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重点知识
学习重点法律知识刑法案例分析
![学习重点法律知识刑法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62b0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5.png)
学习重点法律知识刑法案例分析学习重点法律知识——刑法案例分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法律知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而在法律知识体系中,刑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刑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和法律的界限,以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更好地理解司法机关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针对刑法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学习和掌握重点法律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一:盗窃罪小王因一时贪念,盗窃了一家商店中的一部手机。
这种行为属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具有犯罪意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等。
在本案中,小王明显具有犯罪意图,因为他盗取了他人的手机,并非法占有。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手机的价值超过500元,属于数额较大。
综上所述,小王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案例二:故意伤害罪小李与小张之间发生了一起肢体冲突,导致小张受伤。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明知是非法的,而故意实施暴力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伤。
在本案中,小李明显地使用了暴力,导致小张身体受伤。
此外,小李事前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因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可以认定小李犯有故意伤害罪。
案例三:抢劫罪小明将一把刀架在别人的脖子上,威胁对方交出财物。
这种行为构成了抢劫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使用暴力或者威胁使用暴力、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等。
在本案中,小明明显使用了暴力,以刀威胁对方交出财物,形成了威胁性暴力。
此外,他还非法占有了对方的财物。
因此,可以认定小明犯有抢劫罪。
案例四:故意杀人罪小王因与他人发生争执,拿起一把刀将对方捅伤,导致对方身亡。
这种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具有明确的杀人意图,以及导致他人死亡。
在本案中,小王明确使用了刀具,而且他的行为导致了对方的死亡。
因此,可以认定小王犯有故意杀人罪。
总结通过以上的刑法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罪名认定方法。
案例分析(可用知识点)
![案例分析(可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7932d5e87101f69f31950a.png)
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
:如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③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民族中心主义)[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一般说来,人们自出生始就受到母语文化的熏陶,并可能持续一生。
特别是在单一文化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优越感,并不自觉地把母语文化模式当做衡量别的文化的标准。
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难于理解和接受。
另一方面,在没有获得异文化社会环境的实际体验情况下,只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人们也往往容易对异文化产生成见、偏见④交际过程中的互相接近和求同趋同⑤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
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我们应该提倡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各种文化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其根本特征是如何发现、认识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趣,处于兴奋、激动、满足的状态,一切都觉得美好②挫折阶段。
新鲜感觉过去,开始觉得衣食住行处处不习惯,人地生疏,语言隔阂,产生迷惑、沮丧、孤独、失落和烦恼、焦虑、悲伤、思乡情绪.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指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③调整阶段.语言水平有所提高,与当地人交往增多,开始交朋友,孤独感和失落感有所缓解④适应阶段。
解决问题、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①尊重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在平等的文化交流中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②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文化,或是新的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异文化以及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仅从态度上尊重还不够。
因为这是必须接触和运用的文化,需要进一步主动理解该文化。
生活环境的文化更需尝试适应它。
案例分析知识要点
![案例分析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fd96ce9ec3d5bbfc0a7405.png)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考试内容及要求: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的案例分析。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安全教育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相关方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
3、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日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4、应急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准备、响应、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的案例分析。
