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合集下载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一)微观方面课堂诸环节的处理。

⏹1、举例2、提问3、结课4、复习5、教学研究 6、教育应变(教学控制)7、考核与成绩评定、试题编制8、班级管理,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

(二)现代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式,研究式教学,互动教学法,开放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三)力求在上课形式方面实现多元化:第二节说话二、说话的构思方法⏹1、就地取材法(1)谈听众(2)谈场合(3)选择临场或前一位说话人谈到的相对熟悉的特殊事物,扩大详述一番。

2、富含例证3、利用构思模式(1)散点连缀(2)模式构(3)扩句成篇三、说话开篇方法举例⏹ 1、感情沟通法 2 、自我介绍法 3、听众分类法 4、环境烘托法四、即时演讲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1、材料准备。

2、临场观察准备 3、心理素质准备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第一节课程设置简述思想政治课的地位。

⏹(1)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2)是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2)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3)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第二节新课程新观念新标准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2、“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的确立3、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特点:(1)知识、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它生产要素贡献率总和。

是经济发展的总和。

(2)知识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的材料、工具、资本结论:二十一世纪:主要依赖人的高度文化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

(意志品质、合作精神、道德素养)二、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课程的灵魂。

课程理念的转变与提升表现为:1.从整齐划一到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

2.从教师灌输到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3.从单一机械的课堂到让学生回归自然、社会实践。

4.从强调独立分科到重视全面综合。

5.从评价重选拔到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毛泽东思想、邓 高学生的思想政 运用马克思主
小平理论等基本 治觉悟和道德水 义的立场、观
理论知识和党的 平,并引导学生 点和方法去正
路线、方针、政 逐步树立科学的 确认识、分析
策等,是思想政 世界观、人生观、 和解决实际问
治学科教学的基 价值观。
题的能力。
本任务 。
通过教学, 使学生保持乐观 而稳定的情绪; 使学生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使 学生形成健全的 人格;使学生消 除心理障碍 。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要求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坚持了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性 (二)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三)坚持了把知识、觉悟、能力和情意相
统一 (四)坚持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 (五)确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评估制度
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地位 (一)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 (三)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二)我国近代思想政治学科的设置 (三)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
的历史沿革
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
1. 教学实效性问题 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稳定性问题 3. 课程结构单一化问题 4. 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四、中学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 3. 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为要求 4. 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依据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含义
是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
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
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心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

提高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定义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案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概述。

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公民道德的含义和要求。

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小组讨论法:讨论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历史文化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掌握。

第三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参与度。

3.2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实践法:运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
与教学论?
完整版课件ppt
10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就是 关于“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包括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
课程就是“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 学”的问题,教学就是“怎样教学”和 “应该怎样教学”的问题。课程与教学 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完整版课件ppt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任务有哪些?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11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师范性 1
2.师.专业性 范 性
3性.理论性
4.实践性
完整版课件ppt
12
二、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完整版课件ppt
13
(一)关于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辨一辨:
以下关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
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中,哪一种更
本章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和任务 三、学习与研究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的
重要意义和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5
一、思想政治学科与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课件ppt
6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想一想
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
完整版课件ppt
7
思想政治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也叫思想政治学科, 即我国学校中对学生所开设的“思 想品德与政治理论教育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考试时间2020年1⽉4号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中哲学⽣活)第⼀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门相对独⽴的综合性学科,是⽆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③完成各种能⼒教育④完成⼼⾥健康教育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①教师与学⽣——中⼼范畴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③传授与接受——⼿段范畴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第⼆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第⼀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课程的定义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标体系,是教师和学⽣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的价值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课程”并重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标①使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命传统;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为⼈民服务;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科学和⼈⽂素养以及环境意识;⑤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法;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新⼀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标体系教育⽬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标——阶段教学⽬标——年度教学⽬标——单元教学⽬标——课堂教学⽬标课堂教学⽬标:情意⽬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能⼒⽬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品德⽬标(政治、思想、品德)(课本P76图2-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标分类①情意⽬标②知识⽬标③能⼒⽬标④品德⽬标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培养中学⽣的思想政治学科核⼼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第⼀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学习活动的统⼀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类⼀般认识过程的统⼀⼆、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①教师②学⽣③教学内容④教学⼿段⑤教学环境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主体师⽣双主体论:教师和学⽣都是主体师⽣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是学的主体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交往的过程,师⽣之间是⼀种互主体性关系。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诸 要素;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的基 本矛盾;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 学艺术。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 理论性
• 应用性
边缘交叉学科
• 综合性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课程论
原理论
学法论
教学艺术论
教学过程论
理论体系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 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 统一的。”
“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 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 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 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 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 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 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 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二、中外优秀的德育思想
“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 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 之中,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 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 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 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 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 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意义;
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形式。
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专业知识 教学艺术 教学理论
(教什么) (怎样教)
(为什么这么教)
一名教师的成长过程
教学名师 骨干教师 胜任教师 初任教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讨论法:又称问答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较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各科教学中,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广泛应用。

