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合集下载

模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模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上 页 下 页
2.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分析,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耕文明闻名于世,中国人在农业方 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频考点串讲
高考解秘聚焦
名师在线预测
3.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三农”问题越来越受 模 块 一
③从生产组织形式看: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 本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社会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高频考点串讲
高考解秘聚焦
名师在线预测
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过程, 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模 块 一 ⑤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古代中国的工商业高度发达, 手工业生产技术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上 页 下 页
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高频考点串讲
高考解秘聚焦
名师在线预测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 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模 块 一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
价物贝等货币,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 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 织和业缘组织。
上 页 下 页
C.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D.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解析:选C。因为没有农牧业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的转型,就不会有文明社会的发展。
高频考点串讲
高考解秘聚焦
名师在线预测
2.《礼记》有“天子为藉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
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
上 页 下 页

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商业活动(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①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随着商业的发展,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2.“市"的发展(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市”“草市"“夜市”“晓市”(1)“市":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政府直接监管,宋代以后有所改变.(2)“草市":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地域限制。

(3)“夜市":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继续延长到夜间贸易,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4)“晓市”:也称早市,是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3.商业城市(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①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扬州曾经“雄富冠天下"。

古代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

古代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

专题二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明成果【考点阐讲】1、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石器助耕;②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私田大量开垦;②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③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3)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

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2、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

(2)纺织、冶金、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①高超的冶金技术A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商周是繁荣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广泛采用鎏金技术、镶嵌工艺B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推广;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C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②享誉世界的制瓷业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B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D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E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F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③异彩纷呈的丝织业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B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C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D明中期以后,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开始使用花楼机;丝织品工艺精巧,如“妆花缎”,新品种金宝地。

2024高考历史二轮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专题二经世济民__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课件

2024高考历史二轮第一编中国古代史步骤一专题二经世济民__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课件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整合六 社会民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古代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1)食物生产 ①农业产生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开始从食物采集变为 食物生产。 ②食物生产: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 (2)社会生活 ①商和西周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 ②小农经济为主,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秦汉至隋唐:形成了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 系。 ④玉米、马铃薯、番茄和辣椒都在明朝时传入中国,提高了农业产量, 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答案:C
2.命题点:象形文字中的中国古代农业 [2023·湖北卷,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 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 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 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产生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
商朝
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
北宋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 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明朝中期起,白银 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答案:D

2.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2.专题二 中外经济文明史

2010届高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外经济文明史第7讲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知识梳理一、土地政策(制度)1.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源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时期。

周天子把土地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实质上是周王土地所有制。

2.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唐朝中后期崩溃。

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于战国时期,建国初的土改中消灭,是封建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占主要地位,但却长期存在。

1669年清康熙帝实行的“更名田”(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实际上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1)农民阶级: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人间天国”。

(2)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和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1924年增加“节制资本”的内容。

(3)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未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但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③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新中国(现代)(1)1950——1952年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私有制)。

(2)1953——1956年: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专项训练试题

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专项训练试题

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专项训练试题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专项练习⼀、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农业耕作⼯具的改⾰和演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

回答1~3题。

1、观察下列⼀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图⼀春秋时期铁锤图⼆春秋穿有⿐环的⽜尊图三战国铁⼝犁图四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A、铁制农具出现并⼴泛运⽤B、社会⽣产⼒显著提⾼C、农⽤动⼒出现⾰命性变化D、使⽤畜⼒马排⿎风冶铁2、便于⽜耕普及的耕作形式是A、⼑耕⽕种B、⼆⽜抬杠C、⽕耕⽔耨D、⼀⽜挽犁3、⽜耕普及全国是在A、秦朝B、汉代C、唐代D、宋朝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由此引发了社会动乱。

据此回答4~5题。

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种赋的名称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上缴国家C、赋税沉重简直像泰⼭的⼤半那么重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役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徭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偿劳动B、成为许多⼤型⼯程成功营造的基本条件C、徭役的过度征发与农业的发展不⼤D、沉重赋税往往引发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中国古代的⼟地制度,有原始⽒族公社⼟地所有制、奴⾪主贵族国有⼟地所有制和封建⼟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地所有制、⾃耕农⼟地所有制和国有⼟地所有制)三种类型。

