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软式内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
由于软式内镜经常与人体接触,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它们不会传播病原体。
下面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详细流程。
一、准备工作1.准备好清洁消毒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清洁剂、消毒剂、手套、口罩、护目镜、围裙等。
2.将软式内镜放置在干净的工作台上,并检查其外观是否有损坏或污垢。
3.准备好记录表格,记录每个步骤和操作者的姓名。
二、清洗1.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将软式内镜浸入温水中,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彻底清洁外部表面。
注意不要使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腐蚀性强的化学物质。
3.用纯净水冲洗软式内镜,确保所有残留物都被彻底冲掉。
4.使用专门的刷子或海绵清洁软式内镜的所有部分,包括光纤束、镜头和连接器等。
5.再次用纯净水冲洗软式内镜,确保所有残留物都被彻底冲掉。
6.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擦干软式内镜的外部表面,并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
三、消毒1.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将软式内镜放入消毒器中,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根据厂家说明书或医院规定,确定消毒剂浓度、浸泡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3.在消毒过程中,确保软式内镜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并定期检查消毒剂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4.完成消毒后,将软式内镜从消毒器中取出,并用纯净水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轻轻擦干软式内镜,并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
四、存储1.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将干燥的软式内镜放入专门的存储盒中,并在盒子上标注清洗消毒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3.将存储盒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4.定期检查存储盒和软式内镜的外观,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处理。
五、记录1.在整个清洗消毒过程中,所有操作者都必须记录每个步骤和操作时间,并签名确认。
2.记录表格应包括软式内镜的编号、清洁消毒日期、操作者姓名、清洁剂和消毒剂名称及浓度等信息。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指对软式内镜在临床上使用前以及在循环使用中应按照标准进行清洗、消毒性能可控的一系列技术流程进行指导,包括它们的清洗前准备、清洗步骤、消毒步骤以及消毒完毕后的置放处理等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清洗前准备:在软式内镜的清洗之前需要对内镜进行检查,确认内镜的使用状态是否良好.然后须将内镜放入清洗剂中清洗,为进行消毒做准备;
2. 清洗步骤:清洗时需将内镜用清洗剂浸泡15分钟,清洗剂应选择代表性细菌小于1000/ml或代表性细菌1000~10000/ml的清洗剂;
3. 消毒步骤:消毒前需要对内镜的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的洁净,内镜放入适当消毒剂中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15分钟,消毒剂应选择代表性细菌小于1000/ml的消毒剂;
4. 处理完毕:消毒完毕后需要在消毒液中漂洗内镜2-3次,将内镜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再用滤膜包装前摆放到摆放处,以待下一次使用。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3.1软式内镜 flexibleendoscop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3.2清洗cleaning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3漂洗r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4终末漂洗 finalrinsing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5清洗液tfeaningsolution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 d) 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 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 e) 刷洗按钮和阀门,适合超声清洗的按钮和阀门应遵 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超声清洗。
• f) 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
• g) 将清洗刷清洗干净,高精选水课件平消毒后备用。
19
手工操作流程
• 漂洗流程如下:
精选课件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精选课件
5
内镜诊疗室
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和使用。
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件
7
清洗消毒室
• 应配有以下设施、设备:
• a) 清洗槽。手工清洗消毒操作还应配备漂洗槽、消毒 槽、终末漂洗槽。
• b) 全管道灌流器。
• c) 各种内镜专用刷。
• d) 压力水枪。
• e) 压力气枪。
• f) 测漏仪器。
• g) 计时器。
• h) 内镜及附件运送容器。
• 附件的润滑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精选课件
24
复用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 根据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原则进行 分类处理: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 a ) 耐湿、耐热附件的消毒:
• 1) 可选用热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 2)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 3) 使用消毒剂消毒后,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漂洗干 净,干燥备用。
软式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内镜用后立即擦去(纱布)外表面污物,按专用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气与送水10秒钟,去除吸引连接取下内镜,至清洗消毒室。
2、第一槽:初洗:①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活检孔道。
②取下洗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选活检孔道至少3次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须两头见刷头,退回刷头前必须洗净刷头上的污物;③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接全自动灌流。
⑤用高压气枪注气后擦干镜身;⑥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⑦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选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⑧清洗纱布应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第二槽:酶洗:①擦干后内镜置于酶洗槽中,接全自动灌流,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②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
③多酶洗液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④多酶洗液的配制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4、第三槽:清洗:①酶洗后内镜接全自动灌流,同时清洗内镜的外表面。
②用高明压气枪向各管道注气,排出管道内水分,并擦干镜身。
5、第四槽(必须加盖):消毒或灭菌:(1)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泡,接全自动灌流。
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2)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①胃镜≥10分钟②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45分钟;③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消毒的内镜浸泡≥30分钟;④每日诊疗前对消毒类内镜行再次消毒,时间≥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使用。
