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纪录片解析》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五章中外经典电影鉴赏ppt

第五章中外经典电影鉴赏ppt

影舞 时空
关于沃尔克•施隆多夫的评价
影舞 时空
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 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 和同观众交流的人。
——互动百科
影片鉴赏
丑怪人物
影舞 时空
奥斯卡以停止长高对抗人 墙和社会之墙,却由此成 了“丑怪人物”。
施隆多夫认为,奥斯卡首 先是“我们这一世纪的怪 物,也许还是我们德国文 化的怪物”。他要用一种 怀旧的方式使奥斯卡同德 国人失去的童年产生联系。
思考
影舞 时空
• 1.本片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写实风格有哪些继承? • 2.试分析影片的时间结构。
《阿甘正传》
【电影资料】
影舞 时空
中文名称:阿甘正传
英文名称:Forrest Gump
导演:罗伯特·钟
获奖情况:1995年第67届13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
影舞 时空
1、构图上给人以窒息感; 2、大量采用关系镜头; 3、对摄影机的运动完成依据情节发展、情绪积累进行, 这些运动使得整部影片具有一种律动感、流动感
思考
影舞 时空
• 1、电影《罗生门》的主题是什么?如何理解“罗生门” 这一意象在电影中的作用。
• 2、《罗生门》中摄影机运动的拍摄手法对人物性格的 塑造作用。
《天堂电影院》
【电影资料】
影舞 时空
中文名称:天堂电影院 英文名称:NuovocinemaParadiso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年代:1988年 片长:123分钟 获奖情况:1989第42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0年美国第 6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0年美国第47届全球奖最佳外语 片奖,1989年第二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9年第二届 欧洲电影奖评审委员特别奖,1991年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 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男演 员奖、最佳男配角奖。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有人在观看了美国迪斯尼乐园环幕电影 后写道:“当银幕上出现华盛顿广场时,银 幕上的游人就在我们前后左右走来走去,我 们也好像在和他们一起参观。”
“当银幕上出现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时候, 我们仿佛置身在船头浪尖,左右摇摆,颠簸 起伏。一会儿飞机在上空盘旋,整个大厅又 好像腾空而起,我们就像坐上飞机,穿过繁 华的城市上空,越过白雪皑皑的崇山峻 岭……”
第一节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一、电影艺术的诞生 法国人乔治 梅里爱:是第一个将电 影引向大众喜爱的娱乐演出,成为今 天影响最大的“故事影片”的先驱与 奠基人。
讲到电影艺术的形成时期,我们不会忘记一个人— —法国的乔治·梅里爱。 这位世界电影的先驱——现代电影的创始人,从十几岁 开始就在巴黎的一家剧院里任经理,同时亲自表演戏法, 以后又长期以制造木偶和木偶戏为主,成为一位著名的 职业魔术家。
这部真正用镜头组合的影片虽然只能放映15分钟。由于它的突 出成就标志着梅里爱电影创作的全盛时代而在电影史上留下不朽的
《月球旅行记》法国1902 导演:乔治·梅里 爱
电影艺术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创新是由 格里菲斯完成的。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国家的诞生》(英语:The Birth of a Nation),又名 《同族人》(The Clansman),是美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 也最具争议性的电影之一,也因为电影播放时间长达三小时,成 为有史以来,世上首部具有真正意义的商业电影影片。
的话,那么圆周电影则大大扩展了观众的横向 视野。圆周电影又叫环幕电影。电影院是一个 高大的圆周,弧形的墙壁四周挂着11幅月白色 银幕,银幕与银幕之间相缀相连,构成一幅巨 大的360度的环形银幕。银幕之间的接合处开有 放映窗,放映时11部放映机从四周的放映窗口 向对面同时投影。放映厅内装有多路立体声还 音装置。观众在大厅内可以朝任何方向观看, 你会觉得像是置身于一种神奇的世界。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代码:JOUR1035课程名称: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WorldDocumentaries)学分数:2学分开设学期:春季课程内容:该课程通过对中外影视纪录片的观摩和赏析,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影视大致流派和风格,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理性的升华,学习专业的观览影视片和从不同角度赏析影片的方法。

