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四-苏科版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二: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二: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一、准备工作在测量物体质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1、选择正确的天平。
在选择天平时,需要注意天平的最大质量承重能力,以及天平的精度等级。
不同的天平有不同的最大质量承重能力和精度等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天平。
2、清洁天平。
在使用天平之前,需要确保天平的各个部件都是干净的。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天平盘和臂杆,以确保它们的表面光洁无瑕。
3、调整天平。
在使用天平之前,需要进行调零操作,即使天平臂杆保持水平状态。
如果天平的读数不为零,需要用调零钥匙对天平进行微调,直到臂杆保持水平状态。
二、正确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平台上。
2、调整天平的臂杆到水平状态,使其保持平衡。
3、用手将被测物体轻轻放置在天平盘的中央。
4、等待几秒钟,直到天平读数稳定下来。
5、记录天平的读数。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物体,需要将已测物体先拿开,再重复以上步骤。
三、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偏斜问题。
如果天平臂杆在测量过程中发生偏斜,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微调钥匙使臂杆重新回到水平状态。
2、读数不稳定问题。
如果天平的读数不稳定,可能是因为天平本身的不稳定或者被测物体本身的不稳定所导致。
可以将天平放置在更加稳定的平台上,或者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更加平稳的表面上。
3、读数过大或过小问题。
如果读数过大或过小,可能是由于天平的最大质量承重能力不足或者天平的精度等级不够所导致。
这时需要重新选择更适合的天平进行测量。
四、注意事项1、天平应该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不要放在嘈杂的环境中。
2、在测量过程中要小心,以免被测物体掉落或者将天平击翻。
3、在完成测量后,要清理天平并保持它的良好状态,以保证下一次测量的准确性。
正确地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是重要的基础实验。
正确的使用天平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介绍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质量。
(新)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6.2测量物体的质量》公开课(教案)

6.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本卷须知。
2.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1.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轻小物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游码,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数。
课前准备托盘天平和砝码、烧杯两个,两盒大头针,水等。
教学过程加油小站:课后作业:如何利用托盘天平很快知道一盒回形针的数目?写出步骤及关系式。
步骤:1.调节托盘天平,使之平衡;2.测出10根回形针的质量为M1;3.测出一盒回形针的质量为M2;4.求出回形针的数目N。
关系式:N=1.给你一架游码读数最大值是5克的托盘天平〔不给砝码〕,如何用最少次数称出20克的铁钉?最少称几次?2.如何测出一张纸的质量?3.如何用天平称出滴管中滴下的一滴水的质量呢?学生讨论:测出一根回形针的质量,再测出一盒回形针的质量,就可求出回形针的数目。
但一根回形针的质量不易测出,就是测出来也不准确,那么可以先测出10根回形针的质量,在算出一根的质量。
第3节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讽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教学难点:势能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举例说明法教学用具:斜面、钢球、木块、弹簧、皮球、投影仪及自制投影片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苏科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位置)1.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A.两只鸡蛋的重约为1NB.酱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C.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100ND.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2.在学习从“粒了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3.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4.小红用甲、乙两个物体,做“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第1页(共28页)第2页(共28页)A .1:2B .2:1C .4:1D .8:1 5.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 .上漂的纸条B .靠拢的纸片C .升空的孔明灯D .吹不掉的乒乓球6.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绳子的拉力B .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7.一辆小轿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轿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B .小轿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 .发动机运转时小轿车才能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由于惯性作用,即使紧急刹车,也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8.在科学实践课上,王老师将一只模型鸟的尖嘴支在矿泉水瓶盖上,模型鸟的整个身体就能悬空保持平衡,如图所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精品教学案

第六章第1节物体的质量【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个人复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阅读课本P2-P4,完成下列填空:(1)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和()。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个人复备(一)质量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 g 30mg= 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初中生的质量50 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 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再调节横 梁上的 ,使指针对准 。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然后用 向 盘中加减砝码,移动 ,使指针对准 。
此时, 与 之和,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 。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 。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 ,不要把 或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 直接取砝码。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之外: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重量不同;用途不同;所用的铁的量不同……
讨论2都由物质构成,但它们是不同物质构成的,物理书是纸等材料构成,桌子是木头等材料构成,物理书要的材料的量没有课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1.具体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留心生活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3.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
3.板书:实验室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指导学生观察托盘天平对照插图6-1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5.指导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
6.演示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7.突出要点:
