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看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隐喻看文化:英汉俗语修辞审美观对比

张令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摘要:英汉俗语的隐喻修辞对比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本文试图从无生物、有生物、爱情观和宇宙观的角度进行英汉隐喻修辞的对比,以求由一斑而窥全豹的修辞审美效果。

关键词:隐喻;俗语;修辞;审美观

A Culture Apprec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Metaphor: An Aesthetic

Contrac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oquialisms

Zhang Ling-q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ingbo University, Zhejiang, Ningbo

315212)

Abstract:There are numerous ways and angles to contract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nt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from the angle of nonliving matters, living matters, view of love and view of the world t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metaphors.

Key Words:metaphor; colloquialisms; rhetoric;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

*作者简介:张令千,男,湖南武冈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

言的角度,探讨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何种语言形式表达的。因此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与metaphor、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角度来对比英汉中的“隐喻”。

俗语又称熟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甚至也包括了成语等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俗语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概念用“熟语”或“习语”来代替,它包括了成语、谚语、格言、俗语、俚语;而狭义的概念只包括谚语和俚语(阎文培,2010)。无论是英语俗语还是汉语俗语都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而成的。他们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定型,在语用上具有实用性为人们喜闻乐见;他们多半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大多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传统,通常蕴涵形象、丰富多彩的隐喻,既生动活泼有富含哲理;他们短小精悍、意在言外,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张培基,1979)。

从美学角度来审视汉语与西语的俗语修辞,应该说其同大而异小,正如杨树达先生在他的《老清华讲义:中国修辞学》的自序中所说:

语言之构造,无中外大都一致,故其词品不能尽与他族殊异,治文法者

乃不能不因。若夫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与治文法惟求达者殊科。

族姓不同,则其所以求美之术自异。况在华夏,历古以尚文为治,而谓

其修辞之术与欧洲为一源,不亦诬乎?昧者顾取彼族之所为一一袭之,

彼之所为,则我必具,彼之所缺,则我不能独有,其贬己媚人,不已甚

乎!

汉学中的修辞学渊源流长。《易.乾.文言》提出“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陈望道(2010)也提出“意与言会,言随意遣”的论述,他还引用了唐彪《读书作文谱》中的修辞观点:“说理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理反以隐,则宁质毋华可也。达意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意反以敝,则宁拙毋巧可也”。杨先生继而还提出了修辞的三个境界,即“记述的境界”、“表现的境界”和“糅合的境界”,同时指出了修辞学的功能最终所能达到的三个层面:确定意义、解决疑难、消灭歧视。

中西方隐喻中的美学都面对两种审美境界:一是人为的美化,正如古典美学中的“错彩镂金”(华丽或浓艳);二是发乎自然的创作的朴素修辞,即“初发芙蓉”(朴素或自然)(王一川,2009),这两种隐喻形式不乏出现在大量的日常习语中。

2.关于大自然无生物的隐喻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表达思想,语言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逐步认识而不断发展的。法国布留尔说过:“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1985)。这种具象性的原始思维是人类各民族在历史早期共同的思维方式(徐鹏,2007)。人类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渐发展过程。在说明未知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时,人们总喜欢根据事物的相似性或相近性,用已知的或熟悉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从而形象地感知新事物。在表达抽象的概念时,人们也往往借助形象的比喻以达到感性的认识。因此比喻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人们普遍以自然现象、动植物、神话典故作为喻体,从而使语言生机勃勃,形象鲜明,妙趣横生。由于自然现象无古今之别及疆域之异,加之客观自然规律具有相对恒一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必然有类似的认识经验。基于共同的认识经验,以自然现象为喻体的比喻在汉英文化中大体相同,如“以闪电般的速度”(with lighting speed);“风雨无阻”(in all weathers);“星罗棋布”(star-studded)。

自然界许多无生物会给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带来相似或相近的联想。例如:

石头:‘as firm as a rock’(坚如磐石);‘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专业不聚财。);‘cast the first stone’(首先发起攻击;首先发难);‘give a stone for bread’(帮忙时假,愚弄是真);‘Stones will cry out.’(罪大恶极;罄竹难书);‘Stone 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