt 人教课标版
译为“我”。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 而公子亲数存之。(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之
• 二、助词
•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焉
• 一、助词
•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 ……如乐作焉。
(《石钟山记》)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 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 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 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5.重点虚词 之
• 一、代词
•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 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
。
(5)臣死且不避,
。
(6)
,
,何辞为?
(7)
,大礼不辞小让。
(8)防民之口,
。
文学常识填空。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它记载了从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
包括本纪 篇,世家 篇,列传 篇,书8篇,表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 而公子亲数存之。(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之
• 二、助词
•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焉
• 一、助词
•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 ……如乐作焉。
(《石钟山记》)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 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 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 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5.重点虚词 之
• 一、代词
•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 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
。
(5)臣死且不避,
。
(6)
,
,何辞为?
(7)
,大礼不辞小让。
(8)防民之口,
。
文学常识填空。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它记载了从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
包括本纪 篇,世家 篇,列传 篇,书8篇,表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课件(39张PPT)
(1)无能为也已
“矣” 句末语气词
(2)共其乏困
“供” 供给
(3)秦伯说
“悦” 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智” 明智 《烛之武退秦师》
(5)秦王必说见臣
“悦” 高兴
(6)往而不反者
“返” 返回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震” 惧怕
(8)卒起不意
“猝” 突然
(9)秦王还柱而走
“环” 绕
(10)皆为龙虎,成五采
(5)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因人之力而敝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伤害
《烛之武退秦师》
(7)则秦未可亲也: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8)樊於期乃前曰:
名词作动词,上前
(9)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10)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被动句,“为”译为“被”
(4)为击破沛公军:
今义:泛指主人。
《烛之武退秦师》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 古义:
走投无路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今义:鼻涕。 古义:
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古义: 礼品
3.解释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乃令张良留谢
出使的人
(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想(9)叫使张使良以跟闻他大一王同:离今去。 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文言文复习(最全)ppt课件
45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46
• 秦王还柱而走
• 不得持尺兵
重 • 以故荆轲逐秦王
点 词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语 • 而乃以手共搏之
•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1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7
15. 唯君图之 16. 秦伯说
课 前 17.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提 18. 因人之力而敝之 问
19. 失其所与,不知 20. 以乱易整,不武 21. 吾其还也
18
• 弦高犒师
•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 郑燮
• “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甫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9
P7-(4)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替/做
• 公为都御使
担任、作为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
为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被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因为、为了
• 不足为外人道
向、和、跟
•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语气
30
P6-(9)
• 相如顾召赵御史
回头看(环视)
•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指示代词.这
•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 • 顷之 凑足音节
的/我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取独
• 夫晋,何厌之有
宾前标志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v.到
12
P7-(5)
• 因人之力而敝之
凭借、依靠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46
• 秦王还柱而走
• 不得持尺兵
重 • 以故荆轲逐秦王
点 词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语 • 而乃以手共搏之
•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1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7
15. 唯君图之 16. 秦伯说
课 前 17.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提 18. 因人之力而敝之 问
19. 失其所与,不知 20. 以乱易整,不武 21. 吾其还也
18
• 弦高犒师
•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 郑燮
• “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甫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9
P7-(4)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替/做
• 公为都御使
担任、作为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
为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被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因为、为了
• 不足为外人道
向、和、跟
•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语气
30
P6-(9)
• 相如顾召赵御史
回头看(环视)
•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指示代词.这
•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 • 顷之 凑足音节
的/我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取独
• 夫晋,何厌之有
宾前标志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v.到
12
P7-(5)
• 因人之力而敝之
凭借、依靠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PPT课件
•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古今异义
•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 秦王还柱而走 古义:跑。今义:步行。
•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 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文言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文学常识
编年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著作。相传 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 左丘明 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 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有 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又 《春秋左氏传》 称 《左氏春秋》 、 。因为《左 《公羊传》 《谷梁传》 传》、 、 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所以被称为 。 “春秋三传”
词类活用
•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 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当晚
•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黄昏
词类活用