据此回答6~7题。

6、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者⽆⽥可耕,有⽥者⽆⼒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B、封建⼟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7、⼟地兼并的主要危害是①威胁政府财政收⼊②激化了阶级⽭盾③阻碍了⽣产⼒发展④导致地⽅割据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利是农业命脉”历代政府⼗分重视⽔利⼯程的兴修,据此回答8~9题。

8、战国时期的著名⽔利⼯程主要分布在现今哪些省份A、⼭西、四川B、江苏、安徽C、陕西、四川D、贵州、江西9、明清⽔利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开凿郑国渠B、王景治理黄河C、发明“井渠”法D、灌排⼯具的改进中国传统社会是建⽴在以⼩农经营为主的⾼度分散的⾃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据此回答10~12题。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2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2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

考点二
栏目索引
4.影响 (1)积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2)消极: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 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误区警示 重农抑商并非自古就有 重农抑商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并不是自古就 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就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重 农抑商政策贯穿始终,从来都没有彻底改变过。
考点二
栏目索引
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发明了用水力作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 (3)陶瓷业:历史悠久,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东汉烧制出成熟的 青瓷。 误区警示 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并非完全自给自足 家庭手工业作为家庭种植业的重要补充,其产品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 缴纳赋税;二是供自己消费;三是少量出售,贴补家用。
考点一
栏目索引
三、经营模式
1.集体劳作 (1)原因:先秦时期,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 (2)特点: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⑤ 土地私有
制确立。
(2)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抵御天灾 人祸能力差等。 (3)政策因素。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 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社会的动荡及严重的自然灾 害。
考点二
栏目索引
归纳总结 影响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市场因素、政府政策、社会环境、技术水平、传统文化观念等。 图解历史 古代手工业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中国古代文明专题总结提升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中国古代文明专题总结提升

专题总结提升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战国以来到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线: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4.古代中国的统一(指中国古代的某些王朝或政权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发展史可分为四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

5.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主要有三个高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

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

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

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1)演变趋势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②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来进行管辖。

(2)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编制: 审核: 审批: 2012-3-121.(2011·福建卷)《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 .百姓皆重商轻农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解析】D 。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

本题所提供的信息在教材上基本没有叙述,但它所体现的思想在教材中却有反映,主要涉及重农抑商政策在某一时期的变动。

这类试题材料在书外,考查的内容在书中,这是命题的方向。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在材料中准确提炼信息。

2. (2010·浙江卷)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C 。

材料情景题的解答重点在于仔细阅读材料,从中准确提炼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判断备选项。

材料中有“私贩”,排除A 。

中国一直以来是重农抑商,排除B 。

明政府并未废除“海禁”,排除D 。

【基础梳理】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发展1、主要的耕作方式⑴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或“火耕”。

⑵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即千耦其耘”。

⑶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铁器农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生产工具、土地制度3、土地私有制 出现时期:春秋战国出现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井田制的瓦解、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表现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地主土地来源:战国时期,贵族将“公田”转化为私有,立军功者得到大量赏赐,一些人通过买卖获得土地;汉代至明清,通过买卖大搞兼并。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历程总结