6、第五槽:冲洗:①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消人员应换手套,向各管腔注空气以去除消毒液;②将内镜置入冲洗槽,用纱布在过滤的流动水下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7、干燥: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用气枪将各孔道的水吹吸干净。
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疗。
人民医院软式内镜消毒工作流程

人民医院软式内镜消毒工作流程一、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检测。
二、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末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三、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四、需要消毒的支气管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五、需要消毒的喉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六、需要消毒的消化道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
七、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八、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九、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十、内镜消毒后,应当按照以下的方法.步骤进行冲洗和干燥: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官腔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和各种附件-→用于一病人的诊疗。
十一、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支气管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十二、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必须一用一灭菌。
十三、每日诊疗结束后,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务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内。
镜体应悬掛,弯角固定钮置于自由位。
十四、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要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消毒(2%碱性戊二醛浸泡20分钟→冲洗→干燥→用于病人)。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装备工作一、着装整齐:穿防水裙,戴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二、用物:流水清洗槽,内镜,酶液,纱布,2%戊二醛消毒液,可回收污物桶操作程序一、床旁预处理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按住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放至内镜专用运输车,送洗消室。
二、测漏1)检查防水盖是否盖紧2)将测漏检测器与通气阀连好,镜身全部浸没在水中,旋转大小旋钮3)观察有无气泡溢出。
若有连续气泡,马上取出镜子再关测漏器;若气泡断续,测漏≥30S。
三、水洗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2)取下按钮,清洗刷刷洗管腔(刷头以45°和90°进吸引器管道,且两端见刷头)3)流动水下小毛刷刷洗按钮及附件(三个按钮: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洗后放超声清洗器里震荡5-10分钟,高压水枪冲洗管腔4)高压气枪干燥镜身、按钮及附件四、酶洗1)酶液现配现用(5-10ml酶液兑1000ml水,一般兑12L酶液)2)将吹干后的内镜及附件全置于酶液中3)冲洗管腔+纱布擦拭镜身: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分别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孔道4)按下计时器:浸泡时间2-10分钟五、清洗1)取出内镜及附件,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后气枪干燥六、消毒1)将干燥后的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盖上盖子。
2)浸泡时间:胃镜、肠镜、喉镜≥10分钟;支气管镜≥20分钟;特殊感染(结核杆菌,艾滋,霉菌等)≥45分钟,终末(当日不再使用)延长至≥30分钟。
以计时器控制。
七、终洗1)将内镜及附件取出并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补充:GIF-HQ290, GIF-Q260J, 面,高压水枪冲洗各孔道≥2分钟(?)GIF-H260Z,水枪冲洗附送水孔)八、干燥1)高压气枪吹干镜身及各孔道水分2)上按钮3)特殊:每次支气管镜使用后,须用注射器抽吸75%酒精冲洗管道,并用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再用气枪吹干九、储存1)消毒后的内镜,取下按钮,垂直悬挂于储镜柜内,固定好位置,以免落地。
市口腔科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市口腔科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胃肠镜室支气管镜室纤维喉镜室一、清洗消毒原则1.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纤维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
2.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活检钳、切开刀等)必须灭菌。
3.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
4.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二、清洗消毒设施和物品准备1.清洗消毒设施:配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槽、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等;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清洗消毒机。
2.物品:多酶洗液、50ml注射器,计时器、小刷子、内镜清洗刷、纱布、2%碱性戊二醛及戊二醛浓度试纸、75%乙醇或卫生部批准的其他消毒剂等。
三、人员防护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防水服或防水围裙、防水袖套、手套、防护面罩或防护镜、口罩等。
四、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㈠预处理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表面污物;拔下送水、送气按钮,安装清洗专用按钮,反复送气送水至少10秒钟;2.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帽,将内镜置于运送车或容器内送至清洗室。
㈡测漏(有条件时)1.使用测漏器,连接保养装置,测试送气是否正常;2.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连接通气口阀,给内镜充气,观察弯曲部是否膨胀;3.把內镜完全浸泡在水槽或容器中,观察30秒,如有連續的气泡冒出,說明內镜有漏水现象,停止使用。
㈢初洗(水洗)1.将内镜放入初洗水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更换;2.取下活检口阀、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刷洗各管道口,再分别刷洗活检孔道、吸引孔道、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清洗刷头上污垢;清洗刷一用一消毒;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6.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7.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内镜清洗消毒规范

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1、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低纤维棉絮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管道插塞、防水帽和高压水枪,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活检孔道;(4)、用高压水枪冲洗送气送水管道;(5)、用高压气枪吹干活检孔道及送气送水管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用低纤维棉絮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1分钟。
