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落花诗》(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

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

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古诗欣赏步韵唐寅《落花诗》三十首步韵唐寅落花诗:(一)相思何处寄一生能度几回春?瓣瓣飘魂碾世贫。

叶伴清风偷吻水,枝听落絮会同仁。

曾将幻梦抽成绿,可是知音却倦神。

不问相思何处寄,有谁来解葬花人?(二)撷梦上枝头只为春争几许悠,东风撷梦上枝头。

茎摇紫陌人相挽,蕊绽红尘韵暗流。

落叶飘魂征俗味,华英缀念付银钩。

真身化泥馨香溢,何用秋枫抱尽愁?(三)且行且珍惜拼尽青华挽片臾,何须寂寞守终无。

胭脂浅淡邀千梦,红粉偷闲只几朱。

香碾冰轮飘幻影,艳流丹韵寄离夫。

人间好事投缘聚,风月多时也有枯。

(四)诗量万点红只听寂寞数花时,谁为香容叫好儿?手卷锦帘无语伫,目凝玉瓣独怀私。

尊前闷酒忧划过,月底风情梦暗施。

人远天涯飘万点,诗心一刻挽青丝。

(五)墨守落红尽不念残英向暮中,何知芳韵碾楼风。

一腔幽怨随飘絮,满纸情思寄落红。

我度黄昏愁打尽,谁听霜叶梦成空?魂牵寂寞春心锁,痴守香痕掩苑东。

(六)谁无春意老落花不问水流真,只许今生度丽神。

冷蕊无声飘气韵,瑶琴一动又怀春。

携来淡月斟红梦,赚的.香风扫赭尘。

患世谁能长住少?还将记取眼前人。

(七)谁把芳影弄各随一梦向天横,散尽闲愁始觉轻。

影缀红尘怜寂世,芳摇紫陌不虚名。

牵情莫过繁华地,弄墨才知锦绣城。

离恨枝头空待月,相思笔下暗香盈。

(八)只剩解花语化作流香醉晚晴,只逢墨客再重生。

三千韵味枝头载,几笔风情陌上行。

为得佳诗拈紫蕊,才将粉梦寄黄莺。

尘缘惹尽相思泪,花语无声共月明。

(九)心花为谁绽借得香容倚遍栏,常将寂寞抱成团。

愁肠转梦笺中落,风月牵花水上漫。

素墨三章镶妙语,红尘两岸绽清欢。

情诗易守千秋好,执诺难留一世安。

(十)尘埃里的花寂寞花雕一世空,沉香幻梦几人同。

天涯隔断朱砂痣,颜玉何堪紫陌风。

离恨揪肠听落雨,闲愁入墨扫残红。

为谁写尽倾城恋,韵押群芳笑傲中。

(十一)拈香绘好景花色争春柳遂惔,梅开朱幕韵新添。

慢描丽日红诗意,快挽东风绿梦帘。

怎解缤纷千种醉,只因好景几回恬。

唐伯虎真迹《落花诗册》

唐伯虎真迹《落花诗册》
诗中多处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是其年轻时《白发诗》的余韵。唐寅二十五岁时发现自己『玄首有华丝』,不禁『怆然百感兴』,并鼓励自己『功名须壮时』。那时他尚年轻气盛,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如今境遇大改,虽同是感叹白发生,却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
同时,诗中也充满了郁闷不得志的情绪,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错过这些风景你会遗憾
唐寅性颖利,聪明殊凡,童髫中科第,二十九岁时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三十岁入京会试时,却因徐经科场受賄案被累下狱而废。此后.他不但功名无望,且生计日薄,与妻子反目仳离,不久又与弟申异炊.可以说落魄之极。唐寅作落花诗那年三十五岁,离科场被黜之事不过五年,刚刚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泄,假诸风云月露以泄之』。④因此,落花诗看似伤春,实则自摅其才情。把它们理解为浮薄伤雅的风流之作,可以说完全没有读懂它。
唐伯虎真迹《落花诗册》
唐伯虎真迹《落花诗册》
唐寅(1470~1523年),字伯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一 落花诗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一五O 四)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史载唐寅的和作为七律三十首,各种唐寅诗文集的刻本都有收录,周道振、张月尊所辑校的《唐伯虎全集》将其收入原集部分。但根据唐寅每次书写的墨迹,有很多落花诗句与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显然经过修改。据统计大异者有十七首,《唐伯虎全集》将它们编入补遗。②因而落花诗实际上总共有四十七首。和诗『柔情绰态,如泣如诉』,③在当时广为传颂。有人认为落花诗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因而不足取。其实,这样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唐寅诗中的深意。

