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教案教学设计
平面镜幼儿园小班教案
平面镜幼儿园小班教案第一章:认识平面镜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2. 进行平面镜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镜子,提问他们镜子有什么特点。
2. 讲解平面镜的概念和特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3. 进行实验:让每个幼儿拿一面小镜子,观察自己的反射,引导他们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第二章:平面镜游戏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平面镜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1. 设计平面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游戏规则,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
2. 游戏一:幼儿手持镜子,观察自己的反射,尝试将手中的镜子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自己的反射图像与另一名幼儿的图像重合。
3. 游戏二:幼儿用镜子反射光线,尝试照亮教室里的某个角落。
第三章:平面镜绘画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画活动,运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利用平面镜进行绘画。
教学活动:1. 讲解绘画原理,让幼儿手持镜子,观察自己的反射。
2. 引导幼儿尝试将镜子中的反射图像转化为绘画作品,可以是对称的图案,也可以是自己的形象。
第四章:平面镜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编写一则关于平面镜的故事。
教学活动:1. 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听故事的心得体会。
第五章:平面镜创意展示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创意展示,发挥平面镜的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指导幼儿利用平面镜进行创意展示。
教学活动:1. 讲解创意展示的要求,让幼儿自由发挥,利用平面镜进行创作。
2. 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教室内进行创意展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
《平面镜》物理教案
《平面镜》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的概念:平面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其反射面是平面,能够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大小相等,距离相等,且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3. 平面镜的实际应用:穿衣镜、哈哈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2. 利用实验、演示、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平面镜的了解,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3.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现象,总结成像规律。
4. 讲解平面镜的实际应用:通过展示穿衣镜、哈哈镜等实例,让学生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巩固知识: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平面镜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平面镜成像示意图,加深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平面镜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原理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虚拟现实等。
2. 介绍平面镜与其他类型镜子的区别,如凸面镜、凹面镜等。
八、教学资源:1. 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平面镜、物体、白板、直尺等。
2. 教学图片:平面镜成像示意图、各种类型的镜子等。
平面镜幼儿园小班教案
平面镜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探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探索。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探索。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平面镜、蜡烛、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提问:“如果我们有一面镜子,我们能看见什么?”引入平面镜的概念。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让幼儿理解平面镜是一种反射光线的光学元件。
3. 观察与操作:教师分发平面镜给每个幼儿,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平面镜观察周围的物品,并描述所看到的像。
4. 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找不同”的游戏,让幼儿用平面镜观察两幅相同的图片,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并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来评价他们对于平面镜知识的学习效果。
也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表演,展示平面镜的奇妙现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平面镜的工作原理,即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平面镜。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平面镜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一个小实验,观察平面镜对物体的影响,如放置不同形状的玩具在平面镜前,观察镜中的像。
《平面镜》物理教案
《平面镜》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3. 平面镜成像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2. 难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镜的定义、特点和成像原理。
2. 实验法: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和分析成像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平面镜的兴趣。
2. 讲解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结合PPT展示,讲解平面镜的概念和特点。
3.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4. 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成像特点。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
6. 巩固知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3.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4.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平面镜成像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平面镜、蜡烛、光屏、直尺等。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平面镜的定义、特点、成像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3. 准备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平面镜教学设计〔优秀篇〕
平面镜【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实践过程;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能解释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主动交流、合作的精神。
【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难点】学生选择探究的方法和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
【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
“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教学2、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
[白玻璃放在抽屉里]——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棋子。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优秀5篇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优秀5篇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光是沿传播的。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作图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进行新课: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蜡烛、纸、玻璃、尺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能得出什么结论?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精选篇2)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平板玻璃取代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物体与像重合,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这两个“替代”是实验的关键,也是设计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教学器材:学生用:玻璃、玻璃支架、白纸、棋子和纸三角教师用:魔术盒、玻璃、玻璃支架、白纸、棋子、纸三角、火柴、烧杯、平面镜、课件魔术箱:以倾斜45°的平面镜将箱子分成前后两个空间,反射面须朝向观众,花藏在镜后.表演场地光线要暗,以免使平面镜反光而被识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设计“替代”方法进行探究做铺垫实验交流一.创设情景,激趣质疑:『魔术』老师给学生们展示空粉笔盒,故做着急:“没粉笔,怎么写板书?”老师:“我来变出一些粉笔”变魔术.老师:“大家猜想可能是怎么回事?”这里的主要道具是咱们每天都接触到的镜子,表面平的那种平面镜,老师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方法来变魔术的,那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呢?盒子的奥妙在哪儿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屏幕展示:教师在镜子前的照片宛若双胞胎的'照片或参考桂林山水、水面等图片。
优质课平面镜成像教案.doc
优质课平面镜成像教案.doc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优秀7篇)初二物理教学设计篇一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①。