5.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的案例分析。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基本知识第一节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危害、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1、能量、有害物质2、失控:1) 故障2) 人员失误3) 管理缺陷4) 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6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 种)a)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b)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c) 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d) 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e) 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f)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 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g) 运动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h) 明火i)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j)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k)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l)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m)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n)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o)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 种)a)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b) 自燃性物质c)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d)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e) 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 种)a)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b) 传染病媒介物c) 致害动物d) 致害植物e) 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 种)a)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b) 健康状况异常c) 从事禁忌作业d)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e)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f)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 种)a)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b)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c) 监护失误d) 其他错误e)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20 类):“四伤五炸高打炮”,“冒淹触水灼火毒息塌”四伤:2) 车辆伤害3) 机械伤害4) 起重伤害20) 其他伤害五炸:16) 锅炉爆炸17) 容器爆炸14) 火药爆炸15) 瓦斯爆炸18) 其他爆炸9) 高处坠落1) 物体打击13) 放炮11) 冒顶片帮6) 淹溺5) 触电12) 透水7)灼烫8) 火灾19) 中毒和窒息10) 坍塌《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案例分析知识点
![案例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9c0ecbaa00b52acfc7ca65.png)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析、重大危险源辨析、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安全技术措施制定1.危险有害因素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筑物、工艺过程、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八个方面分析1)按导致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4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2)按事故类别分类(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3)按职业健康分类(10类):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2.重大危险源1)爆炸性物质:硝化甘油1吨,硝酸铵5吨2)燃烧性气体:乙炔1吨,氢5吨,其他基本50吨3)燃烧性液体:苯50吨,汽油200吨,甲苯、甲醇、乙醇、丙酮500吨,4)自然物质:烷基铝、戊硼烷1吨,黄磷50吨5)遇水易燃物质:钾1吨,钠10吨,电石100吨6)氧化性物质: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20吨,其他100吨7)毒性物质:甲醛、硫化氢、氯5吨8)蒸汽锅炉压力≥2.5MPa,蒸发量≥10t/h;热水锅炉温度≥120℃,功率≥14MKW9)压力容器,介质为中度毒性以上的三类,P≥0.1MPa、PV≥100的易燃介质3.安全生产检查1)类型:定期、经常性、季节性及节假日、专项、综合型、职工代表不定期2)内容:①软件:查思想、意识、制定、管理、事故处理、隐患、整改②硬件:查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安全设施、作业环境3)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4)程序:准备、实施、综合分析4.隐患排查治理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1)依照法律法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是责任主体3)应建立制度,并逐级落实4)应保证资金5)定期组织排查6)应建立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7)发包、出租的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8)积极配合监督检查9)统计分析并定期报告10)组织整改11)治理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12)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13)重大隐患治理后要评估5.安全评价1)基本程序:前期准备、辨析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2)评价内容:①预评价:准备,辨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适方法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评价结论②验收评价:准备,参考预评价辨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适方法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验收评价结论6.职业危害评价1)类别:粉尘、生产性毒物、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性致癌物、生物因素、其他2)控制:工程控制技术、个体防护、组织管理3)前期预防:职业危害申报、三同时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4)过程管理:材料和设备、作业场所、作业环境、防护措施、履行告知义务、健康监护、培训、应急救援7.安全技术措施1)防止事故发生的: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2)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3)通用措施: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员培训、持证上岗、防护用品、安全检查、警示标志、应急预案4)防火防爆措施: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消防设施5)防电气事故措施:绝缘、屏护、间距、安全电压、漏电保护、防雷、防静电6)职业危害控制措施①粉尘:原材料,工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防护②毒物:密闭通风排毒,局部排气,气体净化③噪声:消除或降低,消除或减少传播,个人防护④振动:控制振动源,改革工艺,限制时间和强度⑤辐射: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个人防护7)机械防护措施:危险部位(旋转类型、接近类型、通过类型)的防护8)危化品运输安全措施:资质、运输工具,审批许可,押运人员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安全教育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相关方安全管理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1)高危行业,其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设置安机构或配备专职管理人员2)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或委托2.