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
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
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
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西邻巢湖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含山方言点分属江淮官话洪巢片。
一、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主要将含山亲属称谓词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长辈亲属称谓含山方言中管外公外婆以及爷爷奶奶的父母亲叫“老太”,男性就叫“男老太”,女性就叫“女老太”。
至于爷爷奶奶的那一辈,含山方言管爷爷叫“爹爹”,管外公叫“家公”或“阿公”,管外婆叫“家婆”或“阿婆”。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或“大舅母”,“大孃”、“大姨父”,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二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称为“大大”、“二爷”、“三爷”,伯母也按长幼排序,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也可称“二婶”、“三婶”或“二姥”或“三姥”等。
2、平辈亲属称谓称呼对象面称背称妻称名女人、老婆、家属夫称名男人、老公、家属内兄哥哥内弟称名弟大姨子姐大姐小姨子称名小妹哥哥哥哥嫂子嫂子嫂子姐姐姐姐姐夫哥姐夫妹妹称名妹妹妹夫称名妹夫堂兄哥哥堂弟称名堂弟堂姐姐姐、堂姐堂妹称名妹妹、堂妹表兄哥哥、表哥表嫂表嫂表嫂表姐姐表姐、姐表妹称名妹、表妹弟弟称名弟弟、表弟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面称上女的都叫“姐”,男的叫“哥”,对于比自己年轻的,面称都直接叫名字。
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如“表姐”,指姨表姐姐。
3、晚辈亲属称谓称呼对象面称背称儿子称名儿子女儿称名丫头大儿子称名大侠子小儿子称名小侠子儿媳妇小+姓、称名小+姓、称名、媳妇女婿称名女婿孙子称名、孙子孙子孙媳妇称名孙媳妇重孙称名、外孙重孙外孙称名外孙外甥称名外甥外甥女称名外甥女侄子称名侄子侄女称名侄女内侄称名侄子内侄女称名侄女含山方言通常将普通话中的“儿子”称为“侠子”,多人的话称为“侠们”,“女儿”称为“丫头”,而普通话中的“丫头”指未婚的女性,则没有“侠”这个称呼。
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
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直系亲属鼻祖:远祖父的父亲称为“鼻祖父”。
远祖:太祖父的父亲称为“远祖父”。
太祖:烈祖父的父亲称为“太祖父”。
烈祖:天祖父的父亲称为“烈祖父”。
天祖:高祖父的父亲称为“天祖父”。
高祖:祖父的祖父称为“高祖父”。
祖父的祖母称为“高祖母”。
曾祖: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父”。
祖父的母亲称为“曾祖母”。
祖:父亲的父亲称为“祖父”,口语称“爷爷”。
父亲的母亲称为“祖母”,口语称“奶奶”。
父母:称为“父亲”。
父亲妻子成为“母亲”。
自己子: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子”、“女”。
子的妻子,称为“媳”;女的丈夫称为“女婿”。
孙:子女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孙”、“孙女”。
孙的妻子称为“孙媳”;孙女的丈夫称为“孙女婿”。
曾孙:孙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曾孙”、“曾孙女”。
玄孙:曾孙子女称为“玄孙”。
来孙:玄孙子女称为“来孙”。
孙:来孙子女称为“孙”。
仍孙:孙子女称为“仍孙”。
云孙:仍孙子女称为“云孙”。
耳孙:云孙子女称为“耳孙”。
兄弟姐妹同一父母的其他子女,合称为“兄弟姐妹”,又称“同胞兄弟姐妹”。
兄: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兄”。
兄的妻子称为“嫂”。
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弟: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幼者称为“弟”。
弟的妻子称为“弟媳”,或偏口语化称为“婶子”。
姐: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成为“姐”。
姐的丈夫称为“姐夫”。
妹: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成为“妹”。
妹的丈夫称为“妹夫”。
父之兄弟姐妹伯父:祖父的儿子中,比父亲年长者称为“伯父”。
伯父的妻子称为“伯母”。
叔父:祖父的儿子中,比父亲年幼者称为“叔父”。
叔父的妻子称为“叔母”,或偏口语化称为“婶”。
姑母:祖父的女儿称为“姑母”。
姑母的丈夫称为“姑丈”。
兄弟姐妹之子女侄:对于男性,兄弟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侄”、“侄女”。
外甥:对于男性,姐妹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外甥”、“外甥女”。
内侄:对于女性(包括其夫),兄弟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内侄”、“内侄女”。
亲属称谓
文献名称: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前言: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的复杂多样。
山西方言亲属称谓内部差异之大,是与山西历史的行政区域划分、自然地理等方面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文对山西全省的106个方言点的亲属称谓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较具体地描写了这些亲属称谓在山西全省的分布情况。
一方面从称谓类型的角度,分析了山西方言主要的亲属称谓词,同时,还进行了历时的比较,探讨了这些亲属称谓词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
