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件ppt

毛泽东思想、邓 高学生的思想政 运用马克思主
小平理论等基本 治觉悟和道德水 义的立场、观
理论知识和党的 平,并引导学生 点和方法去正
路线、方针、政 逐步树立科学的 确认识、分析
策等,是思想政 世界观、人生观、 和解决实际问
治学科教学的基 价值观。
题的能力。
本任务 。
通过教学, 使学生保持乐观 而稳定的情绪; 使学生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使 学生形成健全的 人格;使学生消 除心理障碍 。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本要求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坚持了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性 (二)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三)坚持了把知识、觉悟、能力和情意相
统一 (四)坚持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 (五)确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评估制度
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地位 (一)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 (三)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二)我国近代思想政治学科的设置 (三)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
的历史沿革
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
1. 教学实效性问题 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稳定性问题 3. 课程结构单一化问题 4. 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四、中学政治学科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1.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为内容 3. 以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为要求 4. 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依据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含义
是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
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
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心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1、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

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

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4、内容不同。

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

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

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堂PPT)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课堂PPT)
7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从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和内 容来看,这个学科既具有理论科学的性质, 又具有应用和研究科学的性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从它的实际理论内容结构 和作用来看,应该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 边缘交叉学科。
8
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大部分,即教学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 科应用教学理论。
在读中是一名好老师?
……
本门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教育 教学能力。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 学的基本理论,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教学方 针、原则、规律、方法、策略、艺术,从 而具备备课、讲课、评课、命题、试卷分 析和担任班主任等工作的操作能力,为下 学期的实习乃至毕业后很快成为一名合格 的政治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三大部分理论内容如果按逻辑方式把它组织 成一个理论结构,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体 系,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9
原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21世纪的中国思想政治 教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学科 的学科地位和作用等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 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增强教好这门课程的责任感。
教学评价论:素质教育评价观、评课、考试和试 卷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教学评价的技能,以便 能更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
13
学科教师论: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教师的作
用和职业特点、教师的价值观、教师的素质。学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教师的价值,对社会 的作用,以及作为、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意 识、职业道德及职业技能,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17
阅读书目
小学(2001)、初中(2003) 、高中(2004)思 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朱明光 人 民教育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 朱幕菊 北师大出版社 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
与教学论?
完整版课件ppt
10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就是 关于“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包括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
课程就是“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 学”的问题,教学就是“怎样教学”和 “应该怎样教学”的问题。课程与教学 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完整版课件ppt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任务有哪些?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11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师范性 1
2.师.专业性 范 性
3性.理论性
4.实践性
完整版课件ppt
12
二、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完整版课件ppt
13
(一)关于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辨一辨:
以下关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
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中,哪一种更
本章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和任务 三、学习与研究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的
重要意义和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5
一、思想政治学科与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课件ppt
6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想一想
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
完整版课件ppt
7
思想政治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也叫思想政治学科, 即我国学校中对学生所开设的“思 想品德与政治理论教育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一章

3、核心
•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全体国民的健康人格,教会学生 学会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 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给个人的
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所以思想政治课在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中负有重要意义。
• 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六、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规范教学行为,但课程形态和课程结构单一。
3、2001年6月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并颁布了首批17个学科18个课程标准的实验稿, 其中包括德育课程的两个课程标准即《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 2003年5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 准》。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已全部纳入国家基础 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中。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改革力度很大, 新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呈现。
3、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 教育要“三个面向” 的思想;(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 • 明确德育工作的地位;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 德育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四有新人) • 德育的内容;(包括方向性/认知性/道德规范性内容)
5、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学校德育历来强调独立设置课程的重要性。德育课 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教育课。该门课程具体内容根据 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德目安排,由班主任负责教学。教材由 各出版社根据德目编写,教师可以选用,也可自编教材; 二是公民课。该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其主要教学任务一 是让学生了解社会,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生活知识和社 会经济生活知识的学习,明了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 履行的社会责任,深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是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德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个性教育、人生观教育、国 际化教育、劳动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

【免费下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免费下载】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1、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

