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介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介

中国古代饮食简介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不断。

历代都有所发明、创新,并兼收并蓄外国及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管子》中也有:“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孟子》中也说:“食色,性也。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将饮食与生存、发展、享受融为一体,中国饮食文化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中国人的吃不单单是吃食物本身,更是在吃文化、吃科学、吃艺术。

中国饮食之考究,烹饪技术之高明早已是举世闻名,其饮食种类之繁多、吃法之多样亦令人叹为观止,林语堂曾形容中国人“是地球上唯一无所不吃的动物”。

孙中山也曾赞叹中国烹调之妙足表明文明进化之深。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动植物种类,中国人对新食物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中国发达的烹饪技术也使得许多在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用的东西,经中国厨师的手艺而变得美味可口。

同时,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多最好的食谱,并在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记述与描写。

第一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兴起、发展一、史前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数十万年前,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洞穴中有烧石、烧骨等遗迹,证明当时的北京猿人已经能使用火。

河套人遗迹中也发现了使用热石片烤食物的迹象。

其他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国开始养猪,至少有5600年历史。

在古代,已掌握煮和蒸两种烹饪方法,也能酿酒。

商代时期开始耕种小麦、大麦、小米、大米等谷类和野菜,并将野生的牛、马、羊、猪驯化,开始实行人畜分居、牲畜圈养。

商代也具备了人类进入饮食文明时代的三个条件,即烹饪用的陶器、切割食料的铜刀,以及来自海水的盐。

二、西周(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770年)西周时期在饮食文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诗经》和《周礼》中记录了许多与食物相关的文字和诗句。

比如关于谷物栽培的有“黍、稷、稻、粱,农夫之庆”等;关于蔬菜的有“七月烹葵及菽。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的饮食思想和传食经典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
1.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和生活技术的著作,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农业、养生和饮食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食品的理念和方法,包括粮食种植、烹饪技巧等。

2.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编撰的草药和食物的著作,对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食材和草药,强调食物对健康的作用。

3.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扁鹊(华佗)所著,内容包括食物的品质、功效、配伍等。

这本书强调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养生的原则。

4. 《孟子》: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中也包含了关于饮食的思考。

孟子提倡节制饮食,认为饮食应当适度,不过度贪吃。

5.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神话传说的文献,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食物的记载,涵盖了古代人们的食材、食俗等。

6.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是唐代文学家李约编撰的百科全书,其中有一部分涉及饮食方面的内容,介绍了古代各种食品和饮食文化。

这些著名的饮食思想和传食经典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饮食的重视和思考,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时代和地区都可能有不同的饮食经典和思想,这些都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文化第四章古代饮食思想

饮食文化第四章古代饮食思想
第四章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
第一节 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
一、甘、美、善——饮食美思想的萌芽
《说文》释云:“美,甘也。从羊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段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 美从羊。”“羊大则肥美。”
• 为什么用羊”来作为“美”字的象 形和会意 ?
一对羊角, 释为“羊”。
• 其一,羊是供应人们日常食用最主要的肉源。
三五世长者知饮食高层次的审美其次知味作为一种理性的升华和感知的超越它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实践生理和心理感受的相互作用四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满足心理生理内容形式展现饮食器皿之间的配合协调饮食器皿之间的配合协调食具与菜点的配合协调食具与菜点的配合协调饮食器皿与就餐环境风格的配合协调饮食器皿与就餐环境风格的配合协调菜肴的形态之美可分为以下三种
• 白莲教“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 妄语、不饮酒。
六、美食家的食思想
食学家侧重的是认识说明与理论归纳
冷菜 热菜
热菜
(序曲) (初入)
╳ — — ╳ ╳╳ ╳╳ ╳╳╳
主菜 (最高)
甜菜、汤菜、果点 (尾声)
╳╳╳╳ ╳╳╳╳ ╳ — — —
• 其二,大概由于羊为任何人所需,和它的能行走 (免得持者负重)、可产乳、繁殖、增肥(作为 物币不磨损)
• 其三,在祭祀和会盟中,羊又被用作牺牲。
• 其四,羊既是祀鬼神的“圣物”,那么在人事中, 馈人以羊便视为重礼。
二、五味调和——和谐美的探求
第一,从“和”的思想来源上看
思想上是“百家争鸣” 调味理论自然地融进了诸子思想的成分,是 “百家”归儒的趋同。儒家思想则有更大的包容 性。它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不违悖以“仁 政”为标榜的“王道”,它的“一张一弛”的 “文武之道”则兼容了“法”的刑罚和“道”的 “无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之为 德也,其至矣乎!”