《落花诗》全集

《落花诗》全集

《落花诗》全集《落花诗》全集(沈周、文徵明、吕常、徐祯卿、唐寅)赋得落花诗十首富逞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绿叶初阴子养仁。

偶补燕巢泥荐宠,别修蜂蜜水资神;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蛾眉未嫁人。

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知辱雨,秦宫脂粉惜随流。

痴情恋酒粘红袖,急意穿帘泊玉钩;欲拾残芳捣为药,伤春难疗个中愁。

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旁小剩莺还掠,风背差池又催;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

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

鱼沫劬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沉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

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烟涕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门墙蹊径俱零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悟色空空念罢休。

朝扫尚嫌奴作践,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

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女奚,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彻树无;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

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销绿长物无私。

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日鬓如丝。

供送春愁上客眉,乱纷纷地伫多时;儗招绿妾难成些,戏比红儿杀要诗。

临水东风撩短鬓,惹空晴日共游丝;还随蛱蝶追寻去,墙角公然隐半枝。

再和征明昌落花之作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

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

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

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

阵阵纷飞看不真,霎时芳树减精神。

黄金莫铸长生蒂,红泪空啼短命春。

草上苟存流寓迹,陌头终化冶游尘。

大家准备明年酒,惭愧重看是老人。

唐寅行书《落花诗册》,不愧是行书的巅峰之作

唐寅行书《落花诗册》,不愧是行书的巅峰之作

唐寅行书《落花诗册》,不愧是行书的巅峰之作《落花诗册》,此诗为唐寅和沈周的诗作,此作俊秀挺键,顾盼有情,一如其画。

唐寅书法亦直入赵字唐奥,并兼融米芾,蔡襄笔意。

顾整卷书风穷极精密,虽纵横曲折,着纸如飞,无不妙契古人,上追晋唐蕴籍典雅之神韵。

字字玉立,绝无恣肆放浪之笔,字与字的联系基本不作牵笔,但其意却连绵,使全卷气脉相通,偶二三字游丝相连,则更是妙绝。

此诗册不愧是唐寅行书的代表作。

唐寅落花诗【明代】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

花并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唐寅的落花诗全文

唐寅的落花诗全文

唐寅的落花诗全文唐寅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作含蓄深沉、旷达豪放,被誉为“文肆之祖”。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莫过于《落花诗》。

以下为唐寅的《落花诗》全文。

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寅从诗的开篇就烘托出了一副优美的江南春色景象。

他以“春风”、“绿”、“江南”等词语,描绘出一幅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图景。

而“明月何时照我还”,则是寓意着诗人欲盼着明月光临自己,象征着他对未来的祈愿。

二、如今休去倚危栏,万里长江任去看。

在这一句中,唐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遗憾和对生命的反思。

他让读者理解到生命的短暂,即便在美好的时光里旁观,也不能将光阴遗留在危栏之上。

而“万里长江任去看”则是指无论何时,当人们看到大自然的辽阔无边,更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之相比生命的可贵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句话更多的是带有一个倾心于美,追随美,为美而倾倒的情感。

人们常说“人生贵乎瞬间”,因为一个微小的瞬间,可以让我们瞬间领略生命的美好,眉头下滑,美浸入心头,抛却所有雜念,宣泄自我,落花飞舞,不由自主融入此景之中。

四、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一句诗揭示了唐寅内心深处的复杂思绪。

虽然身在美景中,但唐寅却感受到内心的幽愁暗恨无法散去。

他将此幽愁描述为“别有”,渲染了这种情感是俯瞰阳春白雪之上,独享芳菲夕阳的一个民间诗人特有的的悲壮与痛楚。

而“此时无声胜有声”,则彰显出了唐寅静默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陶醉感。

大气磅礴的景象以及强烈感官刺激都无法与内心的平静相提并论。

五、潇湘何事等闲回?山中聚会应难忘。

这句诗让我们瞬间感受到唐寅对于人生的慷慨激昂。

他借用“潇湘”之名,表达了自己爱江南、痴迷于各式各样的美景的心境,同时也表露了他对江南山川的深厚情感。

而“山中聚会”则体现出了唐寅对人生友谊和社交的期待,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冬,他都追求与他人一起分享生命中最棒的时光,聚会和约会都成了自己生命必须的部分。

