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 苏教版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 苏教版精品课件
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的受不住了。 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
不一会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捞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我便又坐下来。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 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不紧不慢,任由她唠叨。今日我却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
谢谢聆听 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 “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 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 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捞面,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 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织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织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很大的力气。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
清平乐
黄庭坚
Jqk610427(改编)

黄庭坚《清平乐》ppt课件

黄庭坚《清平乐》ppt课件
8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 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 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 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 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 地飞走了。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 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 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 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 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6
问题探讨
• 1、诵读黄庭坚《清平乐》(春 归何处),想一想,词人是如何 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 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p.81)
7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 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春天的来 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 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 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 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 追寻的执著。
9
2、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 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 处。
拟人(或比拟)。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 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 无奈,妙趣横生。
10
总结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
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
清平乐
黄庭坚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1清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 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 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 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 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3张PPT)

黄庭坚《清平乐》课件(共13张PPT)
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 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 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 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 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 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 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第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 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 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
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同住”的无 奈,妙趣横生。
第十二页,共13页。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第十三页,共13页。
第七页,共13页。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 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 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 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 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 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第八页,共13页。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 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 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第三页,共13页。
写作背景:
• 因新 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 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 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 暮年无为的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第四页,共13页。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 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 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黄庭坚 清平乐优秀实用PPT课件

黄庭坚 清平乐优秀实用PPT课件
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 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
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 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 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9
• 四.词的特色: •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 B构思新奇巧妙。 •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11
2019/10/26
12
7
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通过一连串奇妙的想 象,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 曲折而又淋漓尽致呢?C
8
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不到一 个能唤回春天的人。
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 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 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执著。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最欢快的 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但是黄 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 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 士”。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 篇》。
3
• 1、“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 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A
• 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春天以生 命。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 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 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 “归来”与词人“同住”。
清平乐
黄庭坚
1
《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 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 命名。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 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
• (2)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 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 旧称)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 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法。B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 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 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 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 疾因受到排挤和打击,被迫离开职位 ,闲居江西上饶一带。
《清平乐》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所作 ,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壮志 未酬的悲愤。
作品评价
《清平乐》以其深沉、婉约的词风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被誉 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 前途和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的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赋予意象象征意义的方式,使意象更加深刻。例如,在表现春天的美好 时,作者将春天与人生、爱情等联系在一起,使春天的意象更加具有象征意义。
04
《清平乐》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总结词
清新自然、质朴无华
详细描述
该词语言质朴,不事雕琢,用词简练自然,不追求华丽辞藻,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主题意义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绘,词中蕴 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提醒人
们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尽管词中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伤 ,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 的热爱和赞美,如“枝上残花”等 词句。
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绘,引发读者 对人生的思考,引导人们珍惜当下 ,追求美好的生活。
02
《春归何处》主题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概述
本曲《春归何处》通过细腻的笔 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深
深惋惜和留恋。
春归之叹
词中“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直接点明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 哀叹,感叹春天离去时没有留下
任何痕迹。
惜春之情
整首词充满了对春天的珍惜和留 恋,如“枝上残花,凭谁问,无 言无语。”描绘了枝头残花的凄 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即将逝去

清平乐PPT讲课课件

清平乐PPT讲课课件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
古 词
词 这是一首构思新颖、格调清奇的春之短歌。
文 上片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
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


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
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 结
·
古 词
词 下片以反问句承接,将惜春寻春之情,引入更 奇妙的境界,黄鹂是春天的使者,她或能知道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 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 去的行踪。 3.唤取:换来。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 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
2
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
古 词

1.“寂寞”表达了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 文
2.“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了什么感情?
理 希望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作者

在这里以人格化手法,赋予春天生命。
·
古 词

1.为什么“问取黄鹂”?
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

得知春天的讯息。

2.“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
蔷薇在夏天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