中国历史饮食文化:食经(全文)

中国历史饮食文化:食经(全文)

<中国历史饮食文化:食经(全文)>第一篇 随园食单 第1节:一、须知单(1)出版说明本书是元、明、清三代著名饮食文化的一个合集,收录了《随园食单》、《闲情偶寄?饮馔部》、《养小录》、《饮食须知》四本饮食专著。

《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的作品,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饮食专著,号称厨者的必备宝典。

《闲情偶寄?饮馔部》是清代戏曲家李渔的作品,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饮馔部是专讲饮食部分的内容。

《养小录》由清代顾仲所著,是一本介绍家常饮食方法较为全面的著作,包括了原料采集、制作加工、储藏方法直至烹饪方法。

《饮食须知》是元代贾铭的烹饪著作,贾铭是一位很具传奇色彩的老寿星,经历了南宋、元、明三代,活了106岁,明太祖朱元璋曾向其请教养生之道,他便把《饮食须知》呈进给朱元璋。

以上四部图书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中国饮食经验的全面总结。

仔细阅读它们,不管是享受艺术化的生活,还是品尝人间的美味,或是追求养生之道,都能让你游刃有余。

尽管如此,本书还是有少部分内容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糟粕,如在《饮食须知》中,就有告诉人们燕子肉、孔雀肉如何如何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忠于原著,本书并没有把它们删除,请读者仔细鉴别。

译著者2006年9月一、须知单【原文】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作《须知单》。

【译文】学问的道理,在于先弄懂了然后再实践,饮食也是这样。

因此这里我首先介绍《须知单》。

先天须知【原文】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

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崛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搓枒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也,而美恶分为冰炭。

其他杂物,可以类推。

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孔孟食道名词解释

孔孟食道名词解释

孔孟食道名词解释孔孟食道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拓展资料:孔子食道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孔子提出了深合饮食养生之道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斋祭时用的食品不能象寻常饮食那样,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

参加斋祭的人要离开家居之所居宿到斋室中。

现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完整的米来烧,脍要切割得尽可能细些,饭伤了热湿、甚至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色泽异样了不能吃,气味不正常了不能吃,食物烹饪得夹生了或过熟了均不应当吃;不是进餐得正常时间不可以吃;羊猪等牲肉割得不符祭礼或分配得不合尊卑身份,不应当吃;没有配置应有的酱物,不吃;肉虽多,也不应进食过量,仍以饭食为主;酒可以不划为一限量,但也要把握住不失礼度的原则;仅酿一夜的酒,市场上卖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食用(虑其不醇正精洁);姜虽属斋祭进食时可以食用的辛而不荤之物,也不可吃得太多;助祭分得的肉,应不留神惠当天班赐;祭肉不能超过三天,过了三天就不能在吃了。

孟子食道孟子以孔子的行为为规范,可以说是完全承袭并坚定地崇奉着孔子食生活的信念与准则,不仅如此,通过他的理解与实践,更使之深化完整为“食志一食功一食德”坚定的食事理念和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食志提出不碌碌无为白吃饭的“食志”原则,这一原则既适用于劳力者也适于劳心者。

劳动者以自己有益于人的创造性劳动去换取养生之食是正大光明的:“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这就是“食志”。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着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民以食为天。

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到治国之道, 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

