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12篇
《祝福》说课稿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祝福》说课稿12篇《祝福》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祝福》,我将从八个方面来进行讲述。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祝福》的历史背景。
2. 激发学生对《祝福》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鲁迅生平简介。
2. 《祝福》的发表时间及背景。
3.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鲁迅要写《祝福》?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鲁迅生平及其作品。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兴趣。
教学步骤:1. 引入鲁迅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2. 提问:请问同学们听说过《祝福》这篇文章吗?谁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发表的,背景是什么?3. 讲解《祝福》的发表时间及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写《祝福》的初衷。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祝福》文本。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
2. 分析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 《祝福》的故事情节。
2. 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讽刺、象征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及写作技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写作技巧的理解。
教学步骤:1. 讲解《祝福》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
2. 分析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讽刺、象征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写作技巧的理解。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祝福》文本。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祝福》中的人物形象。
2. 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及其与主题的关系。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步骤:1. 讲解《祝福》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祥林嫂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如祥林嫂的善良、坚韧等。
3. 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鲁迅通过人物塑造表达的主题思想。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祝福》文本。
《祝福》十分钟说课逐字稿
各位同行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迅先生的《祝福》。
我将从以下七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说教材。
本文为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现代文开篇,以同学们之前接触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展开本单元学习,为之后学习的文言文,外国文学的课文做铺垫。
《祝福》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本教材开始就一直占据一席之地。
其收录于小说集《彷徨》,本文描绘祥林嫂的悲惨的人生遭遇,引人深思。
有目标,有方向。
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四点,首先,解读小说里重点语句,学习写作技巧,体会鲁迅先生精巧的语言魅力。
其次,解读小说主题,寻找杀害祥林嫂的真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再者,欣赏小说环境描写和饱含深意的内容与情感,提高小说鉴赏的能力。
最后,理解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现状,并联系当下,反思现实。
秉要执本,详略得当。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说祝福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小说中的写作技巧与环境描写的作用。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分析小说蕴含深意的主题,思考《祝福》对当下新时代的启发与意义。
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祝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高中生有一定的距离感。
虽然同学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他的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具有极强的文学功底,同学们由于缺乏相关经历可能较难产生共情。
其次,同学们在阅读小说时往往更关注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对小说的欣赏常停留于表层,而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深入探究。
教学有法,我将采用合适的教法学法来辅助教学。
在教法上,我将采用提问法,情景教学法,点拨法。
在学法上,我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
好的课程,离不开完备的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
首先,导入新课。
本课人物角色较多,故事性较强,因此我将以剧本杀活动的形式导入新课,设置情境,加强学生的参与感。
我将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人物角色有初步的认识,在上课时,由同学们自主选择小说人物角色,选择同角色同学为一个小组。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小说,收录于他的小说集《彷徨》。
这篇小说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这篇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从文学角度看,鲁迅先生以其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塑造了祥林嫂这一令人难忘的形象,同时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了压抑、悲凉的氛围。
从思想角度看,它对于我们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和人性的弱点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和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过,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思考能力,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认知,深入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危害,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探讨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祝福”这一环境描写的深刻含义,以及作者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态度。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祝福》教案4篇
《祝福》教案4篇《祝福》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识记 A.关于《彷徨》 B.烟霭等词语2.理解.分析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D.倒叙手法(复习)〖教学设想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__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A.小说的环境描写B.人物性格形象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5.三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2.读2-3遍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B.1924年前后的历史辛亥革命1911 五四运动 1919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3.以什么为线索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6.列出情节提纲明确:1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柳妈我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2.倒叙3.我的见闻感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鲁镇卫家山贺家墺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6.见板书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第一次脸色表黄----生活艰辛红润----青春的活力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第二次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没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第三次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鲁迅祝福教案(6篇)
鲁迅祝福教案(6篇)鲁迅《祝福》教案篇一教学要点1、分析样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
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
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
