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合集下载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

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锤炼历来被人所称道,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游子的心。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词风缠绵而不颓废,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诵读,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设计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提升感悟内涵,达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

【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而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从“一水”“只隔”来看,这个距离到底 远不远? 古代交通不便,这段距离可谓是山高路远, 说明了诗人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根据注释理解题意
泊船: 瓜洲:
停船靠岸。 在长江北岸,扬州南 面。
注 释
1.泊:停船靠岸。 2.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 北岸,扬州市南面。 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 的江苏省镇江市。 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 山。 5.数重:几层。 6.绿:吹绿了。 7.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 的家里。
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军营帐篷……
作者在行军的征途。
2.根据下阕的“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请问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心系故园
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
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 的家人 ②很久没回家乡
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等等
春风又绿江南岸
展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江南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通过一个”绿”字展现出来。
可以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
满 到 绿 过
”绿“字有什么 独特的意思?

一、有春天的色彩感觉, 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 感受无疑。——色彩美 二、表现出春风唤醒大地,使人 感受到勃勃生机。——动态美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教学要求】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学策略】1、教法:自学辅导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泊船瓜洲》《秋思》【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教学流程】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

由古至今,从未间断。

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

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

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2022-12-1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篇1 《古诗词三首》教材简说《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

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解析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七律.长征》《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课文简说。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

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2.词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

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

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

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

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2)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绿了江南两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长满了乡愁。

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

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一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课文简说。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语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语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语文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陈学应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思乡诗。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选编这三首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思路一: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

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思路二: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课件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课件资料

3.“复恐”和“又开封”表达了什 么情感?
3.诗人怕漏写了什么,这种“恐”促 使诗人不假思索的作出了“又开封” 的决定。显出了他对家人的重视和对 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 漏了一句。
客居在洛阳城的诗人想 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内秋风乍起。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五人子弟课件 ----Desgang制作室
古诗背景
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 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 难免将忧郁、伤感、消沉 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我们 也更能理解作者对即将远 离的家乡怀有的深深眷恋 之意了。
五人子弟课件 ----Desgang制作室
2.作者借助“春风”想表达怎样一种 心情?
2.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时这一思乡的愁绪想 春天的草一样,很快的滋生、蔓延起来, 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 充满了乡愁。
秋思
[唐]张籍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开封:把封好的 信拆开。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行人:这里指捎 信的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作: 写 意万重: 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我想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 通,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1.上阙“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什么?可以换成什么词?哪
一句点明了行军的方向?“夜深千 帐灯”说明了什么?
1.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 军之艰难。可以换成“万水千山、 跋山涉水、山高水长……”;“身 向逾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 向。“夜深千帐灯”体现了军帐 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

《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思、长相思》教案设计2

《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思、长相思》教案设计2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1、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诗情。

2、突破方法:充分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1、了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

【教学程序】一、学习《泊船瓜州》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

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生回忆,师总结: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⑵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

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2、交流资料,了解诗人: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3、整体把握,初步感知:⑴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⑶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4、赏析诗句,感悟诗境:⑴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⑵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⑶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

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⑷同桌互读,练说。

⑸指数名学生说。

⑹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⑺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⑻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

男女生赛读。

⑽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

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_教案教学设计_1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_教案教学设计_1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本文是关于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读题审题t:同学们已经知道,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的课文是——s齐说课题:古诗三首/古诗词三首(声音参差不齐)t:没听清楚,谁来告诉我。

有些同学漏了一个词。

你说。

s个别:古诗词三首。

t:对,古诗词三首。

哪两首是诗,哪一首是词,明白吗?你说。

s:《泊船瓜洲》《秋思》是诗,《长相思》是词。

二、提炼主题t:好,清楚了。

记得吗,《泊船瓜洲》是哪个朝代的哪个诗人所作?你说。

s:宋朝的王安石。

t:好,记住了。

那么,《秋思》呢?你说。

s:唐代的张籍。

t:记住了吗?那么,这首词的作者,你说。

s:清朝的纳兰性德。

t:老师要你按这朝代的顺序来排排这三首古诗词,那么你看看,第一首应该排哪一首?你说。

s:要排唐朝。

t:哪一首?我要你说诗名。

s:秋思。

t:秋思排在最前面是吧,那第二首是哪一首?s:第二首是宋朝的泊船瓜洲。

t:哦,泊船瓜洲。

那么,第三首呢?s:第三首是清朝的长相思。

t:好,明白吗?s齐:明白。

t: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考大家,对于这样的古诗词,一般情况下,你看了词语手册,你多读几遍,大家都不难理解。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

这编辑叔叔在编这本书的时候,为什么把这三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里面?s思考片刻:因为这三首诗词都是表现了作者思乡的感情。

t:都表现了他思乡的一种感情。

刚才举手的同学,你也认为这个理由吗?s:对。

t:不过,这可能是给你们的一个总的印象。

这三首诗呀,把它编在一篇课文里面,让我们感觉到古人对家乡,对自己亲人的一种思念那种深刻的情感。

他把它概括成两个字:思乡。

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他到底是如何来思乡的呢?我们再一首一首来看,来验证一下他说的话,可以吗?s:可以。

三、读诗品思乡t:先看第一首诗,《泊船瓜洲》。

读这样的诗,你要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指板书)s齐:思乡。

t:你从这首诗当中,哪里能够感受到这是在思乡呢?这是我们边读边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明白吗?s齐:明白。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精选1篇

《泊船瓜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

全文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以京口(今扬州)和瓜洲(今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两地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意味着春天来临,江南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而“明月何时照我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秋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全文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意味着秋天来临,洛阳的景色也发生了变化。

