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县村改居工作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报告

农村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报告

农村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报告一、深化农村改革主要做法1.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登记颁证。

我县农村土地确登记农户总数X户,确登记地块总数X块,确登记面积X.X亩,合同签字X份,合同签字率达到X%,颁发土地承包经营证书X 本,颁证率达到X%,档案整理归档X卷。

2.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导土地经营有序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截至目前,X县农村土地经营流转面积为X.X亩。

3.推进农村产贷款工作。

X县农村产贷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农村土地确证书贷款程序宣传彩页发放X分,完成贷款共三户,贷款金额X.X万元。

4.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一是健全“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机制。

推行了村财乡管工作机制,全部成立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心。

代理服务覆盖到所有村的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程序上,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服务。

二是完善了“三资”管理制度。

对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等文件规定,在征求多方意见得基础上,印发实施了《X县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试行)》,为规范和加强我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实现了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

目前我县统一使用了自治区要求的三资管理软件,“三资”监管平台基础数据全部录入,实现了区、镇联网,做到了同步监管。

四是为了农村集体股份能改革试点工作试点成功,按照X县政府安排,对辖区X个行政村的集体“三资”进行了清理,从清理的数据来看,大多数村集体收入疲软,有部分村虽有收入,但收入较少。

经过讨论研究,X县拟确定在已经村改居、人均耕地少、村集体有一定规模经营性资产的村进行农村集体股份能改革试点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涉农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县农业比重小、耕地面积少,基层无专门农业服务机构,未配备专职农业技术服务人员,致使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土地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流转等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农业发展用地空间小。

关于合村并居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合村并居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合村并居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开展合村并居推进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汇总,形成调研报告。

一、合村并居的动因一是现有的行政村规模太小。

以我们街道为例,千人以下的村庄占到三分之二,最小的村庄不足五百人,而两千人以上的村庄非常少。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村子也需要建设村级组织,村办公场所、文明实践活动场所以及日常活动,一样都不能少,这些支出对于几百人口的小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形成了基层运转成本高、负担重的局面。

二是“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年轻人热衷于在城里买楼,在城市就职、打工人员想方设法留在城里,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村内闲置的宅基、空置的房子越来越多,“空心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趋势。

这种空置、闲置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排水排污设施、供暖供电设施、村庄道路、路灯绿化等公共设施在农村的普及率非常低,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和城里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缩小这个差距需要政府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为现在的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政府在做这些投入时也有很大顾虑,担心建设投资浪费。

四是农村耕地碎片化严重。

农村现在每家都有三四块土地,这是从前土地分包时按耕地质量、远近等分级分配造成的,现在新型现代化农业要求土地成方连片、规模经营,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机械化耕种。

而现在只能单纯依靠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没有其他方式。

五是乡村振兴需要对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正在全面推进,推进的过程也就是农村环境、文化、产业等各方面提档升级的过程。

实现提档升级,单纯在现有村庄结构基础上短板太多,且由于缺少统一规划,效果不好。

而通过合村并居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统一规划建设新村,让农民集中居住,在新村基础上成立基层管理组织,可以大大降低基层组织运转成本。

原有的宅基复耕后可以增加大量耕地,并且都是成方连片,可以直接实现规模化经营,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便利。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
村改居工作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和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村改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对我们村改居工作的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在村改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我
们已经完成了一批农村危旧房屋的改造和重建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包括清理垃圾、修缮道路、绿化美化等,为农村居民打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其次,我们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村改居工作需要大量
的资金投入,而我们的资金来源有限,导致一些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是农村居民的意识问题,一些居民对村改居工作持观望态度,缺乏积极的参与和支持。

另外,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推动村改居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村改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克服各
种困难和挑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村改居工作的投入,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资金资助,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度。

我们也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推动村改居工作的开展。

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村改居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农村居民的幸福
生活贡献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村改居工作而努力奋斗!。

进行村改居工作意义调查报告

进行村改居工作意义调查报告

进行村改居工作意义调查报告
村改居工作(也被称为农村综合整治)是指对农村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包括农村居
民的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改善。

以下是该工作的意义调
查报告:
1. 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低劣的住房条件,居民生活质量较低。

通过村改居工作,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标准,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居
住体验。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设施不
完善。

通过进行村改居工作,可以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
的交通运输和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
完善的问题。

进行村改居工作,可以修建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提升农
村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进步。