(1)在称量质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3)称量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利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创设了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接着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天平使用时先从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秤引导逐步引出天平。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教案(全册_共5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教案(全册共54页)目录6.1物体的质量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6.3物质的密度6.4密度知识的应用6.5物质的物理属性7.1走进分子世界7.2静电现象7.3探索更小微粒7.4 宇宙探秘8.1力弹力8.2重力力的示意图8.3摩擦力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1 二力平衡9.2牛顿第一定律9.3 力与运动的关系10.1压强(课时1)10.1压强(课时2)10.2液体的压强10.3大气压强10.4浮力10.5物体的浮与沉《6.1物体的质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3.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2.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三、教学资源牙膏、药品的包装盒、小金属块、托盘天平四、教学设计1.导入:从教室内物品引入,针对P2图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讨论后举例。
结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2.质量的单位要求学生根据拿出牙膏、药品的包装盒等,通过观察,寻找有关质量的标志.提问:我们平时所买的物品上是否都标有质量值?引出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学生活动:回顾小学学的重量单位进行对比单位换算练习(学生展示):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50吨,合____千克;蜜蜂的翅膀的质量是0.1毫克,合___千克;红血球的质量为5.0×10-11千克,合___克.3.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学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以及注意事项.观察天平构造,对照书本,指出每一组成部分.(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秤;杆秤;台秤;电子秤.(2)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帮助学生了解天平的构造.(4)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5)学生对照说明书演示测量小金属块的质量(学生讨论并操作).4.探究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指导学生讨论概括:物体的形状、状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时,质量并不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5.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内容.6.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2.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质量.3.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4.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托盘天平的使用.2.正确使用游码,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数.三、教学资源托盘天平和砝码、烧杯两个,两盒大头针,水.四、教学设计1.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说出天平的主要构成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铭牌”.明确:铭牌上标的:“称量”和“感量”是什么意思?(称量表示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称的物体质量;感量表示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准确度就越高.)2.问题探究:怎样称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书中哪位同学说的可行?你的方法又是什么?阅读课本,分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得出实验方案.通过学生的实验得出: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根数越多,误差越小.让学生明白:设计和填写表格是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重要环节.3.问题探究:怎样用托盘天平测量水的质量?合理的顺序应该是:(1)测空杯的质量(2)把水倒入杯中(3)再称杯和水的总质量(4)计算出杯中水的质量(M水=M总—M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测量液体质量时,由于托盘上不可直接盛放液体,这就要先测容器的质量,即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最后把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即为水的质量.这种方法对于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或牛奶、油等黏性液体同样实用.先测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出后测空烧杯的质量,最后两者相减.说说这种方法的不妥之处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容器内会留有少量液体,测量结果会偏小)4.指导学生归纳总结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6.3物质的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2.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2.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换算以及密度的测量.三、教学资源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铝块、刻度尺、托盘天平.四、教学设计1.明确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学生思考并举例,提出各自的见解.如:颜色、质量、体积、气味等.教师手拿两个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问:能单凭体积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吗?教师再拿出一个小铁块和一个较大铝块,问:你能单凭质量来鉴别它?那么我们能通过比较什么来鉴别金属块的种类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来鉴别金属的种类,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和实验表格:(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寻找规律.质量(g)2.密度概念的建立从表格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如何建立密度的概念?联系对速度的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1)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2)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 g/cm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其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3)叙述密度的物理意义(结合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并能叙述其物理意义.3.例题(学生板演)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4.课堂小结:密度的定义;密度单位及换算;密度的计算;5.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熟练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熟练掌握密度单位的换算.2.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2.密度知识的应用.三、教学资源小石块、盐水、烧杯、托盘天平.四、教学设计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出示一个小石块和一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学生阅读课本量筒(或量杯)的使用说明.1.量筒的使用方法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那么1L=____mL=____dm3提问: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液面的底部齐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凸液面的顶部齐平.)2.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巡视并与学生探讨.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步骤: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验3.提问:测液体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两种方案的比较:学生讨论方案并对比优劣4.密度知识的应用(例题讲解)有一体积为30厘米3的铜球,质量为89克,则该铜球为实心吗?空心部分体积有多大?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则注入水后球的总质量是多少?组织学生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内容(1)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公式:由ρ=m/v得m=ρv可算出质量.