参考学习电影大师观照人生、观照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努力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拟选用教材:自编钱锡生简历钱锡生,男,1962年生,1990年获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曾在苏州广播电视系统工作十余年,参与创作多部获奖影视作品,如担任总制片组织制作的6集电视艺术片《苏园六纪》,获第十四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专题节目一等奖和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担任策划的电视纪录片《铸钟人》,获第七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三等奖。

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

其撰写的《影视艺术概论》(第2作者),获“苏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当代影视学》,获第六届苏州新闻理论作品三等奖。

《中外影视纪录片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JOUR1035课程类别:授课对象:开课学期:每学年学分:3学分主讲教师:指定教材:石屹着,《电视纪录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教学目的:优秀影视作品是非虚构的影视作品,主要是指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原来是电影厂用“电影创作手段”为新闻报道而制作的一种片种,引入电视后就成了电视纪录片,以真实地纪录现实生活为已任。

开设此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使他们加深对电子媒介的理解,从而学会运用电子媒介理解、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同时以从事这一工作为荣,从思想上作好准备,学以致用,支持并投身这一事业。

第一讲:影视纪录片经典作品概论课时:1周,3课时教学内容什么是优秀影视纪录片影视媒介与印刷媒介工具不同,但同样能自如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是另一种纪录历史和现实的方式。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电影赏析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外电影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电影艺术的本质、文化背景和影片制作过程。

通过观赏、讨论和写作,学生将培养对电影的审美和批判性思维,加深对不同文化视角的理解。

课程目标:1. 了解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熟悉中外电影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对电影的审美鉴赏能力,理解影片的符号、意义和风格。

4. 掌握电影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批评视角。

5.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分析电影作品并表达个人观点。

课程安排:第一单元:电影基础知识1.1电影的起源和发展1.2影片的元素:镜头、剪辑、音效等1.3影片的基本结构:片头、导言、高潮、结尾1.4电影的技术语言和视觉效果第二单元:经典中外电影赏析2.1默片时代的代表作品:如《大都会》(Metropolis)、《黄金时代》(City Lights)等2.2欧洲新浪潮:如《四百击》(The 400 Blows)、《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等2.3好莱坞黄金时代:如《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2.4亚洲电影的代表:如《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活着》(To Live)等第三单元:电影与文化3.1电影与社会变迁的关系3.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表达和主题3.3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3.4电影中的族群、性别和身份议题第四单元:电影风格与导演4.1不同导演的个人风格:如斯坦利·库布里克、宫崎骏、昆汀·塔伦蒂诺等4.2实验电影和纪录片的艺术性4.3影片的视觉风格和主题的关系第五单元:电影赏析方法与写作5.1影片的符号学分析方法5.2影片音乐和声音的赏析5.3剧本、角色和情节的批评分析5.4电影评论的写作技巧和范例评估方式:- 平时参与和课堂讨论- 电影作品评论和分析论文- 电影赏析小组项目- 期末考试:电影片段赏析和理论知识测试参考教材:1. Bordwell, D., & Thompson, K. (2010).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2. Corrigan, T. (2012).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3. 孙志强、顾长卫(2007)。

经典全面的影视鉴赏教案 第6模块 中外电影鉴赏 第2节 古典时期

经典全面的影视鉴赏教案 第6模块 中外电影鉴赏 第2节 古典时期

第六模块中外电影鉴赏第二节古典时期♦主要内容:♦一、《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二、《偷自行车的人》♦三、《晚春》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一、《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导演:马库斯·尼斯佩尔♦演员:帕克·波西、迈克尔·麦德逊、文森·佩雷兹、亚当·戈德堡、托马斯·克兰特曼恩♦国家:美国♦类型:科幻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一)剧情简介♦夜黑如墨。

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坐在一个插满了各种导线的男人人体前。

这是一具用基因技术合成的举世无双的人体,它的相貌英俊、体格健壮,没有一丝缺陷,是个“完人”。

但是,到现在为止,它还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人体,它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在静静等待着,等待着来自天空的雷电赐予它生命。

