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答案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第五届中学⽣古诗⽂阅读⼤赛复赛试题(含答案)上海市第五届中学⽣古诗⽂阅读⼤赛复赛试题(含答案)第⼀部分:基础题(40分)⼀、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诸⼦百家”是春秋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百家”中的最主要流派是A.儒、道、农、杂B.儒、法、纵横、阴阳C.儒、墨、道、法D.儒、道、法、农2.孔⼦从“六艺”开始学习,此“六艺”为A.礼乐诗书射御B.礼乐射御书数C.礼乐书数射辞D.礼乐赋射御曲3.古诗⽂中的地名“建业”、“淮扬”、“临安”、“姑苏”分别是现在的A.承德扬州西安昆⼭B.杭州南京西安⽆锡C.成都淮安杭州苏州D.南京扬州杭州苏州4.在古诗⽂中下列词语指代准确的是A.汗青(史册)B.须眉(胡须)C.⼱帼(⼿⼱)D.轩辕(车马)5.《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出⾝边琐事;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派的代表⼈物A.桐城B.唐宋C.公安D.竟陵6.下列⼀组有关“⽉”的名句,对其作者判断错误的⼀项是A.“⽉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作者是曹操。
B.“明⽉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的作者是张籍。
C.“⼈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的作者是苏轼。
D.“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的作者是林逋。
7.七⾔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较⾃由的诗体,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七⾔古诗的是:A.李⽩《梦游天姥吟留别》B.⽩居易《琵琶⾏》C.曹丕《燕歌⾏》D.杜甫《秋兴⼋⾸》8.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项是A.王维《观猎》《吴宫怀古》B.杜甫《⾈前⼩鹅⼉》《⽯壕吏》C.屈原《楚辞》《天问》D.施耐庵《⽔浒传》《⽼残游记》9.对下列诗句所描写的⼈物判断正确的⼀项是: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2)弯⼸征战作男⼉,梦⾥曾经与画眉3)慷慨悲歌君勿恨,拔⼭盖世故应亡4)万⾥中原皆汉⼟,⾼皇犹有故乡思A.陆游花⽊兰项⽻荆轲B.李⽩冯婉贞刘邦荆轲C.陆游冯婉贞荆轲项⽻D.李⽩花⽊兰项⽻刘邦10.下列作品集的命名⽅式都相同的⼀项是A.《贾长沙集》《王⼦安集》《王右丞集》《嘉佑集》B.《樊川集》《刘梦得集》《王临川集》《易安集》C.《欧阳⽂忠集》《周元公集》《范⽂正公集》《林和靖诗集》D.《七录斋集》《饮冰室合集》《惜抱轩⽂集》《震川⽂集》11.对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A.阿品远官河南做官B.汝幸⽽偶我配偶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盖房⼦D.客逾庖⽽宴⽤饭12.对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A.沛公居⼭东时殽⼭以东B.可谓智⼒孤危智慧和⼒量C.明年复攻赵下⼀年D.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官员13.下⾯加点字所判断的现象有误的是A.后虽⼩差“差”通“瘥”B.蚤实以蕃“蚤”通“早”C.裂缺霹雳“裂”通“冽”D.⽽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14.对下⾯加点词的活⽤情况判断错误的是A.参之孟荀以畅其⽀使……畅达B.李牧连却之使……退却C.汝⼜虑戚吾⼼使……担忧D.则席地倚墙⽽坐使……作席⼦15.下列加点字与“隐忍以⾏”中的“以”词性相同的⼀项是A.⾄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各各竦⽴以听C.⽽此⼭独以钟名,何也D.覆之以掌16.下列加点字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法相同的是A.其皆出于此乎B.杳不知其所之也C.其若是,孰能御之D.尔其⽆忘乃⽗之志17.下⾯哪⼀项中的加点词不是复合⽂⾔虚词A.予分当引决,然⽽隐忍以⾏B.然⽽不王者,未之有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是故燕虽⼩国⽽后亡18.对下⾯句式判断有误的⼀项是A.鸡栖于厅省略句B.豫州今欲何⾄倒装句C.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D.⾝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19.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项是A.⼤王来何操B.然则何时⽽乐耶C.宋何罪之有D.沛公安在20.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项是A.徒见欺B.府吏见丁宁C.百姓之不见保D.⽽⾃令见放为⼆、填空题(20分,每题1分)21.古⼈起名字有许多趣事。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1含答案
时雨。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
须归。
10.下列诗句中暗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 )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B.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C.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
菲。
1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历史人物的是哪一句?( )
事。
41.劝导晋平公炳烛而学的人是
。
42.我国古代皇帝自称,除了用“予”、“吾”等外,还有一个专用代词
。
43.乐府,原指
朝由国家设立的音乐官署。
44.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45.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创始人是
。
4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的诗句,诗题是《
》。
47.范成大《横塘》“细雨垂杨
春夜闻笛 (唐)李 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65.阅读上面两首诗,以“鸿雁知否诗人心”为话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鉴赏文 字。
八、附加题(10分)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7.下列句子中“穷”不是“困窘”“处于困境”这个意思的一句是:( )
A.图穷匕首见 B.穷则独善其身 C.穷则思变 D.以子所长,游于
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28.下列诗句中同写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的一组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测试卷及答案一、古诗词鉴赏(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指哪些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品味颔联中“钟"字的妙处。