制度体系内容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例行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特种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现场作业管理制度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制度管理: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反馈、持续改进(每年审查和修订,3—5年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4.教育培训1)主要负责人:①内容: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重大危险源、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事故调查处理,职业危害及预防,先进的经验,案例分析②时间:高危行业48学时,再培训16学时;其他32学时,再培训12学时2)管理人员:①内容: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事故统计、报告及调查,应急管理、预案编制,先进的经验,案例分析②时间:同主要负责人一样3)特种作业人员: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证书6年有效期,3年复审一次,连续10年无事故经同意可延长至6年一次,复审前培训8小时4)其他人员:高危行业72学时,再培训20学时;其他24学时,再培训8学时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使用合格的特种设备2)使用登记3)建立档案4)维护保养5)检验检测6)报废注销7)应急预案8)持证上岗9)教育培训10)消除故障6.相关方安全管理1)四个要求:资质证书,人员资格,工器具、安全设施,管理机构和人员2)安全协议: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规章制度,奖惩规定,事故报告、调查、责任划分,安全教育,资质条件审查,不得擅自转包或分包,不得擅自更换关键人员3)现场要求:全面安全技术交底,危险作业前做好分析,制定措施,教育培训,开工手续办理,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多个承包商应明确责任,严重不符停工整顿4)承包方安全管理:根据自身能力和资质承包相应工程,完善规章制度,责任界定清晰,现场安全措施的核示和确认,安全教育培训,危险或交叉施工,设置专职人员监护三.安全生产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1.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求:1)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3)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4)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考核5)特种作业人员6)三级教育7)工伤保险8)设施、设备、工艺9)职业危害防治10)安全评价11)重大危险源12)应急救援2.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内容: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与周边其他单位或居民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自然条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3.安全标准化:1)确定目标2)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保证4)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生产设备设施管理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管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4.安全文化1)基本要素: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2)操作步骤: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培训骨干,宣传教育,努力实践3)评价程序: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下达《评价通知》,调研、收集与合适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评价报告,反馈企业征求意见,提交评价报告,进行评价工作总结四.应急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准备与响应、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1.体系建设1)应急体系框架:①组织体制: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②运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③法律基础:法律、条例、政府令、标准④保障系统:信息通信、物资装备、人力资源、经费财务2)建设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托现有、资源共享,一专多能、平战结合,功能实用、技术先进,整体设计、分布实施2.预案制定1)三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2)编制程序:①成立工作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②资料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标准、同行案例分析、技术资料等③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等④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⑤应急预案编制:全体参与和培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部门的相衔接⑥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主要负责人签署,备案3)预案结构: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4)主要内容:①应急预案概况②事故预防: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③准备程序: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培训与演习,互助协议④应急程序: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险与救援,危险物质控制⑤现场恢复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3.应急演练1)计划:梳理需求,明确任务,编制计划,计划审批2)准备:成立演练组织机构,确定演练目标,演练情景事件设计,演练流程设计,技术保障方案设计,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编写演练方案文件,方案审批,落实各项保障工作,培训,预演3)实施:演练前检查,演练前情况说明和动员,演练启动,演练执行,演练结束与意外终止,现场点评会4)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报告,文件归档与备案5)改进:改进行动,跟踪检查与反馈4.应急准备与响应、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1)预防:安全距离、选址规划、减少存量、设置防护等2)准备:风险评估、救援队伍、应急物资、通信保障、培训、演练等3)响应:监测、营救、疏散、警戒、抢险、危险控制4)恢复: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五.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1.事故报告的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5)已经采取的措施2.事故调查1)调查组的组成: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答题知识要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答题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d287f5ccbff121dc368340.png)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答题知识要点•一、安全生产中主要危害因素的类别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20类。