一、手工业成就
纺织技术
原始社会时期,养蚕缫丝
丝 西周时期,丝织工艺发展 织 汉代,“丝绸之路”,丝绸远销欧洲 业 唐代,出现缂丝技术
明清时期,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宋代开始植棉,南宋时期棉纺织业兴起
棉 元朝棉纺织技术革新,出现脚踏三锭车(元道婆)
纺 织
明清时期出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买不进松江
业 布,收不尽魏塘纱)
知识 重扩心展南移经的济多重重心影南响移
考点二 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手工业成就
金属冶炼业
夏商周时期—青铜冶炼业(商周时期达到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冶铁技术 汉朝出现最早的用煤冶铁
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 北宋时期用煤冶铁相当普遍 南宋时期出现焦炭冶铁
考点二 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是促进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古代长期领先世 界的物质基础。 影响:自给自足的特点不利于(国内和国外)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 真正的商品化,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脆弱性的特点助推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以农立国思想不利于民间资本转化为工商业资本,不利于生产规
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对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后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壮大,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四 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抑商“的落伍
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严禁人民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要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根本原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反映社会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1.商业发展历程
朝代 先秦时 期 秦汉 隋唐 宋元 表现 特征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时 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私商成为社 从官府垄断到私人商业发展 会主体 “重农抑商”政策,商业有所发展,但总 体水平不高 商业发展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农 村集市贸易开始发展起来 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使用 纸币“交子”;草市发展;海外贸易繁荣; 市坊界限打破,商业时间、空间不受限制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市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城镇商业繁荣,江南 出现大批专业性工商业城市;地域性的商 商业依然繁荣,出现新景象 人群体——“商帮”活跃,如徽商和晋商
①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
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 主要来源。 ②局限性: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目录
【深化点拨】
中国古代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
主导地位,手工业、商业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历代王朝统 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对私有土地实行管理,以稳定小农经济;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古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使明清时
1.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项目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土地制度
目录
【深化点拨】
铁犁牛耕技术是中国古代基本的耕作方式,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发明,可以调节
犁耕的深浅,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的精耕细作,标志着中国 传统的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
目录
2.小农经济 (1)含义:自耕农经济又称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 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评价

高三历史第二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高三历史第二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二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编制:夏祝林核对.审核:王文祥时间:2009-2-17【考试说明】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知识结构】【考试说明变化】(略)本专题与08年考试说明没有发生变化。

【重难点突破】1.小农经济: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4.重农抑商政策: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基础训练】1.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①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础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逐渐消失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代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4.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华夏暖春,古税千年成历史;人民顺意,新程万里创文明”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5.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

20世纪80年代,在广州发掘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赵昧的陵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课件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课件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我国古代赋税的征收趋势
1.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田亩征税,可以两税 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 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 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 代役,可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徭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 变,可以征收地丁银为标志。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2.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 展史上一次飞跃。 ②秦: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 出白瓷。 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 青瓷、邢州的白瓷;还出现了秘色瓷。 ⑤北宋制瓷业发达,定窑白瓷、汝窑青瓷享有盛名, 景德镇为著名瓷都。 ⑥明清: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十几道工 序。 清代景德镇制瓷业扩大规模并出现瓷器工场。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 ②水利工程建设; ③耕作技术的提高; ④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区域的扩大和新品 种的引进; ⑤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等。 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1.生产工具的革新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 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⑧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 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2)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 (3)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 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 (4)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贸的 指导思想。 (5)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 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线索三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易、 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 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 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致资本主 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
(4)影响: 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 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②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 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 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一些有海港的城市 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 政治交流。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 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 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 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 资本。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 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 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 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⑥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32868468)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32868468)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

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

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材料三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郭沫若(1)材料一中《神农教稼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3)材料三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

“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主要是什么农作物?(4)结合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2.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我们了解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毋庸置疑,促成战国手工业商品化的,不只是工商食官制(周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的瓦解。

战国时期农林牧副渔生产的飞跃发展及其产品的商品化,客观上要求手工业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并使其产品商业化,以适应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战国商品经济的飞跃发展》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与城市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各诸侯国推行富国政策,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批的奴隶获得自由,逐步转变为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周天子地位的下降,对诸侯国的发展束缚缩小,各诸侯国可以扩大城市规模。

(1)材料一的图一和图二均与古代哪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请选择其中一幅图片说说它在历史上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

3.经济是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积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穿钱的绳子都朽了,已没有法子把钱数清。