(2)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公式:由ρ=m/v得v=m/ρ可算出物体的体积.(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公式:ρ=m/v.5.组织学生归纳本节内容6.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等都是物质的属性.2.会根据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3.感受自然界中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道各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2.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三、教学资源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烧杯、热水.四、教学设计1.引入新课介绍已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都是物质的属性.2.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并将它们按顺序摆放好.组织学生分析并讨论、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补充说明:用硬度小的物质在硬度大的物质上刻画时一般不会留下痕迹,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辨别硬度相近的物质的硬度大小.要求学生将硬度和生活中物质的有关应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2、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属性.3.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5)引导学生由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集体讨论出实验方案:将金属勺子和塑料勺子的一端插入热水中,两手分别捏住另一端,哪一只手感到热就表明这把勺子的导热性能好.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猜想是否正确.4.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谈谈体会.5.课内小结学生归纳出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6.完成巩固案五、教学反思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过程与方法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分子模型的建立和理解.三、教学资源炭笔、放大镜、高锰酸钾颗粒、烧杯、酒精、水、吸管、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长60cm、内径5mm)肥皂水、中间系有细线的圆形铁丝圈、水银、铅块.四、教学设计师:一支粉笔可以折成两段、四段、八段……甚至粉末,这些粉末是什么形状?生:回答.师: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庄子在他的《天下篇》提出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针对这句话,请同学来翻译一下,并说明庄子所表达的观点?在上面所列举的几个例子中,当这些微粒分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肉眼将不能看到,科学家是如何探索这些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领域的.介绍物理方法:建立模型法实验1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炭笔在白纸上的划痕.师: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师: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猜想一下.实验2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分组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师: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 师: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实验3师: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一半是上了颜色的水,另一半是酒精,在液面的上端用橡皮筋做了记号(先把橡皮筋拨上去,让学生看清界面,再拨下来),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与混合前有什么不一样呢?(气泡在缓缓的上升,界面不存在了,总体积比原来要小,绕着学生走一圈)师: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模型 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 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师:为什么不选模型1、模型3呢?生:各个颗粒之间有空隙,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模型1不成立,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说明液体不是连成一片的,不仅是固体,液体之间也有空隙,所以模型3也不成立,应选模型2师: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而这颗粒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打个比方,学校可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由若干个班构成,每个班级由50多个学生组成,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学校的构成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学生个体是构成学校组织的最小单位.同样物质划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分子还是水,再分就不是水了.内容:一些图片,包括现代显微镜和原子分子图片.师: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而我们人眼所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仅为0.1mm,由此可见,分子不借助于高级的仪器仅凭肉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反之能被我们肉眼看到的显然也不是分子,而是小微粒.板书: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例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槐花飘香C. 秋天,落叶飘零D. 冬天,雪花飘飘例2: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让学生再一次的回顾实验二师: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烧杯,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教师可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些例子,同时让学生也展开思维,列举与相关的现象,共同说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师:在手帕上洒些香水,问同学们能闻到吗?说明:实验时,特意离一些同学近一些,然后问近处和远处的同学闻到没有,这个时间差证明了分子运动到远处需要时间.介绍二氧化氮和空气,硫酸铜和水,铅片和金片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扩散的速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学生分析诗句: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所蕴含的物理意义.同时在教室的饮水机中取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放入高锰酸钾颗粒,让学生比较哪杯水先红,进而找出原因.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举例,如:为什么炒菜比腌菜咸的快等.板书: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例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 B.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回顾实验3设问:既然本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为什么在没有混合之前这些分子没有紧密的连在一起,而任凭这些空隙存在呢?实验:肥皂泡实验、水银的聚合结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但是我们又不能无限地压缩任何物体,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斥力.板书: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存在排斥力.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例4: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例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读一读生活物理社会师:仔细阅读短文《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教师再做总结.师: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回答如下问题.纳米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你所了解的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在电视广告中你所了解的有哪些商品宣传中称自己为纳米材料制成的?