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习题1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ing bōfā chóu hé pànyú shùsì yuàn guī huàn nǚ2.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空”渲染出宁静淡远的氛围。

B.颔联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视:泉流石上。

C.颈联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D.尾联表露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隐居山林的意愿。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6.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之情。

7.根据课文《枫桥夜泊》理解填空这首诗采用的写法,先写,然后追忆,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长相思》的作者是,人,是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诗词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以“”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二、阅读与理解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品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1一、积累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íng bó fā chóu hé pànyú shù sì yuàn guī huàn nǚ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秋暝(míng)浣女(huàn)那畔(bàn)B.榆关(yú)聒碎(kuò)一更(gēng)C.姑苏(gū)竹喧(xuān)山寺(shì)D.帐灯(zhàng)随意(suí)泊船(bó)3.下列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B.“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C.《枫桥夜泊》透过“愁”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孤寂、忧愁的羁旅之情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6.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边塞情景的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8.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 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 古诗词三首 含答案

21 古诗词三首一、填空题(共5题)1.给划线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月落乌啼________(tí tì)霜满________(m ǎn mán )天。

②姑苏________(sh ū s ū)城外寒________(h ān hán )山寺。

③向榆关那畔________(pàn bàn )行,夜深千帐________(zhàng zàng )灯。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啼——________ 眠——________ 夜深——________ 故园——________3.辨字组词。

落________ 啼________ 眠________ 船________洛________ 帝________ 民________ 舷________4.根据右图完成练习。

[g ēng]①改变,改换;②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③经历。

[gèng]④更加;⑤再,又。

(1)给“更”选择正确的读音。

快二更.________天了,小丽还未到家,爸妈更.________着急了。

(2)给“更”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除旧更.新________ 少不更.事________5.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划线词语。

(1)________归浣女 , ________。

________ 歇 , 王孙 ________。

浣女:________ 歇:________王孙:________(2)________乌啼 ________,________ 对愁眠。

啼:________ 眠:________(3)风一更 , ________,聒碎________,________。

更:________ 聒:________二、单选题(共5题)6.下列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每课一练5古诗词三首(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每课一练5古诗词三首(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每课一练5.古诗词三首(含参考答案)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横线画出。

1.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 jiàn),钟山只隔数.(shǔshù)重.(zhòng chóng)山。

2.春风又绿.(lǜlù)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3.风一更,雪一更.(gēng gâng),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比一比,再组词。

泊( ) 州( ) 骆( ) 畔( )伯( ) 洲( ) 洛( ) 绊( )三、连一连。

(将题目、诗句与思乡的表现连起来)《长相思》明月何时照我还万语千言《泊船瓜洲》聒碎乡心梦不成归心似箭《秋思》欲作家书意万重夜不能寐四、选一选。

1.“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一水”指的是()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2.下列古诗词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洛阳/城里/见/秋风B.风/一更,雪/一更C.京口/瓜洲/一/水间D.春风/又绿/江南岸3.“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意万重”的意思是()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4.对下面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A.诗人在家书中漏写了一件重要的事,后来又打开信封补上了。

B.因为“意万重”,所以诗人“复恐匆匆说不尽”。

C.“临发又开封”,显示出诗人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D.“复恐”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开封”是对人物行为细节的描写。

五、我能判断句子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籍。

()2.《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

()3.《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六、要点扫描。

(课文回放)1.王安石评价张籍的《秋思》时说:“看是寻常最奇崛。

五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习题

五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习题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基础区。

luò yánɡ yú shù jiānɡ pàn wén zhànɡ二、判断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 一水间间隔挑拨离间()2. 泊船湖泊漂泊一生()3. 数重山意万重山重水复()4. 风一更更加三更半夜()三、选字组词。

州、洲瓜()杭()非()广()洛、络()阳()绎网()笼()帐、账()蓬()簿()目营()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钟山只隔数重..山() A.几次 B.几层 C.无数层2. 复恐..匆匆说不尽() A.反复担心 B.又担心3. 行人..临发又开封() A.过路人 B.远行的人 C.捎信的人五、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一、阅读课文,填空:《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基础百花园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浣.()衣那畔.()榆.()聒.()碎三更.()日将暝.()二、看拼音,写词语。

tíng bóxiāng chóu shuìmián sìmiào ( ) ( ) ( ) ( ) yúɡuān húpàn() ( )三、比一比,再组词请给下面形近的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榆愉1.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

