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笔记(修改版)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传播学概论1、传播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

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

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3)评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它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从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出发,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

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只是把传播过程当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过程来考察,而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许多因素。

传播学大纲笔记

传播学大纲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绪论、绪论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具体地说,它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

不仅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媒介,而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总类以及人媒介之间的关系等。

2.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3.狭义的传播学则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故而也称之为大众传播学。

4.传播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有商业、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因素,其起始阶段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而进行研究的,20C五六十年代传播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代表:传播学“五大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学5W公式的创始人,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内容分析法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意见领袖”、“二级传播”等理论,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库尔特-卢因:提出“守门人”理论卡尔-霍夫兰:个人差异论,控制实验法威尔伯-斯拉姆: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美国传播学的开山鼻祖6. 传播学的研究流派(1) 经验学派:也称传统学派、实证学派,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涉取营养,将传播定位于一种行为,视传播为人们互相影响彼此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也被约翰-费斯克称之为“过程学派”。

是运用经验方法来分析社会想象的社会科学学派。

其实验室研究的特点是严格的控制与操作,相信数字测量和数字模式,重视实际经验的观察和推论,强调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规范的主要表现:(a)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b)必须提供准确的关于理论假设的佐证数据和客观材料(c)在研究出现可重复检验的普遍性情况下,归纳出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定理实证传播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美国的13项里程碑项目,其研究的重点在于传播媒介的效果。

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佩恩基金研究”是第一个真正的传播研究,20世纪20年代首次将统计方法引进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来,使得内容分析、受众研究等传播研究方法开始成型。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一、总论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3) 新闻学的发展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 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

②他提出了着名的5W专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

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

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

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着名观点。

主要着作:《人民的选择》1944(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

《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第五章芝加哥学派(1915-1935)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特别是西美尔)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

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德国人,受达尔文和斯宾塞影响,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1.共同的特征(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能在城市共同体中繁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

(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所意图的那样。

(4)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

2.库利(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3.杜威和实证哲学(1)他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因此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共同体乃是基本的。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1、信息的定义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与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第二章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与,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与,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第三章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与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2、象征符的特性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3、意义的定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4、符号意义的分类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①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②受众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③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6、传播情境的定义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8、象征性互动理论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②象征行互动理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③布鲁默: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9、象征性社会互动①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②意义交换的前提: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第四章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噪源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②内容: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4、传播过程的特点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②内容:③意义: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②内容: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与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②人际传播: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双方与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第五章第一节人内传播1、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渡边一央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生理学过程的角度〕●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播区别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2〕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3、人内传播的的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人内传播的性质合结果,也必然对其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还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是在个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传播活动.4、"主我与客我"米德、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1〕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2〕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3〕"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体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社会关系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4〕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5、"自我互动"布鲁默,美国,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2〕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3〕"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4〕"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说明,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也同自己本身进行传播.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5、"内省式思考"米德1〕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2〕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3〕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因此,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4〕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第二节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2、人际传播的动机:1)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3、"镜中我"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组织》1〕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2〕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3〕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够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面对面的传播、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4、人际传播的特点1〕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3〕双向性强,反馈与时,互动频度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4〕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是一种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传播活动.〕5、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1〕对社会来说,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2〕对个人来说,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3〕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6、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集中在: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镜中我"、"主我与客我"、"社会模仿"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与"7、社会化——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认"的过程.1〕从个人角度讲,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2〕从社会角度而言,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3〕个人观念社会化包括自我观念的形成、社会观念的形成.8、自我表达——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与低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9、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1〕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而精神传播需要物质载体,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2〕媒体即任何能够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手段.3〕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传播活动时,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的传播渠道广,手段多.人际传播,是真正意。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①传播学之父,传播学的四大先驱者一,威尔伯·施拉姆是美国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是第一个把传播学进行系统化阐述的人,而且,他不仅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的研究机构,同时也是给“传播学”命名的人。

所以,一般认为施拉姆是传播学之父。

二,四大先驱者1,拉斯韦尔。

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可谓传播学的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2,勒温。

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把关人”理论。

3,霍夫兰。

将心理实验的方法引入了传播领域。

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从而成为否定早期“子弹论”重要依据。

是通过实验法测量态度改变的程度并以此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4,拉扎斯菲尔德。

两级传播理论。

②麦克卢汉的着眼点是传播渠道……,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传播渠道。

麦克户汉主要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媒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人类有了媒介才可能从事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地球村。

区分冷热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冷煤介传递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接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种分类没有一贯的标准。

