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航“航天行”暑期社会实践
航天学院博士团赴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7月15日至17日,航天学院辅导员范伟及四位博士研究生受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邀请来到西安与西安分院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一起开展了“航天行”——国防企业面对面实践活动。
此行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我校与国防企业在学术,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一方面,为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功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校企“订单+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促进双方进行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的科学技术研究合作与交流,培养并造就一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服务航天,服务国防。
另一方面,拓宽我校博士生就业市场,为我校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使我校学生紧跟国防事业的脚步,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修养,不断进步和创新。
活动期间,我校成员先后参加了“航天行”活动开幕式,参观分院,“博弈人生”主题沙龙,“我国航天器发展及其应用”专题讲座,高校博士生学术交流活动,及航天行活动“精彩瞬间”微电影展映一系列活动,与西安分院的各位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西安分院是航天五院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及电子系统与设备、飞行器测控、国防装备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这部的研制、生产以及相应电子学的研究,其所需求的学科方向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等。
同时在交流中,西安分院也对南航表示浓厚的兴趣,希望我校博士研究生积极得与分院联系并能够参与联合培养。
我校也积极了解了许多毕业生在西安分院的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意见,为以后培养国防方面博士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最后,西安分院举办了闭幕式,号召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航天事业中,将个人荣誉与国家荣誉融于一体。
通过这次走访和调研,我校学生对国防企业的工作环境,流程和所需求的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感受到了西安分院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科研精神,航天人的奋斗拼搏精神更是感染了所有人,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和中国的航天事业一起腾飞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最为高尚和骄傲的事情。
中国航天故事
中国航天故事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陈俊亮——纠错编码:将卫星无线数据传输,可靠性提高1000倍。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
数据通讯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前端为调制解调设备, 后端为纠错编码设备,而陈俊亮正是承担了纠错编码设备的开发研制工作。
3、“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
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
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4、吴伟仁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奔向月球。
在近月制动环节,测控精度十分重要。
在卫星第一次进入100公里绕月轨道时,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没被月球“抓住”。
当时有很多技术风险。
嫦娥二号最终被月球捕获,在月球轨道上环绕起来,吴伟仁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5、孙家栋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
人物详细事迹如下: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
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
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负重奋进 航空报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重奋进航空报国作者:张东孔令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3期王福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以微波介质陶瓷及在空间条件下的评价、微纳米形态压电功能陶瓷膜制备、陶瓷纤维催化剂水净化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攻关和国防预研等项目计20余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3项。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今天,高等学校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靠什么打自己的品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回答是: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树品牌。
学校在五十五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形成了“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二是构建了高水平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十一五”期间,南航着力实施“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和制度创新”四大战略,为建设有国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办学传统薪火相传纵观南航半个多世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学校的面貌日新月异,而南航人“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历久常新。
这是推进南航加速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真正优势。
在几代南航人身上,稳定地表现出了三种精神特质:一是航空报国、科技强军的国防使命;二是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创业精神;三是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一流意识。
这三种精神要素构成了南航“负重奋进,航空报国”办学传统的基本内涵。
南航1952年建校,1955年向我国航空工业输送了第一批毕业生,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航空科技人才。
南航初创阶段的实践表明:国防使命,创业精神,一流意识——这三条主线从一开始就界定了南航“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特色。
