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教案范文

运动生理学教案范文

运动生理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重要性。

2.掌握运动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3.了解主要的运动生理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4.能够分析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

5.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1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适应和适应性变化、运动损伤与康复等。

2.运动生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2.1肌肉的构成和功能:肌原纤维和肌纤维束、肌肉收缩机制等。

2.2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肌、肺和气道、呼吸过程等。

2.3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血管、血液循环等。

2.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

3.主要的运动生理指标及其测定方法3.1 最大摄氧量(VO2max)和阈值3.2心率和血压的变化3.3血乳酸浓度的变化4.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4.1肌肉的变化:肌肉收缩力、耐力和协调性等。

4.2呼吸系统的变化:肺通气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等。

4.3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心率、心输出量和血压等。

4.4神经系统的变化:心血管神经调节和运动控制。

三、教学方法1.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3.组织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运动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概念导入1.1运动生理学是一个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性变化的学科,是运动科学的重要分支。

1.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适应和适应性变化、运动损伤与康复等。

2.概念解析2.1肌肉的构成和功能:肌原纤维和肌纤维束是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肉收缩机制是肌肉发生力的机制。

2.2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肌是呼吸的主要肌肉,肺和气道对呼吸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2.3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负责泵送血液,血管负责输送血液,血液循环将血液循环于全身。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一篇: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一、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状态下生理反应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运动与身体生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运动生理学对于我们了解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健康状况,改善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运动的能量代谢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产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代谢通路,分别是:ATP-PC系统、乳酸系统和氧化系统。

不同的剧烈程度的运动将依靠不同的能量通路来产生所需的能量。

1. ATP-PC系统ATP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全称是腺苷酸三磷酸腺苷。

在瞬间爆发的高度力量工作中,我们的身体需要瞬间产生大量的能量,此时就会依靠ATP-PC系统。

该系统中的磷酸酸化反应能够非常快速地产生大量能量,并以ATP的形式储存下来,但是该系统的缺点是储存能量少,使用时间短。

2. 乳酸系统当ATP-PC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我们的身体就会转向另一条途径,乳酸系统。

在乳酸系统中,身体分解肌糖原产生乳酸,同时也产生一定量的ATP,但是这个系统中的产能量比ATP-PC系统产能量少很多。

3. 氧化系统氧化系统是将有氧产能与运动结合起来的主要代谢途径。

虽然运动能开启三种能量代谢通路,但是人体组织细胞内储备的ATP、PC和肌酸燃料仅支持短暂的、瞬间释放的运动活动。

在深奥而优美的有氧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和一些其他废料被完全燃烧,从而以三氧化二碳和水的形式被排放出来,同时释放出生物体可利用的ATP。

三、心血管系统的运动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分配血液、运输氧和营养物质。

在运动的过程中,心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氧和支持我们运动所需的其他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在运动时,体内的需氧量会迅速增加,心脏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心肺功能,使心肺系统的能力不断提高,以适应更高强度、更大负荷的运动。

四、神经系统的运动生理学人体的运动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的。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教学内容a.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c.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教学活动a. 讲座: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实验室参观:了解研究方法和技术c. 小组讨论:了解发展历程和现状4. 教学评估a.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理解程度b.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对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效果c.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发展历程和现状的了解程度二、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1. 教学目标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传递过程。

了解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2. 教学内容a.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b. 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传递过程c.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3. 教学活动a. 讲座: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b. 实验室实验:观察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传递过程c. 小组讨论:探讨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4. 教学评估a.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理解程度b.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对兴奋传递过程的学习效果c.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运动与神经系统关系的了解程度三、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1. 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肌肉收缩的机制。

了解运动与肌肉系统的关系。

2. 教学内容a. 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b. 肌肉收缩的机制c. 运动与肌肉系统的关系3. 教学活动a. 讲座: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b. 实验室实验:观察肌肉收缩的机制c. 小组讨论:探讨运动与肌肉系统的关系4. 教学评估a.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肌肉系统的理解程度b.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对肌肉收缩机制的学习效果c.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运动与肌肉系统关系的了解程度四、第四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1. 教学目标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转《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及教案