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
(2)总平面布置:a.总图:功能分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b.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3)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
(4)工艺过程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除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减少危险性措施、隔离措施、联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几方面考查;b.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c.根据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典型的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常见法律知识案例分析(3篇)
![常见法律知识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95d4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d.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法律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本文选取了几个常见的法律知识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如约供货,但乙公司以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付款。
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合同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甲公司如约供货,乙公司以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付款,违反了合同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乙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甲公司货款及相应利息。
【结论】法院判决乙公司支付甲公司货款及相应利息。
2. 案例二:侵权责任【案情简介】甲驾车行驶途中,因操作不当,撞伤行人乙。
事故发生后,甲立即停车报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经医院救治,乙身体受到严重伤害。
乙将甲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甲因操作不当造成乙受伤,甲的行为构成侵权。
根据法律规定,甲应承担侵权责任,赔偿乙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结论】法院判决甲赔偿乙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3. 案例三:劳动争议【案情简介】甲在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因公司经营不善,被公司辞退。
甲认为公司未依法支付其工资,遂将公司诉至法院。
【法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劳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本案中,甲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公司未依法支付甲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管理知识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30754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d.png)
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总结词
操作机械设备时,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 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详细描述
操作机械设备时,应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人员安全。操作人员应经过专 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和维护要求。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在检查和维护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设备的磨损、松动和腐蚀等问题,
事故原因
操作工人未经过专业培训,对冲压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不了解,导致误操作。
预防措施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机械操作规程,配 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
案例二:某工地起重机倒塌事故Fra bibliotek事故描述
某工地一台起重机在吊装作业时发生倒塌,造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
起重机安装不规范,安全装置失效,同时操作 人员无证上岗。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 析及安全管理知识
目录
•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介绍 • 机械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机械安全管理知识 • 机械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 机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总结与启示
01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介绍
案例一:某工厂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描述
某工厂操作工人在操作冲压机时,因违规操作导致手 部被压伤。
04
机械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
01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 好状态。
02
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 安全事故。
03
建立设备维护和检修记录,追踪设备的维护情况。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与技能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和安全意识。
案例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案例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051be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e.png)
案例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在处理案例时,必备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成功解决案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法律、管理、心理等多个角度全面总结案例必备知识点,为解决案例提供有力支持。
