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章末整合二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 本章整合2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D )
A.组成元素含有C、H、O、N
B.由相应的基本单位构成
C.前者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后者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二者变性后均能复性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NA的基本组成元 素是C、H、O、N、P,故两者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A正确;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两者都由相应的基本单位构成,B正确;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 构,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C正确;蛋白质变性后不能复性,DNA 变性后能复性,D错误。故选D。
6. (2020·浙江卷改编)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单体是蔗糖
( B)
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解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A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
成分,是人体所需的物质,B正确;糖类和脂肪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本章整合
网络构建•素养展示 章末解题•释疑解惑 直击高考•真题体验
网络构建•素养展示
章末解题•释疑解惑
复习与提高⇨P38 一、选择题 1.A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B 蔗糖、甘油和脂肪酸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核酸含 有N、P元素,因此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用于合成核 酸。 3.D 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 硝酸盐,说明Mn2+能够激活硝酸还原酶。
解析: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糖类中的单 糖、二糖和脂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细胞中利用种类较少的小 分子(单体)脱水缩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多聚体),如许多氨 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后通过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C正确;生物大分子的 合成过程一般需要酶催化,D正确。故选B。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第2章章末整合提升一、必备知识——构建知识导图二、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一)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配子种类(1)就1对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2)就2对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精原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3)若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2n种类型的精子。
(4)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5)一个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例1]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关于该动物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D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B.一个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C.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D.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 1∶1解析:由于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一个精原细胞(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可能是AB∶ab=1∶1或Ab∶aB=1∶1;该动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和比例是AB∶ab∶Ab∶aB=1∶1∶1∶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两个精细胞。
(二)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1.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
有两种以下情况:[例2]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的高茎个体中纯合子占1/4C.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解析: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课程新课标人教版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3✍,另一条链是3✍-5✍,不宜过深)。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教师对“氢键”要进行必要的解释)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T、G—C(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可见,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可在黑板上练习一道题以巩固互补配对原则)。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设问一: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这是由于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画出双环),占有空间大;嘧啶碱是单环化合物(画出单环),占有空间小。
而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距离是固定的,只有双环化合物和单环化合物配对才合适。
设问二:为什么只能是A—T、G—C,不能是A—C,G—T呢?这是由于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这样使DNA的结构更加稳定,所以,A与T或G与C的摩尔数比例均为1:1。
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18%,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A.9%? B.18%? C.32%? D.36%答案:C3.DNA的特性师生共同活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Pi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AN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相互配对的方式虽然不变,而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如一个最短的DNA分子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种。
实际上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是成千上万的,其排列种类几乎是无限的,这就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DNA的化学组成,DNA的立体结构和DNA的特性。
22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章末总结
三、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辨析(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
例3 [2020山东滨州一中月考] 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 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 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 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3. [2020甘肃兰州高三模拟] 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B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D. 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解析] 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所以该 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项正确;该种成年鱼生活在 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 物和浮游藻类,不同的发育阶段,其捕食对象不同,B项正确;所有生物物 种在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的空间,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底栖动物与浮游动 物的分层也属于垂直结构,C项正确;该种鱼的成年鱼与幼体属于同一个物 种,不足以构成垂直结构,D项错误。
7.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 漠、草原、⑩____森__林______等类型。 8.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 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⑪__不__同__物__种_____ 的天然群聚。 9.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⑫____代__替_____的过 程。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材内容全解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材内容全解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内容全解】Array要点一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右图中的1与2,3与4分别是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不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如右图中的1与3,2与4,1与4,2与3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联会与四分体(1)联会特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是指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上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1与2组成一个四分体,3与4组成一个四分体。