1958年,学校研制出了“南航1号”无人机,随后又研制了2号、3号无人机,为此后的无人机研制工作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储备了技术。
南航人曾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下研制成功了一批国防急需的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架“长空1号”中高空无人靶机,我国第一台三轴液压飞行模拟转台,惟一由我国高校自行研制的轻型直升机——“延安2号”直升机以及重要国防装备。
南航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航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航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中国航天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有着发展航天技术的迫切需求。
197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的国家。
而为了满足航天事业的需求,南航开始与国家航天部门展开合作。
南航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在航空器材、运输保障等方面共同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南航先后承担了国家航天计划中的多项任务,包括承担航天器的空中运输任务。
1999年,中国发射第一颗载人“神舟”飞船,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而在此之前,南航就积极参与了“神舟”飞船的运输任务。
南航的飞机被用作运输火箭、航天器部件等重要货物的工具,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此外,南航还积极推动了国内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
例如,南航与俄罗斯航空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航天器的国际运输任务。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南航继续承担航天器运输等任务。
而南航作为国内一家领先的航空公司,始终将国家航天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并支持国家航天事业的发
展。
这些努力和贡献使得南航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国家的航天梦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南航发展史
南航发展史南航,全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中国大陆的一家重要航空公司,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航公司之一。
南航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民航业的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航空业的重要代表之一。
南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当时成立了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局,标志着广州地区民航事业的开始。
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民航业务逐渐扩大,航线网络也得到了拓展。
1979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以地区为依托的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广州。
南航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空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成立初期,南航的规模较小,航线有限。
然而,凭借着广州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南航迅速扩大了航线网络。
在80年代,南航开通了广州至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成为了中国国内航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此后,南航逐渐拓展了国际航线,在亚洲、欧洲、澳洲和非洲等地区开通了众多航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航线网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对飞机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
南航积极扩大航空运力,引进了大型客机,并不断更新和升级机队。
南航的航班准点率和服务质量逐渐提升,赢得了广大乘客的认可和喜爱。
南航也不断加强与国际航空公司的合作,提供更多的联程航班选择,方便乘客的出行。
在中国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南航凭借着出色的运营能力和优质的服务,稳定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南航也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航空运营效率和乘客体验。
南航推出了在线选座、在线值机等服务,方便乘客出行。
同时,南航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航班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南航还在航空服务中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如无线网络、个性化娱乐系统等,提升了乘客的旅行体验。
南航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民航业的整体发展。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民航业的发展,为航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同时,中国民航局加强了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和管理,促进航空市场的健康发展。
航空报国案例
航空报国案例航空报国是指航空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行为和事例。
航空报国案例丰富多样,下面将列举十个典型案例,以展示航空对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1.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独立发射航天飞行器的国家。
这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对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有着重大意义。
2. 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航空运输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航空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航空制造、机场建设、航空服务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3.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成功进行了首飞。
这标志着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内航空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次成功发射了卫星、载人飞船和探月器等航天器。