一、法律知识点1. 法律程序:了解案件审理的程序、流程,包括立案、调查、质证、辩论、裁决等。
掌握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定,以确保案件得到合法、公正的处理。
2. 法律原则:熟悉法律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合理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对于案件的判决、裁决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3. 法律责任:了解各种法律责任的类型和范围,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以便对案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4. 法律文书:熟悉各种法律文书的格式、内容、要求,包括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清单、判决书等,以确保案件文件的合法合规。
5. 法律条文: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条文及其解释,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从法律条文的角度对案件进行分析和推理。
6. 法律诉讼:了解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特点及程序,包括证据收集、证人传唤、庭审程序等,以确保案件得到有效的处理。
7. 法律解释:熟悉司法解释、法律解释和案例解释的内容和作用,对案件的法律适用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管理知识点1. 组织管理: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为解决组织管理类案件提供理论支持。
2. 经济管理:了解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等,对案件中的经济纠纷进行深入分析。
3. 人力资源管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为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类案件提供理论支持。
4. 资源配置:了解资源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资金、物资、人力资源等的合理配置,为案件的资源分配提供有效的指导。
5. 组织行为:熟悉组织行为的规律和特点,包括组织文化、组织沟通、组织决策等,对案6. 风险管理:了解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为案件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管理知识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bb7fd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3.png)
预防措施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同时,加强 设备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
次发生。
02
机械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机械安全管理体系
机械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
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旨在确保机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得到充分的安全管理 和控制。
机械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致其受伤住院。
原因分析
经调查发现,该部件的连接螺栓松 动,但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并紧固 ,导致部件脱落。
预防措施
定期对机械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部件连接牢固,防止因部件脱 落导致的事故。
案例二:机械运转失控事故
01
02
03
事故描述
某纺织企业的一台纺织机 在运转过程中突然失控, 导致棉纱大量涌出,现场 工作人员紧急疏散。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是对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危害进
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过程。
02 03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通常包括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 的内容,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和分析。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操作人 员的人身安全。
详细描述
操作者需要了解机械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规程,以便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机械。培训应由专业人员提供,并应包括理 论和实践部分。此外,应定期进行复习和更新,以确保操作者始终了解最新的安全要求和最佳实践。
04
机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和程序
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 和范围,制定相应的 应急程序和操作流程 。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
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知识点
![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05b7db4028915f804dc25d.png)
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重点知识一、执行合同中的有关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和时限。
(1)时限为7天的工作程序。
①申请延期开工的程序:当承包方拟提示延期开工的要求时--应在合同约定的开工日前7天书面提出,工程师接到申请后48小时内书面答复,过时限不答复即为承认其要求。
若因发包人原因要求延期开工--工程师书面通知。
造成的承包方损失,发包人赔偿。
②支付预付款的时限及程序:发包人支付预付款的时限--不迟于约定的开工日前7天。
超过时限不付,承包方在规定预付款时间7天后要求支付。
发包方如仍不支付--承包方在7天后可停止施工,发包人承担责任。
③工程量计量程序:承包方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交已完工程量报告。
工程师收到后7天内核实计量--超过7天不核实计量,自第8天起以承包方计量为准。
计量前24小时通知承包方--如不通知,工程师核实计量无效承包方收到通知后参加工程师的核实计量--如不参加,则以工程量的核实计量结果为准。
(2)时限为14天的工作程序。
①非承包方原因的工期延误要求工期延长的程序:事件发生后14天内向工程师书面提出报告。
工程师收到后14天内确认。
逾期不答复,视为同意延期。
②合同价调整的程序:可以调价的原因--法律法规要求、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造价管理部门公布。
一周内停水、电、气累计超过8小时。
事件发生后14天内承包方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并通知工程师。
工程师收到后14天内予以确定并提出修改意见。
14天内不予答复,视为同意该项调整。
③工程款支付的程序(按工程计量程序):双方确认计量结果后,工程师开具支付证书。
收到支付证书后14天内,发包方支付工程款。
逾期未支付,承包方可发出通知要求付款。
发包方仍未支付,应协商延付。
协商不成功--从开具支付证书后第15天起计入贷款利息。
如导致无法施工,承包方可停止施工--发包方承担违约责任。
停止施工56天后仍不支付,承包方有权解除合同。
④工程变更程序:发包方在工程设计变更前14天内书面通知承包方。
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常考知识点