4.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三)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你如何理解“浮云”--词的深层含义?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本诗领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8.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10.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烟笼寒水月笼沙”--句该如何理解?12.“隔江犹唱后庭花”--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
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一)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一)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
决赛参考答案(初一初二组)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31.寒鸦飞尽水悠悠32.何人不起故园情33.行人临发又开封34.君看六幅南朝事35.车如流水马如龙36.桃花流水窅然去37.一蓑烟雨任平生38.怀旧空吟闻笛赋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随我身43.无案牍之劳形44.志人45.小人之交甘若醴46.寡德之人47.名词作状语48.卖柑者言49.谪(贬)50.梅花落三、阅读理解题(30分)(一)(14分)51.(2分)如梦令52.(6分)颜色(2分)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53.(6分)武陵(2分)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二)(16分)54.(4分)(1)攀缘(2)很,极(3)慢慢地,缓缓地(4)完55. (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1)做人要正直(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四、鉴赏评析题(20分)58.(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
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60.略决赛参考答案(中预组)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B 2.D 3.B 4.C 5.C 6.D 7.A 8.D 9.C 10.B11.B 12.D 13.A 14.C 15.D 16.A 17.B 18.C 19.B 20.A二、填空题(共40分,每题2分)21.钱塘江畔是谁家22.唯觉樽前笑不成23.百匝千遭绕郡城24.勿以恶小而为之25.下自成蹊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9.朱熹30.水调歌头31.不久32.下对上告诉,陈述33.可以当镜子照34.像这样反复多次35.太阳36.俞伯牙37.知错就改38.行动和目的截然相反39.久居外地,思念家乡40.参考: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等等(符合要求即可)三、阅读题(20分)(一)(12分)41.(2分)书圣兰亭序42.(4分)集市名词买动词43.(4分)(1)为鹅被烹而叹息(2)为得好鹅,不惜墨宝(或:写字换鹅)(意思对即可)44.(2分)任性率真(或:洒脱放达、特立独行等)(意思对即可)(二)(8分)45.(2分)俗人李白(或:作者)46.(2分)喜悦而矜持轻松愉快47.(4分)从字面上看没有回答;三、四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写了碧山的自然美景,实际上也就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二)
2008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原文及翻译(二)11、晏殊不隐私情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於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
”执政莫谕所因。
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
仁宗朝,卒至大用。
(沈括《梦溪笔谈》)【译文】晏殊少年时,张知白以”神童”名义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
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在,请另选试题。
”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
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
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
一天皇宫中给太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
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宴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
”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
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
”皇上因此更饮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眷宠日深。
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12、阎应元杀贼护家室应元起椽史,官京仓大使。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关于复赛试卷和复赛内容的说明
关于复赛试卷和复赛内容的说明1.分卷情况:预初卷、初一初二合卷(分别评奖)、初三卷、高一高二合卷(分别评奖)、高三卷、中职卷。
2.考试内容:预初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的文言文、初中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80%;小学三、四、五年级课本中的部分古诗和古文(篇名待定),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20%。
试题题型:默写、选择、填空、简答。