转《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及教案

转《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及教案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掌握运动对心血管、呼吸、肌肉等系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时,心脏输出量增加,血管舒缩功能调节,血压变化等。

2.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肺活量变化等。

3. 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运动时,肌肉收缩力量和耐力增加,肌肉纤维类型变化等。

三、实验器材与方法1. 实验器材:心电图机、血压计、肺活量计、计时器、皮尺、运动器材等。

2. 实验方法:(1)心血管系统实验:测量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

(2)呼吸系统实验:测量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深度、肺活量等指标。

(3)肌肉系统实验:测量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肌肉力量、耐力等指标。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数据测量,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的指标差异,分析运动对各系统的影响。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安全:遵守实验规程,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发生意外。

2. 准确测量:保持仪器设备清洁、准确,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

3. 尊重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实验对象的意愿,遵循伦理原则。

4. 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协作顺畅,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六、实验拓展1. 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各生理系统的影响差异。

2. 分析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3. 研究运动生理适应机制及其生理心理学意义。

1. 报告结构:包含实验目的、原理、器材与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

2. 数据处理:用图表形式展示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阐述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八、实验评价2. 评价方法:教师评分、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2.运动生理学基础教案

2.运动生理学基础教案

2.运动生理学基础教案九、教学特色互动性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实践性教学:课程中安排了学生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合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思政元素融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验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非技术性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内容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某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或者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

如果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互动环节、调整教学方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实践教学反思: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

思政元素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思政元素的融入。

如果发现某些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相关性不够强,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正确价值观。

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实践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运动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运动能力与身体机能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体生理机能主要包括循环系统、__________和免疫系统等。

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肌力量和__________等方面。

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主要通过__________系统来提供能量。

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__________和盐分。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a.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c.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生理机制b. 介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案例c. 讨论运动生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二、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掌握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神经系统与运动调控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概述b. 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c.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3. 教学活动:a. 分析运动过程中的神经调控机制b. 通过实例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c. 探讨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运动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三、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肌肉系统与运动关系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c. 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3. 教学活动:a. 分析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通过实验或实例了解运动对肌肉的影响c. 讨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四、第四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心血管系统与运动关系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 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相互关系3. 教学活动:a. 分析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通过实验或实例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 讨论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建议五、第五章:运动与呼吸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与运动关系的兴趣。

《运动生理学教案》课件

《运动生理学教案》课件

《运动生理学教案》PPT课件一、前言1.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运动生理学2. 强调运动生理学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二、课程目标1.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运动对身体的各种影响和作用3. 培养学生的运动生理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三、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运动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影响3. 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4. 运动对代谢和能量供应的影响5. 运动对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采用PPT课件进行讲解和展示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利用视频和图片等的多媒体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五、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提问和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3.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的评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4. 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运动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影响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运动对代谢和能量供应的影响运动对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运动对心肺功能和能量供应的详细机制运动对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内在联系七、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和相关教学材料2. 准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的相关视频和图片3. 准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所需的器材和试剂4. 准备课堂提问和互动的问题和答案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运动生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使用PPT课件,系统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运动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5.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对生理的影响6. 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九、作业与评估1.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知识的理解2. 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3. 实验报告:组织学生提交实验操作的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4. 综合评估: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十、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2. 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4.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好准备,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拓展内容:介绍运动生理学在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中的应用2. 延伸内容:探讨运动生理学在运动康复和健康管理中的作用3. 推荐阅读:提供相关的学术文章和参考书籍,鼓励学生深入研究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体育运动和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十二、教学资源1. 资源类型:学术文章、参考书籍、视频、图片等2. 资源来源:图书馆、互联网、学术期刊等3. 如何利用资源:通过PPT课件展示、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辅助教学4. 资源共享: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学习资源和经验十三、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主动提问和解答问题2. 建议教师:注重教学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4. 建议家长: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十四、教学计划与进度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2. 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3. 教学反馈:定期与学生进行教学反馈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4.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馈和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十五、教学总结1. 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2. 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长变化,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3. 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运动生理学教案》PPT课件的十五个章节。