五、教学反思7.2《静电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知道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知道原子的结构;知道摩擦起电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解释静电现象、认识正负电荷三、教学资源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四、教学设计一、摩擦起电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如: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再如: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靠近纸屑,纸屑会怎样?----纸屑被吸引了.纸屑为什么能被吸引呢?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即:经过摩擦的绝缘体能吸引轻的物体,用这种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小组探究活动7.5: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结论:自然界仅有两种电荷,一类是正电荷,另一类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活动: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三、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了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四、小结1.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2.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构成;3.摩擦起电的实质.五、作业www 第一题五、教学反思7.3《探索更小微粒》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过程与方法知道模型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知道这种探索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及原子的结构教学难点:原子行星模型的理解三、教学资源塑料尺、毛皮、纸屑、塑料绳四、教学设计师:由上节课可知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最小的呢?可不可以再分呢?师生共同观察课本P31。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6.1物体的质量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并能辨别插图中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地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
3、了解其它测量物体质量的食品人。
4、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4、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所用的必须是同一个物体。
举例: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呢?
⑴一块可改变形状的橡皮泥。
⑵几块形状不同的木块。
很显然,这里应该选择⑴,因为⑵中是几个不同的物体。用⑵来做实验也一定得不出科学的结论。
2、调节时,指针偏向左(右)时就开始测量。
3、天平砝码污损,砝码质量偏大了。
4、杆秤的秤砣质量偏大(偏小)。
(四)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1、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形状的变化。
2、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
3、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
4、同一物体,其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所用的必须是同一个物体。
(二)质量的测量
1、工具:托盘天平、磅秤、案秤、杆秤等。
测量质量的工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绕某个固定点转动。是利用杠杆平衡的原是工作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电子枰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测量质量的工具,表现在托盘天平、磅秤等测量工具在地球和月球上测量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结果是相同的,而用电子秤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得同一个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2019_2020春八年级物理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基础与强化必刷题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20052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要点1测量物体的质量(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调节平衡;②左物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出物体的质量为m 。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调节平衡;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杯;③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杯+液④算出液体的质量=m m m +-液杯液杯◆要点2测量注意事项(1)累积法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取n 枚金属回形针,测出总质量M ,则一枚金属回形针的质量m=M n 。
(2)对于化学药品或者粉末状的固体,必须在调好的天平两盘内分别垫上同样大小、同样纸质的纸,然后进行测量。
Δ基础题系列◆1.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 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砝【答案】B【解析】A 、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 错误;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 正确;C 、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 错误;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故D错误.故选B。
◆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开始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然后开始称量.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左边一开始的质量就偏大,右侧的质量就偏小,而这一部分质量必须通过多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故选A。
◆3.手中有一叠薄纸,若要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A. 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一块铁的质量B. 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的质量C. 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D. 以上方法都可取【答案】C【解析】A、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故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B、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感量,故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C、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此选项所述办法可以采用.D、错误.故选C。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 PPT 演示文稿

10
② 蜡块
18
20
③ 蜡块
27
30
① 铝块
27
10
② 铝块
54
20
③ 铝块
81
30
物质种类 水 蜡 铝
交流归纳:
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几倍,质量增大几倍, 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一定值)。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不同物质
m v
不同,所以
m v
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物
理属性,我们把这种物理属性称之为密度。
一、认识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ρ=
m v
3、单位:千克/米³ (kg/m³) 克/厘米³(g/cm³)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克每立方厘米
二、课堂练习
例1.下列关于物质密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m
A.由公式ρ 积成反比。
活动2:测量牛奶的密度
鉴别物质:
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³, 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 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 体的密度是 多少?它是什么液体?