清王武唐寅落花诗

清王武唐寅落花诗
明代画家王鏊六世孙精鉴赏富收藏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正如王时敏所云清王武唐寅落花诗Fra bibliotek【名称】唐寅落花诗
【年代】清
【作者】王武
【现状】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尺寸】30cmx30.8cm
【材质】绢本 设色
清 王武 唐寅落花诗
清 王武 唐寅落花诗 局部
清 王武 唐寅落花诗 局部
作者简介:
王武 ,(1632-1690),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王鏊六世孙,精鉴赏,富收藏,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正如王时敏所云:“神韵生动,应在妙品中。”为清初院画的名家。亦擅诗文。传世作品有《水仙柏石图》、《红杏白鸽图》、《鸳鸯白鹭图》等。

[唐寅(外一首)]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

[唐寅(外一首)]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

[唐寅(外一首)] 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

活过七十岁,幼小的和衰老的都因为知足而心生欢喜而你,就算知道过去和未来的事情不上天子船,也就不去长安眠一万树的桃花,记不下短暂的岁月
(棋如岁月酒如年。

)步步回头的笑
漫灭如一枕邯郸,又美妙如一瓯华胥
在春游的路途上白了头发,丢了钟声
浅浅水,长长流,来无尽,去无休
眼前的人,一年一度埋了芳草
生病的时候念着空山,便有一对春风
错落如青花。

花不留人,又何苦被
自己障眼――画角里吹出了江南
桃花也要当做梅花,千般也当做三弄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漂亮的风水,却不敢相信
它能罗织幸福和暗藏芬芳
你是空山,却总是杳无音信
你是淡淡的花,呼啸而过
你是土壤里的青草,你是栖息在
水边的光,在我的身体里弯曲和生长你是浮在我头顶的星球
你是大地的血,玫瑰会馈赠奇迹
你是唱山歌的谷风,一盏灯就可以点亮有大德而无小怨。

你是云彩的呼吸
你是罅隙里的自然,清澈而动人
你是距离。

你是福海。

你是不说的秘密你是人间四月天――就像
一心往南的燕子,断翅而做着美梦。

【收藏】唐寅(30)首落花诗(附画)

【收藏】唐寅(30)首落花诗(附画)

【收藏】唐寅(30)首落花诗(附画)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唐寅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落花图空山春尽落花深,雨过林阴绿玉新。

自汲山泉烹凤饼,坐临溪阁待幽人。

落花图咏(五首)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

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

万片风飘难割舍,五更人起可能留。

妍媸双脚撩天去,千古茫茫土一丘。

*芝鞋布蚁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

池面风回公簇聚,陌场人散鞠场休。

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蘼有近忧。

苏小堤头试翘首,碧云暮合隔红楼。

*久阳芳草笛悠悠,春尽惊看又转头。

淅沥风光摇草树,骖驔时节逐川流。

临阶思数脂千片,绕树空烦绣半钩。

九十诏光梭脱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

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

六代寝陵埋国媛,五陵车马斗家姬。

邻东谢却看花伴,陌上无心手共携。

*春归不得驻须臾,恙落宁知剩有无。

新草漫生天际绿,衰颜又改镜中朱。

映门未遇偷香椽,坠溷番成逐臭夫。

无恨伤心多少泪,朝来枕上眼应枯。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其一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漫兴十首其五驰驱京国罨头尘,褴褛衣衫垫角巾。

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

镜里自看成老大,戏儿棚上下场人。

散步吴王城里柳成畦,齐女门前水拍堤。

《落花》原文及翻译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

《落花》原文及翻译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

《落花》原文及翻译唐寅落花诗三十首原文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落花》原文,《落花》原文翻译,《落花》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一、《落花》原文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二、《落花》原文翻译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三、《落花》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

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落花》原文,《落花》原文翻译,《落花》作者介绍,查字典语文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唐寅行书《落花诗》精品放大版欣赏