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

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4、内容不同。

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

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

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

8 说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1.1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二)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1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
4.5.2 备课
(一)备《课程标准》 (二)备教材 (三)备学生
教师上 课前的 准备工 作称作 备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6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4.6.1 教学设计的原则
教学 设计 的几 个原 则
主体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灵活性 原则
创新性 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程序 (三)教学策略 (四)师生角色 (五)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4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 学模式, 也可称为 研究式教 学法。
(一)发现式教学法
(二)探索式训练教 学模式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4.2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
4.2.5 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政学科教学新论讲义

思想政治学科导论1、思想政治学科论的含义:思想政治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根底专业知识。

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学习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方法性。

属于理论科学与应用理论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

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学根本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学科应用教学理论、5、学习思想政治教学论的教学形式:理论讲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研究、教学训练、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教学研讨、第一章思政原理论选择题:1、英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学校的德育课是有宗教、社会科学、道德教育组成。

2、法国的德育教育理论:法国始终把培养公民的责任感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德育理念为自由、平等、博爱3、德国的德育教育理论:德育教育目标:朴素、道德、善良、教育4、中国的德育思想:孔子:仁墨子:兼爱孟子:义5、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根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开展:学校教育的理想是使受教育者到达全面和谐开展。

〔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德育工作的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摆到教育工作的首位。

〔4〕德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到达的状态。

〔5〕德育的内容:第一方向性内容第二认知性内容第三有道德标准性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守教学相长的原那么,建立有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8〕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和方法正确落实的关键6、素质教育的特征: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根底性主体性7、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具有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格8、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目标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标准性功能〔对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标准〕、个性化功能、9、思想政治学科的根本范畴:〔1〕教师与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实施者。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八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课件第八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
(二)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符合育人角 色的特点;体现自己的性格特点;体现职 业特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哪些特征? 2. 教师职业有什么社会作用? 3.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什么? 4.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体发展有什么价值? 5. 思想政治课有哪些社会价值? 6. 当代中学生政治信仰如何? 7. 当代中学生有什么样的社会理想? 8. 当代中学生有什么样的政治思想观念? 9. 政治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素质? 10. 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是什么? 11. 政治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知识?为什么? 12. 政治教师应具有哪些方面能力? 13. 优化教学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智能
1.观察能力 2.思维能力 3.创新能力
教学实 践能力
1.教学能力;2.指导学生 学习的能力;3.组织管理 能力;4.表达能力;5.思 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 6.交往能力;7.教育科研 能力;8.运用现代化教学 技术的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4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一)思想素质 (二)政治素质 (三)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4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8.4.2 广博的知识经验
1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
相关学科知识
3
教育科学知识
4
心理学知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8.4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8.4.3 现代化的教育能力
8.4.4 健康的身心
(一)心理素质:成熟的性格;融洽和谐的 心理状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自 我调节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六章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第六章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6.4 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
6.4.6 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 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 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 学习方式。主要包括 以下三方面:(1)师生关 系是“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2)学习的基本 形式是“以类似科学 研究的方式”;(3)学习 的基本内容是“获取 知识和应用知识,以解 决问题”。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二版)
主编刘强 副主编 胡田庚 庄永敏 杨秀莲 参 编 孟庆男 黄桂英 严恒江
纪 良 薛中国 王元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六章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
1 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理论

