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靠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
行为养成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如此,坏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注重习惯教育,让习惯根生于理念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士,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小学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受益无穷。
1.树立观念,重视习惯
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
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
良好学习习惯的具有不但能使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
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必别人的帮助提醒,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都会不自觉地表现,从而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习中长期受益于良好的习惯。
2.明确要求,注重指导
学校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应给予明确的要求。
我们现行的新课标就十分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每一册书本一开始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书上的要求要明确具体,逐步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是孩子们必须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教师要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明确,并要对每一个习惯的养成进行细化。
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
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复批。
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的行为就有了参照的标准,能更好更快的养成习惯。
所以,教师要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都要给予明确的要求和细致的指导。
3.转变态度,督促指导
很多教师在明确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之后就把习惯的养成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开始很热心、很细心,但当热情渐渐冷却后,就会重蹈覆辙,依旧我行我素。
所以我们常会听到一些抱怨,责怪学生学不象,交不会。
其实,这种反复的出现与我们教师自身也脱不开关系。
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态度扮演好督促与指导的角色。
如在明确好作业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复
批之后,我们还要经常用这四条要求指导孩子的作业,及时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开展优秀作业展评、一日无错题等活动。
经常在全班展览,以此来鼓励本人,促进大家。
二、注重细节影响,让习惯根生于细节
1.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
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许多习惯还未定型。
因此,更需要我们细化学习生活中的各个习惯的养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
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2.从自身开始,引导表率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
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
所以,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就不能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自己也不能总是匆匆忙忙赶进教室……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3.从校内到校外,统一标准
在学校经过老师的教育指导,很多学生能有良好的习惯。
但一旦他们离开了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很多人又会“原形必露”。
我们班的小丁同学在学校对老师的话是言听计从,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但是他的父母却反映回到家他总是先玩够了、吃饱了才会想起作业的。
所以习惯的养成光靠学校力量是不行的,还要学校与家庭的紧密配合。
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
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能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从而养成真正的好习惯。
三、注重塑造典型,让习惯焕发活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过多的说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
我们可以利用群体效应,在学生中寻找出良好习惯的典型,这样他们就会以他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低年级的班级卫生总让我头疼,因为即使你分工明确也总有人会遗忘。
但经过观察我发现班级里的小玲却总能按时在自己的岗位上很好的完成任务。
我就利用晨会课好好表扬了她一番,没想到第二天就有更多的人及时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我再次给予表扬,于是他们干劲更足,班级卫生也不用我再向以前那样操心了。
尝到甜头后,我便在教室里树立更多的学习榜样,有学习认真的、有作业及时的、有发言积极的……班级里学生的习惯也逐渐有了很大的改观。
除了树立身边的典型,一些名人的故事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找机会给孩子们讲了爱因斯坦、牛顿等人在学习研究上的刻苦钻研、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故事,孩子们也深受启发,为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
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习惯肯定会让学生的未来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安徽肥西县铭传乡高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