3.有一铝球,测其质量是2.5g,测其体积为1cm3。请你 判断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ρ=2.7×103kg/m3)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目 录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苏科版

铁佛中学活页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课型班级课题§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或液体质量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微小物理量的实验方法和思想方法——累积法。
2.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通过自主的活动创新学习。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实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整个活动过程从活动材料的准备到活动的实施,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领悟,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探究活动状态中,充分体验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树立“知识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观念,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了解研究物理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
3、通过对古代天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运用积多求少教学难点如何减少测量的误差集体备课个人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那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讨论:学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学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学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观察天平,弄清天平的性能和规格,弄清天平的测量范围,标尺的分度值,并按正确方法进行调节。
思考应如何解决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新奇、有趣的物理情境能紧扣学生心理,把他们引入探究情境中,激发他们探究的动机和求知的热情,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在物理实验中,了解测量仪器的性能和规格是很重要的。
1.活动6.2 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按照下表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实验序号回行针数量/个总质量/g 一个回行针的质量/g① 1②20③40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6章 第1节《物体的质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在说明书和教材的帮助下学习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3.通过练习,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在实际测量中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八年级下册课本P. 2—5内容,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一定行的!1、物体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和 . 。
2、实验室里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再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中,用向盘加减砝码,使指针对准 .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______、状态、________、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1、质量(1)1kg的棉花和1k g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棉花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所含物质较多C、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D、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2)常见物体的质量:大象2 ,一个成年人60 ,一只苹果100 ,一只大公鸡2 ,一个一元硬币5 ,一张邮票50 。
(3) .进行单位换算① 1kg = t 1g = kg 1 mg = g② 350g= kg 5t= g 1500mg= kg③将下列一组质量的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横线上:500000mg、4000g、4.2kg、0.05t④一头鲸的质量约为1.5×105Kg=______t 、一枚药片质量约为 5×10-4 Kg=____mg2、质量的测量在“用天平测铁块的质量”的实验中,称量前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处,并调节,使天平在测量前平衡.根据图中测量质量使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可知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克.3、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的变化对质量的影响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捍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据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A、类比法;B、综合法;C、归纳法;D、等效法.【目标检测】有目标才能成功!1、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补上合适的单位: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_____,②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________,③一瓶白酒的质量约500________,④一瓶雪碧的质量约1.25________,2、“神舟”五号将1kg的蔬菜种子带往太空后,其质量是__________;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3、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分度盘及指针若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操作者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若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示情况,操作者应4、小金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称量前: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称量中: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用手将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称量后:E、称量完毕,整理仪器,把砝码放回盒内.以上步骤中可能有遗漏或错误,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这些步骤的序号,并加以补充或纠正:①_____ _____.②__________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

第六章教案6.1 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
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
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本节教学内容为三个知识点和一个活动。
三个知识点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
其中三个知识点中,质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较低,重点在质量的单位和质量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寻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通过师生的交流协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这与传统教法有明显区别。
本节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时,该物体质量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只反映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
三、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和生活中的案秤、台秤、杆秤等。
四、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本节导图)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式,同时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符号教师作介绍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先讲授,后练习)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的具体体验,一只苹果质量约0.15kg,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3kg质量的测量工具(重点介绍托盘天平)结合实物讲授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其它测量工具(可利用实物或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6.1归纳分析探究结果小结布置作业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作回忆,接触过的有哪些?学生板演学生当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验室面对天平学习练习天平的调节方法、游码的读数方法分组讨论图6-2的问题利用托盘平天进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完成课本P4的填空部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放开了巩固已学过的单位换算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大小的具体体验更直观明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反思: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6.2 测物体质量—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学案