《运动生理学教案》课件

《运动生理学教案》课件

《运动生理学教案》课件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1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1.2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1.3 运动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2.1 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2.2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2.3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2.4 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第三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3.1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3.2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3.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4 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关联第四章:运动与呼吸系统4.1 呼吸系统的组成4.2 呼吸系统的功能4.3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4 运动与呼吸健康的关联第五章:运动与肌肉系统5.1 肌肉系统的组成5.2 肌肉系统的功能5.3 运动与肌肉力量的关系5.4 运动与肌肉耐力的关系第六章:运动与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6.2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6.3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6.4 运动与内分泌健康的关联第七章:运动与骨骼系统7.1 骨骼系统的组成7.2 骨骼系统的功能7.3 运动与骨骼健康的关系7.4 运动对骨折恢复的影响第八章:运动与免疫系统8.1 免疫系统的组成8.2 免疫系统的功能8.3 运动与免疫力的关系8.4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第九章:运动与能量代谢9.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9.2 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9.3 运动与体重管理的关系9.4 运动与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第十章:运动与心理健康10.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10.2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0.3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10.4 运动与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组成11.1 身体组成的概述11.2 体脂肪与运动的关系11.3 肌肉质量与运动的关系11.4 水分平衡与运动的关系第十二章:运动与体温调节12.1 体温调节的原理12.2 运动与体温的变化12.3 运动性中暑及其预防12.4 运动与寒冷环境下的体温保护第十三章:运动与生殖系统13.1 生殖系统的概述13.2 运动对生殖健康的影响13.3 运动与生育能力的关系13.4 运动与孕期健康的管理第十四章:运动与年龄变化14.1 随着年龄变化的生理机能14.2 运动对不同年龄段的影响14.3 青少年运动生理特点14.4 老年运动生理特点及运动建议第十五章:运动与特殊人群15.1 特殊人群运动生理概述15.2 肥胖人群的运动生理建议15.3 慢性疾病患者的运动生理考虑15.4 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生理训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实验课课程编码:xxxxx教案编写人:xxx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分析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不同运动对身体产生的生理效应。

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简介: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2. 运动生理实验装置和常用仪器介绍;3. 实验一:心率和运动的关系;4. 实验二:肌电图在运动中的应用;5. 实验三:运动的代谢效应;6. 实验四: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启发学生对运动生理实验的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实验装置和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3. 实验一:心率和运动的关系a. 实验目的:了解心率和运动的关系,探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心率的影响;b. 实验步骤:i. 学生自愿参加实验,并记录自己的静息心率;ii. 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例如快步走、慢跑等,每次持续10分钟;iii. 每次运动结束后,测量心率并记录下来;iv. 分析心率和运动强度的关系。

c. 实验讨论:学生讨论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生理机制。

4. 实验二:肌电图在运动中的应用a. 实验目的:了解肌电图在运动中的应用和原理;b. 实验步骤:i. 将肌电传感器粘贴在腓肠肌上;ii. 进行简单的运动,例如屈膝和伸膝动作;iii. 通过肌电图仪器观察和记录肌电信号变化;iv. 分析肌电信号和运动动作之间的关系。

c. 实验讨论:学生讨论肌电图的应用前景和运动肌肉控制的原理。

5. 实验三:运动的代谢效应a. 实验目的:了解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b. 实验步骤:i. 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静息代谢率;ii. 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例如步行、慢跑、跳绳等,每次持续10分钟;iii. 运动结束后,测量学生的体温和代谢率;iv. 分析运动强度、体温和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2 运动与身体功能的关系分析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影响。

探讨运动对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的作用。

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2.1 神经系统的概述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机制。