把共时的描写历时化,也就是说,在共时的平面中看到不同时代的称谓词,或一个称谓词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另一方面,从山西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出发,分析了亲属称谓系统在语音上、称谓方式上和其他方面的特点,可以对山西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另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与粤语、客赣方言的一些亲属称谓词进行了比较,发现山西方言的亲属称谓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一些南方系亲属称谓比较典型的称谓词在山西方言都有保留。
如称呼外祖父、外祖母为“外公”、“外婆”等。
山西方言亲属称谓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利用“变读”构成不同的称谓词。
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的复杂多样,一定会为汉语方言亲...Shanxi province is located around the middle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on the east of Loess Altiplanto. Its northern Great Wall borders o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momous Region. Its exceptive location results in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kinship terms in Shanxi diale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106 kinds of kinship terms throughout the province and description their distribution in detail. Meanwhile we study these文献名称:汉语亲属称谓研究汉语亲属称谓及其泛化使用:类型、成因和功能/p-74783431.html近十年来汉语称谓词语研究概况及分析方言是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汉语方言的研究成了热门话题。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素材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的冀鲁官话。
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
重秩序:“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秩序,是政治统治和家政管理的根本。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长幼有序,老少分明,具有严格的秩序性。
对长辈和对晚辈,突出辈份,老少分明。
如,对长辈,称父亲为“爷”、“爹”、“爸”、“达”,母亲为“娘”、“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其上每长一辈,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父为“老老爷爷”,高祖母为“老老奶奶”。
对晚辈,称子为“儿”,女为“闺女”,子之子为“孙子”,子之女为“孙女”,其下每下一辈,加一“重”字以示区别:重孙子、重孙女;重重孙子、重孙女。
对同辈,非常注重排行,长幼有序。
如,称祖父的兄弟姐妹为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大姑、二姑、三姑;称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哥、二哥、三哥、大姐、二姐、三姐。
他们的配偶,也按他们的排行称之为“大奶奶”、“大姑老爷”、“大娘”、“大姑夫”、“大嫂”、“大姐夫”。
有的地方如胶东,次序更为齐整,称父亲为“大”、“爹”、“爸”,称伯父则为“大大”、“大爹”、“大爸”,叔父则为“二大”、“二爹”、“二爸”。
有的家族三代四代之内的同代人,全按一个顺序排下来,显得人丁非常兴旺,势力非常庞大,家族统治非常严密。
对于晚辈,最普通的现象是,在乳名和称呼中强调其次序性,如“老×”、“×份里”、“×儿”、“×闺女”。
在处理家庭问题上,长者说了算,老大说了算,显示了称谓秩序性的权威。
宗亲、外亲各成体系。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在体系上体现了讲秩序和讲人伦,它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以“尊”和“亲”为标准,形成了四大亲属称谓体系:一是父系亲属称谓,二是母系亲属称谓,三是夫系亲属称谓,四是妻系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表
常用亲属称谓表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兄弟姐妹亲属夫家亲属妻家亲属晚辈亲属两人以上合称呼对单位和社会人员称呼恋爱、婚后书信称呼对殁后人称呼客套语称呼二人见面称:“你好”、“您好”(回称:“你好”、“您好”)。
初次见面称:“久仰”。
(回称:“久仰”)久别重逢称:“久违”(回称:“久违”、“好久不见”)。
看望他人称:“拜访”(回称:“别客气”)。
客人到来称:“欢迎”、“请进”(回称:“打扰”)。
客人进门称:“请进”(回称:“谢谢”)。
招待远客称:“洗尘”、“接风”(回称:“不必”)。
望客亲临称:“望移玉趾”(回称:“遵命”)。
瞩客亲至称:“欢迎光临”、“惠然肯来”(回称:“从命”)。
陪同客人称:“奉陪”(回称:“不客气”)。
中途退走称:“失陪”(回称:“请便”)。
客人归去称:“告辞”(回称:“怠慢”、“对不起”)。
送客出门称:“慢走”、“走好”(回称:“留步”)。
与客握别称:“再见”、“有空多来”(回称:“再见”)。
受人之赐称:“谢谢”、“感谢”(回称:“不谢”)。
受人深恩称:“雨露之恩”(回称:“不敢当”)。
谢人恩泽称:“河润”(回称:“过奖了”)。
感救命恩称:“再造”、“没齿不忘”(回称:“应该做的”)。
感德难忘称:“铭心镂骨”(回称:“不必”)。
知恩必报称:“结草衔环”(回称:“不敢当”)。
请人看稿称:“阅示”、“阅批”(回称:“拜读”)。
请人改稿称:“斧正”(回称:班门弄斧”)。
请人评论称:“指教”、“指点”(回称:“互相学习”)。
请人指路称:“请问”、“借问”(回称:“请讲”)。
请人解惑称:“指导”、“赐教”(回称:“共商”)。
受人教导称:“茅塞顿开”(回称:“过奖”)。
受人益言称:“药石”、“箴规”(回称:“过奖”)。
求人办事称:“拜托”、“鼎助”(回称:“应该”、“照办”)。
请求解难称:“恳求”、“恳请”(回称:“尽力”、“效劳”)。
请人回信称:“敬祈示复”(回称:“遵嘱”)。
请人寄信称:“辱承华翰”(回称:“过奖”)。
家庭称谓(仅供借鉴)
家庭称谓女男称母父双亲当面口头叫“妈爸”、“二老”、“爹娘”等。
书面或对外人时称“双亲”、“二老爹娘”、“二老”“父母”“爹娘”等。
子女称母亲口头上当面叫“妈”、“娘”、“妈妈”。
字面上或是对外人说时称之为“母亲”、“家母”、“我妈”“老母亲”“老娘”“老太太”“老妈”、“高堂”等。
子女称父亲口头当面称呼是:“爸爸”、“爹”、“大大”,“爸爸”的称呼在城市中普遍,而“爹”、“大大”在山西的农村中普遍,少数地方还会称呼爸爸叫“父”。