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
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
“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
2、学生思考: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1)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有关语句。
(2)思考后明确: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化。
他向“我”大骂康有为,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因循守旧。
他“案头”堆放的是“理学”著作,墙上挂的是朱子格言;孔孟之道流布于周身血脉,封建伦理浸透了通体细胞。
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正是他处世立身、待物行事的准则。
可见,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
3、学生思考: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其态度如何明确:祥林嫂周围的人对她表现出令人颤栗的凉薄与冷漠。
鲁迅《祝福》课说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课说稿和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鲁迅的《祝福》,使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祝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材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祝福》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祝福》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作品背景2.1 鲁迅生平简介介绍鲁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2 《祝福》创作背景分析《祝福》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祝福》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作品解析3.1 故事梗概梳理《祝福》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祥林嫂、四叔、阿毛等,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3 主题探讨探讨《祝福》的主题思想,包括对封建礼教、人伦道德等方面的批判,以及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同情。
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艺术特色4.1 语言风格分析《祝福》的语言特色,包括简洁、生动、深刻等。
4.2 叙事手法探讨《祝福》的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等,以及这些手法在作品中的作用。
4.3 象征手法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雪、灯笼等,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寓意。
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鲁迅的文学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2 拓展活动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尝试。
5.3 教学方法第六章:分析祥林嫂的形象6.1 祥林嫂的性格特点详细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如坚韧、善良、淳朴等,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在她的言行举止中。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祝福》的背景和鲁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象征意义。
3. 领悟小说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鲁迅生平与《祝福》的写作背景。
2. 小说的人物设定、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语言特色。
4. 社会现实与人性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祝福》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欣赏鲁迅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表达。
二、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2. 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鲁迅生平、小说背景和主题思想。
2. 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象征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心得。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文本、背景图片和相关视频。
2. 文学作品朗读:播放《祝福》的朗读音频,感受语言魅力。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论文和评论,拓展学生视野。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课堂导入1. 介绍鲁迅生平和对文学的贡献。
2. 简要介绍《祝福》的写作背景。
二、文本解读1. 朗读《祝福》全文,感受语言和情节。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三、讨论与分享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小结与作业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读后感的质量。
3. 学生对小说主题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一、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加深对鲁迅文学风格和思想的理解。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3篇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2、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三)、德育渗透点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二、重、难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
2、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关于《呐喊》和《彷徨》2、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1)序幕写景象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再写景象3、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情况怎样?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4、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
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二、总结与引申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三、作业布置思考:究竟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四、板书设计情节特点:倒叙人物命运:祥林嫂善良能干,却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教学内容和过程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鲁迅取名《彷徨》的原因2、认真研读故事的结局,分角色朗读对话,找出议论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却最终伤害——自责和自我解剖——愤激3、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卫老婆子和柳妈是帮凶,你怎样看?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4、师生共同研读文中深刻的语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祝福说课稿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祝福说课稿1一、说教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小说。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是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小说阅读打下基础.《祝福》是鲁迅的一篇典型的传统小说,写于1924年2月。
这是一篇思想内涵深沉博大、艺术形式臻于完美的佳作。
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这篇文章中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学会分析小说三要素,品味语言,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在初中语文课里学过小说,他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但是高中小说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分析小说的三要素,还要他们能通过小说中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理解环境描写在整个小说中的作用,并能理解小说主题、学会小说鉴赏的方法。
而这些,对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引导学生理顺文章内容,由浅入深学会鉴赏小说,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的释义及注音;明白《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小说环境、悲剧原因等课文重点。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分析小说三要素方法鉴赏小说,提高小说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二)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与小说主题五、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鲁迅祝福说课稿人教版