初一初二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的文言文、初中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7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1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默写、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初三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和★★★号的文言文、初中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6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2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高一高二卷——增刊高中部分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5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3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高三年级卷——增刊高中部分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4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4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中职学校卷——增刊初中部分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6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2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识记。
A便笺(ji ān)B毗邻(pí)伺候(cì);D项中应为“剑拔弩张"、“稗官野史(bài)。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项“名副其实”指名称、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B项“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
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
D项“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
3、【答案】A例句中,“兄”修饰“事”,是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译文:你替我把喊他进来,我能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A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译文: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
B项,“王”,使动用法,“让……称王"。
译文: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就让他称王。
C项,“履”,名词作动词,“踩、踏"。
译文:脚所踩着的地方。
D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
译文: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故选A。
4、【答案】A例句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者……也”;句意:我所喜好的,是道。
A.与例句都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也";句意:好厨子每年换一次刀,是因为他用刀割肉。
B.状语后置句,“于君”是“有益"的状语,后置了,应调整为“于君有益”;句意: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C.宾语前置句,“之"是“闻”的宾语,被前置了,应调整为“未闻之";句意: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D.被动句,“为所”字表被动;句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了。
故选A。
5、【答案】D【解析】先用排除法排除③,⑤是人格本质属性,③是人格的具体内容,根据逻辑顺序,先排除,答案在C与D中选。
再根据文体是议论文,注意论点、论据的关系,这段文字是总-分-总的关系,再根据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提出-分析-解决可得出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
20**第*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初中组)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初中组)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初中组)是一项旨在提升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的赛事。
通过比赛,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比赛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 诗词朗诵:学生需要准确地朗诵指定的古诗文,展示其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基础知识:考察学生对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文学常识、字词解释等。
3. 作品赏析:学生需要对指定的古诗文进行深入赏析,分析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等。
4. 创作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情境,进行古诗文创作,考察其文学创作能力。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初中组)对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同时,比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一、初二组)一、选择题1.B野老【唐】杜甫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2.C登崖州城作【唐】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3.A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唐五代•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4. A感遇十二首(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暮热游荷池上【宋】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5. D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6. D绝句两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 A8. B[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元】刘庭信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9. D10. C11. A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详细B.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具:全,都C.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具:准备D.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12. B13. C14. C15. B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2022中学生古诗文阅读专辑答案