♦一道蛇形闪电从天而降,随后是“轰隆隆”惊天动地的雷声和倾盆大雨。

闪电准确无误地击中了人体。

在电光中,弗兰肯斯坦看见人体直身坐了起来,然而他的脸上、身上、四肢的皮肤都龟裂开来,沟壑万千,雷击在赐予人体生命的同时,也把他变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怪物。

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爸爸——”怪物向弗兰肯斯坦伸出了双手。

然而,心情复杂的弗兰肯斯坦却把他赶出了门,赶到了暴雨倾盆的荒野上。

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像上帝一样成功地创造了生命而高兴,但怪物的丑陋又激起了他内心的厌恶感,所以他把怪物赶走了!♦怪物从此孤独地在山野间游荡。

他虽然形容丑陋,但心地却非常善良,常常暗中帮人类做好事。

在山间的一座小木屋里,住着一个盲人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

一天清晨,怪物乘盲人儿女都不在的时候闯进了小木屋里,与盲人聊了起来,并倾诉了自己内心与人交往的渴望。

就在怪物与盲人谈得非常投机的时候,盲人的两个女儿回来了,她们看见怪物吓得晕倒在地,盲人的女婿闻声赶来,用棍子把怪物赶跑。

第二节古典时期:《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又一天清晨,有个男孩不小心落水了,怪物听见呼救赶到,将男孩救起。

《纪录片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纪录片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纪录片赏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纪录片赏析》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

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纪录片赏析》课程承担着启迪智慧,引发思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美学思维和人文情怀的作用。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探究讨论等形式,观看欣赏以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等为主题的中外各大经典纪录片,学习纪录片赏析的思路手法,分析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和人文思想,激发纪录片拍摄与创作的灵感,拓宽人文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使学生欣赏祖国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感受祖国的魅力(思政),进而学习纪录片赏析的思路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学);2.通过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国思想(思政),帮助学生分析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和人文思想,激发纪录片拍摄与创作的灵感,拓宽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教学)。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美丽中国》纪录片拍摄了中国56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了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使学生感受祖国的魅力,热爱我们的国家,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记录下来,激发自然风光类纪录片拍摄与创作的灵感与热情,将纪录片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地付诸于实践。

2.该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表现了当代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相处,展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和“和谐中国”的时代思想,使学生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积累中国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强化纪录片主题创作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将中国态度与思想融入到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的过程中。

三、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一)案例的引出(10分钟)课堂讨论:你去过中国的哪些地方?了解哪些地区的风土人情?(二)案例内容(45分钟)1.案例形式:《美丽中国》系列纪录片简介+欣赏2.视频名称:《美丽中国》3.基本内容A. 画面语言的“和谐”表达画面语言是纪录片的本体语言,是“创作者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第三节 影视评论的写作要领
第三章
影视艺术的鉴赏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影视评论的写作要领
电影海报欣赏
禁 区 边 缘 海 报
警 察 故 事 之 超 级 警 察
辣 手 神 探
王 家 卫 : 《 重 庆 森 林 》
无 间 道
舞 会 战 士
知 法 犯 法
十部国产大片中的美景图集
这部影 片真好 看
显然,‚看影视片‛与‚鉴赏影 视片‛显然有很大的差别。
‚看‛与‛鉴赏‚ 区别
从影视艺术鉴赏的实际情况来讲, 虽说凡看过影视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 感受和一定层次的理解,但是能够正确 鉴赏影片并且在行地道出ABC的人并不 多,若再让其诉诸文字表达,写出影视 评论的人就更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 况呢?
二、
爱森斯坦与《战舰波将金号》
提到C.爱森斯坦或者《战舰波将金号》都有必要先 简述一下蒙太奇的出现和发展。 一般认为,摄影机摆脱固定状态是蒙太奇发明和进步 的基础。法国导演梅里爱直到1904年在拍摄《月球旅行 记》时还不能脱离舞台剧的视点。也许是他的错误太 醒目了,此后斯密士、英国人杰姆斯、威廉逊、阿尔 弗菜德、柯林都尽力想要克服视点的局限。 1908年格 里菲斯在他的影片《贪财》中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终于使镜头的连续不再单纯取决于叙述故事。格里菲 斯第一个把蒙太奇作为了电影的创作原素。而真正在 观众身上产生巨大心理冲击的是前苏联的电影工作者, 先是维尔托夫开拓了‚电影眼睛‛的道路,然后是库 里肖夫的大量试验。
然而,会‚看电影‛、‚看电视‛并 不等于就会鉴赏电影和电视艺术。