字面上或对外人称父亲为“爸爸”、“父亲”、“家父”、“高堂”、“老爷子”、“老爹”、“老人家”、“老头子”等等。
孙子称外祖母口称当面称呼为“姥姥”、“姥娘”、“外婆”。
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为“外祖母”、“姥姥”、“外婆”。
孙子称祖母口称当面称呼为“奶奶”、“奶娘”。
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为“祖母”、“奶奶”。
孙子称外祖父口称当面称呼为“姥爷”、“姥爹”、“爷爷”、“老爷”、“外公”。
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为“外祖父”、“姥爷”、“外公”。
孙子称祖父口称当面称呼为“奶爷”、“奶爹”、“爷爷”、“老爷”。
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为“祖父”、“奶爷”。
甥儿称姨母口称当面称呼为“姨妈”、“姨娘”、“母姨”、“大娘”、“大妈”等。
书面或对外人称“姨母”。
侄儿称姑母口称当面称呼为“姑妈”、“姑娘”、“父姑”、“大娘”、“大妈”等。
书面或对外人称“姑母”。
侄儿称叔父口称当面称呼为“叔爸”、“叔爹”、“父叔”、“大爹”、“大爸”等。
书面或对外人称“叔父”。
甥儿称舅父口称当面称呼为“舅爸”、“舅爹”、“母舅”、“大爹”、“大爸”等。
书面或对外人称“舅父”。
曾孙(8种不同类型的曾孙)称曾祖(4位曾祖父,4位曾祖母)口称当面称呼曾祖父为“太爷”、“祖奶爷”、“祖姥爷”、“祖老爷”、“太爷爷”、“祖公”,书面或对外人称之为“曾祖父”。
口称当面称呼曾祖母为“太太”、“祖奶奶”、“祖姥姥”、“太姥姥”、“太奶奶”、“祖婆”,书面或对外人称之为“曾祖母”。
中国亲属称谓详解及图例
中国亲属称谓详解及图例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
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
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外甥和侄子的区别你知道吗?父亲亲戚的孩子都是“堂兄妹”吗?中国人的亲戚关系还真不是一般的复杂,以上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不然,微博上这张“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也不会如此火爆,被网友争相转发近2万次,评论几千条。
有人说这张图来得太及时了,过年必备啊。
这张图可以让你叫对亲戚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不是一般的复杂,在当前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现实社会里,除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外,再就没有其他亲属了,称谓很是简单。
可是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称谓就复杂多了。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快失传的东西,收藏一下吧,省得叫错了!”近来,不少热门微博都发布了这张图,转发率都很高。
这张图非常直观和清楚,一下就能看明白。
下面还配有表格,分称呼对象,称呼,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等详细说明,另外还有一些补充说明。
这张图让不少网友产生了共鸣,也可以说解救了不少网友,你看,“木木川oO”就发自肺腑地大叫:“天哪!我太需要啦!家里亲戚乱喊乱叫好丢脸!”网友“小進-王”说:“这个必须转,我一直就搞不清楚亲戚关系,唉,从小就那样,见了,不知道如何称呼,赶紧走人。
”“翾Kevin”也表示:“总是叫错,除了经常叫的。
”“蒋玥Claire”说:“家里人太多了,是应该转个学习一下!”网友“赵庆伟”也深有同感:“小时候傻不拉几的都分不清楚亲戚怎么叫。
”署名为“爱就_个字”的网友很直接地表示:“最搞不懂这些东西了!”“蕾蕾-lillian”有些羞涩地说:“确实不会。
亲属关系称呼(内容分享)
亲属关系称谓亲属称谓父亲,俗称爹、爸爸,少数亦称“大”、“大大”或“叔”;母亲,俗称娘、妈。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俗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孙女。
父亲的祖父、祖母,称曾祖父、曾祖母,俗称老爷爷、老奶奶;自称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兄、嫂、弟、弟媳,称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俗称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婶婶);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姑母、姑父,俗称姑姑(阳谷等地叫妈妈或姑娘)、姑父;自称侄、侄女。
父亲弟兄(即叔叔、伯伯)的子女,称叔伯兄弟、叔伯姐妹,但面称多为哥、姐、弟、妹。
父亲姐妹(即姑母)的儿女,称姑表兄妹,但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俗称姥爷,姥娘;自称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祖父、祖母,称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俗称老姥爷、老姥娘;自称曾外孙、曾外孙女。
母亲的兄、嫂、弟、弟媳,称舅舅、妗子;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姨母、姨父,俗称大姨、大姨父、小姨、小姨父;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姐妹(即姨母)的儿女,称姨表兄妹,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丈夫的父母,称公公、婆婆,主要用于向别人介绍,而直接称呼公婆时,一般与丈夫称呼相同,也有用自己儿女的口吻称公、婆为他(她)爷爷、奶奶的,自称儿媳妇。
丈夫,俗称老头子、俺那口子、孩子他(她)爹、爸,现多直呼其名。
丈夫的兄、弟,称老大伯、小叔子,当面称哥、弟;弟兄的妻子同称妯娌。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俗称大爷、大娘,现城镇青年婚后直称爸、妈;自称女婿。
妻子,俗称家里人、老婆子、孩子他娘(妈),现多直呼其名。
妻子的兄、弟、姐、妹,俗称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见面称哥、弟、姐、妹;其姐、妹的丈夫,俗称两乔、连襟,见面时称姐夫、妹夫,或哥、弟。
儿女亲家之间,互相尊称为大哥、大嫂。
父、母再婚后,子女称其再婚另一方为继父、继母,俗称晚爹、晚娘,或后爹、后娘,一般直称爹、娘,或爸、妈,忌称后爹、后娘。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研究现状和问题