鲁迅祝福说课稿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祝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鲁迅的写作特点。
-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教学重点1. 《祝福》的主要内容和鲁迅的文学风格。
2. 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其象征意义。
3. 文章中关键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1. 理解鲁迅作品中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2. 分析人物形象背后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引入《祝福》这篇文章。
-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 教师提问,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深入解读- 分析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祥林嫂、鲁四爷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 探讨文章中的象征元素,如“祝福”、“阿毛”的死等,分析其深层含义。
- 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理解鲁迅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四、拓展延伸- 讨论鲁迅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如封建礼教、女性地位等。
-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类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课堂小结- 总结《祝福》的主要内容和鲁迅的写作特点。
- 强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社会现象,培养责任感和同情心。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祝福》的理解和感受。
- 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家自行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其他作品和中国现代文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祝福》说课稿
《祝福》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
下面我将从五个部分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本文为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阅读”的篇目,小说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文体。
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本文中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
课文《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里面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达了对受压迫女性的无限同情并沉痛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残害。
本文创作于1924年2月7日,正是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时期。
在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被推翻,可是封建残余仍然浸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封建礼教、宗法族权仍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教学重点:1.祥林嫂前后变化的原因及人物形象2.鲁镇上的人的人物形象3.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4.以“祝福”为题的作用教学难点: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小说主题2.祥林嫂悲剧的原因,认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环境描写等,掌握重点字词及意思2.学会运用小说三要素的方法鉴赏小说,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3.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与意图,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但学生阅读中关注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
对小说的理解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思考。
由于学生缺乏鉴赏小说的基本知识,所以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鲁迅的文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在理解方面还是有些困难的。
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
教师应从鲁迅身处的复杂时代以及他的经历来教学生“知人论世”,从时代背景去理解和欣赏鲁迅先生的文章,从而领会文章的深意。
三、说教法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采用以下三个方法。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3、点拨法——师生互动,拓展思路四、说学法同样,掌握良好的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将采用以下两个方法。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 4篇
鲁迅《祝福》优秀教案4教学目标:一、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介绍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检查预习1.解释词语。
寒暄尘芥堆淡然俨然咀嚼赏鉴沸反盈天不更事《四书》(见教材注释)2.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研习新课1.学生自读预习提示,了解小说的教学重点,教师点拨,明确教学目标。
2.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统一意见,形成下面的表格: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自己的特点?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讨论归纳: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提问: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祝福》说课稿5篇
《祝福》说课稿5篇《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下面由作者给大家整理《祝福》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祝福》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祝福》》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作者鲁迅,体裁为小说。
在整个高中六册书中,共有四个小说单元:第三册有两个,即本单元和第四单元,第四册和第五册各一个。
由此可见,本册书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单元则是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小说单元。
2、教学目标咱们的教科书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
因此,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基本上同于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为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2、学法在鉴赏本篇小说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导语引入复习鲁迅的小说集介绍怎样鉴赏小说有重点地鉴赏本小说布置作业理论支持结束怎样鉴赏小说(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鲁迅《祝福》课说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课说稿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的深入解析,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思想观念以及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通过分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色,使学生领会鲁迅先生的文学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文学地位;(2)分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色;(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祝福》;(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鲁迅先生的文学思想,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2)领悟鲁迅先生的文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二章:《祝福》文本解析2.1 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1)讲述《祝福》的故事背景,分析作品的历史意义;(2)介绍故事主要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2 故事情节分析(1)梳理故事情节,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2)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