而目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③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香农韦弗模式一,赖利夫妇社会系统模式: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就是社会传播系统得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得双方即传播者与受传者都可以被瞧做就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得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她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就是孤立得,而就是分属于不同得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得运行又就是在更大得社会结构与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得,与社会得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得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得关系.(每个系统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她系统处于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有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指家庭、邻里和帝密伙伴;更大的社会系统,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社会总系统,民族或国家的系统。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传播学概论一.传播学学科特点:1.整体性2.互动性3.开放性4.综合性5.发展性二.处理好传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新闻学)不同:(1)诞生背景不同(2).研究范围不同(3)重点和路线(4)研究对象(5)研究方法传播学的产生使新闻有了理论德国的约翰。

古登堡发明了伙子印刷术,人类真正进入了印刷时代印刷机的发现为近代报刊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30年代,美国三大廉价报纸——《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世界六大传播集团:时代华纳(美)、新闻集团(美)、迪尼斯集团(美)、维亚康姆(美)、贝塔斯曼(德)、维望迪(法)世界上三大通讯社: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19世纪是文学作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电子传播三.印刷术的作用1.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传播上的特权四.电子传播时代1.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被誉为电影之父世界最早电影《工厂大门》《公车进站》《水浇园丁》2.广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台KDKA电台,在美国匹兹堡开播,标志电子媒介时代到来3.电视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BC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介的诞生4.因特网网络传播是指以一系列的高新传播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世界博客之王德拉吉5.手机媒体五.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特征:1.加速度发展(从形态上看)2.传播符号、媒介和科技量叠加状态发展3.叠加状态导致了整合性状态4.信息、知识的增长与积累越来越快(二)从结果看,每一个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三)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关系1.每次传播革命带来新机遇2.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呈正比例3.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在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4.传播优势地位导致文化优势地位第二章传播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早期的研究一.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传播”是宣传的概念二.西方关于传播的说法通信、交流、交往、沟通,非常接近现代“传播”的概念三.最早的传播研究西方:古希腊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演讲术“游说列国、说二不休”第二节传播的定义一.多种说法(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2)交流说——强调传播史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3)信息说(4)影响说二.国内专家的定义邵培仁:传播是人类借助(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及相应变化的活动张国良:传播是收发信息的行为或过程郭庆光:传播史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第三节传播的种类和特性传播分人类和非人类传播一.传播的分类(一)二分法: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着眼于传播的技术、手段(二)四分法: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自我传播:高度封闭性和隐蔽性(非社会传播)思考的随时性和随意性人际传播:交流性、反馈性最显著传播媒介丰富多样、主要是语言媒介,特别是口语媒介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最显著具有的感情色彩最浓信息保密性强组织传播:传者是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讲话的信息大多是指令性、劝导性和训导性的内容具体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模特点:一种公开的传播活动信息流动是单向的,反馈是再传播活动结束后进行是一种商业经营性质的传播活动根据使用符号不用,分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形体传播与实体传播五分法:外加跨国传播特点:1.代表国家讲话、国家代言人2.不同国家、种族、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3.信息流通不平衡4.在西方媒介发达国发起的文化侵略中,媒介欠发达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受到威胁和破坏5.传播对象主要为对象国当前或未来的精英或领导者目的:1.塑造和美化国家形象2.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3.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方针政策4.报道友好往来,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国与国的合作关系5.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传播特性1.与人的活动关系密切2.与信息的关系密切3.传播是一个过程第四节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一.传播学定义以人类信息交流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信息范围广,包括信息、意见、观念、知识、资料、数据、图像等二.研究对象人类的一切传播现象,“传播过程”研究传播,要研究人——研究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三.传播与主要研究领域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四.学习意义1.有助于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2.有助于正确解释传播现象和问题3.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性水平4.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进入中国30多年处于发展时期正确处理引进和吸收第五节传播学的来源一.三大来源1.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2.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即“三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3.以信息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二.四大先驱1.政治家拉斯韦尔2.心理学家卢同3.社会学家拉扎丝菲尔4.社会心理学霍夫兰5.传播学施拉姆三.两大学派1.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2.欧洲为典型的批判学派第三章传播学的建立第一节孕育传播学的外部条件(一)政治——选举传播学生于美国,长于美国传播学的一代理论先驱——拉扎丝菲尔得发现了“两级传播”——大众媒体。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笔记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笔记
帕克(1864-1944):杜威的学生,被西卓姆称为第一位大众传播理论家。早年从事11年新闻记者,后系统研究报刊的社会功能以及报刊与舆论的关系,1904年写成博士论文《群众与公众》。1913年芝加哥学派的理论领袖。(传播——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和看法的一种社会心理过程。其中人的理性和道德秩序取代了生理和直觉的生物秩序)率先以社会与文化体制的观点研究报纸,着重报纸对成长的移民有什么影响。1922年,发表《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库利(1864-1929):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对传播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传播与人际关系、传播的社会心理功能,以及印刷媒介与近代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等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在这个意义上,其可谓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进行理论化尝试的一位重要学者。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未给予充分关注,这与其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20年代后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1902-1980)的宣传与传播研究: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宣传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1927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一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宣传——运用象征符号来控制人们的群体态度,广义上就是运用种种表态方式以影响人们的行动的技术,这种表态的方式可多样)在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5“W”)。这一过程模式虽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缺陷,却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重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1980年还出版了《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网上对威尔伯·施拉姆的评价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在仔细地阅读了他的代表作——《传播学概论》的前三章后,对以上的评价略有体会。