逢年过节, 亲友聚会, 喜庆吊唁, 迎来送往, 乃至办一切有人参加的事情, 不管是喜是悲, 不论穷富贵贱, 似乎都离不开吃。

故《礼记》云: “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

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出盘则是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又可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理性而知性的中国人形象在饮食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就是科学搭配食物。

《论语·乡党》云:“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食气,即谷食、饭料。

也就是说在饭桌上的肉再多,也不要超过米饭的份量。

的确,从现代饮食文化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养生问题。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古代儒家的食礼中也反映了这一具体文化特征,而且农业文明下自然会以素食为主要食物。

孔子要求人们在主辅食品的搭配上,要合理而科学,以主食为主。

主辅食品搭配得当,能充分利用动、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人体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

在《礼记·内则》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多种正餐和调味酱相互搭配的例子。

而孔子在《论语》中也着重提出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尤其是正餐与调味食品之间的轻重主次与佐餐的地位。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种文化。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饮食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饮食思想甘善美——中国饮食思想萌芽袁枚——“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五味适口者皆曰甘”“羊大则肥美”“膳之言,善也”称为“食圣” 的中国古代美食大家袁枚(1716~1797年)认为:“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随园食单·须知单》) 这里“先知而后行”,并非认识先于实践的唯心主义颠倒认识论,其义是“知而后行不难”,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认识——实践”的回归和深化。

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经验和知识之后才能制出一道好菜,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美学修养才可能创造相应的美食生活。

可以说,中国古代食文化的辉煌发展,正是历史上无数美食家、饮食理论家、美食制作者以及无数美食活动的积极介入者在漫长的民族食生活史上对“美”的不懈追求、孜孜探索的结果,是他们在美食实践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独特审美理论,更是他们在这种理论绵指导下把自己的食生活、食文化推进到了辉煌的历史高度。

一、甘、美、善——饮食美思想的萌芽关于“美”的起源问题,历来是美学家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由于审美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解程度的不同,于是有了诸如“原始宗教意识说”、“人类爱美天性说”、“劳动说”、“游戏说”等种种说法。

应当说,上述各种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感觉和意识,是人类对我在世界和生活内容的一各理解。

因此又可以说,上述诸说都不够全面。

因为“美”的认识意识和所由引发的对象是极为广泛和无所不包的。

这样看来,美的起源应是人类的生活——人类思维触角的一切领域。

这就决定了美意识的极端广泛性和昨杂性。

饮食生活水平的审美意识,就可以理解为人类(民族或个人)对饮食生活“美”的感受和觉悟。

而饮食审美思想,则是上述意识的丰富、深化、飞跃和系统完善,是人们对饮食生活美的感觉、领悟、思考、探求、创造,是饮食生活中美的理解、认识和理论化。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着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民以食为天。

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到治国之道, 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

逢年过节, 亲友聚会, 喜庆吊唁, 迎来送往, 乃至办一切有人参加的事情, 不管是喜是悲, 不论穷富贵贱, 似乎都离不开吃。

故《礼记》云: “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

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出盘则是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又可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理性而知性的中国人形象在饮食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就是科学搭配食物。

《论语·乡党》云:“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食气,即谷食、饭料。

也就是说在饭桌上的肉再多,也不要超过米饭的份量。

的确,从现代饮食文化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养生问题。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古代儒家的食礼中也反映了这一具体文化特征,而且农业文明下自然会以素食为主要食物。

孔子要求人们在主辅食品的搭配上,要合理而科学,以主食为主。

主辅食品搭配得当,能充分利用动、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人体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

在《礼记·内则》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多种正餐和调味酱相互搭配的例子。

而孔子在《论语》中也着重提出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尤其是正餐与调味食品之间的轻重主次与佐餐的地位。

浅谈老子的美食思想与饮食智慧

浅谈老子的美食思想与饮食智慧

浅谈老子的美食思想与饮食智慧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美食思想与饮食智慧。

事实上,老子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一些关于吃和喝的智慧。

首先,老子反对过度追求华丽、奢华的饮食。

在《道德经》中,他曾写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段话传达出了他对于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的认同。