这些发射任务的成功,不仅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也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国防安全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 空中救援行动的成功航空器的高速、高空优势使其成为紧急救援行动中的重要工具。
在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中,航空器可以迅速运送救援队员和物资到达事发地点,提供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支持。
例如,2017年中国四川地震后,直升机和飞机等航空器积极参与了救援工作。
6. 航空运输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航空运输作为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方式,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航空运输可以促进国际贸易、旅游业的繁荣,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航空运输也为农产品、急救药品等特殊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7. 航空科研对国防安全的保障航空科研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的国防安全提供了保障。
航空科研可以研发新型战斗机、无人机等军事装备,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
一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
家 庭 的 生活 。14 年 底 , 国民党 军 队进 95
时周围人建 议我去北洋大学,因那里工程 方面师 资比较 强,这 也符合我的志愿。我 去 了北洋 大学读工程 ,丁 国瑜去了北京大 学 。15 ,全 国 大学 院系 调整 后 ,我 92年
在清华大学航空 学院正念 二年 级,当时选
驻沈 阳并接收学校 。隔年暑假在学校设训 练班 ,教师要穿军装 ,结业时给每人发一 张加入 国民党的 申请表 。母亲说年纪大 了
享受 国务 院特殊津贴 15 97年 6月,钱 学 森 教授 给 华 东 航 空学院的师生写信 : “ 我们 国家现在还 是
联也没有关系 ,但始终 困惑为何两 次被 选
主 青年 联盟 盟员。那 时大家都很穷 ,中学
助 学金 也很 少,同学们都跃跃欲试 ,想 以 同等学历报 考大学,毕竟那时上 了大学吃
大学 )和东京女子美术大学上 学,当时还 师 。父亲过世后 ,母亲年轻 守寡 ,辛苦抚
曾在张学 良的胞弟张学铭家 中做过家庭教 饭就有 了保证 , 以给家中省下 一笔 费用 。 可 1 5 ,部分 大 学 开始 春季 招 生 , 9 0年
分 以上 ,成为首批录取 的 4个人之一 ,到
父亲到他身边担任机要秘书 ,当得 知父 亲
只得作罢 。张学 良将军 曾送给我父亲有他 签名的柯达照相机以作留念 。 幸 好 非教 徒 的母 亲 ,年 轻 时得 到基 督教青 年会 资助 去 日本 留学 1 O多年 。先
后在京都 同志社女子 学校 ( 为京 都女子 现
7 了。他从淡 水中学毕业后 ,因家里弟 代 妹多 ,就应招到 台北一家 日资 电器 公司工
作 ,自觉负担家庭 。由于勤奋和聪 明被调
南航发展史
南航发展史
南航,即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中国国内的一家重要航空公司,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南航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航空学校运输队,这可以视为南航的起源。
随后,该运输队发展为南京航空学校军事运输部队,开始运营民用航班。
1950年代,南京航空学校被迁至广州,成为南京航空学院(现为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该学院开始培养航空人才。
同时,南京航空学院从军事运输航线扩展到长途民用航线,开展了广州至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的航班。
1988年,中国政府对民航事业进行了改革,南京航空学院与其他航空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南方航空公司成立初期,航线主要集中在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南航逐渐开设国际航线,扩大了航线网络。
21世纪初以来,南航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4年,南航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国航空联盟,进一步提高了南航的市场竞争力。
此后,南航相继开通了许多国际航线,拓展了国际航空市场。
南航还积极进行国内外航空公司的合作与联盟,与荷兰皇家航空、新加坡航空、天津航空等航空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了航线网络,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至今,南航已成为中国民航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拥有广泛的航线网络和现代化的机队。
南航还不断引进新的航空器和先进技术,提升航空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广大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南航发展历程
南航发展历程南航(即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一家航空公司之一,起源于1949年。
南航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南航开始于广州郊区增城市的白云机场。
当时,南航仅拥有一架运输飞机,主要从事军队的军用运输任务。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的国际间隔线的开放,南航开始逐步发展国内和国际航线。
此时,南航已经有了一支较大的飞机队伍,包括运输机、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
在19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推进,为南航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南航逐渐实现了与国际航空公司的代码共享,并与国内其他航空公司合作,在国内外航线上开展联程操作。
1997年,南航上市并开始实施全球航空网络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国际航线,与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建立伙伴关系。
同年,南航与天津航空公司合并,开辟了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之间航线。
到了21世纪初,南航再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此举不仅促进了南航在航线和服务方面的进一步增强,还为提高航空业的整体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南航积极推进飞机现代化和技术革新,逐步引进了包括空中客车A320系列、波音737系列、空客A380等在内的新型商用飞机,并且逐步引进了航空电子设备和新一代智能系统,提升了南航的航班安全性和服务水平。
南航还致力于提升员工素质,引进国际一流的航空人才,加强内外部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航空人才队伍。
南航的发展不仅为中国航空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南航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民航最高荣誉奖项,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展望未来,南航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合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不断提高飞行安全和旅客体验,为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舟励志故事
陈舟励志故事
