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7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外教育史考点解析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

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1.中国古代教育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较多的章节,考点非常多。

该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杂,但是同学们可以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

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黄宗羲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这样三条主线把古代教育史内容分割明确,比较便于记忆和复习。

经过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论述题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灵活及综合的考查。

大家复习时注意灵活改变策略。

选择题:本章所有知识点都可能通过选择题来考察;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荀况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讲学时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等。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一)英国教育的发展1.《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

法令的主要内容有:(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3)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况,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2.《费舍教育法》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

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设幼儿学校;(3)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童工;(4)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14-16岁)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

《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哈多报告》1924年,英国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英国的全日制小学后教育进行调查研究。

委员会在1926年至1933年间提出了三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一外国教育史包括:古代、近代、现代。

一、外国古代:1、东方文明古国教育;2、古希腊;3、古罗马;4、西欧中世纪教育;5、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

二、外国近代: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2、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3、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三、外国现代:1、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2、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3、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外国古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总的教育特征。

二、古希腊: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三、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古罗马时期;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

四、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封建主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

五、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拜占庭和阿拉伯。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寺庙学校(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知识神赐、“泥板书舍”“书吏”);(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有两级),一级是初等学校(教读写);另一级是高等学校(读写外,还文法、数学、医、天文)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每科方式都一样:教师在泥板先,学生临摹);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受教育、会楔形文字的人仅仅是官吏和僧侣。

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与其他国家比,其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多些;包括①僧侣学校(重科学)②职官or书吏学校(重职教)③文士学校(重书写)④宫廷学校(不详);(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内容见上;②方法:灌输和体罚;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前6世纪):(四个等级、教学目的、内容、课程内容、方法、何为古儒学校)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课程内容神学为主;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09..-.24:...........................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在公元(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

(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1、国家拨款补助教育。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福 斯 特
2、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99年改为教育署 1899年改为教育署 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3、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导生制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 用。它主要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 成绩较好的人充任导生,以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 检查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 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 。 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 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 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 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 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
重传授农业、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 知识,这种实用倾向代表了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世纪英国的大学
牛津大学(12世纪) 牛津大学(12世纪) 剑桥大学(1209年) 剑桥大学(1209年)
Merton College of Oxford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新大学运动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 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 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 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外国教育史(现代)

外国教育史(现代)

(二)进步教育实验
1、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帕克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他领导和主持了昆西市 的学校教育实验,创立了著名的“昆西教学法”,昆西教学法的 主要特征是: (1)强调儿童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
(2)重视学校的社会职能;
(3)主张学校课程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 (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 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 学校,作为其进步教育思想的实验场所。
2、成型阶段(1918-1929):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后 改为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24年创办《进步教育》杂志,日益专
业化,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称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
设备为成年人提供专门的夜校课程。 葛雷制曾被认为是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它的措施 具有经济而高效的特点,其课程保持了儿童的兴趣。
2011年考研真题 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 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 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 ) A 二部制 B 工读制 C 复式教学 D 合作教学 答案:A
时的德克乐利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等人也创办了新学校,一战后
,英国的尼尔和罗素等人也开办新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教育 实践活动。

1921年,成立国际新教育协会,20年代,一直推行以儿童
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到30年代,开始 强调教育为社会变革服务,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 动作为一场运动结束。
(二)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1、雷迪与阿博茨霍姆学校(1889)
该校建立标志着新教育的开端,由于了取得巨大成功,被视 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学校基本沿袭传统公学的做法,强调 纪律甚于自由,统一甚于多样,有着更多的斯巴达遗风;学校课 程分为学科课程、体育和手工劳动、艺术类课程、社会教育、道