•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作名词,恩惠、好处
• 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边远的地方
• 肆其西封
形容词作动词,延伸、扩张
• 因人之利而敝之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文言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
文学常识
司马迁,字 子长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 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 纪传体通史 国第一部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共130篇,分为 十二 “ 本纪”、“ 世家”、 三十 七十 “ 列传”、“ 表”、“十 书”。 八
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教材知识梳理:必修一文言文ppt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飨xiǎng 飨客 飧sūn 食飧 玦jué 玉玦 袂mèi 联袂 抉jué 抉择 卮zhī 漏卮 厄è 厄运 瞋chēn 瞋视 嗔chēn 嗔怪 滇diān 滇池
4.词语成语积累
东道主:只招待客人的主人。
图穷匕见: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才完全显 露出来。
劳苦功高:付出了很多辛苦,建立了大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 意图别有所指。
(《师说》)
之
•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 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 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 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
• 三、兼词 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 里”“到这里”。
• 微波入焉。
(《石钟山记》
• 有青麻头伏焉……
(《促织》)
结合教材《名师领航》P5-6
• 1.通假字 • 2.古今异义 • 3.一词多义 • 4.词类活用 • 5.文言句式 • 6.名句默写
重点突破
动词,遭受 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
动词,通“披”,戴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词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类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源自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活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4.词语成语积累
东道主:只招待客人的主人。
图穷匕见: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才完全显 露出来。
劳苦功高:付出了很多辛苦,建立了大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 意图别有所指。
(《师说》)
之
•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 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 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 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
• 三、兼词 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 里”“到这里”。
• 微波入焉。
(《石钟山记》
• 有青麻头伏焉……
(《促织》)
结合教材《名师领航》P5-6
• 1.通假字 • 2.古今异义 • 3.一词多义 • 4.词类活用 • 5.文言句式 • 6.名句默写
重点突破
动词,遭受 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
动词,通“披”,戴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词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类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源自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活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人教版语文必修1 文言基础知识复习 课件 (共26张)
5. 胜 ①尽:刑人如恐不胜 ②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
6. 去 ①距离:相去四十里。 ②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7. 于 ①向, 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比:长于臣。 ③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沛公军(驻军)霸上。 ②沛公欲王(称王)关中。 ③不可不语(告诉)。 ④吾得兄事(侍奉)之。 ⑤籍(登记)吏民。 ⑥范增数目(使眼色)项王。 ⑦刑(处罚)人如恐不胜。 ⑧道(取道)芷阳间(抄小路)行。
5、【微】 ①没有(如果没有)(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精微 微言 大义(成语) 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 始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见微知著(成语) 微访(暗中查 访)
6、【敝】 ①坏,破旧。 敝帚自珍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2.形容词用如名词】 沛公今事有急(急事),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3.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后续者)耳。 【4.使动用法】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让……称王,名词使动)。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形容词使动)。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 带领,动词使动) 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使……止,动词使动)不内。
【一词多义】 1.谢 ①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③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 ①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②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③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3.故 ①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因此:故听之
6. 去 ①距离:相去四十里。 ②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7. 于 ①向, 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比:长于臣。 ③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沛公军(驻军)霸上。 ②沛公欲王(称王)关中。 ③不可不语(告诉)。 ④吾得兄事(侍奉)之。 ⑤籍(登记)吏民。 ⑥范增数目(使眼色)项王。 ⑦刑(处罚)人如恐不胜。 ⑧道(取道)芷阳间(抄小路)行。
5、【微】 ①没有(如果没有)(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精微 微言 大义(成语) 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 始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见微知著(成语) 微访(暗中查 访)
6、【敝】 ①坏,破旧。 敝帚自珍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2.形容词用如名词】 沛公今事有急(急事),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3.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后续者)耳。 【4.使动用法】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让……称王,名词使动)。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形容词使动)。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 带领,动词使动) 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使……止,动词使动)不内。
【一词多义】 1.谢 ①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③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 ①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②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③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3.故 ①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因此:故听之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归纳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7
9.其
①君知其.难也
代词,那
②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③必先苦其.心志(《孟子》)
代词,表第三人称,他的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语气词,表反诘,难道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应为“以之为”,“之” 代指“郑国”)
译文: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 待过客)的主人。
可编辑课件PPT
12
(三)状语后置句 1.以其无礼于晋。(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译文: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2.佚之狐言于郑伯。(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 言”) 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按现代汉语语序应为“若亡郑而于 君有益”) 译文: 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什么好处。
1.兵
①秦兵.旦暮渡易水 ②不得持尺兵. ③不及召下兵.