唐寅行书《落花诗》精品放大版欣赏

唐寅行书《落花诗》精品放大版欣赏唐寅行书《落花诗》精品放大版欣赏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诗册》。

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

”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

大体上说,其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自书词》卷,明,唐寅书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就极似文征明。

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唐寅科场被黜,妻子离异,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其时书法上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如唐寅作于弘治乙丑(1505年)36岁时的《落花诗册》。

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唐寅正值壮年,居住在桃花庵,专心从事诗文书画,创作达到顶峰。

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并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

这类风格作品甚多,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37岁的《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0余岁的《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和《行书三绝卷》(丁念先藏)等作品,均呈赵孟頫与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第四时期是46岁至54岁去世,已属唐寅晚年。

自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进一步看透世事,书法亦变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用笔迅捷而劲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

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次韵唐寅)

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次韵唐寅)

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次韵唐寅)(1)花魂千姿娇媚笑迎春,百日芳华雨打贫。

梦在青山空有意,香融玉骨始成仁。

泛舟几度邀明月,折柳曾经送女神。

世味何如溪水淡,物情翻作惜花人。

(2)追怀繁华渐隐梦悠悠,柳笛春风掀盖头。

辗转犹怜花老去,彷徨未改水长流。

不知月落红颜泪,惟见帘垂白玉钩。

旧事追怀伤倦客,香魂谁寄惹闲愁。

(3)无奈花飞花谢尽须臾,云卷云舒任有无。

不老情怀千点绿,常新笔墨万般朱。

风来柳下听丝语,月落阶前醉野夫。

刹那芳华多少恨,为谁洒泪唱荣枯?(4)病酒病酒那堪梅落时,琵琶翻作枕屏儿。

花开富贵本无意,燕入王侯自有私。

过眼风云随蝶舞,遂心雨露待恩施。

千年一叹江中月,滚滚烟尘涴雪丝。

(5)坐对一抹云霞梦幻中,三江徐拂晚来风。

庭前杨柳含烟翠,槛外梅花落地红。

杯酒难酬时寂寞,锦华不待自虚空。

常翻故纸闲愁解,坐看鸢翔(6)国色城倾国色几回真?寥落园林未见神。

细雨无声伤蝶梦,清风有意恋莺春。

欲酬过客三杯酒,聊慰知音两袖尘。

自古红颜多命薄,斜阳空照问花人。

(7)秦淮潋滟湖光舟自横,风吹岸柳绿衣轻。

题诗桃叶传佳话,问酒杏花存美名。

吴馆笙箫弄南曲,苏台月影浣西城。

昔时宫殿朱颜改,今见何人玉泪盈?(8)初晴朝暾万里暖新晴,袅娜烟云远岫生。

绿影参差随浪逐,清香迢递伴风行。

蝶迷曲陌邻家院,月醉歌台子夜莺。

春梦无痕何所以,东君驭景自分明。

(9)凭栏暮色葱笼客已阑,缤纷红雨滚风团。

莺啼翠柳春声合,月落清江曲水漫。

噬骨残香空有恨,随心拙笔尽余欢。

人无再世因缘浅,沧海沉浮岂苟安。

(10)梅殇桃含蓓蕾蜡梅空,次第芬芳宿命同。

浪柳长摇千树雨,晚情不敌一场风。

留连怎奈丝添白,辗转谁知泪落红。

衣带渐宽无悔意,香融婉约(11)踏青暖霭晴空紫气惔,香凝玉蕊叶尤添。

千枝竹韵寻风影,一树梨花扑眼帘。

柳钓清波云澹澹,舟横野渡梦恬恬。

滩头稚子追蝴蝶,索句骚翁任意拈。

(12)思乡日暮江南闻子规,声声坼骨望乡时。

风来苒苒何知足,雨落凄凄始悔迟。

块垒难销书半卷,相思不递泪双垂。

唐寅落花诗全文解析

唐寅落花诗全文解析

唐寅落花诗全文解析
《落花诗》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的作品,原文为: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解析:
首联,“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唐寅以大自然的春光作为背景,用拟人手法描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

这里没有夸张和过于艳丽的描写,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同时,“粉蝶”过邻家,也寓意着花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颔联,“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唐寅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时间无情。