备课: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说课: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教学艺术风格: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独特结合和稳定表现。

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模式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名的模式为“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它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传授知识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过程。

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一、第一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课程性质和地位: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和内容:思想政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

教学要求和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目标,阐述课程内容和要求。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第二章: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策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定义和作用: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常用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策略的定义、作用和常用的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策略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课程: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动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程✧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含义,研究对象和教学主要形式(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含义它是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理,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开展教学工作的一门课程。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第一,思想政治课的内外关系。

第二,课堂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关于各种技能和实践:备课技巧、讲课技巧、评课机能、说课技能、管理课堂和学生的技能和艺术。

(三)教学主要形式○1理论讲授○2教育观察○3教学训练○4教学比赛○5教育实习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为实习和将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人才)提供理论和技能的基础。

所以,作为一名师范生,意义就非同小可。

意义——培养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民族的希望的需要。

三、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1、方法: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2、要求:○1听课要求○2练习要求(互动要求)3、基本功训练:分小组活动和检查;钢笔字每周一篇,板书练习;普通话训练;教态训练;教案比赛;讲课技能比赛。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论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含义和性质(一)含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就是指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四有”新人为目标的一门中学基础课程。

(二)性质思想性。

它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它是指中学思想政治课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完整版)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笔记

(完整版)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笔记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重点第1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首先是在初中开始,而后在高中展开。

主要表现在:(1)改变课程名称。

高中仍为“思想政治”,初中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

——这种改变即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

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在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总的来说,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精选对学生发展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

(5)变革教学方式。

变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重建评价体系。

实现评价目的由过分的强调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知识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纯笔纸测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化。

第二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一)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高素质的公民,对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思想政治(品德)课就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

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工薪的思想品德素质,后者侧重于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但归根结底都是把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作为根本目标。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

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

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

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新课改条件下,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第一节思想政治(品德)课改革的进程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回顾(一)中学政治课的建立时期(1949年——1959年)(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加强和发展时期(1960—1966)(三)思想政治课受到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年)(四)思想政治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77—1985年)(五)中学政治课改革时期(1985年——今)二、思想政治(品德)课改革的进程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年——1992年)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年——1994年)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年)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今)三、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2、转变课程功能3、调整课程结构4、更新课程内容5、变革教学方式6、重建评价体系第二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是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节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一、从课程设置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二、从学生发展看,思想政治(品德)课处于首要地位;三、从学校德育看,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核心。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

(P28阅读视野)(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了一套全面、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原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卡片等。

3. 教学资源:互联网资源、图书馆资料、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系统讲解和分析。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相关思考题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复习资料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德育课”还是“智育课"?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性质: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

智育: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德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品德)课有稳定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以及考试评价。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性质认识的新发展:1。

从核心价值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2.从基本内容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3.从培养目标看:是一门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具有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

三、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程改革广西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二期课改):广西中学新课程改革分2步走:(2005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2012年秋学期)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广西是最后一批开展新课改的省份,至此全国各省份都开展了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初中“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名称没变“思想政治”;2.转变课程功能:“过去的思想政治课过分强调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主要考虑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很少考虑学生需要”转变“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发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3.调整课程结构: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更新课程内容:初中:随着课程名称的改变,删减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品德教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高中: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和选修模块。