在老子看来,过度追求华丽、奢华的饮食只会让人们迷失自我,甚至可能导致生活的废弃和混乱。

其次,老子主张“中庸之道”的饮食观。

在《道德经》中,他写道:“乐存善心,饮食有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应该保持一颗善心,同时饮食也要有度。

老子认为,过度的饮食不仅容易导致身体上的问题,还会让人的心境变得沉闷、压抑,无法保持善心和愉悦的心态。

因此,他主张在吃喝上保持适度,既要讲究营养、口感,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量。

最后,老子强调饮食的“天人合一”。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抽象、神秘的说法。

但是,在老子的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还很深入,他们相信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老子提倡用自然的方式去饮食,让自己的身体和自然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这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态度。

综上所述,老子的美食思想与饮食智慧,是他整个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却鲜为人知。

他反对过度追求华丽、奢华的饮食,主张在吃喝上保持适度,讲究营养、口感和身体状况;他还强调饮食的“天人合一”,通过自然的方式来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的美食思想和饮食智慧,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五谷为养:中国人的饮食观

五谷为养:中国人的饮食观

五谷为养:中国人的饮食观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这里所说的“毒药”是指具有偏性的药物,也就是我们所常用的中药。

时下有很多人吃一些药物来进行滋补,像人参、当归、红枣等都是常用之物,更有甚者,有人是常吃六味地黄丸来补肾的。

想想却是不妥的,因为这些毕竟都是药物,有很大的偏性,是不可以长吃、久吃的。

像六味地黄丸,就是一味治疗肾阴虚的方子,是治病的用药,而不是保健品。

毒药是用以攻邪的,中病则良,切莫太过。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能够滋养我们身体的食物呢?
《内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那就是“五谷为养”。

五谷者,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

一棵植物,其最有营养的部分就是它的种子,而且种子是一个生命的胚胎,蕴含着生的信息,人只常吃这些种子才会让身体充满生机。

过去说一个人脸色不好,会说这个人“面有菜色”,这是因为吃的粮食不够,改用瓜果来充饥所致。

五谷是走脾经的,而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虚弱,就会整个人肌肉痿软,容易疲乏。

而现在的人物质条件好了,却不愿多吃米饭,而只想吃一些果蔬、鱼肉。

这岂不是本末颠倒了吗?
所以一个人要想健康,米饭面食才是主食,其它的都只是辅助而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美食之道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美食之道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美食之道文化传承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美食之道。

从古代的宫廷宴会到民间的美食烹饪,这些传统的烹饪方法和食材选用都经过了世代的传承与改良。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古代的饮食文化依然深入人心,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日常饮食选择。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特点、传承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古代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的饮食讲究食材的选择与搭配。

充足的资源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国的农产品丰富多样,可以供应各种不同的口味和营养需求。

其次,中国古代注重食物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工艺。

例如,烹饪技术的发展使得食物可以更好地保留原始味道和营养成分。

另外,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还注重色彩、气味和形状的搭配,强调食物的美感和艺术性。

2. 古代饮食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述、书籍和家族传统等途径进行。

在古代,传统的烹饪技术通常由长辈传授给后人,形成了家族传统的饮食文化。

同时,许多经典著作记录了古代的烹饪方法、食材选择以及饮食文化的重要性。

这些传统的饮食知识被广泛传播并一代代相传,至今仍对中国人的饮食选择产生着影响。

3. 古代饮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美食的口味和烹饪方法受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喜爱。

中国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美食之一。

其次,古代饮食文化的传承使得一些传统的烹饪技术和食材得以保留和发展。

例如,传统的制作技艺如刀工和火候控制,以及特色的食材如豆腐和汤圆仍然在现代饮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古代饮食文化的理念也影响着现代人们的饮食选择。

人们更加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混搭,追求食物的美感和营养平衡。

总结: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美食之道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传统,其特点包括食材的选择与搭配、烹饪方法和工艺以及艺术性的追求。

