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12篇
![《祝福》说课稿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03f3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e.png)
《祝福》说课稿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祝福》说课稿12篇《祝福》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祝福》,我将从八个方面来进行讲述。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2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952d59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7.png)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1 一、说教材《祝福》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通过文章中心人物祥林嫂悲剧性的一生,揭露了辛亥____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提醒了统治者腐朽黑暗的统治和对祥林嫂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压迫。
二、说学情充分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使课程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由具象思维逐渐转化为抽象逻辑,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懂得了写作背景对文章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篇文章为小说,对小说情节构造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概括尤为重要,我将引导学生对文章进展细致详细的分析^p 。
三、说教学目的从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的:1.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和圈点勾画等方法,可以准确概括祥林嫂的形象,分析^p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3.体会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和吃人的本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学生特点和教学目的,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括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p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体会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本质。
五、说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外,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由课内至课外的延伸学习,基于此,我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是一座桥梁,连通起学生和课文,在这一环节,应该做到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
我会运用谈话法进展导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在自己的知识宝库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学习过的或者积累的文章中,有哪些妇女形象深化你心呢?(蒙冤而死的窦娥、刻苦勤奋的居里夫人、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文学中的妇女好似一直都在讲述着悲伤的故事,今天让我们通过鲁迅先生的《祝福》再去深化理解另一位妇女,听一听她的故事……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进步学生的整合才能。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beb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f.png)
鲁迅《祝福》说课稿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祝福》的历史背景。
2. 激发学生对《祝福》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鲁迅生平简介。
2. 《祝福》的发表时间及背景。
3.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鲁迅要写《祝福》?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鲁迅生平及其作品。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兴趣。
教学步骤:1. 引入鲁迅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2. 提问:请问同学们听说过《祝福》这篇文章吗?谁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发表的,背景是什么?3. 讲解《祝福》的发表时间及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写《祝福》的初衷。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祝福》文本。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
2. 分析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 《祝福》的故事情节。
2. 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讽刺、象征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及写作技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写作技巧的理解。
教学步骤:1. 讲解《祝福》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
2. 分析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讽刺、象征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写作技巧的理解。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祝福》文本。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祝福》中的人物形象。
2. 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形象及其与主题的关系。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步骤:1. 讲解《祝福》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祥林嫂等。
2.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如祥林嫂的善良、坚韧等。
3. 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鲁迅通过人物塑造表达的主题思想。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要讲解的《祝福》文本。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87d8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f.png)
《祝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
一、说教材《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这篇小说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祝福》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
它既承接了之前对于小说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的学习,又为后续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这篇小说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二、说学情咱们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但对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小说,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珍惜当下的自由与平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理解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中“我”的复杂情感和小说的主题内涵。
五、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小说中的氛围和情感。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说内容。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详细说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
前几天,我在菜市场遇到一位卖菜的阿姨,她一脸愁苦,跟我闲聊起来。
《祝福》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祝福》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8dcc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c.png)
《祝福》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祝福》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1《祝福》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祝福》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祝福》的结构和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理解小说《祝福》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祝福》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分析小说《祝福》的结构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祝福》的意义和价值。
2. 分析小说《祝福》的思想和人文内涵。
四、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让学生阅读小说《祝福》前言和作者的寄语。
2. 课堂讲解:介绍小说《祝福》的作者鲁迅和其文化背景。
3. 课堂分析:分析小说《祝福》的结构和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4. 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小说《祝福》的文本内容,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方法:1. 课前预习:通过让学生阅读小说《祝福》前言和作者的寄语,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文化背景和主题。
2. 课堂讲解:通过介绍小说《祝福》的作者鲁迅和其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3. 课堂分析:通过分析小说《祝福》的结构和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4. 课后作业:通过让学生阅读小说《祝福》的文本内容,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 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2. 电子产品:电脑、投影仪等。
3. 图书馆、网上文献等。
八、教学实施:1. 预习部分:讲解小说《祝福》的前言和作者的寄语。
2. 讲解部分:介绍小说《祝福》的作者鲁迅和其文化背景。
3. 分析部分:分析小说《祝福》的结构和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4. 作业部分:让学生阅读小说《祝福》的文本内容,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53e220255270722192ef754.png)
《祝福》说课稿一、说教材《祝福》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第二板块“永远新的旧故事”的第二篇文章。
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以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文章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在继承传统以白描为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肖像描写细致入微浓墨重彩,是对中国文学表现手法的丰富与发展。
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学习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
二、说学情高一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从认知方面讲,高一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部分,对于小说三要素中人物、环境的描写及其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本篇现代小说《祝福》,使学生在把握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掌握小说的鉴赏方法。