4.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村改居工作,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提升
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5. 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落后的社会文明现象,如封建迷信、
乡规民约不健全等。

通过进行村改居工作,可以加强农村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等方
面的工作,推动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

总之,村改居工作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改
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
动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昔阳县开展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昔阳县开展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昔阳县开展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调研报告推进县域村镇布局不仅是我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昔阳的战略举措,也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为此,我们站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分层座谈、情况分析等方式,深入全县12个乡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镇布局的现状,查找村镇布局布局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一、县域村镇布局的现状昔阳县总面积19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万亩,辖5镇7乡335个行政村,总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16.8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东部、西部山区与全县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5:45.75:43.30。

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661元,东部、西部山区人均收入310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113元。

西部山区地广人稀,两个乡镇47个村14980人,每平方公里内33人;东部山区两乡镇共39个村24480人,每平方公里内63人。

县城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县城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内有主街道12条,道路总长143公里。

供水管网全长70公里,能够满足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有污水处里厂一座,并配有完善的生活污水、雨水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2009年实现集中供热,供热管网覆盖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

通过旧城改造,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县城绿化面积达到 4.5公顷。

全县有11个乡镇,城镇总人口2万人。

乐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以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商贸业为主导产业的中心城镇;大寨镇区人口近8000人,是县域中部经济区次中心,以旅游、能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业为主导产业;东冶头镇区人口3500人,为县域东北部经济区中心;皋落镇区人口3700人,为县域东南部经济区中心;沾尚镇区人口2000人,为县域西部经济区中心。

“村改居”社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以山东省烟台市八角社区为例

“村改居”社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以山东省烟台市八角社区为例

目录“村改居”社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以山东省烟台市八角社区为例 (2)摘要 (2)1.引言 (2)2.文献评论 (2)3.研究设计 (4)4调查现状概述 (4)4.1社区管理体制 (4)4.2.社区生活 (5)4.3社区文化 (6)5存在问题及分析 (7)5.1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 (7)5.2社区管理体系落后 (7)5.2.1社区管理主体单一 (7)5.2.2社区管理行政色彩浓厚 (7)5.2.3“权贵阶层”垄断选举 (8)5.2.4群众参与意识不强 (8)5.3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9)5.4“文化失范”与精神空虚 (9)6.对策及建议 (10)6.1.完善“村改居”配套的法律、法规 (10)6.2.完善社区管理体系 (10)6.2.1完善机构设置 (10)6.2.2提高群众参与度 (10)6.3增加公共物品供给 (11)6.4促进文化融入 (11)7.参考文献 (11)8.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村改居”社区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以山东省烟台市八角社区为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扩张,造成城市郊区农民的农用地、建设用地被征收,一些村庄集体被拆迁,后集中搬迁到新建社区,由村民转变为居民的过程被称为“村改居”。

文章以山东省最大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烟台市八角街道办事处“海韵小区”为例,探讨其由村庄转向社区过程中的管理特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村改居”;社区管理;社区自治;社区文化1.引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扩张式发展对建设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郊区农民的农用地、建设用地被征收,产生了一大批的失地农民,政府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安置失地农民,往往采取“村改居”,建设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失地农民由农村户口转变为居民户口。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了村改居工作,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为村改居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深入基层一线,全力以赴地参与了这项工作。

在此,我将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首先,我们在村改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对一些贫困地区的村庄进行
改造,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居民长期以来面临的住房问题。

新建的房屋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符合现代化的居住标准,让居民们在新的家园中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此外,我们还在村庄周边建设了一些配套设施,例如道路、排水系统等,为村民们提供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由于村改居工作需要
大量的投入,而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在资金筹集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其次是村民的思想观念问题,一些老年居民对改变原有的居住环境持保守态度,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村改居工作的
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等多种途径来筹集资金,确保村改居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村改居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
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

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

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篇一: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政协XX区委员会对我区“城中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20**年5月下旬至7月,调研组深入到“城中村”以及居民家中,通过现场看点、听取汇报、情况介绍、座谈讨论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城中村发展及管理工作产生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城中村”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现将我区“城中村”的基本概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综合报告如下:一、XX区“城中村”的基本概况及改造必要性1、基本概况。

XX区位于XX市湘江西滨,以湘江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区属现有86个城中村(含四个镇),农业人口228493人,耕地面积144450.26亩。