2、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10秒,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同时用清洁干纱布擦镜表面,并清洗刷,清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消毒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1、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按使用说明操作;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是一种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后才能安全使用的医疗器械。
以下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标准步骤:
1. 预处理:将使用过的软式内镜放入专用的预处理槽中,加入适量的预处理液,按照生产商指定的时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并准备好进行后续的清洗和消毒。
2. 清洗:将预处理后的软式内镜放入清洗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洗剂和水,在指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清洗。
清洗剂的选择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软式内镜的材质和使用情况进行调配。
3. 冲洗:清洗后,使用清水对软式内镜进行充分冲洗,确保清洗剂和杂质彻底清除。
冲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水压和流量,确保冲洗彻底。
4. 消毒:将冲洗干净的软式内镜放入消毒设备中,按照规范设定的温度、时间和浓度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可以是化学消毒或热灭菌,具体方法取决于内镜的材质和规范要求。
5. 冲洗和干燥:在消毒后,使用清水对软式内镜进行充分冲洗,
确保消毒剂被彻底冲洗干净。
然后,使用高效吹风机对内镜进行干燥,确保内部和外部均干燥。
6. 包装和储存:将干燥的软式内镜放入密闭的包装袋或容器中,确保内镜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并标明相关信息,如消毒日期、储存期限等。
需要注意的是,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步骤应根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执行。
在处理软式内镜时,应严格遵守消毒操作的规范,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和工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

最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分享2017年6月1日执行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与老版规范在操作流程中有哪些不同呢?最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图解一、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帽,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帽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
取下按钮、阀门并刷洗。
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每清洗一条内镜更换多酶洗液。
漂洗1、流动水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各种附件、按钮。
2、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
3、用干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5分钟。
五、冲洗、干燥1、更换手套;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用75%酒精中冲洗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备用。
4、将内镜置于内镜干燥台备用。
六、登记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
注意事项:1、建议在每次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前使用邻苯二甲醛浓度测试纸进行浓度测试,以确保消毒的浓度高于0.3%的最低有效浓度(MEC)。
2、消毒液浓度在0.3%以上,建议使用不超过14天。
3、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浓度测试卡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制度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一、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手术帽、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水围裙或防水衣、专用鞋等。
二、预处理1、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
2、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3、取下内镜盖上防水帽,送至清洗消毒室。
三、测漏1、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帽有无盖紧。
2、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
3、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4、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再观察插人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如发现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测漏情况有记录。
四、酶清洗1、在酶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
取下按钮、阀门并刷洗。
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2-10分钟。
5、每清洗一条内镜更换多酶洗液。
五、漂洗1、流动水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各种附件、按钮。
2、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30秒)。
3、用擦拭布擦干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六、消毒(灭菌)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槽内,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10分钟。
4、更换手套,向各管道至少充气30秒,去除管道内的消毒液。
5、用干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七、终末漂洗1、更换手套。
2、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终末漂洗槽内,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流程装备工作一、着装整齐:穿防水裙,戴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二、用物:流水清洗槽,内镜,酶液,纱布,2%戊二醛消毒液,可回收污物桶操作程序一、床旁预处理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按住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放至内镜专用运输车,送洗消室。
二、测漏1)检查防水盖是否盖紧2)将测漏检测器与通气阀连好,镜身全部浸没在水中,旋转大小旋钮3)观察有无气泡溢出。
若有连续气泡,马上取出镜子再关测漏器;若气泡断续,测漏≥30S。
三、水洗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2)取下按钮,清洗刷刷洗管腔(刷头以45°和90°进吸引器管道,且两端见刷头)3)流动水下小毛刷刷洗按钮及附件(三个按钮:吸引器按钮、送气送水按钮和活检入口阀门),洗后放超声清洗器里震荡5-10分钟,高压水枪冲洗管腔4)高压气枪干燥镜身、按钮及附件四、酶洗1)酶液现配现用(5-10ml酶液兑1000ml水,一般兑12L酶液)2)将吹干后的内镜及附件全置于酶液中3)冲洗管腔+纱布擦拭镜身: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分别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孔道4)按下计时器:浸泡时间2-10分钟五、清洗1)取出内镜及附件,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后气枪干燥六、消毒1)将干燥后的内镜及附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盖上盖子。
2)浸泡时间:胃镜、肠镜、喉镜≥10分钟;支气管镜≥20分钟;特殊感染(结核杆菌,艾滋,霉菌等)≥45分钟,终末(当日不再使用)延长至≥30分钟。
以计时器控制。