这一古老而美好的饮食文化通过传统途径如传承和文献记录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得以传承和保存。

古代文献中的食品与饮食文化

古代文献中的食品与饮食文化

古代文献中的食品与饮食文化食品与饮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食品与饮食文化的宝贵资料,这些文献记录了古代人们的饮食习惯、烹饪技巧以及与食物相关的思想观念。

本文将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的食品与饮食文化进行探讨,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们的饮食习俗与思维方式。

一、《食经》中的食品疗法在古代,食物不仅被用作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被广泛运用于医疗领域。

《食经》是古代中国一部涉及食物与健康的重要文献,它系统地总结了各种食物对人体的药用价值。

这本典籍中详细记载了多种食物的功效与疗效,并提供了合理的食疗配方。

例如,红枣可以补充气血,核桃能滋养脑力,生姜可以解除风寒等。

通过对《食经》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于食物与健康的认识和运用,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们细致入微的烹饪技巧和医药知识。

二、《食谱》的烹饪技巧《食谱》是唐代的一本烹饪书籍,它详细记录了古代烹调食物的方法和技巧。

这本书中的内容包括了成菜的步骤、所需材料的选择以及烹饪工具的使用等方面。

通过对《食谱》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烹饪的精细程度和烹调技巧的丰富性。

同时,这本书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食物口感和色香味形的追求,使人对古代烹饪的艺术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岭南杂著》中的地方特色《岭南杂著》是明代一部集文化、地理和风俗于一体的文献,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食品与饮食文化资料。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当时广东地区的不同食材和餐饮习俗,以及当地人民的饮食偏好。

例如,岭南人民喜欢以海鲜为主料,烹制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

通过研究《岭南杂著》,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食品文化差异,以及当时人们如何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选择食材和烹饪方式。

四、《本草纲目》的食物分类《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的草药学著作,它详细地记载了各类食物的性能和功效,对于了解当时的饮食文化和药食同源的理念至关重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1. 介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流传至今。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的概念、特点以及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2. 著名饮食思想中国著名饮食思想包括“饮食均衡”、“和食共享”、“养生之道”等。

这些思想代表了中国人对于饮食的追求和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

2.1. 饮食均衡饮食均衡指的是在饮食中保持各类食物的平衡摄入,即谷类、肉类、蔬菜、水果、豆类等各种食物的合理组合。

这种饮食观念的核心是追求饮食的协调和平衡,以保证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并避免偏食造成的营养不良。

2.2. 和食共享和食共享强调的是在饮食过程中的分享和团结。

中国人喜欢在团体中共同用餐,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通过和食共享,人们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加深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和睦。

2.3. 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强调的是借助饮食来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

中国人认为饮食对健康和长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选择具有保健作用的食材和烹饪方法。

例如,中国人常常选择药膳食材和传统中药材来调理身体,采用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方法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3. 传食经要传食经要是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们承载着丰富的烹饪经验和珍贵的食谱。

以下是几本中国著名的传食经要:3.1. 《食经》《食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著名饮食经典,作者不详。

这本经书记载了许多古代的饮食知识和烹饪技巧,涵盖了各类食材的选择和烹调方法。

《食经》以其独特而全面的内容,对后世的饮食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3.2. 《谱系食谱》《谱系食谱》是中国明代的一部重要烹饪书籍,作者为明代官员袁宏道。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创新和精湛的烹饪技巧,被誉为中国烹饪史上的经典之作。

《谱系食谱》收录了众多的菜谱和食材搭配,对于烹调技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统经要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和传统经要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早餐吃什么中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是我们每天乐此不疲的话题,而亘古自今饮食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极大的一部分。

中国有许多流传的饮食思想。

最为熟悉的大概是“民以食为天”,它出自《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中国很早即进入农耕时代,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於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人口相对较少,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使老百姓不得不对温饱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古代,国家、江山被说成“社稷”,而这个“稷”在古代有的书上说是黍类,有的书上说是谷类,总之是一种粮食。