![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decd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7.png)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常考知识点汇总【考点1】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考点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离岸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运杂费费率【考点3】建筑安装工程费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考点4】预备费计算公式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价差预备费()()()[]1-f 1f 1f 1P 1-t 0.5m n 1t t +++=∑=I F 式中:PF—价差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I t —建设期中第t 年的静态投资计划额,包括工程费用、【考点5】建设期利息计算公式i 21q j 1-j j ∙⎪⎭⎫ ⎝⎛+=A P式中:q j —建设期第j 年应计利息;P j-1j —建设期第j 年贷款金额;i-年利率。
【考点6】财务基础数据的计算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总成本(不含进项税)-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折旧-摊销-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营业收入(含销项税)-总成本(含进项税)+利息-增值税-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总成本(不含进项税)+利息-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考点7】不确定性分析益率等)-计算敏感性指标-编制敏感性分析表、曲线图-风险分析,制定对策【考点8】等值计算的应用(1)终值与现值:F=P(1+i)n ,P=F(1+i)-n;终值与年金:F=A[(1+i)n -1]/i,A=F i /[(1+i)n -1];现值与年金:P=A[(1+i)n -1]/[i(1+i)n 【需记忆,复杂时间价值系数考试会直接给出】n 值取法】【考点9】有效利率计算公式1-m r 1i m eff ⎪⎭⎫ ⎝⎛+==P I 式中:r—计息周期利率(名义利率);m—一个利率周期内的计息次数。
一级消防案例分析知识点
![一级消防案例分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088c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d.png)
1.改变建造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造的火灾危(wei)险性,改变房屋部份的耐火性能,提高建造物的耐火等级;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份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存储物品的数量,提高部份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3.将建造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者减少相邻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或者加防火水幕保护;4.拆除部份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建造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造物。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1.能见度,当热烟层降到 2m 以下时,对于大空间其能见度指标为 10m;2.烟气温度, 2m 以上空间内的烟气平均温度不大于18℃;当热烟层降到 2m 以下时,持续 30min 的温度为60℃3.烟气的毒性, CO 判定指标为 2500mg/L。
1.室外消火栓系统;2.室内消火栓系统;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防排烟系统;6.安全疏散设施;7.建造灭火器。
根据《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GA653-2022)的有关规定,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耒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人员密集场所,存在建造物的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规定,或者被封堵;高层建造和地下建造未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或者损坏率超过 30%;民用建造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室内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低于 B1级;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楼梯间、疏散门或者安全出口设置栅栏、卷帘门的,应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未按规定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者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消防用电设备未按规定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使用可燃材料装修的,可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1.疏散走道不低于 1.0Lx2. 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不应低于3.0lx,病房楼或者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 10.0lx;3.楼梯间,前室或者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低于 5.0lx4.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机电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应急照明,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案例分析一些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一些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434d21a6c30c2259019e84.png)
一、项目管理内容1项目章程2初步项目范围说明书3工作说明书1、基于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提出的需求;2、项目必须满足的业务要求或产品需求;3、项目的目的或项目立项的理由;4、委派的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的权限级别。