七、终洗1)将内镜及附件取出并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补充:GIF-HQ290, GIF-Q260J, 面,高压水枪冲洗各孔道≥2分钟(?)GIF-H260Z,水枪冲洗附送水孔)八、干燥1)高压气枪吹干镜身及各孔道水分2)上按钮3)特殊:每次支气管镜使用后,须用注射器抽吸75%酒精冲洗管道,并用酒精纱布擦拭镜身,再用气枪吹干九、储存1)消毒后的内镜,取下按钮,垂直悬挂于储镜柜内,固定好位置,以免落地。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软式内镜是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医疗器械,它的清洗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正确的清洗消毒流程不仅可以保证内镜的清洁卫生,还能够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详细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需要戴好口罩、手套和工作服,确保自己的个人卫生。
同时,要准备好清洗消毒所需的器械和消毒液,确保其有效性和充分性。
2. 清洗。
将使用过的软式内镜放入专用的清洗槽中,加入适量的清洗液。
使用专用的软刷轻柔地清洗内镜的表面和器械的连接处,确保清洗液充分接触到所有表面,并彻底清洗干净。
3. 冲洗。
清洗完毕后,将内镜放入清水中进行冲洗。
冲洗的目的是将清洗液和污物彻底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对消毒的影响。
4. 消毒。
将冲洗干净的内镜放入消毒槽中,加入适量的消毒液。
根据消毒液的说明书,确定消毒的时间和温度,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内镜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避免死角和残留物。
5. 清洗消毒槽。
消毒完毕后,要将消毒槽和消毒器械进行清洗消毒。
清洗槽要彻底清洗干净,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6. 干燥。
将消毒干净的内镜放入干燥柜中进行干燥。
干燥的过程中,要确保内镜的干燥彻底,避免残留水分对内镜的影响。
7. 包装。
干燥完毕后,将内镜放入专用的包装袋中,密封保存。
包装袋要标注清楚内镜的种类、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内镜的使用安全。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正确执行对于医疗工作的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内镜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清洗消毒流程,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软式内镜冲洗消毒流程规范

软式内镜冲洗消毒流程规范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软式内镜冲洗消毒流程规范一、预处理1. 使用后的内镜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软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手术室:郭永萍2017-6-11.预处理(1)使用后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并反复送水送气10s。
(2)将内镜的先端置于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流入吸引管;(2)盖好内镜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2.测漏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
宜每次清洗前进行,条件不允许时,至少每天应测漏一次。
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发现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测漏情况应有记录。
(李致慧建立登记表,可以问胃镜室)3.水洗(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人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见污染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4.酶洗(1)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人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
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2)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min。
5.清洗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至少30s,去除管道内的水分,用擦拭布擦干内镜的外表面、按钮、阀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6.消毒或灭菌(1)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预处理
1)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水送气10 s。
2)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送清洗消毒室。
二、测漏
清洗消毒前应进行测漏试验。
一般情况下选用湿测;紧急情况下采用干测。
三、水洗
1)将内镜放入水洗槽,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
纱布一用一换。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取下的各类阀门、按钮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 全管道灌流器接50 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6)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
四、酶洗
1) 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含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时间参照相关酶液说明书,操作部用含酶洗液擦拭。
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3) 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含酶洗液浸泡,附件应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 min。
五、清洗
含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高压水枪冲洗各管道,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再用气枪向各管道冲气干燥,用干净布类擦干内镜的外表面。
六、消毒或灭菌
1) 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2)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3) 消毒灭菌时间参见消毒剂的产品使用说明。
4) 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
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方法,也可用环氧乙烷或者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其他灭菌方法。
5) 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复用的口圈再用流动水冲
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
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6) 使用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应先按照预处理、测漏、水洗、酶洗、清洗的要求对内镜进行清洗。
七、冲洗
1) 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将消毒好的内镜取出,并用气枪或注射器吹出各管腔内的消毒液。
2) 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3) 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八、干燥
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水分,支气管镜还需要用75%的乙醇或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干燥。
九、储存
1) 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 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或镜房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 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擦拭清洁消毒1~2次。
十、其他
1) 吸引瓶、吸引管清洗后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2) 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刷洗后用消毒剂(500mg/L)擦拭或浸泡。
3) 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
十一、清洗剂的选择
应选择液体多酶清洗剂,不宜选择固体多酶清洗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S]. 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