外国教育史-10《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美国)》

外国教育史-10《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美国)》
5
2、教育分权制的确立——美国教育管理
实行地方分权制,由州政府管理,这种体制 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来 1837年,马萨诸塞州首先通过法律,成 立“州教育委员会”。 首任秘书贺拉斯· 曼推行公立教育运动, 创立教育税制,创办师范学校,被称为州教 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
6
3、公立教育运动——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人们
12
贺拉斯· 曼在推动美国公立学校 发展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其 普及教育、师范教育思想深刻地影 响了美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而且 在国际教育界也产生的巨大的反响 。
13
外国教育史
欧阳宇
第二编 外国近代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 国 近 代 教 育 史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的教育制度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2
第六章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 的教育制度
近代教育概况
英、法、德、 俄、美、日
当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
3
第五节 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独立前 教育分权制 公立教育运动 独立后-南北战争 学术型大学 莫雷尔法 南北战争后:教育总署
8
5、《毛雷尔拨地法》(《莫雷尔法》)
——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是农
工学的兴起。 1862年,国会通过上述法案,决定拨地办 学,为农、工学院提供经费,培养工农业发展 所需人才。
“赠地学院”
9
二、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
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其教育思想
主要是普及教育思想和师范教育思想,对美国影响 甚大,并具有国际影响。
政治教育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所要履行的责
任方面的知识,共和国的公民——统治者与被统治 者都要有政治知识;

外国教育史 日本近现代教育

外国教育史 日本近现代教育

第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技术教育是日本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资产 阶级工业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教育类型。 日本在向西方国家学习时就注意到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明治 初年,就在东京虎门设立了工学寮;这是日本最早的一所工 业学校。继而在扎幌设立了农业学校、东京银座设立商业学 校、提倡职业教育。 在明治初年,职业教育发展并不迅速,因初等教育属于草创 期,缺少职业教育基础,同时工商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对此 并无迫切要求。但是,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一 步繁荣,职业技术教育才发展起来。 职业教育的早期开办显示出日本教育者的先见之明。为日本 工商业发展提供需要人才上显出了主动性。
(一)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教育情况 1、幕府教育机构:



幕府直辖的教育机构中,成立最早的是昌平坂学问所(1631 年),它主要以传播儒学为主要内容,是学术研究和教育的 中心。 1793年以研习“和学”为内容的和学讲习所也属于幕府管理, 它排斥佛学、儒学和兰学等。 在十九世纪前半期,开设了许多传播自然科学和“兰学”的 教育机构,如开成所是传授自然科学和外国语言的学校、教 授荷兰医学的医学所、训练军事技能和海军的军舰操练所等 等。 这些设立较晚的学校,后来一些改组为日本近代大学。 幕府学校招收社会上层人士的后代,培养社会的高层次管理 人员和研究人员。
局限:



由于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资本主义的改革, 故其带有很大的不彻底性,改革虽使日本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但仍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的因素: 由于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封建思想还有着广泛的 生存土壤; 日本传统文化“大和魂”——“和学”的根深蒂固, 使武士道的穷兵黩武和“军刀崇拜”、“发扬军威” 思想依然保存. 使日本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发展就带上了封建的军国 主义性质。日本的社会发展和历史特点使其近现代 教育带上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特征。

外国教育史题库

外国教育史题库

外国教育史部分题集及答案第一篇 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 )A. 生物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C. 劳动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紧密联系8. 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A. 泥板书社 B .古儒学校 3. 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 .古希腊B .古印度4.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A .古印度B .古巴比伦5. 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 .沛西.能B .孟禄6. 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 A. 原始社会末期B. 奴隶社会晚期 C.昆它布D.堂区学校)C .古埃及D.古巴比伦 10 进位计算法的是( ) C.中国D.古埃及)C .杨贤江D .利托尔若)C.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A .无阶级性B .无组织C .等级性D .与生产劳动生活学科的学校是(A .宫廷学校B .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 D .寺庙或僧侣学校9. 古儒学校是印度的教育形式()A.佛教学校教育 B .佛教家庭教育 C .婆罗门学校教育 D .婆罗门家庭教育10. 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 B .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 D .吸纳外国学者11.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B .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 D .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 B .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 D .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二、简答题1. 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二)法、德