而“欲作家书意万重”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想要将自己的思念化作家书寄给远方的亲人。

然而,诗人又担心自己无法将这份情感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在离别时又拆开了信封,重新检查了一遍。

《长相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

全文如下: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这首诗以长安(今西安)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络纬秋啼金井阑”,意味着秋天来临,夜晚的寂静中传来了蟋蟀的声音。

而“美人如花隔云端”则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赞美之情,认为她就像天上的花朵一样美丽动人。

然而,由于距离遥远,诗人无法与爱人相聚,只能在夜晚望着月亮发出长叹。

最后一句“长相思,摧心肝!”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秋日傍晚,诗人张籍趁着饭后无事,来到好友门前。他走上去叩 了几下门,一个书童探出头来:“您找谁?”张籍忙说:“请问, 你师父在家吗?”“真不巧,师父昨天去家乡与亲人相见,下月 回来。您请回吧。”说完,书童关了门,只留下张籍一人站在门 前。
一阵肃杀的秋风吹来,带来阵阵凉意。张籍转过身,突然听到一 个小孩叫:“妈妈,看,大雁!”诗人抬头一看,一群大雁正从 天空中飞过。张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阳,常年不归。 这大雁明年会回来,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这时,街上 已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落叶的沙沙声。落日的余辉撒在他的身上, 池塘里的荷花早已不见,往日的虫鸣鸟叫,这时已无影无踪 了……
7. 何时:什么时候。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 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 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 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 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 “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 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 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 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终于写罢书信,张籍又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数十遍,生怕自己的 思乡之情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忽听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 是三更天了,诗人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信,封好,合衣睡下,可他 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是多么想让家人快点看到这封信呀!
清晨,诗人早早地起了床,揣着信在门口等候捎信 人。不知何时,街角传来了马蹄声。“来了,来 了!”诗人心里激动万分。只见那个送信的年轻人 跳下马,接过信说:“您放心,我一定会送到的!” 说完,正要上马,只听见背后一声大喊:“请留 步!”他忙回身问,“老先生有事?”“我……我 想再看一下信。”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把信交到了 诗人手里。 诗人急忙打开信,仔仔细细又查看一遍,这才又封 好交给年轻人。年轻人跨上马,扬鞭而去。诗人站 在原地,眼中已满是泪水……一阵秋风吹过,吹落 了他的泪,一滴、一滴……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通用3篇)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篇1一、读题审题t:同学们已经知道,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的课文是——s齐说课题:古诗三首/古诗词三首(声音参差不齐)t:没听清楚,谁来告诉我。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这是一系列古诗的题目,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古诗的格式来写。

下面是我为您撰写的三首古诗。

第一首:泊船
瓜洲秋思长相思,
江水悠悠去不回。

孤帆远影几时休,
人海茫茫心若灰。

江边草色衬红霞,
枫叶飘零落寂寞。

落日斜阳净无言,
唯有风吹过孤桨。

第二首:瓜洲
秋风起,夜已深,
江边瓜洲见心境。

孤舟泊,水声寂,
扁舟横流渡心灵。

远山静,浮云散,
江上风帆尽孤单。

村落灯火照归程,
岁月如梭长相思。

第三首:秋思
泊船瓜洲情思长,
秋水泛起一阵凉。

长江两岸云烟散,
孤舟摇曳动离肠。

叶落江南带萧瑟,
秋风吹散思绪多。

斜阳无语邀相伴,
长相思情更浓。

以上就是我所写的《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需要,我可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和优化。

《泊船瓜洲》《长相思》

《泊船瓜洲》《长相思》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 对家的思念和向往。 对家的思念和向往。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满 州人, 州人,清代词 人,文学成就 以词为最, 以词为最,现 存词三百四十 二首。 二首。时人誉 “清代第一词 人”
在纳兰性德九年的侍卫生涯 多次随从康熙出巡, 中,多次随从康熙出巡,足迹至 塞外、关东、山西与江南等地。 塞外、关东、山西与江南等地。 由于经常护随康熙到塞北与关外 巡视,熟睹漠北之景, 巡视,熟睹漠北之景,对行役之 苦有深刻体验, 苦有深刻体验,固而他写下了大 量边塞词。 量边塞词。1681年,作者护驾巡 年 视辽东,写下了此词。 视辽东,写下了此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一程,水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那畔行, 千帐灯。 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梦不成, 无此声。 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那畔行, 千帐灯。 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梦不成, 无此声。 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京口与瓜洲分别在长 江两岸, 江两岸,从京口到南京也只 隔着几座山。 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 江南的两岸, 江南的两岸,明月什么时候 才能照我返回家园? 才能照我返回家园?
前两句写诗人临船望江 想到什么呢? 想到什么呢?
家乡
京口⁄瓜洲 一水间 京口 瓜洲⁄一水间, 瓜洲 一水间, 钟山⁄只 数重山 数重山。 钟山 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 江南岸 江南岸,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 照我还 何时⁄照我 明月 何时 照我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颂。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译文】
注释
1. 泊船:停船。

泊,停泊。

2. 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 瓜洲: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与京口相对。

4. 一水:这里指长江。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 数重:几层。

7.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

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8. 何时:什么时候。

9. 还:回归。

10. 隔:间隔。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几重山之远。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回到家乡。

【诗词赏析】赏析一: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绿”字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

【诗词评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生于北宋时期。

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

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我又打开信封。

【注释】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一路上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军。

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只听得风雪一阵又一阵,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在我的故园,何曾有这聒耳的风雪声?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

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

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