天确乎回不来了。
拟人

·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

住”“踪迹”等词语上。

《清平乐》课件PPT

《清平乐》课件PPT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朗读视频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清静,寂静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没有留下春去的行 踪,感到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请唤春天回来与其住在一起。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鸟婉转地鸣叫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古诗赏析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春天回来与其同住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走近作者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法家。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 “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 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 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主要作品:《清平乐》《鹧鸪天》《菩萨蛮》等。
借着风势。因:凭借
译文: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那黄鹂千百遍地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鸣叫,没有人能懂它的意思,黄鹂借 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写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阕写 春之无踪影可寻。词人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 意未穷。词人用了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 出优美的意境。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谢谢观看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写作背景
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 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 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 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12页)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12页)

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
词句是哪些?请简要赏析。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
“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
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 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 个主题。 •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 《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
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 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 物院藏。
词意理解
•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 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 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3.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
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 →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 (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 层深化。
清平乐
黄庭坚
作者简介
•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 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旧称)人。北宋诗人、 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 之一。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 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 三宗。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立,召为 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 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清平乐》ppt课件

《清平乐》ppt课件

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
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
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
“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
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
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漫读好时光
因风飞过蔷薇
一直喜欢蔷薇。每年春末夏初,小区楼下的白色栅 栏上,便会铺满一架蔷薇。绿色的花托,玫红的花朵, 淡淡的香,是我喜欢的味道。
漫读好时光
都去哪儿了呢?谁知道春天的去处,唤春 天回来,与我们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 对美好事物的执念与追求。词人一直苦苦寻觅, 从梦里寻到梦外,从幻想中寻到现实世界,然而 终究无人知晓春的踪迹。或许黄鹂知道关于春 的全部秘密,它不住地啼叫着,打破了周围的 寂静。但是,谁又能听懂鸟的语言呢?只能眼看 着它顺着风势,飞过蔷薇,消失在目光尽头。
很平常的生活 晶亮亮的 好像玻璃纽扣一样 缝在我的碎花红裙上
这个初夏 浅浅的,用些什么作为纪念 仿佛怯生生的一树新叶 摇曳着挤满窗前
我们终会遗落一些什么 也总会有些 坚定地相信和执著
我这么想着,我很快乐 像风吹过蔷薇
创意写作坊
写景的文章,强调大处着眼, 小处着笔。这是一首描写“找春 天”的古诗,找的不是初春,而 是暮春。初春是“来”,暮春是 “归”。这一来一归之间,就是 诗人喜春、惜春之情,这些情感 是通过黄鹂、蔷薇等细小的事物 表现出来的。
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
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
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
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

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
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

黄庭坚《清平乐》ppt课件

黄庭坚《清平乐》ppt课件
6
问题探讨
• 1、诵读黄庭坚《清平乐》(春 归何处),想一想,词人是如何 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 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p.81)
7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 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春天的来 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 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 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 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 追寻的执著。
苏轼。
2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 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 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 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 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 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3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 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黄庭坚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1清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 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 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 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 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追求奇拗诗风, 开创江西诗派,影响很大。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
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
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
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
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
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

清平乐黄庭坚PPT课件

清平乐黄庭坚PPT课件
第15页/共21页
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出新的境 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 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 寻的执著。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 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 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最后,由于 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 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 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 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第18页/共21页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第19页/共21页
第20页/共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第12页/共21页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 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 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 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 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 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第13页/共21页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 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 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 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 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 乎是回不来了。
第16页/共21页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 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 (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 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第17页/共21页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黄庭坚《清平乐》(课堂PPT)

黄庭坚《清平乐》(课堂PPT)