研究现状
目前对《世说新语》中的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涉及词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
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亲属称谓词的复杂多样性、时代变迁对亲属称谓词的影响等,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不同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亲属称谓词在《世说新语》中并未出现,如现代汉语中的“姑姑”、“舅舅” 、“阿姨”等。同时,《世说新语》中还存在一些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的亲属称谓词,如“阿兄” 、“阿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古代汉语的比较
相同点
与古代汉语相比,《世说新语》中的亲属 称谓词同样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且体现 了严格的等级观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要点二
创新点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世说新 语》中亲属称谓词的研究,不仅关注单个亲属称谓词的 词义和用法,还从整体上探讨了亲属称谓词的系统性和 复杂性;同时结合历史比较法,将《世说新语》中的亲 属称谓词与其他文献资料中的亲属称谓词进行比较研究 ,更全面地揭示了古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 究
2023-10-29
目录
•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概述 •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分类研究 •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用法研究 •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比较研究 •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演变研究 • 结论和展望
01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 概述
研究背景和意义
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性
要点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语言学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具体而言,通过查阅 相关文献资料,对《世说新语》中的亲属称谓词进行深 入分析和研究;运用语言学分析法对其语法、语义和语 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比较法,将《世说新 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与同时代其他文献资料中的亲属称 谓词进行比较研究。
农村亲属关系称谓表
农村亲属关系称谓表在农村,亲属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牵挂、一种情感的表达。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农村亲属关系称谓。
1. 父亲:对于我们来说,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我们的榜样和引路人。
他们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给予我们无尽的爱和关怀。
2. 母亲:母亲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是我们的港湾和依靠。
她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给予我们温暖和关爱。
3. 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与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
他们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爷爷:爷爷是家族的长辈,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智慧和经验丰富。
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给予我们智慧和指导。
5. 奶奶:奶奶是家庭的慈祥长辈,她们温柔和蔼,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和温暖。
她们是我们的守护神,为我们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
6. 外公:外公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他们给予我们关爱和鼓励。
他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为我们提供支持和保护。
7. 外婆:外婆是我们的智者和知己,她们给予我们智慧和关怀。
她们是我们的忠实伙伴,为我们提供无尽的爱和温暖。
8. 叔叔:叔叔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他们给予我们关爱和指导。
他们是我们的靠山,为我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9. 阿姨:阿姨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她们给予我们关爱和照顾。
她们是我们的知己,为我们提供无尽的支持和帮助。
10. 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是我们的亲人和好友,他们陪伴我们一起成长,分享快乐和悲伤。
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
11. 表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是我们的亲人和伙伴,他们与我们有着亲密的关系。
他们是我们的知己,为我们提供无尽的支持和帮助。
农村亲属关系称谓表中的每一个称谓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和情感。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家庭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纽带。