5、概要的里程碑进度计划;6、项目干系人的影响;7、职能组织的参与;8、组织的、环境的和外部的假设;9、组织的、环境的和外部的约束;10、论证项目的业务方案,包括投资回报率;11、概要预算;1、项目和范围的目标;2、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特性;3、项目的需求和可交付物;4、产品验收标准;5、项目的边界;6、项目的约束条件;7、项目假设;8、最初的项目组织;9、最初定义的风险;10、进度里程碑;11、对项目工作的初步分解;12、初步的量级成本估算;13、项目配置管理的需求;14、审批要求;1、业务需求:一个组织的业务需求可能是培训、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法律需求或者政府标准;2、产品范围描述:记录项目所要创建的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或服务的特征;3、战略计划:执行组织要把战略计划作为项目选择的一个要素来考虑;4范围说明书5人力资源计划6沟通管理计划1、项目目标;2、产品范围描述;3、项目需求;4、项目边界;5、项目的可交付物;6、产品可接受标准;7、项目的约束条件;8、项目的假设条件;9、初始的项目组织;10、初始风险;11、进度里程碑;12、资金限制;13、成本估算;14、项目配置管理需求;15、项目规范;16、已批准的需求;角色和职责的分配;项目的组织结构图;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包含如下1、人员招募;2、资源日历,表明每种具体资源的可用工作日和工作班次的日历;3、人员遣散计划,事先确定项目团队成员遣散的时间和方法,对项目和组员都说有好处的;4、培训需求;5、表彰和奖励;6、遵守的规定;7、安全性;1、干系人的沟通需求;2、针对沟通信息的描述:包括格式,内容,详尽程度;3、发布信息的原因;4、负责发布信息沟通工作的具体人员;5、信息接收的个人或组织;6、沟通渠道的选择;7、传达信息所需的技术和方法;8、沟通频率,如每周沟通等;9、上报过程,对下层无法解决的问题,确定问题上报的时间要求和上报路径;10、随项目进展对沟通管理计划更新与细化的方法;11、通用词语表,术语表;二、整体管理7干系人管理计划8干系人登记册9风险管理计划10风险登记册1、关键干系人的所需参与程度和当前参与程度;2、干系人变更的范围和影响;3、干系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潜在交叉;4、项目现阶段的干系人沟通需求;5、需要分发给干系人的信息,包括语言、格式、内容、详细程度和发送频率;6、分发相关信息的理由,以及可能对干系人参与所产生的影响;7、随着项目的进展,更新和优化干系人管理计划的方法;1、基本信息,如干系人的姓名、职位、地点、项目角色、联系方式;2、评估信息,如主要需求、主要期望、对项目的潜在影响、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最密切相关;3、干系人分类,如关键干系人/非关键干系人、内部/外部、支持者/中立者/反对者等1、方法论;2、角色和职责;3、预算;4、制定时间表;5、风险分类;6、风险概率和影响的定义;7、概率和影响矩阵;8、修订的干系人承受力;9、汇报格式;10、跟踪;1、已识别的风险清单:风险及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每个风险分配一个责任人对风险进行分析、应对和监控;2、风险征兆或警告信号;3、潜在的风险应对方法列表;4、风险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根本原因的分析,可以非常有效的进行风险应对;5、更新的风险分类;1常见问题2项目干系人3工作说明书1、没有制定项目的整理管理计划;2、没有制定有效的范围和需求管理子计划;3、没有制定合理的整理变更流程及需求变更控制流程;4、对客户的需求获取不充分;5、需求分析工作不充分,缺乏需求定义环节,没有定义出需求规则说明书;6、缺乏需求验证环节,没有请客户代表一起进行需求评审;7、没有求得干系人对需求的一致理解;8、没有求得干系人对需求的承诺;9、没有有效的管理变更控制;10、范围没有管好,导致不断的范围蔓延;11、未能做好评进度管理,范围变更时没有充分评估对进度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导致进度延误;1、客户、用户;2、项目经理:负责管理项目的人;3、执行组织:指其员工最直接参与项目工作的单位;4、项目团队成员:执行项目工作的群体;5、职能经理;6、影响者;7、项目管理办公室--PMO1、业务需求:一个组织的业务需求可能是培训、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法律需求或者政府标准;2、产品范围描述:记录项目所要创建的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或服务的特征;3、战略计划:执行组织要把战略计划作为项目选择的一个要素来考虑;7项目管理计划内容8子计划和其他9常见问题1、项目背景如项目名称、客户名称、项目的商业目的;2、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主管领导、客户方联系人、客户方的主管领导、项目管理团队和项目实施小组人员;3、项目的总体技术解决方案;4、对于完成这些过程的工具和技术的描述;5、选择的项目生命周期和相关的项目阶段;6、项目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7、进度计划;8、项目预算;9、变更流程和变更控制委员会;10、沟通管理计划;11、对于内容、范围和事件的关键管理评审,以便于确定悬留问题和未决决策;子计划:范围、需求、进度、成本、质量、过程改进、人员配备、沟通、风险、采购、干系人;其他:一表一历一库四基线里程碑列表、资源日历、风险库、范围/进度/成本/质量基准1、计划应组织相关干系人一起制定;2、计划内容不充分;3、计划没有评审,没有得到干系人的一致认同;4、项目已变更,计划未更新;5、没有处理好内部依赖和制约;6、执行不到位;4项目章程内容5项目章程作用6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1、基于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提出的需求;2、项目必须满足的业务要求或产品需求;3、项目的目的或项目立项的理由;4、委派的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的权限级别。
注安案例分析常用的69个知识点
![注安案例分析常用的69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a934f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e.png)
注安案例分析常用的69个知识点,建议背诵!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四个)(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2)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3)系统性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3、制度分类: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四类,即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环境管理。
(1)综合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流程(1)起草。
由负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起草。
(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3)审核。
(4)签发。
由主要负责人或者总工程师签发。
(5)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重点知识(一)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来源:•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6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明火•运动物危害•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6)•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辩识功能缺陷•其他(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有害因素分 20类。
(一定要记牢)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放炮、透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3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等7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筑构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1) 贮罐区(贮罐);2) 库区(库);3) 生产场所;4) 压力管道;5) 锅炉;6) 压力容器;7) 煤矿(井工开采);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 尾矿库。
(记忆:锅、压、压管两矿、两库一区、一场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事故预防对策应能:预防消除来源:降低处置人员保护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选择事故预防的对策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选择事故预防措施——3E——工程(技术)•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教育•培训——管理•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检查•违章处理•应急预案与响应某大型工程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练习某大型工程已进行数年,目前正在施工的有水下穿越工程、桥梁和一条500米长的石质山体隧道和一段明渠开挖工程。
