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画风》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2)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一课。
该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第十课。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描述风的各种状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风的特点;通过画风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描述风的词语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描述风的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PPT、画风例图、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课本、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中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描述风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朗读课文,感受风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风的存在。
(2)学生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感受到的风。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想象、创造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画风1. 描述风的词语和句子2.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风”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画作内容丰富,创意独特,能够表现出风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风的诗句,进行课堂分享。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风,观察风对不同事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3)组织一次以“风”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年级《画风》
二年级《画风》《二年级〈画风〉》在二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名为《画风》的课文,它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乐趣。
这篇课文讲述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意,画出了风的样子。
宋涛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他说:“雨丝斜斜的,那是风把雨丝吹斜了。
”陈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她说:“小树弯弯的,那是风在跟小树捉迷藏。
”赵小艺画了一面飘动的旗子和一个转动的风车,她说:“旗子飘起来,风车转起来,那都是因为有风。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叹!他们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就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给表现了出来。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对于孩子们来说,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奇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无处不在。
春天,微风轻轻拂过,吹绿了小草,吹红了花朵,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炎热的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让人们在酷暑中感到些许舒适。
秋天,风把树叶吹黄,吹落,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啸着,让人忍不住裹紧了厚厚的棉衣。
风,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感受到它。
当我们看到飘动的旗帜、飞舞的落叶、扬起的尘土,就能知道风来了。
当我们听到呼呼作响的风声,也能感受到风的力量。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风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风,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
比如,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让他们亲自感受风,观察风中物体的变化。
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画,画出他们心中风的样子。
或者,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风的经历,以及风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风。
比如,在刮风的天气里,一起站在窗边,看看外面的景象,问问孩子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画风》这篇课文,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认识风,更是鼓励他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就像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下,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会拥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力,更加丰富的想象力,更加勇敢的创新精神。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画风》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风这个自然现象的特点以及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风的神奇和无处不在。
本文是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风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风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风的声音录音、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风的神奇。
然后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的了解和感受,引出课题《画风》。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风的描绘词语,如“轻轻地吹”、“呼呼地吹”等。
3.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风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风是如何产生的?风对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4. 图片观察: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风的特点和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描述风的特点和风的作用。
如: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风是如何吹动树叶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画风2. 板书内容:风的特点:轻轻地吹、呼呼地吹风的作用:吹动树叶、吹散云雾、使船帆扬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的特点和风的作用。
2. 作业答案:风的特点是轻轻地吹、呼呼地吹;风的作用是吹动树叶、吹散云雾、使船帆扬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画风》的学习,学生对风的特点及其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引导。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画风》
《画风》
15
画 风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执教:胡媛媛
ché n dān o xiǎo 赵 小
yì 艺
陈
丹
宋
涛
陈 丹
宋 涛
赵小艺
街 熟 涛 伙 挂 丹 甜 陈 尝 宋 伴 温 冻 赵 该 季 艺 因 脸
我会认
返回
• 制作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 胡媛媛
我会认
返回
我会认
返回
我会认
返回
我会认
返回
我会认
返回
我 会 说
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是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 丹 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是风把小树吹弯了。
宋 涛 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是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画了手拿风车的小男孩,是风把风车吹得呼呼地转。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 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 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 “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 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
声音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 着的东西,你能留心观察身边的 景物,画出声音来吗?试试,你 一定行!