2.2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探讨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分析运动学习中神经可塑性的变化。

第三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3.1 心血管系统的概述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

3.2 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对心脏功能、血管弹性和血液循环的影响。

分析运动对血压、心率和血流量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运动与呼吸系统4.1 呼吸系统的概述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呼吸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

4.2 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对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分析运动对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的调节机制。

第五章:运动与肌肉系统5.1 肌肉系统的概述了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肌肉的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

5.2 运动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对肌肉力量、耐力和肌肉纤维类型的变化。

分析运动训练对肌肉适应性的机制。

第六章:运动与能量代谢6.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了解能量代谢的定义、测量和意义。

掌握能量代谢的三个阶段:基础代谢率、运动代谢率和恢复代谢率。

6.2 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不同强度和类型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分析运动对糖酵解、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代谢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与内分泌系统7.1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掌握运动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包括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7.2 运动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探讨运动对激素分泌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分析运动对代谢、生长和生殖功能的调控作用。

第八章:运动与免疫系统8.1 免疫系统的概述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免疫应答过程。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1.2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学习运动生理学的重要人物和贡献1.3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掌握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第二章:运动与身体机能2.1 运动与神经系统学习运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和反应过程2.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2.3 运动与呼吸系统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3.1 肌肉的生理特性学习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掌握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因素3.2 运动与肌肉力量理解肌肉力量的发展机制和训练方法学习运动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3.3 运动与肌肉耐力掌握肌肉耐力的定义和评估方法理解运动对肌肉耐力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第四章:运动与能量代谢4.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学习能量代谢的定义和意义掌握能量代谢的计算方法和指标4.2 运动与能量代谢理解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和消耗机制4.3 运动营养与能量代谢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理解运动营养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章:运动与内分泌系统5.1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和激素作用5.2 运动与激素分泌理解运动对激素分泌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和作用5.3 运动与激素调节掌握激素在运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理解运动对激素调节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这五个章节涵盖了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六章:运动与骨骼系统6.1 骨骼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学习骨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骨骼的力学特性和适应性变化6.2 运动与骨骼健康理解运动对骨骼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作用6.3 运动与骨折愈合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运动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和康复训练方法第七章:运动与免疫系统7.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免疫调节机制和免疫反应过程7.2 运动与免疫系统理解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中的作用7.3 运动与慢性疲劳掌握慢性疲劳的定义和特点理解运动对慢性疲劳的影响和康复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与心理健康8.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评估方法掌握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策略8.2 运动与心理健康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改善心理状态和预防心理疾病中的作用8.3 运动心理咨询与干预掌握运动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理解运动干预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和效果第九章:运动与遗传因素9.1 遗传学基本概念学习遗传物质的结构和传递方式掌握遗传变异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9.2 运动与遗传因素理解运动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遗传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9.3 运动与运动能力掌握运动能力的遗传因素和训练方法理解运动在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中的作用第十章: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10.1 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概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0.2 实验方法和技术理解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习运动生理学实验中各种检测手段和设备的使用10.3 运动生理学研究趋势与展望掌握运动生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补充说明: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学科。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2、掌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3、初步认识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方法4、掌握人体功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5、引发学生学习运动生理学的兴趣教学方法:讲授、作业练习重点:人体功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难点: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一、运动生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运动生理学发展历史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只有数百年的历史,而如今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群,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因此,运动生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而又生命力的学科。

1、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学的先导古希腊在研究人体机能方面起步很早,但由于宗教势力对科学的扼杀,直到16世纪,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尚无实质意义上的贡献。