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总是会搜集整合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等学科的专家在传播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介绍传播学知识,同时适当地补充自己的观点。

第一章传播是怎样发展的作者以对一千二百前在夏威夷登岸的第一批岛民的联想开篇,进而逐渐地展开。

初次看到这样的开篇,着实令人新奇不已。

第一节从“传播”的含义讲起。

作者提出“本书主要是论述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

刚看到时对作者的这一说法有点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也逐渐地有些明白起来。

人类传播是人做的某种事,它本身是没有含义的,除非是人使之有含义。

因此,在研究传播时,也需要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

作者给了“传播”一词以冗长的解释,到最后也没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刚刚接触的本人而言确实产生了一种混乱和迷茫的感觉。

第二节——传播开端,讲到传播学是从原始单细胞生物开始的,这些生物能处理某种信息,这就是传播学的实质。

第三、四、五节从语言、文字到大众传媒,沿着历史的轨迹说明传播的发展。

语言的产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步。

具有人的属性的动物把声音同某些经验或行为相联系,在使用中渐渐地把这些联系抽象化,逐步地就产生了语言。

作者认为“势必要朝一种单一的世界语发展”。

对于这一观点本人不赞同,就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而言,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

文字的发明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

作者深信文字不是在一个地方形成的,且认为是从较老的画图经验中演变出来的,在人与人之间有了较多的来往和频繁的接触之后出现的。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传播学这门学问啊,可真是有意思!它就像一个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新奇的概念和有趣的现象。

先来说说传播的类型吧。

人际传播,这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啦。

就比如说,我和我的好闺蜜一起逛街,她跟我分享最近遇到的烦心事,我呢,认真倾听,然后给她出出主意。

这过程中,我们的眼神交流、表情变化、肢体动作,甚至说话的语气,都是传播的一部分。

她可能会皱着眉头说:“哎呀,我最近可倒霉了!”那皱眉头就是一种非语言的传播,让我更能感受到她的苦恼。

而我拍拍她的肩膀说:“别担心,都会过去的!”这一拍一安慰,也是在传递关心和支持。

再讲讲群体传播。

想起上次参加的同学聚会,那场面可热闹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各自的近况。

有人兴奋地讲着自己升职加薪的好事,眉飞色舞的;有人则吐槽工作中的压力,一脸无奈。

这时候,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就发挥作用啦。

比如班长,他总能把大家的话题引导得更有方向,让讨论更加深入和有意义。

而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可能一开始只是默默听着,但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也渐渐地打开了话匣子,参与到交流中来。

大众传播更是无处不在。

每天早上打开手机,各种新闻资讯、娱乐八卦扑面而来。

电视里的广告不停地播放,试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就像那个特别魔性的洗发水广告,总是重复着那句“去屑实力派,当然XXX”,听得我都能背下来了。

还有那些热门的综艺节目,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

我记得有一次看一个选秀节目,选手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台下的观众欢呼雀跃,而我坐在沙发上,也跟着紧张激动,好像自己也置身其中一样。

组织传播也很有说道。

就拿我实习的那家公司来说吧,每周的例会那是必不可少的。

领导在上面讲着这周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我们在下面认真记录。

有时候,部门之间还会为了某个项目的方案争论不休。

有一次,为了一个新产品的推广方案,市场部和研发部的同事各执一词。

市场部觉得要突出产品的特色和优势,研发部则强调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1)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必要性:(2)语言产生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结绳、烟火、图画等方式进行的。