2022中学生古诗文阅读专辑答案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奉诚园①闻笛[唐]窦牟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②泪,满目山阳笛③里人。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其四)[元]赵孟頫④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注释】①奉诚园:原是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
②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
③山阳笛:“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
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过其旧居,听到有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
④赵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
知识卡片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义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结合内容,比较下面两首词情感的异同。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2含答案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B组)参赛选手注意:1.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60题。
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一、连线题把下列人物与故事连起来(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上字母即可)1.孙敬A.闻鸡起舞2.苏秦B.刺股3.董仲舒C.悬梁4.祖逖D.下帷5.晋平公E.炳烛而学把下列人物与所说的话语连起来(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上字母即可)6.孔子A.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7.颜渊B.愿无伐善,无施劳。
8.邵雍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季路D.书不可不成诵。
10.司马光E.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选择题(20分)1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作者是:()A.李白B.王维C.杜甫D.张九龄1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的作者王昌龄所属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南北朝13.“一为迁客去长沙”的下一句是:()A.水长山远路多花B.西望长安不见家C.密叶能留雪作花D.更深月色半人家14.朱熹《水口行舟》中的最后一句是:()A.深院无人柳自垂B.依旧青山绿树多C.风定池莲自在香D.草树知春不久归15.“谷口春残黄鸟稀,花尽杏花飞”中应填入的一项是:()A.芍药B.百合C.牡丹D.辛夷16.“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中应填入的一项是:()A.郴江B.烟草C.玉壶D.月桥17.“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是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中的:()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18.“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是诗人登楼所见,他登的楼是:()A.岳阳楼B.北固楼C.黄鹤楼D.鹳雀楼19.“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全诗的气氛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是:()A.静B.缓C.欢D.忧20.“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这里写的节日是:()A.重阳节B.中秋节C.寒食节D.七夕节2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解释为:()A.秘密地B.参与C.间隔D.期间22.“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中的“诚”解释为:()A.实在B.如果C.真心实意D.果真23.与“是日,饮酒乐,天雨”中的“是”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B.觉今是而昨非C.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D.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24.与“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中的“即”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B.即山伐木C.若即若离D.可望而不可即25.“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指的是:()A.刘长卿B.贾岛C.沈德潜D.陶渊明26.“危乎高哉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居安思危B.危楼百尺C.危如累卵D.正襟危坐27.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的过程、成功的喜悦。
北京市第七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北京市第七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将诗词与音乐相融合,古典韵味和现代旋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观照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B.《流浪地球》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表现得栩栩如生....。
C.清水绿岸,鸟语花香。
枣城湿地公园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D.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自己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正直的文人在他们的散文中,常常充斥着对历史、民族、社稷的强烈的责任感,渗透了浓郁的忧患意识,①可谓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尤其当国事艰难之秋,境遇坎坷之际,更能出现许多发自内心呼喊的佳作,②表现出刚强、刚直、刚健、刚烈的铮铮铁骨,掷地有声....。
虽然,它们一直与种种文字狱(如苏轼的“乌台诗案”)相终始。
许多作者因此遭受厄运,从贬谪流放,以至..罹难入狱,惨受酷刑。
然而,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却千古流传。
而那些施暴为虐者,③却都已化为尘立,灰飞烟灭....了。