(3)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3.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指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上图中的a与a′,b与b′;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不同着丝粒上的染色单体。
如上图中的a与b(b′),a′与b(b′)。
要点二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2.每个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例1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C例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细胞质分裂③联会A.③④①②B.C.③①②④D.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答案:A要点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2.分裂图像的比较3.曲线的判断主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变化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变化四种曲线的比较。
(1)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数量不变)的为有丝分裂(图3与图4),不在同一直线上(数量减半)的为减数分裂(图1与图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新旧教材变化梳理
前沿科学家访谈:换成了“与袁隆平院士一席谈”,介绍了杂交水稻。
第一章:1.章扉页说明了“基因最早的名字就是遗传因子”。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明确了自交的定义:两性花的自花传粉、单性花的同株传粉。
豌豆的7对性状中豆荚颜色说明了是“未成熟”。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替换了,流程更清晰明确。
增加说明了“分离定律的普遍性”,强调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相对性状的遗传、性状分离现象等。
强调学会“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探究”,理解这种科学方法的原理、过程并能用此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将所有旧教材中的“叫做”改为了“叫作”。
4.旧教材的“实验”专栏改为了“探究实践”,符合学科素养培养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节首的问题探讨替换:豌豆的两对性状讨论,更适合本节课的引课。
旁栏思考增加:得到YyRr的亲代可以有哪些类型?(理解本质)整合了“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放在了一个小标题之下。
提出“表现型”也叫“表型”这一概念,“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
增加了一整个小标题内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遗传规律的本质并学会应用(杂交育种、医学实践上的医用)。
6.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介绍了育种工作者:就业单位、主要任务、工作方式、具备素质、职业乐趣。
将旧教材第六章第1节的节后内容调整到了此处。
第二章: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节首的问题探讨中增加了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内容顺序做了调整:先介绍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再给出减数分裂的概念。
将“着丝点”改为“着丝粒”。
提出了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部分删除掉了旧教材中的两个“相关信息”栏目,替换了部分旁栏思考题。
“与社会的联系”中说明了不良环境会影响生殖细胞的形成,让学生有健康生活意识。
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中减数分裂的显微照片标明卵放大倍数,替换了照片,写明了分裂时期,旧教材六张照片,新教材8张照片。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考点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一个群落区别于另一个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目很多,而且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这样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有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失去优势。
3.群落的种间关系4.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率有关,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对光的利用率。
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
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2)水平结构生物的垂直分层是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差异、人与动物的相互影响等引起的,在水平上往往呈现镶嵌分布。
5.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6.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研究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调进化的结果。
7.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原理】(1)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仅仅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不足以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因此还需统计群落中物种的相对数量。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检测卷(二)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章末质量检测卷(二)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用到模型建构的方法D.将S型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加入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将产生S型菌2.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C.若混合保温时间偏短,且其他操作正常,会使得上清液放射性偏高D.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3.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B)A.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C.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4.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有1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700个。
该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C)A.复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400个B.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500个D.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5.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C)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细胞中的tRNA共有64种B.R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叶绿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7.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 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B)A.18%、26%B.28%、22%C.26%、18% D.44%、8%8.下列属于核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共同之处的是(C)A.时期相同B.场所相同C.都需要消耗能量D.原料相同9.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所示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媒介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起模板作用10.有相邻两块田,一块田种的是野生品种水稻,因受到微生物感染,有60%枯死,但有40%未受影响。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进阶特训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进阶特训 (1)达标检测 (7)进阶特训一、选择题1.下列研究对象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洪水导致农田中部分黑线姬鼠外迁B.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C.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D.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答案】A 【解析】黑线姬鼠的外迁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杜鹃在森林上层栖息和捕食属于群落中的分层现象;线虫寄生在小麦叶片中属于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稻田中水稻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属于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2.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的捕食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在食物关系,也没有共生关系;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增加,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研究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答案】D 【解析】通过坐标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土壤的采集地点,纵坐标表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而图例表示的是不同物种。