心 酸
充满童真气息的插画
电影海报
《 冰 河 世 纪 消 融 》 2——

经典电影赏析讲课教案

经典电影赏析讲课教案

• 2、注意从视觉造型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影片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视觉形
象是什么?为了营造某种视觉造型效果,导演调动了那些电影语言和手段? 为什么摄影机运动如此缓慢?什么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影片的标题“黄土地”有什么文化蕴含和象征意义?
• 4、注意体会影片淡化情节、人物类型化、追求抒情品格,强化视觉造型的 特点。
• 8、爱森斯坦在他的影片中非常注意利用“类型演员”来表现人物,注意影片是如何塑 造人物形象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 9、注意通过影片的观赏更好地理解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思考其优势和缺陷。
2020/7/8
《罗生门》

1950年日本出品 片长90分钟

编剧:桥本忍 黑泽明(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
编剧、导演:伍迪 艾伦 (美国,1985)
• [提问与思考]
• 1、 银幕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何关系?走出银幕的白马王子 为何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
• 2、 如何理解电影的本性?(虚构性?娱乐性?游戏性? )
• 3、 通过这部异想天开的电影学习一些关于电影表演、制 作、发行、放映等的知识。
• 4、如何理解这部影片的“假定性”结构?
光:浮夸的风格、臆想不到的光源、光的表意性、风格化的视觉效果 2声020音/7/8:广播剧演员(1938年)、对话与过渡、先声夺人、空间感和层次感
《公民凯恩》电影海报
2020/7/8
《公民凯恩》每个情节所占比例图示
2020/7/8
雄心勃勃的青年凯恩
2020/7/8
寂寂寡欢的老年恺恩
2020/7/8
2、动态造型:镜头内部,——缓慢的摄影机运动 高速摄影机运动
镜头外部:呆照之间 动静的大跨度组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世俗的审美救赎
2、拒绝平庸、求新求异
3、多义和多元的含纳
二、西方新社会运动、绿色运动及生态社会主义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1、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中外经典纪录片解析教案(首页)
课程
名称
中外经典纪录片解析
课程编号
总计30学时
讲课:30学时
实践 0学时
上机 学时
学 分
2
类别
必修课( ) 选修课(√) 理论课() 实验课( )
任课
教师
谢淑玉Leabharlann 职称讲师授课对象
基本
教材

