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模式简述: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包括八个教学活动环节,其中,“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作灵活删减。

二、教学举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第九页练习——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学习情景

1、提问:现在有两个数,如果要使他们的结果最大,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大多数学生认为:乘,因为乘法会使一个数越乘越大

2、出示两个数,让学生验证

(1)3和5(学生为自己的判断感到非常高兴)

(2)3和0.5(学生争议:并不是乘的结果最大,加、除比乘的结果还大)

3、点题:看3×0.5的积与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比3小)

4、质疑:那还能说乘法会使一个数越乘越大吗?(不能)

5、说明:这是学习整数乘法后,给大家留下的一个印象,它在小数乘法里就不是这个规律了。

过渡:那么,在包括小数的乘法里,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又有怎样的规律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环节二:描述学习任务

1、通过计算,找出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2、观察第二个因数的大小规律,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规律,找出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环节三: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找规律。

环节四:小组全作探究

1、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探讨、补充。

2、可举类似例子再作验证。

环节五: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得出结论:(1)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2)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环节六:教师讲解:

1、质疑:0×3=? 0×0.3=?

学生恍然大悟:上面规律中的“一个数”应强调“0除外”

2、教师画线段图讲解,帮助理解规律。

环节七:练习巩固:

1、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3.4×1.04○3.4 0.98×46○0.98

5.3○5.3×0.8 0.36×0.095○0.36

2、按要求填空。(你有几种填法?)

5.6×()=积大于5.6

5.6×()=积等于5.6

5.6×()=积小于5.6

环节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积与因数的大小有怎样的规律?

三、模式反思:

所谓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我的理解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机会,最后将自己探究所得出的结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应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作为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动手、动脑探究新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

(二).这种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虽然已在教学中应用并初见成效,尽管数学教学应有模式,但是又不能止于模式,限于模式。虽说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由于它有着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而对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教学模式也是有缺陷的,教学所依存的条件是十分多

样和微妙的,因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模式”只能是“模式”,它有着天然的局限性。那么,教学模式的天然局限性依靠什么来超越呢?我认为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凝聚、融会了教育机智在内的、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的运用,是教师高度驾驭纷繁复杂的教

学“变数”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确证,没有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教师的上课就容易成为“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教学就难以避免封闭性、机械性、刻板与程式化,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独特的生命表现和学生提出的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因此,希望我们能够努力将“模式”和“教学艺术”两重属性合二为一,在教学实践中开辟出更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

揭示问题

探究发现

建立模型

理解应用

强化体验

情境呈现

提出问题

独立探索

合作交流

建立模型

解决问题

基本练习

综合练习

总结归纳

提升经验

归纳知识方法

总结活动经验

农安县“小学数学‘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

实 施 方 案

一、实施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

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从课堂教学操作层面上,要求必须对

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能够利于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我县小学数学学科

自从进入新课改以来,以《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改革实验为契机,以

遵循教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为

线索,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致力于新

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力争在全县区域内打造出具

有科学性、导向性及可操作性的小学数学基本教学模式。“小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