古代一直以稷为百谷之王,所以帝王都奉祀“稷”为谷神,进而以此指代国家。

历次的改朝换代大多是被农民起义推翻或者元气大伤,常常是天遇大旱,农民颗粒无收,而官府依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终於揭杆而起,所以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学术点说是因为生产和生活资料,通俗些说就是因为粮食,因为“吃”引起的。

春秋时代的大政治家管仲告诫统治者:“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足则知礼节。

”他认为治国就是“牧民”,即治人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有饭吃,然后才会守法、懂规矩。

事关江山社稷,“民以食为天”不仅仅居於中国食文化的核心,还是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

历代统治阶级都重农轻商,国家始终以农业为中心。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饮食男女》,导演李安把中国烹调艺术带入家庭和情感的戏剧之中,不仅增加了可视性,而且展现了东方文化迷人的魅力。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即生活和性。

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的问题。

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出自《孟子·告子上》中的那句“食色,性也”。

大家别以为这么给力的句子是孟子说的,其实是年轻的哲学家告子不满意孟子的“人性善”之说,忍了又忍,有一天实在憋不住,就噔噔噔几步找上门去与孟子辩论,唇枪舌剑当中,告子话赶话就脱口而出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饮食十经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饮食十经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饮食十经
饮食勿偏“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

” 食宜清淡“味薄神魂自安”;饮食要“去肥浓,节酸咸”;“薄滋味养血气”。

饮食适时“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

适温而食“食宜温暖,不可寒冷”;“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

食要限量“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食宜缓细“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滋养肝脏;脾胃易于消化;不致吞食噎咳。

” 进食专心“食不语,寝不言”,有利于胃纳消化。

怒后勿食“人之当食,须去烦恼”;“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态于保健有大益。

选食宜慎“诸肉臭败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煮肉不变色者不可食。

” 餐后保健“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

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

”。

儒家、墨家、道家的饮食观

儒家、墨家、道家的饮食观

儒家、墨家、道家的饮食观儒家、墨家、道家的饮食观墨子、老子和孔子的饮食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在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涌现出许多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或著书立说,或开展争辩,以百家争鸣的方式阐述与自己学派的学术思想相关联的饮食理论。

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派主要有墨家、道家和儒家,其学术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老子和孔子,他们的饮食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

墨子崇尚俭朴的生活,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他的学生,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与一般平民无异。

为了解决社会上“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三患”问题,墨子除了提倡社会互助外,又提出积极生产和限制消费的主张,反对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追求过高的享受,认为只求吃饱穿暖即可。

他反对不劳而食,自以夏禹为榜样,甘愿吃苦,昼夜不息。

而且提出一条圣王制定的饮食之法,即“足以充虚增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

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墨子·节用》)。

也就是说,墨家不求食味之美、烹调之精,饮食生活维持在低水平。

哲人老子则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认为治国与烹饪原理是一样的。

老子以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没有什么好结果,倡导永远保持极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

老子提倡“节寝处,适饮食”的治身养性原则,比起墨家来,似乎倒退的更远。

老子学派的门徒末流既有变为法家的,也有变为阴谋家的,更有变为方士的,他们以清虚自守,服食求仙,梦想长生。

儒家的食教比起道家和墨家的刻苦自制更易为常人所接受,尤其易为统治者所利用。

儒学即礼学,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要内容为礼乐与仁义两部分。

礼实际是统治阶级所规定的一切秩序,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是礼的根本,由此制定出无数礼仪,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确定每一个人应受的约束,不得逾越。

乐则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和中和,使之各安本分。

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食养的意义。

儒家的饮食理论注重礼仪礼教,讲究饮食的艺术和卫生。

古代饮食基本原则

古代饮食基本原则

古代饮食基本原则一、食医合一早在原始农业开始以前的漫长的采集、渔猎生活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许多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即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的一些品种具有某些治疗功能。

可以说,医药学的最初胚芽就是孕生于原始人类的饮食生活之中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学,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上被称为“本草学”。