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侯洪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1)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法兰克福学派用语。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包括商业性的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流行音乐等各种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
(2)大拒绝(Great refusal):马尔库塞用语。指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文化进行斗争的一种策略原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使用,用以表达艺术成就的首要特征。
作业和思考题:
复习本次课的授课内容。
教学后记:
b.拍摄与制作:文本层面艺术观照
c.传播与接受:社会接受层面的文化观照
二、理论资源/学科视野:电视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传播学、比较文学、新闻学、地理学
小结:
本次课讲的是纪录片的界说、属性、类型与流派;以及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对纪录片进行观照和认知。
作业和思考题:
“京派”纪录片的特点是什么?
二、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重点关注的是人和人性或者是人和人性相关的东西
2.纪实性 本事属性的一方面,是一种与真实的联系,是一种风格一种表现手法、纪实手法,纪录片创作的最基本的方法,纪实跟踪的创作手法真实、自然,比较贴近生活,能较有利的表现生活。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课程教案(续)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课程教案(续)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二节人类学片的范型与拍摄
范型:
1、“故事式”纪录片2、“纪行式”纪录片3、“音画式”纪录片4、“散文式”纪录片5、“传记体”纪录片6、“搬演式”(或复杂结构)纪录片
拍摄:
(一)、从视听信息的传递方式上看
1、被拍摄对象的自我描述。2、被拍摄者的自我描述、人物的自然对话和拍摄者对事件的客观描述相结合的信息传递方式。3、完全排斥旁白和对话的纯视听方式。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纪录片的界说、属性、类型与流派;中西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概观;教材中纪录作品的中外叙事策略比较;新纪录电影与新纪录运动。
教学难点:当代纪录片的审美向度;人类学片的范型与拍摄;先锋派的纪录风格;中国西部纪录片功能角色的设定;独立制作纪录片的发展及阶段性特征。
中外经典纪录片解析课程教案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课程教案(续)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2、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评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内容
在整个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中,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传媒的批判尤其引人注目。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压迫性结构的大众传播与媒体产生了极浓的兴趣,”所以,“传播在这一理论运动中占核心地位,而且对大众传播的研究一直是特别重要的部分。”
授课时间
第1周 星期第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了解纪录片的界说、属性、类型与流派
第二节纪录片的审美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纪录片的界说、属性、类型与流派
2、从三个层面观照认知纪录片
参考书:《影视纪录片创作》林旭东 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世界精品纪录片解读》周文 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纪录片解析》陈国钦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
目的
要求
本课程将介绍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素、基本特征,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纪录片发展历史做梳理,从丰富的作品中挑选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各大名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它们为蓝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基点,从叙事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各个角度,对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创作手法、叙述策略、社会意义与美学意蕴等尽可能地作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3)机械复制主义(Mechanical reproductionism):德国本雅明用语。作为现代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根本特征,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
(4)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大众文化”是我们理解电视媒介参与制造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另一个关键词。
四、当代纪录片的表现形态
(二)、从电影手法和画面技巧的运用方面看
1、用“蒙太奇”组接创造出来的新视象,表现对现存人类行为方式的一种印象和思考。
2、以真实的、非虚构和虚构空间相互交叉组合的结构方式来表现一种人类学主题。
3、用固定的、照相式和“自然主义”的拍摄方式,来纪录、描述和表现人类学对象。
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讲人类学及影视人类学的界定以及中西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概观。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第2、3周 星期第节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4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当代纪录片:审美的现代性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当代纪录片的审美向度
2、熟悉西方新社会运动、绿色运动及生态社会主义
课时
安排
4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从人类学走向艺术和真理的世界
第一节人类学及影视人类学的界定
第二节中西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概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人类学及影视人类学的界定
2、了解中西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概观
3、熟悉人类学片的范型与拍摄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西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概观
1、影视人类学的定义:"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
2、影视人类学的载体:照片、电影胶片、录像磁带、数字照相(录像)机-电脑构成的多媒体表现系统。
3、影视人类学的作品一般称为人类学片。人类学片的定义:"人类学片是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影视学的表现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形象化表述。"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三、纪录片的主要类型:
1、新闻纪录片;2、历史文化纪录片;3、理论文献纪录片
4、人文社会纪录片;5、自然科技纪录片;6、人类学纪录片
四、纪录片的创作流派
“京派”纪录片
“海派”纪录片
西部纪录片
第二节纪录片的审美
一、物质/技术/艺术:从影视语汇到审美文化
观照与认知
a.认识论视域:精神层面哲学观照
难点:人类学片的范型与拍摄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人类学及影视人类学的界定
一、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
二、影视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的英文名称是"Visual Anthropology",此术语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85年,当时的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埃森*巴列克西教授(Asen Balikci)将这个术语介绍到中国来,1988年,于晓刚等在《云南社会科学》发表《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框架》,影视人类学这一术语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刊物上。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纪录片的类型与流派
难点:纪录片的审美(从三个层面观照认知)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纪录片的界说、属性、类型与流派
一、纪录片的界说
美国:纪录片,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用剪辑和声音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中国: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审美享受的影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1、作品表现形态
2、叙事艺术
3、作品美学风格
4、题材
小结:
本次课讲的是当代纪录片的审美向度;西方新社会运动、绿色运动及生态社会主义以及当代纪录片的表现形态。
作业和思考题:
你如何看待当代纪录片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第5、6周 星期第节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3、了解当代纪录片的表现形态(包括作品表现形态、叙事艺术、作品美学风格以及题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