2
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

提 示
3 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
6.4 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
6.4.1 计划法
计划是在学习活动开 始之前,他人或者学习 者自身对某一段时间 内学习活动的设计和 安排。学习计划有时 也叫学习规划或规划 自己的学习。这种规 划和安排涉及四个因 素:学习目标、学习 内容、时间分配、方 法措施。
(一)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 (二)制定学习计划的程序 (三)制定学习计划的方式 (四)制定学习计划的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6.2 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
6.2.5 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一)勤于积累 (二)积累就要博学
勤奋是学习者 在学习过程中, 经过长期不懈 的努力而积累 形成的一种性 格特点,也是学 习不可缺少的 心理条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教学大纲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教学大纲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教学大纲刘强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9年第二版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1、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1)、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2)、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3)、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2、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3、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1、思想政治课的建立和发展2、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破坏3、“文化大革命”结束至现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第二节优秀的德育思想(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1、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2、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3、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二)、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第三节邓小平德育理论(一)、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二)、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三)、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1、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2、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3、德育工作的地位4、德育的目标5、德育的内容6、德育的方式7、德育的原则8、教师队伍建设第四节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特征1、目的性2、育人性3、全体性4、全面性5、基础性6、主体性(三)、素质教育的核心(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五)、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1、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实践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3、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一)、历史论德育性质(二)内容论德育性质(三)特点论德育性质(四)途径论德育性质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1、目标导向2、价值导向3、行为导向(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1、对政治方向的规范2、对思想观念的规范3、对道德行为的规范(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1、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2、对个性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3、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第七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一)教师与学生(二)教育与教学(三)传授与接受(四)内化与外化(五)理论与实践二、思考题1、素质教育的特征是什么?2、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2、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功能是什么?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课程的定义1、课程是指学科2、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3、课程是指教学目标或计划4、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科教兴国的需要2、改革“应试”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迎接加入WTO对我国基础教育挑战的需要(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四)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1、在课程目标方面,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价值观2、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综合化课程特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的倾向3、在课程内容方面,密切课程同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4、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机械记忆的学习倾向5、在评价方面,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做法6、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1、序言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3、教学原则和方法4、教材编写与选用5、学习评价与考核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1、教学目标的涵义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系统(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1、“普通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1、情意目标2、品德目标3、能力目标4、知识目标二、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2、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认识和实践的活动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创造的活动过程(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1、教师2、学生3、教材4、教学手段5、教学环境(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1、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品德因素为学生成才确定正确的方向2、动机因素3、人格因素4、情感因素对学习力起调节与开发作用(二)学生的智力因素1、观察力2、注意力3、记忆力4、思维力(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促进增强学生的学习力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一)知行统一规律(二)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四)时代性规律第四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1、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决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2、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3、教学实践证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2、联系学生实际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4、联系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际(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1、认真掌握理论2、了解实际第五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一)方向性原则1、方向性原则的含义2、坚持方向性原则的意义(二)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1、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含义2、贯彻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的意义(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2、贯彻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意义(四)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1、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的含义2、贯彻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的意义(五)师生民主合作原则1、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含义2、贯彻师生民主合作原则的意义(六)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1、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含义2、贯彻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的意义(七)创新性原则1、创新性原则的含义2、贯彻创新性原则的意义(八)以激励为主的原则1、以激励为主的原则的含义2、贯彻以激励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意义二、思考题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2、思想政治学科有哪些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第四章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1、课堂教学的含义2、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3、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4、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1、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含义和作用2、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3、思想政治课课外活动的原则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一)教法和教学模式1、教法2、教学模式(二)启发式教学模式1、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含义2、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关系3、启发式教学的特征(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