如不含四镇则我区共有城中村35个,农业人口66190人,耕地面积13796.65亩。

XX区的城中村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已成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内部,村集体土地基本被城市建设征用,自身发展没有太多的空间和余地,如银盆岭村、望岳村、茶场村等;二是发育型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与城郊的结合部,与城市建成区紧密相连,与城市建设用地相互嵌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正在实施或已完成,如五星村、茶子山村、黄鹤村、青山村等;三是潜在的城中村,处于城市建成区外围,还有较多农用地,基本保留乡村特点,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重点区域,急需进行规划控制和建设引导,如联络村、中塘村和四镇的51个村等。

本次调研选取了西湖渔场、茶子山村、银盆岭村、付家洲村、岳华村和望岳村六个较典型的城中村进行了调查。

2、存在的问题。

XX区城中村目前所存在着的问题有如下几类:违章搭建多。

在城市迅速扩张的过程中,村庄被高楼大厦快速包围,地价、房价、租价也水涨船高、大幅上涨,受房屋租金和拆迁补偿利益驱动,村民见缝插针,私搭乱建,诸如“填平补齐”、“新建扩建”、“接高翻建”等形式多样的违法强建、乱建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1500字

“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1500字

“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1500字《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推行了“村改居”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

然而,在社区治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发展的进程。

为此,本次调研旨在对“村改居”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社区治理的改进和发展。

二、问题分析1. 缺乏有效的组织与沟通机制: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方式有限,缺乏有效的组织与沟通机制。

这导致决策结果常常不符合居民的真实需求,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得不到充分关注和回应。

2. 社区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社区缺乏规范的管理机构,或者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划分不清,导致管理效果差,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和服务要求。

3. 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在社区治理中,部分居民缺乏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愿意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这反过来也影响了社区的治理效果,使社区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4. 公共服务不完善:部分社区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文化等,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发展。

5. 资金缺乏和管理不规范:社区治理中,资金缺乏和管理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导致社区无法保障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限制了社区发展的潜力。

三、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和沟通机制:建立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加强居民代表的选举制度,通过居民大会等方式,加强居民与社区管理机构的沟通和协商,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2. 完善社区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社区管理机构和体制,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提高社区管理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3. 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4.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社区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于推进我县村改居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县村改居工作的调研报告

柞水县政协“村改居”调研组一、现状“村改居”是将处于城市边缘、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的现已纳入城区管理范围的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

它是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区的改革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的土地征购、户籍管理等政策体系下的产物。

这些村域地处中心城区与农村之间,亦城亦乡、亦商亦农,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

我县城区的社区建设,是随着县城建设的发展起步的。

2002年10月将乾佑镇城关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2022年3月将社区居委会一分为二,成立了迎春社区和仁和社区两个居委会,下设40个居民小区(其中:迎春社区24个,仁和社区16个),管理5734户2.2万人。

2个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45人,办公用房3130平方米,活动场地1300平方米。

近几年,随着盘龙小区、桃园小区和盘龙产业园的相继建成,使石镇村、马房子村和老城区逐渐连为一体;县中迁建和龙钢大酒店、武警中队、消防中队的落户加快了下梁镇沙坪村人口的聚居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沙坪村境内赤水沟至石镇交界30米宽的大街硬化已完成70 %,其余部分已列入今年城建项目,新城区框架已基本形成。

乾佑镇北关村、石镇村、马房子村、下梁镇的沙坪村已基本无耕地或耕地很少,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随着居住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现有的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无法投入更多的资源,原有村委会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县的社区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区,要实现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的规划目标,有序推进新建城区“村改居”已是大势所趋。

二、利弊分析“村改居”是从农村到城镇社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一次变革,不只是更换一个牌子、简单地改变农民身份,而是涉及到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调整,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利弊并存。

1、“村改居”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起步迟、起点低、速度快的历程。

农村改社区调研报告

农村改社区调研报告

农村改社区调研报告农村改社区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改社区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对某县的一个农村社区进行了调研。

首先,我们对该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了了解。

该社区的道路交通条件较差,尤其是连接社区和外界的道路。

同时,该社区的给水和供电设施也存在问题,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外,该社区的教育和医疗设施也比较薄弱,居民们在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上存在困难。

其次,我们调研了该社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该社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但仅有少数农户拥有现代化农业设施和技术。

因此,农产品产能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由于交通条件差和市场信息传递不畅,居民们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致使他们的收入水平较低。