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
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
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
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
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
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
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时间为10分钟。
开始: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
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
初中物理《平面镜》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平面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平面镜中图像的特点和性质;3.学会使用反射规律解决与平面镜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平面镜中图像的特点和性质;3.反射规律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平面镜中的图像特点和性质的理解;2.反射规律的应用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平面镜、小灯泡、纸板、明信片等;2.教学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导入物理光学部分的学习内容,复习之前学过的反射和折射知识;2.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平面镜。
第二步:概念讲解1.给学生展示一面平面镜,介绍平面镜的概念和特点;2.通过投影仪演示平面镜的使用和图像的形成,引导学生理解平面镜中图像的特点和性质;3.解释平面镜中的图像距离、放大缩小和正立倒立等概念。
第三步:实验探究1.将一支小灯泡放置在纸板上,旁边放置一面平面镜,调整灯泡的位置使得能在纸板上看到灯泡的反射光;2.让学生观察纸板上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图像;3.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总结出平面镜中图像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步:反射规律1.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过的反射规律;2.通过投影仪演示,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角度变化;3.解释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反射规律的应用。
第五步:习题训练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习题;2.布置几道习题,让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
第六步: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平面镜的应用场景,如化妆、照相等;2.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设计一种新型的平面镜应用场景,并向全班展示。
第七步:课堂小结1.总结平面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平面镜中图像的特点和性质;3.提醒学生要继续巩固和应用反射规律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1.完善课堂笔记,总结平面镜的知识点;2.完成布置的习题;3.搜集平面镜的应用场景,并写出自己对平面镜的理解和思考。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1【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及学情分析】平面镜学生很熟悉。
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
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2. 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3篇)
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3篇)平面镜成像教案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3)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3.利用平面镜解决实际问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具与教法:平面镜、平板玻璃、支架一副、蜡烛、橫格纸、刻度尺等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新课引入多媒体课件播放“桂林山水”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师问: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景象美不美?这么美的景象里就应用了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出示一块平面镜。
教师: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镜子,它的表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
用它照自己的时候,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现在,请大家拿起桌上的镜子,用它照照自己,看一看,你在镜中的像有哪些特点?教师问:当我们远离或靠近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否会变化呢?教师:刚才,大家谈了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是不是都正确呢?是不是全面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小聪和小明的对提示。
大家互相讨论交流,设计好探究过程。
教师问: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平面镜?教师问:怎么确定像的位置多媒体课件演示探究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A.像与物大小相等;B.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C.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演示:水中的蜡烛。
把一块玻璃立在桌面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的应用、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平面镜成像特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7、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小组讨论:做教材第77页探究实验(如图)、1、把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有一个像2、再拿一根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看上去跟前面看到的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分别记下玻璃板前后蜡烛的位置,并用刻度尺量出玻璃板前面的蜡烛与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且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教师点拨:1、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注意如下细节:选择玻璃板而非平面镜,而且玻璃板要薄、要垂直桌面、用来替代像的蜡烛不能被点燃、2、由于不容易确定蜡烛经过玻璃板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此实验采用了“替代法”,用另一根与原蜡烛等大的蜡烛替代像,从而来研究物像的大小、距离等方面的知识、跟踪训练:1、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3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等于1、75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学习指导二:平面镜成虚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页,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2、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其实它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小组讨论:1、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把手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上方,手没有(填“有”或“没有”)灼痛感、2、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拿一白屏在后面来回移动,发现白屏上没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3、点燃蜡烛,提问:为什么能看到燃烧的烛焰?再由此进行分析为什么觉得平面镜后有虚像?解:烛焰有光进入人眼;烛焰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觉得有虚像、教师点拨:1、人看到物体和看到像都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眼睛本身的生理限制,人眼都只能逆着进入人眼的光线觉得观察到了物体(或像)、后者正是平面镜反射成虚像的原因、2、对比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可知: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跟踪训练: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解:学习指导三:平面镜的应用自主预习:请举出四例说明平面镜的应用:(1)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口镜;(2)潜望镜;(3)太阳能电站;(4)照镜子、小组讨论:请对上述平面镜的四种应用进行分类、教师点拨:平面镜的应用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而加以利用的,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而加以利用的、跟踪训练: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物理教案-平面镜
物理教案-平面镜教学目标:1. 了解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3. 能够运用平面镜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2.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1.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平面镜模型或实物。
2. 光线演示道具。
3. 白色屏幕或墙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镜、穿衣镜等。
2. 提问:什么是平面镜?它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2. 各组汇报:平面镜的定义是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特点是成像与物体的距离相等,成像为虚像。