语文二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5《画风》课件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 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 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画风
读一读
风中水面起波涛, 风中小草弯弯腰。 风中花儿点头笑, 风中柳条随风摇。 风中姑娘长发飘, 风中烟雾乐陶陶。
动手摸不着, 用眼看不到, 花儿见它点头, 小树见它招手。
谜底: 风
画风
chén dān zhào yì sòng tāo
陈 丹 赵小艺 宋 涛
学习要求
•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读准字音。
• 小组两人一组合作读,其 他同学注意认真倾听,纠 正生字读音。
xiǎn
显把____吹____了, 风藏在______里。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 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 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 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 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 丝,说:“下雨了,风把 雨丝吹斜了。”
• 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 ______ 里。
画风
会写的字
丹乌艺显忽丝 杆眨涛陈转斜
陈丹 赵小艺 宋涛
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到底是 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
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把它画 出来,读一读。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 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 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 中飘着。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 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 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 斜斜的 雨丝 里。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 了。”说着,她在大树旁 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风来了,风把小_树___吹弯____了,风藏在弯_弯_的__小__树里。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章第2节,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风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风的存在和特点,学会用图画表达风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存在和特点,感受风的美。
2. 培养学生运用图画表达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图画表达风的意境。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感受风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风的感受。
(2)教师展示风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插图,讲解风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图画表达风的意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
3.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尝试用图画表达风的意境。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4. 小组讨论(1)你画的风有什么特点?(2)你在画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风的意境?(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画风2. 主要内容:(1)风的特点(2)画风的技巧(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表现风的画。
2. 答案要求:(1)画面中有明显的风的表现。
(2)运用所学的画风技巧。
(3)作品富有创意,表达出风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画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拓展延伸:(1)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风,观察并记录风的现象。
(2)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风,提高绘画水平。
(3)组织学生参观风力发电站,了解风能的利用,培养环保意识。
《画风》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画风》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画风》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材简说】“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
”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学生分析】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
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了解风吗?能说说你感受到的风吗?有风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风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这个故事。
二、识字1、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
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湿──显三、写字指导1、正确书写: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
“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
“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课文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课文原文及赏析《画风》课文原文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
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谁能画风?”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他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
”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说着,她又在弯弯的小树旁画了几颗弯弯的小树。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画风》课文赏析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可在朗读感悟过程中采用贴头像的方法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风看不见,摸不着。
怎样画风呢?要画出风给画中的事物带来的变化。
赵小艺第一个动脑筋想出了办法,随后陈丹、宋涛也有了自己的画风的创意。
人物的语言生动,可让学生在多次朗读中体会:赵小艺敢想、善于动脑筋;陈丹很聪明,她善于学习;宋涛则敢想敢做、勇于实践。
课文的结尾发人深思:为什么画中的景物动了呢?一幅有静有动、生机盎然的画已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1)
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册《画风》一文。
该课文位于教材第四章“五彩缤纷的世界”第三节。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风的魅力。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分类、风的作用以及画风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运用不同的画风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不同的画风表达对风的感受。
重点:掌握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学会观察和描绘风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风的现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对风的基本认识。
3.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画风的方法。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描绘风的语句,体会作者观察风的细致和画风的高妙。
(3)学生互相交流感受,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画风。
4.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和描绘风,引导学生注意抓住风的特征。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画风描绘风,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2. 画风方法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最喜欢的风答案要求:运用不同的画风,抓住风的特征,表达自己的感受。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的成因、分类和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画风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风,尝试用不同的画风记录下来。
(2)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风”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风》课件
学生尝试画风创作
总结词:创作实践
详细描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尝试自己画风,可以是画 风景、人物或其他任何事物,重点是表现出风的特点。通 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作品展示与评价
总结词:展示评价
VS
详细描述: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 来,并简述自己的创作思路。教师和 其他学生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 建议和意见。通过展示评价,提高学 生的自信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下节课预告
预告内容
简要介绍下节课将要学习 的内容,包括课文背景、 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等。
预习提示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 内容,准备好相关的资料 和工具,以便更好地参与 课堂学习。
兴趣点激发
通过下节课的预告,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思 考。
强调光与色的变化,注重画面整体氛围的 渲染和情感的传达,以表达瞬间印象为主 要特点。
抽象主义画风
超现实主义画风
不依赖具象形态的视觉形象,通过点、线 、面、色彩、肌理等元素,以纯粹的形式 语言表现内在情感和意蕴。
强调梦境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具象或抽象 的形态,表现潜意识的精神世界和超现实 的想象。
如何培养画风感
交流与学习
积极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与 其他艺术家进行切磋和学习 ,汲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 不断完善自己的画风。
04 互动环节设计
分组讨论画风的特点
总结词:分组讨论
详细描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部讨论画风的特点 ,以及如何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仿写句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雨,无声无息地落下,滋润着大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体会课文中的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想办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感悟画风。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想办法。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积累,对于风同学们并不陌生,不过风摸不着,看不到,怎么画呢?孩子们平时又很少细心观察风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对于如何画风没有实行过深入的思考。
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摸不着,看不到,花儿见他点头,小树见他弯腰。
2.你能给它组个词语吗?你能找到相关风的诗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画风》。
板书课题。
二、激趣学新知
1.发现问题
看到文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谁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怎么画?他们为什么画风?他们画成了吗?)