1、教学目标2、教学程序3、教学策略4、师生角色5、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特征(四)探究式教学模式1、发现式教学法2、探索式训练教学模式(五)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模式的含义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3、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六)情感教学模式1、情感教学的含义2、情感教学的建构3、情感教学的特征4、思想政治学科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5、演示法6、社会调查法(二)教学模式1、八字教学法2、“预议导练”教学法3、讲读法4、“读书—议论—讲解—练习—总结”五步教学法5、五字教学法第四节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二)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2、多媒体在教学技术方式上的有效作用(三)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1、稿本设计2、课件脚本编写3、课件的素材准备4、课件的编辑合成5、课件的试用和评价(四)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重点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准备工作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2、备课3、教案的编写(六)优化课堂教学1、教学最优化的含义2、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原则3、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标准4、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5、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七)说课1、说课的含义2、说课的内容(1)说教学观念(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内容(4)说教学时间的分配策略(5)说教学方法(6)说学法指导二、思考题:1、什么是情感教学模式?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是什么?2、如何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3、说课时应从哪几方面说教学的设计?第五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教学是一门艺术1、教学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2、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因素(二)教学艺术的本质(三)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四)教学艺术的功能1、提高威信功能2、激发动机功能3、全面育才功能4、优化氛围功能(五)教学艺术风格1、教学艺术风格的含义2、教学艺术风格的特征3、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一)备课的艺术1、注重系统性,坚持局部与整体的统一2、明确目的性,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统一3、体现主体性,坚持主导与主体、教法与学法的统一4、加强计划性,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5、突出发展性,坚持学习与创新的统一(二)组织教学的艺术1、组织教学的一般艺术2、特殊情况下组织教学的艺术(三)导入的艺术1、导入的基本要求2、导入的主要方法(四)讲课的艺术1、语言简洁,个性突出,增强有效性2、设疑激趣,引发思维,具有启发性3、科学准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4、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有教育性5、时间巧配,难度巧设,具有协调性6、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五)教学启发的艺术1、提问启发2、对比启发3、材料启发4、设疑启发5、直观启发6、语言启发(六)讲概念的艺术1、从具体到抽象讲概念2、从已知到未知讲概念3、追根溯源讲概念4、对比分析讲概念5、解析定义讲概念6、设疑引思讲概念(七)提问的艺术1、提问的基本要求2、提问的主要方法(八)举例的艺术1、举例要有科学性2、举例要有思想性3、举例要有启发性4、举例要有典型性5、举例要有趣味性6、举例要有时代性(九)板书的艺术1、板书的基本要求2、板书的主要形式(十)激励的艺术1、榜样激励2、目标激励3、奖惩激励4、情感激励5、竞赛激励(十一)节奏调节的艺术1、语言表达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2、神情举止恰当合理,富于变化3、教学信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4、教学活动动静结合、编排有序5、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气氛适宜(十二)幽默的艺术1、幽默的主要方式2、运用幽默的基本要求(十三)结尾的艺术1、归纳总结式2、首尾呼应式3、设置悬念式4、比较区别式5、练习检测式6、图表整理式(十四)考试命题的艺术1、考试命题的一般步骤2、各类试题的编制要求二、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艺术风格?怎样才能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第六章思想政治学科学法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学习指导理论(一)、学习指导的概念(二)加强学习指导的意义1、这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2、这是当今主体性教育的客观要求3、这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需要(三)学习的类型1、按学习的自由性程度划分2、按学习的目标划分3、按学习的场所划分4、按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5、按掌握知识的方法划分6、按有无指导和帮助划分(四)指导学生学习的形式第二节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一)建立新的学习观念1、终身学习的含义2、终身学习的特征(二)端正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态度(三)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1、树立远大理想2、及时克服困难3、善于自我反馈4、改革自己的学习方法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6、重视课外学习(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五)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质和习惯1、善于积累2、积累就要博学(六)培养学生以学为本的道德责任感(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1、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3、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思考,大胆创新4、解开学生心智的枷锁5、鼓励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八)调整好竞争的学习心理(九)帮助学生在做中学1、积极创设一个适宜学生在做中学的情境2、引发学生提问,主动探索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4、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第三节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一)注意力分配的策略1、预习2、提问3、阅读4、复述5、回忆6、复习(二)记忆的策略1、地点记忆法2、组织记忆法3、笔记记忆法4、理解记忆法5、尝试记忆法6、图示记忆法7、联想记忆法(三)融会贯通的联系策略(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五)思维调控策略1、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及其应用2、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及其应用3、在某种思维主导之下,各种思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应用4、在某种思维方法的主导下,各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的规律及其应用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一)计划法1、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2、制定学习计划的程序3、制定学习计划的方式4、制定学习计划的要求(二)听课法1、课前准备2、明确听课的目标和重点3、多思4、整理思维5、编码记忆(三)记忆法1、有效记忆的要求2、记忆的方式(四)质疑法(五)温故知新法1、温故知新法的含义和特点2、温故知新法的操作(六)研究性学习法1、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七)合作性学习法1、合作性学习法的含义和特点2、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操作(八)自学法1、引入指路2、自学解疑3、巩固练习4、重读小结(九)快乐学习法1、优化课堂结构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创设良好新颖的教学环境(十)应用法1、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应用2、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应用3、提出的应用要适当,要切合中学生实际4、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由浅入手,逐步提高5、指导学生应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二、思考题1、如何应用研究性学习法?2、你对合作性学习法有何理解?第七章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二)教学评价的对象1、学生的评价2、对教师的评价3、课程教材的评价4、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三)教学评价的分类1、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类2、依据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第二节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一)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2、评价内容过多注重智育3、把笔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分数4、由于评价主体错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1、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2、评价内容综合化3、评价方法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评价的重心是教学过程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一)教学评价形式1、学生的学习评价形式2、教师的教学评价形式(二)学生评价方法1、研讨评价法2、专题作业评价法3、观察评价法4、知行综合评价法第四节听课(一)听课的目的1、为了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进行听课2、为了帮助教师业务提高进行的听课3、为观摩典型教学组织的听课4、教育领导者为了调查研究和检查工作进行的听课5、为切磋教学技艺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二)听课的准备1、心理准备2、理论和教学信息的准备(三)听课的要点1、看教者的理论修养2、看教者的教学智能3、看教学效果4、看教者的教学修养和教学技能(四)听课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评课(一)评课的原则1、客观公平原则2、科学性原则3、重点性原则4、理解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二)评课的标准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结构5、教学素养6、教学效果第六节考试(一)思想政治课的复习1、复习的含义2、复习的形式3、选拔性考试前的总复习(二)思想政治课的考试1、考试的意义2、思想政治课考试性质的类别3、思想政治课的书面考试目标4、考试材料的选择5、考试的方式(三)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命题(四)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分析二、思考题1、