近代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二)法、德

专业技术学校建立。法国实行重商主义政 策,而且教会控制较弱,一些技术专门学校得 以建立,如路桥学校、矿业学校、皇家军事学 校及各兵种的专门学校等,还建立了法兰西科 学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
17、18世纪法国教育总结
中等教育
宗教
初等教育
耶稣会
巴黎 大学
高等教育
职业技 术学校
技术教育
(二)19世纪法国教育概况 1、19世纪的法国 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 国开始,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 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 会经济秩序,对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到 了积极作用。但是拿破仑对西班牙和俄国 的侵略战争遇到强烈抵抗,1814年被打 败后退位,1815年再次当权百日,终于 在滑铁卢彻底失败。
高等教育
第一帝国时期创办一批专科学校,组建几所军事学校以 及开办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包括医学、法学、机械化工、 史地财经学校等。 复辟王朝时期,宗教、复古的逆流冲击高等教育。 第三共和国时期,发展新型高等教育成为法国高等教育改 革的主题,高等教育步入复兴发展时期。 19世纪的法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变化,神学科地位降 低,法科、医科、理科的发展受到重视。但是受中央集权 体制影响,在适合地区特点发展需要方面,始终存在较大 问题。
(一)爱尔维修
教育的力量的最有力的证明,是经常看到教育的不同与它的不同的产物 或结果有关。野蛮人打起猎来不知疲倦,奔跑起来要比文明人轻捷,因为 野蛮人在这方面更有训练。文明人更有教养,他有比野蛮人更多的观念, 因为他接受了数目更多的不同的感觉,因为他凭着自己的地位有更大的兴 趣去比较这些观念。因此,前者以敏捷见长,后者有知识,乃是教育不同 的结果。 如一般说来,人们在一种自由的统治之下,是坦率的,忠诚的,勤奋的, 人道的;在一种专制的统治之下,则是卑鄙的,欺诈的,恶劣的,没有天 才也没有勇气的,他们性格上的这种区别,乃是这两种统治之下所受教育 不同的结果。……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大全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大全

3.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
• 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文教大臣费舍尔提名 的教育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 制度,称《费舍教育法》。
• 内容: 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利和国家教育委
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 地方当局为2-5儿童开办幼儿学校。 义务教育年限延伸至5-14岁
《费舍教育法》
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 改革考试制度 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学
共同主张
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剥夺教会对教育 的领导权。
主张实行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 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
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 科学化。
专门学校的建立 高等教育: 1794年巴黎理工学校 巴黎师范学校
三、19世纪法国的教育制度(P173)
19世纪末的法国政权频繁更替,带来教育制度的 不断变更
2.中等教育
文法学校
公学
3.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
1)产生
2)筹建
1828年,汤玛斯·凯普贝尔 伦敦大学学院
1829 年,国教派 院的建立
国王学院 伦敦大学地方学
3)牛津、剑桥大学的改革
英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4.英国师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840年 巴特西师范学院
训练学院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教育的发展
2.《巴尔福教育法》
1902年议会通过了首相A·J·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 称为《1902年教育法》,也称做《巴尔福教育 法》
省议会和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 地方教育局的各种权利 《巴尔福教育法》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乱的状
态,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英国以 地方教育局为主体,议会、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 育局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近代各国教育(上)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近代各国教育(上)
3. 1870年的《福斯特教育法》
《福斯特教育法》法案规定: ① 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 ② 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教育。 ③ 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 ④ 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 财政得到补助。 ⑤ 学校的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公立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 特定的宗教教义课程。
一、 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
(二) 17—18世纪英国的教育思想
2. 亚当 ·斯密与《国富论》
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 经济运动过程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并讨论了青年教育设施的费用、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和成人教育方面的问题。
二、 19世纪英国教育的发展
(二) 19世纪英国各级学校的发展
1. 初等教育
(3) 初等教育内容的扩展与高级小学的出现 如前所述,17—18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内容主要是“4R”,即读、写、算和宗教。 1862年,政府规定依据传授读、写、算的成就来确定财政拨款,对小学课程产生深 远影响。19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进一步拨款鼓励教授读、写、算以外的科目,包 括语法、历史、地理和缝纫,还有英国文学、数学、法语、德语、拉丁语、力学和 植物学等。19世纪末,一些地方教育委员会在校舍、设备和课程等方面对以往的初 等教育概念做了重大修改,为较优秀学生开设高级班,甚至单独成立了高级小学。
近代各国教育(上)
17至19世纪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先进国家取得胜利并得到巩固的时期。以1640年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而从18世纪 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近代教育制度也在各国逐步确立。