2.3 语言特色鉴赏(1)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风格;(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体会鲁迅先生的文学魅力。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人公祥林嫂形象分析(1)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点,探讨其悲剧命运的原因;(2)从社会历史背景角度,解读祥林嫂形象的深刻内涵。
3.2 其他人物形象分析(1)分析作品中其他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探讨各个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4.1 社会现实批判(1)分析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2)探讨鲁迅先生通过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4.2 人性探讨(1)分析作品中的人性光辉与黑暗;(2)领悟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五篇)
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五篇)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学*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了解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封建社会礼教吃的人本质。
[教学重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教学难点]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教学设想]1、文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
2、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教学3、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教学方法]分析法、欣赏法,体会法[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有这样一个女人,神情憔悴,衣衫褴褛地从现代名著中向我们走来,她有过年轻、美貌,有过幸福,却一步一步的走向绝望走向死亡。
这个女人就是祥林嫂,这个形象的缔造者就是鲁迅。
二、背景介绍《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序幕写祝福景象;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再写祝福景象。
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故事梗概。
五、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考虑以下问题1、“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2、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3、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鲁迅《祝福》教案(精选10篇)
鲁迅《祝福》教案鲁迅《祝福》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祝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鲁迅《祝福》教案篇1(课前)1、到今年,鲁迅先生已经去世80年了。
但他的作品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地传播着、阅读着。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名言,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良知,表现出一个伟人的博爱与悲悯情怀。
2、今天,我们读小说《祝福》,就能读出这种浓烈的情怀来。
3、小说篇幅较长,将近一万字。
课前组织同学们做了认真预习,要求同学们标记段落序号、通读整篇小说、做点个性批注,并完成自学案。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预习的效果。
4、大家通读并初步研究了这篇小说,那么小说的基本情节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来讲一讲?(一位学生说完后,老师予以明确) 同学们看看,从情节设置上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倒叙!此外,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还有个特点,即前有序幕,(和同学一起讲)后有尾声。
小说讲述了祥林嫂一十三年的悲惨遭遇:她从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妇女,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街头乞丐,而且只四十来岁,就悲惨死去,在寒冬、在人们的祝福声中。
其人生变化之大,之惨,让人震惊,令人悲伤。
5、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的那样: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不过,大家注意到没有。
小说中也有这样一些表述: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
似乎鲁镇一切照旧。
小说中一方面强调祥林嫂的变化之大,一方面又强调鲁镇的未曾改变。
那么,这“变”和“不变”之中究竟有何深刻的内涵和意蕴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变”与“不变”来阅读和探究小说,进而了解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旨。
6、先来看小说是如何写“变化”的。
小说围绕祥林嫂写了哪些变化?请在文中找出来,并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整理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等下参与分享。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
《祝福》是鲁迅先生在1924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于《呐喊》第二集中。
故事以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通过祥林嫂的命运,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在教学《祝福》时,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祝福》;(2)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4)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理解作品;(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2)理解作者关注民生、追求民主的思想情怀;(3)提高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祝福》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理解作品;(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祝福”,思考祝福的含义和作品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基本情节;(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鲁迅《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祝福》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收录了三篇中外小说。
《祝福》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修课。
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中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小说。
2、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重点:概括为1个倒叙手法,2个主要人物,3次肖像描写,4个生活片段难点: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题目的含义。
二、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小组讨论、师生对话、个人发言等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2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3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三、说学法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1、注意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以形成常规;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3、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态度,让学生针对问题养成圈点勾画的思考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用三课时)第一课时1、作为检查预习,挑选几位同学简要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复述时要求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
2、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情节提纲: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小结: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且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写祥林嫂在鲁镇人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鲁迅《祝福》课说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课说稿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
《祝福》: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在《呐喊》中,描写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1.2 课文梗概故事发生在旧社会的农村,主人公祥林嫂经历了多次家庭的变故和苦难。
祥林嫂的丈夫早逝,她被迫嫁给一个贫苦人家,后又被卖到富裕家庭为妾。