三、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15分钟)1. 教师演示:用平面镜模型和光线演示道具进行实验,展示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2.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 总结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夹角相等,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关于平面镜对称。
四、应用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各组汇报:解答练习题,如判断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关系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平面镜的定义、特点和成像规律。
2. 教师反思: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了解光学折射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平面镜的定义、特点和成像规律。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六、平面镜成像的数学表达(15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数学表达式。
2. 学会使用平面镜成像的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平面镜成像的数学表达式。
教师授课必备的平面镜教案
教师授课必备的平面镜教案。
一、平面镜的作用与应用平面镜是一种平面、光滑的镜面,能够反射光线。
教师可以在教学初期,向学生介绍平面镜的基本原理,阐述平面镜的作用与应用。
通过实验,向学生演示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并告诉学生如何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形象。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面镜的作用和应用。
在物理学中,平面镜广泛用于成像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现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点。
此外,在化学学科中,平面镜也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实验室中,通过平面镜可以更好的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应的本质与机理。
二、平面镜的使用技巧在授课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传授平面镜的使用技巧。
平面镜的正确使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平面镜与光源的位置关系在观察镜面图像时,还需要注意光源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当平面镜与光源垂直时,镜面图像是最清晰的。
如果平面镜与光源形成倾斜角度,镜面图像会变得模糊或倾斜。
2、平面镜的角度教师在授课时,还需要向学生介绍平面镜的角度问题。
当平面镜与地面有一定的倾角时,可以利用平面镜观察天空和云层的悬挂。
中学生是非常好奇的,通过这样的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
3、平面镜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平面镜的位置。
例如,当通过平面镜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时,需要将平面镜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清晰地观察反应的过程。
三、使用平面镜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除了介绍平面镜的作用、应用,以及使用技巧外,教师在使用平面镜进行教学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安全问题在使用平面镜进行授课时,教师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例如当通过平面镜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时,需要注意相关危险品的使用。
此外,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生产用具的安全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2、实验环境在使用平面镜进行实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环境。
平面镜物理教案5篇
平面镜物理教案5篇平面镜物理教案1目标:1、学问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受“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看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看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看法、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会物理现象的奇妙与和谐,获得“发觉”胜利的喜悦。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同学经受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力量,领会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试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看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试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同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技巧性,开拓同学思路,对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育其发散思维力量。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觉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教学2、提出猜测: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老师不做任何示意,让同学充分想象〕[同学商量、归纳]可能有以下猜测:〔允许有不正确猜测〕〔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左右相反;3、制定打算与设计试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同学思索空间,同学:思索、分析、商量、归纳] 我们采纳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优秀3篇】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
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二:建立规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作出猜想】(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2)实验方案: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环节三:巩固提高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答: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四:小结作业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二预习目标: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猜想平面镜成的像有哪些特点。
2、尝试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方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平面镜成像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请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关注学生对物距、像距、物像大小等计算题的掌握。
2.实践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寻找平面镜成像的实例,如穿衣镜、化妆镜等,观察并记录其成像特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成像现象,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实例,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为切入点,如穿衣镜、化妆镜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2.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和疑问。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平面镜成像”。
7.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平面镜成像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然而,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学生在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及特点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各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堂练习题,如计算物距、像距、物像大小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或游戏。可以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平面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平面镜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活动,使幼儿了解平面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平面镜(适量)、不同形状的卡纸、水桶、盆子、橡皮泥、小球、闪光灯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一个小镜子向幼儿展示,然后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镜子”。
接着教师再拿出一个特殊的镜子,并向幼儿展示。
问:“这个特殊的镜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其具体特点,例如平坦的表面、能够反射光线等。
教师再引导幼儿思考,这个特殊的镜子叫什么名字呢?最后揭示答案:“它叫做平面镜”。
2. 示范观察教师拿出一个平面镜,并向幼儿展示如何观察使用平面镜。
首先,教师用手指指向自己,然后将平面镜放在手指上方,观察一下。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并引导幼儿说出使用平面镜的感受和效果。
3.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块卡纸和一块平面镜。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给每个小组,例如用卡纸做一个形状图案,然后用平面镜观察自己做的图案。
鼓励幼儿讨论和分享观察到的事物,并引导他们思考平面镜反射的是什么以及原理是什么。
4. 拓展活动教师用水桶和盆子装满水,然后请幼儿将平面镜放入水中。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中的景象,并解释平面镜在水中的反射原理。
教师还可以使用橡皮泥和小球等道具进行更多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平面镜的反射效果。
5. 讨论总结教师带领全班幼儿回到教室,进行讨论总结。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理解的平面镜原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和解释平面镜的反射特点和原理。