在三个取样点中,5年蔬菜地与10年蔬菜地相比两个取样地的物种都为5种,但10年蔬菜地中动物的总数量远大于5年蔬菜地,而且弹尾目都为优势种,相比两者,大田中物种只有3种,不太适宜土壤动物生活,上述取样过程中有个体数的统计,应为等量取样,但并没有分层,从图示中也没法判定农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4.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态。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新教材)课后答案详解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练习基础题1.B。
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四)练习基础题1.(1)×;(2)×。
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的介绍。
这些教案是根据新人教版教材编写的,适用于高中生物必修二课程。
教案涵盖了课程的各个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提高研究效果。
教案内容
1. 第一单元: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
- 教案一: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生物工程的应用
- 教案二:基因工程与农业
- 教案三:基因工程与医学
2. 第二单元: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 教案一:细胞及其分裂
- 教案二:生殖与发育
- 教案三:遗传与进化
- 教案四:基因与人类健康
3.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性与环境
- 教案一:生物的多样性
- 教案二: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
- 教案三:生物圈与人类活动
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选择相应的教案进行教学。
每个教案包
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
效果评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进行教
学效果评估。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研究和课后作业来巩固和
评估自己的研究效果。
总结
新人教版新高考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是帮助学生学习生物
知识的重要资源。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案进行系统的教学和学习,在提高生物素养和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例: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
3.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①调查分布范围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②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对于狭长的峡谷、河流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一般比较方正的样地常选用五点取样法。
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每个样方的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即相邻两边及其夹角)③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测量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计算公式:N=M×n/m。
(N代表个体总数,M代表初次捕获标记数,n代表再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获的标志个体数)。
③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的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④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采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⑤微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抽样检测法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因素①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②迁入率和迁出率:!1!2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种群密度)起直接决定作用。
③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 )、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④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必修二优质学案:章末培优攻略(二)
章末培优攻略攻略(一)破解热考图形(1)以上三种遗传病中,属于显性遗传的是______;属于隐性遗传的是____。
(2)能表示红绿色盲的是________,能表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是________,属于伴Y遗传的是______,能表示白化病的是________,能表示并指的是________。
(3)乙图中第二代的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源有两种情况:如果是如白化病之类的遗传病,则致病基因来自其________;如果是如血友病之类的遗传病,则致病基因来自其______。
答案(1)丙、戊乙、丁(2)乙丙甲丁戊(3)母亲和父亲母亲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1.确定显隐性(1)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如图(2)显性遗传病——“有中生无”,如图2.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在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或是位于X染色体上时,通常用假设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的方法,即反证法,这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3.不能确定的判断类型,只能根据可能性大小推测判断显隐性,具体体现在:(1)若在代代之间呈现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
(2)若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则该病很可能是隐性遗传。
判致病基因位置具体体现在:(1)若后代有性别之分,很可能在X染色体上。
(2)若后代无性别之分,很可能在常染色体上。
遗传病系谱图的分析攻略(二)突破热点题型题型一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染色体、DNA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此类题目多以坐标曲线形式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如何根据数量变化的情况判断属于哪种分裂方式的哪个时期。
【例1】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是()A.图甲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图甲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图乙中A→B时期和E时间点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解析图甲中CD段表示因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减半,上述过程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图甲中AB段可以发生在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通过有丝分裂实现增殖的过程中,B错误;图乙中A表示染色体复制完成,B→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故A→B时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E时刻受精作用已经完成,此时细胞中也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图乙中的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分子数为8,以此画图。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答案
(1)有丝分裂中
次级精母
睾丸或精巢
(2)C
(3)A (4)如图: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②2号染色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
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
C.②③
D.②④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解析
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
裂时A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 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 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 离,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
答案 毛 bbXFY
(1)常染色体 (3)BbXFXf
X染色体
(2)♀灰身直毛 (5)BBXfY
♂灰身直 BbXfY
BbXFY
(4)1∶5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根据减数分裂图像判断动物的性别