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哪些内容?3、试述一堂好课的标准第八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师(一)教师的专业地位1、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历史2、教师职业专业化特征(二)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人类精神文化的传递作用2、造就人才的作用3、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4、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三)教师职业的特点1、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责任性2、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3、教师职业具有奉献性4、教师职业的育人性5、教师劳动效果滞后性和深远性第二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价值观(一)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1、理论武装作用2、政治导向作用3、能力培养作用4、道德规范作用5、法制观念的强化作用6、心理素质优化作用7、审美情操陶冶作用(二)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价值1、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作用2、思想政治课的经济性作用3、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作用第三节教师的学生观(一)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1、当代中学生的政治信仰2、当代中学生的社会理想和行为3、中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4、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二)目前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成因分析1、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现状的分析2、中学德育功能弱化(三)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发展前景的思考1、只有面向世界才能促进我国中学德育跨越式发展2、吸引和借鉴国外德育理论,提高我国的德育实效性3、树立服务意识做学生德育的良师益友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一)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1、思想素质2、政治素质3、道德素质(二)广博的知识经验1、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2、相关学科知识3、教育科学知识4、心理学知识(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1、政治教师的智能2、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四)健康的身心1、心理素质2、身体素质(五)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1、政治教师的风度2、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二、思考题1、试述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2、试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德育建设的方向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1.4.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道德思想的精髓
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能够做到百折不挠,是因为 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伟大的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它包 括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9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1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1.1.1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西欧国家的德育理论教育 (二)美国的德育理论教育 (三)日本的德育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 种文化。文化上的 选择和发展是以一 定的比较为前提的。 只有文化上的比较 才能为文化上的选 择和发展提供客观 依据,才能借鉴国外 有益的东西。
在当今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这个国家要想生存和发 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它们当作德育思想的精 髓。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1.4.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领
德育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要吸收国外的优秀 德育文化经验,以求发展我们的德育文化,主要有;
(1)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德育思想; (2)传统教育学派代 表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 (3)现代教育学派代表杜威的德 育理论; (4)美国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 理论; (5)罗杰斯、马斯洛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论; (6)拉斯思、西蒙等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 (7)美国班杜 拉的社会学习德育理论,也被称为“观察学习理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1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1.1.2 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1 思想政治课的建立和发展 2 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破坏 3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现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
1.2.1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 统德育思想是中国 当代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基,继承 和弘扬传统德育精 华,对于发展现代 学校德育教育是非 常必要的。
(一)中国传统德政的观念 (二)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念 (三)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2 优秀的德育思想
1.2.2 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5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邓小平德育理论
1.3.1 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德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是指导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指南。
邓小平德育理论,继承了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以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破除了“左”的思想对思 想政治教育的干扰,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深刻地指出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地位和内容,对我国思想 政治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5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5.1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 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 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 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 心理品质等。
素质教育,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素质的教育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1.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德育建设的方向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一个指导 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个理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两种精神,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一个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二版)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第一章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1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
2
优秀的德育思想
3
邓小平德育理论
要 点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育的核心思想

5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7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8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邓小平德育理论
1.3.2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精神,也是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世界 观和方法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当运用邓小平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的思想,冲破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对 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改变轻视德育的思想, 提出正确的德育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避免急功近利、 见利忘义的思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教育学生 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 青少年学生高尚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3 邓小平德育理论
1.3.3 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想 (三)德育工作的地位 (四)德育的目标 (五)德育的内容 (六)德育的方式 (七)德育的原则 (八)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华 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 回答了当今社会一些主要道德是非问题,它反映了社会主 义社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它是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 总纲领。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总纲领,加强中学的道德 建设,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完善他们的理想人格,为 国家培养出道德高尚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