思想政治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思想政治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概念衍生关系:
实践
经验、认识 验证
知识
系统化 理论化
课程
综合、汇聚 与学习者互动
科学
分 化
有 序 化
学科
思想政治教学论:
• 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与学的 过程中,形成了对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 法、艺术、技巧认识之后,所形成的教 育教学理论。
研究对象:
•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规律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法艺术
《襄樊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体系
本课程分为六部分: • 绪论 • 教材论 • 方法论 • 教师论 • 学习论 • 管理论
东北师大刘强教授构建理论体系
• 分为三大部分、九大理论: • 教学基本理论部分 • 学科教学理论部分 • 学科应用教学理论部分
➢原理论 ➢方法论 ➢评价论 ➢课程论 ➢艺术论 ➢教师论 ➢过程论 ➢学法论 ➢实践论
华东师大吴铎教授构建的理论体系
• 绪论 •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和地位 • 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 • 思想政治课教科书 •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象 •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 •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 •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 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教育 •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指导 • 思想政治课的成绩考核 •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 •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修养
• 它们有何异同? • 它们有何联系?
概念比较
• 知识:人们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 认识和经验。
• 科学:当人们对某方面认识或经验形成 系统的体系,并客观反映这方面规律后 就成为某方面科学。
• 学科:①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 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②指“教学科目” 的简称,指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 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导论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概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是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的一门独立学科。

教学论是人们对整个教学科学和艺术的认识,它把整个教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而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说,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对象,因而研究某一学科的教学理论科学又称为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论的分支。

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的基础,同时,学科教学论又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逻辑。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德育学科。

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这一学科就称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就是一门学科理论开端的那个范畴。

这一范畴是从众多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最普遍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本质内容和灵魂,是理论研究的起始问题与核心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学习是这一学科的开端范畴,也是整个逻辑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矛盾和完成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艺术、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都是围绕学习这个根本展开和发展的。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学科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和艺术。

1、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特点及发展规律,包括构成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中的教育性等。

2、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解决其矛盾3、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诸要素作为研究对象(1)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材);(2)四要素说,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3)五要素说,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教学媒体。

4、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容来看,这一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思想政治教学论1

思想政治教学论1

《春秋繁露· 精华》:“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 也”。
《隋书· 卷三》:“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 必自兹始。” 白居易:“人无常心,可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 移风。”
《范文正公集· 卷九》:“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 之方,莫先劝学。
胡瑗《松兹乐学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 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魏裔介《琼琚佩语· 政术》 :“为国欲至升华,必 厚风俗;欲厚风俗,必正士习;欲正士习,必重师 傅。” 《清史稿· 卷八》“化民成俗,基于学校;兴贤育德, 责在师儒。”
3,素质教育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塑造学生 的人格。
4,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必须实行素质教育。 5,人格也是做人的标准或规范。 6,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的灵魂。
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一)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1,为什么“有些国家,建国历史并不长, 文化并不悠久,但国家却越来越富裕强大”? 2,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新是现代人素质的核心
二、内容论德育性质
(一)所谓论德育性质,是指从思政学科的 内容上来说,思政学科具有德育性质。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即深入体会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即收敛此心敬以自持第三节邓小平德育理论一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自学内容二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自学内容三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三德育工作的地位四德育的目标四德育的目标五德育的内容六德育的方式七德育的原则八教师队伍的建设第四节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言素质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达到的共同话题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总的目标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素质1素质是指人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也就是专门人才或国民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解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

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

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

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

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

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

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

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3.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①.绪论课②.授新课③.讨论研究课④.复习课⑤.考查课⑥.讲评课⑦.综合课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①.组织教学②.检查复习③.导入新课④.学习新课⑤.巩固新课⑥.布置课外作业5.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①.具有批判现实性②.具有教育民主性③.具有教育创造性④.具有师生主导主体性6.教学艺术风格的特征:①.独特性②.多样性③.稳定性④.发展性7.导入的基本要求:①.针对性②.新颖性③.趣味性④.简洁性导入的基本方法:①温故导入②设疑导入③激情导入④事例导入⑤直接导入⑥直观导入⑦引文导入8.举例的艺术,教师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28):①.举例要有科学性②.要有思想性③.要有启发性④.要有典型性⑤.要有趣味性⑥.要有时代性9.学习的类型(248)1)按学习的自主性程度划分2)按学习目标划分3)按学习场所划分4)按学习组织形式划分5)按掌握知识的方法划分6)按有无指导和帮助划分11.终身学习的特征(252):全民性、个别性、自主性。