军队 兵器 士兵
可编辑课件PPT
17
2.发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②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出发 打开 发射
3.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副词,果真 副词,实在
4.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
连词,表轻微转折,不过,只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现象归纳
可编辑课件PPT
1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同“矣”,译为“了”,句末语气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译为“供给”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归纳PPT文档共34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归纳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一)ppt
Copyright © Wondershare Software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4)若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5)见 未得与项羽相见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图穷而匕首见 (6)谢 前为谢曰 多谢后世人 乃谢客就车 阿母谢媒人
(似乎,好象) (假如) (你)
Copyright © Wondershare Software
五、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 译文: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译文: 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14)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句) 译文: 大王来时携带了什么礼物? (宾语前置句) (15)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 译文: (1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译文: (17)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译文: 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Copyright © Wondershare Software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8)持千金之资币物 货币 今义: 古义:礼品 (9)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 古义:宽容,原谅 假装借给 (10)秦王还柱而走 今义: 古义:跑 步行 (11)诸郎中执兵 今义: 古义:官廷的侍卫 称中医医生 (12)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 古义:掷击 提起 (13)断其左股 大腿 今义: 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古义: (14)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边右边 今义: 古义:近臣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战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这里是“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见识短浅)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自谦之词) (2)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 (答应) 之 (表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赞同) 杂然相许 (表约数) 潭中鱼可百许头 (3)引 (导引) 左右引相如至 (牵、拉)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 (引退) 曹军引次江北 (举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4)若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5)见 未得与项羽相见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图穷而匕首见 (6)谢 前为谢曰 多谢后世人 乃谢客就车 阿母谢媒人
(似乎,好象) (假如) (你)
Copyright © Wondershare Software
五、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 译文: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译文: 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14)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句) 译文: 大王来时携带了什么礼物? (宾语前置句) (15)沛公安在 沛公在哪里? 译文: (1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译文: (17)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译文: 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Copyright © Wondershare Software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8)持千金之资币物 货币 今义: 古义:礼品 (9)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 古义:宽容,原谅 假装借给 (10)秦王还柱而走 今义: 古义:跑 步行 (11)诸郎中执兵 今义: 古义:官廷的侍卫 称中医医生 (12)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 古义:掷击 提起 (13)断其左股 大腿 今义: 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古义: (14)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边右边 今义: 古义:近臣
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1)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战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这里是“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见识短浅)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自谦之词) (2)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 (答应) 之 (表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赞同) 杂然相许 (表约数) 潭中鱼可百许头 (3)引 (导引) 左右引相如至 (牵、拉)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 (引退) 曹军引次江北 (举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五) 掌握下列虚词:
1、 以 (1) 以其无礼于晋 (2) 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 (4) 焉用亡郑以陪邻 (5)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6
2、 而 (1) 今急而求子 (2) 夜缒而出 (3) 朝济而夕设版焉
.
7
1. 觉今是而昨非
并
2. 门虽设而常关 3.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 13.诸郎中执兵
❖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18
三、词类活用
❖ (一)名词的活用
❖ 1.名词作状语
❖ ①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 ②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 ③ 发尽上指冠 ❖ ④ 箕踞以骂曰
❖ 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 (三)形容词的活用
❖ 1.形容词作名词
❖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 2.形容词作动词 ❖ 则秦未可亲也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 3.形容词的意动 ❖ ①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 ②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列 转折
4. 吾尝跂而望矣 5. 时矫首而遐观
6. 吾尝终日而思矣
修
饰
1. 鸟倦飞而知还
2.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顺
承
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假设
.
8
3、 焉 (1) 子亦有不利焉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3)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 且焉置土石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 盘盘焉,囷囷焉
宾语前置的标志,提宾作用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感吾生之行休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
悟以往之不谏
动词“去,到”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古之学者必有师
结构助词“的”
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指代人或事“这些、这类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 ]❖=
连词,表修饰
却,连词,表转折
23
❖ 【以】
❖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 ❖ 以故荆轲逐秦王
介词,因
❖ ②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而乃以手共搏之 ❖ 使工以药淬之
介词,用
❖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 ③以次进
介词,按照
❖ ④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
❖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
❖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 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9
2.名词作动词
❖ ① 前为谢曰 ❖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 ③乃朝服,设九宾 ❖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20
❖ (二)动词的活用
❖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 今义:年长之人
15
❖ 4、将军岂有意乎 ❖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 ❖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 7、终已不顾 ❖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
动用法,使…..作 为 疆界。)
.
3
• ⑦夜縋而出 ⑩与郑人盟 ⑾共其乏困
•
.
4
(四)本文古今异义:
• ①行李之往来 •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检查
.
1
《烛之武退秦师》
---知识点复习检查
.
2
(三)本文的词类活用 • ①晋军函陵
• (名词作动词)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 ④越国以鄙远
•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
.
12
(七)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 ①以其无礼于晋 •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③夫晋,何厌之有? • ④是寡人之过也。
.
13
《荆轲刺秦王》
---知识点复习检查
.
14
二、古今异义
❖ 1、仰天太息流涕
❖ 古义:眼泪。
❖ 今义:鼻涕
❖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1
四、一词多义
虚词
❖ 【之】 ❖ ①使工以药淬之 ❖ 愿大王少假借之
代词,代“匕首” 代词,代“秦舞阳”
❖ ②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 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结构助词“的” 也可不译
❖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2
❖ 【而】 ❖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③荆轲和而歌 ❖ 伏尸而哭 ❖ 自引而起 ❖ 秦王还柱而走 ❖ 倚柱而笑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 遂拔以击荆轲
24
❖ ⑥箕踞以骂曰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 【为】 ❖ ①乃为装遣荆轲 ❖ 动词,准备 ❖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介词,被 ❖ ③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 介词,替
.
9
4、 (1) (2) (3) (4) (5) (7)
其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可怪也欤
.
10
• 5.之 • 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 邻之厚,君之薄也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唯君图之 • 因人之力而敝之
.
11
1/何陋之有 ? 句读之不知
16
❖ 8、左右乃曰 ❖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7
❖ 11.持千金之资币物
❖ 古义:礼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义:货币
❖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