工程需要完成大量土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构筑。
施工过程需要使用机械设备、用电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1、分析该施工阶段存在哪些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存在设施和施工过程;2、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及防护缺陷。
存在于各类施工机械;2、电危害,存在于各种用电设备;3、振动危害。
机械震动、振动棒震动等;4、噪声。
存在于施工机械、振动棒;5、粉尘。
隧道施工过程;6、运动物伤害。
施工过程和运输过程;化学性危害因素: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性物质;主要事故类别:⑴冒顶片帮,⑵机械伤害,⑶放炮,⑷触电,⑸瓦斯爆炸,⑹车辆伤害,⑺高空坠落,⑻物体打击;主要职业病类别:⑴矽肺,⑵振动病,⑶噪声聋——小型货车厂危险识别参考答案1)起重伤害:存在于冲压车间及其他各车间的各类起重机2)机械伤害:存在于①冲压车间的冲压设备,②总装车间和焊接生产线的各类手持电动工具。
3)火灾:存在于①调漆室、喷漆室②焊接作业点③有气等易燃原料的存放地点。
4)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存在①于调漆室、喷漆室②空压站的空压机,③锅炉房的锅炉。
5)触电:存在于①变电站②焊接车间的焊接设备和其他车间的电动设备。
6)车辆伤害:存在于①厂区内的货车、小客车和厂区的主、次干道②半成品库的运输、叉车。
——小型货车厂事故取证参考答案(1)事故发生的单位名称、时间、地点;来源:(2)工人乙的①自然情况②技术等级、身体健康状况③接受案例教育培训和考核记录;(3)工人乙在事故发生前的行为及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在场人员口述以及现场摄像记录);(4)冲压车间平面布置图、现场物品摆放位置图、设备装置位置图、现场照片等;(5)现场残留物、受损部件与物品的损坏状况;(6)工人乙受伤情况,现场抢救情况;(7)该企业是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8)冲压车间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起重机操作规程;(9)起重机、吊钩和其它部件的检验检查记录案例分析重点知识(二)二、应急预案案例分析•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了解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应急预案主要内容(8项)•总则目的、依据、范围和工作原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以主线、支线考虑,明确参与部门的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应急响应分级响应程序,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等11个要素•后期处置善后处理、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教训与整改建议•保障措施通讯与信息保障、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附则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生效时间等•附录目录、格式、相关机构与人员通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来源:•对应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救助资源•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其他,包括培训、演练、法规要求等。
预案编制的方法(5个步骤)•组建编制队伍•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法律法规分析——风险分析•历史的、地理的、技术的、人的——应急能力分析•所需的资源与能力配备•外部资源能否及时到位•其他可优先利用的资源•预案编制——按规定编制——确定预案总体和章节的结构——确定时间表和任务单并落实•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讨论、修订——批准发布•预案的实施——培训——演练——紧急情况下实施 30、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1.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控制抢修危害源。
2.组织消防灭火、抢救人员。
3.组织群众防护和撤离危险区,维护救援现场秩序。
4.组织抢救、转移危险品及物资设备。
5.组织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秩序。
6.组织协调救援的指挥通信、气象、物资、设备、器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保障工作。
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结构总预案——描述应急管理政策、应急目标、组织、责任程序——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作业指导书——对程序中某一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如职责说明书、设备使用说明书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期间所做的各种记录,包括通讯、响应行动记录应急培训与演习基本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培训范围: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居民、企业全员培训、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演习类型:按规模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全面演习。
按内容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自选科目训练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演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应急小组人员太单一•预案的编制未参照本企业原有的和相关企业的成功应急预案•评审不征求现场人员的意见•应急资源准备不足来源:•指挥部设在有毒气体泄漏的下风向•演练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未向外部四个相关部门汇报•演习的具体场景事先通知到参加人员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熟悉)•对演练效果做出评价,说明演练过程发现的问题并分为:——不足项:•应急准备的缺陷,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能导致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整改项:•应急准备的缺陷,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构成不足项的条件两个以上的整改项能构成不足项的后果反复出现同一个整改项——改进项:•在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以改善的问题,不会对公众的安全健康产生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一定纠正。
应急管理过程——预防ü 法规ü 监控ü 风险评价ü 规划ü 公众教育ü ……——准备ü 预案ü 通告与报警ü 医疗系统ü 应急资源ü 培训与演练ü 互助协议ü ……——响应ü 启动通告报警ü 启动应急救援ü 提供医疗救助ü 疏散与避难ü 搜寻和营救ü ……——恢复ü 清理废墟ü 损失评估ü 消毒去污ü 灾后重建ü 预案评估ü ……习题:1)液化气站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1)液化石油气储罐有泄露燃烧爆炸的危险;(2)液化石油气泄露造成中毒的危险;(3)维修时有高处坠落的危险;(4)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附件动作、损坏造成人员机械伤害。
2)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1)总则;(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预警和预防机制;(4)应急响应;(5)后期处置;(6)保障措施;(7)附则;(8)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