1.依据:雌雄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是否均等分 裂。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2. 判断方法
减Ⅰ后期 细胞质均等分裂雄性动物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雌性动物 细胞质均等分裂雄性或雌性动物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雌性动物
是减③正确,④错误。 答案 A 有关减数分裂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主要 考情分析
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以及各个时期的相关变化。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例2】 (山东高考)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 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减Ⅱ后期
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并不都是不均等分裂。极体 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两个极体的过程为均等分裂。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典例1】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例1】 图一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解,图二是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数目的柱状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1)图一中B属于________期,A分裂可形成______细胞,若
这些细胞采自同一动物的某器官,则该器官是______。 (2)图一中染色体∶DNA=1∶1的图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则Y、y与R、r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填字母)细胞
性 细 胞
2n
2n
4n
4n ↓ 2n
n
2n DNA数 ↓ 目变化 4n
4n
4n
4n
4n ↓ 2n
2n ↓ 4n
4n
2n
2n
n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2.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曲线 有丝分裂 曲 线 减数分裂
变
化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3.分裂图像的比较 时 期 图形 分裂方式 特有特征 共同特征
有丝分裂
有同源染色 体但不联会
比例为________。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 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解析 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 且雌雄比 例相当,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 为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雌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1∶1, 而雌性个体全为直毛,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 色体上, 直毛为显性性状。 亲代的基因型为 BbXF Xf 和 BbXF Y, 表现型为♀灰身直毛和♂灰身直毛。子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 1 F F 1 F F 1 F f 1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 X 、BbX X 、BBX X 、BbXF Xf, 8 4 8 4 其中只有 BBXF XF 是纯合子,其余均为杂合子。子代雄果蝇 中, 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BBXfY 或 BbXfY, 黑身直毛的基 因型为 bbXF Y。
中。
(4)在图二的乙坐标中用柱状图表示B的下一个分裂期的染色 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解析
(1)依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可判断B图为有丝
分裂中期。A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可形成次级精母细
胞,如果这些细胞采自同一动物的某器官,则该器官是睾 丸或精巢。
(2)图一中染色体∶DNA=1∶1的特点是着丝点已分裂,
章末整合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1.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 分 裂 比 方 较 式 间 期 项 目 染色体 数目变 化 2n 有丝分裂 前 期 中 期 后 期 末 期 减数分裂 次级性 性 初级 母细胞 原 性母 细 细胞 前、中 后 胞 期 期 2n 2n n 2n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③只由Y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 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④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其性状
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只是与性别相关联。
⑤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 时一定要与性别联系。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重组;丙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卵细
胞和极体。 答案 C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男孩色盲”与“色盲男孩”
在伴性遗传中“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的概率,虽然只是 “男孩”与“色盲”颠倒了一下,但结果完全不同。病名在
前、性别在后,则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代基因型,从全
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若 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代基因型, 求概率问题时只需要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典例2】 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一色盲孩子,则这对夫
妇:①生色盲孩子的概率是多少?②生男孩色盲的概率 是多少?③生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④生女孩色盲的 概率是多少?⑤生色盲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 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 与性别有关。 对男女影响各不同。 夫妇表现正常生一色盲孩子,可知该夫妇基因型为:XBXb× XB Y。 ①由基因分离定律可知生色盲孩子(以总体孩子为研究对 1 象)的概率为 ; ②求生男孩色盲的概率, 只以男孩为研究对象, 4 该夫妇所生男孩基因型比例为 XB Y∶XbY=1∶1;所以生男孩 1 1 患色盲的概率为 ,不再乘 (实际上也可理解为乘 1,“1”表示 2 2 确定为男孩);③求生色盲男孩的概率,“色盲男孩”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 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
定律处理。
3.在写配子的基因组成、个体的基因型时,若性染色体上 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需一同写出时,通常情况 下,先写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再写性染色体及其上面的 基因,且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如 AaXbY。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性别在后,不能确定生的一定是男孩,应以总体孩子为研究 1 对象,生男孩的可能性为 ,所以生色盲男孩的概率为生男孩 2 1 1 1 1 色盲的概率(先只在男孩中考虑)再乘以 , × = ; 得 ④生女 2 2 2 4 孩色盲概率,只在女孩中考虑。女孩基因型为 XBXB、XB Xb, 生女孩色盲概率为 0;⑤生色盲女孩概率为生女孩色盲概率 1 再乘以 ,仍为 0。 2 1 1 1 答案 ① ② ③ ④0 ⑤0 4 2 4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解析
甲、乙、丙分别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乙中有同源染色体,
丙中无同源染色体;有些生物的卵巢中,卵原细胞通过有 丝分裂的方式增殖,卵原细胞也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 胞,因此在卵巢中可以同时出现甲、乙、丙三种细胞;减 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会出现非
由是_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
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F1 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______。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解析
(1)由“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
体长翅”,说明灰体对黑体、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且可判定 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为AaBb。又由于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例1】 (2011· 山东高考)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 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
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
)。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
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 )表示基 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 _____。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 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染色 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