2.这个假期,我过得非常()。

泊伯3.一只小船()在江边。

4.他的()在当地是个出名的人物。

提升训练营四、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A.有一千座帐篷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也叫纳兰容若。

()思维大练兵六、本课中的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什么?把自己初读的感受写下来。

答案:一、huàn pàn yúɡuōɡēnɡ mínɡ;二、停泊乡愁睡眠寺庙榆关湖畔;三、 1.榆树愉快 2.停泊大伯四、 1.A 2.B 3.B五、 1.√ 2.√ 3.√六、《山居秋暝》描写了一场秋雨过后山村里美丽的景色。

《枫桥夜泊》写了诗人夜晚住宿在江上的小船上确夜不能寐,江边的景色和寒山寺的钟声勾起了诗人的愁思。

《长相思·山一程》写了作者在远赴边关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此答案仅作参考。

因为是初读感受,学生能表达出诗词大意即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 óbo ()把船t íng b ó()在hép àn(),自己上岸,走进sìmi ào()。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2.随意春芳歇。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 “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 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孙伯伯停泊河畔寺庙二、1. 洗衣服2. 尽3. 边4. 声音嘈杂三、1.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 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21古诗词三首课时练习(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21古诗词三首课时练习(有答案)

21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字词。

sūn chóu bó pàn祖()发()停()河()sì yú mián()中()树夜不能()二、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加点词语。

1. 归浣女..,。

歇.,王孙..。

浣女:歇:王孙:2. 乌啼.,愁眠.。

啼:眠:3.风一更.,,聒.碎,。

更:聒:第二课时一、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孙愁泊畔寺榆眠二、1.竹喧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自可留洗衣物的女子。

尽。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2.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叫。

睡觉。

3.雪一更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第二课时一、1.A 2.B 3.B二、1.× 2.√ 3.√ 4.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各首诗词赏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各首诗词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2.随意春芳歇。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赏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3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全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江枫/渔火/对愁眠C、姑苏/城外/寒山寺D、夜半/钟声/到/客船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了三种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巧妙有层次地表明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指江桥和枫桥;“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这一件事,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一“愁”字统帅全篇,动静结合,描写了江南水乡秋夜里幽寂清冷的氛围,创造了情境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3.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4.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3课时】《长相思》》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3课时】《长相思》》附答案

guō( √ )
二、我是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luò yánɡ
hú pàn
yú shù
wén zhànɡ
洛 阳
湖 畔
榆 树
蚊 帐
三、先解释加横线的词,再说说整个的意思。 1.泊船瓜洲: 泊,意思是停船靠岸。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靠在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作家书: 欲,想要。 想要写一封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指捎信的人;开封,打开封好的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榆关:即今山海关。】 【 程:道路;路程。 】 夜深千帐灯。 【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山海
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在北方的
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
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推荐阅读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王孙归不归?
何人不起故园情!
国学诵读
《杂诗》
实乃内心哀苦之写。白日行军,跋山涉水,到夜深时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_泊洲瓜洲_秋思_长相思》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_泊洲瓜洲_秋思_长相思》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思•长相思》同步练习题1•当堂测评:背诵三首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2•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京口瓜洲一水间(j i d n j i a n)钟山只隔数(sh Ci sh u ) it* (ch d ng zh d 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dn hd i) o3•读一读,写一写。

4•按要求填空。

一我能在带点汉字正确注音下标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泊(b d p 6 )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jidn j i a n) 欲作家书意万重(zh d ng ch 6 ng)钟山只隔数重山(shJ sh u )• •二 我能在带点字词的正确意义下标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春风又绿江南岸:A 长江B 江河洛阳榆关河畔帐篷⑴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出自()朝诗人王安石的《)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全句诗意是( ⑵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 ( ),读着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5•向大家推荐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

》,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还”的意思是)》,在诗人眼中,乡愁犹如)O■行人临发又开封:A捎信的人B走路的人故园无此声:老的,旧的,过去的本来,原来的欲作家书意万重: 书本我会填。