解剖学是生理学的先导。

作为划时代的里程碑,1543年由A.Vesalius所著的《人体结构》改变了后人研究的方向。

尽管该书主要聚焦于各个器官的解剖学描述,但偶尔也试图解释其功能。

英国历史学家M.Foster爵士曾这样评价该书:“它不仅是现代解剖学的开端,而且也是现代生理学的开端。

它彻底终结了14个世纪的思想禁锢,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医学的复兴。

”早期的大多数生理学解释或错误百出,或模棱两可,使得人们时常认为也许这些解释由推测而来。

例如,解释肌肉如何产生力量时,由于受眼睛观察力所限,时常仅限于运动期间肌肉围度与外形的变化。

由这种观察而来的结论势必大打折扣,有时甚至笑话百出。

如H.Fabricius在1574年曾解释肌肉的收缩力存在于肌腱中而不是“肉”中。

直到荷兰科学家A.V.Leeuweehoek于1660年引入显微镜后,解剖学家才发现了单个肌纤维的存在。

但这些肌纤维是如何收缩并产生力量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揭开这个谜底花了约300年时间。

20世纪中期,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弄明白肌肉蛋白收缩的复杂机理。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课程名称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实验名称:肺通气功能测定学时数:2学时目的:学习和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测定方法。

仪器:微型肺活量测定仪、肺量计、消毒棉球、75%酒精、嘴夹分组方法:每四人为一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与统计实验内容和方法:1.肺活量的测定:仪器归零。

令受试者取站立位,竭力深吸气后,由吹气口向筒内作最大限度的呼气,记录数据,连续测量三次,取最大一次的数值作为肺活量值。

2.时间肺活量的测定:受试者取站立位,夹上鼻夹,口含橡皮吹嘴并与外界相通,作平静呼吸数次;之后,令受试者作最大限度深吸气,关闭三通开关,吸气之末屏气1-2 秒,此时开动快鼓(25mm/秒),令受试者作最快速度用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为止。

从记录纸上测定第一、第二和第三秒内呼出的气体量,并分别计算出它们各自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健康成年人第一秒平均值约为83%,第二秒约为96%,第三秒约为99%。

3.最大通气量的测定:肺量计内充入4-5 升新鲜空气,受试者取站立位,夹上鼻夹,口含橡皮吹嘴,转动三路开关,使口与肺量计相通,开动慢鼓记录平和呼吸曲线。

然后开动中速鼓(1.67mm/秒),令受试者按主试者口令在15 秒钟内尽力作最深、最快的呼吸。

根据呼吸频率与每次呼吸深度,计算出15 秒内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然后乘以4,即为最大通气注意事项:(一)受试者在测试前应了解测试指标,掌握测试方法。

(二)受试者使用吹嘴前,应进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吹筒,避免交叉感染。

(三)在测试时,要戴好口嘴及鼻夹,不要漏气。

(四)每一单项指标测完后,需平静呼吸几次,然后再测下一个指标。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二)课程名称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实验名称:运动过程中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学时数:2学时目的:掌握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及动脉血压的影响仪器:听诊器、节拍器、心率表或心率遥测仪、弹簧式血压计、电子感应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分组方法:每四人为一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与统计实验内容和方法:1.心率的测定。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等的影响。

3. 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5. 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以及运动对各个系统的影响。

2. 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以及运动对各个系统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探讨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内容。

3. 讲解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等的影响,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4. 分析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重要性。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运动生理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文章、研究案例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运动生理学的最新发展。

3. 实验室资源:如有条件,可利用实验室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实际应用。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绪论1. 学习目标: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c. 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介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c. 分析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案例4. 作业:课后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应用。

二、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1. 学习目标:掌握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b.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b. 介绍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4. 作业:通过观察运动员比赛视频,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具体作用。

三、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1. 学习目标:了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肌肉系统的组成b. 肌肉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肌肉系统的作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肌肉系统的组成b. 介绍肌肉系统的功能c. 分析运动过程中肌肉系统的作用4. 作业: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四、第四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1. 学习目标: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2. 教学内容:a.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b.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变化3. 教学活动:a. 讲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b. 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4. 作业:观察运动员在进行不同强度运动时的心血管反应。