在农村,亲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也代表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亲人,感恩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亲属关系称谓一览表
亲属关系称谓一览表亲属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人们通过亲属关系来界定彼此之间的亲近程度和社会地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亲属关系的称谓也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份亲属关系称谓一览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父系亲属关系称谓1. 父亲:指男性的亲生父亲或养父。
2. 爸爸:指父亲的亲昵称呼。
3. 爹爹:指父亲的亲昵称呼,多见于北方方言。
4. 父亲的父亲:祖父,也称爷爷。
5. 父亲的母亲:祖母,也称奶奶。
二、母系亲属关系称谓1. 母亲:指女性的亲生母亲或养母。
2. 妈妈:指母亲的亲昵称呼。
3. 娘亲:指母亲的亲昵称呼,多见于北方方言。
4. 母亲的父亲:外祖父,也称外公。
5. 母亲的母亲:外祖母,也称外婆。
三、兄弟姐妹关系称谓1. 兄长:指男性的同父或同母的年长兄弟。
2. 弟弟:指男性的同父或同母的年幼兄弟。
3. 哥哥:指男性的亲属的亲昵称呼,也可用于指非亲属的亲昵称呼。
4. 弟弟:指男性的亲属的亲昵称呼,也可用于指非亲属的亲昵称呼。
5. 姐姐:指女性的亲属的亲昵称呼,也可用于指非亲属的亲昵称呼。
6. 妹妹:指女性的亲属的亲昵称呼,也可用于指非亲属的亲昵称呼。
7. 兄弟姐妹的父亲:父亲。
8. 兄弟姐妹的母亲:母亲。
四、夫妻关系称谓1. 丈夫:指已婚男性的称谓。
2. 妻子:指已婚女性的称谓。
3. 老公:指丈夫的亲昵称呼。
4. 老婆:指妻子的亲昵称呼。
5. 丈夫的父亲:公公。
6. 丈夫的母亲:婆婆。
7. 妻子的父亲:岳父。
8. 妻子的母亲:岳母。
五、亲戚关系称谓1. 祖父:指父亲的父亲。
2. 祖母:指父亲的母亲。
3. 外祖父:指母亲的父亲。
4. 外祖母:指母亲的母亲。
5. 堂兄弟/堂姐妹:指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
6. 表兄弟/表姐妹:指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子女。
7. 姑姑:指父亲的姐妹。
8. 叔叔:指父亲的兄弟。
9. 舅舅:指母亲的兄弟。
10. 姨妈:指母亲的姐妹。
11. 姐夫:指姐姐的丈夫。
12. 妹夫:指妹妹的丈夫。
亲属称谓的意思
亲属称谓的意思亲属称谓,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语言中,亲属称谓十分丰富,其来源也是很复杂的。
例如表兄弟姐妹之间就有从外国传入的“蛮子”、“番人”等;又如表亲戚,实际上就是姑舅亲;再如连襟,就是夫妻双方各自的丈夫之间互相称呼对方为“连襟”。
亲属关系:母亲大。
从古至今,母亲的地位都非常高。
如果不孝敬父母,被说成“不肖”,甚至于大逆不道,要治罪的。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把“孝”作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在古代,对于长辈没有直接用“爹”称呼的。
按照《尔雅》的记载:“爹,父也。
”孔颖达疏解:“是言父当称‘爹’者,谓尊卑殊异也。
”(释文:“是言父当称‘爹’者,谓尊卑殊异也。
”)如果平辈中年纪大的叫“爹”,那么,平辈之间便不能相互称呼了。
所以,“老爹”一词可以理解为同辈之间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现代汉语“爹”字的含义和古代一样。
还有这一次,李某下乡进行学术交流。
在外面吃饭时,他的同事张三多喝了点酒,没经领导批准,擅自带着酒菜回家吃。
领导知道后,虽然没有怪罪,但不久后,又给李某打电话说,你对张三有意见,没想到他竟拿着你的筷子夹我家的黄瓜。
李某听后很气愤,连夜开车赶到县城找到了那位张三,质问他为什么使用自己的筷子?为什么要拿着领导的筷子去吃他家的黄瓜?张三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县里的卫生监督局前几天公布了各乡镇的检查结果,张三所在的农场不合格,因而限期整改,领导让他写一份检讨,并向领导说明情况,张三立即拿出笔纸写了起来。
领导一看,写得全是网络用语,便说:“看来你心情不错啊!”张三却没有笑。
第二天一大早,张三将检讨交给了领导。
领导看了一眼,竟然拍案大怒:“你小子倒挺聪明!”李某听后,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我国有五千年历史,历史上的官衔,数不胜数。
一般百姓平时是不能随便叫官衔的,只有在遇到皇帝的时候,比如圣旨上写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时候,官员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必须按官衔来读。
如果冒犯了君主,或者叫错了官衔,被砍头是很平常的事情。
汉语亲属称谓大全
汉语亲属称谓大全
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尔雅·释亲》曰:“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又曰:“己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
(1)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2)下九代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需要说明的是:自己,简称“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素材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的冀鲁官话。
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
重秩序:“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秩序,是政治统治和家政管理的根本。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长幼有序,老少分明,具有严格的秩序性。
对长辈和对晚辈,突出辈份,老少分明。
如,对长辈,称父亲为“爷”、“爹”、“爸”、“达”,母亲为“娘”、“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其上每长一辈,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父为“老老爷爷”,高祖母为“老老奶奶”。
对晚辈,称子为“儿”,女为“闺女”,子之子为“孙子”,子之女为“孙女”,其下每下一辈,加一“重”字以示区别:重孙子、重孙女;重重孙子、重孙女。
对同辈,非常注重排行,长幼有序。