6、2-测物体的质量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在理解天平使用的基础上,能用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测微小固体的质量。
3、明确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难点: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重点: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考点解析:一、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线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这时横梁平衡;(方法:左___右调,右__左调)3、被测物体放在___盘,砝码放在___盘,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____)4、物体质量=____+_____二、微小固体的测量方法:1方法:对于粉末状的固体质量的测量,一般在测量前,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各放________________,再调节___________,然后进行测量。
2、微小固体,小于最小分度值的,可以采用累积法。
三液体质量的测量:测水的质量的实验方法:1、测量烧杯的质量,记作m1,2、向烧杯内加水,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作m2,3、算出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2-m1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忘记调节天平平衡,指针偏左,就进行实验会对测量结果造偏大还是偏小?偏右呢?又会对测量结果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分析:需要在右盘先添加一个小砝码天平平衡,物体的实际质量等于右盘后加砝码的质量,而读的是砝码的总质量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2、实验中忘记调节游码,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呢?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此时物体的真实质量等于右盘所放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左端对应的示数减去原来游码左端对准的示数.3、实验中,游码磨损或生锈又会对实验结果形成怎样的影响呢?分析:原来50克的砝码实际质量只有49克,放在右盘左盘物体的质量只有49克天平平衡,而读数是50克,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生锈时,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生锈会使砝码质量偏大,测量物体的质量大,但我们读出的质量还是50g.4.若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分析: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小砝码,所以不管左盘右盘放的什么,左盘物体的质量都等于右盘所放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左端对应的示数,当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时,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示数.考点精炼:经典名题: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着50g一个和10g的砝码一个,游码所在位置读数为2.8g,则物体的质量为()A.57.2g B.62.8g C.60g D.2.8g2.以下几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左侧就停止调节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右侧就停止调节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D.调节天平前,游码没有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3.使用托盘天平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减砝码时,可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砝码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称量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4.西贝同学用最大最程为210g,最小刻度为0.2g,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67.8g,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A.62.2g B.67.6g C.67.8g D.68g5.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左盘下粘有一小块橡皮泥。
江苏省丹阳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师:既然实验室中用来测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在学习学习——物体质量的测量。
【做一做】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支钢笔的质量:
、使用时先要完成水平调节和横梁平衡调节,然后才可
.测量液体的质量
【点拨】用天平测水
测量步骤
,用已调好的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的顺序(选填“质量由小到大”或“质量由大天平测量水的质以所得水的质量
.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西时
选填“左”或“右”)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
7、某同学为检验所买标称为
量,他用调整好的天平进行了测量.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如图所示,则他所测方便面的质量为
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课后。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2课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2课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学案(苏科版)教学目标:1. 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会用天平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
课前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测量前:1、将天平放在上, 2、将游码移至标尺,3、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对准(怎样调?)测量时:1、物体放在天平的,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
(如何加、减砝码?)2、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读数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
注意事项:(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里,不要。
学习过程:导入:1、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面三种方法那种最好?为什么?a: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b: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c: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2、活动6.3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学生把实验数据填入课本P6,空白处。
物体的质量可以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累积法)。
3、活动6.3测量水的质量以下是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的三个步骤,其中正确的顺序是;水的质量m=.A 烧杯的质量m1B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C 烧杯中水的质量m典型例题:例1、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例2、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合理的步骤顺序为()(5)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6)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7)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8)将空杯放在右盘里(9)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10)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11)把烧杯中装水后放在天平左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12)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A.(1)(2)(3)(4)(5)(6)(7)(8)B.(1)(6)(2)(4)(3)(5)(7)(8)C.(1)(3)(2)(4)(5)(6)(7)(8)D.(1)(2)(5)(4)(3)(6)(7)(8)例3、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直接测量一张邮票B.测一张邮票与一本书的总质量,再减去这本书的质量C.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D.测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例4、现有9个外形相同的小球,其中一个是空心的,请你用天平最多称两次,将那个空心球找出来,请说出你的思路,方法,并讨论其合理性。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课练(含答案)——6.1物体的质量提高训练

6.1物体的质量提高训练1.质量为2.8×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A.一头大象B.一位小学生C.一只鸡D.一颗小铁钉2.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3.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取出最小的砝码,把在零刻度处的游码向右移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4.下列措施中,能使瓶中矿泉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体积变大B.放在冰箱里,水温度变低C.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D.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5.2019年1月3日,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如图所示。