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
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
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
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
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
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
之欲出。
11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4
译文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 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 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凭借轻 风飘过蔷薇。
5
解题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 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9
2、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 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 处。
拟人(或比拟)。 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 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 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 无奈,妙趣横生。
10
总结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
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
8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
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 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 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 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 地飞走了。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 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 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 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 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精品课件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
本词借伤春来抒发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 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
物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 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二、结合注释串解全词: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 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 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 薇。
三、鉴赏本词的情感与表达技巧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 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 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四、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黄庭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六、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 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 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向黄 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 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 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 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七、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此外,这首词还运用了平仄和韵律的技巧,使得语言更加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03
CHAPTER
《清平乐》中的意象分析
意象的选取与运用
选取自然景物
作者选取了春天常见的意象,如 花、鸟、风、雨等,通过细腻的 笔触,将它们融入到词中,营造 出浓郁的春日氛围。
运用比喻和拟人
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 春天赋予人的情感和性格,使得 意象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的象征。
在这首词中,春归的归宿是充满 生机和希望的田野和家园,表达 了作者对自然和乡土的热爱和向
往。
春归的归宿也可以被理解为内心 深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是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的象征。
主题的文学表达手法
《春归何处》采用了古典文学中的比兴手法,通过描绘春天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落花”、“流水”、“莺啼”等,营造 出一种优美而感伤的意境。
02
CHAPTER
《春归何处》主题解析
春归的象征意义
春归象征着时间的流 逝和季节的更替,暗 示着生命的成长和变 化。
在文学作品中,春归 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美 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 命的热爱。
春归也代表着希望和 新生,寓意着新的开 始和机会的到来。
何处是春归的归宿
“何处”在词中指的是春天归来 的地方,也可以引申为生命归宿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清平乐》简介 • 《春归何处》主题解析 • 《清平乐》中的意象分析 • 《春归何处》的意境营造 • 《清平乐》的艺术特色 • 《春归何处》的启示与思考
01
CHAPTER
《清平乐》简介

黄庭坚《清平乐》(课堂PPT)

黄庭坚《清平乐》(课堂PPT)
8
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
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天的 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 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 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 地飞走了。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 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 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 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 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1诵读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
清平乐
黄庭坚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1清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 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 家,自幼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 间中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政治 上与苏共进共退,屡遭贬谪。
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
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
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
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
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
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
之欲出。
11
5
解题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 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 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6Leabharlann 问题探讨• 1、诵读黄庭坚《清平乐》(春 归何处),想一想,词人是如何 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像,把 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 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p.81)
7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 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 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春天的来 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就找 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 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 踪迹,只好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 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 追寻的执著。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精品课件