1. 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浓、闹红杏枝头春意(起、动.翻、皱、)一池春水。

2. 自由填字: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

②春风吹(了河水.吹(我认真地读了诗句, 所以我会填。

1.我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不仅是指绿色的意思,还指2. “行人临发又开封“说明3.我知道《长相思》是一首,而不是诗。

五我已经读懂了《长相思》,而且还能用我自己的话说出它的意思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习题1 (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5 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习题1 (1)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2基础区。

luò yánɡ yú shù jiānɡ pàn wén zhànɡ二、判断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 一水间间隔挑拨离间()2. 泊船湖泊漂泊一生()3. 数重山意万重山重水复()4. 风一更更加三更半夜()三、选字组词。

州、洲瓜()杭()非()广()洛、络()阳()绎网()笼()帐、账()蓬()簿()目营()四、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钟山只隔数重..山() A.几次 B.几层 C.无数层2. 复恐..匆匆说不尽() A.反复担心 B.又担心3. 行人..临发又开封() A.过路人 B.远行的人 C.捎信的人五、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阅读区。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度写范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模板

小度写范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模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_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5.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唐】张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聒生字区。

洛榆基础区。

一、读拼音写汉字。

luò yánɡ yúshù jiānɡ pàn w?n zhànɡ 畔帐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行人(xínɡ hánɡ).还乡(huán hái).风一更(ɡēnɡ ɡ?nɡ).数重山(shǔ shù;chónɡ zhònɡ )..一水间(jiān jiàn).泊(bó pō)船瓜洲.三、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行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封:____________________ 榆关:____________________ 聒:____________________1那畔: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 大运河;C 黄河;D 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五、将古诗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

《秋思》《静夜思》《长相思》六、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类文阅读】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试题(含答案、解析)

【类文阅读】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试题(含答案、解析)
A.宋岳飞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龚自珍诗人创作的时间
9.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分析】
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5.考查诗句的理解。第二句诗人“几时休”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6.考查体会思想感情。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首古诗的译文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这首古诗写的是《凉州词》,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根据译文可知这首诗没有写激烈的战争场景,而是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一、读一读,写一写。

洛阳榆关河畔帐篷二、读拼音写汉字。

luòyánɡyúshùjiānɡpàn wén zhànɡ()()()()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行人(xínɡhánɡ) 数(shǔshù; )重(chónɡzhònɡ)山还乡(huán hái) 一水间(jiān jiàn) 风一更(ɡēnɡɡènɡ) 四、辨字组词。

临()伴()匆()落()监()畔()忽()洛()五、默写《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六、默写《秋思》七、填空:《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

八、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九、按要求填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出自()朝诗人王安石的《》,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还”的意思是()十、我能判断句子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籍。

()2.《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

()3.《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十一、读句填古诗。

1.走进公园,当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即将开放时,我不禁大声吟诵起朝诗人的著名诗句“,”。

2.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朝诗人的《》:“”。

十二、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5.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2)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5.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2)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
5 古诗词三首 咏梅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y ì)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ni ǎn)
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

1.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驿外:无主:
著:一任:
碾:故: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niǎn)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宋王安石
2.吹绿
3.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4.景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课外阅读
1. 指荒僻、冷清之地;无人过问,无人欣赏;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任凭;轧碎;依旧存在
2.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3.托物言志
4.孤傲高洁气节操守高洁傲岸不与别人同流合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5课_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5课_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点点记().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京口瓜洲一水间()A.jiān B.jiàn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明月何时照我还()A.huán B.hái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欲作家书意万重()A.chóng B.zhòng4.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风一更,雪一更()A.gēng B.gèng二、填空题群星荟萃(照样子写词语)。

例:昔(猎人)(借债)(错误)(蜡烛)解释加点的字义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解释加点的字义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解释加点的字义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解释加点的字义欲作家书意万重________解释加点的字义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解释加点的字义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__诗句翻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诗句翻译。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________诗句翻译。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________将诗句、题目与思乡的表现连线“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水”当“河流”讲,诗中具体指的是长江。

