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原理论_新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堂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堂PPT)
7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 容来看,这个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 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从它的实际理论内容结构 和作用来看,应该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 边缘交叉学科。
8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大部分,即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 科应用教学理论。
在读中是一名好老师?
……
本门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 教学能力。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 学的基本理论,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教学方 针、原则、规律、方法、策略、艺术,从 而具备备课、讲课、评课、命题、试卷分 析和担任班主任等工作的操作能力,为下 学期的实习乃至毕业后很快成为一名合格 的政治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三大部分理论内容如果按逻辑方式把它组织 成一个理论结构,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体 系,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9
原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21世纪的中国思想政治 教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学科 的学科地位和作用等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 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增强教好这门课程的责任感。
教学评价论:素质教育评价观、评课、考试和试 卷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教学评价的技能,以便 能更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
13
学科教师论: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作
用和职业特点、教师的价值观、教师的素质。学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教师的价值,对社会 的作用,以及作为、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意 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技能,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17
阅读书目
小学(2001)、初中(2003) 、高中(2004)思 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朱明光 人 民教育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 朱幕菊 北师大出版社 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导论--(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导论--(一)
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用思想政治工 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其他提法,成为统 一的标准提法。
讨论:
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2、概念的区别
政治 工作
思想 工作
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统战工作、 纪检工作等
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 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问题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
现象-----切入点 问题-----重点 规律-----目的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全面探索阶段(1978-1984) 2、创立和初步建设阶段(1984-1995) 3、综合建设阶段。(1996-2005) 4、纵深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施加论的这些界定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和在 教育中的主体性。
培养、转化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 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
强调教育结果,忽略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
内化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 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 品质的过程。
2、意识形态性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 也不能有非阶级的意识形态。”——《列宁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 326-327页。
3、内容的规定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在共 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中提出 了盟员“具有革命毅力和宣 传热情”。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研究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和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第二版,旨在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本书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它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后,本书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纪律和道德伦理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

接下来,本书详细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情感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读书讲座、实践活动和心理辅导等方面。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包括教育计划制定、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主要包括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两个层面。

最后,本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有了新的机遇。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人们的思想觉醒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总之,本书通过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质模块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质模块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质模块课程)本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门必修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形势与政策(综合素质模块课程)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每个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国内国际形势的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从而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任课教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含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一章

3、核心
•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健康人格,教会学生 学会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 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给个人的
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所以思想政治课在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中负有重要意义。
• 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六、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规范教学行为,但课程形态和课程结构单一。
3、2001年6月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并颁布了首批17个学科18个课程标准的实验稿, 其中包括德育课程的两个课程标准即《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 2003年5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 准》。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已全部纳入国家基础 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改革力度很大, 新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呈现。
3、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 教育要“三个面向” 的思想;(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 明确德育工作的地位;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 德育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四有新人) • 德育的内容;(包括方向性/认知性/道德规范性内容)
5、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学校德育历来强调独立设置课程的重要性。德育课 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教育课。该门课程具体内容根据 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德目安排,由班主任负责教学。教材由 各出版社根据德目编写,教师可以选用,也可自编教材; 二是公民课。该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其主要教学任务一 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生活知识和社 会经济生活知识的学习,明了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 履行的社会责任,深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是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个性教育、人生观教育、国 际化教育、劳动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想政治学科导论1、思想政治学科论的含义:思想政治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专业知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学习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方法性。

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5、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研究、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讨、第一章思政原理论选择题:1、英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学校的德育课是有宗教、社会科学、道德教育组成。

2、法国的德育教育理论:法国始终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德育理念为自由、平等、博爱3、德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德育教育目标:朴素、道德、善良、教育4、中国的德育思想:孔子:仁墨子:兼爱孟子:义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摆到教育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达到的状态。

(5)德育的内容:第一方向性内容第二认知性内容第三有道德规范性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教学相长的原则,建立有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8)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6、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7、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8、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规范性功能(对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规范)、个性化功能、9、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1)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实施者。

思想政治课原理论 新PDF.pdf

思想政治课原理论 新PDF.pdf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教学目地与要求:本章通过系统介绍思想政治学科的最基本、最普遍理论,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历史,正确认识学科属性、学科功能、学科地位以及该学科的教学任务等问题,使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为以后认识和理解本课程其他方面复杂的现象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地位、功能、范畴,特别要求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

难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内容(请学生阅读本章节的引言,使其明白本章节内容的重要性)(本章第一至第五节内容自学教材P.12—38)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原理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依据。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即具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曾经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认识和讨论,一是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智育课;二是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德智统一课;三是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