接着,我们对该社区的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进行了调查。

该社区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机构较少,居民们的文化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

此外,社区的社会服务机构也不完善,且服务质量较低,居民们在求助和咨询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最后,我们对该社区的社区治理情况进行了了解。

调研结果显示,该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较低,缺乏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和参与。

社区的治理机制不够完善,居民意见得不到充分听取和反馈。

根据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农村改社区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水电、教育和医疗设施。

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农产品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可以鼓励和扶持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组织的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

再者,政府和社区应加强对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投入和建设,满足居民们的需求。

最后,政府和社区应加强社区治理,建立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充分听取和回应居民的意见和需求。

总之,农村改社区是当前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了该农村社区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开题报告-县城区“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县城区“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县城区“村改居”工作实施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面貌也在逐渐改变。

农民日益富裕的同时,他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当前,我国农村“村改居”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针对“村改居”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

研究背景“村改居”工作,是指在农村地区,对现有的低效房屋进行重建或改造,以提升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都将“村改居”工作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补贴等方式,全力推进“村改居”工作的落地实施。

然而,由于各地差异较大,农民对于“村改居”政策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期望。

因此,在实施“村改居”工作时,需要精心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现实情况。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县城区“村改居”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村改居”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是文献调研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以及对县城区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研究内容1. 目标与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村改居”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我们将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提高农村地区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质量,并为其提供一个更舒适、更便利的住房环境。

任务则主要分为以下几项:•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在县城区内进行村改居的规划,达成通过总体设计和专业设计等方案确定,保障农民生活便利度和美观性。

•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补贴标准、资金来源以及重点实施对象等,以保证“村改居”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保障资金投入:制定具体的资金投入计划,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投入资金和规划水平相符合,将农民的需求和政府的投入有效结合起来。

•确保施工质量:针对村改居工程的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建造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村改居工作情况汇报

村改居工作情况汇报

村改居工作情况汇报致领导:首先感谢领导对村改居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现将我所负责的村改居工作情况向领导做汇报,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

一、工作概况我所负责的村改居工作位于我所在的县城郊区,共涉及3个村庄,共计约1500人口。

这三个村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但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部分村民居住条件不佳,存在房屋老旧、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自从上年初起,我就开始负责这个村改居工作,并成立了村改居工作小组,共有7名成员。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了政策宣传、协调解决问题、提供资金支持等工作。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村改居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下面我将具体汇报这些工作内容。

二、政策宣传政策宣传工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宣传栏、宣传单张、微信公众号等,向村民宣传国家关于村改居政策的相关政策,包括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条件、申请流程等。

通过政策宣传,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申请意识,也解答了他们的疑问。

有关情况如下:1. 政策宣传工作覆盖全村,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举办了3次政策宣传会议,共计有300余人参加。

2. 我们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宣传信息,吸引了大量村民关注。

通过政策宣传,村民对村改居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申请积极性。

但同时也发现,某些老年村民对新政策表现出的抵触情绪,这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协调解决问题在村改居申请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协调解决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申请通过率。

具体情况如下:1. 我们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协调,谈判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保证该项目的顺利进行。

2. 我们帮助村民协调解决申请材料不全、申请条件不明确等问题,共帮助了30户家庭成功解决申请问题。

3. 我们还积极协调相关企业,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增长,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协调解决问题是村改居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解决了问题,申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村改居组织部调研报告

村改居组织部调研报告

村改居组织部调研报告村改居组织部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我们村改居组织部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了解农村居民对村改居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报告。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对象为本村居民,调查范围涵盖了各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居民,以全面了解居民对村改居的看法。

二、村改居政策的认知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村改居政策的认知程度较高,超过70%的被调查居民对该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这表明政府在宣传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居民们对政策的掌握程度较高。

三、居民对村改居政策的态度在对村改居政策的态度调查中,超过60%的居民表示支持这一政策。

他们认为村改居政策可以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有近20%的居民表示对此政策持中立态度,表示关注政策会对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但尚未做出明确的判断。

只有不到20%的居民表达了对此政策的反对态度,主要原因是担心收到的补贴不足以支付新居住开支,担心失去农业土地的收入来源。

四、居民对村改居政策的建议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居民的建议和意见。

主要建议包括加强政策补贴力度,尤其是对农业土地的补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安排,帮助农民实现就业转型;优化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度。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部分居民对村改居政策有一定的认知,认可该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居民的支持度较高,认为村改居政策能够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部分居民对村改居政策表示关注和中立态度,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更多的保障措施。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政府在村改居政策的宣传上加大力度,提供更多的知识科普,引导居民理性认识政策,消除居民的不安和疑虑。