直到如今,继承了这种传统而又有所突破和发展的好文章,常常洛阳纸贵。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充斥B.掷地有声C.以至D.灰飞烟灭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③B.②C.③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捧一本好书,心无旁鹜,执笔批注,这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能收获心灵的慰藉.(jiè),又可感受心灵的愉悦。
第十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试题答题纸及答案
第十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一、高二组)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对下列成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运斤成风,挥舞斧头形成风声,形容技术高妙。
B.轮扁斫轮,形容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绝妙。
C.登堂入室,出入于外厅内室之间,比喻行动自如。
D.屠龙之技,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
2.下列文学典故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晋朝人张翰在洛阳做官,看见秋风吹起想起家乡的鲈鱼和莼菜,就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心里舒服,于是辞官回家。
后人常以“鲈鱼莼菜”代指厌倦官场,渴望回归故乡。
B.春秋时楚国鲁阳公率军与韩国交战,太阳落山时鲁阳公向日挥戈,吼声如雷。
后遂用“鲁阳挥戈”指不切实际的努力。
虞集为文天祥写挽诗有“徒把金戈挽落晖”句,暗用此典。
C.武王消灭殷纣王,天下归于周朝,而伯夷、叔齐认为耻辱,拒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后世遂以“夷齐”指节操高尚的隐士;或以“采薇”指隐士高洁的生活和操守。
D.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鲁人请他欣赏各国乐曲,他一一点评。
欣赏到郐国的歌曲时,因为国小地微他就不再评论了。
后遂以“自郐无讥”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
3.下面有关古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太学是古代全国最高的官办学府。
后来还有许多官办性质的书院,是地方政府为弥补太学不足而设立的,如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
B.晋朝是个政治高压的时代,知识分子多以醉酒表示抗议。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每次出门喝酒,都要让一个童仆背着铁锹跟着他,并说:“死便埋我。
”C.《出师表》里有“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指提拔,罚是惩罚,臧是表扬,否是批评。
诸葛亮告诉刘禅不能对宫里的人偏心,不能让皇帝身边的人搞特权。
D.据民间传说,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下令介子推被烧死那天不得举火做饭,只吃冷食,后演变为“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日。
寒食节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第一大祭日。
语文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
③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霁雪戎昱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1)诗歌第三四两句中体现雪之残存不多的词语是哪两个?(2)“江烟洗尽柳条轻”这句诗中的“洗”字和“轻”字,用得极为准确,请你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①(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③,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②百舌儿:鸟名。
③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是作者的自成。
(1)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初夏时________的劳动气氛。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诗歌第二句“芙蓉向脸两边开”用了衬托的手法,明写________,实则为了衬托出________之美。
(2)请赏析“乱”字的妙处。
2.古诗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霁雪戎昱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1)诗歌第三四两句中体现雪之残存不多的词语是哪两个?(2)“江烟洗尽柳条轻”这句诗中的“洗”字和“轻”字,用得极为准确,请你加以分析。
4.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春草秋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大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三、四两句展现了________、儿童不认识官员衣冠等画面,描绘了一种闲适恬淡、________的田园生活。
(2)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呢?【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李太白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客居洛阳城时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继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
“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客怀宋·何应龙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一高二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满分11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C 2.C 3.C 4.C 5.B 6.A 7.B 8.C 9.D 10.B 1 1.B 12.C 13.C 14.D 15.A 16.C 17.B 18.C 19.D 20.A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21.玩赏、欣赏22.临川牡丹亭23.杜甫柳宗元24.建安七子建安风骨25.香山居士歌诗合为事而作26.郑光祖白朴27.论语孟子28.兄长29.疏表30.任莱州知府31.主持、掌管32.古诗十九首叠字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8分)33.(2分)鸥鸟(或:群鸥) 因客至而欢欣34.(1分) 对比35.(2分)客至待客36.(3分)纵观全诗,语势流畅,除“盘飧"、“兼味”、“樽酒”、“旧醅”之外,其余诗句都近似口语,尤其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