其中第三种观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1992年国家教委把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统称为“思想政治”,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

所谓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属于德育性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历史论德育性质所谓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所谓历史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的教育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这样的名称和提法,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却已经存在,而且理论和经验也极为丰富。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1.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

(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复习资料——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复习资料——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第二版)复习资料——绪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概念,含义基本相同,指导思想、目的和内容也基本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

但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区别。

思想政治工作除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包括党的组织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群众工作等。

尽管这些工作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但这些工作并不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人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一)内涵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内涵,从词义上说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存在的根据。

3.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

(二)外延1.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与内涵是相对应的概念)2.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具有全员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全程性;思想政治教育外延受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内容与目的的制约。

(三)思想政治教育外延与内涵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外延的广泛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丰富性、方式和特色的多样性。

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人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是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

1996年教育部修订研究生专业目录,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学位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合并,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归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保留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梳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知识梳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微格教学:所谓“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如“导读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等。

在训练时,对每种技能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

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是作用下,通过心理因素矛盾作用和情感的中介,将社会要求的良好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范畴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良好的思想意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意志的中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是一个在内华达基础上再由内向外的转化与发展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内化和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预先设想或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自己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

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的、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案例课程设计阶段----教学案例选择阶段--- -案例教学阶段----布置作业阶段----评价反馈阶段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类)的专业核心课之一。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认知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为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2: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整个理论体系,使其获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解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能够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对其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最重要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第二至第八章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地位、功能、过程、规律、目标、内容和任务,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关系和外部条件,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能够切实地帮助学生对本专业形成全面的、深刻的理性认知;特别是本课程的一些核心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目标、内容和任务等)有力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使命,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一、简要说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如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都属于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包括政治工作的全部,只包括其中的一部分,即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包括思想工作的全部,只包括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和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的叠加和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矛盾?有哪些主要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概括来说: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主要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主要特点:(1)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服务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这一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反映社会发展要求。

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狭隘私利和特权要维护。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四章-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四章-PPT

• 使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而取 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 参观前要做好计划和充分准备;参观时要根据教学目的提 出要求,组织学生观、听、问、记等;参观后要整理材料, 书写报告,及时总结。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比较稳定的、特殊的教学方法, 是 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 成 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的 策“略学体生系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 学的指导思想。
(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
•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是指课程标准规定以外 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学活动。
• 它不同于班会这一类的活动课,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 助手段,是服务于学科的教学手段。
• 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报告会(可邀请校外专 家或校内领导,场所视情况而定)、读书报告会(事先要 选好报告人并予以指导,报告主题要鲜明,内容要与思政 课的学习内容有关,让学生自己组织)、写小论文、参观 访问、社会调查等。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 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
涵义:“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 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 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更要做好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授之以鱼”为“授之 以渔”。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目 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模式
•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主张和“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教学原则都闪烁着启发式教学 思想的光辉。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千 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 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使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1。

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简答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事物的量是很多方面的,量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从引起质变的角度来看,量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

事物的质是各不相同的,质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从质变过程是否发生对抗即外部冲突的角度看,质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3、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及其理由。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第二,它是贯穿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4、简述矛盾学说的精髓及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学说,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理论而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各个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同一性又是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共性概括了事物矛盾的共同本质,个性则表现了事物的特殊本质,绝对性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总体说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性、无限性和无条件性,相对性则从事物发展的具体方面说明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暂时性、有限性和条件性.只有掌握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才能真正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其它理论,因此共性个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从方法论意义上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人类的认识就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人类的认识就是如此循环往复,逐步提高、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只有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才能从思想上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实践而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同志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论述,就是对这一思想原则所作的深刻阐述和充分发挥,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并持之不懈彻底贯彻的基本结论.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也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等领导方法,就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运用于实际工作的具体方法.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教学目地与要求:本章通过系统介绍思想政治学科的最基本、最普遍理论,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历史,正确认识学科属性、学科功能、学科地位以及该学科的教学任务等问题,使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为以后认识和理解本课程其他方面复杂的现象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地位、功能、畴,特别要求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

难点: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畴。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容(请学生阅读本章节的引言,使其明白本章节容的重要性)(本章第一至第五节容自学教材P.12—38)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原理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改革的重要依据。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课程,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即具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曾经出现过三种不同的认识和讨论,一是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智育课;二是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德智统一课;三是认为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

其中第三种观点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1992年国家教委把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统称为“思想政治”,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