外国教育史-11《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

外国教育史-11《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
10
–精神独立主要表现为言行一致,思想与 行动、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道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同时,还必须由 学校协同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实施
11
4、论体育——
–体育锻炼的目标,旨在使人健壮无病 ,精神活泼、愉快,从而克服社会上的 各种艰难而独立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育锻炼无固定的方式,应列为必修 课
12
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的共同特 征: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 的过渡,教育反映国家一定政治、经 济、文化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迅速 发展,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教育实 行双轨制,产生教育心理学化倾向, 教育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
–在智育的具体实施上,应向学生传授一些 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经世致用之学。
9
3、论道德教育:明辨独立,言行一致
–反对向学生灌输忠臣、孝子、义士、节妇等 封建伦理道德,强调学生独立品质的培养, 强调学生独立品质的教育 –认为独立是个人所拥有的重要道德品质,独 立分为“有形的独立”(物质方面的独立) 和“无形的独立”(精神方面的独立,一是 人的内心摆脱物质的奴役和束缚,二是个人 凡事有主见,不受他人意见所左右,包括不 羡慕他人的物质财富,不模仿他人的生活方
概况
教育法令——《学校令》1886
思想:福泽渝吉
4
一、日本近代教育概况
1、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1)1871年,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 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2)1872年,颁布《学制令》,具体确立了日 本教育领导体制——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 全国分8个大区,各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 区又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中学一所;中学 区又各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一所 。
外国教育史
欧阳宇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14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14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圣才出品】

7.于 1872 年颁布,规定 6~14 岁的 8 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案是( )。
A.《福斯特法》 B.《普通学校法》 C.《费舍法案》
4 / 47
圣才电子书

D.《基佐法案》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答案】B
【解析】1872 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了《普通学校法》,规定 6~14 岁的 8 年初等教育
集中的城市成立了新大学。这些新大学的共同特点是::私立、招收学生无教派及性别限
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重视科学、数学与商业科目。进入新大学的学生多为工商
业资产阶级子弟。在新大学运动的推动下,牛津、剑桥大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增
设近代科学专业,重视自然科学教学等。
3.斯宾塞的《教育论》是由四篇论文汇集而成的,其中不包括( )。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答案】D 【解析】斯宾塞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 1861 年他出版了《教育论》,主要由《智育》、《德育》、《体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 篇论文汇集而成的。
要原则,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教授新课程。加上古典大学对非国教派教师的排斥,形成
建立新大学的思潮,当时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非国教派人士、重视科学发展的世俗学
者、以及一些工业资本家中的开明人物都有这种愿望。在此背景下,英国开展起了“新大
学运动”。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工业繁荣、文化
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八年制的国民学校是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机构。法令还对国民教育
的形式、内容和课程设置都作了具体规定。到 19 世纪后,德国基本上实施了 6~14 岁儿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德国 1.几乎没有专门的师范机构,
英国 1.一开始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担
任教师,教会学校则一般由僧侣担任 教师。2.非国教派信徒兰卡斯特和国 教派传教士贝尔各自创立了“导生制 ”。3.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第一任主席 凯·沙图华兹。以个人名义创办了一 所旨在培训贫困儿童教学的巴特西师 范学院,也称圣约翰学院。1844年, 该学校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 理,主要致力于制造业和采矿区地区 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
导体制
的形成
和演变 俄国 1.1649年颁布《会典》。
2.1786年,俄国颁布了第一个《国民 学校章程》。3.1802年,成立教育部 。4.1817年,成立了“宗教事务与国 民教育部”。5.1835年,沙俄政府颁 布了新的《大学规程》。6.19世纪60 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沙俄政府废 除了农奴制。
堂,高等教育也不架设贵族和上层阶 作主要是组织考试和授予学位。2.大学 洪堡德在费希特等人协助下创建了柏林
级的特权,广大资产阶级子弟拥有了 开始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 大学;教育目的是大学应该在学术研究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在新大学运 方向发展。如语文成为了独立的专业, 方面有所建树,从而为国家发展创建出
传和识字教育,免费入学。4.1833年 关的知识。此外,还规定必须经过专门 堡德按照人文主义思想对各级学校进行
英国政府通过第一个工厂法。5.1870 训练,得到国家证书后,才可重任教师 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5.1854年,
年教育署长W.F.福特斯提出了《初等 。2.1881年~1882年,法国教育部部长 普鲁士颁布了一个教育法案。6.1872年
俄国 1.1632年成立的基辅莫吉拉学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 B.“内学” 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 D.七艺......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