五、第五章:运动与呼吸系统1. 学习目标: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a. 呼吸系统的组成b. 呼吸系统的功能c. 运动过程中呼吸系统的作用3. 教学活动:a. 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b. 介绍呼吸系统的功能c. 分析运动过程中呼吸系统的作用4. 作业:课后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教案名称:运动生理学基本知识教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身体锻炼对生理系统的影响;3. 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身体锻炼对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3.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说明学习运动生理学的重要性。

Step 2:身体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5分钟)1. 讲解身体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益处,如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2. 展示相关实验图表和数据,说明心血管系统在运动中的变化。

Step 3:身体锻炼对肌肉系统的影响(15分钟)1. 解释身体锻炼对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影响;2. 通过示范性活动,展示运动对肌肉的直接影响。

Step 4:身体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5分钟)1. 讲解身体锻炼对呼吸系统的益处,如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肌肉的功能等;2. 展示相关实验图表和数据,说明呼吸系统在运动中的变化。

Step 5:身体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5分钟)1. 解释身体锻炼对神经系统的益处,如改善协调能力、提高反应速度等;2. 通过示范性活动,展示运动对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

Step 6:运动与健康的关系(15分钟)1. 介绍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如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等;2. 解释运动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作用,如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

Step 7:总结与复习(10分钟)总结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

四、教学手段:1. 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递知识;2. 实验展示:通过实验图表和数据向学生展示运动对身体的影响;3. 活动示范:通过活动示范向学生展示身体锻炼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五、教学资源:1. PPT:用于讲解和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2. 实验器材:用于展示相关实验结果。

2024年《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2024年《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氧气和二氧化 碳的交换。
呼吸肌
主要包括肋间肌和膈肌,通过收缩和舒张驱动呼吸运 动。
2024/2/29
20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急性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短时间内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增加,以满足肌肉代谢的 需求。
长期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长期进行规律性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肺活量、最大通气量 和呼吸肌力量。
2024/2/29
21
长期运动训练的呼吸适应性变化
A
肺通气功能改善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提高呼吸道的通畅度,使呼吸更加顺畅。
呼吸肌力量增强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 力,使呼吸更加有力,提高呼吸效率。
B
C
肺换气功能提高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肺泡的通气/血流比 例,提高肺换气功能,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 交换更加高效。
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表 现等)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 绩占60%。
2024/2/29
6
02 运动生理学基础概念
2024/2/29
7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的学 科。
兴奋-收缩耦联
当运动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引起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细胞深处,激活肌质网释放 钙离子,触发肌肉收缩。
钙离子在骨骼肌收缩中的作用
钙离子是骨骼肌收缩的关键因素。当肌质网释放钙离子时,钙离子与细肌丝上的肌钙蛋白 结合,使其构象发生变化,暴露出与肌动蛋白结合的位点,从而启动肌肉收缩过程。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运动生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明确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提高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促进健康。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基础知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呼吸、循环、运动等,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2、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变化:通过实验和演示,讲解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3、运动对人体的影响:阐述运动对人体的积极作用,如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等。

4、运动损伤的预防:介绍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避免运动损伤。

5、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测量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加深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引言:介绍运动生理学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正文讲解:按照基础知识、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变化、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实践操作的顺序,详细讲解教学内容。

3、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结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运动生理学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根据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课后自行查阅资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生理学课程中取得收获。