如,称祖父的兄弟姐妹为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大姑、二姑、三姑;称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哥、二哥、三哥、大姐、二姐、三姐。
他们的配偶,也按他们的排行称之为“大奶奶”、“大姑老爷”、“大娘”、“大姑夫”、“大嫂”、“大姐夫”。
有的地方如胶东,次序更为齐整,称父亲为“大”、“爹”、“爸”,称伯父则为“大大”、“大爹”、“大爸”,叔父则为“二大”、“二爹”、“二爸”。
有的家族三代四代之内的同代人,全按一个顺序排下来,显得人丁非常兴旺,势力非常庞大,家族统治非常严密。
对于晚辈,最普通的现象是,在乳名和称呼中强调其次序性,如“老×”、“×份里”、“×儿”、“×闺女”。
在处理家庭问题上,长者说了算,老大说了算,显示了称谓秩序性的权威。
宗亲、外亲各成体系。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在体系上体现了讲秩序和讲人伦,它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以“尊”和“亲”为标准,形成了四大亲属称谓体系:一是父系亲属称谓,二是母系亲属称谓,三是夫系亲属称谓,四是妻系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
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作者:袁晗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
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西邻巢湖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含山方言点分属江淮官话洪巢片。
一、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主要将含山亲属称谓词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长辈亲属称谓含山方言中管外公外婆以及爷爷奶奶的父母亲叫“老太”,男性就叫“男老太”,女性就叫“女老太”。
至于爷爷奶奶的那一辈,含山方言管爷爷叫“爹爹”,管外公叫“家公”或“阿公”,管外婆叫“家婆”或“阿婆”。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或“大舅母”,“大孃”、“大姨父”,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二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称为“大大”、“二爷”、“三爷”,伯母也按长幼排序,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也可称“二婶”、“三婶”或“二姥”或“三姥”等。
2、平辈亲属称谓称呼对象面称背称妻称名女人、老婆、家属夫称名男人、老公、家属内兄哥哥内弟称名弟大姨子姐大姐小姨子称名小妹哥哥哥哥嫂子嫂子嫂子姐姐姐姐姐夫哥姐夫妹妹称名妹妹妹夫称名妹夫堂兄哥哥堂弟称名堂弟堂姐姐姐、堂姐堂妹称名妹妹、堂妹表兄哥哥、表哥表嫂表嫂表嫂表姐姐表姐、姐表妹称名妹、表妹弟弟称名弟弟、表弟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面称上女的都叫“姐”,男的叫“哥”,对于比自己年轻的,面称都直接叫名字。
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如“表姐”,指姨表姐姐。
3、晚辈亲属称谓称呼对象面称背称儿子称名儿子女儿称名丫头大儿子称名大侠子小儿子称名小侠子儿媳妇小+姓、称名小+姓、称名、媳妇女婿称名女婿孙子称名、孙子孙子孙媳妇称名孙媳妇重孙称名、外孙重孙外孙称名外孙外甥称名外甥外甥女称名外甥女侄子称名侄子侄女称名侄女内侄称名侄子内侄女称名侄女含山方言通常将普通话中的“儿子”称为“侠子”,多人的话称为“侠们”,“女儿”称为“丫头”,而普通话中的“丫头”指未婚的女性,则没有“侠”这个称呼。
含山方言集锦_0
含山方言集锦含山方言集锦天时、地理月亮叫月亮巴巴幼儿用语云叫云灿冰雹叫盐豆子闪电叫牵闪天阴了叫天打变暴风雨叫打暴闷热叫焐燥风凉、凉爽叫凉润败色叫落色现在、这时候叫杠子刚刚叫将才今年叫根年明年,明读门音叫门年去年叫旧年今天,今读该音北叫街个今天,今读高音南叫高个明天,明读埋音北叫埋个明天明读毛音南叫毛个明天,昨读锄音叫锄个前天,前读北京茄音北叫茄个前天,前读北京茄音北叫桥个大前天叫向茄个、大桥个月夜叫亮月头列月的夜叫黑月头微明叫麻麻亮上午叫上昼中午叫中上除夕叫三十晚上垃圾叫落索灰尘叫弹灰难闻的气味叫气道土块儿叫泥巴团子上坡叫上坂子这里叫死块上面叫高头中间叫中安心周围叫四转两边叫二面二动物、植物蝙蝠叫檐老鼠子公水牛叫牯牛母水牛叫水牛生崽猪叫老母猪阉割后的公猪叫犍猪猫头鹰叫哼呼公狗叫牙狗公驴叫驴半大的鸡叫隼鸡阉鸡叫镟鸡阉猪叫劁猪劁音消八哥叫八鸽乌鸦叫老鸹蟾蜍叫癞癞蛄子像青蛙叫大黄狗蚌叫蚬蚬子鳖、脚鱼叫沙鳖蝴蝶叫叶蝶子晴蜓叫晴晴子螳螂叫九螂子萤火虫叫火萤虫蟋蟀叫七七子愛作 .iie. 蚂蚁叫蚂蝇子壁虎叫四脚蛇鱼鳞叫鱼厣子面粉叫灰面高梁叫芦粟子禾秆叫秸子居室、衣食台阶叫搭步子角落叫拐拐子厨房叫锅间厕所叫茅缸碗橱叫盖栏毛衣叫头绳褂子棉坎夹叫绑身子背心叫背褡子短裤叫裤头子围嘴儿叫枷口子耳套子叫耳焐子聚餐叫开伙饭前先随便吃一点儿叫垫下子斟酒叫泻酒面条叫面馅儿叫心子酥糖叫懂糖米汤叫饮汤称谓、人品邻居叫家门口祖父叫爹爹父亲叫阿爷父亲叫大大三叔叫三爷姑母叫姥姥姑父叫姑爷外公叫家公爹爹外婆叫家婆奶奶下辈叫下人长辈叫上人小孩儿叫霞们最小的儿子叫老罕儿子岳母叫丈母奶奶继父叫继父老子继母叫晚妈寡妇叫半边人男人叫男灿妻子叫家里人男人们叫老的们妇女们叫奶奶们弟兄们叫兄弟伙子夫妻叫妯娌伙子单身汉叫寡汉条子穷人叫光蛋孕妇叫大肚子五、六十岁的老头儿叫二五老头小伙子叫半桩子小青年男叫小汉子极固执的人叫臭头犟常被敲竹杠的人叫肉头器具、物品被子叫被窝被单儿叫被单叶子羹匙叫挑子手电筒叫电灯顶针儿叫顶顶子手帕叫手捏子电灯叫电灯火电池叫电石卫生丸叫臭虫丸印章叫戳子摇篮叫摇窝子一种大而响的爆竹叫打雷炮信封儿叫信壳子小船儿叫小划子一种划双桨的小船叫猫劈子帆船叫板船生理、禀性额头叫额里头太阳穴叫太阳筋眼珠叫眼睛珠子眼角叫眼拐子嘴唇叫嘴门沿子下巴叫嘴桠子颈脖的后部叫脑颈巴子喉咙叫喉嗓气管叫喉咙眼子胸口叫胸门口心叫心果子臂膀叫胛子手心叫手门心拳头叫锤子手指叫掼拇子食指叫大指拇子中指叫中指拇子指甲叫指甲篷子膝头叫磕膝头子脚趾叫脚指拇子唾液叫唾沫子肚脐叫肚脐眼子腋窝叫胛老窝手掌叫手巴心手腕叫手颈子髁骨叫脚骨拐脚趾叫脚爪头子腮腺炎叫蛤蟆气食道癌叫隔食病胃病叫心口疼近视叫斗视眼发烧叫发热着凉叫冻之发疟疾叫打脾寒体弱多病叫病虾虾小病叫不调和病愈叫调和之病情好转叫松泛毫强壮叫坨实硬朗叫硬扎打哈欠叫打张口令人生气叫胀气气愤叫胀肠子难受叫不受用小儿顽皮叫皮脸寡言叫晕式头可爱叫心痛巴拉有心眼儿叫有心数认真叫实打实平易近人叫小意有自知之明叫见亮架子大叫大相难与相处叫搭僵说话、做事认死理,不知变通叫木骨骄傲叫烧包多话多事叫韶叨小气叫算小狡猾叫尖头巴些无能、不中用叫不顶龙不知好歹叫不清头没出息叫不主贵拍马叫呵质差叫下生活、劳作睡觉叫挺尸贬觉音告,午睡叫睡中觉打鼾叫扯呼回家来叫家来回家去叫家去回家叫赵家不爱叫懒忘记叫忘失责怪叫记挂吻叫香嘴清洗鱼叫治鱼泼水叫戽水折断叫擗断对接叫斗有意去关照叫卫气放置叫顿拧叫扭嚼叫噍翻跟头叫搭跟头熄灭叫过做饭叫焐饭行叫照担心叫心拎着遗漏叫卯剩叫落欠叫赅付钱叫汇账合伙叫叉伙