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6.下列过程中,使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将一块铁烧红B.将一块铜锉成圆柱体C.一杯水结成冰D.一块矿石由月球带回地球7.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生锈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是不能确定的8.李木同学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错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并在左盘里加了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了0.4g的位置。
如果此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真实质量为()A.52B.52.4g C.51.6g D.51.2g 9.小华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超过天平的量程)时,在天平的托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你认为解决的办法是()A.调节平衡螺母B.移动游码C.互换左右托盘D.调节平衡螺母,同时移动游码10.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11.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6.2测量物体的质量集体备课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集体备课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理解质量和重量的区别,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注重实验细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难点: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用具:天平、各种实验物品(如小球、托盘等)、实验记录表、讲义等。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带上实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将一本书放在天平上,问学生知道如何测量这本书的质量吗?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理论讲解(15分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含义: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不随重力变化而变化。
–重量的含义:物体在地球重力作用下的表现,随重力变化而变化。
–选择合适的天平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天平平衡,避免晃动。
–将待测物放置在天平的盘中心,避免测量误差。
–确定零点,调整天平指针指向零位。
–读取数据时要注意准确度和精确度。
3. 实验设计(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使用哪些实验物品?–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讨论后,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方案,并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4. 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5. 结果分析(2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归纳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6. 拓展延伸(15分钟)•将实验结果与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如弹簧秤、浮力法等。
•带领学生讨论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例如,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如何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度?五、板书设计•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合适的天平进行测量,保持天平平衡,将物体放置在盘中心,确定零点,读取数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学案

6.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高学案一、预习:1.使用托盘天平的基本步骤是:(1)天平的调节①水平调节: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
②横梁平衡调节: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处,这时天平横梁平衡。
(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砝码放在盘里,用夹取砝码,由加砝码,最后再移动,使天平平衡。
(3)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盘中加上。
(4)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回,并将游码移到处。
2.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的精度,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2)砝码要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3)不能把和直接放天平的托盘里。
3、怎样测出一杯水的质量:2、用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1)积累法1、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答:学生练习:如何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2、如何用天平测出质量为M的一捆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长度:答:学生练习:试用积累法测出一碗米的粒数?并写出一碗米的粒数N的表达式。
(2)其他方法1、如何用天平测出一杯水的质量?写出表达式。
答:学生练习:如果先测杯子和水的总质量,再测杯子的质量,测量结果将偏。
因为:。
2、如图所示,A、B是从同一薄厚均匀的铅皮上截下的两小块铅皮,其中A的形状是正方形,B的形状是不规则形状,现给你一把刻度尺和一架天平(包括砝码),请你较为准确的测出B物体的面积?(1)写出主要的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2)B面积的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S B=2、天平使用中测量有偏差的情况(1)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由于游码的质量值是加在右盘中的,既m左=m右+m游,这时砝码的总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加游码的示数,,则m物=m砝码-m游。
学生练习:有一同学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物体放在右盘中,在左盘放入50g、20g、5g、2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置于0.5处,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为()A、77.5B、77gC、76.5gD、78g(2)砝码不准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果砝码少了一部分(如被磨损、被腐蚀掉一部分)测量出来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值偏大,如果砝码多出一部分(如沾有杂物)测量出来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值偏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案汇总(含所有章节讲义+配套练习)

(共33套)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案汇总(含所有章节讲义+配套练习)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教学时间】________ 【教者】【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 在了解物体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无关的基础上, 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 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3.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大小, 培养估测质量的能力, 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个人复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阅读课本P2-P4, 完成下列填空:(1)叫做物体的质量, 通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 质量的单位是 , 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和()。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3)实验室中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 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一)质量个人复备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小题。
练一练:1.8t= g 30mg= kg 2.想一想:P5 “WWW ”第2题。
练一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初中生的质量50 一只鸡蛋的质量50 一粒药片的质量100 一只鸡的质量2 一只苹果的质量150 一头大象的质量4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1.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3)小题。
2.读一读: 阅读P2 “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完成下列问题: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使用方法:①使用天平时, 应将天平放在 上。
②调节天平时, 应先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 再调节横 梁上的 , 使指针对准 。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 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然后用 向 盘中加减砝码, 移动 , 使指针对准 。
此时, 与 之和, 就等 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一、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四、布置作业
创设情境
师:播放在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的庆典上,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表演苗族银饰舞《苗山银月》。漂亮的苗银饰物把她们打扮得美丽、动人。你知道这些银白色的饰物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我们怎样才能鉴别出来?