小结:让我们一起去书中找答案吧!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学(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有不理解的字互相请教)(2)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
(3)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
(让学生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
我是二一班的,我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
(4)卡片识字“宋、涛、陈、凡、赵、艺”
(方法多样如:①出示卡片练读,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
)
②做“找宝”游戏,找到的同学领读生字。
③猜字,听老师或其他学生说字,指名认字并领读。
(5)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让学生通过想和找激发兴趣,获得成功体验)
(6)识记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形)(如: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
(7)去拼音读
(8)开火车读
二、自主探究,理解内容
1.课件出示思考题并随机出示学生找到的“画风”的句子。
小声读课文,读后找出三位同学画风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赵小艺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2.指读学生找到的句子。
读后说出这幅画是谁画的。
说明喜欢这幅画的原因。
陈丹
(1)为什么最欣赏陈丹的画?她是怎样画出风的呢?
(2)你们朗读时能否通过动作让大家感受到小树弯弯的样子吗?
(3)现在,我们都是一棵小树,如果你也有同感,
就请你用朗读的方式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宋涛
(1)你为什么喜欢宋涛的画呢?这幅画又是怎样表现风的呢?
(2)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
想一想宋涛在画雨丝的时候为什么要擦去太阳?
赵小艺
(1)赵小艺除了画飘动的旗子,还画了什么?
(2)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3.组内分角色读2—8小节,让大家感受到风在吹动时的美妙情景,把读得最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4.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找一找三位小朋友说的话,你最欣赏哪位小朋友?
为什么?
宋涛:“谁能画风?”
赵小艺:“我能!”“我还能画!”
陈丹:“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我也会画风了。
”
5.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点击相关的句子。
读一读他们说的话,体会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陈丹
(1)指读陈丹说的话。
(2)陈丹说这两句话时的心情一样吗?自己边读边体会。
(3)男女生分读这两句话。
赵小艺
(1)自由读。
(2)对比读:强调“能”“还”。
(3)男女生分读。
学生在读书、交流中逐渐明确:宋涛敢想,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在小伙伴的启发下,通过斜斜的雨丝表现风;赵小艺善于思考,第一个想出用飘动的旗子表现风。
而且,他不满足,勇于创新,非常自信地用转动的风车表现风;陈丹善学,她刚开始不会画风,但是,她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倾听和思考,在听取大家的建议后,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通过弯弯的小树画出风。
三、创设情境,仿写练习
1.在舒缓的音乐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口头仿写练习的氛围。
现在,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开动脑筋,根据老师出示的内容,小组自由合作,模仿课文内容把句子
口头补充完整。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开了,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
”
2.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学习结果,看看“风”怎么了?藏在哪儿?3.师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再次带入风中的美妙世界。
听(放录音)风儿向你们吹来了,在风中,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花儿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在高高的天空中,碧绿的山坡上,清澈的小河边,景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书面仿写练习。
4.学生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独立进行书面仿写练习。
四、拓展思维,布置作业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除了能用画把它表现出来外,你还知道能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吗?
板书设计
15.画风
宋涛(图)雨丝斜
陈丹(图)画小树弯
赵小艺(图)旗子飘
风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