航天之梦,是陈舟从儿时至今的追求。
在高一,他便将南航航天学院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我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奋斗。
终于,来到了梦想启航的地方。
在南航,他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他用每一个白天成长,推演万物规律;用每一个夜晚沉淀,贯通学科边界。
三年如一日,早晨7:30离开宿舍,夜晚11:30回到宿舍,放弃大学以来的每个暑假而选择留校攻关科研,将每分每秒用于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付出终有收获,他连续三年综合测评稳居专业第一,斩获六十三项个人荣誉。
阶段性的收获并没有使他迷失方向,陈舟说,在逐梦航天的路上,连国士无双白发苍苍的院士们都奋战在第一线,正值青春年华的航天学子,应当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报国使命,将青春热血挥洒于自身的成长与祖国的建设。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工程师,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大一军训刚结束,陈舟便师从康国华老师,加入微小卫星实验中心,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主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互式卫星地面管理终端”大学生自由探索项目,叩开了科研的大门。
在此次历练之后,他对科研展开了更加疯狂的探索。
经过三年的沉淀,现如今,作为本科生的他已主持参加十三项国家级、省部级、校院级项目。
在学术的路上,他不安于所取得成就,而是学以致用。
疫情期间毅然返校,加入盛汉霖老师指导的零一战队,最终夺得国际无人飞行
器创新大奖赛总冠军,并打破历届赛事纪录。
夺冠归来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的艰辛与努力——每一次踏月而归,每一次假期驻守,才能汇聚成这夺冠的点点滴滴。
他说:“我们的每次出征,都是为了守护永远镌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我们是南航人。
”。
航天事业中人物和事迹
航天事业中人物和事迹航天事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领域,需要众多杰出的人物和事迹来推动其发展。
以下是几位在航天事业中有着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感人事迹:1.钱学森:中国著名的导弹和航天技术专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参与了美国的火箭和导弹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然而,他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选择在1950年代初回国,投身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的导弹和卫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克罗地亚裔美国发明家和工程师,被誉为“现代电气之父”。
他发明了交流电发电机,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此外,他还发明了特斯拉线圈,可以产生高强度的电磁场,为无线电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罗伯特·戈达德:是一位美国工程师和火箭专家,被誉为“现代火箭之父”。
他在1926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贡献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沃纳·冯·布劳恩:是一位德国工程师和火箭专家,被誉为“德国火箭之父”。
他在二战期间领导了德国V-2火箭的研发工作,为德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
二战后,他移居美国,继续从事火箭和航天技术的研究,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5.玛丽·库里:是一位美国女工程师和物理学家,被誉为“美国航天事业之母”。
她在美国宇航局(NASA)工作期间,参与了多个重要的航天项目,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项目。
她的贡献和成就对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些杰出人物和他们的感人事迹,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用情讲故事 用心做工作
用情讲故事用心做工作作者: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0期编者按:7月14日,工信部在京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讨会。
部属高校、部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部分通信管理局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人就如何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讨。
会前,与会代表一起观摩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做的《顶天立地谈信仰》主题党课,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青年党员和青年干部代表参加了党课。
徐川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和事例,讲述了如何端正入党动机和做合格党员的问题。
党课从一篇尖锐犀利的思想汇报入题,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人自然而然、由心而发地坚定信念:我要加入党、我要跟党走,充分体现了信仰的力量,显示了潜移默化式、真情感染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这种讲党课的新方式、新方法,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生动例子。
新时期新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
如何保证实效,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着力提高针对性、有效性、感染力,是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研讨环节,全体与会人员结合徐川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精神,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为加强会议成果交流,大力推动部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断开创实效型思政工作新局面,现将部分代表发言要点摘录如下,以供学习参考、启发借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从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和学生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文化自信”和“中国方案”这两个关键词所呈现的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一种样本和一种观测角度,既有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百花齐放的尊重,更是信心十足雍容大气的坚定表态。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立足校园,立足人才培养和青年成长,特别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值得花大力气精耕细作:第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组织的感情;第二,培养学生对传统的亲近和对文化的温情。
航天员刘洋故事演讲主持词