所谓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属于德育性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历史论德育性质所谓德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所谓历史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的教育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这样的名称和提法,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却已经存在,而且理论和经验也极为丰富。

尤其以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学校教育就已把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开设,以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课在各学校更得到了普遍开设,使它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

从西方国家对人的教育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德育畴也是很明显的。

在西方国家,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到中世纪封建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也都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且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也是极为丰富的。

近年来,西方国家更是普遍关注学校的德育,这突出表现在它们对待学校德育的态度上,它们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称之为“德育投资"。

如今,对受教育者进行公德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二、容论德育性质所谓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想政治学科的容上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知识教育,二是做人教育。

从知识教育来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其它社会科学知识教育。

从做人教育来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和行为规的教育。

从以上两方面的教学容可以看出,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做人教育,都是德育畴的教育,是德育围的德育知识教育、德育目标教育、或德育任务教育。

因而思想政治学科也就具有德育性质。

三、特点论德育性质所谓特点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上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具有理论教育性。

第三,具有德育的主导性。

第四,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特点,都充分反映出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

四、途径论德育性质所谓途径论德育性质,是指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或根本途径来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学校是既教书又育人的地方,因而对学生实施德育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方面。

做好这项工作途径有很多,如读书会、报告会、主体班会、团队活动、社团活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但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

国家教委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中就曾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多途径中居特殊地位,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品德起导向作用。

之所以其说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或根本途径:一是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有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而这一教材体系又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德育的需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等编写而成的;二是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才能很好的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三是从事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是一些训练有素的专职政治教师,他们能够按照德育目标和要求,依据教材的基本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实施德育。

初中新课标规定: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

主要特点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高中新课标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功能是指事物本身具有的效能。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效能。

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价值和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思想政治学科的导向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学生进行某种性质的引导。

思想政治学科的导向性功能主要包括目标导向、价值导向和动力导向。

(一) 目标导向目标导向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发展的倾向性向他预设的目标进行引导,并产生他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学科目标导向的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还必须按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导向。

第一层次:是要引导中学生以学会做人、遵守社会公德、热爱他人与社会、具有完美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为目标。

第二层次:是要引导中学生以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等微目标;第三层次:是要引导中学生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共产主义信念等为最高目标。

(二)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是指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把教育容向有用性和意义性的方向引导。

思想政治学科在教学中价值导向的容有:第一,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这是价值导向的核心;第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面所形成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第三,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思想政治学科在教学中进行价值导向,必须与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为思想政治学科在教学中的价值导向是一元的,这是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中学生价值取向在客观上存在着多元的状况,他们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只有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价值导向才能获得成功。

(三)动力导向动力导向包括人格动力导向、学习动力导向、精神动力导向。

人格动力导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出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在动力,其二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过程可以成为引导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外在动力。

从在动力来说,就是促使学生人格塑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激发,这是一种力激发。

从外在动力来说,就是推动学生的人格走向完美与完善,这是一种外力推动。

而无论是动力的“激发”,还是外动力的“外推动”,都可通过“榜样模式”来实现,也就是树立先进的楷模。

学习动力导向也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其二是指学习动力本身对学生学习的指向。

从第一层含义来说,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动力,而且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因素本身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动力。

从第二层含义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后,不仅能够启动学习过程,维持和强化学习行为,而且还能够决定学生学习行为的进取方向。

这一含义的学习动力导向表现在两种类别:一种是引起力导向,另一种是指向力导向。

引起力导向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积极性具有引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指向力导向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具有指向作用。

所谓精神动力导向,就是指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既是一种实体性的教育,又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它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具有鼓舞、鼓动和激励意义,从而成为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动力。

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性功能(一)对政治方向的规所谓政治方向,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等的综合表现。

寸政治方向的规,就是要使学生在政治方向上的上述各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要求。

也就是要使学生基本做到或努力做到:政治理想远大,政治信念顽强,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杰度鲜月,政治品质优良。

对政治方向的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容。

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圣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等。

对政治方向的规,又是分层次的。

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容和教学对象不同,因而对学生的政治方向进行规也应该有所不同,既要有共同的基本的要求,又要有具体的、有差引的要求。

如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这方面的规和要求就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被设定的规保证自己政治方向的正确性。

(二)对思想观念的规对学生思想观念的规,就是要求他们要更新传统的旧观念、旧意识,树立与现代社会框适应的新观念、新意识,并使这些新观念、新意识符合社会主义的党性原则。

在目前,对学生思想观念规的容,主要表现为要求他们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崇高的道德思想境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