结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已的。

烽火戏诸侯。

(3)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美国)开始科学分析传播现象,探索传播理论。

40年代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5)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了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至此传播学也就应运而生。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二、什么是传播(一)传播1)来源: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 基本意思: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2)概念复杂性: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举的定义达126种(二)传播定义的四种类型:香农“信息”概念的引入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美)施拉姆2)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美)心理学家霍夫兰3)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传播学者贝雷尔森4)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郭庆光教授(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受者、受众)4)传受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物质决定精神交往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大众传播学通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一、什么是传播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

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

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

(“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

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E.T·霍尔。

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

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

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

表征是“不出声”。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的概念: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的社会科学学科。

- 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信息的流动,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础。

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信息的概念、特性、分类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 符号:符号的定义、功能、类型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传播过程:传播的模型、要素(如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及其相互作用。

- 传播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环境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1. 创立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等。

- 里程碑事件: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5W传播模式。

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理论发展:两级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

-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等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学科交叉: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合。

- 技术影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方法- 调查法: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内容分析法:编码、分类、量化内容特征。

2. 定性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法:访谈技巧、数据整理与分析。

- 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的应用。

- 案例分析法:案例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3. 混合研究方法- 方法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原则。

- 实践应用:如何在实际研究中运用混合方法。

四、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 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传播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研究成果:我国传播学者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 行业应用:传播学理论在新闻、广告、公关等领域的应用。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1、信息的定义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名词解释:传播: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活动3,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4,符号说:强调传播符号是流动的一般来说传播就是传授信息的行为过程,或者说事信息的流通过程,传播应当局限在那些向人们发出的带有一定意图性的并被对方接受的行为。

传播是传递,信息与交通的隐喻传播是控制与驾驭大众心灵传播是游戏给人带来快乐传播是权力,权力包括武力,操纵与说服传播是散播后现代的主义观念传播是仪式塑造文化公民创造共同经验流言与奥尔波特的流言传播方式1,流言: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2,心理学家奥尔波特:R=i x a (流言的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X证据的暖昧性)群体感染: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动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的过程。

虚拟环境与刻板印象:1,虚拟环境:李普曼1922年在他的《舆论学》里指出人类生活的两个环境里一个是客观环境,一个是蓄念环境,虚拟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揭示的环境。

2,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来笼统的看法。

恐惧诉求:是先陈述引起恐惧或焦虑的原因与现象,令观众不安,最后再说明如何去解除焦虑以诱导观众接受传播者说服。

偏倚时间媒介与偏倚空间媒介:媒介可以分为时间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为重点的媒介,1,时间性媒介具有耐久性,较适合于克服时间的障碍,但不适合携带流转:如砖头,粘土2,空间媒介较轻,容易运送,较合适克服空间障碍,但不便于保存,没有持久性,如:电报广播,睡眠效应: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的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内容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休眠”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的说服效果充分表现。

信息:1,信息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从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能量守恒,物质不可变)2,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即表述,3,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这是狭义的围观定义)传播制度:1,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一、选择题:1、符号的基本功能。

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2、二战以后美国把传播学最发达。

3、把关人是库尔特·卢因(美)提出的。

4、哈特把有史以来的媒介划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3)机器媒介系统。

5、赖特的第四种功能。

提供娱乐。

6、20世纪30年代研究传播的效果的核心。

“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7、首次从科学的角度整理总结以往传播学的学者。

施拉姆8、控制论模式有几种代表性。

(???)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9、拉斯韦尔的5W模式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10、麦克卢汉电视是冷媒介,报纸是热媒介。

11、“知沟”理论导致人类知识沟不断扩大的原因。

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12、主我客我提出者。

G.H.米德(美)13、镜中人提出者。

C.H.库利(美)14、拉斯韦尔提出被赖特把什么改成社会化。

文化传递功能15、传播的螺旋的核心观点。

效果观。

(???)16、麦克罗汉理论的中心点。

媒介即讯息。

17、反馈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哪一模式。

控制论模式。

18、新闻框架的四种功能。

(1)提供问题定义;(2)阐释事件原因;(3)提供道德评价;(4)示意解决方案。

19、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可将传播过程分为哪三种主要模式?(1)线性传播模式;(2)控制论传播模式;(3)系统论传播模式。

二、名词解释: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议程设置功能: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

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4、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5、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传播学概论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听课笔记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5.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第一篇: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

