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doc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参考答案】: C2.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参考答案】: C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参考答案】: B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参考答案】: D5.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参考答案】: C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参考答案】: C7.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 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 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参考答案】: A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参考答案】: C9.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参考答案】: B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参考答案】: D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3.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 C )A.客观自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4.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C )A.形而上学B.诡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B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6.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C )A.唯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B )A.质量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辩证否定的方法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B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B.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C.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10.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11.范畴()( A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B.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C.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B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13.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14.度是指()( B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B.质和量的统一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量变状态15.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 B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D.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16.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1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C.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D.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18.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B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C.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D.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19.爆发式飞跃是指()( D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B.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C.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D.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20.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D )A.诡辩论的观点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试卷与答案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试卷与答案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部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历史观与世界观的关系()A.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B.历史观就是世界观C.历史观决定世界观D.两者无联系2、凡是唯物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C.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世界是不可知的3、哲学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经验论和唯理论D.唯心论和唯实论4、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语言的产生B.人脑的形成C.手脚分工D.社会劳动5、在意识的本质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意识的客观性B.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抹煞了意识的主观特性6、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永恒运动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7世界统一性在于()A.存在性B.物质性C.可知性D.矛盾性8、质是指()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B.事物内容的表现形式C.事物成为自身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的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9、量变质变互相渗透是指()A.在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B.质变和量变相互转化C.质变和量变不能严格区分D.质和量的统一10、否定之否定,事物螺旋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A.前进性、上升性B.重复性C.循环性D.回复性11、必然性主要产生于()A.事物的外部矛盾B.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C.事物的普遍联系D.事物的肯定方面12、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上帝的说法的哲学依据是()A.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B.世界上各种事物不外是感觉的复合C.人类意识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体现D.意识是主观自生的13、黑格尔在对待辩证法问题上的错误在于()A.把辩证法的规律应用于整个世界B.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规律C.把辩证法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D.认为思维规律是自然界和历史规律的反映1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是()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B.向他物转化C.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D.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1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16、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A.指出人们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C.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17、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B.真理的客观性C.世界是否运动D.真理的辩证法18、系统论的最基本原则是()A.层次性B.有序性C.最优化D.整体性19、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承认B.客观唯心主义承认C.一切唯物主义承认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20、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A.改造B.加工C.反映D、作用21、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A.循环论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22、质与属性的关系是()A.质与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质和属性是直接同一的C.属性通过质表现出来D.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23、使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的是()A.量B.质C.度D.并节点24、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A.斗争就是一切B.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斗争性是无条件的D.斗争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25、“张三是人“这个命题表明()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任何个别都是一般C.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D.个别先于一般而存在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态度是()A.全盘否定B.全盘肯定C.认识其本质,把唯心主义彻底消灭D.剖析其根源,从根本上克服唯心主义E.具体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b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c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b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C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30、人生观的核心是() a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
马哲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32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25、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间接性和抽象性为特点,
26、感性认识:直观的形象的认识,感觉器官"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主观(融入个人感情)的判断。
30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
31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2、3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3 )。
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⑷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2、4 )。
⑴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⑵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⑷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2、3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A 5.D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针。
2、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辨析题及材料题答案1A 2C 3B 4C 5D 6A 7C 8A 9D 10D 11B 12B 13B 14 C 15D 16D 17D 18C 19D 20C 2121BB 22C 23C 2424CC 25A 26B 27A 28D 29C 30A 31D 3232BB 33D34B 35A 36A 37D 38D 39B 40C 41A 42D 43A 44B 45D 46D 47A 48B 49D 50A 51D 52B 53D 54D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11)正确。
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满分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C
19.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满分:2.5 分
B. 世界运动有没有规律
C.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D. 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
E.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CE
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 )。
A. 诡辩论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变化发展的观点
E. 唯心主义的观点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C
17. 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 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
D. 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B
18.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BD
3.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关系是( )。
A.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B. 高级运动形式是以低级运动形式为基础的
C. 高级运动形式包括低级运动形式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二元论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满分:2.5 分
正确答案:A
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解释概念1.人民群众是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人,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人们2.能动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
4.社会意识形态是指思想上层建筑,这是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6.人类世界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
7.共产主义是在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所建立的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
8.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9.否定之否定是反映事物通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所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过程的哲学范畴。
10.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认为物质(存在)是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观点。