航天员刘洋故事演讲主持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组建20年来,成功执行6次载人航
天飞行任务,今天来到现场的刘洋,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她告诉在座的大学生,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每一个航天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背后都是奉献和牺牲,只有这样才能书写出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洋和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当上飞行员那天起,父母就既为我骄傲又为我整天提心吊胆。
神九乘组选定后,我瞒着父母说要去酒泉搞联合训练,可能一段时间不能联系,让他们不要担心。
出发前的那天晚上,我和爱人在航天城院里走了一圈又一圈,两人都沉默不语……”
航天员们的故事,激励了不少怀揣梦想的大学生们。
尤其是南航的学生,他们中有不少人将来或许也会从事与航空事业相关的工作,航天员的到来,也让他们可以提前感受到这项伟大事业的荣誉与艰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学生张若凡说,“我的理想就是驰骋在太空中,即使不能像各位航天英雄一样,但我一定会用我的知识为国争光的态度,在科研战线上,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
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
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刚刚成立航天局,开始发展国家的航天事业。
南航大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并支持这项重大的国家事业。
在1956年,南航大担负起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任务。
当时,南航大集结了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
射入轨。
这标志着南航大在中国航天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后,南航大继续参与了许多重大的航天项目。
在中国开展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南航大派出了大量的航天人才,为宇航员的培训、发射任务的执行以及航天器的研发和测试提供了重要支持。
南航大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探月工程,研发了许多重要的航天器和仪器。
南航大还牵头组织了许多国际航天合作项目。
与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等国际航天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南航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国际合作项目中的研发与实验工作,为全球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航大在航天领域也得到了许多荣誉和奖励。
多位南航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获得了国家级的科技奖励,他们的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航天工程中。
总之,南航大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故事是一部值得骄傲和纪念
的历史。
南航大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感人故事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感人故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感人故事》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航天那些让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事儿。
你知道杨利伟不?他可是咱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呐!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太空里到底啥情况,他就敢去闯一闯。
当他坐着神舟五号升空的时候,全国人民的心都跟着提起来啦。
他在太空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为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开路。
据说,他在返回地面的时候,因为飞船的强烈震动,身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还有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他们为了一个数据,能熬上几个通宵。
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一心扑在工作上。
有个老专家,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头发都熬白了。
家里人生病了都顾不上照顾,心里只想着航天事业。
他们的付出,才让咱们的航天梦一点点变成现实。
还有那些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就为了心中的航天理想。
他们在偏远的基地里,埋头苦干,不怕吃苦,不怕累。
有个小姑娘,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冰天雪地里守了好几个小时,手脚都冻僵了,可她脸上还挂着笑容。
你说,咱们中国航天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就是因为有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嘛!他们的故事,真的让人感动,也让人骄傲!《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感人故事》亲,咱来唠唠中国航天那些感人的事儿!你想啊,嫦娥奔月那只是个传说,可咱们现在真的能把探测器送到月球上去啦!这背后的故事可太精彩啦。
比如说,那些为了设计火箭的工程师们,他们天天对着一堆图纸和数据,眼睛都快看花了。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零件,能争论得面红耳赤,就为了做到最完美。
有一次,一个小组为了让火箭的推力再大一点,反复试验,失败了无数次,可他们就是不放弃。
终于成功的时候,大家都抱在一起哭了,那场面,太感人啦!还有那些在发射现场的工作人员,顶着大太阳,或者冒着严寒,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有个小伙子,本来准备结婚的,可是因为任务紧急,婚礼推迟了好几次。
他的未婚妻也特别支持他,说航天事业更重要。
南航学子寻“军工记忆”,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专访一:何仕武:当一天和尚就要敲一天钟“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负责任,干一天就要把本分工作做好。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哪怕是最后一天在岗位上,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不减工作标准不降,返聘与坚守对他来讲其实不算什么。
七十年代的时候,何仕武住着工业单位,追寻航空航天功臣们的历史足迹,感受老一辈航天人的伟大爱国情怀和崇高风范。
位,65位实位大学“青马工程”从去年十月一日开始,位航空航天工作者,篇实践日志,24幅手绘作篇人物专访,频,19组实践首改编歌曲,20篇微信推送……团队成员将实践成果带回学让航发精神感染更多南航学子,传承“老航天”的伟大精神!以下图:何仕武正在接受实践团成员采访由食堂分隔出来的,仅有十平方米的狭小房屋。
在厂里,他和同事三个人一个月要生产200台涡喷6发动机。
工作的时候,衣服湿透了,炉子烧穿了都不能休息。
“一个人顶多坚持一分钟就要换人,轮流倒班,累的中午饭都吃不下。
”年轻的时候吃得起苦,才能耐得住日后的风吹雨打。
对于蜗居般的岁月,他说自己没有任何怨言;对于高强度的工作,他不但没有懈怠,更坚持着细心论证而非沉溺于经验主义。