“本草”之称最迟不晚于汉代,它的初渊源,当发韧于上古的采集实践。

《淮南子》一书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卷十九的追述,正反映了这种关系。

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某种伟大智慧和特异功能的神圣人物。

其实他不应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远古英雄崇拜时代人们希冀塑造的伟人,人们在他的形象上寄托了自己提高生存能力的美好愿望。

集中于神农一身的各种本领,有许多是人们长久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的凝结,有的则是人们意愿理想的赋予,这些都程度不同地反映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

神家,古史又记为“神农氏”,表明了一个擅长种植业的部落群体,它应当是原始农业有了相当发展时期的事情,即大约距今7000~4000年前。

但这里的“尝百草之滋味”,去又显然是原始采集时代即原始农业发生以前的事,因此,其时间大约要上溯到距今一万年前。

由于饮食的获取营养和医病二者的相互借助与影响,从“医食同源”的实践和初步认识中派生出了中国饮食思想的重要原则,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医合一”的宝贵传统。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饮食著述便与农学、医药学著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或是基间与其后汗牛充栋的相关著作,莫不如此。

这事实上已经与把农业和医药学结构为生物科学的现代科学认识相当接近了。

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持万物交感的人与自然和谐观念,并且始终不懈地探求人类生命作为自然和谐结构的存在与活动的科学真谛。

于是,一方面是“食”,另一方面是“医”,二者一而二,二而一,相互参校、启发、补益,相得益彰,历久弥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饮食思想与传食经要
民以食为天。

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到治国之道, 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

逢年过节, 亲友聚会, 喜庆吊唁, 迎来送往, 乃至办一切有人参加的事情, 不管是喜是悲, 不论穷富贵贱, 似乎都离不开吃。

故《礼记》云: “ 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
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

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出盘则是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又可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 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理性而知性的中国人形象在饮食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就是科学搭配食物。

《论语•乡党》云:“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食气,即谷食、饭料。

也就是说在饭桌上的肉再多,也不要超过米饭的份量。

的确,从现代饮食文化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养生问题。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古代儒家的食礼中也反映了这一具体文化特征,而且农
业文明下自然会以素食为主要食物。

孔子要求人们在主辅食品的搭配上,要合理而科学,以主食为主。

主辅食品搭配得当,能充分利用动、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人体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

在《礼记•内则》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多种正餐和调味酱相互搭配的例子。

而孔子在《论语》中也着重提出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尤其是正餐与调味食品之间的轻重主次与佐餐的地位。

他甚至于认为“不得其酱,不食”,意指正餐必须要由合适的调味食品来配伍,而且对于给正餐调味的佐餐食品的“气”与“性”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中式餐饮一般采取圆桌共餐的形式,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中式餐饮的就餐形式即体现了中国餐饮文化传统的某些特点),国人长期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首先是味道美。

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

”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甘、美、善——饮食审美思想的萌芽,《说文》释云:“美,甘也。

从羊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美与膳同意。

”“膳之言,善也。

羊者,
祥也。

故美从羊。

”中国的饮食审美思想从“甘、美、善”中得以发
展。

“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
四时之数。

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
辛而不烈,澹而不薄。

”出自《吕氏春秋》,其中的“石味调和”是对
和谐美得探求,是中国传统烹饪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
界。

“五味调和”理论的形成,是先秦时代人们对长期饮食实践的经验
总结,是先秦诸子思想一一尤其是儒家思想饮食审美意识的反映。

中餐之美不仅表现在味道上,而且在形式上、颜色上、器具上, 甚至在服务人员的服饰上,都透着美的成份,让人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冲击和享受。

可见,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 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

朋友离合,送往迎來,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 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
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

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 ,在日常生活中,向来都是注重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守礼义,这也是中国人的尚礼传统。

讲究饮食文明无疑也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而国人对饮食文明的要求,首先是从孔子开始的。

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三礼”中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

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 都体现着“礼”。

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

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

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

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

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
高境界。

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 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 个发展阶段,推出6 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 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 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 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