太仓里累年积存的粮溢露在仓外,烂的已不能吃了。

”正是在这样的富厚情况下,西汉朝廷在武帝的时候走上了它的盛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7)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宗法制对西周和后世的影响分别有 哪些? 对西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对后世: ①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②“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现象,重视家庭建设,尊 老爱幼的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③“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观念,任人唯亲、唯上是 从的作风,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 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 识相违背。
制度:分封制 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先代贵族)
材料二: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 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 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 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2)材料三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结 合所学指出,西周初期分封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关系:臣属关系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3)依据材料二和三,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原因: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理解):
“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 ,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 集国家最高 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 , 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 , 受制于 中央。
2、形成的原因:
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根源) ②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③法家大一统思想
材料七:
(8)据材料七指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2013年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013年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农耕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
目录
【解题思路】
本题以《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
代商业发展中“市”的演变历程.解答此题关键是提取图片信 息,判断图片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状况,逐项分析.具体分 析如下: 选项 逐项分析 A “立九市”反映的是西汉时期 B 草市最早出现于南朝 C 夜市开始于唐末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反映市坊界限打破,符 D 合图中北宋情形 【答案】 D 结论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影 响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3)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 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具有规模小、水平 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1)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 积 主导地位(2)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 极 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3)在封建社 影 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 响 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型、保守性等弱点,导致人们具有“ 极 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影 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响
①积极性: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
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 ②局限性: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 长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
主导地位,手工业、商业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历代王朝统治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成果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2.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 展史上一次飞跃。 ②秦: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 出白瓷。 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 青瓷、邢州的白瓷;还出现了秘色瓷。 ⑤北宋制瓷业发达,定窑白瓷、汝窑青瓷享有盛名, 景德镇为著名瓷都。 ⑥明清: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十几道工 序。 清代景德镇制瓷业扩大规模并出现瓷器工场。
我国古代赋税的征收趋势
1.由按人丁收税逐渐发展为按田亩征税,可以两税 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 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 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 代役,可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徭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 变,可以征收地丁银为标志。
1、纺织业发展的概况
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 ②春秋战国: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 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 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著名。 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 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 多。 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明代浙江嘉 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 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 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城市的发展
1.我国古代城市在战国时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 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有临淄、邯郸、大梁、郢等; 2.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 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 的宣州、益州;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 为东西两个中心;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 西市;宋朝出现了夜市和城市娱乐场所瓦子。 3.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 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成都、武昌、 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 易港口,但是在清朝前期受很大影响。

模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模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

模块一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文明一、概述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是指中国古代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古代经济文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农业社会,并逐渐演变为繁荣的商业社会。

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经济制度和商业文化。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货币等。

二、农业经济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也是整个经济文明发展的基础。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以种植作物为主,其中以粮食和丝绸的种植最为重要。

古代中国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出了高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技术。

此外,农业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满足人民的生存需求,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三、手工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经济体系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包括纺织、陶瓷、铁器等领域。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是以家庭作坊为基础的分散式生产方式。

在手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人民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工艺和技术,例如丝绸的生产、青铜器的铸造等,这些技术与工艺不仅仅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

四、商业经济商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商业的繁荣则出现在隋唐时代。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包括发展繁荣的市场、商会和贸易路线。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强调信誉和诚信,商人往往以道德和礼仪作为商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此外,中国古代商业经济还与手工业和农业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经济体系。

五、货币体系古代中国货币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货币贬物质,如贝壳、鸟羽、布帛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开始采用金银铜币作为货币媒介。

在隋唐时期,中国货币发行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种发行量大、通行范围广的货币体系。

货币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繁荣,也使得经济交流和贸易更加便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5:25: 5815:25:5815: 25Monday, November 23, 2020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23 20.11.2315:25: 5815:25:58No vembe r 23,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23日 下午3时 25分20.11.2320.11.23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下午3时 25分58秒15:25:5820. 11.23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1月下 午3时25分20.11.2315: 25Nov ember 23,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1月23日星 期一3时 25分58秒15:25:5823 November 2020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1.2320.11.23 Monda y, November 23,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5:25:58 15:25:5815:2511/23/2020 3:25:58 P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2315:25:5815:25N ov-2023-Nov- 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1.23 2020年 11月23日星期 一3时25分58秒20.11. 23
谢谢大家!

科学,你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3时25分 58秒下 午3时25分15: 25:5820.11.23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2320.11.2315: 2515:25:5815:25:58N ov-20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1月23日星 期一3时 25分58秒Monday, November 23,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