1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
12.经济基础是指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14.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是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
15.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二.区别范畴1.唯物史观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群众史观是在社会历史主体问题上,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在历史主体上的应用。
2.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是指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所过程的社会整体,社会形态把社会看作是不断演变的过程,社会有机体把社会看作是一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感性认识是人的感官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的反映,前者是直接的具体的认识,后者是间接的抽象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阐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人们只有从实践中获得“材料”,才能通过头脑这个“加工厂”产生认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变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
从认识论角度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所以,正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人的认识与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
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是消极被动的反映,人的认识是经过头脑加工改造,有一个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整理和创造的过程,是能动的反映,不是机械的直观。
这不仅体现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初级阶段,而且体现在理性观念的形成过程中。
认识主体在感知客体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图式,从不同层面上选择、整理和解释客体信息,将客体的存在方式转变为主体能够理解、说明的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客体信息进行建构,将客体信息同化到既有的观念体系中,或者将客体信息建构成为新的概念理论体系。
在这方面,辩证思维方法就是思维对来自客体的感性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将其升华为表征客体的理性观念及其体系。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坚持反映论的前提下,肯定主体在认识中的选择、建构等能动作用。
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词源⾃古希腊。
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哲学之义是“爱智慧”。
哲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科学之⼤全C.关于⾃然、社会、思维发展所有规律的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从思维出发B.从实践出发C.从统⼀性出发D.从物质出发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的基础是对⾃然科学的概括4.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5.⼈们常说“⼼想事成”,这⼀观点在哲学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主义的观点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6.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也”。
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客观唯⼼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主义的观点C.形⽽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7.中国古代哲学家陆象⼭主张,“宇宙便是吾⼼,吾⼼便是宇宙”。
这⼀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客观唯⼼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8.“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主观唯⼼主义观点B.客观唯⼼主义观点C.形⽽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A.物质第⼀性,精神第⼆性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实践D.⾃然和社会的关系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A.旧唯物主义是形⽽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的辩证法11.20世纪西⽅的“上帝观”发⽣了变化,有⼈认为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证明不重要,“上帝”观念代表的是⼀种终极关切,它是⼀种⼈⼼内在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
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文里,哲学之义是"爱智慧"。
哲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科学之大全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所有规律的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从思维出发B.从实践出发C.从统一性出发D.从物质出发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4.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5.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6.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7.中国古代哲学家陆象山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一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8."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实践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11.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证明不重要,"上帝"观念代表的是一种终极关切,它是一种人心内在的价值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得分: 98.0
完成日期:2013年06月05日 12点02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9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C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
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
3.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 C )
A.客观自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
C.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4.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 C )
A.形而上学
B.诡辩论
C.唯心主义
D.二元论
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B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D.二元论观点
6.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C )
A.唯物论的观点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物活论的观点
D.唯意志论的观点
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B )
A.质量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辩证否定的方法
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 B )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C.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C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
10.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D )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运动构成联系
D.联系构成运动
11.范畴()
( A )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B.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C.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
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
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 B )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
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
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
13.事物的质是指()
( C )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
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
14.度是指()
( B )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
B.质和量的统一
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D.事物的量变状态
15.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
( B )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
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
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
D.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
16.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A )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
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
1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 A )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B.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C.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
D.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18.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 B )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
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
C.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
D.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19.爆发式飞跃是指()
( D )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B.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
C.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D.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
20.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 D )
A.诡辩论的观点
B.绝对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B )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感觉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D.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
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2.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BC )
A.没有认识到意识的能动性
B.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C.没有看到历史事变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D.没有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
E.承认杰出人物的作用
3.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 CD )
A.心外无物
B.世界统一于感觉
C.理在事先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4.凡是唯物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
( ABC )
A.世界是可知的
B.世界是统一的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E.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5.下列哪些理论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 BD )
A.宇宙热寂说
B.相对论
C.唯能论
D.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E.牛顿力学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
( ABDE )
A.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意识能够改变规律
D.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自我抑制
E.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7.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 CD )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E.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8.当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时()
( AB )
A.矛盾双方的力量各有消长,但还没有易位
B.事物表现为相对静止
C.矛盾的主次双方已经易位
D.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任何变化
E.矛盾双方绝对同一
9.“扬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
( ABCD )
A.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B.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C.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D.变革和继承的统一
E.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0.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 BC )
A.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B.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
C.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D.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E.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