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

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

”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

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

(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传播: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刻板成见:人们持有的固定、简单化的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选择的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们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意见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理论》笔记(修改版)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景象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一、大众传播的概念新技术的变化带来对大众传播定义的质疑。

1.大众传播的特征:(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新的媒介环境1.信息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2.在线服务3.因特网(Internet):主要将许多计算机链接在一起的一个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用于连续的电子信息传递,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递以及个人或计算机群之间的双向传播。

浏览器软件:马赛克(Mosaic)、网景(Netscape)使网上资料更易于接触。

三种普遍使用形式:(1)电子邮件(E-mail)(2)新闻组和邮递名录(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对一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和看法。

新闻组允许消息的消费者对消息作出迅速反馈,优于报纸和杂志。

(3)万维网(WWW):一个计算机系统群,在该群中许多计算机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被多个其他计算机获取。

现在的网络用页(page)来形容。

对网址的访问数量通常通过“点击次数”(hits)来衡量,也就是网址被用户敲击的次数。

如何发挥商业部门网址的最大用途:最好的网址不应该仅仅把广告者的消息硬塞给用户,而应是互动的,网址应提供给用户许多途径,介入在线活动和资源之中。

对因特网的批判:(1)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变会导致语言的枯竭。

电报式的“苍白语言”(2)迫使人们离开真实世界,代替真实社交,例如虚拟社群。

(3)关于品味、伦理、合法性等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络上的诽谤。

(4)相比于报纸或杂志上印刷发表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的真实性没有经过核实。

(5)并非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

4.代理人:电脑机器人、电脑代理人、数字化管家等形式,帮助人类对可利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它们会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帮助用户搜索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等。

5.新式新闻:一方面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如总统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

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将政治新闻做得有趣些;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旧式新闻与新式新闻的区别:1)形式:旧式新闻主要在三个电视网晚间新闻播出,在三家主要的新闻期刊以及普通日报上登载;新式则以电视节目方式出现。

2)呈现给候选人不同问题。

3)新式在传送的时效性和报道的主动性上优于旧式。

4)就人们从新闻中获取政治竞选的信息并产生激动的信念而言,旧式比新式与此更加相关。

6.广告的变化:大众媒介广告正在向数据库市场营销方向转变,挨次过程中,广告商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甄别潜在买主,然后施加直接的促销广告。

(目标更明确,与传统广告四处撒网的方式不同)三、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1.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有意或无意的效果。

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早期认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强大影响力,如子弹理论,皮下注射器理论;中期新的观点认为,大众传播消息的威力比人们预料的要小得多,如有限效果模式;更新的研究恢复了大众传播的不分威力,如议程设置假说、教养理论、适度效果、沉默的螺旋等。

Eg传播效果阶级模式(P14:认知、情感、意愿)2.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即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这个思路承认受众扮演着更为能动的角色。

一个因素是认知信息和信息处理方法,另一个因素是传播技术的转变,转向较不集中的、用户选择权更大的、传播内容更加多样的和个人使用者更能动地介入传播内容的技术。

3.解释用大众传播学习的机制:如社会学习思想4.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大众传播理论发生的变化1.比以往更强调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

随着向更新型传播媒介的转化,受众行为的重要作用将变得清晰。

2.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a.自变量由说服变量(如消息来源可信度)向表述概念(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

b.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

c.对船舶结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包括我们建构关于事件的图解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

3.传播技术的改变要求研究者以超越特定媒介或技术细节的方式将传播理论公式化。

4.由强调传播的效果向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转变。

五、媒介环境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

【05年论述15分:试述当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出了哪些理论课题?】(1)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本性的?知识从存在于图书馆书架上和书本中变成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互相链接的一条条信息。

这种超文本信息是一种可能产生重要后果的方式,它改变了知识的基本结构。

(2)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本性的?网络传播有着微妙但却重要的效果:新的媒介改变着我们,将我们带入一个高智能的社会。

由于我们可以采用直接的、合作的方式将我们的思想成果与其他人共享,这样,网络的人的智能生产率就将成倍增长,因为它是与联网的其他人的智能生产率朴素增殖的。

(3)当我们离开报纸、杂志等独家印刷媒介时,我们可能正在失去印刷物,那么印刷物的用处(或目的)是什么?我们用口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会不会受到损害。

(4)网上报纸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尽管一些作家认为,网上报纸并不是报纸转变的真正方向,但它似乎是一个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进程。

第二篇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第二章科学的方法1、科学方法之前,建构真理的方法:固守:认为总是持有的信念便是正确的。