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
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迥别,难怪刘克庄说它是“戏效元白体"。
(意近即可)
(二)(14分) 37.(3分)法道墨38.(4分)(1)磨(2)穿过(3)暗中痛恨39.(2分)你想让寡人噎着吗?为什么在烤肉上绕着毛发?40.(2分)朝堂里嫉恨宰臣的人41.(3分)宰臣正话反说,处处证明烤肉上的头发是肉烤熟后别人绕的,他无罪。
(三)(8分)42.(2分)(1)恳切,诚恳(2)苦恼43.(2分)求学问做官44.(2分)只是自己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
45.(2分)作者感慨于为仕途琐事忙碌而无暇读书交友;作者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意近即可)
四、鉴赏评析题(30分)
46.(15分)提示:可从内容或形式等方面比较其异同;答题时须从相同与不同两方面人手,比较的角度要清楚,要结合原文展开;以下八个要点能选答四点则不扣分。
相同之处:
一、两首词都抒发了漂泊他乡而思恋故乡和亲人的浓浓愁情。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照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是《八声甘州》流露的浓浓忧愁;这与《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中的“愁”是一致的。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这两首词共同的表现手法。
《八声甘州》先描写景象: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
加上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使人顿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道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这幅图景何等凄切,不正是漂泊他乡思恋故乡和亲人的孤寂和忧愁?这与《蝶恋花》“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里”的手法是一致的。
三、共同的婉约派风格。
四、先描写景物,后直抒胸臆:二者都从登楼远眺开始,到直书感情结篇。
不同之处:
一、前者重在伤感与哀叹,思恋而无归,徒耗青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而后者则愁而无悔,忧而有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善人憔悴。
”
二、感情抒写的路子不同:《八声甘州》是作者先让自己的满腹乡愁在清爽的清秋中暂得释放与舒缓,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但接着那一个“渐”字,领起全宇宙之悲秋一起袭来,将凄悲伤感一层层推向极致。
而《蝶恋花》则是一上来就点出了愁:“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可是,下片写主入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虽然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但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至词的末尾则以“衣带誓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著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三、情感基调不同:《八声甘州》是伤感低沉的,最后是挥之不去的浓愁;《蝶恋花》则是由低沉渐渐高昂、清朗而坚定。
四、《八声甘州》是虚实结合:先是实写自己登楼生愁而伤叹,后是设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以佳人急急盼“我”而误认归舟的想象,拓展了诗词的时空,耐入寻味;《蝶恋花》则是具体实写,主人公由登楼远望生愁进而喝酒至醉,后来坚定不悔,其形貌神情,栩栩如生,如在目前,呼之欲出,感人至深。
47.(15分)提示:可就下面任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文章主旨】:黄州虽然是宋代贬官任职的穷乡僻壤,但它南临奔腾的长江,西接起伏的丘陵,从这里人江的滔滔巴水气象万千,境内名胜赤壁游人如织。
作者却无视江山胜景,也不发思古幽情,偏偏着眼于平平常常的竹子,对竹楼这一描写对象进行了深入开掘。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平凡的植物,它常常作为一种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
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于潜僧绿筠轩》)郑板桥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郑板桥集补遗》)千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乐以竹为对象吟诗作文作曲绘画,表现狷介人格,展露隐逸意趣。
王禹偁被贬黄州,而其地多竹,这就自然地使他借竹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叹。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竹、赞美竹,而是描写以竹所构建的竹楼,实际上是他的“心灵宅宇”。
【写作思路】:本文不厌其烦地写竹楼非同寻常的特征:第1自然段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并为下文详写竹楼作铺垫。
第2自然段写登楼远眺和“楼中六宜”,详写了在楼中可以领略到种种别处无法领略到的清韵雅趣。
第3自然段写楼的主人由于居住此楼而产生的“谪居之胜概。
第4自然段举出历史上的四大名楼来与竹楼作比,衬出竹楼的不俗。
最后一段述作者年年奔走的坎坷遭遇和眷恋竹楼的思想感情,并交代了写作时间。
【写法赏析】:1.象征手法。
和四大名楼的豪高富丽相比,竹楼实在寒伧至极,然而高华富丽中藏污纳垢,有说不尽的浮华庸俗,为“吾所不取”;小小的竹楼却有干般雅趣,万种风情。
这里用了象征手法,四楼之高华象征着朝廷的腐败;而竹楼却是当下自身地位的写照:地位虽如竹楼一样卑小,但拥有竹的高洁、狷介、昂然自信和恬然自安。
2.通篇写黄州之竹楼,处处泻自我之心潮。
在叙述竹楼存留时间的一段中,首先引用竹工的话,紧接着用一“噫"字以抒自己的人生之叹,叙述自己频繁迁徙的经历:“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岂惧竹楼之易朽乎!”这里的叙写构成了一对情感矛盾:通篇皆谓挚爱竹楼,此处却说“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其实这是愤极之语,前后四年间,马不停蹄,奔走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将在什么地方,哪里用得着去担心小竹楼容易毁坏和倒塌呢!表露了对世事无凭的哀伤。
但毕竟竹楼为作者亲手所建,还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情操,因此最后又说:“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这寄托了作者殷殷厚望,从表面看,他希望后之与己同道者,能继续修葺竹楼,使其至于不朽;而实际上,是希望后之“同志”理解自己的心志,即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官位名利皆可朽,唯有意志不可朽。
3.对比与烘托手法的运用,也是一绝。
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