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

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
1611年成立耶稣基督圣乐会(从事中等教育 的新教团体)

高等教育:巴黎大学(教会控制)
二、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 法国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党派都非常重 视国民教育问题。如康多塞、雷佩尔提、拉 瓦锡等。
4.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三、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情感,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 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道德品质。

的精神和人生问题。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三、教学理论
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统一
教学应包括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两方面。
既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又要发展 学生的各种能力。 2.课程设置 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实科教育,主张开设实 科课程。 3.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依据)

19世纪初,俄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


亚历山大一世推行教育改革,实行学区制。
1802年成立教育部,1807颁布《国民教育暂行 条例》,1804颁布《大学规程》《大学所属学 校规程》,规定了大学的作用和职责。 形成俄国第一个各级学校相互衔接、上下沟通 的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教区学校 县立学校 中学 大学

教育万能论:否认遗传因素的影响,把人
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人的形成完全
是教育的结果。
爱尔维修论教育
2)改变教会控制学校的状况,由国家 举办世俗性的教育
3)重视道德教育

第六章17、18、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解析

第六章17、18、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解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教育学教师姓名:姚雯雯授课时间:第六周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讲稿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明治维新时期:1871年建立文部省,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主要的改革措施有:①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效法法国建立大学院和大学区);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③聘请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来日工作,并且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出国深造;④大力发展示范教育,培养师资(1872年建立日本第一所师范学校,1874年在东京建立了女子师范学校;1875年又在地方建立师范养成所培养小学教师);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877年建成东京大学);
(5)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对 5~12 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2.洛克论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教育体系的人;
(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白板说”,“感觉说”,“经验说”;
(2)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还必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绅士教育不能靠学校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家庭教育;
(3)1782年成立国民学校委员会;1786年,该委员会颁布《国民教育章程》;
2.乌申斯基论教育——“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科学教育的创始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把教育分成有意的教育和无意的教育两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除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应该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并把祖国命运与个人结合起来;教育应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3)绅士教育的内容:①健康教育或体育②德育(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③智育(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3.斯宾塞论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德智体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3)论教师:对教师提出三个要求,①自我教育②有崇高的责任感;③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
(四)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彼得一世改革开始的,主要措施有①创办实业学校;②改善初等教育;③创办科学院(1725年);
(2)1755年,由罗蒙诺索夫等科学家创办了莫斯科大学;
5.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主要有1792年康多塞方案,1793年雷佩尔提方案(建立国民教育之家)等,均主张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提倡普及教育和教育民主化,教育内容应科学化、世俗化,等等;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18世纪后期,德国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控制,最早完成普及初等教育的国家是普鲁士;
(4)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一度出现教育的倒退;1872年颁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强迫义务教育;
2.第斯多惠等论教育——“德国师范教育之父”,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
(2)教学论:①认为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论教育原则(遵循自然原则;遵循文化原则;自然和文化相统一原则;连续性和彻底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式原则);
②研究性大学的出现,187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化的大学;
2.贺拉斯?曼论教育——“美国公立教育之父”;
(1)论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普及教育的意义有①是培养理想的国家公民的途径;②是维持现存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 ③教育是使人民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