同时,政府还应在实施中加大政策的补贴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赴某地村改社区调研报告

赴某地村改社区调研报告

赴某地村改社区调研报告【赴某地村改社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社区的改建和发展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

为了解某地村改社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改建的背景、目标、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社区改建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改建的期望和需求,通过实地访谈了解社区改建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社区改建背景和目标调研结果显示,社区改建的背景主要是为了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供更好的公共设施。

村委会制定了社区改建的目标,包括改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增设公园、健身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等。

2. 社区改建的进展情况社区改建的进展情况较为滞后,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进展缓慢。

原因包括政策的转变、资金的不足以及管理和协调的不力等。

尽管如此,一些改善工作仍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例如道路修建、绿化和环境卫生等。

3. 社区改建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社区改建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金问题是改建工程进展的主要障碍,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入社会资本。

其次,管理和协调不力导致工程的推进缓慢,需要完善组织架构和加强协同合作。

最后,一些居民对社区改建的效果表示怀疑,需要更好的宣传和沟通。

四、建议与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增加对社区改建的资金支持,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推动社区改建进程。

2. 完善组织架构:村委会应建立专门的社区改建工作组织,明确职责和分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3. 加强宣传和沟通:加大宣传力度,向居民解释社区改建的意义和效果,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满意度。

4. 鼓励社区共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供减免或补贴措施,发展社区共建共享的理念。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某地村改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社区改建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

村改居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居住环境
依然较差,存在着房屋老旧、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我省开展了村改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以来,共有20个村庄开展了村改居工作,涉及户数达到500户。

我们
组织了专业的团队对这些村庄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了居民的需求和意愿。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改造方案,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协调。

二、工作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有10个村庄完成了改造任务,居民们搬入了新的
住房。

新的住房不仅结构牢固,而且卫生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

居民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满意。

三、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资金不足,导致有
些村庄的改造进度较慢。

其次是一些居民对改造方案不太满意,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参与和选择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金,同时也会更加重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村改居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金,确保
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会更加重视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成为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村改居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农村居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村改居 情况汇报

村改居 情况汇报

村改居情况汇报村改居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我所在的村庄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了村改居工作。

以下是我对村改居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们村庄的村改居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村民们纷纷进行了自愿搬迁,原有的破旧房屋得到拆除,新的农房得以修建。

新建的农房结构合理,布局科学,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其次,村改居工作带动了村庄的整体发展。

随着新农房的建成,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

同时,农村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为村庄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村改居工作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也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村改居工作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新的农房建设中,我们注重了农房与农田的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了一批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农户增加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最后,村改居工作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新的农房建设中,我们注重了生态环保,采用了绿色建材,建设了绿色家园,促进了乡村的生态建设。

同时,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乡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总之,村改居工作对于我所在的村庄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通过村改居工作,我们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也带动了村庄的整体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村改居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村改社区调研报告

村改社区调研报告

关于xx乡村改社区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很多农村自主或者被动地进入到城市化的浪潮当中,其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和生活文化需求等方面发展到了城镇的水平或者接近于城镇的水平,或者是由于要适应村级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等形势,被强制性地划入到城市建设的规划区域之内。

XX乡地处城乡结合部,目前正面临乡改街道、村改社区的问题。

为了了解XX乡是否适合融入城市,笔者对XX社区在村改居社区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XX街道XX村改为社区后,将原先的XX村一分为二,成为XX社区和XX资产管理委员会。

这两个机构的领导班子一样,只是分别在社区和资产管理委员会中任职挂牌。

村民自愿转户,转户后成为城镇户口,若不愿转户,则仍是农村户口。

社区和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分工不同,XX社区办公楼设服务大厅,集中处理居民、村民的日常事务;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集体经济发展和计生工作。

从属关系来说,社区归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

根据长塘社区和长塘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情况来看,XX乡在乡改街道后,涵盖的行政村可以向XX学习,保留农村户口,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同时成立相应的社区,将日常事务交由社区处理,让居民、村民能享受村改社区后的便利。

