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类行为理论

授课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人类行为发展变化过程中,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教育对人类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人类行为发展变化的内部机制等问题。

授课内容: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节发生认识理论

教学重点: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教学难点:人类行为发展变化过程中,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教育对人类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人类行为发展变化的内部机制。

教学手段:讲解与多媒体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西格蒙•弗洛伊德的个人介绍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里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等。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1)无意识

无意识是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无意识的动机有时可以通过对梦和口误的分析被发现;

弗洛伊德将无意识部分称为(Id),它由利比多(libido)和塞纳托斯(thanatos)两个相互对立的驱动力组成。

利比多代表着生本能,与它相关联的是吃饭、呼吸、性以及其他身体需要的满足;塞纳托斯代表着死亡本能,与它相关联的是纵火、自虐、攻击、谋杀等破坏性的东西。

无意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但它却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的伟大成就之一,它深深地影响了心理学、文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

(2)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它指本能的冲动。本我的功能是寻求能够满足本能冲动的目标,如性欲和攻击性冲动以及饥渴等自我保存需要的即时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的,属于意识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组成部分。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生活的理想。遵循“至善原则”。

(3)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心理性欲发展是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也可以被视为人格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似乎相信人类的成长终止于成年期的开始。

他将发展的过程区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区别于其他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功能。这个功能建立于一个快乐中心之上,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年龄。

3、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在西方,弗洛伊德有无意识领域的哥白尼或达尔文之称。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开辟了性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西方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中忽略了

心理因素的作用。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坚持还原论、等同论。①单纯用物理学定律、生物学范畴说

明人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实质上完全抹煞了人的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在日呢的心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的物理、生物的运动;②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企图用变态心理的规律去说明常态心理的发展,把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混为一谈。

(3)学说的生物化倾向。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化倾向,提倡泛性论。

(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其概念和理论纯粹出于主观的臆想和纯粹的逻辑演绎,

甚至简单地运用神话传说来证实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既没有事实为根据,也无从加以客观的验证,故通常被称为心理玄学。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埃里克森的个人简介

埃里克森(1902-1994):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同样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许多基本的本能,这些本能是很重要的,本能与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他还认为,人格的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组成的。

n主要著作:《童年与社会》、《青年人路德: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

《同一性:少年和危机》、《甘地的真理:论不抵抗精神的来源》、《新同一性的因次》、《杰佛逊讲演集》、《生活史和历史的瞬间》等。

埃里克森的人格形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并在对其加以发展和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理论强调自我成长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提出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成熟期。埃里克森认

为人格发展贯穿于从出生到晚年的毕生过程,个体出生后在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一方面他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希望能从环境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限制,这就使得他在社会适应方面产?quot;发展危机"(develepmental crisis)的心理上的矛盾,不同年龄阶段要面临不同的发展危机,在每个阶段上,人如果能够顺利地化解冲突,完成特定的任务。就能向矛盾的积极方面转化,形成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前一个阶段人格的发展情况,对后面各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某一阶段的失败也可以在后续阶段的努力与成功中得到补救。

⏹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生物性冲动,埃里克森更加注重的则是自我的合乎理性的世界,他认为自我比超我和本我更加重要,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n在人类的成长过程的分析中,弗洛伊德的思想重点是儿童期,而埃里克森则把关注的目标延伸到整个生命过程。

2、埃里克森将人的成长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在其所著《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是以这个阶段产生危机命名的

⏹每个阶段都要经历特定的冲突和危机,这种冲突和危机产生于人类生理性的成熟

和社会性的需求这两者间的对立作用。

⏹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危机,人可能会有积极的或消极的两种反应。这些危机反应了

现实社会中的许多基本问题。

⏹将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并指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每一

个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的发展理解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o一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适当的、稳定的与不间断的关切、照顾、哺育与抚摩,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反之,如果父母照顾不周,环境多变,喂哺习惯失常或对待婴儿态度恶劣等,儿童就会形成一种不信任感,导致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担忧,甚至会变得孤僻和冷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