6. 评价反思教师简单评价幼儿的参与度和观察能力,夸奖表现出色的幼儿。
并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将平面镜的原理运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化妆、照镜子等。
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播放相关视频,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平面镜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与平面镜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小小镜子,体会平面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平面镜的实验观察教案
平面镜的实验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特性和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反射现象的解释。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平面镜、尺子、直尺、白纸、笔、光源(如手电筒等);2. 实验器材:实验台、图表等;3. 教师准备:预先准备实验材料,熟悉实验步骤与内容。
三、教学步骤1. 引入- 向学生简要介绍平面镜的作用和常见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平面镜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2. 实验操作- 将实验材料准备妥当并摆放在实验台上,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 分发实验材料给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以下实验操作:1)将平面镜竖立在实验台上,确保平面镜的稳定;2)在平面镜前方放置一张白纸,作为观察的背景;3)使用光源照射到平面镜上,并观察镜面的现象;4)移动白纸的位置,观察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3. 实验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以及反射光线的方向。
- 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镜面的特性和光线的变化,并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
4. 结果讨论- 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 引导学生就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结合光学知识,讨论平面镜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平面镜的特点有哪些?2)为什么看到的物体是倒立的?3)为什么通过平面镜看到的物体会变小或变大?5. 知识拓展- 根据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讨论结果,向学生介绍其他类型的镜子(如凸面镜和凹面镜)和其特点。
- 与学生共同探讨不同类型镜子的作用和常见应用。
6. 实验总结- 向学生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观察对于知识学习的作用。
- 鼓励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步骤和观察结果,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实验报告。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实验观察,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了平面镜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他们学会了正确使用平面镜进行观察和解释反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
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
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 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
(三)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 [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 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 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 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 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 (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做法:边示范边讲解。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 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 [演示实验4] 1.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镜和平面镜上。
2.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 个镜中看到的范围的哪个大,哪个小?
[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 d.凸面镜的应用 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 的是扩大视野。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 3.球面镜的分类。 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准备】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 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 小平面镜。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
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 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
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 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
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
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
离
距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师]
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
[生]
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
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图甲 潜望镜
图乙 潜水艇上的潜望镜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 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2.球面镜的分类 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 [演示实验1]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 [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 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 [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 [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 b.凹面镜的应用 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 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 [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 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 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 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 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 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演示实验3]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 [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b. 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 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 的反射光线。 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 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师生共同分析得: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 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 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4.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 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 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 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做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 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 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 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 普遍使用了。 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①平静的水面可看作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节课文。 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
【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三、球面镜 1.定义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 2.分类 凹面镜、凸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 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 应用 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 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 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 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 应用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