在村改社区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撤村建社区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容的需要;是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为帮助村改社区尽早融入城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思想观念上要强化城市社区意识。

其一,在发文件、开会议、布置工作时,在称呼上不再称其为某某村。

不再在已改的社区树立农村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布置农村工作任务。

其二,乡党委政府,在指导社区工作时,要将已改的社区与未改的村区别开来,属于农村的工作任务尽量不要安排给村改社区,属于村改社区应享受的照顾政策应原原本本地为其兑现。

其三,作为村改居的社区,适用的法律由《村委会组织法》变更为适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二,工作实践上要尽力解决实际问题。

在居民关心的“土地征用是否区别对待”、“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享受优惠政策”、“工作经费是否可以享受社区居委会同等对待”等问题上,站在居民立场上,充分为居民考虑,形成一致意见,给居民满意的答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我县村改居工作的调研报告柞水县政协“村改居”调研组去年以来我县下梁镇沙坪村、凤凰镇凤镇街村、乾佑镇北关村相继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村改居”请求,由于各方面认识不够一致,此项工作一直未能列入议事日程。

而相关村对此热情不减,社会各界也较为关注。

带着这个问题,4--5月份,县政协主席李邦华、副主席方庆峰带领部分政协委员,采取民意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对下梁镇沙坪村,乾佑镇北关村、石镇村、马房子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现状“村改居”是将处于城市边缘、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的现已纳入城区管理范围的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

它是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区的改革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的土地征购、户籍管理等政策体系下的产物。

这些村域地处中心城区与农村之间,亦城亦乡、亦商亦农,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

我县城区的社区建设,是随着县城建设的发展起步的。

XX年10月将乾佑镇城关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XX年3月将社区居委会一分为二,成立了迎春社区和仁和社区两个居委会,下设40个居民小区,管理5734户2.2万人。

2个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45人,办公用房3130平方米,活动场地1300平方米。

近几年,随着盘龙小区、桃园小区和盘龙产业园的相继建成,使石镇村、马房子村和老城区逐渐连为一体;县中迁建和龙钢大酒店、武警中队、消防中队的落户加快了下梁镇沙坪村人口的聚居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沙坪村境内赤水沟至石镇交界30米宽的大街硬化已完成70%,其余部分已列入今年城建项目,新城区框架已基本形成。

乾佑镇北关村、石镇村、马房子村、下梁镇的沙坪村已基本无耕地或耕地很少,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随着居住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现有的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无法投入更多的资源,原有村委会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县的社区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区,要实现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的规划目标,有序推进新建城区“村改居”已是大势所趋。

二、利弊分析“村改居”是从农村到城镇社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一次变革,不只是更换一个牌子、简单地改变农民身份,而是涉及到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调整,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利弊并存。

1、“村改居”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起步迟、起点低、速度快的历程。

扩城工程、重点镇和集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城区建成面积由“十五”末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十一五”末的4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3843人增加到XX年5.4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提升到XX年的36%。

《柞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对我县未来的三级城市建设做了宏观的描述,指出到“十二五”末,要基本实现新老城区一体化,城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

这就意味着,到XX年,全县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要落户城镇,推进城镇化的任务相当艰巨。

而实行“村改居”,正是为了适应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形式需要,促使增加城镇人口,大幅度地提高城镇化率。

二是有利于提高基层群众自治能力。

村委会是乡镇管辖下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管理对象主要是村民,对辖区内的其他居民不能理直气壮地进行管理。

除村“两委会”外,配套的各类机构基本上是有名无实,村组干部工资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标准较低,很难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原则,与村委会相比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有所不同。

居委会下设有实体职能部门,其办公经费和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由财政解决,标准比村委会高,从而达到机构设置完备,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干部待遇得到提高,更能有效地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社区群众的自治能力得到提高。

三是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建城区内村民的各种生活需求日趋多样化,社会管理领域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村民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退休干部职工、其他居住人口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差异较大,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多元化,公平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体制亟待深化。

实施“村改居”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更加有力地协调辖区内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促进全民共享平等发展机遇,缩小收入差距,消除城乡差别。

同时,新建城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实行村改居后,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一方平安。

四是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农本观念的根子在文化教育与生活形态,“村改居”打破了固有的生活空间,加大了人口的地域流动,促进居民全面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社区居委会也可以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组织辖区内居民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居民形成健康向上、平等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促进居民素质、社会环境和城区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