谈谈,聊天叫聒聒、聒淡说故事叫聒经捉迷藏叫躲猫散步叫逛趟子假装的叫假马的劈柴叫剖柴糟糕叫砸蛋男结婚叫接人嫁人叫跟人死叫走得之幼儿死了叫丢得之有趣儿叫得味不成问题叫老牌子便宜叫巧太贵了叫太黑之容易叫易在差、缺叫讹不简单叫不瓤筋罕见叫稀巴巴不可思议叫怪气奇怪叫入鬼吉利叫顺序脾气叫脾家味精力叫精气神窍门叫别别窍地步叫工程捧场叫架相开心叫开胃同情叫慈念合得来叫开胃不落实叫一头塌之一头抹之挑拨叫戳捣乱,惹是非叫操蛋央求叫求屁阻挠叫打拦头板对着干叫佯干说慌叫屁磨连累叫带兴谢谢叫蒙安串门子叫唠门子玩玩叫唠唠开玩笑叫逗猴发脾气叫发毛训斥叫擂狠狠讽刺叫打笑说下流话叫糟扯乱说叫糟讲打赌叫绑东道邋遢,不讲究叫遢萨生孩子叫养小伢生小猪叫过小猪形容、夸张很稀叫浇舒服叫伸朗动作麻利叫刷刮有本领叫过劲难看叫歹怪妇女能干叫停当稳重、前后一致叫宜当做事慢腾腾,效力低叫摸做事磨蹭叫捱笨叫膪噜苏、唠叨叫碎牙齿麻烦叫拾弄不通情理,不宜当叫不弄很淡叫津淡很嫩叫丰嫩呱呱叫叫呱气食品变质发出酸味叫瘟馊很小叫毫毫大很暗、很黑叫漆黑八乌滞很稠叫浓滞很老叫老八代慢慢的叫搭搭的身体不硬朗叫瓤巴巴不讲究卫生和整洁叫拉刮很酸但味不好吃叫酸不溜秋歪邪倒塌叫倒廊壳壁黑洞洞叫黑不隆洞急急忙忙叫慌打慌忙无能、行动迟缓叫脓现对较小的事过分喧染叫暄番。
安徽省含山县方言
安徽省含山县方言
含山方言
被子叫被窝
五、六十岁的老头儿叫二五老头长辈叫上人小孩儿叫霞们
邻居叫嘎(家)门口厕所叫茅缸
台阶叫搭步子
厨房叫锅间
背心叫背褡子
短裤叫裤头子
蟋蟀叫七七子
粉叫灰面
两边叫二面二
中间叫中安心
土块儿叫迷(泥)巴团子
周围叫四转
上面叫高头
难闻的气味叫气道
这里叫这块
明天,明读埋音(北)叫埋个
今天,今读该音(北)叫街个
昨天,昨读锄音叫锄个
明年,明读门音叫门年
现在、这时候叫杠子
刚刚叫将才
小姑娘叫小噶子(小丫子)。
民俗文化丨也说称谓
民俗文化丨也说称谓对人的称谓大有讲究。
在中国境内之前最普遍的叫法:男女老少均可叫同志,对老人可叫老同志,对小孩叫小同志,对中年人叫同志。
地方不同叫法有差异,年龄阶段不同叫法也不一样。
一、稀奇的称谓在云南境内陆良地区,姨妹叫姨老太,姑子叫姑老太。
在贵州赫章,女的也叫哥,姊妹排行第一个是女儿就叫大哥,第二个是儿子就叫二哥,第三个是女儿叫三哥。
依次类推,男女姊妹统统叫哥。
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周边一带,如安庆一些地区,霍山、金寨及武汉市新洲地区,叫父辈为爷,祖辈叫爹,可只能叫一个单字,万不能叫成双音节即爷爷、爹爹。
对姨妈和姑妈也可以叫爷,叔父叫细爷或细佬。
何以如此称谓,现已无从查考。
约定俗成,规矩就是这样,远方的人觉得新颖,当地人却司空见惯,谁也不可乱了辈分人伦。
二、称谓有差别在云南宣威的来宾镇,他们叫爷爷为伯伯,在宣威格宜父亲的爹叫爷爷或者叫祖父,往上一辈叫老祖,再往上一辈叫高祖。
跟爷爷同辈的弟兄统统叫公公,如大公公、二公公、小公公。
爷爷的姐姐或妹子叫姑奶奶,如大姑奶奶小姑奶奶。
对父亲的大哥叫伯伯或者叫大爹,配偶叫伯母或大妈,对父亲的弟弟叫二叔或二爷,三叔或三爷,小叔或小爷,配偶叫大婶、二婶或小婶。
对母亲的父亲叫外公,哥弟叫大舅、小舅或舅父,对母亲的大姐叫姨妈,妹妹叫姨娘。
尊祖敬宗,亲疏有别,称谓千红万紫,称谓文化多彩多姿。
三、不可随意称谓在浙江奉化溪口蒋公故居,如果叫一个结了婚的女同志为小姐。
她们高兴得很,夸张点高兴得可以少吃饭,高兴得不睡觉。
如果在云南宣威叫一个结了婚的女同志为小姐,她们会非常生气,生气得翻白眼跟你吵架。
在宣威对还没有结婚的女同志千万不可叫妇人,不然会惹来大麻烦,会打破天门。
对上了年纪的人,称呼老柴没有称呼柴老有效,称呼老赵不如称呼赵老畅然,称呼老李不似称呼李老斯文。
地区称呼差异大有学问。
四、称谓有讲究一次,在上海某个大学向一位女同志问路。
我说,“这位同学请问一下路。
”她纠正到“我是老师”。
安徽含山话之普通话翻译版
本县统属于江淮官话区。
境内的方言分为“含山话”和外地植入的“桐城话”两类。
“含山话”语音上一致性较强,相互交谈不存在障碍。
但是含南与含中、含北话在发音上仍存在着一些差别。
其中较为明显的有以下三点:1.含南片较多地保存着将古见系开口二等韵字读成牙喉音声母的情况,含中(也称含城片)与含北片却已腭化为舌面音声母。
举例如下:3.含中及含北话将普通话有些读ou韵母的字说成i u韵母。
例如:“上楼,拿斗,量豆,碰头,快走”。
这些话语中的“楼”、“斗”、“豆”、“头”、“走”等字,含城、含北话都是说成iu韵母,含南话却仍读ou韵母,与普通话读音大体相当。
此外,在含北骆集乡的邵集、再安、岗胡、河刘、张塘、金徐等地话,把上声字的调子读成高扬的调值,跟含城、含南话的阳平字的调值大体相同。
“桐城话”主要分布在含北。
如姚庙的六衖、旗山,骆集的张洼,昭关的旗杆,褒北以及褒山林场等地,人数4500多。
其先辈在两百年前由桐城的“老梅街”迁来后,长期集中居住,所以至今“乡音未改”。
两者相比,语音、词汇的明显差别主要有以下四点:3.“桐城话”将普通话中的一些y和y介音的字读音与u和u介音的字相同,而“含山话”4.有一些常用词的说法,“桐城话”与“含山话”也有较大的差别。
含北“桐城话”内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年龄层上。
老年人较“纯”,青年人因受普通话和含山话的影响,已有较大变化。
二、语音声母、韵母、声调城区含山话有21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45个韵母,5个声调。
声母表四、语法5语法主要特点及例句1、在含山话里,“在”可作助词,缀于句末,表示动作的进行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山方言中亲属称谓概况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与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亲属制度,即使是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落后民族也是如此,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
含山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西邻巢湖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含山包括九个镇、一个乡,含山方言点分属江淮官话洪巢片。
一、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
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分类,主要将含山亲属称谓词分为长辈、平辈和晚辈三个方面。
1、长辈亲属称谓
含山方言中管外公外婆以及爷爷奶奶的父母亲叫“老太”,男性就叫“男老太”,女性就叫“女老太”。
至于爷爷奶奶的那一辈,含山方言管爷爷叫“爹爹”,管外公叫“家公”或“阿公”,管外婆叫“家婆”或“阿婆”。
含山方言中舅父、舅母、姑妈、姑父、姨妈、姨夫一般都按长幼排序,年纪最大的称“大舅”、“大舅妈”或“大舅母”,“大孃”、“大姨父”,其次按长幼称为“二舅”、“二舅妈”等,二伯父和叔叔按长幼排序,称为“大大”、“二爷”、“三爷”,伯母也按长幼排序,依次称为“大妈”、“二妈”、“三妈,也可称“二婶”、“三婶”或“二姥”或“三姥”等。
2、平辈亲属称谓
称呼对象面称背称
妻称名女人、老婆、家属
夫称名男人、老公、家属
内兄哥哥
内弟称名弟
大姨子姐大姐
小姨子称名小妹
哥哥哥哥
嫂子嫂子嫂子