(4)教学原则与方法:① 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② 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的教育一致;③ 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④ 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⑤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⑥ 重视实物教学。
(二)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1808年,拿破仑下令建立帝国大学使之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大学首脑称“大学总监”,由拿破仑亲自任免,全法被划分为29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及各学区大、中学教师均为国家官员;
(3)高等教育的发展:
①州立大学、专门大学的建立和赠地学院的出现,1818年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建立,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州立大学;1862年摩雷尔法案的颁布使得各州建立起工农学院(赠地大学),确立了农业与工艺教育与之相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打破了政府从来不过问高等学校办学的传统,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和大众化;
(2)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文科中学和骑士学院,18世纪初出现新的中学类型—实科中学;
(3)洪堡时期:
①在初等教育方面,特别重视提供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养工作; ②在中Biblioteka 教育方面,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
③在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建立起了柏林大学,以费希特为首的教育家倡导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统一”、“教与学的自由”,重视科学研究,并将选课制引入柏林大学;
(2)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以前的教育:独立之后形成了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1834年贺拉斯?曼建议州政府建立公立中学之后,全美兴起了公立教育运动,特别是1874年卡拉马祖案判决之后,各州公立学校数量大增;公立学校的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免费的公立教育体系),而且也成为美国普及教育运动的开始;
(2)知识价值论: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强调科学知识应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批判以绅士教育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教育;
(3)课程体系: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并以此来划分课程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生理学和解剖学;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历史;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文学、艺术等;
(2)论教学:教学应该包括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要求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
(3)论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人形成道德品质最佳的途径,教师要善于运用说服、强制、表扬、鼓励、警告、惩罚等方法;
(4)论教育学及教育者的培养:把教育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教育学是教育者所必须或有用的一切知识汇集,这类知识重最重要的就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狭义的教育学是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
(五)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有主妇学校和市镇学校;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美国文实学校之父是富兰克林);在高等教育上,这一时期主要有美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总之,美国独立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2)中等教育:有文法学校、新兴中等教育和公学,有明显的双轨制痕迹;公学是一种专门为培养统治阶级人才的贵族学校,拥有大量校产,不受教会和政府控制,初开办时也招收过平民子弟入学,但很快就成为只为贵族培养人才的场所,是“英国绅士的摇篮”;
(3)“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学校,1798年,教师兰卡斯特在伦敦开办一所采用这种教学法的学校,同时牧师贝尔也在殖民地开办了类似的学校;
(4)“新大学运动”:开明人士提倡建立新型的教授世俗知识的大学以代替古典大学的思潮推动了“新大学运动”,1828 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打开此运动序幕。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在其带领下出现许多新的大学。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是①私立;②不问教派,男女均可入校;③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④教育面向中产阶级;
(3)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特点:在学习西方学学文化与技术的同时,坚持以儒家道德为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福泽谕吉论教育——代表作《劝学篇》;大力主张普及学校教育,以最终实现教育立国;强调修习学问,唯尚实学;主张通过知识教育开发人的智力,培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提高民族自尊心;通过体育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同时发生作用;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初等教育:
①慈善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教学内容为“4R”(读写算和宗教);
②主日学校:为没有机会受到正规教育的成人开办;
2.爱尔维修论教育——抨击了“天赋不平等”,主张教育民主化,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鉴于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大影响,他要求彻底改革旧学校,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倡导人们关心现实的利益;还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人的终生都应在学习和受教育中,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
(2)论教育内容:完整的教育应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宗教教育;
(3)论师范教育: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其倡导下,马萨诸塞州于1839年建立了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
(六)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江户时代: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日本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文化主要有中国的儒学、日本的国学(和学)和西方的兰学;江户时期,主要有3种类型教育机构①幕府直辖的学校机构 ②藩学 ③民众的教育机构,包括乡学、私塾、寺子屋等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