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精品课件

一读诗歌,检查预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课前检测
一、注音 1.清平乐: 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3.黄鹂: 4.百啭无人能解: 5.因风吹过蔷薇:
二、词语释义
1.寂寞无行.路.:指春天的踪迹 2.唤.取.归来同住:呼唤。取,语助词,犹“着” 3.百.啭.无人能解: 形容鸟声悦耳多变 4.因.风.吹过蔷薇: 顺着风势 5. 除非问.取.黄鹂:询问,打听。取,语气助词
伤春惜春名篇 王驾《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康! 学习进步!
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伤春、惜春诗词名篇: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伤春惜春名篇: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 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 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 阶段?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 (层递 ) 手法 。
(1)全词运用层深手法; (2)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伤春惜春名篇
宋祁《玉楼春•春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词的起句提出问题,请找出作为答案的
词句并稍作分析。“(因限风用吹4过0蔷字薇)”黄鹂趁着
3、
请简要概述这风首势词飞的过寓蔷意薇花。丛,盛开的
蔷薇花,昭示时令已至初夏,
3的、事春物天;是词美人好借事“物惜的春春象”天征、终,“追究伤求不春春”能天,回,抒来就发了是自追己求的美抱好负
无法实现的苦闷心情;启发我们要珍惜春天,珍惜拥有,
一读诗歌,检查预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课前检测
一、注音 1.清平乐: 2.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3.黄鹂: 4.百啭无人能解: 5.因风吹过蔷薇:
二、词语释义
1.寂寞无行.路.:指春天的踪迹 2.唤.取.归来同住:呼唤。取,语助词,犹“着” 3.百.啭.无人能解: 形容鸟声悦耳多变 4.因.风.吹过蔷薇: 顺着风势 5. 除非问.取.黄鹂:询问,打听。取,语气助词
因风吹过蔷薇: 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惜春。
【思考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 询问黄鹂。
四读课文,细读品悟
【鉴赏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 “行路”、“唤取”、“同住”、“踪迹” 等词语上。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晚号涪(fú)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 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盛极一 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 “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lěi )、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 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伤春惜春名篇
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伤春惜春名篇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总结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 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 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 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 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课堂检测
词的上片,一个(1)“▲”字直接道出了作者 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 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2)“ ▲ ”,写 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 了词人对春天的(3) ▲ 之情。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著有《山谷 词》。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苏轼、 米芾、蔡襄、黄庭坚 )”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引碑 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 逸荡,境界一新”。
(二)创作背景 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
立元祐党人碑,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有诗 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送 ,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 )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 、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的内容是“ 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 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 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 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 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 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 阶段?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 (层递 ) 手法 。
(1)全词运用层深手法; (2)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伤春惜春名篇 王驾《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谢谢!
祝同学们: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鉴赏4】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 踪迹?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 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 。关键词在于“寂寞”。 可 是,“寂寞无行路”,表明 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惜春 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鉴赏5】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 (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例一:“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欲 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 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词句翻译
春归何处:
春天回到了哪里?
寂寞无行路: 春找不到它的踪迹, 四处一片沉寂,
若有人知春去处: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换取归来同住: 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春无踪迹谁知: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
除非问取黄鹂: 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那黄鹂鸣叫声宛转多变,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
(五)深度研读,重点突破
可以“结语暗寓身世,大有佳人空谷,自伤幽 独之感”
“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 到官归志皓然二绝句》),“一囊粟麦七十钱,五 人兄弟二十口。……安得短船万里随江风,养鱼去 作陶朱公。”(外集卷一)
他有一大家人需要养活: “某兄弟同胞盖四十 口,得罪以来,势不可扶携,皆寓太平州之芜湖 县,粗营柴米之资,令可卒岁。”(黄庭坚《答泸 州安抚王补之》)
【思考】有人认为本词“结语暗寓身世,大有佳人空谷 ,自伤幽独之感”,但从全词看,这种说法显然跟主 题不合。试解说一下不合的原因。
1.主题是惜春。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 无处觅得安慰,于是借对春的追寻表现春天的可爱、 春去的可惜以及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惆怅。
2.本词上片写的是惜春,下片写的是寻春不见,同样 是惜春。使全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认为“自伤 幽独”,则下片的意思就不是“惜春”,而成了“自 惜”,前后内容就被割裂开来。
要求:(1)用词中的字填空;(2)用词中句子填 空;(3)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
参考答案: (1)若 (2)因风飞过蔷薇 (3)惋惜(或“喜爱”)(每空1分)
1、 本词内容为_寻_春__(限用2字)。上
阕用_拟_人__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可爱和
逝去的可惜,表现了词人_对的美执_好着_生追活求_ ;下阕 由_实 入_虚,写春归难寻,表达了_对逝美的_好惋生惜。活之消情
唐诗宋词选读
清平乐
北宋•黄庭坚
学习目标
1、理解黄庭坚在词中流露的惜春、 恋春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词曲折新颖的结构、清新 的风格。
3、了解词人轻巧、活泼、清新的语 言。
知识链接
清平乐(yuè),原为唐朝教坊曲名,后用 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 “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 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 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 。属南曲羽调。
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 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3)层层深化,强化了觅春恋春伤春之情。
【鉴赏3】这首词感情的变化反 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 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 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 物的执着与追求。
例二:“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向黄 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 ,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 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 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 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五)深度研读,重点突破
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伤春、惜春诗词名篇: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伤春惜春名篇: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