在当时涡喷6转厂后,加工产品出现了问题,当时采用的是数控加工,但方方面面找了很多原因都无果。
“最后才发现,在转厂前加工的对象采用的根本不是数控加工。
工艺方法和设备都变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细心论证才不容易出差错。
”当问到何仕武最想分享的事情是什么,他坚定地道出“爱国”。
七十多岁的老人能脱口迅速说出这个词,足见他心中的中国烙印之深。
“国家强大了,我们活的才有尊严”。
作为老军工,何仕武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无论多么艰苦他都无怨无悔,他说,“国家李进安:“课本之外”的微分消元的发动机时,需要在飞机上转动惯量的数据。
当时,俄罗斯也没有关于这个现成的数据。
那时候,转动惯量的测试方法就是用绳索吊着两个钢锁,在两侧扭摆,然后测量它的震动周期,最后算出对轴的转动惯量。
航天事业人物事迹
航天事业人物事迹航天事业是人类科技的高度象征,也是世界各大强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许多航天事业人物遵循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在航天研究和探索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奋斗着,创造出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壮举,他们的事迹不仅令人感动,也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充满信心和动力。
航天事业的巨人——中国航天界的精神领袖阮次山,是中国航天界早期的开拓者之一。
在他的引领下,中国航天事业成功地完成了核心技术研究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
阮次山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仰使他一直不懈地追寻着世界一流的航天科技,为中国航天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
我国第一位航天英雄——杨利伟,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传奇人物之一。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毅不屈的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杨利伟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利伟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让他们在待遇不优、环境恶劣、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初心,奋斗不息。
航天事业的女性代表——奚金瑶,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有着超过20年的火箭发射经验,深谙发射任务的每个环节。
她带领的团队成功地完成了30项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地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奚金瑶毫不畏惧,坚定地追求航天事业的梦想,让他们的技术不断升华,并且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航天事业的探险家——贾永青,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人物。
他出生于一个少年军团家庭,不仅自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空军飞行员,而且还参与了中国空军内最大规模的航空科技团队——北斗卫星工程的核心部分。
他击败了种种险阻,带领团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与突破。
他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也帮助航天事业茁壮成长。
航天事业人物的事迹表明,只要坚定信念、追求卓越、不断努力,再困难的事业,也可以克服。
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着如此强大的信仰和领袖精神,让我们成为航天事业人物们的有力接班人。
中国航天励志故事_传说
中国航天励志故事航天员的经历是很好的,可以到航天精神,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航天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航天励志故事篇一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
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
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
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
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
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
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
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中国航天励志故事篇二两名航天员在太空遨游期间,中国航天员中心的领导给记者讲了一段故事——当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遨游太空,全程严格保密。
他从太空归来,降落在伏尔加河畔一个部队的营地。
着陆后,他听到的第一句话是一位哨兵警惕的询问:“您的证件!”如今,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飞天之旅向世界全程直播。
这是一次全程几乎“透明”的飞行。
传到地面的不仅有舱内固定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还有两名航天员用手持DV拍摄的画面。
记者在航天员中心的监视室,还听到了两名航天员互拍时的对话:当时,费俊龙正在喝水。
聂海胜一边拍摄一边问他:“好喝不好喝?”费俊龙俏皮地拖了一个长音——“好喝!”这些音像素材也是航天员中心的“独家宝贝”。
航天员还在天上飞,他们就在编辑一本世界上第一本以《航天员》命名的杂志,里面的很多插图都是两名航天员在天上的“互拍”,摄影署名是“费俊龙”、“聂海胜”。
同时,一张名为《太空掠影》的DVD光碟也在编辑中。
封面上,费俊龙和聂海胜身穿航天服,微笑着注视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机构之一,近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的重大工程项目,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南航大参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例子:
1. 2020年11月24日,南航大学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设备支持,成功助力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
2. 南航大参与了中国第一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研发工作,为其提供了关键技术和设备;
3. 2020年12月16日,南航大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助力火箭成功发射;
4. 南航大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新型飞行动力推进系统”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
5. 2021年7月23日,南航大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和支持。
这些都是南航大在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方面的重要成果,充分展示了南航大的实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