她在富裕家庭中受到主人的虐待和歧视,最终被赶出门,流落街头。
1.3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掌握《祝福》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和她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章:文学背景2.1 鲁迅的文学创作背景鲁迅生活的时代:封建社会的末期,民主革命的兴起。
鲁迅的文学主张: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提倡文学改良。
2.2 《祝福》的文学特点现实主义:描绘了旧社会农村的贫困和落后。
象征主义:祥林嫂的形象象征着受压迫的妇女。
讽刺手法:揭示了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虚伪。
2.3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背景和文学主张。
分析《祝福》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坚韧不拔:面对家庭的变故和外界的压力,她始终坚持生存下去。
善良朴实:她对待他人真诚善良,但由于社会的黑暗,却遭受了不公的待遇。
缺乏自我意识:在封建社会的束缚下,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3.2 反面人物的塑造丈夫:懒惰、残暴,对祥林嫂没有关爱和责任。
富裕家庭的主人:贪婪、冷酷,对祥林嫂的虐待和剥削。
3.3 教学目标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和她的性格发展。
探讨作品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和他们对祥林嫂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祝福》的主题意义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对妇女的压迫。
揭示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冷漠。
呼吁社会改革和人性解放。
4.2 祥林嫂的悲剧意义祥林嫂的遭遇是封建社会妇女命运的缩影。
她的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虚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祝福》说课稿
一、说文本
《祝福》这篇课文写的是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个人命运。
其最大的特点是精彩的细节描写,包括“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五处写钱”等,这些对人物刻画,环境描摹、气氛渲染都有重要的作用。
小说主题是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说学生
学生应从这篇课文中学到如何运用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来表现小说的主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高一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从认知方面讲,高一学生之前已接触过小说,具备了一定的小说欣赏能力;从情感方面讲,高一学生之前接触过较多鲁迅的作品,对这个作家并不陌生。
学生应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诵读、自主品析法、自主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说任务
我准备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能阐释小说的深刻主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品析法。
能在阐述小说主题的过程中运用自主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同情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其中的教学重点是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是能阐释小说的深刻主题。
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问法、点拨法、归纳总结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说过程
我准备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八步。
(一)激趣导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已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已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又一篇杰出小说《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或多种话剧。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请看课文。
(二)讨论学习内容和讨论学习方法
我将带领学生先讨论学习内容。
结合学习过的小说,归纳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点: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以此作为小说的学习内容。
再讨论小说四个要点的顺序,我提议学生先学主题,后学人物、情节、和环境。
把后者都看做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
后讨论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应该是自主实践,不是被动听讲,作为小说,自主实践体现在三个方面:自主诵读,自主品析,自主探究。
这一步设计是要体现“把人当人、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
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唤醒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也是让他们意识到教师把他们当做学习主人的过程,而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则是让他们懂得小说该怎么写,学什么,以后离开老师也能独立学习。
(三)初读课文谈感受
小说学习最主要的方法是自主体验和自主欣赏,我要求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并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纤细的感受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表达的习惯。
(四)再读课文探主题
主题要由内容合理推出,先探究本文表达的内容,探究时用这样的句式开头:“本人写的内容是”尽可能体现“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表达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然后探究内容蕴含的主题,探究时用这样的句式:“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一句话即可,要求表达准确、深刻、全面。
(五)细读课文理情节,说人物,感环境
理情节分为两步:一是探究情节的特点,二是探究情节在表现主题上的作用。
先探究情节总的特点,再对全文进行情节划分,用简要的语言依次概括,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情节作为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那么作者怎么样通过情节来表现主题,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然后展开说说理由。
要求准确、深刻、全面。
说人物分为两步:一是探究人物的特点,二是探究人物的作用。
先说人物总的特点,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精要阐述,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人物作为表
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再说说作者怎么样通过人物来表现主题,先用一句话概括,然后展开说说理由。
要求准确、深刻、全面。
感环境分为两步:一是探究环境的特点,二是探究环境在表现主题上的作用。
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先探究环境总的特点,再从文中找出典型语句具体阐述,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环境作为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再说说作者怎么样通过环境来表现主题,用简要语言概括,然后展开说说理由。
要求准确、深刻、全面。
(六)品读课文体味经典语段
每个人选出三四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或场景,用心品读体会其中感情,并用一两句理性或感性的话说说品读感受。
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自主探究答案,深化课文学习。
(七)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借助课内注释以及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了解作者,并了解写作此文的背景和意图,以此深化课文学习,增进对课文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理解。
(八)总结收获并推荐课外书目
下课前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这堂课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
这是对课堂教学中知识、方法及情感进行梳理与归纳,也是学生阅读后思想认识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
课外书目推荐,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
所以学完鲁迅的《祝福》后,我将向学生推荐鲁迅的其他文章,以及与课文题材相同的其它作者的文章,放到班级学习博客上,让学生打开阅读,留下自己的感想和评论,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说自我评价
我的设计亮点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努力按照学生学的顺序来设计,充分体现了先生后师的原则,任何环节学生先行,以学生为主导;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充分展现小说问题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是,要掌握好课堂的节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不要只关注明星学生,从而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