姐姐姐姐
姐夫哥姐夫
妹妹称名妹妹
妹夫称名妹夫
堂兄哥哥
堂弟称名堂弟
堂姐姐姐、堂姐
堂妹称名妹妹、堂妹
表兄哥哥、表哥
表嫂表嫂表嫂
表姐姐表姐、姐
表妹称名妹、表妹
弟弟称名弟弟、表弟
含山方言中对于比自己年长的平辈无论是自己这方还是妻子那方,面称上女的都叫“姐”,男的叫“哥”,对于比自己年轻的,面称都直接叫名字。
在叔表、姑舅和姨表姐妹和兄弟前面一般在背称的时候在前加上关系,如“表姐”,指姨表姐姐。
3、晚辈亲属称谓
称呼对象面称背称
儿子称名儿子
女儿称名丫头
大儿子称名大侠子
小儿子称名小侠子
儿媳妇小+姓、称名小+姓、称名、媳妇
女婿称名女婿
孙子称名、孙子孙子
孙媳妇称名孙媳妇
重孙称名、外孙重孙
外孙称名外孙
外甥称名外甥
外甥女称名外甥女
侄子称名侄子
侄女称名侄女
内侄称名侄子
内侄女称名侄女
含山方言通常将普通话中的“儿子”称为“侠子”,多人的话称为“侠们”,“女儿”称为“丫头”,而普通话中的“丫头”指未婚的女性,则没有“侠”这个称呼。
还有,含山方言对于晚辈在面称上基本上都“直呼其名”。
二、含山方言中的一些特殊亲属称谓词
含山方言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称谓词,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比较特殊的称谓词。
1、姥姥
“姥姥”这个词在含山方言中一般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即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姑姑”。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称姑姑为姥姥,但对于姑姑的丈夫,却称之为“男姥姥”在前面加上性别词以区分,或者称为“姑姨”。
如果父亲的姐妹比较多,对于女性就称“大姥”、“二姥”等,对于她们的配偶,尤其是大姐的丈夫,在含山方言中称之为“男大姥”,但是在我家,通常称姥姥的老公叫“姑姨”。
在仙踪方言中,对父亲的姐妹也称“姥姥”,但对大姐的丈夫,却称为“大姑姨”,尤其是“姨”,其实应该就是普通话“爷”在方言中的发音。
2、家婆、家公
含山方言中对外婆的称呼是“家婆”,其中“家”的发音为“嘎”,“婆”是轻声。
对于“外公”,含山方言中是“家公”,其中的公是普通话中“爷”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对娘家亲属的重视程度。
(一)大大
含山方言中爸爸的哥哥有许多称谓词来形容,就以我家来举个例子,爷爷奶奶总共有四个儿子,老大称为“大大”,一般不会叫“大伯”,老二、老三、老四分别称为“二爷”、“三爷”、“四爷”。
(二)阿姨、妈姨
含山方言中,特别是老一辈的管自己的父亲叫“阿姨”,而普通话中“阿姨”既可以指有血缘关系又可以指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
而含山方言中管自己的母親叫“妈姨”。
(三)伢
“伢”在含山方言中既可以指小孩的意思,又可以进一步表示为“宝贝”的意思,而表示小孩这个意思含山方言也可以用“侠子”来表示。
三、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称谓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含山方言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它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相同之处
含山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一致的地方是均将母系亲属称谓与父系亲属称谓区别得十分清楚。
例如,含山方言中将儿子的女儿或儿子称“孙女”或“孙子”,把女儿的儿子或女儿称“外孙”或“外孙女”等。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理的反映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
在宗法社会中,财产的继承人是父系男性成员,故这样的文化心理需要在称谓中区分父系和母系亲属。
2、不同之处
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与普通话的不同首先表现在用词上。
对于父亲的兄弟称“爷”或“大大”,按长幼排行分为“大大”,按长幼依次为“二爷”、“三爷”。
在普通话中父亲的弟弟一般称为“叔叔”或“叔父”。
北京话对于父亲弟弟的妻子称“叔母”或“婶婶”,而在含山方言中称“娘娘”,普通话中“兄弟”指哥哥和弟弟,含山方言中“兄弟”一般只指弟弟,在普通话里表示一家里有兄弟几人的意思在含山方言里一般用“家里弟兄几个”来表示这主要是范围的大小不同。
语言反映社会生活,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亲属称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特征,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汉语亲属称谓的语素组合特点深受汉族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系统之一,但在当前社会中,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人们多为独生子女,没有以前那种复杂的亲属关系,家庭观念趋于减弱,对亲属称谓的认识也越来越薄弱。
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照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将来越趋于简化。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亲属称谓系统的研究,希望它能在现实中淡化的背景下,能在文化上保存下来,流传后代。
参考文献
[1]黄慧敏.巢瑚方言与蚌埠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之比较[N].友文社科,2003.
[2]孙琳.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N].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4).
[3]米瑞瑞.榆林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其文化特征[J].文教资料,2011(4)
[4]高漩.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N].语言研究,2011.
[5]岳佳.耀县方言亲属称谓词语及其文化特征[N].西安社会科学,2010.
[6]喻黎.仙桃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形式特点[J],2011.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2009.
[8]蒋宗霞.安徽含山方言约“毫”及相关结构的用法[J].宿州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