家庭、社会、和同伴的强化及经常的重复支持了我们的固有信念。

权威:当我们对我们的信仰认同不再一致时,我们常常转向权威,求助于他们的支持。

我们认为他们比我们自己甚至其他所有人都要“有能力”而且“可信”。

直觉:无论我们求助的思想来源多么的权威,但它们个人意见往往是不一致的。

于是,我们转而依靠我们的直觉。

直觉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影响或“常识”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存偏见,如果我们采用的措施是可信而且有效的,如果我们的发现是能够验证的,我们就比相信自己的直觉、依赖于权威的判断或凭借着固守的信念更可能接近“真实”。

2、科学的累积性:即科学的建立在前人所有工作的基础之上的。

其本质是可传达性,即具有克服地理、语言障碍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差异的能力。

这部分是因为科学是将现实抽象化了的。

任何一种学科的特定语汇都是由这些抽象词语组成的。

为使累积现象发生,学者们必须共享研究的方法或方向,至少是拥有共同的学术价值观。

即“独立、客观、非情绪化及非伦理束缚的”。

科学只解决“是什么”,而不关注价值观。

3、对真实的科学概括:科学家通过对有关真实的概括(假说)进行反复的检验,直到获得足够的证据,可以把这些假说称为暂时性定律。

对科学概括的检验是通过有控制的观察来完成的。

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证实性是监督欺骗和偏见的卫士4、科学探索的过程:归纳法:用观察到的特殊或特定例子得出一般性结论或通则的方法,也称经验论。

演绎法:开始于抽象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特殊的例子,也称逻辑法或唯理论。

理论与模式:理论:为对经验性测试进行新观察而提出一套有序相关的概括系统。

模式:对真实世界理论化、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切记:模式不是一种用于概括和解释的工具。

两者区别:模式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它通常试图指出在过程或现象中最紧要的部分。

建立理论一般是用来解释传播现象的,而建立模式不过用来描述传播现象。

5、经验资料的取得(重点)(1)调查研究法:是对一部分人或特定“人口”样本的研究。

根据统计学原理,从样本中得出的概括可以推广到全体人口,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和可信性。

包括抽样调查法和普查法。

抽样调查法比对所有人口进行的普查花费少,而且可以对任何所给样本进行统计计算,但只能对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的可能发生性(叫做“置信区间”)做出概括。

普查法可以根据世纪人口参数作出判断。

对样本的调查法还通过相关统计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

通常研究者不能在实验中操纵自己感兴趣的变量。

抽样调查法要考虑某一特征不同的人和他们不同的特定行为并进行比较。

(2)内容分析法【03年名解】: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是对特定传播者的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工具。

是调查者对他们自己选择的某时某地的传播产品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化、系统化和数量化的描述”。

具体操作:在选出想要调查的问题或想要检验的假说后,做内容分析者必须确定想要嗲差的对象主体。

如果对象主体很大,就要像抽样调查一样进行取样。

接下来必须确定分析信息内容的范畴,并且根据客观的规则对样本的内容进行编码。

经过编码的内容必须以某种方法分裂等级加以区别,从而得出不同的分数。

这些分数必须加以分析,并根据那些经过检验的概念或理论解释得到的结果。

【(05年简答,10分)调研法和内分法的异同:】同:一是都是客观的科学的经验资料取得的方法。

二是都是通过对一定样本的研究、概括得出一定结论再推广到全体的方法。

三是都是主要采取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准确性。

异:对象不同:调法的对象是“人”,在传播学里主要是指报纸的读者、电视观众、杂志订阅者等;而内法的对象是以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为研究对象。

方法不同:调法主要是通过对象对先前制定好的调查问卷的回答进行分析研究。

而内法主要是通过对选定的信息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3)实验设计(未考过,重视):是处理因果关系问题的传统方法。

实验包含了实验者对变量的控制或操纵,以及用公正和系统的方法观察或测量的结果。

经典的实验将回答一种变量(自变量)是否或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另处一个变量(因变量)的问题。

经典实验研究采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两个配对的组,其中一个组施于实验变量,即为实验组,另一组就是不施任何实验变量的控制组。

当实验组接受了需要测试的变量后,再对两组进行观察和测量,他们之间发生的区别便可以认为是由实验处理所造成的效果。

实验法的优点:允许实验者进行控制,并提供内在的严格逻辑。

缺点:由于实验是人为的,或设计的场景过于简化,有时与“真实”世界不符。

以及其他一些综合因素,从实验设计和从调查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往往互相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