乾佑镇已成立的两个社区各类社团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就很能说明问题。

五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村改居”后,居民在就业方面,自主创业可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享受“一对一”就业帮扶和公益性岗位的安置政策。

社会救助方面,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可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住房方面可申请廉租房和公租房。

养老保险、优抚补助、子女上学不再有农户和非农户之分,以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

六是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公共资源配置。

通过“村改居”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调整,让新建城区居民在发展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享有更多的公共资源,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2、“村改居”的矛盾一是干部素质问题。

现村两委会的组成人员均为农民,他们多数人传统的农本观念和小农意识还比较浓厚,文化程度偏低,对农民的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远不能适应社区管理的需要,村改居后,干部素质需要整体提高。

另一方面,少数村组干部担心村改居后,随着选举方式和干部选拔范围的扩大,自己原有的领导地位和各种利益将受到影响,因而存在抵触情绪,持否定态度。

二是思想认识问题。

群众对“村改居”的认知程度不一,不同层次的人对此项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有差异,观点不一致。

村民中一部分人无所谓,随大流;一部分人有疑虑,在观望;一部分人怕吃亏,有抵触。

主要原因是“村改居”涉及的相关政策尚未深入人心,特别是部分村民担心既得利益受到损害,思想顾虑一时难以消除。

三是政策差异问题。

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政策造成的利益差别。

基层组织方面,“村改居”后,居委会的人员结构、职数设置、选举方式、工资福利及办公经费与村委会不同;群众利益方面,“村改居”后农村户口集体转为城镇户口,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惠农补贴、集体土地处置、农村承包地、居民住房、林业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与村民不同。

由于部门政策不衔接、不配套,这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两种国民待遇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如户籍改革取消了农村户口与非农户口的分别管理,但就业、计生、低保、医保等仍然按城乡二元政策执行,造成城乡居民两种待遇。

四是社区规模问题。

陕西省人民政府今年颁发的设置居民委员会的规模是1000--5000户,而乾佑河流域的几个镇政府所在地,从就业形态看,均具备村改居条件,但从人口规模看,石镇、北关、马房子村的现有人口均不超过XX人,目前还不具备村改居条件,可考虑在行政区划上重新组合,或者等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再进行。

总之,实施“村改居”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拉大城市框架,推进我县“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但由于涉及到管理体制转换、集体资产改制、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问题,必然引起村民权益、利益的变化,眼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

统筹分析,着眼长远,从大局考虑,我们认为实行“村改居”利大于弊,势在必行。

三、对策与建议1、统一思想,增强共识。

“村改居”是新时期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城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搞好“村改居”工作对于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落实属地管理制度,提高居民素质,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推进城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我县扩城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正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县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大局角度来考虑“村改居”问题,以领导认识的统一带动群众观念的转变。

在决策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为目的,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基本要求,积极探索、依法操作。

在实施中要广泛宣传,层层动员,首先要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思想理念及时与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念相接轨,坚定改革的信心,正确把握“村改居”的各项政策。

各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宣讲政策,解疑释惑,提高群众认识,正确对待暂时的利益得失。

2、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各镇“村改居”工作应根据相关村干部素质、群众认知程度和资产经营管理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镇情、村情,制定不同的方案,采取不同的形式,做到一村一策,区别对待,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切忌“一刀切”。

从调查情况看:沙坪村干部热情高,群众也形成了一定共识,该村辖区有县级单位15个,镇属机关22个,规模企业4个,个体经营380户,总人口1万余人,其中常住839户,3172人,流动人口7000多人,“村改居”条件已经成熟,可以率先实施。

凤凰镇凤镇街村也可以在进一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跟进。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研究乾佑镇北关村、马房子村、石镇村改制问题。

3、坚持原则,依法操作。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决定了“村改居”工作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所以必须坚持过程民主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召开村民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方可实施。

整个工作过程要严格按规定照章办事,依法操作。

建议在城乡二元政策继续存在时期,改为居委会的村民在享受政策待遇上就高不就低,可以“双轨运行”,做到土地、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基本不变,涉农政策基本不变。

在进行新的组织体系设置前,改制时一般应以村委会为单位整体改制,原村委会成员可以过渡为社区居委会成员,任期届满后按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换届选举,尽量保持干部相对稳定,实行平稳过渡,从而安定民心。

行政区划重组新设立的居委会,必须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选举出社区居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