生:思考。
师:引出今天开始进入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的学习。
展示各种天平图片,直接引入第一节质量的学习。
通过图片让学生贴近生活寻找物理的“原形”,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同时通过类比寻找它们的特点,归纳总结质量的概念,区别物质与物体。
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阅读课本,了解质量的表示字母、单位及换算关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通过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结构
使用方法
③注意事项
4.质量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反思
这节课关于学习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说明书”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3、本节课你认为你的哪些能力有所提高?
4、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练习反馈 (牛刀小试)多媒体展示
生:小组合作完成。
师:指导并评价 。
1、必做题
⑴动手动脑学物理:1、2、4、5题。
⑵阅读科学世界。
2、选做题:自制天平
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案四苏科版主备人:审批人: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 )学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
2 )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
3 )通过测“一个回形针的质量”、“测烧杯中水的质量”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
4)通过测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难点: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操作技能训练。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复习引入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 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3.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 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5. 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6. 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7. 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8.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吗?、课堂学习研讨实验:(一)、实验活动: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阅读实验要求。
1 •讨论:小男孩和小女孩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2•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
3. 设计实验步骤。
4.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5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
6 •各组交流实验数据。
如果偏差较大,要分析原因。
7.讨论:怎样测量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以前哪些实验用过同样的方法?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也要用这种方法小练:1.将一段1cm长的棉线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能称出它的质量吗?想一想怎样才能测出这段棉线的质量?2. 怎样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3. 容器里盛有质量为1kg的饱满的大米,如果给你一架天平,你能测出容器里大米的粒数大约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方法。
4. 小明由于粗心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二)、实验活动:测量水的质量1、估测烧杯内水的质量,记录下来。
2、设计实验步骤3、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找出缺点,指出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
A •先测烧杯和水的质量,再测烧杯的质量。
B •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质量。
合理的顺序应该是:⑴、⑵、⑶、4、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5. 整理器材。
6. 讨论:测液体质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架用久的天平,砝码严重磨损,若用这样的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会偏大还是偏小?典型例题题型一考查操作托盘天平的技能,掌握托盘天平的调节和称量质量的方法例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UH 2" 5 If图2图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应采取的措施是;(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 •题型二会熟练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例2、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点上;(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3 )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4 )根据估计,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5)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请在下列横线前的括号内写出这些遗漏和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在横梁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用天平称量出100 g的水步骤如下,其顺序合理的是(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 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3)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4) 将空杯放在右盘里(5) 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6)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7) 在右盘内放入100 g的砝码(8)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A • (1) (2)(3)(4)(5)(6)⑺(8)B • (1) (6)(2)(4)(3)(5)⑺(8)C •(1) (3)(2)(4)(5)(6)⑺(8) D • (1) (2)(5)(4)(3)(6)⑺(8)题型三会用天平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例4、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A •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 .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三、课堂检测1.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里用 测物体的质量,在某次实验中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 置如图4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 •2 •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通过 ____________ 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3•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形状 B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物体所在的位置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 ,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 )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5 •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6.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为 0〜1000g ,用它可称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A. —个铅球 B .一个苹果C .一位学生D .一袋大米7.某同学用天平称 2cm 长的棉线的质量,他先将棉线与铁块一起称,后将棉线拿掉,只称 铁块质量,这样测量的结果,棉线的质量等于零,你认为应该怎么称?四、反思与心得图4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第1节浮力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浮力的存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咸的湖,湖水盐度达300g/L , 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盐分高达30%传说xx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
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个都漂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
这是神灵的力量吗?你能科学的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吗?【自主预习案】任务一:认识浮力。
阅读课本49-50页,回答1、将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木块受到_______________ 个力的作用,它们是和___________ 。
2、漂浮的木块受浮力,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掉入水里的苹果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或不受)浮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浮力。
4、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___ ,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由50页第一段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值,就是浮力的大小。
任务二: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阅读课本50页中间部分看图10.1-3,回答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 ,对物体水平方向的 __________ 有影响。
但是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比上表面____________ ,压强比上表面_________ ,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液体对产生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2—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1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任务三: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阅读课本1、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51-52页,回答有关。
2、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是法。
3、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有关、跟液体的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越大、 液体的越大, 浮力就越大。
【】研究浮力与深度关系时,要保证浸入液体的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把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物 体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并分别停在液体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 同,由此确定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