六、教学资源1、教材及参考书: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自学和深入阅读。

2、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如心率监测器、呼吸仪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什么是憋气?憋气用力有何利弊?
运动生理学教案8
授课对象
体育教育(本科)
教材名称
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章节
第四章血液
教学目的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一般功能;红细胞生成调节。
熟悉:氧离曲线、缓冲作用。
了解: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教学重点
血液的组成及一般功能,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
1.掌握: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中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机制。
2.熟悉:单纯扩散。
3.了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教学重点
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
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二)易化扩散
1. 概念;非脂类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
2.特点 :不耗能、需膜蛋白质的帮助
3.类型:
(1)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2)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三)主动转运
1.概念;非脂类物质、逆浓度梯度
2.特点;消耗能量、需膜蛋白质的帮助
3.钠-钾泵的性质、作用及生理意义。
4.钙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第四节运动时合理的呼吸
1.减少呼吸道阻力
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3.与运动技术相适应
4.合理运用憋气
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思 考 题
1.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换气效果好? 5分钟
2.屏息一段时间后,肺通气量大大提高的生理机制。
3.了解:肌电图产生的原理;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教学重点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2.运动单位的动员过程
3.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教学难点
1. 终板电位的产生2.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第一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二、阐明电现象与机械现象的区分
第二节肌细胞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
一、肌肉的弹性成分
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
运动对弹性成分的影响
二、肌肉的肌肉收缩形式
缩短收缩(举例说明)
离心收缩(举例说明)
授课章节
第二章 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肌细胞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
教学目的
1.掌握:肌肉收缩形式、弹性成分的作用
2.熟悉:张力-速度关系、长度张力关系
3.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教学重点
1.张力-速度关系
2.长度-张力关系
3.弹性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张力-速度关系
2.长度-张力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2.动作电位:
(1)概念:(跨膜出现短暂可逆的电位变化)
(2)产生时的电变化;
(3)波形的特点(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4)产生的意义;
(5)特点
(二)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1.K+平衡电位 (1)产生的条件;(2)产生机制
2.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 (1)产生的条件;(2)产生机制;(3)Na+通道的特点
2.试述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什么是“全或无”现象?
运动生理学教案4

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章节
第二章 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教学目的
1.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运动单位的动员
2.熟悉: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运动单位的概念。
运动生理学教案 1
授课对象
体育教育(本科)
教材名称
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章节
绪 论
教学目的
1.掌握: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的概念。
2.熟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3.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与运动人体科学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生理与解剖的区别
授课章节
第三章呼吸
教学目的
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憋气和屏息的概念、运动时合理的呼吸。
2.熟悉:气体交换的原理,呼吸的调节机制。
3.了解:外呼吸的活动规律
教学重点
肺通气的动力 运动时合理的呼吸 呼吸的调节机制
教学难点
呼吸的调节机制胸膜腔内压概念、形成及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第三节、肌纤维类型
第四节、肌肉中感受器的功能
第五节、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
教学目的
1.掌握: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2. 熟悉: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3. 了解: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
教学重点
1。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2.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2. 氧离曲线
二、缓冲pH功能
三、保护和防御功能
小 结:1.血液组成及功能
2.细胞正常值,功能及生成调
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30分钟
思 考 题
1.血液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各自有什么作用?5分钟
2. 什么是内环境?血液是怎样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
3. 简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依据。
20分钟
15分钟
25分钟
思 考 题
1.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学好运动生理学? 5分钟
2. 怎样才能学好运动生理学?
3. 名词解释: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运动生理学教案2
授课对象
体育教育(本科)
教材名称
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氧离曲线;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第四章 血 液
第一节概述
一、体液的概念 内环境 动态平衡
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1. 血细胞比容 2.血量
三、血浆的化学成份 血浆蛋白功能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25分钟
25分钟
30分钟
思 考 题
1.为什么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收缩效果越好? 5分钟
2.肌肉弹性成分在肌肉工作起何作用?
3.肌肉张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与谁有关?为什么?
运动生理学教案6
授课对象
体育教育(本科)
教材名称
运动生理学 编著:邓树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章节
第二章 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与传导
教学目的
1.掌握: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它们的产生机制;阈电位的概念;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2.熟悉: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教学重点
1.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它们的产生机制
2.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教学难点
1. 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等长收缩(举例说明)
三、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一)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1.长度-张力曲线(前负荷)
2.最适初长度
(二)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1.张力-速度曲线(后负荷)
2.等张收缩
(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1.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
2.肌肉收缩能力的影响因素
小 结: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5分钟
2.生理研究的三个水平
3.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 生理研究的三个水平
2. 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章: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1.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回顾
2.机能与结构、形体的区分
2.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第三节 细胞的跨膜电变化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 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