王昭君因被毛延寿画丑而远嫁匈奴,炀帝因迷恋张丽华而荒废朝政,最终导致亡国。

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了盛极而衰、红极而黑的自然法则。

颈联,“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唐寅描述了春光不再、夕阳西下的景象。

青春被深院所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奈。

而平原上的红日西斜则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光阴的流逝。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尾联,“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诗人以小桥流水、村落、莺啼蛙鸣等自然景观结尾,营造出一种平静而又略带落寞的氛围。

这种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同时,“不见啼莺有吠蛙”也寓意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

总之,《落花诗》是一首用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生命思考和时间感慨的诗歌。

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生命哲理寓于具体的物象之中,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讲解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讲解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讲解原文:《和沈石田落花诗》朝代:明代作者:唐寅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译文:万紫千红的景色不需过分地夸,今天有只蝴蝶飞别邻居家去了。

王昭君不幸遇到了画家毛延寿,改变了命运,汤帝容不下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把她处死了。

深深的小院白白地锁住了青春,而野外的红日又到了快落时候了。

村边小桥流水景色虽美但村里己萧条无人住了,连流莺都没有只有青蛙在叫。

这首诗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但是书法严谨,是唐寅的代表作品之一。

赏析:1993年7月1日《唐伯虎点秋香》以影片讲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是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周星驰、李力持执导,周星驰、巩俐、郑佩佩等主演。

并以4017万港元的票房成为1993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

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

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明代落花诗

明代落花诗

明代落花诗一、原文:《落花诗》(唐寅)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二、衍生注释:“桃花净尽杏花空”中的“净尽”“空”都表示花朵凋零、消逝的状态,形容落花后的一种空旷感。

“节临三月暮”的“节”可理解为时节,三月暮即暮春时节,此时百花渐次凋落。

“砑罗方帕”是一种经过碾轧的有花纹的丝织方手帕。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是描绘落花的景象并借此抒发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暮春时节,桃花、杏花相继凋落,这种景象每年都大致相同。

诗人在诗中既有对落花的怜惜,又有一种豁达之感。

他说“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似乎在对那些为落花而过于哀怨的人说,这是自然的季节更替,不必过于伤怀。

- 情感复杂而微妙,有着淡淡的惆怅,又有对自然规律的坦然接受。

2. 表现手法- 诗人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开篇“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以描写落花的景象引出后文的抒情。

在描写落花方面,“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非常生动。

落花扑打到屋檐上,冲破了绿色的帘幕,落在台阶上,盖住了红色的地锦(一种铺地植物),这种描写使得落花仿佛有了生命和力量,打破了一般人眼中落花脆弱的印象。

而结尾“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则将落花拾起放在手帕中,手帕上还有绣着的一对鸳鸯,这种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淡淡的哀愁,将对落花的情感融入到这样一个独特的画面之中。

四、作者介绍: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诗人。

唐寅一生坎坷,他少年时才华横溢,本欲求取功名,但却遭遇科场案被牵连,此后便纵情于诗酒绘画之间。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于诗中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看法等。

在他的落花诗中,不难看出他历经世事浮沉后对生命和时光有深入的思考,但在情感上又有着一种处于困境中的洒脱。

五、运用片段:1. 文学课上- 老师正在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伤春悲秋主题,说到古人对落花的描写时提到:“就像唐寅在《落花诗》中写的‘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唐寅《落花诗册》放大版53张全

唐寅《落花诗册》放大版53张全
唐寅《落花诗册》3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3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8[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39[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1[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2[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3[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4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8[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49[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5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51[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52[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53[放大]
[简介]《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 行书 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 x 30Cm不等。
唐寅《落花诗册》1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1[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2[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3[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18[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唐Fra bibliotek《落花诗册》19[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0[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3[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4[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5[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
唐寅《落花诗册》26[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7[放大]
唐寅《落花诗册》28[放大]

古词《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作者唐寅)原文全文

古词《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作者唐寅)原文全文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唐寅[明代]
簇簇双攒出茧眉,淹淹独倚曲阑时。