13.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常用的记忆策略(264):地点记忆法、组织记忆法、笔记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尝试回忆法、图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

14.教学评价的对象(284):学生、教师、课程教材、学校工作。

15.教师职业的特点(318):①.具有很强的责任感②.具有复杂性③.具有奉献性④.具有育人性⑤.教师劳动效果的滞后性和深远性。

16.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素质(335):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外在素质。

17.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应包括(335):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

三.简答/辨析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①.一个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一个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③.两种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一个道德观念: 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2.怎样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自己挑重点的答)①.在思想觉悟方面,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对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点,以先进人物和英雄任务为榜样,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在政治觉悟方面,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愿意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③.在道德品质方面,基本任务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学会做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

4.贯彻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意义。

(简答)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能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的教学策略.①.因材施教。

②.在“做”中学。

③.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7.说课之树立现代教学观. (现代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具体表现?)①.把学生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②.突出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③.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室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杜绝千篇一律的教法。

⑤.要教会学生学习。

8.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因素。

(教学本身不具有艺术性-----不对)(辨析)①.从教学主体看。

②.从教学内容看。

③.从教学过程看。

9.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①.模仿教学阶段。

②.熟练教学阶段。

③.创造教学阶段。

④.风格形成阶段。

11.备课艺术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P214)①.注重系统性,坚持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②.明确目的性,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统一。

③.体现主观性,坚持主导与主题、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④.加强计划性,坚持内容与形成的统一。

⑤.突出发展性,坚持学习与创新的统一。

13.讲课的艺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几方面要求和特征?(P220 重点、展开说一句)①.语言简洁,个性突出,争抢有效性。

②.设疑激趣,引发思维,具有启发性。

③.科学准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④.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有教育性。

⑤.时间巧配,难度巧定,具有协调性。

⑥.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14.课堂节奏调节的艺术,如何形成和调节教学节奏。

(P236 必背)①.语言表达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②.神情举止恰当合理,富于变化。

③.教学信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④.教学活动动静结合、编排有序。

⑤.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气氛适宜。

16.怎样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P258)①.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②.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③.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思考,大胆创新。

④.解开学生的心智的枷锁。

⑤.鼓励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

17.思维的基本规律及其在思维调控策略上的应用。

(P267 / 怎样进行思维调控)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及其应用。

②.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及其应用。

③.在某种思维的主导之下,各种思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应用。

④.在某种思维方法的主导下,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规律及其应用。

18.合作性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的协作性。

②.知识与情感的交融性。

③.个体效能的展示性。

④.学生和学生的互动性。

19.听课的要点。

(P298)①.看教者的理论修养②.看教者的教学智能。

③.看教学效果。

④.看教者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技能。

20.政治教师应具备怎样的道德素质?(P337 简答加上一两句)①.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②.热爱学生。

③.严格要求学生。

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⑤.团结协作,互尊互助。

21.思想政治教师的知识素质。

(P343)①.学科知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②.相关学科知识。

③.教育理论/科学知识。

④.心理学知识。

22.政治教师的教育能力(P347)我们把政治教师的能力结构分为两大方面,一类是政治教师的一般能力,也称为智能或智力;另一类是政治教师的特殊能力,称为教学实践能力。

(1).政治教师的智能:①.观察能力②.思维能力③.创新能力(2).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①.教学能力②.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表达能力⑤.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⑥.交往能力⑦教育科研能力⑧.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

23.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作用。

(P365)①.教育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

②.锻炼学生的教学操作能力。

③.教育经验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

24.教育实习的步骤。

(P370)(1).见习阶段(2).实习阶段。

①.上课②.评课③.实习生的公开教学④.参加实习学校教研组的活动⑤.抓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⑥.做好教育教学调查工作。

四.论述1.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P61)(1).在课程目标方面,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实力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教学价值观。

(2).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的倾向。

(3).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