学生之前接触过较多鲁迅的作品,对这个作家并不陌生。
由于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状况和学习兴趣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照顾到学生的整体状况。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遵照高中新课标“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要求,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对三处肖像描写的点评交流,梳理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概括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②能力目标:通过对典型环境及其中典型人物的分析,多角度探究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体会悲剧美。
教学重点: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典型环境及其中典型人物的分析,多角度探究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采用讨论教学法,文本研习法,问题探究法来展开课堂教学。
通过讨论教学,了解祥林嫂不同的社会角色下的悲剧命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祝福》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bd71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3.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祝福》说课稿一、课程背景《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该课文是中国当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通过本文,学生将了解到朱自清先生对人民教育家陈根芳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的深深的敬佩之情。
本文通过描述陈根芳在他有生之年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为人民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的事实,展现了教育家的高尚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朱自清的散文作品《祝福》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文章中描述的陈根芳教育家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敬业、自强不息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作品《祝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析和探讨陈根芳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贡献。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陈根芳的教育思想,感受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启发学生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和思想深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导入问题首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能够想到什么?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对人物的好奇。
2. 文本导读与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祝福》,然后给出一些导读问题,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和深入理解文章:•陈根芳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陈根芳对教育事业有着怎样的贡献?•朱自清为什么称陈根芳为“教育家”?3. 文本分析与讨论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陈根芳是如何将教育事业视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朱自清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陈根芳的敬佩之情?4. 情感体验与思考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感体验的环节,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对陈根芳的教育事业有什么感想?•你如何看待教育事业对社会的重要性?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祝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强调陈根芳的教育精神对我们的影响。
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45764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a.png)
祝福说课稿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祝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祝福说课稿1一、说教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小说。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是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小说阅读打下基础.《祝福》是鲁迅的一篇典型的传统小说,写于1924年2月。
这是一篇思想内涵深沉博大、艺术形式臻于完美的佳作。
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这篇文章中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学会分析小说三要素,品味语言,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在初中语文课里学过小说,他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但是高中小说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分析小说的三要素,还要他们能通过小说中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理解环境描写在整个小说中的作用,并能理解小说主题、学会小说鉴赏的方法。
而这些,对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引导学生理顺文章内容,由浅入深学会鉴赏小说,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的释义及注音;明白《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小说环境、悲剧原因等课文重点。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分析小说三要素方法鉴赏小说,提高小说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二)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与小说主题五、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f0985802768e9950e7382c.png)
• 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 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 “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 运了。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 贺家坳的贸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 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 四婶起刻还踌踌,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 有些红了。 •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 说。 • 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 烦厌得头痛。 •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 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 时撞坏的么?”
• 有人说,祥林嫂的死是一种必然,你认为 呢? • 勾画出文中关于他人的眼神描写,如若没 有直接描写,可以加以想象,探究人物心 理及产生的根源。 • 小组合作,在书上作点评并小组交流。
• 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 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 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然而应酬很从容, 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 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 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了。 • 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
• 重点:解读人物形象,通过文中对她/他眼 神、哭、笑的描写刻画,深度挖掘人物的 内心世界及产生的根源。 • 难点:把握鲁迅小说主题深刻性(鲁迅小 说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 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针贬国民的劣根 性。
三、说学法
• 比较阅读法 祥林嫂的几次眼神描写与他人 的眼神描写比较阅读,祥林嫂的两次笑、 六次哭,与他人的笑对比阅读
三、呜咽是哭笑亦悲
• 1、祥林嫂丧夫再嫁又丧夫丧子,面对她的 不幸遭遇,祥林嫂自身及鲁镇的人是如何 看待的? • 比较阅读: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祥林嫂的哭 与笑,对比阅读其他人的哭与笑,探究人 物心理及产生根源。(在书上点评并小组 交流)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e0f7c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f.png)
《祝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小说”,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感受小说的魅力。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之一,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为线索,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和阅读能力,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和生活阅历的不足,学生对于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物的命运可能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梳理祥林嫂的人生经历。
(2)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感受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激发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理解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
(2)探究小说的主题,理解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2、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我”的形象和作用。
(2)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祝福》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431c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0.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祝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是唐代文学家杨炯创作的一篇诗歌。
通过描绘杨炯在北方边疆任职期间,看到民众生活艰辛、希望得到祝福的情景,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与祝福。
1.2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唐代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唐代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社会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祝福》课文的创作背景、主题及内涵;•掌握《祝福》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句式等;•理解课文的意义,掌握文学鉴赏方法。
2.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反思能力。