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赋诗。

瓦灶酒香烧柿叶,画梁灯暗落尘丝。

寻芳了却今年债,又见成阴子满枝。

¤
关于作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落花诗》30首

唐寅《落花诗》30首

唐寅《落花诗》30首《落花诗》1一夜青莲化暮春,桃蹊梅雨笑花贫。

蝉鸣冷冷斟何义,风掠萧萧显不仁。

倦鸟归巢非易事,颓垣补瓦倍伤神。

朦胧月下惊回首,故地飘零几许人。

《落花诗》2残红掩映夜遐悠,老树疏枝漫点头。

顾野闲思荒径立,依山怅数乱云流。

尘心微倦观帷幕,天宇犹寒挂玉钩。

枯草江堤晖洒照,轻舟一叶载轻愁。

《落花诗》3青颜命薄只须臾,飘落君前软若无。

叶细几株随夜艳,星稀数颗照栏朱。

蛩唱惊风徒叹矣,更鸣泣月枉悲夫。

今夜美人归界外,优昙莫问为何枯。

《落花诗》4秋雨侵来信步时,攀藤扶树水珠儿。

情遗难怨高天意,命薄堪怜造物私。

英落松门蝉懒拾,风摇古道叶横施。

愁消醒后倾觞际,惊觉韶光印鬓丝。

《落花诗》5香城抹黑月升中,煮酒庭前啖软风。

苍莽蔷薇将寿尽,逍遥菡萏映湖红。

朱颜寂寂知难系,碧海茫茫总是空。

一曲清箫侵籁远,依稀欲接日浮东。

《落花诗》6艳压群芳众里真,风骚独领蕊传神。

酬来花下三生石,浸染村前半盏春。

赖有丹心随日月,常将冷眼对沙尘。

夏神偏爱摧花落,荡尽硝烟弃玉人。

《落花诗》7枫自孤高风自横,霜临曲岸柳妆轻。

烦鸦啼落云中月,寒蝉笑颓身外名。

应恨落英惊绮梦,休怜倦客恋香城。

徘徊枝下徒伤切,待日芳菲春水盈。

《落花诗》8雨尽村桥喜放晴,飞云出岫惹凉生。

闲来野外听风落,独向山中踏叶行。

声绕长空迷过客,枝摇翠叶扰栖鸾。

盈眸粉蝶丛间舞,梦好花凋总莫明。

《落花诗》9小楼翻雨绕雕栏,陌上寒风卷几团。

园内飞红铺点点,溪边木叶纠漫漫。

胸间潮涌扶深醉,笔下诗浓写旧欢。

忽尔残香飘玉案,矜怜料峭绪难安。

《落花诗》10春去秋来皆是空,年年花事甚相同。

菊黄开尽梅欺雪,桃粉绽完莲笑风。

墨客依然诗不倦,枫林照旧火通红。

吟来绝句芳心夺,懒理落英流水中。

《落花诗》11梅雨纷飞人遂惔,莺声又落惹愁添。

枝头桃杏香招蝶,案上蔷薇色映帘。

惜矣明朝花会老,怜哉那日意难恬。

期君尽吐心中事,随水逐流谁爱拈。

《落花诗》12夜寂深深映月规,荷塘翠减雁鸣时。

难留日落西沉殁,岂挽水流东逝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唐寅《落花诗》
1、风雨突至的愤慨
《落花诗》的许多篇章即展现了风雨对美丽和生命活力的摧残,融入了诗人的极大愤慨,诗中风雨意象频繁出现,象征着恶劣的外部环境:“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

”“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

”《落花诗》第二首: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愁。

2、悲怆沉郁的生命感伤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光阴易逝、年华易老,诗人对此有无限的感慨。

较之《白发诗》的“怆然百感兴”,《落花诗》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

诗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作为一个社会人,他需要世俗的认同,社会的承认,需要掌声。

而现实的无奈带给他的是无法排遣的寂寞心境。

“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几回”;“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3、颓放与自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里流露出某种自我调侃的情绪,颓放中洋溢着对个性自由
的坚持,这实质是在政局的威慑挤压下,在不能直接实现“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后,对自我价值实现进行的一种调整。

《桃花庵歌》中的思想情绪在《落花诗》中也有着较多的表现。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

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尾联“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4、孤独前行的寂寞与悲凉。

唐寅毕竟是一个儒士,经历了太多风雨的他虽然对生命价值有了新的体悟,但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摆脱儒家的情怀,前行中的孤寂更易使他忆起那曾经高居榜首的现实荣耀:
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
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
伯虎性狂傲,除祝允明、文征明等少数几位挚友之外,可以说没人能够真正理解他。

其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