________(判断对错)“泊船瓜洲”中的“泊”念“pō”,这里当“停船靠岸”讲。

________ (判断对错)“复恐匆匆说不尽”中“恐”意思是“害怕,畏惧”,“尽”意思是“完,完毕”。

________(判断对错)“欲作家书意万重”中的“书”指书信“重”读“chóng”,可以解释成“层,种”。

________(判断对错)七、沙里淘金(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下面地名古今叫法相同的是()A.榆关B.京口C.钟山D.洛阳对下面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开封。

()A.诗人在家书中漏写了一件重要的事,后来又打开信封补上了。

B.因为“意万重”,诗人“恐匆匆说不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A.苏州B.杭州C.南京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对《山居秋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物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4.《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5.下列不是送别诗中的诗句的一项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诗词曲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下面关于这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的“愁”,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B.词中的“愁”,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C.词中的“愁”,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D.词中的“愁”,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7.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古诗词三首习题五年级上册(附答案)
基础过关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luòyáng yú shù húpàn wén zhàng
二、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3、"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万重"的意思是:()。

A、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B、意义深远。

C、所表达的意见重重叠叠。

三、下列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洛阳/城里/见/秋风
B.风/一更,雪/一更
C.京口/瓜洲/一/水间
D.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上“√”,错的画“×”。

1.“欲作家书”中的“书”是“信件”的意思。

( )
2.“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开封”是地名。

指现在的河南省。

( ) 3.旧时夜间分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指风夹着雪,刮了两个小时。

( )
探究应用
五、理解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古诗与作者、朝代用线连起来。

《秋思》纳兰性德宋
《静夜思》张籍清
《长相思》李白唐
七、课文回眸室。

1.三首古诗都表达了______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但表达的方法各异:《______》是写景抒情,《______》是叙事抒情,《______》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______的思想情感。

2.《秋思》一诗写的是______(填季节),作者此时正在________(填地名),见到了________,于是“欲作家书”
八、课内阅读。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______________”既是词的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

2.“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征途的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突出了
征途的__________。

两者相照应,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此无声”中的“此声”指的是词中的____________“故园”指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九、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小娃撑小艇
..( )
A.小船 B.小型的舰艇
(2)偷.采白莲回( )
A.趁别人不注意去拿 B.偷着,背着大人去做。

(3)不解
..藏踪迹( )
A.不懂得,不知道 B.不解释;不争辩
(4)不解藏踪迹
..( )
A.脚印 B.行动所留的痕迹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真好奇、烂漫无邪、胆大能干的儿童形象。

( )
(2)这首诗批评了那些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

( )
(3)“浮萍一道开”是“小艇”划过去造成的。

( )
3.请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描述的情景写下来,并和同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妙笔生花。

“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张籍思绪万千,似有千言万语诉不尽,他会在家书中
写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张籍提起笔,想对父母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想对妻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想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洛阳榆树湖畔蚊帐二、1.D 2.C;3.A。

三、C 四、1.√ 2.× 3.× 五、1.京口与瓜洲只一水相隔,与紫金山也只隔着几座大山。

2.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3.担心匆匆写完的家书不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说完,在邮差临走之际又急忙打开书信查看。

4.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令我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六、《秋思》——张籍——宋《静夜思》——李白——唐《长相思》——纳兰性德——清七、1.明月何时照我还2.落花时节又逢君 3.不及汪伦送我情 4.每逢佳节倍思亲 5. 洛阳亲友如相问
八、1.思念家乡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对故乡的思念 2.秋季洛阳秋风九、1.夜深千帐灯 2.遥远艰难环境恶劣 3.风雪交加的声音故乡思念故乡、亲人十、1.(1)A (2)B (3)A (4)B 2.(1) √ (2)× (3) √ 3.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

十一、父亲母亲,你们的身体近来可好?天气渐渐寒冷,要记得添加衣物,注意身体。

儿子在外一切都好,请勿挂念。

妻子,近来好吗?你上要服侍公婆,下要照顾儿女,一定很辛苦,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儿女一定又长高了吧!你要照顾好他们,叮嘱他们多读书,我一定会尽快回来。

儿子儿子,你在家有没有认真读书啊?千万别惹母亲生气,要多帮长辈分担家中事务,帮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