2.3 情感目标•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与意义;•把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3.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唐代社会背景,理解课文的时代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思想与感情。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与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唐代边防士兵军容整齐的画作,引导学生对唐代的边防戍守、社会风貌等背景有初步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4.2 复述与分析师生共同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表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讨论,分析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及思想内涵。
4.3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通过齐活活动、师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4 语言运用与写作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和句式,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c1430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1.png)
《祝福》一、说教材本文为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单元要求是“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
以同学们曾经接触过的鲁迅的现代经典作品开启本单元学习,体会鲁迅高超的写作技巧与极强的批判性,为学习后面的课文做铺垫。
《祝福》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本教材起,一直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收录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彷徨》是鲁迅基于时代变化,社会变迁的视角剖析中国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对特定群体和个体进行深刻思考,开始在深沉悲悯的情怀中探索生命的深层意义。
”本课围绕着祥林嫂这个中心人物投射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情景。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并解读重点语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与语言魅力。
2.解读小说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和饱含深意的内容与情感,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4.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与生存状况,对其内容能够产生共鸣并获得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1.本文中人物角色的形象及祥林嫂前后变化的原因3.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4.对比与讽刺等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结合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思考这个悲剧到底是谁的悲剧?2.联系时代背景,多元化分析小说主题,找寻“真凶”。
并结合当下,寻找对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3.解读蕴含深意的句子。
三、说学情小说《祝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现代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距离感。
同时,鲁迅先生又是“精神的圣斗士”,其文章饱含深意,较难体会。
教师应从鲁迅身处的复杂时代以及他的经历来教学生“知人论世”,并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共性”事件,激发学生思考迁移,从而领会文章的深意。
同学们在阅读小说中关注更多的是故事情节。
对小说的理解常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思考。
所以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方法,并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追问意识。
《祝福》说课稿5篇
![《祝福》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60a7566bec0975f465e2e0.png)
《祝福》说课稿5篇《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下面由作者给大家整理《祝福》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祝福》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祝福》》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作者鲁迅,体裁为小说。
在整个高中六册书中,共有四个小说单元:第三册有两个,即本单元和第四单元,第四册和第五册各一个。
由此可见,本册书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单元则是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小说单元。
2、教学目标咱们的教科书上明确写出了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
因此,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基本上同于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为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2、学法在鉴赏本篇小说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导语引入复习鲁迅的小说集介绍怎样鉴赏小说有重点地鉴赏本小说布置作业理论支持结束怎样鉴赏小说(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cd866c81c758f5f61f679a.png)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述:一、说教材《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说写的是一个质朴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高中语文六册书中,中国现当代小说及外国小说共占两个单元,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一)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三、说学法(一)预习: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二)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拓展思路。
(三)比较阅读: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本篇课文与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进行比较。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9a7a1d0b4e767f5acfcee6.png)
《祝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祝福》是鲁人版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鲁迅,体裁为小说。
第三单元的主题为关照女性命运,通过学习《祝福》感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同时《祝福》作为小说中的典范之作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我根据小说的三要素确定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小说的能力,学会个性化阅读。
情感目标:认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鲁迅小说主题的深刻性。
二、说教法1 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提炼小说情节,培养语言概括能力。
2 通过教师示范阅读分析,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3 通过学生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三、说学法•在鉴赏本篇小说时,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汪峰的一曲《春天里》用悲壮的呐喊撕裂了人生短暂的麻木。
谁说春天只是一个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季节,其实,最深的绝望和春草一样不可遏制。
就是在那个绝望的季节里,她的生命里没有春天,她就是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祝福》,一起走进祥林嫂的悲惨世界。
板书:祝福。
(一)、讲故事比赛,复述小说的情节,力求准确、生动、精彩。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才加,讲完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评选,选出优胜者,各组派代表简要点评。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学会概括情节,整体感知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为下文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主题做好准备。
(二)、整体感知,体验交流活动:谈谈读完这篇小说之后最强烈的感受。
预设同学们最深的感受是“悲凉”“悲剧”。
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祝福》说课稿模板人教版
![《祝福》说课稿模板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c09b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1.png)
《祝福》说课稿模板人教版《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作为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它不仅是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
以下是一份针对《祝福》的说课稿模板,供教师在授课前进行准备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并同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培养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 通过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反封建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小说的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
- 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及其意义解读。
- 小说主题的探讨和深入理解。
2.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中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批判的理解。
- 学生如何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熟悉小说内容,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辅助教学材料。
- 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和活动,确保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2. 学生准备:- 预习小说内容,标记不理解的词句和段落。
- 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祝福》的兴趣。
- 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2. 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小说片段,感受语言风格和情感氛围。
- 教师引导学生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深入探讨:-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探讨其悲剧的根源。
- 讨论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祝福”、“阿毛”等,解读其深层含义。
-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如何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反映社会现实。
4. 拓展延伸:- 通过比较分析,将《祝福》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主题进行对比。
人教版祝福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祝福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0ddd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8.png)
人教版祝福优秀说课稿一、说课背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小说,由著名作家鲁迅创作。
本文通过讲述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在进行《祝福》的说课活动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激发对封建残余思想的反思和批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理解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与《祝福》相关的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学生理解文本背景提供信息。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大意。
-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
3. 深入分析-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探讨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 探讨鲁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以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4. 语言品味- 选取文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品味鲁迅的语言艺术。
- 分析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祥林嫂的遭遇。
- 引导学生表达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6. 总结提升- 总结祥林嫂悲剧的多重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 鼓励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高二语文《祝福》说课稿
![高二语文《祝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35612ef18583d049645944.png)
高二语文《祝福》说课稿《祝福》说课一、教材简析《祝福》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这个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
学习小说,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现代小说中的,当中的人物祥林嫂可以说是现代小说中的经典形象之一,研读这篇文章,有助于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有助于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上课一开始,我先用一段饱含激情的话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观赏过潮水吗?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国钱塘江大潮那样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绝的,却不多见。
你们想不想也去见识见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去感受感受江潮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象呢?”(请看视频),然后指导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课文。
让大潮的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等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最后叫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描绘大潮雄奇的插图。
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陶醉于大潮奇特的境界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祝福》写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而且是其中的第一篇。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之一,他写了很多具有反封建意义的小说,如学生熟知的《孔已己》。
这篇小说把笔端指向了妇女,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深刻地揭露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迅的反封建精神,在迈向文明社会的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三、说教学目标高中学生对小说并不陌生,相对也比较喜欢读小说,但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没有上升到鉴赏的层面,所以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第一感知入手,从情节出发,让学生深入小说文本内部,学会人物形象分析,把握文章主题,总结出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原有基础、现存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根据教材上的单元提示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
《祝福》说课稿课件
![《祝福》说课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104f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5.png)
目录
• 课程介绍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目标与期望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短篇 小说,通过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的描 绘,深刻反映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的 所见所闻,展现了祥林嫂的悲剧一生 。
思维能力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 分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提升。
教学不足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某些环节,如文本细读和深入 讨论上,时间显得紧张,未能充
分展开。
部分学生参与度低
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较为沉默, 未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教学技巧需改进
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教 学方法。
文本阅读
学生自行阅读小说, 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关系。
课堂讲解
分析小说主题、人物 形象、叙事技巧和语 言特点。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 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意 义。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引导学生思考小 说的现实意义。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主题内容
介绍《祝福》这篇小说的背景、 情节、人物和主题。
Hale Waihona Puke 来教学计划优化时间管理在未来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时 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
充分展开。
增强学生参与度
通过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和鼓励措 施,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和积
极性。
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技巧, 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
质量。
THANKS
2024《祝福》的说课稿范文
![2024《祝福》的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b7210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7.png)
2024《祝福》的说课稿范文《祝福》是2024年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属于第三单元第四课。
本课通过学习《祝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祝福的意义和祝福的方式,并引导学生学会向他人送上真挚的祝福。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祝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关心他人、祝福他人的良好习惯和道德素质。
2.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祝福》的内容和意义,了解祝福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通过写作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祝福》的寓意和主题,学习祝福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教法学法:教法:情感教育法、阅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创造性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通过谈论关于祝福的故事或经历,引起学生对祝福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环节二、预习检测: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上一课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环节三、阅读与理解: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进行重点解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寓意和主题。
环节四、讨论与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他人送上真挚的祝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环节五、写作实践: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一段祝福他人的文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环节六、巩固与拓展:进行课堂练习和扩展阅读,巩固学生对《祝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环节七、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祝福的方式和表达方式,并强调祝福的重要性和意义。
板书设计:主题:《祝福》重点:理解祝福的寓意和主题,学习祝福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难点:培养写作能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祝福。
通过以上说课稿范文的参考,在准备自己的说课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祝福》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说写的是一个质朴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高中语文六册书中,中国现当代小说及外国小说共占两个单元,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
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三、说学法
(一)预习: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二)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拓展思路。
(三)比较阅读: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本篇课文与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进行比较。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文的教学用两课时
(一)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1、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祥林嫂》结局片断,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情感,创设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检查预习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要求:(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
(2)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3、理清情节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
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被卖改嫁高潮: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4、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1)引导学生分析肖像描写
教师提问:本文有几处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的: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怕被分身——捐(门槛)怀疑灵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